登陆注册
27279700000018

第18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课堂融入模式(2)

在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影响下,教育的产业化及对金钱的追求已成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问题之一。在校学生的一切存在价值都体现为考卷上的分数,一切的教育成果反映在就业的比率和考取研究生的人数。为了有效地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市场,许多高校把学生投入到教育的工业流程之中,把学生按照工业化生产需要的模板制造成了标准化的教育商品。学校的教科书要统一、课程要统一、考试要统一、作息时间要统一、教学内容更要统一,整个教学围绕知识技能等实实在在的硬件展开,学生们鲜活的生命变成了预定的教学教育的程序。在教育工具理性的影响下,教育失去了本真的追求,忽略了对大学生生命本身的关注和尊重。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价值取向导致了学生与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的分离。当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冲突、苦难和挫折时,不能以理智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排解和对待,极端退路便成为部分学生的唯一选择。

(二)生命教育课程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脱节

在长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的意义逐渐被异化,忽略了道德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所具有的内在主体性和动态生成性,其后果是导致了道德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与道德行为实践中生命意义的缺失。

社会道德的趋同性取向使得道德教育最后竟然演化为一种纯粹而简单的“‘牺牲’教育”。究其因,是因为忽视了生命的完整性。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将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相脱离。根据生命存在的不同层次,生命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目前,大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视精神生命和价值生命,忽视自然生命的现象。教育一般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文化属性,强调个体的社会价值,当个体存在和社会价值之间产生冲突时,个体被要求牺牲自我,来实现社会的利益。而牺牲的对象包括个人利益之外的东西,甚至生命,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学生轻视自然生命,不珍爱自然生命。另一方面,生命的完整性包括从生到死的整个过程。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生命整体性的教育,特别是对生命中的死亡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教育很少对学生进行死亡方面的教育,学生在不了解死亡的真相和威胁的前提下,失去了对生命的珍惜。

(三)道德教育过程忽视体验与差异性教育

如果我们因为当前大学生对生命的淡漠现状就断定他们对生命教育的轻视或抵制情绪是与生自来的,那就是对大学生的极端误会。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作为困惑的一代,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其实是强烈的。在对部分大学生的调查中,当我们问到“是否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的问题时,7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开展生命教育很有必要,我们可以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渴求。但是,当问到“哪一个因素对您的生命观影响最大?”很少有学生认为是学校的教育和帮助。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使得当他们遇到事情或者生命困惑时,他们宁愿选择自我发泄或者求助家庭成员的抚慰也不会求助于学校或者老师。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命教育效果。

国内现在多数高校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存在着与学生需求相脱节的状况,生命教育课程多数走传统德育教育的模式,常常以教师的说教为主,教师没有把学生看做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只是一个思维的口袋。这种教育方式将学生与一切情感活动、身体活动脱离,对大学生个体的情感关怀不足,主客体的二元论造成了人们对于生命意志中体验的局限,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知识和情感的建构过程是整个思维、兴趣、情感、意志和身体的参与过程,是在群体互动中的建构过程。生命教育课堂作为唤醒和构建人生命意识的最直接的一种活动,要通过真实的体验而使个体的价值生命、情感、意识增强和丰富。回归到学生的真实生活、真实生命,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已经势在必行。

(第二节)大学生生命教育课堂

融入模式的构建方案

一、目标及原则

(一)课程目标:关注生命贴近生活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存在于生活的体验中,两者不可分割。然而多年来,高校道德教育却愈来愈远离人的生活世界,教育同人的生活、经验产生了隔离,教育者放弃了对学生当下生活的关注。实施生命教育正是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强调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中心与依据,蕴涵着对教育的重建与对生命的尊重。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

首先,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本真。生命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就是人”。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生命本质。生命具有双重性:生命对于人来说,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统一,它处于动物和神之间的“光谱地带”。其次,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教师需要使学生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珍惜、尊重、欣赏生命。第二,开启生命智慧。第三,提升人生的境界,实现生命的价值。

2.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价值

人不仅是本体生命的存在,更意味着精神意义的存在。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人就是在探究生命价值并为之不懈奋斗的过程中获得精神生命的愉悦和心灵的幸福。大学生生命教育不单纯是让大学生远离死亡、拯救生命,更是对人生价值的引导。

生命化的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润泽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直面生命是前提,遵循生命是保证,完善生命是目的。教育只有三者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其生命的本质,才是完整的生命化教育的内涵。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这是生命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

3.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

最后,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在生命教育当中,要让青少年从自我的生活感觉走向理性之生命,走向社会生命。青少年心智还未健全,他们很难意识到生命与生活的区别与联系,他们往往把生活的感受视为人生的全部。许多大学生常常将某些挫折、失意、痛苦这些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当成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生活感觉不好就放弃生命,这其实是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生活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生命中还承担着其他的诸如孝敬父母、建功立业等社会责任。

4.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在生命教育中让青少年意识到:人不仅仅是属于自己,还属于家人,属于社会,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便不能复生。人之生命是由父精母血构成,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必须告诉他们一个道理:对那些已经自杀者来说,他们也许是一种解脱,但是对亲人、对社会却是一种严重的伤害。要让每个学生懂得,个人生存奋斗的同时也要感觉到亲人和他人、社会的作用,从而使自我在生命层面上与所有的人和社会相关联,建构一种生命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从生命层面入手,使青少年学会承受困难与痛苦,寻找到生命之意义与价值,学会关爱社会和他人,从一个“自然人”过渡为全面的“社会人”。

(二)生命教育课堂的实施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生命教育的对象既然是人,就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对学生的主体关怀作为教育的基本前提。以人为本原则体现在:

首先,以人为本原则要求实现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在每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遵循生命成长的天性,从生命的实际需要出发,走进生命的生活世界,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生命关怀”一方面是指关怀学生的利益,生命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满足个体利益。对学生利益的充分重视,是“生命关怀”最基本的体现;另一方面是指关怀学生的情感。人的生命是理性与非理性、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生命教育必须以情感为中介,沟通认知和行为,强化学生的内在体验,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只有关心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思考,才能使学生在情感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自主地实现人格提升。

其次,以人为本原则要求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就是要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由教师合理的引导来带动他们都来真正关注人的存在和人的生命,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社会意识。大学生正值好奇、敏感、易动的时期,他们最厌恶刻板枯燥与呆板的灌输。学生渴望通过接触社会,通过实践来认识社会,表达自我,表现生命张力,实现自我价值。因此,生命教育课堂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呆板模式,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适当地为学生提供一些选择的权力。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情感,自由地进行交往对话。教师不再是“话语的霸权者”,师生双方坦诚相待、共同合作,充分享受教学的乐趣,共同实现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升华。

2.体验性原则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告诉”,而应该是一种“探索”。我们要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人的生命价值是要诉诸体验的,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理解生命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情感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接受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权利和责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氛围,让学生的心境在体验式教学参与中得以升华。可以让学生观看相关的生命历程教育片、阅读相关的资料,或通过访问有过生育体验的母亲谈生育的体验,展示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事故材料,使学生真正了解生命的珍贵。

3.渗透性原则

目前国外在生命教育模式上非常注重隐性教育,隐性教育也称隐蔽课程,是指采用不那么明显的隐蔽方式来传递生命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N.V.奥渥勒1970年提出的,其特点就是在渗透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首先,在生活教育中渗透,以生活为载体,关注生命化教育。生活化渗透原则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确立“为生活而受教育”的目的观,引导学生改善生活,提高生命质量;其次,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载体对学生的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高校专业课程是生命教育渗透教育的最佳载体。专业课程是高校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内容,在专业课中加强渗透可以起到最为显著的效果,它通过变换不同的载体,从教育到实践,使生命价值观的内容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实施路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两课”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倾向于较多的政治知识积累和政治信仰的确立,很少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即使有一些涉及,也只是提供给学生的更多关于生活能力的知识,当然也有关于生命能力的教育,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使得生命教育的内容居于次要的地位,效果也欠佳。学生的意义世界建构不了,信仰缺失,精神沙漠化,生命就无法安顿。

因此,在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全面地推展有关生命的教育既是关爱学生保护生命的举措,同时又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现行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等教科书没有专列一章内容,对生命教育的内容加以阐述,教师也很少关注这方面的内容。应该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其核心是生死观的教育。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科学的生命观,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让青少年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从而使之对自我的生命及他人的生命抱持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大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尤其是尽量避免青少年自杀及杀人现象的频繁发生。此外,教师还应在法制教育的课堂上向学生讲授有关保护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法律知识,从法制的角度来让学生意识到任何伤及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都是与有关法律相违背的。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教师应该确立教育为人的目标,有意识地增加生命教育的内容,增加人文关怀,带领学生思考并解决生命中的现实矛盾。

(二)专业课与基础课

在学校的教育中,大学生往往获得的是知识,而一般的科学知识大都是为解决生活问题而设,培养的是知识技能,目的是就业谋生;而关于生命层面的教育,如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生命责任、生命的永恒等观念的培养却付诸阙如。很多专业课教师认为,学生的生命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是德育课教师的事情,是学生辅导员的事情,专业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职业能力和求生技能。因此,多数教师都把学生的生命教育任务束之高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非常普遍。

殊不知,教书与育人其实是一个整体,教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每一个教师都有德育责任,都有尊重生命的义务。学科教材的知识作为一种非生命载体的知识,它原本是来自于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智慧结晶,经过教育学和教学论的加工而形成的,其本源内含着丰富的生命活力。因此,学科教材并不只是一些静止的文字符号,需要我们用心去领会它所承载的生命智慧和情感意蕴,从文字符号中寻找其包含着的理论知识、活动方式以及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感受人类生命的律动。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渗透到各种专业教学活动中,实现生命的对话、情感的交流以及思想的融合,使生命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首先,充分利用好教材,有机渗透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教育。教师要立足教材、深入钻研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命价值的教育。其次,在作业批改中架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作业批改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学生思想的重要途径。为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教师可以通过对话式的评语交流,和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内涵。在批阅中及时解开他们内心的困惑,帮助他们走出迷茫。

同类推荐
  • 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指出欠发达地区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意愿受社会保障政策、新建或改建住房意愿、职业、家庭收入、家庭住房建造年份、一户多宅、家庭住房结构、土地承包经营面积、拆旧补偿、家庭规模、家庭住房面积以及土地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在统计学意义上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其中社会保障政策、新建或改建住房意愿、职业、家庭收入、家庭住厉建造年份、一户多宅、家庭住房结构以及土地承包经营面积等因素是促使农户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推动因素,而拆旧补偿、家庭规模、家庭住房面积以及土地耕作方式等因素则是促使农户不参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障碍因素。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给教育燃灯

    给教育燃灯

    本书旨在介绍民国教育家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实验及对教育症结的探索,细致再现民国教育思想的美丽景观。书中收录的文章包括:“从智识阶级的剩余来分析现代中国教育”、“教师的自救”、“教育感言”、“今日中国之教育”、“中国现代教育之症结”、“中国学校教育之史的观察”等。
  •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使传统教育形式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目标、以考试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日渐显现出许多缺陷来。这一模式只有目标评价,没有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没有引导、发展和激励性功能;只有对尖子生某方面的肯定,没有对“学困生”的认可。它过分强调评价的数量化、标准化、客观化和达标度,而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个性特征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心理的主动、和谐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热门推荐
  • 她成了园长

    她成了园长

    这是一个对动物有着绝对吸引力的女人,开动物园的故事……
  • 邪恶异种

    邪恶异种

    我手染鲜血,但有誓死捍卫的兄弟和女人!我不是人类,但我重情重义!纵然万人唾弃,世人敌视,但是兄弟仍伴你左右征战天下!纵然举世皆敌,无人敢靠近,但是夫君我仍在你身后与天下为敌!我是怪物,但我有你们!
  • 新编岳飞传

    新编岳飞传

    朱仙镇一役,金兵溃败,宋军大胜,形势大好。傻B皇上闻讯反而肝胆俱裂如丧考妣,还不是存了那点小心思,怕得了天下丢了皇位,十二道金牌召岳飞:速罢兵,急回朝……本书演绎一出不一样的岳飞。诗曰:唐王加寿二十春,王佐偷天十年功,射得金雕班师日,大鹏鸟落栖霞岭。热闹不热闹,一看就知道,好看不好看,我说了不算。
  • 凤凰池之锦翼归来

    凤凰池之锦翼归来

    好消息,昙雪开通新浪博客了,欢迎大家经常去做客:博客网址:http://www.*****.com/?tanxuewwfj如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浴火重生之第一狂妃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人一兽走江湖。听说夜府的废材小姐终于天赋觉醒,修为精进,带着只萌宠开始行走江湖,烧杀抢掠;听说某个杀人如麻高高在上的楼座也开始性情大变温柔似水,走遍终岳大陆;终岳大陆的光怪陆离、动荡不安让两人的相遇变得惊心动魄!前世:“夜九歌,你为了他血洗忘忧岛,导致生灵涂炭,必定会遭到天谴,万劫不复的!”“万劫不复?哈哈哈哈……好啊,今生为神,万劫不复;来世成魔,我必定只手遮天!”“本尊以灵魂之名起誓,生生世世,永生永世与夜九歌共生同死!夜九歌,你杀不死我的,哈哈哈哈……”今生:“君楼墨,我倦了这乏味的日子,你娶我可好?”她站在窗前,睡眼惺忪,半眯着眼睛凝望他伏案的模样。他抬眸,清澈的眼眸碎了一地的阳光,右手伏案,衣裳滑落:“昨日夜里,我用尽了全身力气。”她挑眉,羞红了脸颊。
  • 乱世卜

    乱世卜

    ”奴家姓李,名琚,字佩华。“李琚对沈晏这般说道。从今以后,她就是李琚,从前种种再不关她的事。她只知道,她要使尽解数,用尽风情,让这个男人成为自己的夫君。夫君不解风情,那自己便一点点教他;夫君生人勿近,那叫他呆在原地不要动,他们之间的距离,她自会一步一步走近,总有一天,李琚会让他穿上喜服,行六礼,八抬大轿迎娶自己。
  • 异世乱夏

    异世乱夏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当一个陌生的世界无法容纳下自己,或许我们该学会自己去接纳这个世界
  • 破劫救世

    破劫救世

    出生在一个普通小村子里的无灵根废物,白王,在采摘灵草想换钱来买地耕田时坠下悬崖。机缘巧合间,获得了一白一黑两枚戒指,戴上后便再次晕厥了过去。当他再醒来时,竟然拥有了灵根并且可以开始修炼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