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1300000009

第9章 分案例解读篇(6)

我们不妨把案例中的涵涵划入懂事的行列,他的“懂事”,他会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想法、情感和行为绝不是一、两次的教育能形成的,需要父母长期的示范、点拨和支持。

试想一下,如果涵涵在对那对母女表示同情的当时,妈妈不表示支持,而是拖起孩子就走,并说:“看什么看,脏死了”、“满世界都是要饭的,你帮助得过来吗”或者“你存的钱都是妈妈给的,妈妈的钱都是辛苦来的,干嘛白白给别人”之类的话,涵涵还能有帮助他人的行为吗?久而久之,年幼而缺乏判断力的涵涵还会像案例中那样关心乞儿,对别人表示同情吗?

教你一招

1.由于现在存在“乞丐富翁”的社会现象,很多父母在犹豫是否支持孩子去给乞丐钱来帮助他们。其实,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中还无法体会和分辨那么多丑恶的东西。父母应当把它当成是一个教育契机来培养孩子的关爱行为。

2.父母可能会犯难,路边乞丐那么多,该如何支持孩子帮助呢?这是一个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第一,父母可以告诉孩子,那些年轻力强、手脚健全的人应该自己劳动赚钱,当乞丐是懒惰的表现,不值得同情。第二,父母要让孩子明确,帮助别人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钱都给了别人,自己成为乞丐这也不行。第三,父母可以事先换好一些零钱随身带着,和孩子一起给乞丐一些钱。如果孩子没带钱可以先帮他垫着,回去后一定让孩子付出自己的零用钱。不要让孩子养成拿父母的钱关心帮助他人的习惯。

情景回放

星期天,快五岁的珠珠去爷爷奶奶家玩。

爷爷奶奶家的阳台上种了各种各样的花,就像个小花园。吃过午饭,珠珠来到阳台上,一朵朵紫红色的蝴蝶兰开得正欢。珠珠情不自禁地伸出小手摸了摸花瓣,又凑上去闻了闻。呀!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珠珠忍不住摘了一朵。此时,电视里放出悦耳的乐曲声,珠珠高举着花随着音乐旋转着跳进屋里。

妈妈第一个发现了珠珠手里的花,惊讶地问:“珠珠,你怎么把爷爷种的蝴蝶兰给掐下来了?”爸爸忙走过来,生气地瞪着眼睛问道:“这么漂亮的花摘下来就没用了。”“我,我……”珠珠支支吾吾地回答不出。

爷爷虽有些心疼,但还是笑着挥挥手说:“算了,没事没事,我的小乖乖喜欢,摘一朵就摘一朵吧!”听爷爷这么一说,本来有些自知理亏的珠珠把脑袋向上一扬,瞥了爸爸妈妈一眼,不服气地说:“爷爷都说了,摘一朵没关系。”妈妈说:“小花和你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呀!”珠珠哼了一声,说:“我就摘了一朵玩玩嘛。”这下,爸爸火了,厉声说:“你做错了,妈妈给你讲道理,你还顶嘴!”这时,站在一边的奶奶心疼地摸着珠珠的头说:“好了好了,孩子摘朵花也没什么嘛!干什么老要说她。”见有奶奶为自己“打抱不平”,珠珠更觉得委屈,“哇”地大哭起来。爷爷奶奶又劝又哄,仍无济于事。最后,奶奶到阳台上又摘了一朵蝴蝶兰给珠珠,珠珠才破涕为笑。爸爸小声地埋怨着:“孩子都给你们惯坏了。”

焦点扫描

一位作家参观国外的一所小学’正值隆冬,孩子们都穿着棉衣、戴着帽子,就连操场旁边的一座小孩雕像也戴上了毛线帽,还披着一件棉夹克’作家看着觉得滑稽,就问校长:“你们这儿的雕像也会怕冷吗?”校长郑重其事地回答道:“在孩子们的眼里,雕像也是怕冷的。为了给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我们给雕像穿上了衣服。”在孩子们的眼中,雕像都是有生命的,都值得去关爱,更何况那些花花草草和可爱的小动物了。

但是五岁的孩子分辨、判断是非的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也需要提高。案例中的珠珠看到好看的花时,去摸、去闻是爱花的表现,忍不住掐了一朵其实也是她爱花的表现方式。但她还不能预见到摘下花的后果,所以非常需要父母给予提醒和帮助。

有位教育家说过:“给孩子播下爱的种子,必须越早越好。”在家里,对孩子情感和行为的培养,依赖于全家人的共同教育。如果家庭成员的教育缺乏一致性,就会让孩子学会“钻空子”,也就根本不可能转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如果奶奶不是为珠珠“打抱不平”,而是说出“你把它从枝上摘下来,这朵小花多疼啊?”这样的话语,便会让珠珠反思自己的行为,学着怜爱小花。

教你一招

1.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是很多父母、长辈经常运用的教育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唱白脸的一方训斥完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后,唱红脸的一方千万不要当面指责对方,而是心平气和地再和孩子讲讲道理,并告诉他“爸爸发火也是为了你好,让你不犯更大的错误”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抚慰孩子的感情,同时也强化了孩子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2.如果家里的老人过分溺爱孩子,尽量在事情过后与老人交换意见,切忌当着孩子的面制止老人的做法或指责老人,表示出对老人的不满。这样一方面会使老人感到尴尬,致使两辈人之间产生不愉快,降低老人(或父母)在孩子眼中的威信,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学会钻空子。

3.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中有关“关爱动植物”的事例渲染关爱生命、富有同情心的氛围,熏陶、感染孩子的感情,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情景回放

一天妈妈病了’下午爸爸把小丽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就拿出她最喜欢的布娃娃对她说:“妈妈生病了,吃了药想睡一会儿,今天不能陪你玩了’小丽最乖,不要打扰妈妈,自己玩一会儿,好吗?”说完爸爸就去烧饭做菜了。小丽玩了一会儿布娃娃,就翻出一本图书跑进卧室,推推正在发烧的妈妈,还嚷嚷:“妈妈,你不要睡觉了’我不想一个人玩,你给我讲个故事吧!”

听到小丽的说话声,爸爸连忙跑过来,轻声阻止:“小丽,别把妈妈吵醒’你不是说你最爱妈妈的吗?妈妈现在生病不舒服,就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好吗?”

小丽橛起小嘴,眼泪簌簌地直流:“我不想一个人玩布娃娃,我要妈妈陪我嘛。”说着,就用小手摇晃妈妈的身体并大声叫唤着:“妈妈,

你起来给我讲故事,我要你陪我嘛!”这一下爸爸生气了,拉着小丽就往外走。

妈妈不忍心了,对爸爸说:“算了,你去忙吧。孩子没人玩也挺可怜的。”然后妈妈就靠在床边给小丽讲故事。小丽这才不哭了。

焦点扫描

孩子不愿独自一人,需要父母陪伴是一种情感的需求,一般也称为情感依恋。孩子对父母没有依恋是不利于孩子发展的,但依恋程度过深,同样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发展到了“心理独立”的时期,如果妈妈还像照顾婴儿一样随时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或让孩子时刻黏着自己,孩子对成人的依恋性就会延续下去。

而长期的依赖会导致孩子的独立活动能力就得不到锻炼。

案例中的小丽己经五岁了,仍对自己独自玩有心理上的不适应,

这就是过度依恋行为和缺乏独立活动能力的一种表现。孩子开始听了爸爸的话,知道不去打搅妈妈。但是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让小丽不顾一切地需要妈妈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爱要理智、要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能完全依赖妈妈,要学会独立、关爱和体谅他人。如果像小丽妈妈那样同情、容忍孩子,会极易膨胀小丽的“自我中心”的思想,使她爱妈妈的情感和行为发展受到阻碍。

教你一招

1.为了减轻孩子对妈妈的依恋程度,爸爸可以增加和孩子的活动时间,增进和孩子的情感,淡化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2.父母可以先鼓励孩子自己玩一会,再陪孩子玩一会。逐渐延长孩子独自玩的时间,减少陪同孩子玩的次数。在这个过程中,对孩子不去打扰父母、自己独立玩游戏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3.父母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有机会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必要时可以请邻居小朋友到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孩子有了玩伴,自然就会减少对大人的依恋。

4.可以向孩子渗透对家人工作辛苦的认识,如: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累,回家还要洗衣做饭,不能总陪你玩;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不能再让他们为你做事等等。

情景回放

爸爸的朋友要到家里聚会,五岁的龙龙最高兴,因为张叔叔家的芊芊也要来’芊芊和龙龙同岁,大人们聚会的时候,他们俩经常在一起玩。

芊芊来的时候带了一只粉红色的气球,气球上还画了一个漂亮的笑脸娃娃’芊芊拿着气球走到龙龙身边,大方地说:“这只气球送给你玩吧。”龙龙很高兴地接过了气球,边抚摩着气球上的笑脸,边对芊芊说谢谢。

这时,妈妈打开了电视,给龙龙和芊芊播放动画片《哪吒闹海》,两个小家伙儿立刻被电视吸引住了,气球也被龙龙丢在了沙发上。

动画片看完后,芊芊先拿起了气球,龙龙看到后一把从芊芊手中抢过了气球,有点不高兴地说:“这是我的气球!”芊芊也生气了,气呼呼地说:“胡说,这是我的气球,是妈妈买给我的!”

龙龙的妈妈看到后对龙龙说:“龙龙,你是男孩子,芊芊是女孩子,你要让让她,你们不要吵,一人玩一会儿。”龙龙橛着小嘴,把气球紧紧地抱在怀里,就是不让芊芊碰,还大声地对妈妈说:“这是她送给我的,就是我的了,不给她玩。”芊芊急得大哭起来:“我不送给你了,我不想送给你了。”边说边上前来抢气球。芊芊的爸爸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啪”的一声,气球给龙龙挤炸了。龙龙和芊芊都哭了起来。两个好朋友闹得很不愉快。

焦点扫描

五岁左右的孩子己逐渐形成了最初的个性特征,对人和事物的认识、情感、态度开始相对稳定。同时,分享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芊芊和龙龙己经开始萌发共同分享的良好情感。在赠送气球、接受气球的一瞬间,两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快乐。而家长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举动的可爱和重要,恰恰忽略了这是塑造孩子社会性行为的良好契机,并未及时对孩子可贵的爱心表现进行赞扬和肯定。

正如人们常说的“孩子脸,六月天”,五岁阶段孩子的行为具有反复性。看得出来,龙龙很喜欢芊芊送给他的气球。看完动画片后,当芊芊先拿到气球时,龙龙就有了不安全感,想立即拿回气球。当他们俩为了气球发生争执时,两人心中“占有”的愿望压倒了“友好、爱心、

分享”。芊芊对送气球表示反悔,龙龙更急切地想拥有气球。而此时妈妈的指导意见又显得很苍白,为什么男孩子就一定要让女孩子?

女孩子就该被男孩子让吗?

教你一招

1.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时应及时作出积极的反应。可以用夸张的语态和动作来肯定孩子的行为,强化孩子的进步。比如,

“我们家的宝宝今天真大方,愿意把气球送给朋友玩。这样是能交到很多好朋友的。”

2.父母在发现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应及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丰富孩子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要让孩子知道,送给别人的东西再要回来是件不光彩的事情,好朋友到家里来作客要谦让,要想办法让客人感到愉快等’也可以先让孩子冷静下来,由他们自己说说怎么办,大家都是好朋友,能不能想办法一起玩。3.在孩子与朋友间产生意见时,父母应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疏导’让孩子先平静下来,想想朋友的好处,再教育孩子对待朋友应该宽容、大度,并创设机会让孩子主动联络朋友,如打个电话给朋友、邀请别人一同外出、回赠小礼物等。

情景回放

妈妈带着五岁的丽丽去奶奶家玩。一进门丽丽就看到表妹莎莎蹲在一只水盆边津津有味地玩着一套橡皮做的“小鸭”玩具。一群大大小小的“鸭子”在水盆里划动着橘黄色的小腿,摇摇摆摆地向前游着,有趣极了。丽丽和莎莎玩了一下午。在丽丽的央求下,第二天妈妈也给丽丽买了这套“小鸭”玩具。

邻居家的玲玲和强强来丽丽家玩,丽丽拿出“小鸭”玩具给他们玩。一会儿玲玲的妈妈来了,她见几个孩子玩得特别开心,就向丽丽妈妈打听这套玩具是在什么地方买的。玩得正起劲的丽丽听到后,“呼”地一下站起来,摇着两只小手大声嚷嚷:“妈妈别说,不要告诉王阿姨!”妈妈笑着说:“为什么不能说?玲玲喜欢玩,王阿姨也想给她买一套。”说着就转向王阿姨:“这玩具是在……”话未说完,丽丽将手上的“鸭子”往地上一扔,用手使劲推着妈妈,发起脾气来:“不许你说,就是不许你说!”妈妈生气地板起脸:“丽丽,你怎么这样没礼貌?”丽丽“哇”的一声哭起来,躲进自己的小房间里不肯出来。

等丽丽平静后,妈妈又追问丽丽哭闹的原因。原来丽丽认为玲玲一旦有了“小鸭”玩具,大家就不再羡慕她,其他小朋友就会到玲玲家去玩了。妈妈摸了摸丽丽的头说:“如果莎莎也不让她妈妈告诉我小鸭是在哪里买的,你就没有这个玩具了。那你心里会怎么想呢?”过了一会,丽丽难过地低下头轻轻地说:“妈妈,我错了。”

焦点扫描

五岁的孩子己具有了初步的分享意识。案例中的丽丽己经开始萌发了与同伴相互交往、共同分享的良好情感,她不仅能和表妹友好团结、相处融洽,而且当邻居小伙伴来玩时,她能热情大方地拿出自己心爱的新玩具和大家一起分享。然而当她得知玲玲的妈妈也要给玲玲买同样的玩具时,“大家就不会羡慕她,大家都会到玲玲家去玩”的想法又反映出了孩子的独享意识。

教育家霍夫曼指出:“移情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移情能促进孩子自觉自愿地调控自己多做一些积极、友好的行为,少做一些消极、不团结的行为。丽丽的妈妈是擅长教育的,她懂得通过移情的方法教育孩子,让丽丽想一想如果莎莎这样对自己,会有怎样的感受,从而让丽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并主动承认了错误。

教你一招

1.角色换位法。当孩子出现友好或不友好的行为时,父母可以引导他关注或回忆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在心中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比如,当孩子打人或把别人推倒时,让他设身处地想一想,摔倒的小朋友是多么伤心和难过;当孩子把心爱的玩具大方地借给别人玩时,让他感受到分到玩具的小朋友会多么开心等,进而学会为他人着想。

2.榜样法。这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正如艾·伦凯所强调的:榜样是习惯的基础,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父母不仅要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关爱他人的情感,而且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积极的角色和内容,发挥正面榜样的作用,从而启发引导孩子。

3.鼓励法。当孩子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表现出友好、融洽、共同分享的良好情感时,父母应及时地加以强化、赞扬,肯定孩子的这种友爱行为。

4.交流法。平时,父母应注意采用多种方式与孩子及时交流,

遇到事情,耐心地询问,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避免因不理解孩子的想法而武断地进行教育,让孩子感到委屈。

5—6岁

情景回放

同类推荐
  •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这里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
  •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让孩子吃点苦的30个建议

    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让孩子吃点苦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是一句流行了很长时间的“教育名言”,但这句话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它只适合用于某种特殊的场合。对今天的绝大多数孩子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大多都是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中长大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还是应该让他们吃点苦的好。要知道,不让孩子吃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尽管很多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遗憾的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把这种教育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智商老师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智商老师

    智商型孩子与一般的孩子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头脑灵活、聪明乖巧、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烈。这些孩子的智力发育得早,决定了他们掌握知识的速度比别的孩子更快。也让他们对掌握新的知识有着更强的掌握欲。父母认为孩子的脑筋是好的,有机会就应给他鼓励,让他拥有自信心,反倒会加快孩子的智力成长速度。父母给予孩子绝对的自信心,支持、教育孩子,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思考问题,靠自己的努力来启发智力,总结历史的经验,让我们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理解我们的教育,机遇属于每一个孩子。
  • 让孩子积极快乐起来

    让孩子积极快乐起来

    善良的父母往往能造就善良的子女,优秀的子女往往拥有让人尊重的父母,他们做人成功,他们言传身教,他们宽容大度,他们诚实坚毅。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但却有大量事实作为佐证。本书在综合众多名人成长经历的基础上,提炼了名人的22种教子方法,这些多是理念型的方法,舍弃了说教,强调用事实说话。读者在体会这些故事和观点的时候,不妨和中国当代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有比较才有鉴别,我们与伟人父母的差距,也许就决定了未来我们的子女与伟人的差距。庸人和伟人的差距很大,而二者的父母其实都是普通人,所不同的是,一个注意了身教的细节,一个没有注意到。那么,建议你翻开本书吧,它会告诉你弥补差距的办法。
  • 怀孕坐月子百科

    怀孕坐月子百科

    本书以周为单位,介绍了从怀孕准备到宝宝出生满一个月期间各种细节的处理。包括生活护理、医学护理、各时期产检准备和要点、各种预期并发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饮食、胎教等。侧重医学专业知识的描述、孕产妇心理变化、准爸爸可以做的事情、放松心情的N个方法,与胎宝宝交流的方法,以及最新的胎教咨询和有意思的胎教素材。
热门推荐
  • 慌村异事

    慌村异事

    村子里灵异事一件一件的发生,而没有人知道,我的眼睛怎么了?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最后发现原来自己是个异种。面对种种危险又该如何生存一去?
  • 女配霸气侧漏

    女配霸气侧漏

    一觉醒来,再次见面却到了阴曹地府!!“天啊,要不要这么坑爹。”楚瑶无语。死在新年那天,还是因为一场莫名其妙的胃癌晚期,不过,最令人无奈的是穿到了一本小说里,好嘛,人家穿越金光闪闪,楚瑶穿越倒成了炮灰。没事,咱们当炮灰就当的彻底,可是哪里冒出来的一个俊美男子,明明不傻却要装傻。“娘子,公公教过我,现在是洞房的时间。”“我靠,那公公真是为老不尊,教坏子孙。”
  • 天隐记

    天隐记

    出身圣元帝国四大豪族之一的嫡系少爷凌天因父母突然去世,渐渐淡出凌家表面。数年之后,一个黑袍少年,坐在翼鹰兽上,向西北方向前行。本文无种马,无嚣张主角无意争霸,只为自己的目标去默默奋斗前行。
  • 黑猫九条命

    黑猫九条命

    那是一只了不起的猫,我希望人生第一本完结的作品就是关于它的故事。
  • 氪命武圣

    氪命武圣

    别人氪金提升实力,我氪命。被信用卡和网贷缠身的方白,在走投无路之际,被恶魔(系统、随身老爷爷)附身,消耗寿命就可以换来想要的一切!消耗百年寿命兑换神级天赋!消耗二十年寿命兑换钢铁侠战衣!成为武圣,需要……(注:平行世界,请勿对号入座!)
  • 死神国度

    死神国度

    一座孤岛孤岛,被叫做烟城。这年,从烟城出来了五个人,他们称自己是神徒,一切行动都是神的旨意。我两年出山,被逼上邢台的时候,他们出现了。。。
  • 葬天传

    葬天传

    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帝者为尊,修士称霸,传说仙路已断,茫茫仙路谁争锋,亿万修士只留下一句话:登仙难,登仙难,难于灭苍天!
  • 看见死神的少女

    看见死神的少女

    惨绝人寰灭门案中幸存的少女,失忆醒来发现了自己拥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这是她幸还是不幸呢?
  • 年少本有的羁绊

    年少本有的羁绊

    也许你曾被人笃定这辈子没啥大出息,也许你没有按照所谓的标准长成一个好少年,也许你依然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也许你到现在仍然一事无成。不过,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你,也没关系,路很长,只要你不放弃你自己,坚持,努力。zengyan520
  • 思雪国的至尊散修

    思雪国的至尊散修

    龙腾大陆的遗国子民,一个练武废材,无意中踏上修真之路。一路有亲情,兄弟情,爱情。当然也有YY。有魔兽,有战队。当然也有神器。从复国之路到开宗立派。不挖坑,不虐主,不后妈,不11,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起来的修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