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14200001470

第1470章 推选督师

第二天的朝会,议的自然还是当下的军事问题。朱由检仍然沉默寡言,廷臣仍然争论不休,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数日。对官员们来说,这种局面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皇帝没主意,诸事都得听官员的,这样官员集团就可以逐渐架空皇帝,成为帝国的真正主宰。

可惜这些满腹经纶的官员偏偏不懂军事,出的主意虽然五花八门,却大多脱离实际。比如一些人认为既然京营和秦兵都不行,那就只好调辽东边军剿贼了。可是马上就遭到户部和兵部官员的反对,因为千里调兵不但劳师动众,朝廷根本无力供应粮饷;而且一旦抽调辽东边军,山海关等地的防御必然被削弱,若建虏趁机叩关,岂不更加麻烦?

还有东林党人建议从各省调动卫所军剿贼,这个更不靠谱。且不论卫所军战斗力如何、是否愿意打仗,单是缺少骑兵这一条,就注定是瞎指挥,甚至连同为东林党但较明事理的钱龙锡等人都看不下去,不得不痛加驳斥。

在淘汰了大部分明显不可行的方案后,廷臣们仍然没能商讨出一个统一的意见。现在大致分为三派:

一是换帅派。这一派以东林党人为代表,主张解除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指挥权,从朝中委派重臣督师,真正目的则在于争夺军权。这一派人数最多,声音最大。

二是维持派。这一派以兵部右侍郎杨嗣昌、工部尚书徐光启,以及中书舍人黄宗羲、王夫之等人为代表,认为卢象升、孙传庭有功无过,南阳陷落责任不在二人,主张让二人继续领兵,全力追剿张献忠和李自成。但这一派人数很少,与东林系官员相比,未免显得势单力孤。

三是观望派。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温体仁和周延儒,以及王应熊、张凤翼、钱象坤等党羽。过去他们一向是看皇帝的脸色行事,可这次皇帝迟迟不发表意见,他们也摸不准皇帝到底是什么心思。想自己提个主张吧,他们对军事又一窍不通;不吭声吧,又怕让东林党抢了风头。于是只得一边对他人的建议冷嘲热讽,一边紧盯皇帝的表情。

眼看又到正午,再争吵也吵不出什么新花样了,朱由检终于开了口:“卢象升、孙传庭及诸将尽心竭力奋勇杀贼,这是有目共睹的。但首逆逃脱,南阳失陷,流贼重入陕南,主要责任在朕,他们的过失,朕也不想替他们掩饰。既然众卿大多认为应该换帅,那就换吧!内阁拟一道旨意,免去卢象升总督五省四府军务之职,且回京师候旨;孙传庭由三边总督改任甘肃巡抚;收回戚显宗伏波将军印,回登州候旨。王在晋、范景文并未直接掌兵,责任不大,仍任原职。廷议公推人选,接手三人军务,督师剿贼。众卿以为何如?”

以东林系官员为首的廷臣们听了大喜过望,心想这回终于让皇帝低头了!虽然皇帝的方案与他们设想的还有一定差距,比如他们是很想把卢象升、孙传庭革职拿问,彻底驱逐出官场的;但他们也知道皇帝年轻气盛,此次做了这么大让步已属不易,万一迫得太急,皇帝一怒之下反悔,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以李标、钱龙锡等内阁重臣为首,众臣纷纷表态支持。维持派和观望派见朱由检已做出决定,也只得接受现实。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件事,自然是推选督师的具体人选了。没想到,东林系官员们刚跃跃欲试地要推举早已商量好的人选,朱由检却又发话道:“此次推举督师非同小可,剪除首逆、剿灭流贼之重任,全系于其一身。连卢象升、孙传庭这样能臣都完不成的任务,非得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文武双全的重臣方可胜任。朕以为,督师人选须得满足几个条件:

“其一,必须是阁臣,如此方可服众;“其二,必须做过地方官,熟知地方政务,便于统筹协调;“其三,必须才学过人,德高望重;“其四,必须知兵,最好统过兵,取得过战果;“其五,必须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以上五条,缺一不可。诸位臣工,朝中可有这样肱股之臣?”

此言一出,绝大多数廷臣立即傻了眼。不为别的,皇帝提的这五个条件,也实在太苛刻了点!

首先必须是阁臣,那就限定在了阁臣那十五个人里;第二必须做过地方官,可是阁臣里有一多半都是翰林出身,自从步入仕途,就一直做京官,从未外放;第三必须才学过人,德高望重,这个标准又不好说;第四必须知兵,最好还统过兵,这一条就更难了,连京师都没出过的官员,上哪去统兵?第五必须年富力强,而阁臣中多是年龄偏大者,像李标、成基命这样年过花甲、须发皆白的,就不能在考虑之列了。

可是想要反驳皇帝的这五条标准,又不知从何处驳起,毕竟这些要求单论哪一条,对督师这样重要的人选来说亦不为过。东林系官员赶紧绞尽脑汁,把所有东林系阁臣一个一个地往这五条标准上套:李标、钱龙锡、何如宠、文震孟、成基命、王洽…可是没有一个人同时符合这五条标准。即使算上中间派的毕自严、徐光启和杨嗣昌,还是没人符合。

其实最接近要求的无疑是杨嗣昌,可是杨嗣昌并非东林党,而且资历太浅,东林系官员当然不想推举他。李标、钱龙锡、成基命等几位东林重臣一商量,唯一勉强符合标准的就是兵部尚书王洽了,他除了没亲自统过兵以外,其他几条都算符合。其实王洽在东林党中不算太重要的人物,但为了把督师抢到手,也只好推举王洽。

孰料还没等他们商量好,此前一直不声不响的温体仁突然出班奏道:“陛下,臣推举一人!”

“哦?”朱由检惊喜地问道,“朕方才说的那五条,他可都符合?”

“正是!”

“到底是何人?”

“启奏陛下,此人乃是东阁大学士、领礼部尚书衔、太子太保,周延儒!”

同类推荐
  • 红楼发家致富史

    红楼发家致富史

    贾琮,最不起眼的红楼庶子,一朝穿越,万古风流。
  • 晚明海盗王

    晚明海盗王

    谁说海上风浪大?我说爱拼才会赢!作为一个穿越者,李图要开创明末的大航海时代这是一个穿越者在明末打拼的故事。这是一个比较爽的故事。
  •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历史五千年长河

    历史五千年长河

    观尽上下五千年,知晓无数千万年。本人萌新一个,新书,恳求各位看官老爷留情,写的不好的,咱可以提,我择优而改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大唐风流军师

    大唐风流军师

    现代打工族李彦,一次意外触电身亡,竟然穿越到616年的隋末唐初一个官宦子弟身上,可老爹已死,家道中落,他想等几年,等到世道太平,依仗自己掌握的先进知识,在大唐朝挣点钱,过上小资的生活,过一过少爷的瘾。可他穿越的不平凡,让他无法躲开乱世的纷争,李彦被迫走向辅佐大唐的道路。战场到朝堂,凭着他不多的历史知识,泡美女,斗奸臣,黑李二,耍番帮,纵横唐初。让贞观之治再辉煌一些,让大唐疆土再扩大一些,让四夷臣服吧。李彦推动大唐列车向前飞奔。
热门推荐
  • 林徽因传

    林徽因传

    本书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
  • 苏重子的小九九

    苏重子的小九九

    一个神秘人物突降A市苏重子的如意算盘已然落空他是谁想干嘛看来必是一番斗智斗勇
  • 蛇王的囚妃

    蛇王的囚妃

    他是蛇族之王,冷血善战,威震三界,视女人如工具!她21世纪的一缕异魂,附在公主身上,本是集宠爱于一身,却偏偏倒霉的国破家亡,她被献给蛇王,成了他的囚妃,她的旧爱难忘,新欢爱虐缠身,血溅当场!真心又如何能辨?
  • 谁说他好骗的

    谁说他好骗的

    云未作为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最大的梦想能是在山上过一辈子。可,自家师傅把她踹下了山。无奈,云未开始了四处流浪,蹭吃蹭喝的日子。听说平南王家的傻子世子在招贴身丫鬟,欢天喜地的就去了……很久以后,被逼到墙角的云未哭丧着脸,谁跟我说他好骗的!!
  • 穿成偏执太子的小祖宗

    穿成偏执太子的小祖宗

    【穿书】一觉醒来,成了一本书的悲惨女主,家族为天下第一富商,可这世上却看不起商人?家族被屠,财产被抢,毁容惨死。这都些什么啊?作者肯定不是亲妈!逼着她从小计划着,改变命运,壮大家族,想要是家族达到天下不敢动的位置。做生意,建酒楼,采玉矿,胭脂坊,货运船,调香阁,包揽天下生意,准备潇洒过真正的女主日子。只是那里冒出来个偏执,霸道太子,明明是原书女主没有一点感情线,怎么和她缠在一起了。逼着自己找他帮忙,投靠他,不仅要钱,还要人,简直不要脸。沈清颜:"不要,我不嫁,我家人都不会同意的“沈家众人:“是的,不可能”萧-偏执太子-沧:“不嫁没关系,出来私会就好”,肚子大了看你入不入东宫,当不当皇后。沈清颜:.....我....怎能这么....不要脸......
  • 快穿执行大人请息怒

    快穿执行大人请息怒

    我叫慕北安,是J国的一名指挥官。现在世界太过平安,让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正当我要自杀时,一道很贱的机械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从此我便开启一个有趣的人生路途。
  • 异界武尊

    异界武尊

    三千世界,谁主沉浮!主人公林萧破开空间,来到另类世界,历经生死淬炼,手掌顶级体技,施展极致心法,融汇无上灵技,召唤魔神来临,操控极限机械体,开启空间最强战役!驰骋于无数世界,唯我独尊!战意无尽,谁与争锋!
  • 我有一把小破剑

    我有一把小破剑

    毒剑之路,剑修侠者的世界。ps:搞笑无限,俺是绝世高手。
  • 戮天神剑

    戮天神剑

    一个没落的皇室家族,一个眼睁睁看着身边的亲人被敌家杀死的少年。不论吃多少苦,不论多坚信,不论怎么样,都必须达到要求。没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想起当年的场面,然后咬着牙根做好每一个要求。这是一个神一样的男人,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神话。
  • 聚灵为帝

    聚灵为帝

    神州历3817年,炎帝突然陨落,大陆陷入混乱,千年以后少年陆凌云自南海城苏醒,且看他如何搅动风云,重登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