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5500000031

第31章 关于知青口述史(2)

过去我写《中国知青史》,对知青典型,从整体上是把他们看作“政治工具”,从个体上是把他们视为简单的“政治符号”,观念保守,思维僵化,缺乏个性,甚至“头上长角,身上长刺”,似乎就是他们的共性。这样一来,书中留给他们的就只有揭露和批判了。一旦我作口述,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并且成了朋友,就发现以往的看法太片面。典型也是人,有他的喜恐哀乐、优点和缺点、极富个性的方面。

柴春泽,一个极左路线最猖獗年代红得发紫的知青典型,在我的《中国知青史》中曾无情地将他称为“有写信癖”的人。通过与春泽的交往,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朴实而且循规蹈矩的人,思想上的拘谨可能有一些,但绝对是个好人,工作认真到了极点,每天早到晚退,同时当着许多班的辅导员,被人们看作“活雷锋”。他当年领着知青在玉田皋种的稻子,如今扩大到了数万亩,仍在造福一方。采访增进我对他的了解,经历、观念、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不再重要,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一次吃饭。我开玩笑说:“你是极左,我是极右,咱们现在坐到一块了。”他给我打电话,也是一口一个“大哥”,挺亲的。

刘继业、吴献忠,都是柴春泽当年“一个战壕的战友”,辽宁的著名知青典型。“文革”结束后他们同遭牢狱之苦,还被开除了党籍。如今的刘继业,已是一个大型国营企业的中层领导,这里有周围人的宽容与帮助,更有他本人的勤奋与执著。吴献忠至今仍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自称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她最大的一个理想是将来有机会在沈阳盖一座知青大厦,里面有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有钱的知青来,没有钱的知青也请进来。你可以认为这个理想有点离谱,却不能怀疑她的真诚。在一个铜臭熏天的环境里,这样真诚的想法不是很可贵么?

张铁生,当年因交“白卷”而名满天下,1976年又在政治舞台上红极一时,为此,他在“文革”以后蹲了19年的大牢。出狱后下海创业,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他大龄结婚,孩子的身体不好,成了他的一块心病。虽然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但他还是惦记着一同落难的老领导,说将来有了钱要去看看他,资助一下。讲义气,重友情,这是张铁生为人很真实的一面,而这一面在文献中又怎么能有反映呢?

口述方法可以补史,可以证史,可以修正甚至改变人们对历史的认识,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但是承认它的价值,并不意味忽略它的缺陷和不足。口述中包含各种不真实成分,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因为时问久远,受访者记忆出现偏差,如记错了时间,人物张冠李戴、事件因果关系错乱等。受访者站在今天的立场上回溯历史,犹如带着一副变色镜眺望远处的山景。

文献记载是稳定的,一旦形成白纸黑字,就能千古不变;口述则是流动的,一次性的,同样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他的口述可以衍化出许多的版本。哪个真?哪个假?哪个假作真时真亦假?除了遗忘造成的失忆外,选择性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采访吴献忠,是通过刘继业的介绍,献忠特意从抚顺赶到沈阳。第一印象,人很瘦,眼睛大大的,一副饱经风霜、受苦受累的样子。开始的场面比较拘谨,对我送的《知青史》颇“不感冒”,用她的原话:“不用看,也知道里头怎么写的”。这当然是指有关她的部分。关于那段历史,她本来不愿意多谈。我说:愿意不愿意谈,是你个人的事情,但是你成为一个历史中的人物,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关于那段历史,你说有许多不真实的报道,那么真实的是什么?你不讲,别人又怎么知道?再说了,将来还要有人研究这段历史,你不讲,后人只能根据文献的记载。这番话,可能打动了她。但采访的结果,关于1978年她在政治上最活跃的那段,还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带过。

这让我联想到知青回忆录中的“失忆”现象。有些失忆,是无意识的,有时则是有意识的。许多受访者和回忆者,在淡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采取回避、推卸或轻描淡写的态度,也是人之常情。

我还采访过这样一位知青,第一次采访,他给我讲了一大通故事,很生动;第二次采访,他重提这段历史,却换了另一个版本,我不禁一楞:“您这次说得怎么跟上回不一样啊?”没想他轻轻一乐:“哦,上次讲糊涂了,掺了不少小说的内容”。我只好追问:“那这一次可是真的了?”“那是当然…”还有一位知青,给我讲他被强制送往新疆的经历,在我整理的录音稿里清清楚楚印着这样几句话:“也就是在我去新疆的第二年,我母亲哭瞎了眼。她是45岁时生的我,我是她的老儿子,同年她就积劳成疾去世了。”过了些日子,我和这位老兄还有他的几位朋友聚在一起吃饭,大概是酒精起了作用,在谈到崇文区红卫兵抄一资本家的家,女孩子操刀反抗被活活打死时,他嘴里忽然冒出这么一段触目惊心的话:“我到新疆没几天,╳╳╳中学的红卫兵来抄我家,我哥那年24岁,手里抄起一个擀面杖,护着我妈说:谁敢动我妈一根毫毛,我就跟他拼了!没想到一个红卫兵从身后给了他狠狠一棍子,一声没吭,就倒了。一顿乱棍,把我妈和我哥都打死了……“文革”初期血雨腥风中。红卫兵在北京城里抄了多少人家?打了多少人?死的至少也有几千口吧,能够像他哥哥那样挺身护卫老母亲的能有几人?!我不禁对他死去的哥哥肃然起敬,又不解地问:“你哥哥是英雄啊,应该青史留名的,你为什么要隐瞒那段历史,说你妈是病死的,”他显得很不好意思,指指身边那位跟他共了几十年风雨的老哥们:“我们家的这事儿,对他都没说过。”他还告诉我:哥哥死后,嫂子改嫁,遗腹子送了人,改了姓,如今长成大小伙子,还不知道他爸是怎么死的。领红卫兵抄他家的那人,竟是他从小练跤的跤友,居然不知道那是他的家。这事让他至今悔恨不已:“如果我当时在场,他一挥手就能把那帮小子招呼走。这是灭门之灾啊,就是因为他们把我送了新疆……”我提起这件事,是想说,口述者的虚拟有着复杂的原因,但至少在现实中,专制主义造成的恐惧阴影,仍旧是妨碍受访者实话实说的一个原因。口述者文过饰非,选择性地讲述他想要讲的东西,隐瞒他不想说的部分,这就使口述的真实性打了折扣。

口述方法的不足,不仅在于受访者的“虚拟”,还在于有意删去某些真实,从而将变了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我采访的一个女知青,有一个非常隐私的事儿。她跟农民结婚,按我过去的理解,那原因再简单不过了,一个是出身不好,一个是生活太艰难,没有别的东西了,可她谈到这个问题,却说那么早在农村结婚,跟当初的性经历有关。可是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她也不好说,我也不好问。这个事件一直到现在还缠绕着她,她总说:我就弄不明白,这个经历对我怎么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可星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我也不清楚。审核定稿时,她提出要删去这一段。我提出可以换用假名,这样就没必要隐瞒了,但她不同意。最后,对她一生影响至深的一个隐私就这么删去了,那么关于她在农村结婚的原因还说得清么?

还有这种情况,某人口述讲的挺好,我好不容易把它整理成文字,然后请她核实,结果被她大刀阔斧几乎全部改写,该删的删了,该改的改了,该隐讳的隐讳了,受访者担心可能招致的议论、歧视、官司,作出种种删改,当然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在核定人名、地名、时间的同时,又制造出新的不真实。

最后我想说,在评估口述的功用和价值方面,历史学者和人类学者存在着一定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两个学科的性质和研究特点所决定的。人类学者的工作中心主要在贫困落后的边远地区,研究对象是没有文献或少有文献的少数民族,是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田野调查、采访口述顺理成章成为重要的工作手段。史学则不然,它的研究范围可能更宽一些,在时间与空间任意穿梭的自由度更大一些,研究对象可以是社会上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也可以是主导社会潮流的精英集团,不管怎么说,立足文献研究,正是它自身优势,口述方法当然要利用,但优势不能舍弃。海外著名史学家唐德刚替胡适写口述史,胡本人的口述只占50%;替李宗仁写口述史,李本人的口述只占15%,其他部分资料都是他搜集并加以印证补充的。可见,即便是撰写口述史,史学家的文献功底也是一大优势。

总之,口述方法与文献方法其实都有它的局限。受访者有选择性记忆,历史的编纂者不是也有选择吗?口述史料有失实的地方,文字书写的史书就完全真实吗?至于哪种方法容易接近历史的真实,这个问题恐怕永远说不清。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口述与文献互相补充,彼此印证,两者相得益彰,就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的真实。

[作者简介]刘小萌(1952-),河北完县人,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编:100006;电子信箱:luxum33@hotmail,com.

同类推荐
  • 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美洲现代作家作品泛读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博马舍

    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够游历世界的各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采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它将帮助青年朋友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学的素养。
  • 人间词话精编

    人间词话精编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扛鼎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书选用了王国维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阐述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
  • 新诗观止

    新诗观止

    收胡适、鲁迅、郭沫若、李大钊、藏克家、俞平伯、柔石、艾青、流沙河等作家诗作200多首。
  • 春上明月山(徐坤文集)

    春上明月山(徐坤文集)

    本书重新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精华,如获得2014澳门基金会举办的“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人征文大奖的《澳门的云淡风轻》,被收入江西省中学生语文课外辅导读物的《春上明月山》,及其他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的作品,以及发表在《青年文学》封二的人物素描系列、《新年晚报》上的“清气乾坤”个人专栏文章。
热门推荐
  • 星楚

    星楚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可惜此身为鹿,无路可选
  • 史上最菜穿越者

    史上最菜穿越者

    小扑街方云只想安静地写小说,未曾想也有撞大运的一天,居然获得了穿越的能力。从此,坑日战场上给小鬼子背后来一枪,历史的车轮给狠狠踹一脚,武侠世界里体会快意恩仇,仙侠玄幻中寻宝问道,灵异世界……好吧,我能说我怕鬼吗只可惜,便宜没好货,更何况是天上掉下的不要钱的馅饼获得的宝物居然不能带到现实世界?辛苦修炼的功力也将化为乌有?就连关键的记忆也不能带走?那我穿越还有什么意义!吃饱了撑的!什么,我在各个世界的所作所为都被写成了小说,发表小说,获得读者认可将会获得兑换点,兑换本就应该属于我的东西。世界太复杂,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写小说,呜呜(无限流、文娱向)
  • 人间冷思月

    人间冷思月

    从今以后你便叫做冷月,感激我也好,恨我也罢,想要报仇先超过我才略有资格。
  • 网游之终极无赖

    网游之终极无赖

    “啊!流氓……”寂静的夜空一阵尖叫声传出。“啪!”紧接着一个巴掌扇下,叶昊只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痛。“不就是看几眼嘛!你又不少什么,你至于嘛!”说完,叶昊再度朝着眼前的这名美女那傲人的双峰上狠狠地扫视了几眼。“其实我很纯洁的。”紧接着叶昊有点委屈地说道。
  • 基础大师兄

    基础大师兄

    赶上了穿越流,在没有无敌功法,神器,神兽,老爷爷老奶奶等外物的最惨穿越下,看男主如何无耻,狡猾,精打细算成就绝代风华!“单项职业非最强,我只是最全基础职业搬运工,只有自己才是最好的师傅,我只是你引路的基础大师兄”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白目高手的霸道总裁

    白目高手的霸道总裁

    代号白猫为了报仇成了杀手却有一个很爱她的人她:恩~总裁要不要这么厉害总裁: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呢/偷笑/
  • 新编车间班组工会工作与职工民主管理

    新编车间班组工会工作与职工民主管理

    在企业工会工作和职工民主管理工作中,车间班组的工会工作与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占有重要地位。
  • 宅妻撞上富二代

    宅妻撞上富二代

    养母破产,唯一挽救的办法,就是要她嫁给集团的总裁,她原本以为自己重新获得幸福,但在养母的心里,她终究抵不上她的公司,为了报恩,她义无反顾地踏上红毯,嫁给传闻中的完美钻石男,却不想,他温文尔雅的完美之下有一颗完全腹黑的心,可是她却意外发现,腹黑的后面也有温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创投中国:经典创投案例

    创投中国:经典创投案例

    本书是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优质创业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系依据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评比达标表彰保留项目的通知》所保留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优质投资项目评优表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系列丛书包括创投家篇、创投机构篇、创投案例篇三本书,60万字,案例生动、资料翔实,集中展现了各优秀创投家、创投机构和创业企业的成长历程和风采。丛书将成为树立创业投资行业标杆,推广行业最佳实践,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更好地支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文献。本系列丛书是依据2011年度的首届评优表彰活动,创投案例篇包括吉阳自动化、格林美、太阳能游艇、红宝丽等共17家优秀创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