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79700000002

第2章 概述(2)

一般而言,接受了一定程度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涵义及其意义都有自己的理解。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的青春年华之期,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时光的流逝中消费此在的生命,而对生命体验的深浅则受到大学生的意识自觉和理性思维的影响,有的大学生对生命有着较深刻的体悟,有的则耽于享乐而体验甚浅,有的则出现了消极的生命观。总的来说,在当下价值多元、物质主义横行、理性和深刻常常遭到解构和嘲讽的环境下,大学生容易为周围环境所左右,对于生命真谛的把握依旧处于较为肤浅的层面。如果缺乏正确而有效的引导,缺少足够理性判断的大学生往往容易随大流、跟时髦,在“知识拜物教”、“商品拜物教”、享乐主义等思潮的误导下,走进认知生命的误区,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未来的建设自然也是弊大于利。

因而,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正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形成自觉的生命意识,提升生命的质量,体验生命的快乐,增强生命的幸福感,认识和把握到生命的真谛在于享受生命在实现价值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一个能够正确把握生命真谛的大学生群体自然能够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也就能够为高校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注入朝气和灵魂。

法国思想家阿尔贝特·施韦泽(AlbertSchweitzer)认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毁灭和伤害生命如同恶魔一样有罪。”大学生把握生命真谛的一个方面,就是心怀珍爱生命的智慧和信念,将之贯穿于生活、学习、工作的各方面:既珍惜肉体的生命,又珍爱精神的生命;既珍视生命的结果,又珍视生命的过程;既珍爱自身的生命,又珍爱人类及世间万物的生命。

人类对生命的关注,终极旨归在于生命的价值。敬畏和尊重生命的价值是一切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把握生命真谛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对个体生命、人类生命以及世界万物生灵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能够激发大学生探寻生命之真、珍爱生命之源、尊崇生命之美、提升生命境界、实现生命价值的理想与信念,能够引导其为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创造更精彩的生命价值。

(四)构建校园和谐

当今时代,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淡薄的状况令人担忧,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反差极大,当然也与当下高校大力开展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相违背。毋庸置疑,大学生生命的和谐与和谐校园建设密切相关。大学生是校园的活动主体,只有大学生生命的和谐,大学校园的和谐才得以达成。

大学生的和谐生命,主要体现在外在关系的和谐与内部心理的和谐。在现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一方面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生活、情感、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又缺少足够的心理耐挫力和抗压力,或者缺乏正确的应对方式和解决方式。生活和学习中的小冲突小矛盾小难题累积到一定程度便转化成生命的大困惑、大困难。如若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生命的真义所在,不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就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扭曲,人格分裂,造成“生活与生命的紧张”,致使生命个体与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无法相互适应和相互包容,生命的花朵枯萎、凋零,校园师生和谐、生生和谐的良性环境被打破,更甚者还可能形成模仿的怪圈,使其他生命也走上了不归之途。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正在于引导大学生增强生命意识,认识生命真义,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乐于在与他人相处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营造和谐的氛围,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生命花开的幸福。

因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既是要让教育重归生命本位,彰显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又是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把握生命的真谛,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让生命之花在大学校园常开不败。

(第二节)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理念

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有一名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当今的教育却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的情形俯拾皆是,加之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介入,教育被演化为工具的教育。生命教育是满足个体需要、促进个体发展的教育,它要走出现今教育的牢笼,丰盈为生命而教育的羽翼,在传递生命的气息中彰显出教育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要结合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满足大学生生命个体的发展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何为生命教育

(一)探寻生命之真

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追求并把握真理,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灵魂,对生命进行反思,这关乎人生的真正幸福。对于生命的探讨,教育也义不容辞。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生命的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一词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概念上也经过了多重演变。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首倡和践行生命教育(EducationforLife)的思想。而明确使用“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的,则是197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Center,LEC)。可以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生命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主要源于对人的“生存”与“死亡”的思考,与当时西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教育发展到今天,生命教育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演变,但本质上还是以思考人的生命为出发点。在台湾较早倡导生命教育的学者孙效智,我国内地的叶澜、肖川和郑晓江等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关于生命教育的重要观点,为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合而言,我国学界对于生命教育内涵的界定主要还是从构建生命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出发,观照主体在整个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中是否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展现生命应有之义,明了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获得生命的幸福。

结合各方论点,立足实际,我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受教育者探寻生命之真,培植生命意识,追求生命意义,高扬生命情怀,获得生命价值的活动;通过生命教育,受教育者发现了生命,从而认识生命、关注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激扬生命;受教育者能够从教育活动中获得对生命的深刻认知,成为掌握生命的主体,在与内部自我以及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和谐与共,进而提升生命质量和境界,实现生命价值,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

(二)身心灵角度的生命教育

从兴起背景来看,生命教育就是要解放人的身体和灵魂,将人从物化的社会中解救出来,从而获得更多对生命的自主权。当然,这种自主权并非意味着人可以对自己的生命任意处置。如果对自己的生命任意处置,恰恰是对生命的践踏,是对自我的漠视,而不是使用自主权。因为生命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前提,生命的终结也就意味着其他一切的终结。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由真、善、美构成),生命的这两个构成层面是相辅相成的。自然生命如果不复存在,也就意味着医学意义上的生命死亡,精神生命及其他一切即告终结;而人如果缺乏精神生命,充其量也就是一具躯壳,或行尸走肉,也会走向生命的末路。因而,生命教育需要达成受教育者的身(躯体,自我)、心(心理,本我)、灵(精神,超我)三个层面的和谐与统一,求得整体的健康与灵性的成长。

生命教育要促进人的身心灵的统一与健康,其内涵就在于:通过生命教育,在第一个层次上,受教育者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生命科学拥有基本的常识,并发现了自我的生命存在,在对周遭世界的关系处理中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对自我生命存在有着认同感,善于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第二个层次上,受教育者发现了本真的我,在社会关系中,并能妥善解决生活中的冲突,善于利用心理学知识对自我情绪进行良性调适,挖掘积极心态,抑制不良心态,达到心态的平稳与内心的和谐;在第三个层次上,受教育者已经突破了自我与本我的束缚,深刻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把握了生命的真谛,而着力于追求生命境界的提升和价值的实现。生命教育中身心灵的健康、统一与和谐,实际上是三者共同运作的结果,并非按部就班地一层一层递进而达成。可以说,身心灵的健康发展使得生命教育满足了个体发展的需求。

(三)全人视阈下的生命教育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曾指出:“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在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话题。从教育学意义上而言,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培养完整的生命,注重生命各方面品质的协调发展。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总是处于各种矛盾之中,认识人的全面发展,关键还在于把握各类矛盾和关系之中的必要张力。

人不同于动物,其中之一就在于其具有精神和灵魂。一者,人既要生活、生存,又要活得有意义;人既是世俗的物质存在,又是高贵的精神存在。人的物质生活必然赋有精神生活的意蕴,精神生活引导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二者,人类既具有对科学精神之真的追求,也有着对于道德精神之善、审美精神之美的极致向往。三者,人类作为存在物,既受着自然法则之约束;又独具理性灵魂,有着自由的秉性,能为自己立法,人类深处于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四者,人既是自我的个体,具有内在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又是社会人,必须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具有社会性。五者,人生活在现实中,不能脱离现实,需要适应现实、内化现实,同时又具有崇高的追求,表现出生命的超越性。

因而,全人视域下的生命教育,不能止步于对人的自然生命的探索,而应关注人类精神和灵魂在物质日益丰富的世界中的自卫与拯救,打破培养“政治人”、“社会人”的一元化价值观,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追求。应坚持身体与精神的平衡、人格与学养的平衡、认知与情感的平衡、个体与群体的平衡,从而达到人生的美满圆融,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天人物我的和谐。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体

在哲学上,主体(subject)是与客体(object)相对应的存在,指的是对客体具有认知和实践能力的人,主体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要以大学生及从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教育者为主体,师生作为主体共同融入生命教育的课堂,才能转变教育方式和理念,将应景式的急就教育转化为润物无声的日常教育,将被动教育转化为自觉教育。由此,形成生命教育时时处处入脑入心、生命之花在大学校园璀璨瞩目的良好成效,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全员化、日常化、生活化、系统化和长效化。此外,还可以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树立其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体悟生命、激扬生命的信念和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追求,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满。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体,包括受教育的大学生和施教的教师,在这种双主体中,大学生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接受者,也是教育活动后的效果体现者,因而,大学生在其中充当了主角的角色。而教师作为施教者,主要作用在于引导,而其自身也是生命教育的受体,因为在教育活动的前期备课、课堂施教、课后评测中,教师无不处于生命教育的熏染之中。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只有教师自身受到了生命教育的真诚感染,才能将这种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教育的成果。

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活动中,时时要尊重大学生这一主角的主体性,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现状,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进入生命教育的课堂,怀着兴趣与渴望了解有关生命的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践行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思想,达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谐。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一者,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社会地位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发展,青春期生理发育走向成熟,大学生的心理活动比较活跃,心理现象丰富多彩,思想也走向成熟,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同时,自尊心增强,自我评价能力提高,自信心和独立意识也较为强烈;二者,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得其内心充满多种矛盾,心理和思想都处于不稳定状态,较易受外界影响,也容易受到自身内部因素左右;三者,当代中国大学生多数是在高考指挥棒下成长,升入大学后又面临就业压力,同时还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经济、舆论、期待等方面的影响。总之,由于上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既存在躁动和迷惘的一面,也存在激情和奋发的一面。因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发挥自身的亮点,克服负面因素带来的消极影响,将能极大地助推大学生的成长。

同类推荐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 开发想象力智力猜谜

    开发想象力智力猜谜

    这是一本特意为广大青少年和低年级学生编制的谜语书,全书共收录了八百多则谜语,内容包括字词、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人体、日用品、食品、科技工业、交通运输、农业技术、军事装备等十多个部分,形式有故事谜、连环谜等,可谓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包罗万象。在这些谜语中,除少量为事谜外,其他大部分为物谜,这些谜语所揭示的事和物,都是青少年常常见到的或常常听到的,是生活中的知识,身边的学问。因此,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通过猜谜,可以启发思维,培养想象力,可以辅助教学,起到寓教育于娱乐之中、长知识于课堂之外的作用。
  • 农村继承知识问答

    农村继承知识问答

    本书在介绍继承法相关知识的同时,又列举现实案例加以解析,这有利于农民从中借鉴和学习,以便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热门推荐
  • 素问三千浮梦

    素问三千浮梦

    女主段素背负着家族灭门之仇。多重身份转换间,步步为营,步步算计,最终杀得老皇帝,灭了齐氏,为她段氏满门报了仇。最后,在这风起了的定京城全身而退,独留一个徐苏的假身份……男主秦浮景奉命追查而去,没想到这仅仅只是故事的开始……也是他和她命运的开始……活泼机灵的谢花楹、神秘乖张的青衣门门主……一个个身份让他的眉头渐渐加深,密云笼罩她……到底是谁?
  • 名门密恋:囚爱绝情妻

    名门密恋:囚爱绝情妻

    为了了却长辈心愿,红色本子将他们捆在一起。民政局前,他对她说:“苏心,我永远也不会对你有一丝一毫的感情。”她淡然一笑,转身离开,深棕色长发遮住了泪水模糊的绝美脸庞。爱恨情仇,让他们心力交瘁。“席慕容,签了它,你就自由了。”她仍然淡笑,翦眸里却有着疲惫。他心里一紧,脑海中闪过叫做后悔的情绪。人总是在失去后才明白当初拥有的是多么珍贵。她认为一切不会再从来,他却固执的想继续。
  • 小故事大启迪

    小故事大启迪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
  • 三葬和尚

    三葬和尚

    三葬说:“我是个和尚,但我不信佛,因为你是佛,我是佛,众生皆佛。”三葬又说:“我不是魔,但我心中有魔,你是魔,他也是魔,众生皆魔。”三葬总是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三葬因为一块奇怪的青石板,卷入了四大祖僵(赢勾、后卿、旱魃、将臣)的旋窝之中,让我们看这个奇怪的和尚,怎样降妖除魔,捍卫自己的道。
  • 上海邂逅新加坡

    上海邂逅新加坡

    上海九十年代初期,出国留学热是风起云涌,在留学生中,有一些鲜为人知的高材生,被新加坡一些私人基金会招募到新加坡留学,全额奖学金之外还有零花钱,而这些人都是上海市数学或物理比赛的尖子。我将上海三名留学生在新加坡留学生活写出来,至少可以让读者了解这个群体的侧影与背影。他们舍弃了许多,也经历了许多,每个人都有生动的故事,其中不乏曲折的人生经历。钱伟琪憨厚做人踏实肯干,经历风雨后终有收获,在事业上大有发展,深得新加坡姑娘蔡淑贤的青睐,嫁给了钱伟琪为妻。乔伟光脑子灵活,设计的许多房地产项目及商业项目得到了马来西亚国家奖状,并在上海的房产开发中继续演绎着不败纪录,被胜利冲昏头脑时,小三盯上了这个有缝的蛋。富家子弟邹志平,在新加坡留学期间,不求上进喜欢摆阔,最后连奖学金也被取消,大学晚毕业一年。邹志平的爸爸公司经营不善倒闭,爸爸妈妈被迫离婚,上海的资金已经断供,邹志平从一个挥霍金钱的纨绔子弟,一下子被甩到地上,与普通留学生平起平坐地位,心理上受到了沉重打击。去国外留学,也需要自己的奋斗与拼搏,国外不是想象中的黄金遍地信手捻来,在这部小说里将留学国外的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
  • 南皇传

    南皇传

    溯源师到底多么可怕?五大禁地究竟有何诡异?人族的闻道至宝何日再出?万妖聚集灵兽渊,一块石头却成仙!天下苍生情何以堪?白衣少年自禁地出,手持一把青玉剑……“师兄,我真的要合道?不是说会爆体而亡吗?”“别怕!我试了足足五百个,经验丰富,你应该不会!”书友群:548651244
  • 传说中的剑魔

    传说中的剑魔

    你走遍天下,治病救人,我匿名跟随,护你一路平安
  • 大魂武师

    大魂武师

    楚河本是神级雇佣兵王,却是穿越到了一个魂印大陆,一个修仙者的世界,楚河凭借雇佣兵王和毅力和奇遇开始了凡人的修炼之旅。
  • 乌鲁木齐的爱比北京多两个小时

    乌鲁木齐的爱比北京多两个小时

    乌鲁木齐,北京,两小时时差,那爱呢?你关注过远离内地的乌鲁木齐吗?做为亚洲的地理位置中心,那里的女孩子,生活,工作,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八零后,乌鲁木齐土生土长的她,正经历着怎样的人生?畅冉书友会群49430555,欢迎讨论!
  • 转角遇到猪

    转角遇到猪

    啊,这是一只面瘫猪吗?有谁知道原来猪也可以当王子吗?问题是,如果这只王子猪帅到人神共愤就另当别论了!号外——史上最冷血,最无情,最毒舌的男猪脚在本小说中横空出世!号外——史上最火爆,最无赖,最倔强的女猪脚在本小说中横行天下!“砰!”本世纪最浪漫最搞笑最煽情的邂逅地点在——浴池!浴池,浴池,还是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