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6000000018

第18章 从儒家个体论到新人欲说(1)

几年前读森岛通夫的《日本为什么成功》(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时,颇为他的一种观点所困惑。据他的分析,在日本人吸收儒家思想的过程中,将其仁学体系淡化,特别突出了“忠”的一面,因而造成日本人的行为模式一直缺乏个人主义因素,集体主义的取向始终占了压倒的优势。这种说法之所以令人困惑,是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观察,儒家在中国并没有发挥西方个人主义的功效。这个价值系统在社会角色的分配上,以三纲五常的伦序为旨归;在精神层面,则以一全然整体论的自然法则为之统摄,并不主张西方个人主义的内容。但是如果按森岛的说法推衍下去,儒家的仁学倒是应给中国人带来个人主义表现的。此不谬欤?

1985年,密西根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出版了一本专门比较中西个人主义的论文集《个人主义与整体论:儒道价值观研究》(Individualism and Holism: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撰文者阵容颇为强大:除余英时、金耀基、杜维明、李欧梵等国内人熟知的学者外,尚有孟旦(D.Munro,该书主编)、狄百瑞(W.T.de Barry)、汉森(C.Hansen)、马瑟(R.B.Mather)等一批深研中国思想史的西方学人。书中各篇论述的对象和主旨虽各有不同,但均以英国人卢克斯(S.Lukes)的概念分析性着作《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为立论的参照,以分析性眼光去看待中国传统思想中有无个人主义的问题。这一点孟旦在其长篇序言中说得极明白:

中国人世世代代都指责个人主义是自私自利的对等物,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在道德上不能赞成的价值,这至少是因为他们以为它会使社会解体。但“个人主义”一词所规定的,是一些虽然互有关联却又十分不同的价值。因此我们分析的出发点应是对这些价值分别加以考察。(第1页)

正是这一分析的态度为中西个人主义的比较奠定了基础。由卢克斯的着作可知,个人主义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一个“复合词”,它至少包括个人的尊严(dignity)、自主(autonomy)、隐私权(privacy)等内容,并且在英、法、德、意等国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近代个人主义的产生,也有着许多古老的思想传统为其根源,其中有些本来甚至是同个人主义根本冲突的,例如普遍存在于中西两大文明中的整体论的宇宙观。不过,将个人主义这样一个概念拆开来,虽然有助于使森岛的说法得到澄清,但难免会使其原有的完整含义七零八落。分项比较中的诸因素毕竟无法等同于整体本身,因此我们不妨把儒家和西方思想传统中那些可与近代个人主义相比的内容称为“个体论”。以分析的方式处理个人主义概念,我们便可以从金耀基等人的论述中印证了森岛的看法。金认为,由于“仁”是儒家道德成就的最高境界,而达到这一境界只能通过个人的努力,为了成圣成贤,他必须有能力对抗来自外界和内心的一切压力。正是这一点使中国社会不同于日本。(第57页)狄百瑞则通过对“为己之学”这一儒家传统的分析,认为在中国存在着某种形式的个人主义,如“自我觉醒,批判的心智,创造性的思想以及独立的判断等等”。(第334页)由此可知,即使在断定一个传统思想体系为非个人主义的同时,也无妨人们从中找到一些后来向个人主义蜕变的种因。在儒家学说中,人是一有理性的存在这一假定(他有尽心知性知天的能力),可以使人对自己的行为处在最后决定的地位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道德上的判断与表现,其主体是唯一的责任者。从一个能够参悟形上原则的理性人这一假定,从逻辑上可以导出独立人格的结果。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或宋明儒的“与天地合德,与万物同体”“天地之变化,皆吾性之变化”等等,皆显示了个人可以因为同一个遍在的宇宙法则息息相通而获得自我意识的觉醒。儒家大谈“万物”与“天理”,是要给集体生活找到一个精神上道德上的归宿,但无意之中也给个人主体性的展开开辟了一片宏大的天地。所以杜维明先生在谈到刘宗周的“哲学人类学”时,便将他的“修身”哲学一分为二,其中“既有个人主义的一面,涉及独处状态下的自我,它的尊严与独立性是本乎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的知的能力和意志”,又有“整体论的一面,即超越自我,而同外界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体验共同的人性之源”。(第215页)

纷繁多变、琐细而又混乱的经验世界,难以给人提供精神上的安定与秩序感,因此建构一个先验的系统以维系个人生命的意义,似乎是近世以前固有的倾向。这种系统有一突出的特点,即整体论和个体论和谐并存,互不龃龉。这依赖于人们对一些终极价值有着普遍的认同。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当时的精神生活,我们常为其在思想范畴和价值判断上的深刻统一性而惊叹,这正是因为存在着一种始终占主流地位的普遍信仰:宇宙万物之中有一主宰人间事务的唯一的力量,它是使个人行为具有合理性的根本来源。在这个道德的世界里,信仰先于理性对维持统一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这里的认识论原则是以赛亚的“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会有知”。(《旧约·以赛亚书》七·九)今天的人们大概会认为把这话倒过来才更合乎情理,但在当时,道德人格的完成却是不得不以牺牲理智为代价的。当然理性并没有受到排斥,但正如我们在中古基督教和宋儒那儿看到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使道德生活变得可以理喻。只有这样,经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才不致引起过分的伦理学上的紧张。我们在儒家经典中经常看到“正心诚意”“居敬穷理”的说法,这里的“诚”与“敬”,不正是为了获得道德知识而进入一种信仰的状态吗?就此而论,牟宗三等四位现代硕儒对儒家人格论的理解仍是渊源有自的不刊之论:“照我们的理解……从超自然相对之自然主义的观点,去看心性之学,因而只从平凡浅近处去加以解释,更属完全错误。西方现代所谓科学的心理学,乃把人之自然的行为,当作一经验科学研究的对象看……(心性之学)这种学问,不容许人只先取一冷静的求知对象,由知此一对象,再定我们行为的态度。”(《中国文化的危机与展望》,台北,1981年版,第103页)在儒家学说中,由于有这种对自然法(天理、道)的信仰,我们甚至可以发现个人的地位更要高出于西方。虽然基督教中有“意志自由”的传统,使个人同上帝的关系完全成为一己的事情。但是像“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话,在信上帝的人看来是绝对不可思议的。上帝本是个自足而全能的神,他并不需要人间的努力去彰显自己。他以启示让人相信他拯救世人的慈悲,但这无须俗人的帮助。而在儒家这里,个人在道德完成过程中的作用远不是这样被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乃是一个入世的儒生当仁不让的责任。他不但是在本性上同天理有着潜在的一致性(四端、良知),而且是天地万物形成秩序的合作者。他的道德责任不是来自外在的命令,而是同外在的宇宙法则分享着这一责任。不假以人手,天理对于人间的作用是无从谈起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儒家所信仰的道德精神并没有真正完全客观化过。即如朱熹这位一贯强调天理客观性的人,也称“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以此观之,可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间矣”。(《四书集注·论语》)这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言,“天人合一”的信念使儒生圣俗不分,主客同体,这使天理不可能完全成为“他物”,它不是纯然外在的,而是有人这个媒介在里面。(第224页)

同类推荐
  •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建设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下)

    本书收集了地厅(局)级公务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综合研究、政治素质研究、心理素质研究、业务素质与行政能力研究、法律素质与依法行政能力研究、经济管理能力研究以及公务员年终考核与公开考录领导干部情况等内容的55份调研报告。注:此订价为两册书价格。
  •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中国对外金融关系演进分析

    本书以系统论和协调论作为观察和研究的支点,把中国金融系统放在世界金融这个大系统之下来研究对外金融关系,研究中国与世界金融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影响等。
  •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用中国智慧建构一套有解释力的话语?在本书中,张维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中国话语体系,以生动鲜活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建构出了一套政治领域的“中国标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定力的分析框架下,张维为教授用脍炙人口的观点、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建立了一套原创性极强的话语体系,既激发了受众读者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更是以一种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人类情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人的判断。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宣传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热门推荐
  • 雅升锡岚,一生系源

    雅升锡岚,一生系源

    顾雅升从小就是那么单纯,她和他同是豪门,却因为一场爱的故事被卷入一次天翻地覆的生活!她们的爱情让人们讨厌,让人们疯狂,让人们后悔!因为一场意外,他们的生活就此改变,他和她之间一份最美好的爱情就此化为干净。他们最后或是一无所有,因为少了爱。
  • 火影之狼

    火影之狼

    不一样的火影不一样的激情
  • 弦鸿

    弦鸿

    萧瑟秋云浓愁淡,夜临天北盖黄天。西山暮日垂边行,绝宸凌世于皇凌。神州,群英聚集,天才纵横,本是强洲之列。天道无能,腐败无则,但,又无能人异士挽救,常年的腐败已将神州各处都染上了污点。“天无法礼,那我便是法则道理。天无秩序,那我就是秩序!”ps:求各位兄弟姐妹的收藏与推荐票,谢谢!
  • 穿越之云里倾城

    穿越之云里倾城

    古代版霸道总裁和创业女老板。别人穿越都是王妃或者千金,赵青橙却抑郁了,自己穿越后怎么落得个如此地步,不行,她一个21世纪的美少女,决不能在古代过着如此落魄的生活,她得创业,得自力更生。顾云起,年纪轻轻,父母双忙,有车有房,当然是马车,靠着自己的魄力经营得风生水起。但树大招风,这些年也有不少眼红者觊觎着他的产业。本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但……这该死的缘分。
  • 剑宗有俩大吃货

    剑宗有俩大吃货

    一个美食爱好者李云意来到了修仙的地界儿。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埋头苦练不好好吃饭!那不能忍啊!来来来,剑宗食堂招聘削肉学徒,榨油学徒,炒菜学徒等等等。。。用我手中的剑和锅,征服这天下吧
  • 大神追妻的千层套路

    大神追妻的千层套路

    【痞帅天才vs奶凶软娇,破镜重圆,甜宠文】时嘉和周决谈了两年,高中毕业时分了手。四年后,周决回国,他成了深城炙手可热的科技新贵。时嘉觉得自己对周决来说只是一抹蚊子血,直到有天,她发现了周决手臂的纹身。那是她名字的缩写。时嘉伸手摸了摸:“什么时候纹的?”周决:“分手那会儿。”她心软了,追究往事太累了,现在的她不想再错过任何一个当下。时嘉:“纹身的时候难受吗?”“我忘了。”周决抱着她,声音透着性感,“但我记得想你的时候很难受。”
  • 战神龙战

    战神龙战

    万族林立,群雄并起。天才在我眼里,只是笑话,打的就是天才,看龙战如何一步步走上武道之巅。
  • 逃离无尽的青春期:帮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

    逃离无尽的青春期:帮助你的孩子走上成人之路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脏乱,粗暴、难以沟通和自我中心,让许多父母头疼不已。但父母不知道的是,青春期孩子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已经迈入了成年的孕育期。这些行为是自主性驱力萌生的自然表现,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疏导,可能就会事与愿违。青春期孩子迫切需要一个具有足够挑战性的环境,但他们经常: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缺少为别人做有意义事情的机会.被为了保护青少年安全而制订的大量规矩而约束.身处表面上是关怀备至、实际上却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因此只能通过逃学、喝酒、吸烟、破坏公物等不明智的行为来获得控制感。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青春期专家约瑟夫P.艾伦博士和克劳迪娅W.艾伦博士凭借自己多年的丰富经验和临床案例共同撰写。
  • 寒山传奇

    寒山传奇

    他叫寒山。是寒冬腊月被师父在山林里捡到的,师父是一个隐于山林之间的一个大人物,看破了世间红尘隐世不出的时候遇到了寒风中的他。他当时只有一个破旧不堪的襁褓包裹着,奄奄一息的样子连啼哭都十分微弱。师父不仅耐心把他抚养长大,并传授了他在人世间可以生存的本领。长大后的他不得不走出大山,融入社会,正当他在与这个世界接触并融入的同时,师父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连带着他也被卷入了一场充满恩怨情仇和尔虞我诈的江湖风波之中!
  • 枭乂

    枭乂

    少年伏念安,因身世之迷游历天下,看尽人间风雨,看尽朝堂诡辩,终证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