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79700000009

第9章 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1)

问题聚焦

生命和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生命教育从死亡教育和生死教育中脱胎而出,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倡导和实践其生命教育思想,到日本1989年修改新《教学大纲》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再到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大陆于20世纪末陆续开展生命教育。几十年来,生命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已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

(第一节)生命教育的源起及发展过程

20世纪60年代,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此时的生命教育是一种防止“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特殊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其兴起的主要社会背景是:毒品泛滥成灾、暴力现象频繁、性关系紊乱。生命教育概念及模式源于死亡教育(DeathEducation)和生死教育(Life—and—DeathEducation),40多年来,生命教育受各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适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整合死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专题教育内容的过程中逐步成熟完善,进而形成不同国家和地区各具特色的生命教育理念和实践运行模式。

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鉴于唯物主义盛行,导致亲子与师生关系的决裂,出版了《生命的实相》一书,首先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实施生命教育之后,能有效克服唯物教育所产生的缺失,进而带动日本社会的变化。1968年,美国知名作家、演说家、作曲家、摄影家杰·唐纳·华特士(J.DonaldWalters)承袭印度瑜伽大师雪莉·阿南达·摹提吉(ShirleyAnandaMenyalinTiji)的精神,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他在加州北部内华达山脚下的丘陵地带创建了“阿南达村”学校以实践其生命教育思想。在这个有800多名成员的崭新小区内,人们的生活就是学习,生命则是一种体验,人人都致力于探索蕴含在生命教育中的原则,并遵循这些原则来生活。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与孩子们一同迎向人生挑战》一书,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该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生命教育专著。几十年来,华特士所创立的生命教育理念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英国教育家亚历山大·萨瑟兰·尼尔(AlexanderSutherlandNeill,1883—1973)以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为指针,坚持对生命、爱与自由的尊重,于1921年创办的“夏山学校”(SummerhillSchool)就是一所典型的实施生命教育的学校。1979年,一直从事戒毒辅导工作的澳大利亚牧师特德·诺夫斯(TedNoffs)在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Center:LEC),这是西方国家最早使用生命教育概念的机构,现在已成为一个正式的国际性机构(LifeEducationInternational),是联合国“非政府组织”(NGO)的一员。该中心认为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创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是个人和社会防患于未然的有效途径。这种教育观念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潮流。时至今日,已有约200个“生命教育中心”遍布全球,包括发源地澳大利亚和英国、美国、新西兰、德国、日本、南非、泰国等,我国台湾、香港和大陆地区也设置了类似的机构和组织。这些教育没有白费,2004年的圣诞节,11岁的英国女孩蒂利随家长前往泰国普吉岛度假,正是她最早发现了海啸的征兆并及时发出警报,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

(第二节)国外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一、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l由死观生,生死互渗——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结伴同行

(一)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内涵

美国的生命教育最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目前死亡教育成为美国生命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和内容。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探索有关死亡教育的问题。他们强调生与死的一体两面关系,主张从“生死相联、由死观生”的角度考察人的生命与死亡。死亡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合理合意的生死智慧,使其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消解生命的威胁,进而唤起青少年对生命的热爱②。1963年春季,由罗伯特·富尔顿(RobertFulton)在明尼苏达大学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死亡教育正式课程,1970年在该州的哈姆林大学举行了第一次有关死亡教育的讨论会。死亡教育作为教育学和死亡学的分支学科,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大学学院开始有计划地系统推广,而后扩及中学、家庭、社会。到了1974年,全美大学学院设有“死亡与死亡过程”等课的达165所,中学程度以上有关死亡教育的课程已达1100所以上;1977年,美国《死亡杂志》创刊,将生命教育定义为向社会传达适当的死亡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态度和行为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过程;赵可成博士在1992年的报告中说,美国目前有52%的医学系及78%的护理系都设有三个必修学分的“死亡濒死”课程。美国死亡教育既讲述客观事实,又探讨主观热点问题,比如:探讨死亡的生理过程、自杀的原因及防治等相关知识,选择殡葬服务或者选购墓地的具体细节,界定死亡和思索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等哲学和伦理学问题。死亡教育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支持,包括在高校各个学科开设课程。在大多数课程里,讲述了个人如何提高对事实的把握,其中介绍了人们在遭遇和处理死亡时的大量方法。

奠基于1968年华特士提出的生命教育思想,美国生命教育的内涵是“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已基本普及。目前,美国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生命教育在美国的诞生和普及绝非偶然,它有着丰富的思想文化渊源和强烈的现实需求。其思想渊源主要为:源于古希腊尊重个体价值的生命哲学思想,美国深入人心的张扬生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实用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追求生命自由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著名精神导师雪莉·阿南达·摹提吉思想影响下华特士建构的独特的“生命成熟观”等。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也是应对社会危机的策略之一,20世纪60年代美国提出生命教育就是为了解决青少年中出现的吸毒、自杀、他杀、性侵害等危害生命的危机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二)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现代美国的生命教育大致分为品格教育、迎接生命挑战的教育、情绪教育三部分。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教育部门提出了“新品格教育”理念,“新品格教育”的提出是对当时青少年早孕、吸毒、自杀、暴力等现象的反思,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客观的道德价值观,形成于人于己都有利的良好品格。美国道德教育试图通过灌输和强化传统文化中永恒的价值和精粹,从复归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上制衡现代性中的激进,匡正科学技术的极大膨胀所造成的危害。品格教育的核心观点即认为核心伦理价值是形成优良品德的基础;通过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核心价值观是品格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具体做法是重视人文学科的价值观教育,重视理工科的伦理道德教育,所有老师都承担起有意识培养学生品格的职责。迎接生命挑战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主体部分,一般通过课程、活动等形式实现;情绪教育则渗透在死亡教育等内容之中,一般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实现。美国学校还十分重视对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神学等,在人文教育中渗透着大量生命教育的内容。目前美国的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从道德教育、善待生命、婚姻与性健康、环保教育、热爱劳动、爱的教育、诚信教育、法制教育、职业与生存教育、家庭教育、死亡教育等方面展开讨论。

美国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生命教育。美国的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美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并不以独立的课程形态出现,而是渗透在道德教育、职业与生存教育、死亡教育等专题教育、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比如:美国的一些高校在进行人生规划与人生教育时,曾要求学生给自己写“墓志铭”,在感知死亡中体会到不应虚度人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点内容,比如道德教育和死亡教育等则独立设置学科和课程,为理工科学生开设《科技伦理学》,为医学院学生开设《医学伦理学》;美国还开设死亡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培养专业人员;美国高校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教学方法丰富,主要有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欣赏讨论法、模拟想象法、亲身体验法等,还特别重视采用随机教学法和自我教育法。

在美国,家庭和社会承担了大量的青少年生命教育职责,并通过多种方式推广生命教育。以死亡教育为例,美国教育界及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家长与教师都应该负起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责任,实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社会则主要进行研究和宣传,还承担为专业人员交流学习提供机会和经费等职责。由死亡教育咨询协会(ADEC:AssociationforDeathEducationandCounseling)等组织提供的大学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为死亡教育提供了实现途径。美国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还成立了“死亡教育咨询协会”“美国自杀学协会”(AAS:AmericanAssociationofSuicidology)等各种专业协会,出版了许多专业及普及性的书籍和杂志,如《结局:死亡和濒死杂志》(Omega:JournalofDeathandDying)《死亡研究》(DeathStudies)等杂志,各种书籍、影片、视听教材不计其数;美国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开设有生命教育和资源网(LEARN:LifeEducationandResourceNetwork)等;美国制定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生命教育计划,布什总统任期时在2006年的《国情咨文》提出的“帮助美国青少年计划”在全美范围内实施,希望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三大领域中富有爱心的成年人(父母、教师、教练、圣职人员、邻居、指导员等)的3C(Care、Connect、Commit)行动,挖掘青少年的全部潜能,帮助青少年应对所面临的挑战。

美国生命教育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以生命教育为事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者,目前他们站在世界教育潮流的前端,立足于美国生命教育的现状,将目光关注到以下的领域:在科研和实践之间架桥梁,以便科研成果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立足于变化着的背景,阐明当前死亡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目标;响应达成全球一致观点的呼声,在集中关注与品格、死亡、濒死、生存、发展、幸福有关的个人经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灾难、战争、恐怖主义、环境污染等全球范围的生存和死亡问题作为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日本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l尊重人性,敬畏生命——在道德教育中体现生命教育内涵

(一)日本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内涵

从日本古代到近现代,有许多对生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学者和名人。如日本高僧日莲(1222—1282)在御书中教育门徒说:“当先习临终之事,然后习他事。”这种看法与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主张是一致的。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死亡教育的研究,并逐步在一些学院开展死亡教育,日本的上智大学自1982年以来一直坚持举办死亡教育讲座。1984年在上智大学成立了“生死问题研究会”,每年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目的是希望人们互相倾诉、安慰,进而寻求生活的价值,学习照顾濒死、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思索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等。自1973年开始,淀川基督教医院以“临终照护”团队的形式,开展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关怀照护。自1975年以后,有关死亡话题的出版物迅速增加,日本出版界先后出版了《生与死的思考》《人的临终卷图》等多本拥有众多读者的书籍。1977年成立了“死亡问题临床研究协会”,医学界对于临终关怀的开展显示了相当的兴趣。铃木正子1990年时曾就手边拥有的约150本有关死亡问题的书籍,按年代顺序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如下:1965—1974年为10%;1975—1984年为60%;1985—1990年为30%。目前死亡教育在日本仍然盛行,例如有名的寒冷教育,目的是想要让学生从小就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在适应的过程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信心和力量。东京外国语大学铃木康明教授从1997年起开始至今持续开设了《从生到死当中学习——死亡教育概论》课程,第一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就超过500人,可见学生对这个主题的关注度之高。

自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著书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以来,经由死亡教育的实践,针对青少年自杀、欺侮、杀人、破坏环境、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日本于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目前,日本的教育体系将生命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道德教育中体现生命教育的内涵。进入21世纪,日本将德育目标表述为“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贯彻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具体生活中,为创造有个性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社会及国家而努力,进而培养对和平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基石的道德情操为目的”。日本政府还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将德育目标具体地分解到小学、中学和大学各个阶段。各阶段的德育目标分别为:幼稚园和小学培养适合21世纪社会生活的道德萌芽意识,中学培育尊重人性的精神和敬畏生命的思想;高中和大学培养具有主体性精神的日本人。日本现行之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目标充分体现了日本教育独特的思想文化渊源和紧迫的现实需求。

同类推荐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联合国与世界和平

    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世界大家庭集中活动的舞台,也是引领国际社会走向未来的合适舵手。联合国担负着国际社会赋予的各项任务,但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则是其首要的职责。这一点在《联合国宪章》中有明确的规定。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 宋辽金元文学

    宋辽金元文学

    本书采取文学史、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一书在手,即可掌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家及作品。
  • 谁在掩盖真相

    谁在掩盖真相

    用什么来说话?当全世界的人们都在考虑这件事时,轻飘的纸张就变成了流光异彩的文字和沉甸甸的思想。这就是媒体,它从西方弥漫到全世界。当世界对它产生高期望值时,它却显得那样放荡不羁。媒体帝国在威胁着本来就需要它的世界。
热门推荐
  • 小小部落成长篇

    小小部落成长篇

    【不写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了。谁能告诉我,二锅头……怎么凉飕飕的?既然穿了,就要干大事。别人睡山洞,我要睡木屋,别人睡木屋,我要睡砖房。PS:简介无力,你们随意。。。没有封面是个意外。
  • 唔,我好懵逼

    唔,我好懵逼

    哎呀呀,本文作者灰常逗比和懵逼,慎入!【90°鞠躬】
  • 斗罗之至尊剑神

    斗罗之至尊剑神

    当修真奇才遇上斗罗世界,当绝世至尊遇上神界强者。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玄天功》的奇妙修改,绝世的武魂,证明了一位强者的诞生。【新手作者,不来支持一下吗。】
  • 异界之我成了大魔熊

    异界之我成了大魔熊

    王瑞作为一名尖端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意外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但穿越就穿越吧,这一双毛茸茸的熊掌是怎么回事儿?
  • TFBOYS当爱降落

    TFBOYS当爱降落

    这次女主不在是魔幻少女,只是普通的女生,可是这样她们怎么去认识三只,怎么去捕获三只软软哒心呢?
  • 曦夏彼岸恋辰智

    曦夏彼岸恋辰智

    作品是一部青春校园的爱情,描写的是两个名门贵族大小姐与两大男主角之间的校园故事,刚开始其中一对男主女主比较和谐,很快就在一起了,另外一对男女主角比较的不同,经历了很多才一起。但是后来一切都出现了变故。
  • 刺血封天

    刺血封天

    苍天无眼,大道无情,妖魔精怪肆意横行。斩妖除魔本是仙之己任,谁知仙道更是不知廉耻,龌蹉之事屡见不鲜……即青天无眼,热血少年视为己任,斩不平,弑万物,以身涉险,赤血封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宝重生异世

    至尊宝重生异世

    西天雷音寺,真假美猴王。佛家阴谋,混世四猴。六耳代灵明,美猴王冤死。却不知洪荒不过一个小界,流落天宇登天神界。探索万古阴谋,且看神界风云。
  • 咸鱼的躺赢日常

    咸鱼的躺赢日常

    颜渝是一个懒到极致的人。然后她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还穿成了大女主文的恶毒女配——女主的嫡姐。颜渝:宅斗什么好麻烦的。然后她伟大的母亲便将她送上了人生巅峰——名声好,颜值佳,不调皮不捣蛋,温柔贤淑大小姐,整个上京城的大家闺秀的楷模。颜渝:结婚什么好麻烦的。于是另外一条躺赢的咸鱼自己送上门来:我们成婚吧,一生一世一双人的那种。颜渝:……颜渝不想说话。总之,这就是一个咸鱼躺赢的故事。男女主感情细水长流。女主是真的什么都不想干,而且什么东西都不放在心上。所以金手指非常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