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58500000032

第32章 淘读缀散札(10)

十一月十七日清晨,在江苏昆剧院门前,见《盖山书影》第二辑上、下二册,然已为齐康捷足先登,价二百七十元,似尚不贵。时遇徐雷,告巳于太平北路长江路口之五元书店中,设一旧版书柜,约去看书一二十曰上午,周瑞玉来电话,谈华章旧书店倒闭事,店主戴某一度兴致极高,宣称要办成南京最大最好的旧书店,然几经挫折,顿失雄心,日前又因邻居失火被烧去万余册书,遂至心灰意冷,决计金盆洗手,退出竞争。因告周徐雷新开旧版书柜信息。周立刻要去看书,邀我同行。至则果有值得购读之书,惟标价极高,竟超过拍卖价。仍选购了《复兴后的首都》、《黔游心影》)、

《红毛长谈》及这一本《文史选刊》。

此书版权页署安徽省文献委员会、安徽学院史地学会主编,毛边纸印,三十二本。书前有《卷头语》,说明此书编辑由来。当抗战期间,大别山抗战游击根据地中出版的《安徽日报》,自民国三十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起开辟《文史》副刊,开始“只有安徽省文献委员会(那时还叫安徽省史料徵辑委员会)和安徽学院几位爱好从事文史研究的教授和同志经常写稿,后来越刊越久,外来的稿件就愈多,有的来自遥远之后方,有的来自本游击区的各地,不觉逐渐引起广泛的共鸣作用”。到了抗战胜利,1946年4月,这份《安徽日报》休刊,编者们“为了要把以前的工作作一个结束,并且把各期的重要作品保存起来,藉供阅者的参考”,于是从前后四十八期副刊所载二十五万字的文稿中,选取五分之三,“编成这一部选刊本”。

选刊中除了纯学术性的作品,也选载了一些有关学会活动和副刊工作的文章,如《文史》副刊的《发刊词》,《本刊周年纪念》和《本刊第二周年》,《我们的工作》,《安徽省文献委员会第一次史料展览会速写》等,从中可以看出,在这一块抗0根据地中,文史研究和学术活动,居然能够搞得有声有色;安徽学院的史地研究会,分成阅读组、专题研究组、现代文献组、乡土调查组、史地教育组、史学辞典组,由此可以肴出其工作的对象,以当代为重点,这个方向的选择当然是明智的。

在那祥一种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这份学术副刊,以及作为一种总结的这本选刊,是值得珍视的。

《水云楼词续》

《水云楼词续》牌记及首页书影

同治七年雕版线装本,价十元,

十一月二十四日晨得于仓巷书摊,毛边纸本,薄薄一册,刻印俱不算精;书面无签条,书名以墨笔题于书皮上,书尾亦有同样字迹墨笔跋识一行:“此水云楼词续一卷,系上元宗湘文先生辑刊”。蒋春霖为清季著名词人,时称与纳兰性德、项鸿祚鼎足为三。此集中多关涉宗氏之作,宗氏辑刊,自当较为可靠,且事涉乡邦,遂购之回。

归査有关资料,《叛书偶记》未著录此本。唐圭璋先生《蒋鹿澤评传》中说,蒋死后,“他的朋友于汉卿,搜集他的未刻之词,合之宗湘文所藏的未刻词,共四十九首,刻于严州。”龙榆生先生《水云楼词》(见《龙榆生词学论文集》,上海古箝出版社1997年版)文中则说,“鹿潭死后,于汉鄉裒其未刻之词,以畀源翰之弟,合之源翰所藏手稿,都四十九首,厘为《水云楼词续》一卷,刻于严州。”《中国文学大辞典》列《水云楼词》条,言“同治十二年(1873)宗源翰补刻《水云楼词续集》一卷,收词四十余首”。

各家所言,均以《水云楼词续》刊行为蒋氏身后之事按蒋氏同治七年冬往衢州访宗源翰,道经吴江,船泊垂虹桥,自杀身亡。此中故事,颇足玩味,龙榆生先生文中所载甚详,兹不赘言。而此本牌记明署“同治戊辰季秋开雕”,收词亦正是四十九首,戊辰正当同治七年(1868)。据此,或则蒋氏之死,不在冬季;或者此书之刻,不在蒋氏死后。而上述诸家似均未见此本。

《近代词钞》中收蒋氏词作,录于《水云楼词续》者七首,经与此本对勘,有数处相异。如《钞》本《扬州慢》上阙“占箩径”,《续》本作“占萝径”;《钞》本《玲珑四犯》下此与前书同日所得。

问价时,摊主伸出三根手指,心中疑为索三百元,颇沮丧,及问明是三十元,遂不敢犹豫,稍还价印付款。

这是方志敏烈士的遗著第一次以《可爱的中国》

为书名结集出版,也是惟一一次以烈士的手迹影印出版。我们这一代人,上中学时就开始读《可爱的中国》,《可爱的中国》书彩,其中《清贫》一文,并且收入了中学的教科书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的版本,正文红栏黑字,宛如真迹;蓝缎封面,书名烫金,朴素而又庄重,这大约也是当时中国影印出版的最髙水准了“送君江上水《续》本作“送君江水上”;《钞》本《琵琶仙》上阙一舸青琴”,下阙“恁柰银甲秋声”,《续》本分别作“一舸青斑怎奈银甲秋声”;《钞》本《庆春宫》上阙广弥望秋”,下阙“谁知彳于”续》本分别作“弥望秋怜”,“谁知踯躅相较而言,多以《续》本为胜。

书前有冯雪峰先生的《说明》,详细地介绍了烈士遗稿的来历和保存、出版情况,以及正在进行中的搜集烈士遗稿工作。方志敏烈士的遗稿,是一位朋友从狱中带出,经鲁迅先生转冯雪峰先生,后又请已经保存着瞿秋白烈士遗稿的谢澹如先生保管到上海解放,才由冯先生送中国革命博物馆保存。值得一提的是,不但这位朋友在这里没有留下姓名,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就连谢、冯二先生的姓名也从这一过程中消失了。冯先生还“说明”了这样一件事,抗战期间,谢先生担心烈士遗稿散失,曾以《方志敏自传》的题目在上海铅印出版过一次,但“事先并没有征求过我们的同意”,因为当时客观环境的凶险,“而谢先生的用意又是好的”,所以“我们是能够谅解的”。“谅解”两个字,用在这里分量是很重的;“不谅解”会怎么样,冯先生没有说,但他的自身经历可以说为此做了注脚。

这一次由冯先生主持的影印出版,则是“得到党中央宣传部的同意”的。

从狱中带出方志敏同志遗稿的,不是“一位朋友”,而是两位朋友。1981年第2期《文教资料简报》(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中文系资料室编)中,刊载了高家骏、程全昭口迷、黄中海整理的《方志敏的遗稿是怎样送交鲁迅的?》高家骏叙述了他在南昌行营军法处看守所担任文书期间,与方志敏接触,为方写作提供方便,以及约其女友程全昭至南昌取走方志敏遗稿并送上海的经过,时间是1935年的7月初;并说到7月底他辞职去上海为方志敏送出第二批信件的事。程全昭的叙述与高述相吻合,并详述了她到上海后去宋庆龄家送信,去内山书店找鲁迅先生不遇,托书店转交文稿和信件,到中华职业学校送信给李公朴的经过,并说到1961年方志敏烈士的夫人缪敏与她及高家骏联系的事。

1980年第6期《鲁迅研究资料》(鲁迅博物馆鲁研室编)中,刊载了胡风所述方志敏给鲁迅先生信送达后的一些情况,据说信上的内容,是“请鲁迅、宋庆龄、蔡元培等以民权保障同盟的名义向社会发动一个营救他的运动”。胡风“把此信送给吴奚如同志看,他将方志敏给党中央的信留下,并说方志敏来信中的意见,请鲁迅先生研究处理”。鲁迅先生的意见是社会营救未必对方的处境有利,后由吴奚如将此意见转告了方志敏。

这与高家駿所述他去上海送第二批信件时,内山书店转达鲁迅先生交代的四个字“以逸待劳”,是相吻合的。

方志敏比瞿秋白幸运,牺牲后没有再遭丑类们泼脏水,《可爱的中国》也得以不断重印并陆续增补,从最初的三篇文章到1982年第四版时的诗文十七篇,总印数至少有数百万册了吧。但这一种影印本的数量,则只有三千册,好像也没看到有人介绍过。时隔半个世纪,此册书品仍属上佳,堪称淘书幸遇。

冯先生曾说到,这一影印本的出版,“是为了今后整理烈士遗著的方便,同时也为了他的战友、亲属和同志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到这种可贵的纪念品”。这本书的版权页上没有标出定价,大约当时主要是用作纪念品,不知道是不是也出售过。

太湖书店民国二十四年七月初版,价六十元。

十一月二十八日下午去九中为女儿开家长会,因时间尚早,复去太平路口看徐雷之旧版书专柜,又挑出旧书三种,即《吴风集》、《无铴导游》(大铴报社1948年3月版,盖绍周编)及此书。

购下此书与《无铴导游》,一半是因为书中所记游历之地,皆江南风光名胜,一半也是因为王稼句先生托我代觅旧年无锡景观散文;所以书到手后,即将《东南环游记》中的无锡部份复印出来,与中有插图若干的《无铴导游》,都寄给了稼句,

此书著者芮麟,无锡人,当年大约在从事社会教育(民众教育)工作,然可谓性情中人,且文字亦清丽。在《自序》中,他坦率地说:

予尝蓄大愿三:尽交天下好男人,一也;尽读天下好文章,二也;尽游夭下好山水,三也好男儿不易得,好文章不易求,惟好山水则可恣吾性而游之,故一以放乎山水为乐。

“好男儿不易得,好文章不易求”,从来如此,然而一语道破,是要有些英雄气的如今,是连好山水也难得一见了。

书中共收游记八篇,《三百里间春似海》,记1934年春自无锡出发游杭州,登莫干山,复经湖州过宜兴,无锡。文中间有旧诗,也杂有新诗,时见妙语。《扬州纪游》将扬州写得如天堂一般,大约是很能让刚被《闲话扬州》觖了霉头的扬州人扬眉吐气的。《马迹山游记》中,也写到了庄俞先生在《我一游记》中提出的“避暑合作社”的计划。《京镇春游小记》中,写到南京的几个景点,“明孝陵是一首沉雄的诗,中山陵是一篇豪放的散文漳雄伟虽不及中山陵,而秀丽实过之”;牛首山“林菁茂密,削壁百仞,禅宇僧寮,掩映朱藤绿树间,景色清幽欲绝”……这些评语,都可谓“深得我心”的。

《旧书笔谭》代序

旧书都是从新书而来的。

正如每一位老人都曾年轻过,每一本旧书也都曾有过簇新时的挺刮与帅气。然而,也正如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活到古稀耄耋的高寿,不是每一本新书都能有幸成为旧书的。

有的人活着,就已经死了;有的书还新着,也就已经“死”了。经常看到整捆的新书被卖到废品收购站,等着送往造纸厂化纸浆,最初也曾经为之惋叹,后来才懂得,那已经是它们最好的去处了。记得六十年代末,某些人为了“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大印特印所谓的《读报手册》,曾经被毛泽东讥评为“一批蠭人,一堆废纸”。时过境迁,“废纸”的产生不但源源不绝,且花样翻新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不能不感慨“人”的进化!对于这样的文字垃圾,人们等不到它旧下来,便迫不及待地要毁之弃之,也就不足为奇了。

苛刻地说,一本书,如果已经到了韶华褪尽、蔫头蔫脑,甚至创伤累累、肢残体缺的程度,还能引起人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它才可以被称为旧书。

相比之下,旧书便比新书多了点什么。

一本书能“活”到几十岁、几百岁、上千岁,成为名副其实的旧书以至古书,甚至化身千万,不断再生,自然不会没有原因。还是用人来作比喻吧,一个人的耐看度,其实与年龄、与外貌、与地位、与包装并无太大的关系,或者准确地说,一个人的风度、气质,一个人的生命力,更多地取决于他的内在质量,取决于他自身的文明程度、文化素养。所以报刊上有时登出文化老人的照片,总是比正当的影星、模特更能赢得读者的敬意;所以有的书越是饱经沧桑,越是被世人视如拱璧!

古旧书,该是经受住了历史与时间检验的书。

当然,这还只是古旧书中的一个层面,或许也可以说是古旧书中最有价值的一个层面。如果旧书的构成就是这样单纯,那么也就少却了许多趣味,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和藏书家对古旧书情有独钟,为古旧书一掷万金!

金庸先生在一部武侠小说中,写过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她为对手所伤后,隐身世外数十年,练成一套绝世神功,然而待她出山寻仇时才发现,所有的仇家都巳经死了,于是她悟出一条真理:一个人只要活得够长,就足以“打败”所有的对手。?一个人只要活得够长,就有可能成为人中龙凤。

一本书如果存在得够久,也就能够成为书中瑰宝!毋庸讳言,由于各各不同的原因,有一些平常的书,以至平庸的书,没有什么阅读价值的书,也侥幸地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后世的人们在追寻那些确有使用价值的古旧书而不得时,往往也会对它们没出息的同辈书加以青眼,以聊补自己失望的情怀。这些书的价值完全得自于它的“古”与“旧”!只有真正的学问家,才会关注这其间的差别,次一层的读书人,尤其是只奉“物以稀为贵”为绝对真理的收藏家,便心满意足地为囊括得的宋版元刻而津津乐道、嘌喋不休了。

一如货币史上的优币总是不得不让位于劣币,天长曰久,古旧书的定义也就难免渐渐趋于世俗化《

在今天,重新追求古旧书概念的纯洁化,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前面说过,古旧书的珍贵最初由于它的使用价值,或者因为其保存了某一历史时间或历史空间的真实信息,或者因为它更接近于作者原稿的本来面目。然而,由于印刷出版手段的大进步,古旧书的上述优势已完全可能被后出的版本所包容。除了宝塔尖上的少数研究者,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新版本的使用价值肯定高于古旧书。

不过,这并不能影响古旧书已经取得的历史文化地位和日益上升的经济地位。同样,这也不会影响人们寻访古旧书的兴致和热情。

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在一个闲暇的夜晚,邀上几位所见略同的朗友,怀揣数册旧书,手捧一杯清茶,叙一叙访书途中的轶闻逸事、酸甜苦辣。

《止水轩书影》自序

书而有序言,好像也属古已有之。但没有序言的书,一定更古。所以,并不是任何一本书都需要序言的。比如小说。小说就是小说,就是由其中不移的篇章字句构筑而成,没法以别种的文字概括或取代,也无须说明为什么写和怎样写。所以我的几部长篇小说,就都没有序言。我相信读者无论翻开哪一页,应该都会有某种东西吸引他读下去。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非得靠序言甚至“炒作”去诱引读者上钩,我就觉得那样的小说可以不写。

书话当然不是小说,但书话同样要有某种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东西这种东西,严格地说,就是一篇书话的生命力之所在。近年来书话作品能够异军突起,从散文以至小说那里夺取大批读者,我以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言之有物,言必有据。一篇好书话,应该能够让人读后确有所得,能够为读者提供某些新知识、新信息、新视点、新方法。

书话结集似乎多是有序言的这套“华夏书香丛书”要求前缀著者自序也很自然。不过,在这篇序言中,我同样不想对结集的百余篇文字说长道短,反正白纸黑字俱在,“是非自有公论”。这里只想说一点题外的话,说说自己读书、藏书的经历和我的书斋“止水轩”。对此没有兴趣的读者,完全可以翻过去不看。

我会从写小说发展到写书话,现在想来,或许正是出于对“言之有物”和“言必有据”的追求。

同类推荐
  • 加州的群山

    加州的群山

    本书是作者在成年以后多次穿越加利福尼亚的高山峻岭的随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的俊美、冰河湖泊的恬静、岩洞的幽深曲折等。
  • 成电记忆

    成电记忆

    岁月荏苒,光阴如梭。电子科技大学历经筚路蓝缕、奋发求索,在相继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后,正迈上新的发展征途。蓦然回首,55年那些默然前行的深深足迹交织成一首荡气回肠的岁月之歌。1956年,由当时的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三所院校的电讯工程专业合并,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信息高等学府——成都电讯工程学院。55年来,一代代成电人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实求真,追求卓越,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杜诗里的唐朝往事:杜诗女读者新选评级

    本书是诗歌评选小集。通过约100首杜诗以及评论文章,还原了当初杜子美所处时代唐朝人的爱恨情仇。为生活在当代,却十分关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女读者们奉献了一本令他们喜欢的杜子美诗歌评选小集。备受到大家的喜爱。
  •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由八位专家撰稿,陈晓明主编。从“现代性”入手来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转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一直处于与外部剧烈动荡的世界对话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应变的状态中。这些变革对促使中国文明步入现代化文明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中国文学为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在建构现代性叙事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梳理出了二十世纪现代性文学的历史线索。
  • 高天厚土

    高天厚土

    本书是庆祝盐池解放70周年献礼图书,收集了60多位作家讴歌介绍盐池的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
热门推荐
  • 倚念归尘

    倚念归尘

    她,生来就肩负着不一样的使命,帝王之家,身不由己。她,平生的理想便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可这一路她付出的太多,舍弃的也太多,伤痕累累……他和她注定是有缘无份,却愿给她无条件的支持,只恨以天地为鉴。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远,只是咫尺天涯罢了。但愿岁月如沙,从指缝中无声地流走,等所有的一切都将化为尘埃,应该就能放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王子的奇幻森林:魔法蘑菇村

    小王子的奇幻森林:魔法蘑菇村

    在浩瀚宇宙中,有一颗小小星球。小小星球上,有一个小王子。他太孤独了。为了摆脱孤单,他来到了地球上,遇见了害怕写作文而离家出走的大龙和小薇。在生命泉边,他们遇见了作文森林的大胡子酋长。大胡子酋长邀请小王子、大龙和小薇加入作文森林的作文训练营。在这个训练营中,只要一写作文,作文树就会生长,作文树会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而越来越粗壮。就这样,小王子和其他小伙伴们在这奇幻的森林里克服了大对手独孤求乱设置的一个一个障碍,挑战各种冒险难关,最终战胜自我,成长成为了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当然,他们再也不害怕写作文了。在本集中,小王子和小伙伴们来到了充满魔法的蘑菇村。这里的蘑菇因为黑天使的使坏中了一种邪恶的魔法。在“眼镜”老师的指引下,小伙伴们采摘了具有魔力的蘑菇,并给它们治病,破解了魔镜的密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禁仙封魔录

    禁仙封魔录

    林昊:“老子的拳头就是你爹!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仙也好,魔也罢,都是个屁!”“这世间没有什么是老子的拳头打不爆的,如果一拳不行,那就两拳!九天八荒,老子独尊!”“你不服?来啊!”
  • 天道青锋

    天道青锋

    侠,不是一个称号,侠不是一把武器,侠在每个人的心里,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侠的定义理解也各不相同,大道至简,知易行难,侠之大者,仁者无敌。
  • 誓要休夫:腹黑相公哪里逃

    誓要休夫:腹黑相公哪里逃

    一觉醒来穿越古代,爹不疼后娘不爱。嫁了人婆婆不疼相公不爱。面对上有张良计的婆婆媳妇就有过梁梯。总之这段初恋初夜初婚初婆媳,那啥啥都不和谐….有问解决问题,有困难克服困难,没事时装装疯卖卖傻也不是不行,总之得把那啥啥都整和谐了。
  • 夜大神的淘气小公主

    夜大神的淘气小公主

    夜熙盛紧握着女孩的手“涵涵,我一会救你的,相信我”女孩的脸苍白有气无力的说“夜,我相信你”他‘夜熙盛’吸血鬼三大家族首之长子,去执行任务时因不小心被偷袭受枪伤导致受伤,晕倒在女主家门口,被刚失恋的女主发现……故事开始
  • 金匣记奇缘

    金匣记奇缘

    史忆平在临终前向儿子讲述了十六年前的往事,话未说完就咽气去世。史云生在箱子里找到母亲谢苹的遗物,疑心顿起。不久,云生在一座神秘的宅院里偶遇一个美貌的女子程莺,又仗义打死当地的豪强。逃亡途中,史云生夜宿“凶宅“,发现一个金匣子,里面竟然藏有母亲的有关物件。在去京城的路上,救下了被人绑架的程莺。二人到了京城后,云生投奔师傅的好友戴令德,戴的哥哥见程莺酷似当年的谢萍,怀疑云生的身世,设下圈套,让史云生进入皇宫,不料打草惊蛇,程莺也被卷入其中。史云生终于发现,金匣子里还藏有更大的秘密……明月深宫千里情仇,皆源起于一个宫廷画师的金匣子……
  • 一寂一寞总殇离

    一寂一寞总殇离

    她是天赋异禀的玉女,他是想要自由的少爷。她曾舍身救他,他却终究逃不过失忆的魔爪。后来,一场针对她的车祸,使她失去了挚友,昏迷不醒。一年后,她女扮男装,暗自调查真相,却重新遇见了他。她抢了他的风头,无视他的挑衅,于是,被缠上了……“既然敢无视我一次,那我就要你以后,眼里只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