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61800000021

第21章 说服他人时的说话(6)

一位在天安门广场上护卫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姓康的战士,讲过这样一件事。一日,纪念碑台阶上来了一个年轻人,突然从衣内拔出一把尖刀,对准自己心窝便欲刺进去。说时迟那时快,小康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一把夺下尖刀。后来,小康了解到,这个来自吕梁山区的年轻人因为失恋,才在绝望中来到天安门前,企图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不幸。小康阻止他以后,为劝其放弃自杀念头,便给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抗战前夕,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年轻将领,因为不满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特意来到南京中山陵前剖腹自杀了,目的是想用自己的鲜血,唤醒蒋介石和广大民众起来抗日。同许多先烈一样,他为什么?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因此死也重于泰山。可是,你又是为了什么呢?”一席话,令那位来自吕梁山区的青年人汗颜了——既为自己的愚蠢和愚昧,也为自己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而惭愧。因此他决心重新振作起来,正视生活,珍惜生命。小康正是利用所讲的故事来与听者的行为作对比,对症下药,使其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从而接受了劝告。

3. 肯定评价法

人们都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一致。在这一前提下,主体比较易于与客体在认识上取得认同。为此,在批评和规劝他人时,不妨通过第三者佯作无意之中向被规劝者转达我们的意见,或者创造条件让对方间接听到我们对他的肯定性评价或关注。由于这种劝告方式不形成劝告者与被劝告者的正面接触,对方戒备心理少,不伤自尊心,易收到较好效果。

4. 居家优势法

人们普遍都有在别人家做客不如在自己家中随便的感觉。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易有说服他人的能力,也更有心理上的优势感。因此,应尽可能把被劝说者请到自己的家中或办公室进行劝说。

5. 引证权威法

尊敬权威是人们普遍的心理趋向。在劝说中引证可靠的权威性资料和对方钦佩的名人格言乃至上级的政策条文,较之仅仅叙述个人的意见更有说服力。

6. 取法手上法

中国有句古语:取法手上,反得其中,取法手中,反得其下。这是说,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提出比预定目标更高的要求。劝说别人,并不意味着一味进逼,适当地退让或承认对方意见的合理性,倒显得通情达理,使人易于接受劝告。

7. 逐步接近法

有些不良习惯和错误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形成的,要求当事人迅速改掉是不现实的,这时就需要用逐步接近法加以诱导劝阻。

如:某人吸烟已有20年了,每天要吸两盒左右,家人欲劝其戒烟,但他总是戒不掉。后家人采取逐步接近的劝说方法,先劝其少吸,每天吸一盒,过一阶段,又劝其每天吸半盒,这样的劝说效果比一开始就劝其全戒掉要好得多。

8. 尊重人格法

说服规劝他人应多用讨论、商议、提问的口气说话,避免使用一些有教训、责备口气的言语,如“你必须”,“你应该”,“你错了”之类的词,以免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应努力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劝告。

9. 逻辑推理法

劝说别人,需要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雄辩的论证,需要借助逻辑的力量,严谨有力的逻辑推理使对方无法辩驳。

10. 共同语言法

如果你想劝说一位失恋的朋友不要自卑,那么千万不要找一位情场得意的人去做工作,因为这样的劝说者与被劝说者缺乏共同的语言,难免使被劝说者产生“饱汉不知饿汉饥”的逆反心理,增加他的痛苦。如果请一位曾经有过失恋经历而已经解脱的人去做工作,彼此有共同语言,劝说效果也会好得多。

诱导是说服他人的最佳方法

所谓诱导,就是有次序地、耐心地诱发、引导对方思考,让人真正想通、弄懂。

周恩来同志说过:“与人说理,须使人心中点头。”而诱导,正能帮你这个忙。诱导说理,心平气和,步步引导,耐心商讨,别人易于接受,易于“心中点头”。如果在说服过程中,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所以应先点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暂使对方产生优越感,然后再提出相应的要求则对方会容易接受。登山之路,迂回曲折,多绕了一点路,却能顺利到达山顶;以诱导技巧说理,尽管多费一点口舌,但能使对方心悦诚服。这些口舌费得有价值。诱导技巧的关键在“诱”字,立足在“导”字。要诱得巧妙,导得自然,应做到四点:

1. 有目的地诱导

要有明确的说服目的,有的放矢,所有诱导内容,都要紧紧地为总目的服务。

相传古时有一位父亲得知儿子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便给他写了一首戒赌诗,以诗说理规劝。诗曰:“贝者是人不是人,只因今贝起祸根。有朝一日分贝了,到头成了贝戎人。”儿子看后,不解其意。父亲给他一一指道:“贝者是赌,今贝是贪,分贝是贫,贝戎是贼。赌、贪、贫、贼是每一个赌博之徒的必由之路。”儿子听了,翻然醒悟,弃赌从良,自食其力。

这位父亲劝子戒赌方法巧就巧在:第一,以诗劝子,方法新颖,让儿子去思考其中的含义;第二,当儿子百思不解时,一语道破诗意,道出“赌博必定贫穷,强盗出于赌博”的道理,使儿子恍然大悟。这种有目的的诱导方法往往能收到较好的劝说效果。

2. 有步骤地诱导

既有总体设计,又有分步计划。每一步怎样诱导,怎样发问,谈话前都经过深思熟虑,胸有成“话”。这样,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最后矛盾突现,诱使对方在无法解决的矛盾面前自我否定。

例如,某饭店服务员刘小姐拾到顾客遗失在店内的手机,想悄悄据为己有,被领班张大姐发现了,让她上交。可刘小姐说。“手机是我拾的,又不是偷的,更不是抢的,不上交也不犯法。”张大姐说:“小刘,你知道什么叫‘不劳而获’吗?”“不知道!”刘小姐嘟着嘴回答。张大姐说:“你看,‘不劳而获’是不经过劳动而占有劳动果实。说得确切点是占有别人的劳动果实!”“你什么时候学会咬文嚼字了?”刘小姐有点不耐烦了。张大姐耐心地问:“你说,抢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不劳而获’?”“是的。”“你说,偷别人的东西是不是‘不劳而获’?”“当然是的。”“那么,拾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不是‘不劳而获’呢?”“这,这……当然……”刘小姐语塞。张大姐顺势教育道:“拾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和偷、抢得来的东西,在‘不劳而获’这一点上是相通的,除了国家法律,我们还应有一定的社会公德,再说店里也有工作守则,拾到顾客遗失的物品要交还,你可不能犯糊涂啊!”经过张大姐的教育,刘小姐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手机交了出来。

在这里,张大姐避开刘小姐振振有词的歪理,而是有意和她弄清楚一个看似与论题无关的“不劳而获”的意义,再诱导她由大及小,从面到点,步步推进,层层剥离。最后才切入实质性问题:拾到东西据为己有,同偷、抢一样是“不劳而获”,是同样可耻的行为。一席话使刘小姐受到了教育,打消了错误念头。

中学生小张,其父母均在国外工作,自己随同外婆生活。学习上对自己要求不高,上课时爱找邻近的同学讲话,老师多次教育也不改正。于是班主任周老师找他谈话,周老师说:“小张,昨天物理老师说你这次物理成绩相当不错,同上一次比起来,进步很大,今天老师打电话告诉你外婆了,外婆听了很高兴,老师也很高兴,这说明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可以进步,成绩能够提高。你爸爸妈妈一直在国外工作,长期以来,你都能够很好地照顾自己,有时还能帮外婆做点事情,说明你有相当强的自理能力,这在我们班级中也是很不错的。最近老师的工作较忙,对你的关心也比以前少了,这是老师工作上的疏忽,今天老师找你来,是想了解一下最近这些日子,你的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上次你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你能告诉老师吗?”小张不好意思地说:“不太好。”周老师则进一步诱导:“的确,我们学习中免不了要犯这样那样的过失,要改掉它也不是一下子的事情,今天既然到老师这儿来了,能不能和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咱们一起找出这种现象的根源,然后努力克服它,你说好吗?”接下来,老师和学生间开始了相互友好的沟通。一方面老师指出上课违纪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谈出了自己对问题认识不足以及自我要求不严的毛病。最后老师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并寄予厚望,学生愉快地接受了老师的劝告。在这里,周老师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小张就采用了由优点说到缺点,由副题引入主题,由关心询问到互相探究,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才接触实质性问题的方法。由于周老师对症下药,方法得当,循循善诱,苦口婆心,终于取得了说服的成功。

总之,说服的过程是说服者对被说服者攻心的过程,也是被说服者心理渐变的过程。运用“层渐递进”的说服技巧,从理论上讲,符合心理学的基本规律,从实践中看,只要运用得恰当巧妙,就能取得理想的说服效果。

3. 有预料地诱导

每步诱导中,对方会怎样讲,可能有几种讲法,怎样随机应变,都要有预料。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诱导不变成“哑炮”,一个人唱独角戏。要使自己的诱导能引出对方的话,开启其思路,就要预作通盘打算。

例:新转入某班的方方同学,作业马虎、潦草。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拿出一本字迹工整的作业递给他说:“你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写得怎么样?”方方看了一眼,没说什么。老师又拿出一本字迹潦草、错误较多的作业给他看并说:“你看这本怎么样?”方方看了一眼,说:“跟我的差不多。”“你再看看这两个作业本上的名字。”老师温和地说。这一回方方疑惑了:“都是李林的?”老师抓住时机,诚恳地说:“差的一本是李林同学去年的作业,这一本是他现在的作业。”然后亲切地说:“你现在的作业和李林去年的作业差不多,但这不能说明你永远是这样。李林同学经过半年的努力,能写出工整漂亮的作业,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像李林一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将作业写好。”老师这段谈话,言此意彼,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起到了指出不足,勉励进步的目的。

在这里,方方的老师已经预测出他的每一个问话方方会怎样去回答,然后他根据方方的回答顺势劝导,起到了较好的说服效果。

4. 有诚意地诱导

诚恳开导,不讽刺,不挖苦,这样才能使对方心悦诚服。此好处是容许被说服者在接受说服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认识过程,获得一些全新的知识。美国费城电气公司的推销员威伯到一个州的乡村去推销电,他叫开了一所富有农家的门,户主是一位老太太。她一开门见到是电气公司的,就猛然把门关上。威伯再次叫门,门勉强开了一条缝。威伯说:“很抱歉,打扰您了。我知道你对电不感兴趣,所以这一次登门并不是来向您推销的,而是来向您买些鸡蛋。”老太太消除了一些戒意,把门开大了一点,探出头,用怀疑的目光望着威伯。威伯继续说:“我看见您喂的明尼克鸡种很漂亮,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带回城。”接着充满诚意地说:“我的来航鸡下的蛋是白色的,做的蛋糕不好看,所以,我的太太就要我来买些棕色的蛋。”这时候,老太太从门里走出来,态度比以前温和了许多,并且和他聊起了鸡蛋的事。威怕指着院子里的牛棚说:“老太太,我敢打赌,您养的鸡肯定比您丈夫养的牛赚钱多。”老太太被说得心花怒放。长期以来,她丈夫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她把威伯视为知己,并高兴地把他带到鸡舍参观。威伯一边参观,一边赞扬老太太的养鸡经验。并说:“您的鸡舍,如果能用电灯照射,鸡的产蛋量肯定还会增多。”老太太似乎不那么反感了,反问威伯用电是否合算。威伯给了她圆满的回答。两个星期后,威伯在公司收到了老太太交来的用电申请书。威伯之所以能说服固执的老太太,诀窍就在于他不急于求成,而是采用了由小到大,招招紧跟的说服方法,一步一步具体而又细致地为对方剖析情势,为其出谋划策,这就一步一步地把双方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促使老太太的态度一点一点地发生改变,就这样由小到大地逼近预定目标,最终取得了说服的成功。

总之,用诱导技巧说服人,要认真构思,事先把各方面的环节想清楚,谈话中又要针对实际情况,灵活应变。

呼唤角色心理的说服术

在人类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当人进入角色、角色转换或被赋予某种新角色时,总是产生相应的角色心理意识。例如:一个男士在儿子面前他是父亲,在父亲面前他又是儿子,对妻子而言他又是丈夫,对岳父母而言他又是女婿。在单位,在上级面前他是下级,在下级面前他又是上级,对同级来讲他又是同事。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他就应该产生不同的角色心理意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在进入角色、角色转换或被赋予某种新角色时,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进行及时调整,仍然我行我素,这样就容易导致谬误的发生。要说服这些人,就应该极力唤醒他们的角色心理意识,使之醒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自觉改正错误。下面介绍四种常用的唤醒对方角色心理意识的说服术。

1. 循循善诱的劝导

同类推荐
  • 20几岁要吃得下:品尝百般的人生滋味

    20几岁要吃得下:品尝百般的人生滋味

    本书旨在帮助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塑造优良的个性,培养坚毅的品质,明确人生方向,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以踏上成功的殿堂。有些事,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当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有些事,有机会的时候没去做,而当想做的时候,已没有机会。其实,一个人的‘生,没有所谓“最正确”、“最便捷”的道路,也不可能出现一个能带着你走一辈子的贵人。每一条道路都有通往成功的可能,关键是你自己是否有信心、有勇气、有智慧地走下去。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心理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心理寓言

    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学习的好状态,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幸福的未来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寓言集,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
  • 你应该知道的280个感恩故事

    你应该知道的280个感恩故事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被盗,丢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回了一封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失窃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这样的道理:心存感恩,海阔天空!
  • 品格高于战绩

    品格高于战绩

    《品格高于战绩》是一本关于人生励志的哲理小品文集,由百余篇短文组成。
  • 感悟人生全集

    感悟人生全集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是一个严肃而深刻的话题,人生蕴藏着无数的奥秘和问题,等待我们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每个人的一生只有顺利地渡过这些关卡,才算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念念不忘之只是那年年纪小

    念念不忘之只是那年年纪小

    童年,拥有最纯粹的友情,貌似终身难忘却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退却少年,拥有最真挚的友情,开始一场长达七年的暗恋,终身难忘慢慢长大后,随着失去亲情,失去友情的打击慢慢成长,接受现实,也接受了一场命中注定的爱情和婚姻却没想到遭遇人生的滑铁卢。那段曾经真挚的感情受到了严重的质疑,是接受命运,还是接受重生没想到最终留下的却是最初那份沉默的爱
  • 花样男子之花泽类篇

    花样男子之花泽类篇

    真心付出两段感情而最终无果的花泽类,似乎变得更加淡漠,除了好友的事情,他对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一天,他在大街上无意中听到有人在演奏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其技巧十分娴熟,令同样对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着迷的花泽类心动不已。从一个盲童的口中,花泽类了解到了这位名叫星野真琴演奏者。她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孩,因为从小得了一场大病而毁容,她没有朋友,从小到大只有小提琴陪伴着她。由于共同的爱好,花泽类和星野成为了知音。可是喜欢花泽类的千叶惠子为了夺回花泽类,处处与星野为敌,一次次制造麻烦。而与星野一起长大的新岛一健也在这时从法国回到日本,并试图拆散星野与花泽类。
  • 老天爷你让我偷点儿

    老天爷你让我偷点儿

    “我当年可是一个大盗,我那祖师爷曾经偷了老天爷的东西,然后,他没了。这次我把全天下偷了一遍,所有人都在追杀我,可是我丝毫不慌,因为他们跑得没我快。但是他们一直追我,追了快十年了,我累了,我这次看来要凉透了。临死之前,我反而胆子更大了,心里冒出一个想法,要不咱也祸祸一下老天爷,嘿嘿……”一个老头,脸色赤红的在酒馆中吹嘘着,小小滴眼珠子贼溜溜的转着。
  • 守候着

    守候着

    岁月无情,古稀之年的老人回忆十几年前的自己的青梅竹马(等待的妻子)。回忆从相识,相爱,相别,守候的故事情节。
  •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着重强调的正是西方先进的刑事法律思想对彼时中国的深刻影响。如果说中国近代刑事法律制度萌芽于清末,那么,其形成与巩固则在民国。可见,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不容抹煞的。因此,以历史发展眼光客观地阐释与评价民国刑事法律制度无疑为当今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是本书编写的初衷,亦是作者的最终目的。
  • 神战游戏

    神战游戏

    这里是信念的殿堂。围绕着七书四十九卷神典的战争。恐怖的异形,命运的圣杯。黑暗阶梯上的巨人。人类天生的敌人虫族。憎恨,欲望,亲情,爱情,友情交织的史诗。战争,杀戮,救赎,希望,勇气演绎的神话。
  • 卿狗追妻记

    卿狗追妻记

    你抬头那一刻,浮在树顶的阳光,忽然就跌落在我的怀里了。
  • 竹马师兄请放手

    竹马师兄请放手

    自从她被捡回家,就过上了宠宠宠的生活。人人都知道,宋元派的掌门师兄是出了名的宠师妹。师妹闯祸了,没事,师兄扛着,师妹受伤了,没事,师兄疼着。千般宠溺,万般疼爱,最后师妹却被别人拐跑了。叔可忍,婶不可忍!宋慕骁怒,拍桌而起:“把她给我抓回来!”于是宋元派全员出动,势必抓回掌门师妹。被抓回来的宋傲珊委屈:“我做错了什么?”宋元派众人异口同声:“生下来!”
  • 幽云珮

    幽云珮

    神奇异界,绚丽的魔法,强大的元气,无数的种族等等........一块残缺玉珮,见证了一个悲惨少年曲折离奇的成长历程..........精彩的故事在这片大陆上演.......
  • 轮回的车轮

    轮回的车轮

    时间过去两年多…才想起提笔记载下来我的经历,希望帮助更多迷茫中惶恐不安的妈妈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