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79700000007

第7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3)

二、大学生对境遇的普遍理解

那些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努力保持着以往习惯的学生虽然已经进入大学校园,但是,在这一大学环境中,他们还只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个体,校园环境与他们格格不入。他们也可以表现得很积极,在大学里也可能取得了好的学习成绩,并且在各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但是,他们没有静下心来体会大学生活,或者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种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差别所在,对自己的想法过于自信,主观地认为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换了一群老师和同学而已。因而,他们认为只要保持过去那种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勤奋状态,就可以过好大学生活,很好地完成大学学业。从表面上看来,这些似乎都合理。然而,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变化的不仅仅是地方、老师和同学,其中更重要的是变化了的人的内心状态和生理状态。这些内在的变化可能是更加根本的,而大学生活的营造也是为了让大学生这一在内心和身体上发生剧变的群体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如果没有大胆坦然地去面对这一改变,并从这一改变中去认识自己、学会把握自己,就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些环境的真正意义。

那些不适应大学生活而走上歧路的学生,以及那些对大学生活过度兴奋的学生,更多地意识到自身内心和身体的各种变化,他们也明白,当下的一切都已经从过度紧张和约束变得十分松弛和自在了。这些变化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无限可能的平台,他们可以随着自身身体和内心的感觉,任凭自己随性地去想和去做各种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对于他们的判断而言,有好的,有不好的,有可做的,有不可做的,但是在大学里,有很多事情没有严格地要求和监督,这些事情对于一个学生可不可做也没有严格的分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这些学生可能从尝试进而喜欢进而上瘾,一个学生一旦对某件事情上瘾,就真的开始被奴役,并失去自由了。如果这些上瘾的事情完全无助于这个学生的成长甚至在有的时候还毁坏他,他就真的走上了歧路。同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些学生也可能只是浅尝辄止,他们虽然没有对某件事物上瘾,但却没有方向,结果一无所获。当这些学生从好奇的炙热心情冷却下来以后,往往感到迷惘和失落。

因此,对于自由无意识或存在偏差的大学生,仅仅看到他所生活的环境,并把这种环境看做与自身的存在是完全相互独立的,一个人在两者之间只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要么这个人顺从这一环境,要么这个人完全忽视了这一环境的存在,自顾自地行事。他们没有看到,他们自身的变化是根本,首先需要认识和把握自身的这些变化,相应地还要对外界环境各方面进行认识和把握,自由和境遇的关系就像身体和灵魂或思想的关系一样。在一个人的身上,忽略任何一个去谈论另一个都是不可以的。

三、自由和境遇的真正关系

“岩石只有在它被自由地纳入到一种其一般性主题是攀登的‘处境’中时才表现出它对攀登的抵抗。”对于一个并未选择攀登的人来说,岩石对他而言不存在抵抗,即使对于选择攀登的人,如果他是一名攀登运动员,那种抵抗也是不存在的,在某种情况下,它甚至成为一种帮助。对于萨特而言,处境就是一种模棱两可的现象,尽管在某种具体的情况下,要么我们获得帮助,要么我们获得阻碍,都是障碍和帮助对于整个人的获得而言,总是显得模棱两可的。通过对自由的处境的初步分析,我们得到一个“自由的悖论”:只有在处境中的自由,也只有通过自由的参与才使得处境形成。一方面,处境是自由的限制的根据,或者说处境就是限制本身;另一方面,它又是向自由敞开的,其开放性是对它的本质的规定。

萨特将处境分为“我的位置”“我的周围”“我的邻人”“我的过去”和“我的死亡”五个层面。广义而言,“我的位置”就是我的住所,狭义而言,“我的位置”就是我所在的地点,即时空坐标。自由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并且要主动去改变自己所在的位置时,自身的位置才向他具体显现出来,他要考察自己的位置,弄清楚其中的情况,以便找到改变的出路,“我的位置”中那些具体情况一开始只是对我们的限制,但是,当我们对之有足够了解以后,它就变成了我们改变的条件了。自由的意义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突显出来的。“周围是包围着我的工具性事物连同它们的敌对和顺从的固有系数。”萨特强调的正是周围或者是周围的事物为我们显现出来的工具性。“我的周围”同样也显现出双重性质,它既可以顺从我,也可以和我敌对,而我在自由的引导下,要寻求自己的目标,从而要想方设法与之达到协调的关系。人总是生活在一个受到我的邻人纠缠的世界中。如果这种关系处理不好,就领会不到他人的意识或想法,就会感到处处被限制、时刻被孤立。萨特指出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我在窥视他人,正好我又被另外一个人注视着,我偶然回过头来发现了这一事实,让我十分尴尬难堪。相反,如果将这种关系处理好了,就会像萨特说的那样:我在看球赛时,与所有球迷一起欢呼,我融入了“我们意识”,即我处于“我们”之中,因而消除了与他人的冲突,超越了这一限制。“我的过去”,作为一个我尚未忘记的使命,自由或者是我们真正的存在怎样以更恰当的方式被照亮,这是我们一切行动的准则,而为了使这一准则更坚定地坚持下去,“过去作为应该被改变的东西,对未来的选择是多么的必不可少。”一个人的过去可能包含着美好的事物,也可能包含着不好的事物,这些事物有可能对我们面向未来的筹划有所助益,也可能对之有所阻碍,我们必须将它们区分开来,我们不能逃开过去,也不能被笼罩在过去里面。看起来一个人的死亡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全部命运,死亡是对一切可能的否定,尤其是对自为存在的否定。死亡的可怕和荒谬性还在于其偶然性,生与死都是不可预测的。但萨特认为死亡是生的一种方式,而只有将一个人的生命融入整个人类社会之中,才能将这种生的方式实现。

反观我们当代的大学教育,有思想政治课程、有心理学课程、有形势与政策课程、有法律基础课程,但是,在这些课程中,我们是否为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展开了一片空间,是否让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活中所面临的自由与处境的状况,是否为大学生在选择怎样一种大学生活以及人生方向上打下了必要的基础?除了哲学专业以外,我们当然没有专门的生存论课程,但是,如果我们大学教师能够将这些内容融入现有的这些公共课程中,也会起到相应的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这方面的意识和做法还远远不够。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迷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一个原因应当归咎于对大学生在生存论上的引导还不够,在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作为高校教育者,我们应当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心的变化。我们不可能做到把握每一个学生的状况,但是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引导他们进入一个自我反思的渠道,并且从自由与处境的关系这一核心层面引导大学生进入一种坦然面对、敢于面对、习惯面对自我及自我生存状态的领域,而对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作为一名高校教育者,我们可能也可以不去过问。高校教育者或许应当具有的一个理想目标是:让大学生逐渐学会反观自身生存,理性地对待自己的生存状态,学会生存,学会把握自己的方向,走出自己的路来。

(第三节)生活教育

一、大学生基本生活教育

大学生活其实十分单纯简便,一个大学生每天的生活内容无非是吃饭、睡觉、学习、娱乐,而且他们不用处理复杂多变的各种社会关系,也没有不得不参加的应酬,只要他们想,他们的生活要多简单就可以多简单。不过,世上好多简单的事情,我们往往做不好。吃饭是很简单的,但是当代大学生有时候过于相信和依赖自己的感觉,要么没有节制、要么没有标准、要么没有基本常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有营养的事物,也不知道哪些事物会对身体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病从口入,好多病就是这样吃出来的,盲肠炎、胃炎就是典型的例子。再说睡觉,有的学生为了学习废寝忘食,有的学生为了游戏上网没日没夜,结果对大脑和心脏造成了巨大伤害,有些学生成天头痛,到医院也检查不出毛病,其实往往就是睡眠问题。

在这方面,高校教育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任课教师往往只能在学习某一门课程上加以教育,他可以交给学生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不过有的老师在这一点上也不一定能够做好。当然,学习方面还需要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限制和规范,这是学习方面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其他方面,可能更多的是靠学生的自觉和高校辅导员来完成。尽管这些基本方面各自界限分明,要想在大学生基本生活教育上取得好的效果,还必须将这些方面的努力结合起来,任课老师和任课老师之间、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任课老师和辅导员之间、辅导员和学生之间都应当在同一个大的方向上努力,这个大的方向就是保证学生具有一个不偏不倚的基本生活状态,而且,他们之间都要达成信任。这是理想的状况,也是高校基本生活教育的目标。

二、大学生精神生活教育

有人可能认为,大学生主要活动内容是学习,所以大学生精神生活教育就是大学知识教育——上课。但是,应当知道,大学是多样化和自主化的所在,如果将大学生精神生活仅仅归于大学上课,这就完全违背了大学教育的理念。从大的方向上来说,大学是为社会培养公民的所在,从小的方向上来说,大学是将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的所在。无论是公民还是人,他都不可能一辈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如果大学教育仅仅教导大学生如何听课,这些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什么也做不了,他们不会工作,不会自我学习,不会与人相处等等,因为除了听课以外,他们没有任何本事,这就太荒谬了。

所以,精神教育不等同于上课,我们只能说,上课可以作为精神教育的一部分。真正的精神教育不是要让大学生学到多么深奥和多么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是培养一种对知识和思想的热爱。古希腊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借用这一定义,我们将今天的高校精神生活教育定义为:教育大学生学会爱知识和思想。因为,如果一个人不爱知识和思想,他就只会将知识和思想当成一种工具,一旦达到其目的以后,这些知识和思想就被遗弃了,从而,知识和思想就得不到进步和发展。如果一个人爱知识和思想,他会用心来对待它们,且不允许在知识和思想上存在纰漏和瑕疵,一旦发现某个知识或思想出现漏洞或错误,就会想办法找到解决的途径,它也不允许对知识和思想的背叛,他爱这些知识和思想,就会把它们当做珍贵的东西维护并发挥出来。如果高校教育能够以此为目标并为之努力,就会在大学生精神教育上取得好的结果。

三、大学生生活理想教育

生活总是琐碎和散乱的,而且,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大学生活是大学生面向社会化的一个过渡,在这一过渡阶段,大学生必定会独自承担许多事情,如果以前有父母和家人帮忙解决,现在则更多地靠自己和朋友的帮助来解决。如果大学生在面临挫折和困难时,总是怀疑自己或别人,不断地更改自己的努力目标和方向,结果自己也忘了自己要追求的是什么,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大学生刚进校园的时候,满怀着取得优异成绩的目标,但是,一个月或者半学期下来,发现自己还没有找到门路,有些课程根本没有听懂,在课堂上没有弄明白的课程也没有下来自学,从而变得越来越没有信心,正好这个时候有同学发表意见,认为大学生活没必要考好成绩,只要及格就行,于是就彻底松懈下来,开始参加各种活动、当学生干部、做社会兼职等,希望能够多拿一些荣誉证书、多挣钱,但是,一学期下来,荣誉几乎没拿到,也没有挣到钱,看到有的同学成绩好得了不少奖学金,又开始动摇起来,如此反复。

同类推荐
  • 大学竞争论

    大学竞争论

    本书分为理论篇、本体篇和谋略篇,共七章,内容包括大学竞争的发展论、大学竞争的环境论、大学竞争的理念和制度论、大学竞争的质量论等。
  •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专题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专题研究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专题研究》的作者均为在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的中青年学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和专门史专业攻读过硕士或博士学位。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专题研究》也是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展示,反映了这些学子们求学的思考和研究的心得。
  • 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走向人本主义教育的学校管理

    本书从校本教研的视野,结合课程改革论述学校管理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从教育目标、教学常规、课程管理、班级建设、学生的学业评价、教学研等方面,介绍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动因、建构与走向的发展性理念。本书读者对象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以及教学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人员等。
热门推荐
  • 一八四零惊变录

    一八四零惊变录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敢问苍天,天下英雄,谁是敌手?誓革大清命,万里江山尽归我有。誓斩天皇首,挂于金陵魏巍城头。誓夺沙皇地,半壁江山尽入我手。誓揍英王朝,皇家大军魂断亚洲。敢问天下英雄,谁敢战否?欲知我是谁,激扬壮烈,尽在此书中。
  • 穿越之陌上花开

    穿越之陌上花开

    大学女生白小雪,穿越到异世,修炼神功秘籍!手掌神剑火云,逆天杀神!女人修仙依然彪悍!杀尽天下负心汉,屠尽天下花心贼!用自己最为强大的神法秘术,追求自己最爱的古代帅哥!谁不服!问问白小雪手中的火云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使琉球录

    使琉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阔逆

    天阔逆

    重生在世,专挑剑练。一剑在手,天下我有。少年萧瑟,王字眉间画,银剑佩腰间。翻手风云变,无人可比肩。行事风格,米酒不甜一定要掀摊!杀人放火一定要快!灭门姿势一定要帅!
  • 你以为就你自己么

    你以为就你自己么

    我是一名刚毕业又常熬夜刷手机无业游民,一切的经济来源来自父母,由于不用上班我经常熬夜看手机,但是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深夜在刷手机的我,真的是我自己一个人在盯着手机屏幕么?
  • 九灵成神

    九灵成神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本将平凡一生的秦允被天命眷顾、从小与传说中的灵兽结‘缘’,从此走上了修炼之道…
  • 练生百死

    练生百死

    我若练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佛,魔有如何。练生练死劫厄无惧。
  • 血临苍穹

    血临苍穹

    血,早已刻到骨子里。战,为红颜而战。战,为兄弟而战!!
  • 身边故事

    身边故事

    讲述别人的故事,喜怒哀乐,悲伤离和的……
  • 非人非神非魔

    非人非神非魔

    沈文轩,一个无辜穿越者。成为茫茫修仙人海中的一员后不久,被救命恩人兼师父丢出来历练。刚下山就参与奇怪的事情,反正也闲来无事,师父只说让他历练也没有太详细的要求,本只是无聊却没想到其中牵扯出来那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