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70300000019

第19章 十月革命(6)

10月25日,起义的总参谋部——军事革命委员会成立,托洛茨基当选为主席,之前他已是苏维埃主席。10月27日,列宁在火车司机雅瓦拉的家中会见了中央委员会军事局的领导人捷尔任斯基、米·谢·克德罗夫、弗·伊·涅夫斯基、尼·依·波德沃伊斯基等人,讨论了武装起义问题,其中包括成立起义司令部——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的问题。列宁提出,军事革命委员会应是一个全权机关,但又是一个非党的、联系广大工人、士兵阶层的起义机关。

10月29日晚上,列宁和几位同志参加中央委员会扩大会议。当他走在列斯诺伊区杜马大厦附近空荡的胡同里时,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把头上戴的帽子和假发吹掉了,这一下子使列宁意识到,如果起义再拖下去,反革命的“狂风”同样可能把自己和同志们的脑袋“吹去”。会上列宁主持了会议,除中央委员会外,军事局、彼得格勒委员会以及其他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列宁作了关于10月23日中央委员会会议的报告,斯维尔德洛夫宣读了各地准备起义的情况和通报,接着参加会议的各地和各组织代表汇报了起义的准备情况和广大群众的情绪。会议再次肯定了列宁提出的关于起义的决议案,并成立了由斯维尔德洛夫、斯大林、捷尔任斯基、布勃诺夫、乌里茨基等组成的领导起义的革命军事总部,这个总部是彼得格勒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核心。

扩大会议之后,布尔什维克党加紧了起义的组织工作和技术方面的准备工作。中央派许多特派员到各地组织和领导起义。各地党组织和各地苏维埃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进行起义前的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人赤卫队大约有20万人,彼得格勒的卫戍部队士兵在托洛茨基的争取下大多数站到了革命方面来。起义迫在眉睫,利箭在弦。

在这紧要关头,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公然在10月31日的《新生活报》上发表反对武装起义的声明,泄露党的机密。在声明中,他们公开反对党中央关于武装起义的决定,表示“反对任何发动武装起义的企图,这种企图定归于失败,而给党、给无产阶级、给革命的运动招来致命的后果”,“把一切放在日内一次进攻上作孤注,乃是冒险绝望的行动”。显然,这个声明客观上起到了为克伦斯基通风报信的作用。

列宁得知消息后,十分震惊和气愤,他在给中央的信中痛斥这种行为是无耻的工贼行为,是对革命的叛变,提议把他们开除出党,撤销他们的职务。但斯大林宣称,出于对两位老同志的“关心”,加上两人认错态度好,主张从轻处理。最后中央委员会责成二人不得擅自发表反对中央路线的言论。

政府得到起义消息的当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密谋镇压武装起义的措施:下令前线大本营迅速把军队调回彼得格勒,命令城内外驻防的哥萨克军队进入戒备状态,把附近各军事学校的士官生集结在城内,增派军队控制涅瓦河上各重要桥梁,迅速组织妇女“敢死队”以补兵源不足,等等。11月2日,司法部部长命令法院立即发出逮捕列宁的新命令。革命危在旦夕。

11月2日夜至3日凌晨,列宁在工人巴甫洛夫家里会见了中央军事局领导人涅夫斯基、波德沃依斯基等人,听取了他们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准备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由于军事局已派代表到各前线军队和各城市中去联系给予武装起义支援,波德沃依斯基建议推迟起义。列宁否定了这一建议,因为这样会给敌人以更大的喘息机会。

11月3日,政府彼得格勒军队委员会代表会议正式承认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是卫戍部队的真正指挥机关,除非有托洛茨基或他的助手或适当受权的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任何人的命令都不服从。11月4日,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了驻扎在首都及其周围的几乎所有团队的军事委员,因而保证了同实际在指挥下的所有部队的联系。凡是不服从苏维埃的军官均被撤职或查办。

政府在积聚力量蠢蠢欲动的同时,企图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向布尔什维克发难。11月5日夜,克伦斯基得到预备国会的赞同,获准全权镇压革命。他下令哥萨克部队整装待发,准备占领武装起义司令部所在地——斯莫尔尼宫;要各守桥部队拉开涅瓦河上的活动桥梁,以割断彼得格勒工人区同斯莫尔尼宫的联系;几支士官生炮队到冬宫广场集合待命。11月6日黎明,士官生奉政府之命,袭击并查封了布尔什维克中央机关报《工人之路》和中央军事组织的《士兵报》印刷厂。上午7时左右,彼得格勒城内大部分街道的交通已经中断。政府下令调动武装占领起义指挥中心斯莫尔尼宫,并增派士宫生、“敢死队”守卫政府所在地冬宫。

《工人之路》遭到袭击后,布尔什维克中央立即召开会议,针锋相对,对政府的进攻进行反击。上午10时,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夺回被士官生所占据的印刷厂,并在《工人之路》报编辑部和印刷厂门前布置岗哨,加强防御。上午11时,《工人之路》报出版。同时,革命军事委员会首先用电话通知各部队整装待命,要求赤卫队总司令部动员所有的力量和调动所有的运输工具,配合革命士兵,保卫工厂,占领首都各主要地点和政府机关,并派出大量赤卫队加强对斯莫尔尼宫的保卫。6日下午,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很快控制了中央电报局、电报通讯社,并控制了涅瓦河上的一些重要桥梁。

列宁住在秘密场所密切注视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展开斗争的动向。在得到政府已先下手的消息后,很快就写了张条子送给中央委员会,请求允许他到斯莫尔尼宫去,但是没有被允许。于是列宁立即提笔给中央委员会写了急信,让秘密交通员福法诺娃火速送到起义指挥部。信中写道:“我写这几行字是在24日晚上(俄历10月24日——编者注),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我尽力向同志们说明,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目前提上日程的问题决不是会议或代表大会(即使是苏维埃代表大会)所能解决的,而只有人民,只有群众,只有武装起来的群众才能解决……无论如何必须在今晚逮捕政府人员,解除士官生的武装(如果他们抵抗,就消灭他们),历史不会饶恕那些拖延时刻的革命者。”

福法诺娃送信去斯莫尔尼宫后,列宁放心不下,没等她回来,就决定亲自到斯莫尔尼宫去指挥起义。拉希亚帮他找了一个旧大衣穿上,用手巾把半边脸扎起来,戴上一顶旧的鸭舌帽,拉希亚打扮成流浪汉的样子,这样在路上避免让人认出。为防万一,他们还准备了两张去斯莫尔尼宫的通行证。走时,列宁给送信未归的福法诺娃留了一张便条:“我走了,到您不想叫我去的地方去了。再见!伊里奇。”

列宁和拉希亚首先坐上了一趟空空的电车,到波特金大街的拐弯处下车,步行到利齐尧大桥,那里赤卫队控制着,他们顺利过关。但当走到桥的另一端时,却发现是由克伦斯基的士兵把守着,一些因为没有通行证而不被放行的工人围着士兵吵着。列宁趁哨兵争吵没注意,和拉希亚悄悄绕过岗哨过了桥,转向什帕列拉街。在什帕列拉街走了一段较长的路,就被迎面而来进行巡逻的两名骑马的士官生拦住,要他们出示通行证。一身流浪汉打扮的拉希亚装起醉鬼的样子,故意和士官生结结巴巴地拌起嘴来。士官生以为是喝醉酒的两个工人,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事不宜迟,他们尽量抄森林小道,走近路,很快便到了距市中心数公里远的郊区。

在宽阔的涅瓦河畔,列宁终于来到了戒备森严的斯莫尔尼宫。这原来是为贵族小姐开设的修道院学府,现在却是革命的指挥中心。全楼100多个房间中,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打字机声和电话铃声响成一片,各个工作部门紧张而繁忙地运作着,几百名联络员进进出出,设在三楼的作战指挥部——革命军事委员会在不间歇地开会,随时作出决策。广场上装甲车隆隆作响,一批批汽车和摩托车开进开出。大厦入口处摆着机枪和大炮,大厦周围岗哨林立。大厅里聚集着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代表。

列宁的到来,使同志们既感到大吃一惊和意想不到,又十分高兴,因为这样列宁可以直接驾驭整个起义的航轮,成为起义的总指挥。在听取了托洛茨基等人的工作汇报后,列宁立即下达了正式举行武装起义的命令和进行起义的有关事项。他要求把最可靠的部队调动到最重要的据点去,首先占领电话局等要地,攻克彼得保罗要塞,逮捕总参谋部和政府的官员;派遣那些宁可战死而不让敌人前进的“敢死队”去阻止士官生和野蛮师……打字机立刻记下了他的口授文件,然后由他将文件签署上自己的名字。一份份手令从这里迅速送达各处。

斯莫尔尼宫热火朝天,彼得格勒通宵激战,各种报告和请示从四面八方送到列宁手中。列宁不时派出信使,及时给予指示和处理。

参加起义队伍的工人赤卫队、卫戍部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革命士兵共20万人投入战斗。而克伦斯基政府从前线急调的军队尚未赶到,留守彼得格勒的武装力量,连哥萨克、士官生、“妇女敢死队”之类的力量合起来也只有几万人。革命形势呈排山倒海之势,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经过激战,到11月7日凌晨,起义队伍已占领了各主要桥梁、火车站、电话站、发电站、银行等战略要点,除政府藏身的冬宫玛丽娅宫、总参谋部等附近的一小块地区外,整个城市实际上已掌握在起义队伍手中。上午10时左右,克伦斯基化装成水兵乘坐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出彼得格勒。

从11月6日深夜至7日凌晨,列宁还主持召开了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会议,会议听取了关于武装起义进展情况的汇报,讨论并决定俄国新政府的名称为“工农政府”,政府成员为“人民委员”,初步确定了人民委员的人选,讨论了制定土地法令的问题。

11月7日上午,列宁起草了《告俄国公民书》,由“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电台以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播发,并在当天的报上发表。文中宣布,资产阶级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到军事革命委员会手中。下午1时,起义队伍攻下了预备国会所在地玛丽娅宫,解散了预备国会。下午2时35分,列宁出席在斯莫尔尼宫举行的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紧急会议。当他在会场出现时,会场上响起了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的报告。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始终认为必须进行的工农革命已经成功了,俄国开始步入新时代,从现在开始应着手建设无产阶级的新国家。会议顺利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决议。

下午6时,起义队伍已将政府盘踞的最后一个据点冬宫完全包围。冬宫位于市中心,是原沙皇居住地。它背靠涅瓦河,面对一片开阔广场,是一座高22米、宽160米、长200米的豪华典雅的建筑物,有1050个大小厅房。克伦斯基逃跑后,政府各部的官员全龟缩于此。1500多名士官生、哥萨克部队和“妇女敢死队”死守。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令其于6时20分停止抵抗,缴械投降。政府接到通牒后,以要与前线大本营协商为借口,拖延时间,企图顽抗。于是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以武力解决。晚上9时,彼得保罗要塞发射3发信号弹,进攻开始。晚上9时40分,起义水军驾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进涅瓦河,向冬宫发射炮弹,冬宫阵地内的敌人顿时一片慌乱,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士兵、水兵和赤卫队员趁势冲进去。深夜2点15分,队伍完全占领冬宫,政府的各部部长全被逮捕。至此,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已取得全面胜利。

当攻占冬宫的战斗正在激烈进行时,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出席大会的代表约670名,布尔什维克390名,占了大多数,同情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169人,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不到100人。

斯莫尔尼宫的大厅内人声鼎沸,挤得水泄不通。10时40分,在会议主持人一个劲儿使劲摇铃后,大会宣布开始。孟什维克和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眼看自己处于少数和孤立的地位,拒绝推选自己的代表参加主席团,他们发表了一份声明,攻击武装起义是“搞军事阴谋”,是“对祖国和革命的犯罪行为”,“规劝”工人和革命士兵要“及时醒悟”,宣称“唯有组织统一民主政权才能制止国内战争”,恫吓说“军队将从前线开临彼得格勒,会将城市彻底摧毁”。革命形势已明朗化,他们的理论已没有市场,在一片斥骂声中灰溜溜地退出会场。次日凌晨3时10分,大会接到攻下冬宫的捷报,顿时全场沸腾,欢声雷动。

同类推荐
  • 杰克·韦尔奇自传
  • 胡适新论

    胡适新论

    本书是作者1987年至1995年间胡适研究的相关成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从《新青年》的思想及“新青年”群体的分歧乃至分裂,到胡适本人的思想及其与各界的关联,如胡适的文化观与价值观,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他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的思想与活动,他与蔡元培、陈独秀、梅光迪的关系及其思想、学术与政治态度的比较,等等。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再认识》一文,批评某些人以所谓“全盘反传统”来否定新文化运动是不实之词,反响很大,纠正了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阶段的认识偏差。作者认为:对胡适的认识的改变和深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中国社会的进步,反映出开放社会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7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摄政王载沣:大清王朝最后的掌舵人

    摄政王载沣:大清王朝最后的掌舵人

    载沣,慈禧太后的接班人,也是大清王朝的最后一位掌舵人。本书作者站在大历史的维度,立足于载沣掌权时中国处于转型期的历史拐点,以改革窗口期各阶层不同诉求为背景,抓住载沣以维护政权为宗旨,却以丢失政权收场这条主线,探究了载沣治国执政之得失,揭开了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秘密,比如,慈禧为何选择载沣为接班人?政治强人慈禧去世后最高权力平稳交接背后有何惊天秘密?载沣何以甫上台就罢黜袁世凯?这背后有何巨大阴谋?压力骤增,暗杀和政变的密谋涌动,载沣又如何应对?本书以载沣为切入视角,对晚清最后几年的历史给予了新鲜犀利的观察与解构,对中国近代史演进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思考,可谓一部对晚清史研究的上乘之作。
  • 向前进

    向前进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热门推荐
  • 裂缝里求存

    裂缝里求存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光!”───江魏
  • 魔宠翻译

    魔宠翻译

    自小命贱女汉天不怕地不怕奈何灵异泛滥听得懂生灵之言奇葩遭遇不断袭来
  • 忆梦迷罔

    忆梦迷罔

    忆梦与迷罔一日结成契约,共同完成系统布置下来的一个个狗血的任务,在各种世界中游历四方
  • 那一场指腹为婚

    那一场指腹为婚

    她是他指腹为婚的未婚妻,家道中落后,他找到她,满脸坚定的说要娶她。满心欢喜的穿上喜袍,坐上花轿,却被抬到了周府的偏门。她,成了周府的白姨娘。他,周家唯一的继承人,借口为了周家的名声,让母亲同意自己娶她,却不料,母亲只让她做他的妾。不想她继续在外吃苦,他勉强同意,对所有人掩藏了心底的情愫。在周府里兜兜转转,当她再也承受不住婆婆和主母的刁难,想要离开时,他却向她说出了所有事情的始末。她会怎样抉择?是继续着这样无尽的纠缠和折磨,还是挥一挥手,转身离开?
  • 一品邪君

    一品邪君

    郎浩宇,一个专情而又多情的家族少爷,除了睡觉以外,时时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就像一匹潜伏的狼,择机而动,玩转商业和美女——呃,不对,商业可以玩,富二代可以踢,美女嘛,咱得装纯洁。在学院,他是学生,美女老婆是校长,美女校长随身带着刁钻机灵的娇俏小助理,据说是防色狼专用。
  • 凤起九华

    凤起九华

    女主轩辕月被自己妹妹毒打后死去,恰好与来至25世纪的顶尖杀手轩辕月在同一时刻死去,因此25世纪的轩辕跃便成为了这位废材大小姐。没有人知道在他那丑陋的表皮下有着一张倾倒众生的容颜和她那从未向外人展露过的天赋,忽然有一天他性情大变急下展露锋芒,光耀众生,无数男女为之倾倒。在不断的历练与成长过程中成就了无上的荣光。
  • 爱的神话:为做鸳鸯不为仙

    爱的神话:为做鸳鸯不为仙

    一场意外,使她险些丧命,容颜尽毁,为此遭尽了冷眼。她以为此生必然孤老终生。直到遇见了他。一次偶然,他来到了不属于他的地方。他愿放弃一切,只为不让她再孤单。然而,一切没有那么简单……(万物有爱,一场意外,不是意外,几世轮回皆因爱。爱是神话,时时牵挂,世世牵挂,只有真爱胜神话。)
  • 神王灭世

    神王灭世

    一人控位面,一怒毁生灵,一笑救万物,一伤万古枯
  • 荒古神帝

    荒古神帝

    三千世界,帝王争道!一尊荒古石像突然从长眠中醒来,只是记忆丧失,为寻回记忆,他踏上了睥睨天下的道路!
  • 乱世之烽火佳人

    乱世之烽火佳人

    纸醉金迷的上海滩,女人永远是可以被牺牲的物品,每个人都被迫要跟着这个游戏的规则走,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再到四大金刚之一的仙乐斯的头牌,她委曲求全,步步为营,为了仇恨转变成如今的烟视媚行,十里洋场,繁华如梦,到头来岁月如歌,牺牲自己,成全他们的万番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