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8100000005

第5章 宝船厂遗址:郑和伟大壮举的历史见证(1)

每当艳丽的晚霞燃烧在西边的天空,一艘雄伟的仿古木船的巨大剪影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见这艘造型别致、蔚为壮观的古船,桅杆林立,风满云帆,旌旗高扬,就好像正乘风破浪,直济沧海一般。这精彩的一切已摄入了摄影家的镜头,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的“宝船夕照”,在人们的心头引起了极大的震撼,也激起了人们前往游览观光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

宝船,600年前从此启航

南京宝船厂遗址东临漓江路,西靠滨江大道,北为金浦、南邻银城,占地198亩约13万平方米,现存三条水塘(即原4、5、6作塘),均为600年前宝船厂船坞遗址,目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明代宝船厂位于现古船坞周边上堡、中堡、下堡一带。600年前,这一带江汊纵横,芦草连天,地势开阔,直通长江,后被选中辟建为宝船厂。当年宝船厂占地1000余亩,开作塘(船坞)7条,史载大型宝船“悉数建造于宝船厂”;宝船厂遗址是郑和下西洋原始启航点,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明清以后,逐渐废弃,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和风云变幻,现仅存古船坞3条,即、5、6三个作塘。

从1997年起,鼓楼区委、区政府在众多学者的支持下,经上级批准,着手宝船厂遗址的保护、发掘、开发、利用的公益性建设工程。至2005年7月11日郑和首航西洋600周年纪念日,该区投入近、亿元人民币,经过近8年的紧张开发、建设,终于建成中片遗址景区,2005年7月4日正式开园,表达了65万鼓楼区市民、650万南京市民对中国文明文化的尊重和继续开拓先人未竟事业的豪情壮志。

当人们来到宝船厂遗址公园的东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口巨大的牌楼。牌楼面宽16.52米,高10.82米,两侧耳房各长9.3米、宽6米、高5.06米,整体风格为明代建筑特色,是在宝船厂景区东、西向视觉通道中体现主题的标志性建筑。我国著名书法家、新四军老战士、百岁老人武中奇欣然为景区题写“宝船厂遗址”5个刚劲秀逸、风格鲜明的大字。这是宝船厂遗址公园的5大景点之一。牌楼制作得尤为精美,十分壮观,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展览馆

进入景区后,就是较为开阔的博物馆广场。广场正中,即为高达1.6米、重(50公斤的“郑和铜钟”。1431年(宣德六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太平港等候季风时,为祈祷海神保佑与平安归航,在长乐新建三清宝殿,在殿内安放了“郑和铜钟”,铜钟腹中部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铭文,铜钟下部有行楷铭文。铜钟上的8字铭文,反映了郑和及其船队所有成员的美好心愿。这口铜钟是纪念郑和下西洋极为难得的瑰宝,也是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十分宝贵的研究资料。在厂场的西南方,建有一座仿古、木质结构、线条简洁、造型粗犷、独特的“了望塔”,这是当年监视造船人的“眼睛”,如今已成为游客登高望远、欣赏园景的平台。

广场正北为宝船厂遗址博物馆,为仿古建筑,白墙青瓦,十分雅致,门楣上书写着“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展”10个金色行书大字。该馆从对发掘于宝船厂遗址(作塘的部分文物的展示,再现当年建造宝船的壮观场景,介绍了宝船的形制和规模,帮助人们回顾历史,感受明朝政府立志走向世界的宏图大略,感受郑和的伟大航海精神。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3年8月到2004年7月,由南京市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宝船厂遗址南端的(作塘进行了一年的保护性考古挖掘。该塘长约430米,宽约50米。考古专家清理发掘面积近2万平方米,其中集中对1.6万平方米的船坞底部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各类造船基础遗迹34处,出土木、铁、石、砖、棕、陶、瓷等各类不同质地的文物2000余件。在600年前的明代,6作塘是一处设计严密、布局有序、曾经极为繁忙的造船场所,是宝船厂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重要的文物如巨大的舵杆(两根,分别长11米和10.1米)、粗壮的棕绳(直径1.5厘米到11厘米)和大规模成片有规律排列的造船基础遗迹表明:当年郑和下西洋所乘的宝船“体势巍然,巨无与敌,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而这长44丈4尺、宽18丈的郑和宝船正是在宝船厂制造的。当船舶造好之后,凿开与长江相邻的“坞门”,作塘便灌满了江水!船舶即可驶入长江。该船厂遗址作为郑和下西洋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并为深入探索明代大船的规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尉天池先生题写了“热爱袓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12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展示于该馆中堂位置,成为整个展览与纪念活动的“点睛之笔”。

步出宝船厂遗址出土文物展览馆,登上广场西南侧的“了望台”,景区的一切均收入眼底。当年造宝船的船坞,如今却成了碧波荡漾的水塘,5作塘的水面上,许多色彩鲜艳、造型如天鹅之类的小游船,三三两两,穿游其间,船上的游人满面春风,笑声朗朗,玩得十分开心。没想到当年宝船厂的船坞,现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水上公园”,成了人民群众休闲与游乐的场所,这真是历史对南京人民的厚爱与馈赠!

据介绍,这3条古船坞从北向南排列,分别为、5、6作塘,除了6作塘已由文物部门完成考古发掘外,4、5作塘均为原生态保护。作塘,又名文家大塘,长约420米,宽约5米,曾于1953年出土10多米长的方形无孔木。1965年发现一段绞关木,长2.22米,这样大的绞关木,计算可起重500公斤铁锚。1974年挖出大铜锚一只,长2.65米,锚共4爪,每爪净长0.85米,呈弯曲状,锚爪和锚杆为铸铜焊接而成。据史载,此作塘内存有一船型,方头方尾,中有数桅,且有楼台,因此,有待考古发掘。5作塘,长约430米,宽约50米,曾发现很多造船遗迹,包括木材、铁器、桐油、麻、石灰、桅杆和舢板等大型文物,同时还发现一个大石臼,是为捶制麻线而用,以及长1.86米铁锚一只,锚亦4爪,爪稍直,爪上有稍突起环节,现存于南京博物馆。

随着历史的沧桑巨变和时代的发展,宝船厂地面文物已荡然无存。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仅余7条造船用的船坞,依次被称为1至7作塘。到目前为止,只有4、5、6三条作塘的遗迹得以保存。作塘西距长江约350米,东抵漓江路,北临定淮门大街,南临草场门大街。这一切都表明宝船厂原来的规模是宏大的。据历史记载,明洪武帝至永乐帝时,原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6省造船厂全部受命迁来这里。宝船厂规模最大时占地000余亩,人员工匠多达3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造船厂。可以自豪地说,这里是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当之无愧的“摇篮”1.

郑和七下西洋,组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乘船就有208艘,为目前所知的郑和七下西洋中动用船只数量较多的一次。若按用途来分,郑和下西洋的船舶大致可分为:

——宝船。相当于当今舰队中的“旗舰”或“主力舰”。宝船为整个船队的核心,供郑和、王景弘等船队最高领导成员,或随使团来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的一些国家国王和外国使臣乘坐;船体不仅最大,而且豪华壮观,安全性能最为讲究。

——座船。为中型宝船,供使团一般行政官员和技术员乘坐;而将领军官等军事指挥人员及其幕僚所乘坐的也是此类座船。

—马船。属中型宝船,一种运输船,是适应大型水上征战与运输物资的兼用船。

——粮船。用于运输船队所需粮食和后勤供应物品,使船队沿途能得到充分及时的补给。其装载的粮食物品必须保证船队27000多人往返途中的日常生活之用。

——战船。船型比座船小,行动便捷,为能直接参与军事作战行动的战船,又是能够护航的主力战船。

——水船。是一种专门运载、贮备淡水的船只。当年航行于印度洋上的水船“须装淡水千余大桶,以足千人一年之用”。

当人们行进在3个船坞之间的几片绿地上时,随时都能见到与宝船有关的文物与景点。自了望塔西行在5、6作塘之间的道路上,不远处就有一座影视厅,专门放映有关郑和七下西洋和宝船厂遗址公园的资料录像片。然后,便是篷厂作坊体验区。这里有浮雕墙和写实群雕,通过超写实的手法,再现当年造船工匠们辛苦劳作的场面和情景,并与船坞中建造的巨船、工匠作坊相呼应,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空间和氛围,使游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体验区的西南侧,人们抬头望去,一艘巨型的仿真郑和宝船就耸立在眼前。该船总长63.62米,宽13.8米,舷高7米,排水量约1300吨,于2006年9月在宝船厂遗址6作塘建成,并向游客开放。

这是目前全世界体型最大的仿真“郑和宝船”,特别壮观,引人注目,令游人叹为观止。在宝船十分宽敞的船舱内,举办了《宝船厂遗址中国古代造船与航海科技图片展》,使人大开眼界,深受鼓舞与启迪。

如果人们站在这艘仿真郑和宝船的船头,向西南方向眺望,位于宝船厂遗址西片滨江大道1号,一片巨大的厂房正拔地而起,这就是2005年10月由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和新加坡金龙集团合资组建的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的厂区,已于2006年5月初开始建设,占地面积约33000平方米,是专为建造仿明代郑和宝船而兴建的。船厂内建造一座郑和宝船总装厂房,厂房整个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长80米、宽0米,在主跨两侧各有一个长80米、宽8米的辅跨,共层。该厂区的各项基建工程已于2008年2月底竣工。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正在设计建造的仿明代郑和宝船为海洋木质机帆船,总长71.1米,型宽1.05米,型深5.7米,满载吃水.3米,排水量1500吨,主桅高度38米,6桅7帆,续航力20天,并配备两台600匹马力柴油机组,符合远洋航行国际标准,仿古郑和宝船的设计船速为:采用风帆,航速不小于节,采用动力推进,经济航速不小于11节,机帆并用,最大航速不小于13节。未来的仿明代郑和宝船主要用于航海、文化考察交流,以执行航海考察、历史文化博览交流、经济贸易展示,兼作江海旅游、水上娱乐与休闲等活动使用。而建成后的郑和宝船厂将成为一个融仿古造船工艺与现代造船技术、参观、娱乐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景观式仿古木帆船制造基地,再现明朝皇家造船厂的宏伟规模。

据悉,2006年9月7日,瑞典仿古木帆船“歌德堡”号与南京正在建造中的仿古“郑和宝船”正式结为“姊妹船”,揭开了中瑞航海史上友好交往的新篇章。“歌德堡”号仿古帆船全长58.5米,宽10.6米,舷高10米,3桅,2锚,主桅高7米,排水量1250吨。公元1739—175年间,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商船曾3次远航中国广州。175年9月12日,它满载中国瓷器、丝绸、茶叶、生锌、白银从中国返回瑞典,在距码头900米的地方触礁沉入海中。2005年10月,历经10年,耗资3000多万美元制造的仿古帆船“歌德堡”号,沿着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功复航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瑞典卡尔十六世国王共同出席了“歌德堡”号仿古船260年后返航仪式!并亲临视察了“歌德堡”号。时任南京市委书记、现任江苏省省长的罗志军亲切会见了“歌德堡”号船长一行。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书记鲍永安等与“歌德堡”号船长亲切交流!并出席了中国“郑和宝船”与瑞典“歌德堡”号结为“姊妹船”的签字仪式。南京仿古“郑和宝船”和瑞典“哥德堡”号仿古帆船携手缔缘!是中瑞两国人民和平友谊的象征!是东西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再现!也是对古代科学航海事业的最好纪念。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瑞友谊之树必将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在仿真郑和宝船的西北侧,有一条曲折的贝壳路,红枫与芳草掩映其间,右侧一杆高耸的仿古巨舵突兀眼前,舵杆直指蓝天。沿着贝壳路继续前进,绕过仿古的水闸门,便来到位于4、5作塘之间“航海科技体验区”。这里的整体布局突破地块平坦、方整的局限性,园区格局蜿蜒曲折,高低错落,境界层出,富有意趣,小道两旁满是碧树鲜花,园区显得十分幽静而美丽,令人心旷神怡。在鲜花与绿树丛中,人们看到环形排列、高高矗立的仿古12船舵,以及高达9米、重达4吨的仿真宝船大铁锚直插云霄,赫然在目,震撼人心。仰望铁锚,一种敬畏感、民族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在巨锚东侧的水边便是郑和宝船当年航海用的仿真汉白玉“水罗盘”,以及附近的风向标、日晷,还有路北的“船海体验台”,等等,这些都给游人以航海知识的熏陶和古代科技的体验,令人产生颇有收获、不虚此行之感。

2.永远的郑和

同类推荐
  •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菊与刀:揭示日本文化最隐秘污点的经典日本学著作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 莲花的盛宴

    莲花的盛宴

    “莲花”为“佛陀”的象征。本书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摩崖造像群为蓝本,抓住其造像“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从宗教、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选取40龛最具代表性的石刻造像进行解读和阐释。
  • 函谷关

    函谷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人间词话全鉴(典藏诵读版)

    人间词话全鉴(典藏诵读版)

    本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为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王国维深受西方美学思想的熏陶,并将这种影响带入《人间词话》,从而衍生出与旧时文学所不同的词话评论角度和评价方法,著成了这部以“境界说”为核心的初备理论体系的词论“圣经”,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本书为方便读者的理解和学习,在原文基础上作了相关解读,并对原文进行了配乐朗诵,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国维的诗学、词学理论,体会其中的文学思想和美学观点。
  • 历代名臣

    历代名臣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寻仙问道之求长生

    寻仙问道之求长生

    落叶飞花梦未醒,琴声渐远心已伤。还会重头来,不以回头望,山高路远寻仙去,天上人间两茫茫,自幼多情为情痴,泪眼相思化悲凉,比翼双飞日,愿天地久长。落魄少年。李寻仙追求长生,学得仙法,为理想,梦想去努力的奋斗,经此一生的爱恨情仇。一步一步地走过最长的路,攀过最高的山,只到站立在九霄天外,触摸那七彩绚丽的祥云。
  • 与你的繁星之恋

    与你的繁星之恋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这场关于爱与梦想的青春,因为有你成为了我不可辜负的人生篇章。青春就是在你回头的那一瞬间,邂逅了她的莞尔一笑,也不知从何时起,她的一举一动都坠入了他的眼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史记一百句

    史记一百句

    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一百句系列”小书,选取古今中外经典中最精彩的隽语“一百句”,由著名学者、教授进行精妙解读,随处显露出现代人的智慧。本书从《史记》中选取最具警策意义、最接近今日生活的“百句”,加以引申,化专深的学问为通俗的语言,便于普通读者了解、掌握和领悟经典所包含的社会哲学意义,感悟现实人生。给繁忙而有为的读者提供了一个精华的选本,同时也为读者深入思考人生指引一条门径。
  • 天道祈缘

    天道祈缘

    星空下的预言,伴随着死亡的诞生,秩序与混沌的纠葛,交织命运的双子,倾诉着他们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藤缱

    青藤缱

    宋邶透过这一扇破旧得连遮挡都无法的木门,他看见了里面拿着杀生剑的薛浸衣,她却在此时也转过头来,两两相望,仿佛隔了万水千山。“我说过,你不会喜欢真正的我,现在你相信了吗?”薛浸衣的嘴角噙着嘲弄的笑意,而宋邶的目光也撞进了她的眼睛里。她看见他笑着开口,听见他平静的话语,他说:“不信,我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薛浸衣无数次的拉开与他的距离,可就每一次他都在身后。他那样淡漠的人,为她放弃家族,为她抛弃名利,为她闯入这世间的繁华。
  •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蒙台梭利与中国孩子的教育

    妇女怀胎十月期间是十分注重胎教的,除了注意保健外,还注意精神修养,情操的陶冶,为胎儿提供身心舒畅、情绪稳定的母体环境,并通过有意识的感官活动,刺激胎儿大脑思维反应,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 妖圣传奇

    妖圣传奇

    这是一只妖的修真传奇,不一样的修真,不一样的传奇!且看他如何纵横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妖寻天道,本就比人艰难万分,当虎啸站在天道面前时,他会怎么做,天道真的是他想的那么简单吗?起点写修妖的不多,新手写作,希望喜欢修妖的书友多多支持!修妖的层次:灵智期妖精刚开灵智,吸收日月之精华。褪体期直立行走,但头部不变化,吸收日月之精华。妖丹期体内凝练妖丹,吸收天地之元气,气贯神兵,御兵飞天。化形期化为人形,炼肉体为神兵,妖丹凝实,出体伤人。渡劫期接受天地考验,成为天妖。天妖期人间大成,行云青冥之中,纵横天地之间。
  • 技能修改器

    技能修改器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些许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孙子们!在瞪眼中长大了,又向别的孩子们瞪眼,并且想:他们一生都过在愤怒中。在愤怒中重生的萧强,以自己的鸡鸡发誓,这一世绝不再做孙子!------------------------------------------------------手握技能修改器,曾经的孱头,这一次彪悍地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