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8500000013

第13章 书香漫金陵(5)

入冬以后,虽禁令稍驰,但已元气大伤,书影文化古迹,适足增色而无损;再则化无用为有用,在书价居高不下之际,使读书人得一便利;三则也为城市下岗失业者开一条生路。然而有关管理部门,似乎从来对此做过建设性的考虑,只以消极的打击取缔为能事,无疑是一种短视。曾经是华东地区最大旧书集散地的朝天宫,终子在不断“整肃”中失去了这一地位。这个集散地如今转移到合肥去了。

作为历史文化名域的南京,失去的不仅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景观,也是一种新兴的商机。

2001年初,寒舍迁居汉中苑后,朝天宫就有了点“后花园”的味道,在电脑前坐累了,出门散步,一抬腿就到了朝天宫。

这个春季,旧书市场一直在不冷不热之中。四月中旬仓巷桥口筒易店面房开始拆除,随后朝天宫万仞宫墙与秦淮河夹道全面整修,八月里,朝天宫周边地区全面翻建,东侧道路拓宽,将原止马营民房拆迁后辟为市民广场,下筑地下停车场书市初仍在砖瓦废墟间坚持,后因六艺节将至,遂再度被完全取缔,直至九月下旬又渐渐恢复这也证明供求双方确实有此需要,单靠行政手段是难以将其消灭的。

朝天宫广场的改造,是南京城市建设可圈可点的一笔。我读小学的时候,就曾在东止马营那片棚户区中迷过路;近十余年上朝天宫淘旧书,东止马营还是那让人望而却步的棚户区。忽然之间,鲜花灿烂,绿草如茵,早晨来这里锻炼的老人,精神面貌都是焕然一新;隔水相望,朝天宫的“万仞宫墙”也显得格外高峻。路过这里的人都喜欢弯进去转一,好像这里就该是个广场,好像这个广场一向就在这里。

原开设在仓巷桥口的壹佰旧书店,是南京几家旧书店中经营颇有特色的一家。拆迁后在朝天宫西街重租了门面,易名天宫书店,不久就吸引了一批新老顾客,甚至外地书友也有慕名寻访而至的。

店主金家永三十来岁,几年前为在南京开工厂的朋友帮忙,从安徽来到南京,但他很快发现了旧书经营中的商机,开始在业余不声不响地收购古旧书,2000年4月壹佰书店开张时,他手中的流动资金连付房租都不够,全靠此前收下的旧书边销售边周转,很快便将生意做活。

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积累下了相当的资金,2002年初,他乘某超市停业之机,竟租下了张公桥口六百多平方米的店面,年租金就达二十余万。这个新店面眼下正在装修,他仍然打算经营古旧书,但肯定不仅限于做生意。按他的说法,南京的文化资源很丰富,而且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他的目标是借此作为基点,利用南京的文化资源做点事情。

我不能说天宫书店就是南京的十来家民营旧书店中经营业绩最好的,也不能预料未来的天官书店会有怎样的发展。我只想举出这个例子,说明旧书经营者中藏龙卧虎,决不可以轻视;也说明旧书市场中潜藏的商机之大一由此我们可以大致揣想,将华东地区最大的旧书集散地拱手让给合肥,对于南京的经济损失可能会有多大。这还只是旧书经营业本身,还没有算与此相关的项目,如外地旧书经营者在南京的吃、住、行、用等消费,以及由此为南京人带来的就业机会。

到2001年岁尾,南京的旧书市场总算得到了一个获得许可的经营地,是在仓巷的人行道上。虽然规模阵式远不能与过去相比,但好书总是会有一些的。

南京的旧书交易市场近年间一度发展到盛况空前的境况,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是社会性阅读习惯的形成。1980年代以后,中国民众终于有了自由阅读的可能,即使所读内容多停留在休闲、娱乐或时尚层面,也可以说是新中国最大的文化成就之一了其次是价格因素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新出版物的价格与日俱增,即使旧书超出原定价数倍,仍较新书便宜得多;

大中学生、中低收入读者尤其是休闲性读者,自然宁可选择旧书了。

第三是1992年以来南京加大了旧城区改造的步伐,大批旧式住宅被拆除,许多人在迁入新居时失去了原有的藏书条件,一些家有藏书而不能读的人家也趁机做一清理,导致大量古旧书流入市场。同时,二十世纪上半叶成长起来的一辈学人年事巳高,陆续不幸谢世,其藏书由于各种因素流入市场的也不少。一些单位图书馆、资料室管理人员换代,新接手者不懂得古旧书价值,盲目淘汰,亦致使馆藏旧书成批流入市场。

第四是高利润刺激起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少书贩走街串巷,动员旧曰的“书香人家”出售藏书,千方百计钻进各单位图书室、资料室“包收”其淘汰的旧书,甚至到附近乡镇和邻近省市去搜罗旧书上市。

其中值得注意的,一是有些下尚工人,从出售自家的旧书开始,逐步在旧书市场立足,虽是小本经营,也足以维生;二是一批有文化的外地打工者,进入旧书经营行业后,无论规模还是质量,都很快超过了南京本地的旧书贩,成为市场“主力”。这不禁让人联想起民国年间南京的旧书店业主,也有相当一批是外地人。

这种情况,让人又喜又忧。喜的是,尽管旧书价格不断上升,对于我们这一代读书人来说,仍不能不说是千载难逢的幸事,因为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图籍资料,今天竟能在旧书市场中不期而遇;忧的是,这一次旧书市场的兴盛,可说是竭泽而渔的最后一次兴盛,许多图书资料,一旦错过,很可能就永远难再寓目了。

选择价格往往超过新版图书的古旧书的读者,多数是为了学习与研究。随着《华泉先生集选》书》

文化人的视野日益开阔,现行主流出版物巳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和研究需要,所以会注意到近半个世纪不曾再版的旧出版物,当然也有些人搜集明清雕版本以至民国旧版书,仅仅将其视为收藏品的一种,或作为新的保值与投资手段。相较于书画、陶瓷等收藏品,

古旧书中目前赝品尚少,鉴定较易,尤其是作伪技艺太难、成本太高,新伪品的出现几不可能;现在书市上只发现手抄本的新伪品,还没见到雕版书的新伪品而以北京中国书店为先导的古旧书拍卖,又使人看到古旧书潜在的升值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域市的古旧书市场,可以看作考评其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回頋其民间旧书市场半个世纪来的兴衰,尤其是近年来的起落变化,确也颇多耐人寻味之处。

书店风景:各人头上一方天

在我印象中,1960年前后中国内地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作品,仅局限于苏联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国家的作品除了若干具有明显革命”倾向的以外基本看不到。1970年代初则只出过几种“供批判用”的“苏修”小说,发行也是通过某种“内部”渠道,更非平民百姓所能寓目。所以1980年代出版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名著让我们那一代人大开眼界。当其时种种西方文学思潮和流派能在中国产生那样大的影响,

新鲜感(或者叫做赶时髦)应该是重要原因南京中山东路上的新华书店一度成为读书人的福地,尽管营业员多冷面隽语,也挡不住人们爱书的一片热心。套一句那年头的时尚语言,叫做“你别无选择”。想来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对此都会有所感触。

如此几年,渐渐明白一个好作家所需要的文化素养,单靠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阅读面渐广,并且奢望能够建立自己的学问根基,开始有目标、成系统地找一些书来读。南京新华书店里的新出版物,就难以满足需要了利用出差机会甚至专程去外地访书淘书,是一方面;但毕竟居留在南京的时间多,所以希望在南京也能发现新的选择途径》

寻找买书的途径,比起寻找追名逐利之类的途径,相对而言要容易得多,所以不久就有了结果,一是敲开了古籍书店和外文书店“内部”的小门,一是同南京新出现的民营书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一是注意到街头路边有不少卖旧书的摊点。

南京的古籍书店,1950年代后巳只剩一家,位于旧称花捭楼的太平南路杨公丼路口,用的是四十年代中华书局南京分店的店址;该店一度在夫子庙东市场的书香阁楼上设有分店,但没有坚持几年就撤掉了。八九十年代,该店也曾叫过古旧书店,但后来悄悄地更名为古籍书店了,店内的书,基本上是新印古籍,且有四分之一的店面摆放的是未必古籍的“特价书”。名副其实的古籍当然也有,且据说数尚以十万计,但还都堆在库房里。那库房我1990年代初曾进去看过,几排与房间等长的大书架上堆满了书,书上架上的积尘有几分厚;书架之间的楼扳上也堆了书,高的几及人腰,通道有的勉强容人挪步,有的已无从落脚。想来已是多年无人清理众直到1980年代初,中国的古旧书仍是不对中国读者开放的,只能由政府(?)拿去向外国人换外汇。南京古籍书店二楼上也隔出一个小房间,里面陈列起几架古旧书,但必须是具有特殊身份的外籍或“内部”人士才能出入:到了1980年代后期,曾挂过“对公服务部”的聛子,虽然仍“内外有别”,其限制渐渐放宽,如我之辈的普通读者,能得人引荐也就可以“化私为公”。

我就是此际托朋友介绍,认识了负责这一部门的林海金,当时他还是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好像也是经营旧书业的世家子弟,如今可以算这一行中的后起之秀了。近几年他在做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就是仿《贩书偶记》的体例,将南京古籍书店历年过手的古籍情况整理出来,包括在他进店之前发生但留有资料可查考的,据说巳完成卡片教千张。此书倘能编成问世,对于硏究南京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古籍流通,以至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古籍保护得失,当大有裨益。

《匈奴奇士录书影且说当年我进了“内部”,最初买的也只是新印的古籍,且多是南京地方文化史料,如《金陵琐志八种》、《可园备忘录》、《金陵待徵录》、《金陵通传》、《文木山房集》等。这其中只有《金陵琐志八种》是清末雕版的后印本。《文木山房集》则是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的印本,集中作品,不但是研究吴敬梓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南京文化的重要材料。另三种都是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影印本。

其次是我所感兴趣的明清史料,如《万历武功录》、《甲乙之际宫闱录》)、《明史例案》、《扬州营志》、《翁文恭公军机处日记》、《辛壬春秋》、《沧趣楼诗集》等,有雕版本,有旧影印本,也有新影印本。可算较为难得的有一部1928年盖山精舍排印的《咏怀堂诗》;还有一部《颜李师承记》,1920年代初的精刻初印本,原浙东五桂楼藏书。1990年代后期,我开始留意收集南京文化人的著述。陆续所得不少,如唐圭璋先生《宋词三百首笺》,神州国光社1934年9月初版精装宣纸本;唐先生的老师仇蜾所著《鞠谪词:仇氏与石云轩、孙间仙、王东培诸词人结蓼辛词社的合集《蓼辛词》;仇氏编印其妻之祖母与父亲遗作而成的《江宁方氏遗稿》;1930年代南京学者名士如社雅集的结集《如社词钞》。

此外尚有梅曾亮《柏视山房诗集》,孙文川《读雪斋诗集》,《何子清先生遗文》,孙为霆《壶春乐府》,孙为霆影印汪达钧《曰靜山长草堂诗存》,程先甲《千一斋小品》等。

旧版书中,较难得的有一本《匈奴奇士录》,署“匈加利育珂摩耳著,中国会稽周連译”,前有“戊申五月会稽周逨”《小引》,原为东吴大学图书馆藏书,该馆自做成市脊纸面精装本,然失去尾页及版权页。《知堂回想录》中未说明此书何时由何处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版《周作人年谱》叙此书出版在1908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名周作人”,后者显然有误。另有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光华书局民国十七年初版毛边本;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和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则都不是初版了。至如《准风月谈》、《华盖臬续编》、《竖琴》、《雨》、《冰心选集《顾曲麈谈》、《先秦诸子系年》等,或初版或再版,直到1990年代中期也不过三五元一册。

在古籍书店的特价柜台中,还曾买到一些港台版书,我始终弄不清这些书定价的标准。常在手边的有《清代画史》,售二十元;《清代台湾民间刺绣》,二十五元;《沈氏研易楼善本书图录》,一百五十元;另有一本《张公难先之生平》,还是著者李飞鹏的签名本,定价却只四元钱。

1990年代末,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塱,在古旧书的经营上终于也有所反映,即不再对读者的身份加以“内外有别”的哏制,谁有意都可以去翻检那几架古旧书,但书价已今非昔比,乘风直上了九重天;到二十世纪末,晚清雕版本已到了非百元一册莫办的程度,其余可以想见。书店的想法,这些书巳是书店的“家底”,而且有出无进,卖一部就少一部,不卖也不缺这点营业额不过对于爱书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幸运,买不起总还看得起,查查资料,过过眼瘾,现在还是不收费的。

位于湖南路口的江苏省外文书店内,也曾有一个“对公服务部”,经营某些类别的进口图书,我曾打着为省作家协会资料室选书的幌子,自己挑了一些书。

所得部头较大的,有日本中文出版社1979年影印明万历刻本王圻纂《续文献通考》,十六开布面精装四巨册,一百二十元。此书被四库馆臣大加贬斥,以为“钦定”之本一出,王氏之书可废;而王氏之书至今未废,也可算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吧。看此书后所附书目,则曰人正以此书续马氏《文献通考》,而未及清本。

台北黎明文化有限公司1980年修订一版《中国历代《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书影战争史》,大三十二开布面精装十八册,四百五十三元。据说此书江苏只购进二套,但南京曾有内地影印本出售,删减了若干内容。此书因蒋介石之命编幕,蒋纬国领衔修订,“指导委员”有王云五、方豪1宋晞、屈万里、陶希圣、黄季陆、蒋复璁、钱穆诸人,可见重视之程度。

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10月初版《满蒙喇嘛教美术图版》,木盒装八开卡纸图片一百二十五页,二百五十元,署逸见梅荣、仲野半四郎著(或当为摄影者),无文字介绍,摄制背景不清楚;图片说明系奉天博物馆、奉天实胜寺、锦州广化寺、热河承德、北京雍和宫、蒙古多伦诺尔等地及日本个人所藏喇嘛教建筑、雕塑、绘画,则当是曰寇侵华时期所摄,属于专题明确的历史照片。

同类推荐
  • 诺贝尔经典文学:田园交响曲(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田园交响曲(经典收藏版)

    本书收录了纪德的三部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帕吕德》和《忒修斯》。《田园交响曲》被公认为安德烈纪德最成功的作品,是一个关于人性的自我欺瞒的故事。《帕吕德》和《忒修斯》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宗教矛盾和古希腊神话对纪德文学创作的影响。
  • 土星照命(译文经典)

    土星照命(译文经典)

    美国公众的良心,永远的知识偶像桑塔格著名批评文集。当代文艺批评的经典之作,文艺青年引经据典的宝藏之书。本书是桑塔格最著名的批评文集之一,收录了作家1972至1980年间发表的最重要的批评文字,凡7篇。作家在书中怀念古德曼,谈论阿尔托的“残酷戏剧”,分析卡内蒂的宗教性,论述巴特的审美意识,品味本雅明的惆怅诗意,纵论里芬斯塔尔和西贝尔贝格的电影。文集标题(书名)取自书中一个同名篇目,源自星相学,照该篇传主本雅明的说法,土星是“一颗充满迂回曲折、耽搁停留的行星”。桑塔格遂用“土星气质”来描述以本雅明为代表的这类思想家的精神风貌。除本雅明外,本文集还深入评论阿尔托、巴特、卡内蒂等她本人引为榜样和同道的思想家、艺术家的作品、鲜明地描画出他们的精神肖像,桑塔格对他人的评论由是亦成为她本人的一种精神自传。
  •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在他乡·远去的老调

    本书中充满泥土气息的文字,弥漫着乡愁的韵味,这是文人们记忆中的故土、记忆中的乡村,乡村里的那些人和发生过的故事,都是远在海角天边的游子们无法割舍掉的情愫。随着时间流逝的,不仅仅是年华,还有那些在历史的灰烬中渐渐封存的记忆。
  • 感恩父母 亲情故事(醉美文摘)

    感恩父母 亲情故事(醉美文摘)

    本书是一本富有人文关怀的心灵读物,深受学生、老师、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它描绘了关于亲情与关爱的故事,从书中我们体会到与生俱来从不改变的亲情;我们能看到即使与全世界为敌,父母永远是世界上最在乎你的人。本书中,娓娓叙说言行与生活点滴,更以悲悯有情之笔写世间万物,不论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深刻动人,而脍炙人口的怀旧记忆篇章,更洋溢醇厚的人情之美。
  •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

    《伊利亚特》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战争由“金苹果传说”中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裁判造成美女海伦被劫引起,历时十年。该史诗主要叙述了发生在第十年的五十天前后的故事。希腊军队统帅阿伽门农的傲慢和贪婪激起军队主将阿基琉斯的愤怒,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战斗和杀戮。
热门推荐
  • 晚安夏晨的倾城时光

    晚安夏晨的倾城时光

    对于身处民政局的晚安来说,拿到小红本本的那一刻,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是一名已婚妇女了!可是自己明明才大二好不好,花一样的年龄,不是正应该勾引咳咳不不是吸引异性大放光彩的好时候吗?
  • 三年久留

    三年久留

    主人公在一次意外中,在心灵上造成了永远无法治理的人体缺陷,一次孤身一人的外出,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焉知梦

    焉知梦

    在大周生活了九年都安然无事的顾瑜突然被刺杀,无依无靠的孤女被传召入京,这一切究竟是福是祸?原来并非风平浪静,其实一直暗流涌动。魂穿+超体,介意慎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卡耐基成功创富之道

    卡耐基成功创富之道

    每一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致富,这是因为成功与致富意味和代表着众多美好的事物。成功能使你获得别人的赞美,赢得社会的认同;成功还能为你身边所有的人做更多的事情。致富则会给你带来个人的发展;致富还可以让你免于许多烦恼、恐惧、挫折和失败,使你找回自信,重塑自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绝隐

    阴阳绝隐

    他,万物的化身。他,名副其实的天才。他,文武皆通。他,为了报仇,绝隐天下;为了融合各源元素,尝尽天下苦痛,最终笑傲天下。他,为了曾经的承诺,忍辱护花,历尽艰辛。他,就是天地的主宰。一位万年不出的天才诞生,引起大陆的轰动,从而导致家族被灭,一个弱小的心灵从此踏上报仇路,与众不同的体质令他享尽天地的优待但也受尽尘世的磨难,实力提升、丹途、医途、邂逅爱情无不精彩感人,来吧!敬请你的期待......收藏吧!绝不令你失望。
  • 他们和猫

    他们和猫

    因为贪玩从大小姐家里跑出来的猫妖,被男主捡回家中,这只猫,让两个人的心不断接近
  • 讲个故事给你听啊

    讲个故事给你听啊

    希望我眼前看见的星河,能转化成一个温柔的故事讲述给每一个甜蜜善良的人,伴你们入睡,愿你们热爱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