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8800000013

第13章 要自省(1)

屋内焚了一炉香,香的烟线一直戳到顶棚上,屋内很安静,人的心很平静,一步步进入一种美好的状态,把内心的智慧和力量、快乐调动起来,学习、思考、领悟那难以言表的灵性所在。

朝鲜行漫记

2012年五一期间,我去了一趟朝鲜,短短几天的接触,感触颇多。决定去朝鲜是因为一直以来觉得那里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全世界好多地方都开放了,人们都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而在朝鲜信息是封闭的,他们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朝鲜的绝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另外,我们常常在电视上面看到,说他们缺吃的,经济不发达。我想一定要去看一看这世界上非常独特的一个地方,看看在这样一个信息不够畅通、信息被封闭的地方,人们的精神状态、真正的社会的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水平是什么样的。我想就是不带有任何偏见的,靠自己的眼睛、靠自己的耳朵去感受一个真正的朝鲜。

飞机在平壤一落地,我透过窗户看外面的朝鲜人,觉得他们很整洁,无论男女,都穿着整整齐齐的制服,不知道是武警还是人民军。

朝鲜的普通民众比较流行穿军装,基本上都穿着黑颜色的皮鞋,皮鞋都擦得干干净净的,比我的皮鞋都干净。我觉得他们很注重自身形象,不会邋里邋遢地去见人。我还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戴着纪念章,纪念章上有的是一个头像,有的是两个头像。也有人带着手机,我看手机的牌子是他们自己的品牌,手机网络是埃及给他们提供的。比较令人震撼的是它的地铁,是全世界最深的地铁。

平壤周围有好多煤矿,空气比北京的空气好。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平壤的商业化程度很低。在国内,北京、上海这些城市都已经是极度的商业化,商店、餐馆、酒店、商场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捷。可是在朝鲜基本上没有商店,餐馆也很少。飞机场没有餐馆,全国只有一个咖啡厅、一个比萨店,所以要买东西、吃饭,或有其他消费需求的话,是非常困难的。

没有市场,就没有任何的广告,所以朝鲜路边都是干干净净的,不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路边充斥着大量的广告牌。人们没有炫耀和攀比心理,从内到外透露着一种质朴的美,跟三四十年前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主义的美相似,让我感觉仿佛穿越到三十年前的中国。坦白地说,这样很质朴的美很能打动我的心。

朝鲜的夜景特别黑,除了两个广场亮一点以外,其他地方都很暗。电力供应明显不足。食品供应上,导游说我们游客吃的饭是以前他们国王吃的饭。打开一看,一碗豆芽菜,一碗豆腐,一碗朝鲜泡菜,还有绿颜色的菜,全是素的,油还是有一点,没有一丁点肉。小孩看到没有肉说什么也不吃。

从平壤到三八线的路上,我看到山坡上许多老人和小孩在挖野菜,这场景我太熟悉了,小时候这时正是闹春荒的季节,就是靠野菜充饥。我的一位朋友看到了UN送粮食的汽车。回到平壤,看到野餐的人们吃得非常好,她们都热情地给我敬酒,可惜我不能喝酒,又无法说,感觉自己非常不礼貌。这是我与普通朝鲜人接触最深入的一次。

几天的参观过程中,我们真正接触到的朝鲜普通老百姓很少。朝鲜政府对所有去朝鲜的外国人,包括中国人,管理得都很严格。我们都被带到一个叫羊角岛的小岛上住着,岛上有个饭店。出去旅行的路线都是他们指定的路线,跟朝鲜当地老百姓接触的机会非常少,只是在地铁里面、在马路上看到过,打过招呼,但语言不通,没有更深入的交流。但从他们的眼神来看,还是非常羡慕外面的世界。我们这个团里面共有17个人,有5个人是黄皮肤的亚洲人,另外12个人都是欧美人。我们这一行人走在路上,很能吸引朝鲜人的注意。他们看西方人的眼神,让我想起来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我们团有一个欧洲的小伙子,非常豪爽,他手上长着特别长的毛,漂亮的女导游看见了非常好奇,就摸了他一下,把这个小伙子高兴了四五天。

不过也只能好奇,在朝鲜,满足人们对外界好奇心的渠道很少。所有人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看报纸,他们的电视没几个台,而且效果不好,都是雪花,电视节目大部分是唱红歌,歌的调子都比较高,跟我们“文革”期间唱的歌差不多。

作为一个现代的人,我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比对服装、对食物的渴求还要大。在国内的时候,虽然更多时间是在办公室里工作,但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多,处理邮件、开会、打电话、发E-mail,都跟信息有关。而且我有三个随身携带的宝贝,手机、iPad和电脑。这三个和它们背后非常强大的互联网保证了我每天对公司、社会和世界各地信息的摄取。

可是到了朝鲜,三件宝贝都不能用了,我就像被强制戒烟的烟民一样,非常别扭,又像突然失明的人,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不知所措。这是我在朝鲜最大的不适应,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之前在国内天天上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到了朝鲜我才体会到,我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已经非常强了。比如在国内,我要见个人,先到百度上查一下这个人的背景,或上微博了解下他的近况;遇到不懂的词,直接百度一下就知道什么意思。在朝鲜,我记得去三八线的时候,突然想确切地了解三八线是怎么形成的,三八线有多宽、有多长,我头脑中第一个反应就是上百度查一下,可是这个时候没有网络!我感觉自己像与世隔绝一般,完全不知道这个世界上发生什么事情,万一家里和公司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国家发生了什么事情,根本无法及时知道。

我曾经怀疑过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去了朝鲜之后,我对于改革的信心反倒坚定。虽然朝鲜人质朴的美很打动我,但向往的同时我又对他们充满同情。我觉得,无论是国家还是民族必须要与时俱进,而要发展和进步,最关键的是要跟这个世界融为一体,如果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全都自主了,实际上是发展不了的,这是我最深的体会。其实朝鲜人在智力等各个方面绝不比其他国家的人差,但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经济发展的状态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差甚远。而且朝鲜也非常注重教育,有好多的学校,可是我觉得这样的教育还远远不够,还一定要跟外面的文化和知识进行交流。社会的进步一定得给所有的人自由,一定得开放,如果不开放的话,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会非常少,与外界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就少,各种思想不发生碰撞的话,各行各业很难有本质上的提高。

自我是魔鬼

一位好朋友身患癌症多年,但总是很乐观向上。每次见到他,我们都说他有九条命,他的乐观给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带来力量。不久前,他去世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大家都很难过,有些朋友哭了。其中,有位叫麦克的美籍华人,他正在组织安排甘肃天水的一些教师来北京培训学习。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参加学习班的教师。有位教师为此写了一段文字(或许是一首诗),麦克自己也写了一首诗,与这位从大山深处来的教师相比,麦克发现了差距,发现了自己在文字中的“自我”,而这位教师的文字纯洁、真挚,没有任何的“自我”。麦克很受感动,他对我说,今年要带上自己的未婚妻去天水大山深处找那位教师。

听了麦克给我讲的这个故事后,我想到了我马上要出版的书稿《我用一生去寻找》,书中有没有最不好的“自我”在作怪?再次翻开这书稿,的确发现了许多自以为是的东西。

这本书稿是过去几年时间积累下来的,如果再修改,几乎要推倒重来。这本书记录了我认识与成长的过程,其中有许多不成熟和自我的想法及文字。希望朋友们看到这本书时,以批评的态度去看、去读。

《我用一生去寻找》试读本出来后,我寄了一些给朋友和同学们。一位同学告诉我,她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也许是因为有相同的年龄和经历,有许多思想上的共鸣。她还告诉我,她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她去英国上学的女儿。我最担心的是,千万不要因为书中的“自我”而影响了下一代。

“自我”(ego)是什么?是自以为是,是骄傲,是看不起别人,是魔鬼,是毒素。这种魔鬼常常寄生在那些有权、有钱、有学识、有美貌的人身上。

有句话说:“富人开悟如同大象穿针眼。”得了“自我”这种病,就会远离真理,不管过去多么强大都会变得脆弱和不堪一击。

有时,这种病也会寄生在弱势的人身上,表现为紧紧地保护着自己,唯恐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十分敏感地注意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这是“自我”的另外一种表现,也是病态。

这些都是“自我”病的表现,如何才能医治呢?我粗浅的体会是放下架子,为他人服务。这一步实际上包含了心理过程和行动两方面。可能跟我思想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人不是一个单独的人,一定要和社会发生关系,和社会发生关系就要服务社会、服务他人,这样的话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把“自我”消除。

从心理的修炼来说,就是把自己放低、放空,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尔。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在跟人打交道、不断碰到困难、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你自己的境界才能够提起来。

因此,必须要和人打交道,让你融入到社会里面去,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不可能把你一个人放在山洞里面你就能成仙——这段路我在20多岁的时候走过一段时间,闭关,不跟人接触、少吃少喝,结果并没有什么收获。

从宗教方面来看,像佛教的出家:第一不能结婚;第二不能种庄稼,只能化缘要饭去。这也是寻找真理的一个办法,这是因为当时劳动效率比较低,人大量的时间都要下地劳动干活,思想精神上的东西可能就没有这样多的时间去想,所以把一部分人、一部分想探求真理的人单独出来,然后成为和尚,这些人要做出自我牺牲,不能够成家,不能够有后代,不能够种地,靠别人养活,过着清贫的生活。

这和道教的老道出家到山洞里面可能还有一点不一样,但是也跟这个社会脱离了,我觉得今天这个社会中,你的修行就得不断地跟社会接触,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内心的魔鬼修炼掉。

杂碎和牛排

在古希腊,出现了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从而有了逻辑,有了分类,有了形而上学的学问,也从此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尽管后人发现了许多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比如他认为重力加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他不承认真空的存在等等。形而上学是物理学之上的学问,后来的人也认为形而上学太教条,把世界分得太支离破碎,而用辩证法和系统论来修正它,但西方的知识和思维最终没有跳出亚里士多德分类、逻辑的轨迹。

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老子,在西出函谷关时,他被边防人员拦住写下了《道德经》后才被放行了。孔子尊称老子为老师,拜见老子时送了一对鸭子作为礼物。老子《道德经》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道、儒,西域来的佛、禅,在中国都受到老子很深的影响,可以说老子的学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老子的思想是自然、平衡、融合、天人合一、万物相通。老子写的《道德经》很抽象,没有多少人能真正读懂他的意思。不像亚里士多德的文章,很具体,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受到了后来的许多人的批判和挑战。而老子的话,似乎是永远正确,如,“道可道,非常道”“天法道,道法自然”。

亚里士多德的学问是可以学习的,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但老子的学问是要靠悟,没有悟性,即使再刻苦也是没有办法学习的,悟的结果是境界的提高。演变到了今天,大多数的西方人,包括受西方教育的东方人,总认为中国的老子的这一套是瞎掰,是故弄玄虚,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东西。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很能体现中国天人合一、万物相通的东方思想。电影开始,长空打败了秦国的一队武士。无名出现了,叫住了长空。无名让盲人琴师再弹一曲。在弹琴的过程中,无名和长空在雨中用意念互相较量。张艺谋告诉观众,舞剑和弹琴的道理是相通的,“大声希言”,这种思想,我想也只有在受老子影响的中国文化中才可能出现,在受亚里士多德影响的西方文化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张艺谋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思想,舞剑和赵国的书法是相通的。在电影《卧虎藏龙》中也有这种说法。刘伯温的《推背图》把这种联系发展到极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人,很容易接受这种观念,但对大多数的西方人和受西方教育的人来说,这是天上地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东方人反逻辑是有历史的根源的,从老子就开始了。这种区别在东西方之间随处可以看到。在医药方面,西药总是很简单、很单一,有具体的化学名称,有具体的计量,什么地方有病,就治什么地方。而中药就复杂多了,一服中药少则十几味药,多则几十味,什么地方有病,不能治什么地方,否则,就是犯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在饮食方面,东方人会用各种材料来煲粥煲汤,有八宝粥,还有佛跳墙,有饺子,有杂碎汤,各种炒菜中都可以配上肉。西餐用的材料就单一得多,烤牛肉、烤羊肉,肉是肉,菜是菜。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上,西方有《雅典宪章》,城市被分成功能区去规划和建设,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每天奔波在几个功能区之间,造成了今天绝大多数城市的交通拥挤和堵车。现代的城市是西方现代化的产物,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没有涉及。

世界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我想不应该是一分为二,非黑即白的。“不是反恐的国家,就是恐怖主义的国家”就是这种思维的明显的例子。世界的本质一定是丰富多彩的,有白,有黑,也有灰。应该是自然的,平衡的,融合的。但每当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理解,谈到它的优势时,人们总会轻易地反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给中国带来的是贫困、落后,而西方文化带来的是文艺复兴,是工业革命,是富裕和现代化。

我们未来的出路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有个美国人写了一篇文章叫《文明的冲突》,以后又发生了“9·11”、美军攻打伊拉克,还发生了遍布世界的恐怖活动和反恐战争,似乎不同文明之间还都停留在过去的冷战时期,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我想这不应该是世界的本质,也不是我们解决文化差异的思路,未来的出路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一味的对立。

同类推荐
  •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本文是知名作家殷谦为旅意华侨、EEC欧文国际教育总裁陈田忠先生所写的人物传记。这不只是一本传记,而是陈田忠萃取了自己的人生精华与读者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哲学。
  •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

    《结不结婚,这是一个问题:萨特与波伏瓦的情爱札记》探讨了萨特与波伏瓦这对情侣的情感生活,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生命状态。作者以跨文体、思辨性的随笔形式,融写实、想象、故事、书信、日记、议论、抒情于一体,从萨特、波伏瓦两人的思想成就,两人之间奇崛的关系,及他们两人分别与别的异性的关系出发,深入人物的灵魂世界,对人类两性关系及这种关系的各种可能性作深入探溯及思考,同时也对当代人的情感婚姻中敏感的、深层的问题,有着得体、到位而富有启发性的探索。
  • 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造福人类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包括病菌的克星科赫、星系天文学之父哈勃、巴斯德与病菌作战、研究昆虫的法布尔、千年绝症的掘墓人瓦克斯曼、生物化学界的奇女霍奇金夫人以及从笨孩子到著名数学家等内容。
  •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当你在不经意间翻开他的扉页时,它就会将你的手牢牢地抓住,致使你一直往下翻。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为读者提供最愉悦的阅读乐趣,一同与笔者在书中畅游吧,看看能从书中收获什么吧!
  • 张东荪传

    张东荪传

    五四风云人物书系《张东荪传》,一个在历史拐弯处被甩掉的名字,一个被遗忘半个世纪的风云人物,1930年之前五十年间,输入西方哲学方面最广、影响最大。
热门推荐
  • 锦年识得风尘

    锦年识得风尘

    中央广场,玫瑰花,直升机,吉他,群演……万事俱备,只欠封忱。今天的封忱还是摸不着头脑。他被楚墨瑾蒙眼绑着,莫名其妙的被带到个地方。一睁眼,差点没瞎。泡泡环绕着他,粉莹莹的大屏幕,是直白的“封忱宝贝儿”,大批人捧着玫瑰花,在婚礼进行曲中跳着轻快的舞。盘旋上空的直升机将粉色花瓣洒满中央广场。楚墨瑾翘着二郎腿,拨弄着吉他,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神经病。全都是神经病。楚墨瑾单膝下跪了,跟他求婚了,不不不,是跟他求娶了。忍不住揽她入怀,一遍遍说着“我爱你。”他可能也神经病了吧。
  • 再会,青春主题曲

    再会,青春主题曲

    她忘不了他离开的情形,那天的风那天的云那天的阳光和温度都历历在目。还有那段最美的时光和那些一起走过的朋友,同学,对手。这些记忆,有模糊,有清晰,有温馨,有苍白,有热血激情,有惆怅伤怀……但总好像从未远去,仿若昨日。
  • 王源篇:挽回失去的时光

    王源篇:挽回失去的时光

    牵你的手,从来都是一种奢望。王源,我喜欢你,你看不出来吗?你不要把我的告白当做玩笑,也不要总是转移话题,我是认真的。我不要你婉拒,不喜欢就不喜欢,直白地说出来吧。不需要你的对不起,只需要那句我爱你。我们失去的时光,再也回不来了吧?————安以沫安以沫,一个特别的女孩。还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叫安以沫,取于相濡以沫。”你的笑容,是我见过最美的。只是,那段失去的时光,我还能挽回吗?————王源
  • 末世小馆

    末世小馆

    我叫林愁,我在末世里有个小饭馆,我为...书名都这么中二了,还要啥简介!
  • 琉璃花

    琉璃花

    一朵永远不会衰败的花,注定了一生没有结局的故事。你和我之间就是一个一直在写的故事,等到七老八十,为你写出来可好?我没有一生的时间来爱你,只有用现在来好好的等你。背叛,信任,离别,相守,什么才是永恒的?琉璃花一朵,伊人在何岸
  • 快穿之乱穿一通

    快穿之乱穿一通

    本文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码的,是我的心血,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不期待所有人喜欢它,但是还是希望多多支持我。片段一;“白菜,我要休假”蔡百百经历了几个任务后,开始抗议。“休假可以分为在空间内休息或者到原来任务世界休息”系统回答道。“去原来任务世界?”蔡百百好奇了。“确定去原来任务世界,随机选择,扣除金币100”“我%……*(……(&”这是一个宅女逆袭各种任务的励志故事,这是一个二笔少女携带高冷系统的穿越故事,新书开坑,欢迎挖坟。
  • 邪帝宠妻:腹黑大小姐

    邪帝宠妻:腹黑大小姐

    一次森林相遇,一次拍卖相遇,一次墨湖相遇,让天赋异禀的他遇见了国色天香的她,一点一滴的相知相守相遇,从光明大陆到神之殿,她与他……
  • 鬼面阎罗,皇叔有个泼辣妃

    鬼面阎罗,皇叔有个泼辣妃

    不过下田偷闲一回,醒来就多了一群便宜亲戚。杜莲香?不错,人如其名,是一朵好看的白莲花。单秋水?可以,刁蛮阴险,害她母亲下位惨死。啧啧。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一个个的,还真以为她杜薇有四条腿,能让他们骑在头上?且看她手持鸡掸,脚踏茶几,嫣然冷笑。势必要这群八面伪善人得到报应!当然,她也不愿意嫁给那丑得京城闻名的阎罗王皇叔。可是,当个皇婶似乎……也不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尽预言

    无尽预言

    ..在这个新潮的年代,有人重生有人穿越,有人修真有人异能;王翔说,这很好,因为终于等到了他当男主角的这一天,凭着半吊子预测未来的本领,他想自己也该能舒舒服服的在人生道路上开开后门做做弊,爽爽歪歪的过一生吧?================================================.某人观后感言道,同志们,不要上当受骗了,事情不是你们想象中那样的,闻风而来,又有以下嗜好的同志们要多多珍惜生命,远离此书——★喜欢王霸之气★喜欢暴力11★喜欢打怪升级★喜欢Nothing-is-impossi11e================================================★《无尽预言》灌水群:60973543(感谢寒大赞助),整群的处女地都还在开荒中……
  • 生存延续

    生存延续

    第一次写书,也是一些小时候的奇思妙想想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