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5500000073

第73章 文学人类学研究(2)

这里的意思决非和外国“同步”就好,否则就不好。弗雷泽的《金枝》从上个世纪初就开始影响中国的学术研究,在20-30年代,江绍原的《发须爪》和郑振铎的《汤祷篇》都是受其启发而写出的名著。1987年,该书中译本问世后,文学、神话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引用和受其影响而写作的文章、专著更是不胜枚举,我本人的岩画和彩陶研究就深受弗雷泽的影响。一本书影响我们长达近一个世纪,固然说明它的生命力强大,但这种现象本身的确值得注意。《金枝》自1890年问世后,不断增补和再版,尤其是它的删节本的畅销使弗雷泽成了西方人类学史上只有玛格丽特·米德才能和他比肩的人类学畅销书作者。弗雷泽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批评的巨大影响有美国学者约翰·维克里的《(金枝>的文学影响》一书专门探讨。马林诺夫斯基曾经盛赞《金枝》“在很多方面是人类学最伟大的成就”,是“每一个文化人都熟悉的著作,一本对很多知识分支都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的著作”。弗氏的学生、神话-仪式学派的代表人物简·赫丽生(Jane Harrison)曾经记述了一位警察告诉她的话:“我过去相信他们告诉我的一切,不过,感谢上帝,我读了《金枝》,从此以后我就成了一个自由思想者”由此可见此书影响面之一斑。人类学家马雷特等人对弗雷泽提出的严厉批评并没有阻止《金枝》在当时和后来的辐射效力。但是,自马林诺夫斯基之后,弗雷泽的方法和著作在西方人类学中就变成昨日黄花了。当代人类学家一般认为,马林诺夫斯基引起的人类学“革命”有三个目标:(1)用田野经验取代扶手椅上的人类学;(2)在宗教和巫术领域,用社会活动(仪式)的研究取代弗雷泽对信仰的关注;(3)用对当代社会的理解取代错误的进化序列。当然,也有人类学家认为,所谓的马林诺夫斯基革命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在马氏之前已经有其他很多人生活在其他社会,说着当地的语言,做着系统的观察并写出他们的“田野报告”。马氏坚持并且变成规范的不过是人类学应该成为一门比较的科学,人类学家的工作应该是从第一手研究中得出理论。但无论如何,1922年,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m Pacific)的问世无异于给弗雷泽比较形式的人类学话语敲响了丧钟。《金枝》在人类学历史上的影响并不大,有些极端的人类学家甚至认为弗雷泽在人类学史上没有什么地位。数十年来,《金枝》常常是人类学家批评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例如,彼得·芒兹在20个世纪70年代就有专著《当金枝折断时》讨论弗雷泽的方法论。英国人类学家利奇认为,弗雷泽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人类学家,只是因为在那个阶段人类学在学院精英即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古典学者中突然变得时兴和备受青睐的缘故,也离不开弗雷泽夫人的襄助。弗雷泽自称是一位社会人类学家,他的兴趣偏向却在心理学而不是社会学,他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读者和民族志材料的分类者,却不是一个精确的学者或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弗氏认为自己写的是文学而不是历史或科学,他用大量的“证据”以使自己的观点显得可信,这些“类比”的证据对于他讨论的问题没有多少相关性,内米的古代仪式很可能如他所说,同样也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弗雷泽的概括不一定错,但常常显得肤浅。马蒂·罗思把《金枝》当作一个想象的虚构作品来阅读,认为弗雷泽就像古典史诗中的男性主人公一样要完成命运的游历,而这只有通过正确地阅读仪式和神话才有可能。他认为弗雷泽不是人类学家,而是一个艺术家和作家。玛里琳·斯特拉森指出,弗雷泽的目的不是要比较社会制度,而是把各种习俗搜集在一起来阐明一个特殊的习俗系列;其比较程序包括两个命题,一个是在任何一个行为中都可以找到有助于解释当前形式的旧习踪迹,另一个是习俗被理解为信仰的反映。弗氏的著作因为过于文学化以及使事件、行为、信条和仪式脱离语境而遭人诟病。他的叠加例证式的叙述不能创造内在的语境以把单纯可信的东西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逻辑。但是,在很多方面,弗雷泽掉书袋式的渊博(bookish plenitude)是颇具启发力的,人类学的后现代书写就能够从弗氏身上获得不少灵感。斯特拉森还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讨论。

这里大概不是详细讨论弗雷泽功过得失的地方。相对于人类学的学科来说,他在西方和中国都经历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传播效应。这正如人类学家马克·曼加纳洛所说,尽管弗雷泽的比较话语形式在马林诺夫斯基之后几乎没有人类学的追随者了,但它以及从中演化而来的修辞形式却对文学批评、古典文学艺术研究和神话学的文本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西方和中国都是如此,这其中不能不说有一些文本之外的缘由。

弗雷泽只是一个个案或征兆,向我们显示出文学人类学研究与现代性的深刻关联。姑且不说弗雷泽的对错,他的理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被我们当作一种透明的前提使用,这本身就暴露了我们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在对待西方理论时有一种和“五四”时期一样的实用主义态度。这大概相当于林毓生说的“在我们学习西洋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平心静气地学,我们是想把外国东西学好以后,使我们的力量增加,使我们强起来:我们最基本的冲动是一个功利的冲动,而不是一个人文的冲动……当功利的冲动导使我们学习西洋的时候,常常发生一种迫不及待的心情。那么复杂的外国现象与学问,人家演变了几千年,我们哪里有功夫都学呢?我们所要学的是我们所最需要的东西”。如果说在文学人类学发展初期出现这种实用和浮躁的态度尚可理解和原谅,那么,在它继续发展时,如果不警惕和避免这种非学理化的倾向,就可能对它自身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害。撇开弗雷泽不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霍金就在《16和17世纪的早期人类学》一书中对人类学知识谱系的形成和跨文化比较的认识沦陷阱做了精辟的论述;人类学的非历史性和欧洲中心主义近年来也在库珀的《发明原始社会》、沃尔夫的《欧洲与无历史的民族》、费边的《时间与他者》、科马洛夫的《民族志与历史的想象力》和埃林森的《高贵野蛮人的神话》等著作中得到集中的讨论和反思。

不难看出,在西方文学研究和人类学发展的历史上先是人类学对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后是文学对人类学研究带来重要的启发,实际上,这些影响和启发大多基于学科自身强烈的问题意识才产生。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虽然在最近几年进步很大,但总体上还停留在方法借鉴的阶段,不仅缺乏当代西方人类学的深刻反思精神,也对我们自己的问题没有进行足够的理论廓清。所以,“如何从中国文化的实际出发对人类学等理论方法加以清理和综合,并发扬各种弱势话语的互补优势,建构真正多元对话基础上的文学人类学,已成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重要理论课题”。

正如人类学家不会同意人类学研究就是西方提供方法和理论而非西方的“他者”提供材料一样,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也远非西方人类学的方法或视野结合中国材料这么简单。

严格地说,本文在批评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实用主义倾向的时候恰恰也犯了同样的毛病,因为我们的概述和介绍同样是对学术语境和问题意识关注不够,在这里只是给自己也给同道提个醒。当前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外部压力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我们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学者自己要为它找到充足的学理依据,对关键问题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在这方面,我们的确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阐释[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魁立.(金枝)中译本序[A].(英)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王铭铭.他者的意义--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4]Bronislaw Malinowski,A Dia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M].Harcourt,Brace World,1967.

[5]户晓辉.自我与他者--文化人类学的新视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6]丹·罗斯著.胡鸿宝,周燕编译.人类学经验的诗论[J].东方丛刊,2001,(2).

[7]E.Valentine and Jeffrey M.Peck(ed.),Culture/Contexture:Exploration in Anthropology and Literary Studies[C].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1996.

[8]Bemadette Bucher,From Stendal to Malinowski:Diary and Ethnographic Discourse[A].in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y[C].Edited by Philip A.Dennis and Wendell Aycock,Texas Tech University Press,1989.

[9]Femando Poyatos,Literary anthropology:Toward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area[A]. in literaty Anthropology:A New Interdisciplinary to People[C].Signs and Literature,Edited by Femando Poyatos,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88.

[10]A.Owen Aldridge,Literature and the study of man[A].in Literature and Anthropology[C].Edited by Philip A. Dennis and Wendell Aycock,Texas Tech University Press,1989.

[11]John B. Vickery.The Literary Impact of the Gold Bough[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

[12]Marilyn Strathern,Out of Context:The Persuasive Ficions of Anthropology[A].in Modemist Anthropology:From Field to Text[C].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arc Manganaro,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3]Henrietta Moore,A Passion for Difference:Essays in Anthropology and Gender[M].Polity Press,1994.

[14]Peter Munz,When the Golden Bough Breaks:Structuralism or Typology?[M].Routledge K.Paul,1973.

[15]Edmund R.Leach,Golden Bough or Gilded Twig?[A].in Anthropoiogy,Folkore,and Myth[C].Edited with introductions by Robert A.Segal,Garland Publishing,Inc.,1996.

[16]marty Roth,Sir James Frazer"s The Golden Bough:A Reading Lesson[A].in Modernist Anthropology:From Field to Text[C].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arc Manganaro,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7]Marc Manganaro(ed.),Modernist Anthropology:From Field to Text[C].Introdu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1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三联书店,1988.

[19]Margaret T.Hodgen,Early Anthropology in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64.

[20]Adam Kuper,The Invention of Primitive Society:Transformation of an Illusion[M].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8.

[21]Eric R Wolf,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22]Johnnes Fabian,Time and the Other: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bjeject[M].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23]John Jean Comaroff,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lmagination[M].westview Press,1992.

[24]Ter Elligson,The Myth of the Noble Savage[M].University of Califomia Press,2001.

[25]叶舒宪。文化与文本[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户晓辉(196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北京,邮编:I00732。电子信箱:huxiaohui9525@sohu.com。

[原载于《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今世今生

    今世今生

    葛水平是一个多面女人,会做衣服,会绣花,穿自己改良过的中式服装,穿自己做的绣花鞋;外表看似很文静,骨子里却很野性,喜欢钓鱼、打猎等很男人的娱乐方式。俗话说,有才的女子常常不漂亮,漂亮的女子常常徒有其表。但女作家葛水平,却完全颠覆了这一流传久远的说法;有文学评论家说她是当今中国文坛最具女人味的才女;她被评论界誉为“一匹黑马”、“中国文坛最抢眼的作家”、“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她笔下的叙述是娴熟的,情感是丰润的,充满着乡村田园式的诗意和意味别具的哲理。
  • 古典情思

    古典情思

    从书中可以看出,“仙作”之美,美在材质,美在工艺,美在工艺中的文化内涵,三者缺一不可。传扬“仙作”之美,理所当然要向这三个维度深入,才可能直逼古典工艺家具之美的内核。在这一方面,志忠除了向各大媒体提供新闻稿件,广泛报道“仙作”古典工艺家具的发展动态外,还深入研究,深度挖掘,试图全方位展现古典工艺家具的独特魅力。志忠虽不是工艺师,也不是专业的文化研究者,但他是明智的,也是用心的,以自己的悟性和才情,穿越古典工艺家具繁简不一外表下的迷障,向着这三个维度深入,把貌似简单其实复杂的“仙作”说得有眉有眼,有滋有味,颇为引人入胜。
  • 杯中窥人

    杯中窥人

    亲近杂文还因为宁夏杂文学会的领导者为杂文作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近年来,宁夏的杂文界颇为活跃,先后出版了杂文学会会员文集《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杂文:宁夏十人集》《思想的地桩————宁夏杂文新人作品选》“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连续举办了七届宁夏杂文大赛,还通过召开杂文创作研讨会、举办博客博文大赛、组织会员外出采风等一系列活动,壮大了杂文队伍,繁荣了杂文创作。有人说,杂文创作是在针尖上跳舞,但宁夏杂文作者是幸运的,大家能够在一个大舞台上一展技艺,踏踏实实地进行杂文写作。亲近杂文吧,它会让你骨中有钙,血里有盐。
  • 中国经典神话

    中国经典神话

    神话产生于文字之前,是经典前的经典、历史前的历史、文化前的文化、艺术前的艺术。近三十年来,中原神话经过学者们的努力搜集和不懈研究,已经蔚为大观,被国际上称作中原神话学派。神话是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的根脉所在,是当之无愧的精神瑰宝,也是我们应该保存和发扬的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所选,既不是作者的原创,也不是某人的灵感,它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和创造的产物。既重古籍可考,尤重口碑有传,是古史却比古史丰富、鲜活,是口传却又焕发出精金美玉般的色泽和质感!
  • 喊山

    喊山

    本书包括八篇儿童文学作品,分别为《喊山》《八十六颗星星》《熄灭》《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我是你的朋友》《善的教育》《达·芬奇的故事》。以定善为主旋律,由一系列动人的小故事串连而成,每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讲善扬善的文章,让读者感到真善美。不仅对少年儿童有益,也能滋润在现实中陷于浮躁焦虑的成人的心灵。
热门推荐
  • 残阳如虹静水渊

    残阳如虹静水渊

    故事讲述一位穿越到异世大陆被奉为救世主的小人物的爱恨情仇。
  • 爱与杀戮双绝:嘹原

    爱与杀戮双绝:嘹原

    她终于明白她只是他的一颗小小的棋子罢了,任人摆布的棋子。而这个弱肉强食的大陆上,被作为实验品的试炼者们,深不可测的王室斗争,一切的一切究竟会引出一个怎样惊天动地的秘密............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巫尔

    巫尔

    巫尔自幼学习钢琴,并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钢琴家之一,但是痛苦的意外却随之来临。
  • BOSS降临现实

    BOSS降临现实

    游戏服务器关闭,游戏公司跑路,却机缘巧合的将一组数据遗漏。齐浩。游戏第三部资料片终极boss,科技疯子,黑客大佬,兵器精通满级,科技运用max,企图颠覆帝国的野心者。当一个虚拟的数据来到现实,齐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逃跑!因为这颗星球要完蛋了。
  • 白鸦

    白鸦

    作者邢庆杰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白鸦》收录了七十余篇微型小说作品,每篇都扣人心扉。
  • 王爷别闹:废材王妃很难撩

    王爷别闹:废材王妃很难撩

    二十一世纪最强杀手组织中的最强杀手,居然穿越到将军府里一个活得连下人都不如的废材小姐身上。华夏大陆强国天池国的王爷轩辕夜,邪魅冷酷,不近女色,却对她青眼有加,死缠烂打。怎料她是千古难遇奇才,一路平步青云;他更加紧追不放。强者与强者之间,除了武力,有可能还会擦出爱情的火花……
  • 古穿今:冷面总裁请闭嘴

    古穿今:冷面总裁请闭嘴

    推荐新书《快穿:百变男神,轻点撩》一觉醒来,她从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高贵公主穿越到了一个奇怪的21世纪,成为了一个公司的普通小员工,还欠了50万的巨额债务,为生活所打拼,每天要和死人脸总裁斗斗法,特么的是不是都眼瞎了,哪只眼睛看到她和总裁搞暧昧啊,个个女人如母夜叉般把她当成假想敌往死里斗,喜欢那死人脸去追啊,放过我这无辜的穿越倒霉蛋好吗?
  • 小兵蛋回大都市

    小兵蛋回大都市

    埋头于部队的伙房四年,每天都忙着做饭喂猪的小士兵祝御,以不同于任何“绝世兵王”那种霸气、神勇的方式回归到了喧嚣的大都市。他本想不是太窝囊的继续自己平凡无奇的生活,继续追求一个村子出来的情人,却浑然不觉,一股暗流汹涌的危机正在向他逼近……连番离奇的巨变让祝御惊愕不已,走马灯般出现在身边的人物,到底谁善谁恶?深陷泥潭中的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没能在部队里“火”起来,却注定要在回到大都市后,做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