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64900000027

第27章 大明灿烂的科技文化(1)

(第一节)天下瓷都:赫赫景德镇

学过英文的人都知道,英语的“CHINA”代表着中国;同时,它在英语中还是“瓷器”的意思。可见,在很多外国人眼中,中国就是瓷器的代名词。闻名天下的瓷器为中国争得了国光,而瓷器的产地也因此声名雀起。

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许多着名的瓷都,但江西景德镇的名号是最为响亮的,被誉为“千年瓷都”。这座瓷器名城,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始终屹立不倒,自然有它特殊的原因。其中的一个现象令人深思:它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在古代,没有城墙意味着这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景德镇位于今江西省东北部、原属古徽州的一个山水环绕的盆地,它的东面和东南面排列着五龙山、青峰岭、马鞍山,西北和西面濒临昌江,与力马山、阳府山、金鱼山隔江相望,南接临南河,与禅师山、沙土山为伴。景德镇没有建城墙,因为智慧的景德镇人民知道,任何高大的城墙也有会垮的时候,而当地天下绝伦的制瓷资源,以及以山为墙,以水为池的天然屏障形成了最坚固的城墙。

景德镇制造瓷器的历史可上溯到汉代,当时景德镇史称新平,“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虽然,这时陶器还属于原始瓷器或早期瓷器,烧出的器物色泽、胎体都不成熟,但这正是景德镇制造瓷器的开端,辉煌的未来,正是从这色釉不匀、厚薄不等的器物中起步。如同一株小树,经历了风雨才能成才。几百年后的唐宋时期,景德镇迎来了一个灿烂的高峰。在唐代,一种被称为“假玉器”的瓷器品种问世了。这是由当地一个叫陶玉的人制造的瓷器,在质量、色泽上可与珍贵的玉器媲美。一时间,“假玉器”名扬全国。连唐高祖都下令,列景德镇(当时仍叫新平)的瓷器为贡品。有了皇帝的命令,等于给景德镇颁发了张金牌产品的奖状,做了一次免费广告。到了赵宋时代,帝王们依然倾心于景德镇的瓷器,以至宋真宗干脆将自己的年号“景德”两字,印在了当地产的瓷器底部,给瓷器加了景德镇的商标,此镇也正式命名为“景德镇”。因此,“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成为了广告标语,风靡全国。

宋元战火的洗礼和元末起义的硝烟,并没有使这座无城墙的城市倒下。相反,北方避难的制瓷工匠汇聚于此,把景德镇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朱明王朝的建立,带来了安宁的生活,同时,也推动了景德镇走向繁荣时期。与唐宋的帝王一样,朱洪武和他的子孙们,也对景德镇的瓷器情有独钟。他们直接在景德镇建起了御器厂,称为御窑,也称官窑;委派官员管理、监督瓷器的生产,专为皇室烧制各种宫廷、外交、礼品用瓷。走进这家御器厂,它的建筑分为管理和生产车间两部分。管理车间部分中间是三间正堂,后面连着穿堂,走过穿堂,便来到了寝堂。堂后有一亭,悬挂着题为“兀然”二字的匾额。正堂的左侧建有官衙,衙门中建有正堂、廊房、仪门、鼓楼、库房等设施。生产车间部分由各种“作”组成,“作”相当于现在的车间。按照生产的品类不同,一共有二十三个作:大碗作、酒盅作、碟作、盘作、钟作、印作、锥龙作、画作、写字作、色作、匣作、泥水作、大木作、小木作、船木作、铁作、竹作、漆作、索作、桶作、染作、东碓作、西碓作等。也由于生产的物件不同,各“作”中房间的数量亦不同,有多达几十间的,也有的仅一间。厂中还有各种窑:风火窑、色窑、大龙缸窑、青窑等,共计九十二座。另外,厂中还有水井、柴房、工棚、神祠,甚至监狱。

在这里,明朝政府生产出了大量美妙绝伦的瓷器。习惯上,对明代官窑的产品,均以帝王年号冠名。永乐窑是对永乐时期的官窑瓷器的统称,史载永乐窑的制品“有压手杯、中心画双狮滚球,为上品;鸳鸯心者次之,花心又次之,杯外青花深翠,式样精妙”,可见当时人们制作工艺的精良。这个时期的纯白瓷,称甜白。永乐窑中的颜色釉,釉色以鲜红色为贵。宣德窑的制品产自宣德年间,为明代最为精美的器物,其中青花瓷的色泽达到了最高水平。青花瓷器是指用钴料先在胎体上绘画花纹,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呈现白地蓝花,是釉下彩瓷器。宣德时,青花瓷的胎体凝厚庄重,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这个时期的青花原料,据说是郑和下西洋时,从伊斯兰地区带回国内,叫苏渤尼青,色彩清亮鲜艳,色性稳定;溶入胎釉时,显得青翠欲滴,古朴厚重。因为这种青料已消耗殆尽,所以,宣德时的青花瓷器更加弥足珍贵。宣德窑釉色以祭红、霁青、甜白为佳品。有一款白茶盏,色泽如玉,釉下暗含鸡橘皮纹,杯内有绝细龙凤暗花。这种巧夺天工般的艺术品,见证了明代瓷器的辉煌时刻。从宣德炉到后世的景泰蓝,都已成了中国的国宝。

进入成化时期,青花瓷器虽不及宣德,釉色色彩上的鲜红色也不如乐、宣时期;但这时期研制出的斗彩,堪称上品。所谓斗彩,是先在窑内高温烧成青花,然后填上彩料,再由烘炉低温烘烧而成。高温是指烧成瓷器的温度在一千二百五十度以上;低温,是指釉或彩在一千度上下烧成的瓷器。斗,是斗拢、拼凑之意。景德镇方言,凡凑合在一起,就叫斗;青花和彩色拼凑起来,故而叫斗彩。斗彩又分为两种,一种以青花、釉里红和豆青拼成彩画,称为“釉下斗彩”;一种以釉下的青花和釉上的五彩拼成彩画,称为“釉上斗彩”。这种斗彩栩栩如生,五彩斑斓的图像跃然瓷器之上,让人爱不释手。其中以鸡缸杯为例,有记载说:“成窑有鸡缸杯,为酒器之最,上绘牡丹,下绘子母鸡,活灵活现。”有人评论说,此杯胎薄体轻,近光透影,绘画极精。这种珍品在万历时就极为昂贵,仅一杯便值十万钱。正德、嘉靖两朝,国内又获得外国的“回青”,可与宣德时的“苏渤泥青”媲美。这时的青花瓷器色泽浓重,有一种蓝中微泛红紫的鲜艳色彩。由于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以八仙、八卦、寿山、福海为题材的作品,便不断产生。万历时期,是官窑瓷器在明朝的最后一个辉煌时期,青花瓷器的外国颜料已用尽。于是,青花瓷开始追求图案的富丽堂皇,和器形上的多种多样。花朵中夹带着各种文字,彩瓷中花纹布满全器。瓷制的棋盘、笔管、烛台、鼓凳等器物的出现,使器形的多样化达到了“制作精巧,无物不有”的地步。经过历代御器厂工匠的努力,把明代瓷器制作的水平抬到了一个新高度,有些方面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水平。

穷奢极侈的皇室,不惜重金建官窑来满足自己对瓷器的私欲。而景德镇的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建立的民窑,才是真正的社会推动力。一批陶瓷大师活跃在明代的舞台上,为瓷器的发展史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如以制“卵幂杯”、“琉霞盏”闻名于世的“壶隐道人”吴昊十九,也是江西景德镇人。他的薄胎瓷杯、瓷盏,杯胎薄如蛋幕,盏色明如玑珠,一枚仅重半铢,不到一克重,真是晶莹剔透,轻若鸿毛。所制的薄胎瓷“卵幂杯”,被誉为历史上登峰造极的瓷器之一。仿古瓷制作名家周丹泉所制的仿古瓷器,使人无法辨其真假,以至一件精品问世,四方重价求购,千金竞市。这位周先生常常带着自己的仿制古器请名家鉴定,结果,往往为他的仿品所蒙蔽。据说,有一次,他在朋友处看到一件古鼎,便悄悄地用手指测量器物的高度,用小纸片摹下鼎的印纹。半年后,周先生带着自己仿制的古鼎拜会友人。他的朋友惊讶地发现,周丹泉的古鼎和自己原有的古鼎一模一样。于是,当即买下作为副品。另一仿古名家崔国懋声名更大,他所仿宣德、成化窑的瓷器号称“崔公窑”,名噪当时,四方争购。

有了名家和名品,还有成千上万制作瓷器的名工匠,景德镇的黄金时代到来了。明代官员王世懋的《二酉委谈》中说:“为天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余尝分守督运至其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可见,当时的兴旺景象,昼夜不熄的窑火,锤打瓷土的响声,让初到此地的人无法入睡,整个市镇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手工工场,以至被戏称为“四时雷电镇”。这个雅号真是名副其实。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此地,于是景德镇发展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

景德镇能够成为千年瓷都,除了不惜工本的官窑、技术精湛的大师、勤奋聪慧的工匠,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便是当地的土质。景德镇东北六十里,一个叫高岭的小村子。千百年来,正是这里的土壤给予了景德镇如此的盛名。高岭村的瓷土主要含有高岭石,这种呈白色,略带浅黄、浅蓝色的结晶岩,可以用来烧制瓷器,以洁白、细腻、耐火度强而着称。高岭土的名气,也在很早就传遍世界。在欧洲,至今仍把陶瓷工业上的高岭土,叫“CHINACLAY”,小小的高岭村为中国赢得了世界性的品牌。

用高岭土制成的精美瓷器,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传至海外,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的一个符号、一个标志、一个象征。在宋元时期,景德镇的瓷器就是出口产品。到了明朝,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产量的增加,更促进了景德镇瓷器的海外销售。明朝初期,国力正盛,皇帝的心态在天朝大国的影响下,多用赏赐的方式传到外国。一时间,波斯、锡兰等国家的使臣,都欢天喜地地拿到了中国的瓷器。瓷器成了中外友好的桥梁。但这种恩赏的形式,只在明前期较多。更多的瓷器还是通过商品贸易走向世界。中国瓷器为各国人民所喜爱,整船整船的瓷器来到了日本、非洲、欧洲等地。万历四十二年(1614),当时一艘从爪哇回国的荷兰船,就满载了景德镇的瓷器六万九千多件,占景德镇瓷器年产量的千分之一点九。可见,当时欧洲对瓷器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

景德镇这座历史悠久的南方小城,风风火火地走过了在明朝的辉煌时期,留下了动人的佳话、传世的精品。它还将延续,可以说,景德镇的瓷器是人类一块永恒的瑰宝。

(第二节)医药书集大成: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603年,对于李时珍来说,对于中国医学界来说,甚至对于整个东方医学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李时珍的辉煌巨着《本草纲目》终于隆重出版了。至此,这本关乎民生的宏伟着作才日益被人们重视,辗转翻刻达三十余次,后来又传到国外,为全世界所瞩目。达尔文曾盛赞《本草纲目》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而在后人以超乎崇拜的心情来拜读这本医学巨着时,又是否会想到这部书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李时珍,亦能称得上是我们治学钻研、为人处事的道德典范。

明正德十三年(1518),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东门外的一个世代行医的家庭里,一名男婴悄然诞生。没有声声爆竹,没有喜庆盈门,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然而,出生平静,并不意味着他一生平凡。

李时珍的祖父是当时的一名“铃医”,铃医是当时摇铃走街串巷为人治病的郎中。他的父亲继承家业,也成了一名郎中,并在医学领域小有成就;着有医书《雪八脉法》、《四症发明》等医学专着。尽管如此,受当时世风的影响,父亲还是强烈希望儿子能走仕宦之路,金榜题名、扬眉吐气。

李时珍受家学的熏陶,耳濡目染。对年幼的李时珍来说,医学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深深地吸引着他。然而早年在父亲的“逼迫”下,年幼的他也曾违心地去读四书五经,这纯粹是出于一片孝心。尽管如此,只要有空闲,他就会背着竹篓,跟随父兄去采摘各种药物,因而锻炼出鉴别草药的能力。深爱着医学的他,从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当父亲为人治病时,他常在一旁倾听,帮忙抄药方,学到了不少的医学知识。

1537年,蕲州发生大水灾,江水倒灌入河流,田地被洪水淹没,颗粒无收,广大人民饥寒交迫。这原本已经很可怕了,而更可怕的是水退后,各种瘟疫、疾病接踵而来,人们在死亡线上艰难地挣扎着。但此时的官医却摆起架子,没钱不给治病。李家的父子成了人们的救星,从早到晚,来找他们看病的人摩肩接踵。在忙碌的实践中,李时珍帮父亲救死扶伤,治好了一批又一批的病人,自己也一次又一次得到了锻炼。同时,自幼生活在下层的他,本身对下层百姓就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深知民间疾苦。面对病人的呻吟和死亡的哀痛,他心如刀绞。虽然年少,可他对下层百姓的同情是那么的强烈。至此,他对医学的喜爱变得更为深刻、理智,开始深深体会到医生的责任重大。

随着对医学越来越深的喜爱,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再也不能“错”下去。他选择抗争,他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他真正想要追寻的。他以三次乡试的失败为理由,勇敢地向父亲言明欲从医之心意,表明自己对医学的“热爱”。

几经周折后,李时珍二十四岁那年,父亲终于无奈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一年,他开始跟随父亲正式行医。遂了心愿的李时珍干劲十足,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他是一个认真钻研、善于思考的人。通过从小帮父亲为病人抓药的经历中,他发现自己所看见的医书,有很多不足之处。从汉代的《神农本草》到宋代的《证类本草》虽有所发展,但到了李时珍时代,已有四百多年没有整理和补充过新的知识。特别是其中的错误很多,“草木不分,鱼虫互混”的现象屡见不鲜。医生按书求药,有时还会闹出人命。李时珍更加迫切地感到,要有一部新的医书出现。就是从这时候起,他立下大志,要写一部包括天下所有药方和药物的书,以改正历代药书中的错误。但他知道,要写出这样一部巨作,一定要先精通医术,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明晓这一点的他,便开始为他的理想而努力。

李时珍一边钻研医术,一边行医。一方面,他如饥似渴地从前人留下的医书中吸取养分,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他凭着对穷人的深切同情之心,为百姓治病。他总是一丝不苟,尽心尽力,不计报酬。由于他苦心钻研医术,许多疑难杂症在他手里都迎刃而解。老百姓为他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所深深地折服了,每每提起,赞不绝口。

他的名声越来越大,王公贵族也开始找他看病。李时珍便借此机会,大量阅读藏于王公贵族家里、他以前没有机会看到的医书。武昌楚王听说他医术精湛,聘他为王府侍从。一天,楚王的儿子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李时珍根据中医理论判断后,大胆地施用催吐、设下类药物,把楚王的儿子从死亡的边缘救了回来,楚王欲重金酬谢,却被他拒绝了。出生贫寒的他,是个不重权贵、不求名利、只求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医生。他的品德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威慑力,这种力量使得皇族也不敢对他轻视。虽然身在楚王府,但他从来没有忘记百姓,他时常外出给他们治病。

同类推荐
  • 拯救世界之明末东方帝国

    拯救世界之明末东方帝国

    一个普通的现代青年,偶然遇到未来的时空实验而来到未来的一处基地。很不幸未来的世界遇到了强大的外星人入侵,残存的人类生活在各地的地下城中。青年人只好在这个基地里生活,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这个年轻人。一次外星人的偷袭中年轻人再次被穿越来到了明朝末年。带着一个巨大的基地和六个幸存机器人,还有未来外星入侵的秘密。青年何去何从,是做个富家翁还是奋起抗争呢?青年选择向命运抗争,为未来的大灾难做好准备。青年大声喊道:“既然穿越了,要穿出个新意、穿出个与众不同来!大明我来了!”
  • 锡惠魂

    锡惠魂

    该剧是一部思想文化斗争的悲剧。该剧分为三部。第一部:越国灭吴以后,身为楚国特使的范蠡、文种、冯同、芈季爰,其境遇急转直下,面临被排斥,甚至被杀头的危险。范蠡凭借超人智慧,利用国际间的相互作用,使当面危机得到缓解,并重新获得越国君臣的赞誉。第二部:范蠡功成身退后,在封地锡山大力发展工商,兴修水利围湖造田,迅速成长为一代富豪。而越国则因穷兵黩武,不恤民力,国库空乏,朝政艰难。因此,国家出台一个新经济政策——将全国所有工商收归国有,实行官营。范蠡无奈之下,利用新经济政策在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分歧,在损失惨重后,终于化解了这次危机。第三部:范蠡得罪了越国朝廷。无奈之下,范蠡只好抛弃财产扬帆远去。
  • 大风歌者

    大风歌者

    考古学和史学博士刘宏,在一次考古中遇到意外,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来到了大汉王朝,而且差一点就丢了小命!且看一个现代人如何在汉代叱诧风云,大风起兮,吾辈当歌!这里有千古一帝,有神秘的鬼谷门。这里有热血名将,有华夏儿郎的汉风傲骨。这里更有时代最强音:犯我大汉国威者,虽远必诛之!PS:每天早十点四十更新,读者书友群518740702
  • 灭清伐洋

    灭清伐洋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不去不复返。一方是土匪气十足的土鳖团长,一方是通今博古的精英团长,两名性格迥异的男人,离开了那个属于自己的年代,来到了相对陌生的清王朝末期。武人以乱定天下,清末七王之乱拉开序幕......土鳖团长赵龙语录:要什么民主?要民主还要老子这个团长干啥?求收藏,求推荐,各种求。——————
  • 楚枭

    楚枭

    十步一杀,千里无行。一将功成,万骨皆枯。他得到古剑至宝七星龙渊剑,却意外穿越到了楚汉争霸时期。他身怀秘密,又能否拯救回青梅竹马的记忆?大秦末世,战火纷飞。西楚霸王和汉王刘邦的交锋,又会因为他的横空出世,而有什么改变呢?请各位看官拭目以待。请大家多多支持,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书友qq群号:233483172,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进群交流!
热门推荐
  • 贾宝玉爱上你

    贾宝玉爱上你

    莫道网络虚,君看真爱浓!回头过往事,侬解心中痛?
  • 皇后有点二

    皇后有点二

    全国知名的设计师苏盈盈就这么一不小心的。。穿越了--没想到他竟然穿成了凤天大陆富可敌国的苏家大小姐,好死不死,居然也叫苏盈盈。骄傲受皇子,腹黑攻哥哥,外表冷谋且内心狂热的少侠。我也是醉了。。。==
  • 魔法学生逃学物语

    魔法学生逃学物语

    不可思议的魔法学校?每一个中二病都想破了脑袋都想入学的非常识里世界学校?毕业之后还可以包分配到政府对超自然灾害机关和对超自然犯罪机关?好吧,这其实就是一个学生不超过十个连魔法试验工坊与魔法图书馆都没有的皮包学校......主角东方忽攸被老爸派来向皮包魔法学校校长方寸拜师学艺结果被告知自己被老爸以七千亿卖给了方寸......不过好事还是有的,比如在路上捡到金发少女一只收作私人女仆什么的......于是东方忽攸就开始了他一边上学一边还债一边走南闯北寻找混蛋老爸顺便一边想着怎么逃学的生活。咳咳,这是一本萌元素和燃元素满满的小说哦!我保证!
  • 弑天之王

    弑天之王

    我席卷天下,天灵至宝,如探囊取物。我包举宇内,妖女圣女,爱我欲罢不能。我囊括四海,俯视苍穹,视众生为手中玩物。我吞并八荒,撕碎星河,谱写这一出旷世奇谈。血染青天,只为美人如诗,笑尽苍天,只为封天一念间。既然天道待我不公,留它何用?这天下,是时候该封了!
  • 妃常在侧:我亲亲的冥王大人

    妃常在侧:我亲亲的冥王大人

    高考落榜,被神秘人带到冥界,成了一位宫主。宫主很忙,忙着调查案件和抓鬼(?)……冥界大劫,机缘选定她来抚平劫难带来的动荡与苦难,尼玛!十年后老娘还是一条汉纸!十年光阴不长,遗忘一个人也不行,她隐于市内,苦涩的生活,最终让她看到了希望,却是以命抵命……
  • EXO之命中注定在一起

    EXO之命中注定在一起

    作为21世纪的女孩,林沫柠的人生似乎与他人的不太相同。“你必须和那个人订婚。”严肃的父亲命令地说。于是她……离家出走。“柠儿,你看不出来我喜欢你么?”霸气的他邪魅地说。于是她……羊入虎口。“沫儿,我真的没有机会吗?”温暖的他伤神地说。于是她……满心愧疚。“呀!你以为我哥是你配得上的么?”美艳的她高傲的说。于是她……怒火难休。婚约?她偏不要。可是结局总是出乎意料呢……
  • 恶魔回礼天使余香

    恶魔回礼天使余香

    白月光与神秘复杂的女主,相恋相知的故事。(有甜有虐,像浓浓的咖啡,加了一点糖。)
  • 病娇总裁轻点抱

    病娇总裁轻点抱

    陆希儿,本是陆集团的继承人,陆集团却被他的公司收购,无奈,只好找一份工作,却不知,她的大老板竟是他……
  • 一梦倾江南

    一梦倾江南

    暴风雨前的宁静,京城人人自危,楚王、魏王、齐王、小皇帝一同的沉寂是归于和平的信号,还是新一场风暴来临的过度?三月春光无限,江南风景正好,楚王府的五位公子第一次停战是楚王府再度兴盛的彩头,还是新一场疯狂的预兆?
  • 重生之遗憾都去扑街吧

    重生之遗憾都去扑街吧

    如果人生能重来,你会选择去弥补曾经的遗憾吗?还是会保持原有的轨迹,和上一辈子一样,和那个人结婚生子,平凡安稳的过完这一世,家族联姻的你们将又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