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79700000025

第25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团体(1)

辅导工作坊模式

问题聚焦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自杀和伤人现象不断出现并呈上升趋势,有些大学生不能理性地对待生命,理解生命的真正内涵,大学生自杀、伤人以及伤害其他动物等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

点评导入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生命教育是阳光教育,是人性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教育回归人性的必由之路,是关乎民族生存,国家未来的根本教育。因此,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第一节)团体辅导工作坊在大学生

生命教育中的应用

一、团体辅导工作坊

团体心理辅导(groupcounseling)又叫小组辅导、团体咨询或集体咨询,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通常由一到两位咨询员主持,一般称之为团体领导者,以及多个来谈者参加,一般称之为团体成员。团体规模因咨询目标的不同而不等,少则3~5人,多则十几人,甚至几十人。团体通过几次或十几次团体聚会,使成员在相互交流和探讨中彼此启发,相互支持,鼓励分享,以便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团体咨询的种类丰富,根据规模、成员性质、功能的不同,团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同质性团体和异质性团体、结构式团体和非结构式团体、任务性团体、教育性团体、辅导性团体和治疗性团体等。团体心理辅导根据运作方式和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团体训练(工作坊)、团体咨询和团体治疗三大类型。

团体训练又可以叫工作坊(workshop),其主要目标是提供知识和训练技能,其功能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工作坊里的讨论多半属于知识性的,重点放在讨论内容,领导者时常加以评价和引导,参与人数可以相当多,辅导次数可以很少。工作坊在高校的应用面非常广,可以用于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的教育和学生个人发展与职业选择等,多以班级为单位,重点放在学生共同关心的主题上,领导者可以由辅导员、教师或学生干部担任。

二、生命教育与团体辅导工作坊的内在联系

生命教育关注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培养,“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正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尊重学生的感受,并特别关注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进行人格辅导,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总而言之,两者都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社会,完善人格,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三、团体辅导工作坊的独特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轻视生命的问题不断增多,一对一的面谈方式日益显露出它的弊端。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通过团体来辅导个人已逐渐成为西方高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模式,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力量。由于心理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悬殊,采用个别辅导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团体辅导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二是团体辅导能够收到较大的效益。团体给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生活的缩影,使其能在团体中获得较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去尝试学习或改变行为。就我国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团体辅导是符合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人员构成特点以及发展型、教育型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的一种教育形式:它一方面面向广大心理正常的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预防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它解决了个别辅导中咨询人数的限制,又为个别咨询打好了基础;另外它弥补了高校缺乏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弱点,能够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一)团体辅导工作坊有助于积极自我的形成

在心理辅导中,很多来访者认为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经历是很独特的,是无法解决的,觉得自己的命运很悲惨,但在团体中,团体辅导将具有不同背景、人格和经验的人组合在一起,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观察他人的观念及情感反应的机会;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有助于大学生在团体中比较分析、自我领悟、自我成长,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反思。尤其是在同质性团体中,当成员发现别人与自己有着相似的经历,面临同样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减少孤单、不满等不良情绪,改变过于消极的自我评价,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提高抗挫折能力,从而更勇敢、更积极地去解决问题。

(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坊有助于成员助人、助己

成员在团体中有很多机会彼此帮助、彼此支持、相互建议和提出个人的见解。团体辅导将具有类似特征和需要的人组织在一起,这种活动的特点和氛围使参加者容易找到共同点,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团体凝聚力、团体对成员的支持,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减少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三)团体辅导工作坊有助于成员之间的模仿和迁移

团体辅导工作坊构造了一个类似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为成员提供了模仿、学习、训练自己行为的机会。因此,成员更容易将自己在团体心理辅导中学习到的良好行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而且辅导效果更容易得到巩固。

(四)团体辅导工作坊有助于学生改善情绪和情感体验

团体辅导将具有类似特征和需要的人组织在一起,这种活动的特点和氛围使参加者容易找到共同点,找到被人接纳的感觉;团体凝聚力、团体对成员的支持,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减少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刘春燕(2002)对中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改善团体成员的应对方式,在提高团体成员的社会支持程度和减少情绪问题(焦虑、抑郁)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刘素贞、蔡溢、许明智等(2006)研究了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应付方式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综上所述,以团体形式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并受到了大学生的欢迎,这种方式从不同角度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而实用的干预手段。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适用性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适用面很广,对学生工作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这主要由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和功能决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符合高校学生“集体化”的特点

高校中存在许多自然团体——院系、班级、宿舍、党团支部、社团、实验室等,在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方便可行。此外,学生有团体生活的倾向,他们可以从同伴那里获得支持和安全感,容易对朋友吐露心中烦恼,因此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能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同伴交流氛围和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的机会。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更高效地解决学生共有的成长困惑

大学生都处在相似的身心发展阶段,有共同面对的发展主题,如学业、交友、人际关系、升学或择业等,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相似的心理困扰。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不但能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了解同龄人也有类似问题,减少孤单和不幸的感觉,用团体的力量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教育、发展功能

在高校中,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引导其学习社会规范;而各种主题的团体训练能帮助学生发展重要的应对技能,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如通过团体训练提升学生的自我规划、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能力。团体心理辅导最大的功能在于它有益于正常人的健康发展,在高校中,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可以关注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更可以引导正常的学生,促进其自我了解,改善人际关系,掌握更多的适应技巧,实现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在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中发挥预防和治疗功能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工作者可以发现需要进一步接受个别咨询的人,及时安排个体咨询,预防问题严重化。当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发挥其覆盖面大的优势,应用于对特定群体的危机干预、哀伤辅导以及创伤治疗。

此外,高校中某些学生可能存在共性的心理困扰,通过开展同质性小组辅导,可以引导具有类似问题的同学相互支持、鼓励,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效果。

五、团体辅导工作坊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作用

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的最大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的最大失职与不幸。张文质先生认为,生命教育的第一要素就是培养对生命的珍爱;第二是要对更健全生命的成全,是要让每一个人都有过更有尊严的生活意识;第三是要引导人对更美好未来充满期待;第四是要使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具体来说,要达到认知、情意、行为和价值四个层次的目标:认知上,认识和了解身体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情意上,着重品德熏陶,体验生命可贵,欣赏并热爱生命;行为上,包含能力的培养,展现、规划,发展潜能,实现自我,积极应对挫折,体现社会关怀、社会正义与良知等;价值上,要求大学生透过对生命的认知、情感和行动过程,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情怀。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就要通过团体辅导,系统训练生存意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社会良知、伦理道德、生死尊严、生命信仰等主题内容。团体辅导主要侧重对人的认知、态度、行为上的训练,具有预防性、教育性、发展性的功能,在实际辅导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般的教学活动、演示、团体讨论、角色扮演、分享、探索、引导、面质澄清等咨询式互动及咨询技术。团体辅导尤其适合于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团队等具有一致目标、团体成员有共识的团体;它旨在借着团体中人迹交互作用以帮助个人成长,透过团体的学习与互动,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学习技能,获得正确的信息,从而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实现自己。而大学生团体正是具备了这些特点,因而说,团体辅导适用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效果。

(一)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参与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吸引力。

(二)丰富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堂表现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系统训练信仰与人生、公德与良心、社会关怀甚至是生死尊严等内容;可以提供角色扮演、案例分析、两难情景、游戏活动体验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使学生发现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模仿他人实现生命价值的经验,在分享交流中全方位提高自己。

(三)充分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利用团体辅导技术教学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向沟通的过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感很强的情景,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使他们充分进行情感分享、经验交流,从而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巩固认知。

(四)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保持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有利于塑造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有利于保持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利于促使学生追求并实现生命价值。

(五)团体辅导可以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效率

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相似性,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和接纳自己、如何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等。将具有类似问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提供帮助。

(第二节)基于大学生生命教育团体

辅导工作坊的设计

一、理论基础

(一)团体动力学理论

团体动力学是研究团队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程序的一种团体行为理论。其要点如下:

1.团体动力学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有三个要素,即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

2.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一种“力场”,叫做“生活场所”“自由运动场所”。这些力涉及团体在其中活动的环境,团体成员的个性、感情及其相互之间的看法。

3.团体有着不同于正式组织的目标,以维持团体的存在,使团体持续地发挥作用。

4.团体的结构。在团体中有一个非正式的、较难辨认的结构,包含正常成员、非正常成员、领导成员和孤立者。

5.团体有三种不同领导方式,即专制的领导方式、民主的领导方式和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其效果也是不同的。

6.团体的参与者。影响团体成员参与程度主要是团体规模的大小、领导方式和成员的地位等因素。

(二)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1benBandllra)认为: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行为与环境、个人的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三)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人际交互作用理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非常适用于团体辅导。人际互动作用分析理论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EricBerne)于1959年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协助人们了解他们与别人互助的本质,以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自尊的、成熟的人际关系。

二、设计原则

(一)存在性原则

所谓存在性原则,是指人的生命是一种存在体,而且这种存在是绝对的。生命存在的各个方面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教育、社会、家庭应当为生命存在创造得以发展的氛围与条件,使其顺利发育成长、有效发展完善。存在性原则要做到:引导学生感受生命价值;协助学生规划人生;鼓励学生把握为生命负责的机会。

(二)主体性原则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应试教学是指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学。应试教学不是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学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教学弊端的概括。
  • 日本文化新论

    日本文化新论

    中日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具有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1972年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和发展,学习日语的人数增多,人们从各种渠道了解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特别是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热情很高。但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不少是通过国内出版的很多日本文化概要等书籍来进行的,这类书籍在传播日本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给高中生父母的36条忠告

    给高中生父母的36条忠告

    每位父母身上都蕴藏着改变孩子命运的神奇力量。父母可以用自己的言行来改变孩子的命运轨迹,化解孩子成长危机。全书通过对高中生一些心理疾病着手分析,同时通过案例的讲解,使得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最后,全书凝结成36条宝贵的教育智慧,帮助高中生父母更好地认识根源,解决实际问题。改写高中生的命运轨迹,化解高中生的成长危机。本书从高中生心理疾病的日常表现入手,帮助高中生和他们的父母们认清这些现象的根源,提供调整和改变的方法。在叙述中融入了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有很强的说服力。
热门推荐
  • 袅袅欲何依

    袅袅欲何依

    一别经年,物是人非,花非花,雾非雾,路在脚下,可是又会通往何方?性格内向的孤儿余袅袅被养母朱丽安收养,带回英国抚养长大,性格稍稍转变之时母亲突然去世,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导致自我封闭,需要定期接受心理治疗。??一次治疗结束不久,余袅袅收到了神秘人寄来的包裹,之后事情变得不可预料起来……
  • 魔导师的成王之路

    魔导师的成王之路

    当一扇门打开后,陈轩穿越了。当他醒来后,见到了一个绝美的魔法师.天空浮现的神秘魔法阵,恐怖亡灵法师,神秘的遗迹,一件事接着一件。从他进入遗迹的那一刻起,大陆上多了一个恐怖至极的暴力法师,一段王的传奇开始书写....(这是一个善良的爱吐槽小白不断成长,越加成熟,成为王的故事。美女会有的,兄弟也会有的。前期或许不完美,但越往后,一定会越加精彩的。)
  • 冷面邪君的囚妃

    冷面邪君的囚妃

    要他爱上她,他说“除非山崩地裂”要她爱上他,她说“除非她死了的心又活过来”相比第一种可能,女主花夙离的说法还是可以实现的。在种种温柔,算计,折磨之后……山没有崩塌,他爱上了她。心义无反顾的涅槃她也爱上了他……在这纠结的爱情路上重重险隘,看谁能笑到最后?
  • 天机剑诀

    天机剑诀

    一场大战,种下几世轮回,血染天下未曾回头!一本剑诀,破世间万法,问鼎三界无人可敌!一位少年,闯诸天万界,战人鬼邪神,创永恒传说!
  • 天刀之人在天涯

    天刀之人在天涯

    能用一张飞机票解决的距离都不是距离,距离是你除了飞机票,还TMD要签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墨玉丹皇

    墨玉丹皇

    改文改文!新人新作,不求大火,只想安安静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一个大家喜欢的作品!
  • 凡邸红尘

    凡邸红尘

    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修仙传天道喷涌,万界合并,天骄齐出看主角搅动风云战踏四方
  • 扑朔迷漓

    扑朔迷漓

    秦朔经过苏清漓身边时,一封情书从他的书包掉落,苏清漓拾起想要还给秦朔,却听见秦朔淡漠的说,“我不喜欢你。”苏清漓:――!!老师安排座位时,秦朔与苏清漓成为了同桌,秦朔淡淡的撇了她一眼,讽刺道,“你还真是穷追不舍。”闻言,苏清漓眉头轻皱,并未理会他。苏清漓告诉秦朔她真的不喜欢他,秦朔并不当回事,只当她是不好意思。两人常常互看不顺眼,经常打闹,直到有一天,秦朔发现苏清漓是真的不喜欢他,而苏清漓喜欢的却是他的仇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