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40900000005

第5章 诗(3)

观小儿戏打春牛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箬。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

小儿着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乡间儿童在立春日看到大人们打春牛,觉得很有趣,于是模仿起来了,而且模仿得有声有色,知道要先打土牛的牛头。学翁,学着大人的样子。打春,即打春牛。打春牛时也有步骤,现在还流传“一打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打春牛腰,风调雨顺;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的歌谣。

黄牛黄蹄白双角,牧童绿蓑笠青箬——土塑的春牛有着黄色的躯体、黄色的四蹄和白的牛角,春牛旁牧童样的芒神披着绿色蓑衣戴着青色的箬笠,看上去非常精神。这两句是写春牛和芒神的形象。在土塑的春牛旁边一般有一个牧童形貌的芒神(即句芒,传为司春之神,后世亦作耕牧之神)像。笠,竹编的雨帽。箬:箬竹的竹皮。笠青箬,指戴着青绿色的箬笠。

今年土脉应雨膏,去年不似今年乐——今年的土壤得到了春雨的滋润变得松软肥沃,去年不像今年这样风调雨顺。土脉,泛指土壤。人们把及时的好雨叫做膏雨,土地肥沃叫膏壤。

儿闻年登喜不饥,牛闻年登愁不肥——孩子们听大人们说今年能够有个好收成都很高兴,因为这样就不会饿肚子了;耕牛听人们说今年一定是丰年就发愁了,因为丰年农事多,总要被人们赶下地去干活,不能闲着吃草把自己养肥了。年登,谷物丰收。

麦穗即看云作帚,稻米亦复珠盈斗——等到庄稼成熟的时候,连片的麦子就好像黄云,每一株麦穗都像是小帚把;稻子也获得丰收,一斗斗的稻米颗颗都像是晶莹的宝珠。这是人们展望丰收的美好景象。

大田耕尽却耕山,黄牛从此何时闲——农民为了多打粮食,把山丘也改造成梯田,所以耕牛耕完平原大片的田地之后,还要去耕山上的梯田,黄牛在开春以后就很难闲下来了。大田,指平整的大面积的田地。却,再,又。

这是一首带有几分童趣的田园诗。立春时节有鞭打春牛的民俗,诗的前两句就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煞有介事地打春牛,让人感受到儿童的天真可爱。三四句描绘春牛芒神,色彩浓烈,给人喜悦的感觉。五六句更进一层,写今年风调雨顺,比去年要好得多了,喜悦之情更深。七八句写丰年里儿童之喜和耕牛之愁,诗人写儿童喜却暗含愁思:遇到丰年孩子们可以不饿肚子,并以此为喜,那灾年可不是要忍饥挨饿了吗?写黄牛之愁含有喜意:耕牛辛苦意味着耕种田地多,不得清闲。但是一分劳作,一分收成,庄稼成熟时麦似黄云稻似珠的喜人景象足以让人感到欣喜。最后两句依然写耕牛辛苦劳作,但写耕牛也可以看作是写农人,毕竟耕种劳作不得清闲的不只是耕牛。

此诗刻画了戏打春牛的儿童形象,且运用儿童式的思维,由人之“喜”想到牛之“愁”,让人觉得新鲜有趣,耳目一新。而由牛之“愁”,不妨深思农人之“苦”,显然这首诗的想象空间很大。

烛下和雪折梅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年春,诗人当时在常州任上。和雪,带着雪,折梅时不抖落梅上的落雪。折雪中之梅来观赏,着实是一件“雅事”,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人们激赏正是因为他写出了梅花的孤绝清幽。杨万里写《烛下和雪折梅》却将这一“雅事”趣味化了,这首诗中的梅花少了那种孤高绝尘的气质,而有了让人觉得可亲的幽默情趣,这种可亲的幽默也是诚斋诗的独特风味。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

一生梅瘦今却肥,是雪是梅浑不辨。

唤来灯下细看渠,不知真个有雪无。

只见玉颜流汗珠,汗珠满面滴到须。

梅兄冲雪来相见,雪片满须仍满面——“梅兄”真是一位洒脱又深情的朋友,他冒着大雪来和我相会,脸庞和胡须上都落满了雪花。冲,指冒着,多指不顾危险或恶劣环境而向前行进,在这句诗中指梅花在雪中开放。须、面,是拟人的写法,把梅花比作人脸,花蕊就好像胡须一样。

一生梅瘦今却肥,是雪是梅浑不辨——梅花向来都是清瘦疏朗的样子,今天看上去竟然显得丰腴了,梅枝上一片白色,究竟是雪还是梅已经全然分辨不出来了。一生,历来、从来的意思。瘦,是指梅花的疏朗之美;肥,则是写落满了雪的梅花的丰腴之态。浑,全然。

唤来灯下细看渠,不知真个有雪无——梅花上有没有雪,我一定要看个仔细,辨个清楚,于是折梅在灯下细细观赏。唤来,叫到跟前来,其实是把梅花折来。用“唤来”而不用“折来”,显得亲切又不落俗套,而且和全诗的拟人语气相一致。“不知真个有雪无”,既承上句,又勾起下句,让人在阅读时产生期待。

只见玉颜流汗珠,汗珠满面滴到须——在灯下一看,只见梅兄脸上全是汗珠,而且已经从脸上滴落到胡须上了。这两句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梅花上的雪化了之后的独特型态,梅花在此诗中已然成了一位友人的形象。把梅花上的水珠想象成汗珠,虽然让人感觉有点出乎意料,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的形象生动。

杨万里是一位喜欢吟咏花卉的诗人,在他的诗中时时可以看见五彩缤纷的花草,有艳丽的芍药、牡丹,淡雅的水仙,娇艳的杏花,甚至有金黄的菜花,乡间路上无名的野花。然而诗人最钟情的要数梅花了,在杨万里的全部诗作中,梅花出现的次数最多,共有八十五次,远远多于荷花、菊花、牡丹(据王守国统计)。

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同时也是“岁寒三友”之一,它既有淡雅之优美,又有沁人心脾的暗香,更有傲雪迎春的气骨,无怪乎能博得人们的喜爱。爱梅的宋初诗人林逋人称“梅妻鹤子”,那是以梅为妻了;在杨万里的这首《烛下和雪折梅》里,诗人是以梅为友。诗中的梅花是以并不常见的男性的身份出场的,诗的开篇就称梅花为“梅兄”,且把花蕊想象成胡须,这就把梅花的娇艳气质扫除了,留下的是梅花文化内涵中的刚健的一面,同时杨万里又用他惯用的轻松幽默的笔调把梅花的孤傲之气去除了不少,让梅花带上了平易自然的态度,仿佛就成了诗人的一位可亲可近的老友。

古典诗词中的花草往往还是诗人自身人格精神的写照。“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暗含的是林逋世俗之外孤傲绝尘的隐士的精神,《烛下和雪折梅》诗中的梅的形象则带着杨万里的精神气质:刚健正直,又去除了孤傲之气,变得可亲可近。

小舟晚兴(四首之一)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杨万里在常州任满回乡途中,泛舟江上,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清新优美的山水诗。原作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归乡的小船上的生活,写出了前人所未曾写过的特有感受,非常生动有趣。

篷旧屋雨声干,芦新檐暖日眠。

枕底席边俱绿水,脚根头上两青天。

蒻篷旧屋雨声干,芦新檐暖日眠——旧蒻席搭成的船篷好像是一间旧屋,船篷上芦苇做的席子就像是新加的房檐;在这水上的小屋里,不论是听那淅淅沥沥的雨声,还是在雨过天晴之后在暖风中酣眠,都别有一番风味。蒻(ruò)篷,用蒻席编制成的船篷。芦(fèi),芦苇做的席子。这两句是写诗人回乡乘坐小船的情景。

枕底席边俱绿水,脚根头上两青天——躺在船篷中的席上,往左右两边看,枕席旁边就是一江醉人的绿水;往前后看,脚跟和头上是两片湛蓝的晴空。闲卧舟中就可欣赏碧水蓝天,这是何等惬意。这两句是写卧在小船船篷中独有的感受。

这首小诗不以写景而是以写意见长,诗中景物是小船旧篷,绿水蓝天,并没有特别之处,但这首小诗却给人清新可人,安闲自在的感觉,全是因为诗中透出作者乐观放达的情绪。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豁达透脱的胸襟。有些人以奔波行路为苦,诗人却以能借机欣赏山水风景为乐;有些人以为航船之上地方狭小局促不便,蒻篷旧屋更是异常简陋,但在诗人看来,这方寸之地其实别有洞天。楼船画舫固然有富贵金玉气象,但是蒻篷旧屋也有自然淳朴的气质,况且如果不是躺在简陋的小船中,又如何见到“脚根头上两青天”趣景呢。简陋的小船、绿水、青天这样一般化的景物浸染了诗人乐观放达的情绪之后,就变得有声有色,给人美的感受。

插秧歌

此诗作于淳熙六年(1179),此年春末正月,杨万里从广东常平提举任上返归家乡,这首诗是在途经衢州(今浙江省西部)时所作。诗人从生活中截取了生动自然的画面,展示了春日农忙时节,农家老少一齐劳作的场面。这首诗以近乎口语般明白晓畅的语言写成,却不流于粗陋,而是蕴含着诚斋体特有的诙谐的趣味和清新的诗味。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农忙时节,有一家老小一同在水田中劳作,农夫和他的妻子以及两个儿子各司其职:拔秧、抛秧、接秧、插秧,一家人协同劳动紧张而有序。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紧张的劳动是在春雨中进行的,在田里劳作的人戴的斗笠像头盔,披的蓑衣像铠甲,尽管这样“披挂整齐”,雨水还是把他们淋湿了。笠,指斗笠,用竹篾或棕皮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兜鍪,古代士兵戴的头盔,一般用金属制成,防护头部。蓑,蓑衣,用草或者棕榈皮编成的雨衣。甲,指铠甲。胛,肩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送饭人来叫插秧的人们歇一歇,吃早饭,可是在田里插秧的农妇低着头弯着腰并不停止劳作。渠,他们。朝餐,早饭,这里指吃早饭。霎,瞬间,很短的片刻。折腰,弯着腰。只不答,不是不回答农夫的话,而是说不肯停下来去吃饭,其实诗的最后两句就是农妇的回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农妇答道:“秧苗刚刚插上,根还不牢靠,还没有生发劲挺,而且插秧工作还没完成,你要看管好家里的鹅和小鸭,别让它们到田里来把刚插的秧苗糟蹋了。”莳,移栽,种植。插秧时,把秧苗分成许多小束,均匀地栽到水田里叫做莳;所分的每一小束秧苗也叫做莳。匝,完满,完毕。

人们一想到宋诗,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江西诗派和江西诗风。江西诗派讲究“无一字无来历”,喜欢在诗中大量用典,这本无可厚非,但江西派的末流则故作艰深,雕琢求奇,寻章摘句,炫耀学问,他们的诗多的是酸腐生涩,少的是生活的新鲜自然。杨万里早年写诗也是从学江西派入手,但最终跳出了江西派的巢臼,自成一体,其“诚斋体”具有清新、自然、活泼的特色。杨万里在诗中并不避讳使用俗语口语,很多诗都写得明白晓畅,仿佛自然天成,这种诗风可以看作是对南宋流行的江西诗风的一种反拨。《插秧歌》就是这样一首明白如话,有着源于生活的自然谐趣的佳作。

这首诗直接截取了农民插秧的劳动画面,并配合近乎口语的语言,诗的最后两句,更是把农妇的答话直接引入诗中。这首小诗给读者的感觉是新鲜活泼,毫无浅俗之感,其原因在于这种画面和语言其实也是经过诗人选择提炼的。例如三四句中的比喻运用就非常精彩,把斗笠蓑衣这些雨具比喻成头盔铠甲,不仅仅是形似,更有一种暗示:这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战斗的对象就是不等人的农时。这场“战争”又是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虽然没有沙场的腥风血雨,但春雨也让他们“从头上湿到胛”,这样的比喻既贴切又新奇有趣。杨万里主张写诗要“生擒活捉”,即从生活中、自然中,抓取最富有诗意的镜头画面,将这最有诗意的一幕写入诗中。而恰恰正是选取这最富诗意的一幕,将其中最闪光的地方,用自然的诗笔表现出来,最能体现出诗人的眼光和才华,这也是杨万里诗自然活泼却不流于鄙俗浅陋的原因所在。

宿灵鹫禅寺(二首之二)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杨万里在此年二月从常州卸职回乡,这首诗就是在回乡途中所作。原作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灵鹫寺在江西广丰县社后乡灵鹫山北麓,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北宋熙宁五年重建。现为江西省14座重点保护古庙之一。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我借宿在灵鹫禅寺,整整一夜都听到叮咚的水声,还以为是下了一夜的雨,谁知早上出门一看,却是万里晴空,没有半点夜雨的迹象。那半夜的水声是怎么回事呢,我最终发现原来是山泉终夜长鸣。这两句诗,由听到水声疑是夜雨到发现是晴天是一转折,再到找到山泉恍然大悟又是一转折,称得上曲折有致。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这山泉在喷涌而出时叮咚作响,冲击山石也颇有声势,结果顺着山泉一路走去,却发现泉水一旦流到山中的溪流里就老老实实地默不作声了。水激石响是自然现象,诗人是借此讽喻那些在野时评论时政,一旦在朝就缄口不言的官员。

这是一首讽喻诗,讽刺那些在野时高谈阔论,一旦入朝为官就明哲保身,唯唯诺诺的官员。古时士人不做官,常自称是居于山野,为官时就称为“出山”,杨万里这首诗中“在山”即暗喻在野。士林中有不少人在未做官时,点评时政,指点江山,有时也头头是道,恰好就像山中的泉水一样叮咚作响。可是等到这些人“出山”之后,有了一官半职,自身成为上层利益集团中的一员,就立刻学会了各种“为官之道”,按照官场上的种种潜规则办事,为了能保住官位俸禄,面对各种弊政一声不响,在朝堂上缄口而立,什么以天下为己任,名誉节操,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站在朝堂之上,这些人真就像流到溪中的泉水一样变得无声无息。这首小诗写得委婉含蓄,但是却非常地生动形象,闪耀着讽刺智慧的光芒。

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此年春末,杨万里从广东常平卸职回乡,途经石磨岭,看到人们把荒岭改造成梯田,有感于朝廷无能,边地荒芜,写了这首诗。石磨岭在今江西广丰县境内。

翠带千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翠带千束翠峦,青梯万级搭青天——横看石墨岭的梯田,每一层都好像一条长长的翠带束在青山上;竖看一级级的梯田,又好像是通向青天的绿色阶梯。翠带,青梯,都是形容种满庄稼的梯田。,指一串连环中的一节,诗人把每一垄梯田看作是翠带上的一个环扣,千是夸张写出“翠带”之长。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听说淮南一带以前的良田都长满荆棘了,可是看看这里吧,因为平原耕地不足,人们不得不在荒山野岭上历尽辛苦开辟出梯田。长淮,淮河,此处指淮河南岸的大片土地。见说,犹听说。棘,泛指有芒刺的草木。田生棘,指田地荒芜。南宋与金以淮水为界,淮南地区有大片土地在战后沦为荒地。

杨万里是南宋“活法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有语意新奇,自然流转的特点,此诗即是一例。全诗不用典故,语言也明白如话,但决非泛泛之作,不论从艺术上还是思想上都可圈可点。

诗的前两句描绘石磨岭梯田的壮观景致,第一句是横看,第二句是纵览,层次分明,比喻也恰当生动。从对仗方面看,这两句构成了当句对。在相互对仗的两句中,每一句中不但出现了语法结构相同的词或词组,而且这两个词或词组还有一个字重复。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即是当句对,句中巴峡与巫峡,襄阳和洛阳分别相对,同时上下句又构成对仗。杨万里此诗一二句中“翠带”与“翠峦”,“青梯”与“青天”分别相对,而上下句颜色词相对,非常工整。单单看一二句,诗人情感是赞扬这梯田奇观,但三四句语意却陡然转为讽刺,让这首小诗显得波澜起伏。梯田是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石磨岭梯田奇观也值得赞叹,但寸土必争的梯田图景和淮南大量平原良田荒芜的画面叠加在一起的话,却不由得让人对朝廷的屈辱无能生出愤慨之情。诗人把这反差强烈的现象放在一起,不用一字褒贬,一切让读者自己去品味,更耐人寻味。

戏笔(二首之一)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杨万里此时在家乡江西吉水闲居。戏笔,指随意戏作的诗文书画,即游戏笔墨。此诗虽然题为“戏笔”,但是绝非轻薄无聊,而是以幽默感染读者。原作共二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野菊荒苔是各自铸造黄金铜钱了,野菊那橙黄黄的颜色好像黄金,荒苔的绿色好像铜钱上的铜锈,还在竞相逞美。诗人从野菊、青苔的颜色联想到黄金铜钱,非常新奇。

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野菊荒苔既然铸成了黄金铜钱,老天就把这笔钱财支付给一向不富裕的诗人,只不过这些黄金铜钱只能用来买愁思,却不能用来买养家致富的良田。诗客,指诗人。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古时不少文人墨客视金钱为鄙俗之物,以为谈论金钱是俗气的事情,更有甚者竟不言“钱”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人因此常用“阿堵物”代指钱。例如宋张耒《和无咎》之二:“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那有主人家。”而菊花青苔却是诗人眼中的雅物,青苔带着清幽绝尘的意味,菊花因为陶渊明《饮酒》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成为标志清高的雅物。在杨万里这首小诗中,雅与俗便结合在一起。诗的前两句,诗人把黄色的野菊想象成黄金,绿色的荒苔想象成生锈的铜钱,按惯常思维读后给人惊愕的感受,细细一想又觉得非常形象。后两句中,诗人想到如何使用这特别的黄金铜钱,能用它买什么呢?只能是给穷诗客买清愁了。钱虽然俗气,但是在这里竟也变得清雅脱俗了。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三首选二)

其一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这年正月,杨万里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此诗是二月一日途经太和江时所作。太和江,在江西省南部。第一首诗人以细致笔触描绘太和江畔的村景。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岸好人家。

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春暖大地,杨树的绿叶密密匝匝,杏花正怒放,挤在一起真是热闹;江上春水新涨,还能看到江堤上的细沙。接叶,绿杨生得繁茂,叶子相互挨着。交花,杏花开得烂漫,一丛丛的花朵相互紧挨着。嫩水,指春水。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岸好人家——我渡过太和江,偶然回首,远望江对岸的春色,乡民的村居掩映在绿杨杏花之中,真像是优美的世外桃源。人家,指住户。唐杜牧《山行》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是一首优美的乡村景物诗。诗人抓取的景物并不复杂,是绿杨、杏花、春水和江堤上的细沙,写绿杨杏花突出其繁茂,写出春之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嫩水”“细沙”突出其新和浅,写出春的新鲜可爱,仅这两点,就把春的好处描绘出来了。全诗采用倒装的结构,诗开头两句写景是过江之后回顾刚刚见到的景色,“隔江一片好人家”是对这美好景色的总体评价。用倒装手法的好处是使原来平板的诗句变得生动,这首诗如果把后两句与前两句位置颠倒过来,意思不变,句法也更通顺,但是不如原诗那样在开头给人异常鲜明的感受,没有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其二

这首诗以春寒为诗料,不仅写出了春日清晨微风特有的浅浅寒意,而且赋予桃花人的感觉,让被无数诗人写过的桃花带上诚斋体特有的性灵色彩,给读者新鲜的感受。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清晨时分,我已经踏上征途,此时空中还弥散着薄薄的晨雾,使得远山看起来隐约飘缈;晨风带着几许春寒,也是异常顽皮,偏偏要钻进行路人的单衣。晓翠妨赏景,小风入单衣,但都不给人厌烦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俏皮可爱。晓翠,清晨的寒雾。

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桃花已然开放,它是爱做这春寒时节信风的报信人,不过只怕它自己也会觉得这时的春风有些寒冷吧。信,指花信风。不同的花在春季不同的时候开放,所以称应花期而来的风为花信风。花信风共有二十四番,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候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桃花为惊蛰之信。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主要写诗人早起行路时对那一份春寒的独特感受。

首句写晓翠,是抓住春天清晨薄雾这一典型景物,呼应题目中“晓渡”二字。虽说是晓翠“妨人”,倒不如说是为远山披上一层翠色纱巾,给远山添上迷蒙隐约的美。晓起渡江,江风吹过时诗人还是觉得有些寒意,一个“偏”字赋予江风感情色彩,好像是晓风在故意和诗人开玩笑,使人在微寒之外,更感受到春风的清新可爱。诗的后两句用移情手法,赋予桃花人的情感和知觉。诗人由自己感到轻寒,想到爱报春信的桃花一直在微冷的晓风中,它恐怕也会感到几分寒冷吧。在诗人眼中,自然万物是同人一样地迎接春天,感受春天,读者也可以从诗中领略杨万里创造出的独特的有性灵情感的山水世界。

万安道中书事(三首选二)

其一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春。这一年正月,杨万里从家乡出发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一路饱览山光水色,写了很多优美活泼的纪行写景诗,此诗即是途经万安时所作。万安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缘。

玉峰云剥逗斜明,花径泥干得晚行。

细细一风寒里暖,时时数点雨中晴。

玉峰云剥逗斜明,花径泥干得晚行——傍晚时分,缭绕在青山之间的云雾散开了,夕阳的光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小路上是山花烂漫的景象,雨过之后路上的泥也干了,趁着斜阳刚好还能赶一段路。逗,在这里有穿通、穿过意思。

细细一风寒里暖,时时数点雨中晴——行路山中,只觉得时而有一丝丝的微风拂面,虽然带着山中的寒意,但这已然是春风了,吹面不寒,还带着几分暖意;山中阴晴不定,虽然雨云散去,已见夕阳斜晖,但还是时不时的有几点雨落下,真称得上是“雨中晴”了。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用灵动之笔描绘春季行路山中所见的美景。诗的第一句写天光、玉峰,写出山的青翠欲滴之色,又有云雾缭绕其间,更显妩媚。写云开,用一个“剥”字,非常新鲜,写出山云逐渐消散的样子。第二句写山路,“花径”二字点出烂漫春色,“泥干”暗示出不久前经历了一场山雨,不禁让人联想经过春雨滋润的山花是否会更加娇艳。诗的后两句写春季山中特有的气候特征:春季本是乍暖还寒的季节,而且山中气候更是多变,山风拂面,让人感觉这风是混合了山风的凉意和春风的暖意;分明可以看到夕阳,但时不时还有几点雨落下,也不知该说这是雨还是晴。其实冷暖阴晴不仅仅是客观气候,也能反映出人的心情,诗人走在万安道中,心情是愉悦的,三四句写“寒里暖”、“雨中晴”,最终还是落在“暖”、“晴”二字上,使得全诗带上愉悦轻松的情调。

其二

前一首诗仿佛一幅春山晴雨图,这首诗则着力描绘诗人一行。本来乏味无聊的跋涉在诗人笔下仿佛成了一次愉悦的春游一般,这并非是有意要苦中作乐,而是透着自然天真,这也是杨万里诗的特色之一。

携家满路踏春华,儿女欣欣不忆家。

骑吏也忘行役苦,一人人插一枝花。

携家满路踏春华,儿女欣欣不忆家——我虽然是带着家眷赶路,却好像是全家出外春游踏青一样,路上百花绽放,春意盎然;随行的小儿女顽皮嬉闹,在这山间路上或摘野花,或追逐游戏,自得其乐,并不吵闹着想要回家。春华,春天的花。

骑吏也忘行役苦,一人人插一枝花——不仅是小儿女们欣欣然乐在其中,就连随行的骑吏也忘记了跋涉的辛苦,这赶路的一行人竟都像小孩子一样,每个人头上都插着一枝花。骑吏,出行时随侍左右的骑马的吏员,杨万里是在赴任途中,所以有骑吏护送。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如果说第一首给人一种山中春景醉人的感觉,那么第二首诗仿佛让人听见诗人一行的笑语欢声。单看诗的前两句,诗人全家外出,满目芳菲,儿女一边走一边在花丛中嬉戏打闹,把家都忘了,这真给人一种春游的错觉。儿童大多耐不住烦闷,在路上游戏也不足为奇。诗的后两句却见出诚斋诗的特色来,成人也带着孩子气,不论老少都在头上插花。这并不是彰显风流的名士气,而是回归天真和童趣,给人自然清爽的快乐,这种图景在其它诗人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

山水是古典诗歌中非常重要的题材,很多大诗人也以山水诗著称,如王维、孟浩然,都擅长山水诗,杨万里的山水诗却能写得独具面貌,在山水题材上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其原因是他有一个自然活泼又平易近人的精神内核,同时又构建了一个具有生命灵性,有知觉有情感的自然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虚伪和做作都被剔除了,人在自然的怀抱中变得像儿童一样纯净,于是不论是骑吏,还是年过半百的诗人自己,竟都头插野花,怡然自乐,而读者也可以从阅读中享受到这种轻松自然的乐趣。

舟过谢潭(三首之三)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杨万里从家乡江西吉水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途中所作。谢潭在江西赣江上游。原作三首,这里选其中第三首。这首小诗描绘傍晚行船谢潭所见的山景,写景秀丽如画,还带着几分趣味。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我坐在船中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江上美丽景色,刚刚关上船门就发现前面又有好景色,为了不错过了好景致,于是再打开船门观看。碧酒,指清酒,清澄的美酒。“碧酒”在此处还有增色的效果,让人觉得行船途中青山绿水都融入杯中。船门,船舱上的门。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谢潭岸边的好山层次分明,此时在夕阳照射下山的褶皱层次异常清晰,似有“万皱”,让人觉得身入画中一般。万皱,指山岩的褶皱多。国画画山注重表现山的堆叠层次,以千岩万壑、层峦叠嶂为美,所以说“好山万皱”。拈,用两三个手指头夹、捏取物,此处有拈取,标举的意思。

杨万里在面对美丽自然的时候总是把自然万物写得有灵性,有知觉,因而他笔下的山川景物总带着自然的灵气,此诗也是这样。诗的前两句写诗人舟中的活动,诗人行船江上,时倾美酒写出了此时愉悦安闲的心境,第二句通过写船门的“才闭”“又开”,暗示出一路景色宜人,让诗人目不暇接。三四句正面写景,也非常巧妙。第三句用“万皱”写山,是巧用古典山水画中的用语,不仅写出了山的堆叠层次之美,还给人如在画中游的想象暗示。第四句中“拈”字也用得新颖别致,拈取的动作有挑选、标举的意思,是把夕阳拟人化了,让人觉得夕阳也懂得欣赏山川美景,因为怕人们错过了秀丽的山色,特地为人们指出这山的好处来,给人妙趣横生的感觉。如果把“拈”换成“照”字,虽然意思不变,却显得生硬无味了。第三句的“无人见”和四句的“都被斜阳拈出来”构成先抑后扬的结构,也使得这首小诗不流于呆板。

春晴怀故园海棠

其一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杨万里于淳熙七年正月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任,此诗即在广东任上第二年所作。这两首诗以工丽之笔写眼前春色,抒发对故园海棠之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一首写春日物候,生动真切。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如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我现在远在广东,看到一片动人春色,想到家乡此时的春景,或许故园的海棠今天也已经盛开了吧,乡思悠悠,在睡梦中我又回到了故乡江西,看到了盛开时如锦绣一般的故园海棠。锦绣堆,本指堆积的精美鲜艳的丝织品,这里指簇簇花团好像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春日里万物复苏,欣欣向荣,过了社日之后,燕子也飞回来了,而我却是到处奔波劳苦,一年年变老。过社,指过了春社之后。古时祭祀社神(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祷丰收,秋社是收获庄稼后向社神“答谢”。春、秋二社日期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似青如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春风吹拂,天上浮云变换,时而堆积,呈现出青黑的颜色,时而散开,又变成棉絮一样的白色;天上浮云飘飘,地上杨柳的飞絮也不甘寂寞,好像要坠地了,不想借着一阵微风之力又飞起来了。似青如白,指天上浮云时聚时散,云色时青时白。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都说“秀色可餐”,无奈这无限美好的春光却让我如何来“餐”?看来只有用诗句把春光招入这绿玉杯中,才能“餐”得了吧。无那,无奈,无可奈何。风光餐不得,是秀色可餐的反用。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杨万里此句说风光餐不得,是无法“餐”,后一句才想出“餐”的法子来。翠琼杯,绿玉雕成的酒杯。

这首诗开篇点题,首联直接写按时节掐算,故园今日海棠当已盛开,并且梦回故乡,可见诗人在千里之外还心系故园。下面两联写梦醒之后看到的春光。颔联点题中的“春”字,“万物皆春”是明点,过社、燕回是暗点。“人独老”是面对春光感叹人生易逝,同时暗含年老却依然宦游,不得归乡的意思。颈联写浮云和杨柳的飞絮,这是春日的景物,同时也暗寓诗人身世,浮云和飞絮都是漂泊不定之物,正与离乡宦游的诗人有相似之处,不能全作景语看待。尾联荡开笔墨,并不因有乡思乡愁就一味情绪低沉,而是欣然赞赏眼前的景色,并发奇想,用诗句把春色招入杯中从而能饱餐秀色,抑扬之间,可见诗人透脱的胸襟。

同类推荐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中国近代文人生存现状与小说研究

    中国近代文人生存现状与小说研究

    本书拟用文学生态学的基本理念,以小说创作的发展线索为经,以作家活动为纬,探索近代文人的理想追求、生活情况、文化心态以及这些因素对该期小说发展演变的影响等问题,为现代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寻找理据和根源。
  • 季羡林世界游记:十一国记

    季羡林世界游记:十一国记

    《十一国记》是季老国外游记的一次梳理,向读者呈现他青年时代赴德国学习,及后来作为学者、作家、教育家、史学家出访印度、缅甸、尼泊尔、泰国、乌兹别克斯坦、日本等国家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与所叹。季羡林无论以何种身份出国,都尽心竭力充当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不遗余力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铺路架桥。因此,《十一国记》又可以看成体现中外文化交流及友谊的珍贵记录。
  •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

    《丁玲散文》收录了丁玲的散文精品数十篇。丁玲的创作源于生活,她作品中的人和事,大多是她经历过或看见过的。她的散文语言自然、朴素、激昂、豪放,凝练深邃,雄健酣畅。用最普通的文字写出生活中的各种情愫。
热门推荐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民事纠纷与解决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民事纠纷与解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汤汤水水最养人

    汤汤水水最养人

    《汤汤水水最养人》主要讲述了:人类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人体亦如世间万物一样,需要滋补和保养。饮食文化同人类一起诞生,发展至今,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汤品、茶饮作为饮食中的一个分支,装点着人们的精致生活,它从本质上提升了饮食的文化内涵。当食物对于人们来说不只是意味着充饥果腹的时候,它才真正焕发出了自身的魅力。
  • 我家圣尊去哪啦

    我家圣尊去哪啦

    沐云亲爱的圣尊将她带到了异世界,却丢下她置之不理。沐:爱呢?墨:我,我这个,那个,我只是在磨练,对!只是在磨练你啊!沐沐。沐:……
  • 十三月的诗

    十三月的诗

    也许是我文不及意,或许是你没有故事。你我的将抒情做为无病之呻吟,我不怪你,毕竟能懂你“病”的人都是知己。他的、你的或我的生活,我想要对他冷漠,但我还是笑着说。
  • 重生魔神

    重生魔神

    现代的她遇到万年的魔神,还被误认为是爱人?奇怪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消失的异能学校,失踪的爸爸,死去的好友……这一切的背后埋藏着怎样的真相?后来居然有人说她是万年前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只有回到过去,才能将一切的谜团解开。但是为什么她一回来,这边桃花就源源不断?那只小妖孽魔神就算了,这个娃娃脸小巫族是怎么回事?还有这个风流大帅哥是谁啊?噢天哪,为什么还要遇到一个疯掉的白衣大美人?天哪,这个古代真香艳……等到一切都成定局,小魔神长成大魔神,小巫族居然是族长,白衣美人恢复正常……她也将回到21世纪。一切的真相即将展开,幕后黑手出现在她面前,竟然会是.......
  • tfboys之爱我别走

    tfboys之爱我别走

    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在重庆和法国巴黎尽力的浪漫史。
  • 玄裂九天

    玄裂九天

    小小的一块残破的“瓦片”,诱发无尽的贪婪和杀戮。少年从山村走出,偶得一颗神秘珠子,无数秘法和记忆纷至沓来,他开始寻找父亲并走向历练之路。血与火的洗练,光预热的考验!黑暗从深渊来袭之时,世界既是寂静之际......
  • 幕前幕后

    幕前幕后

    一觉醒来,当红小花竟成了她的闺蜜。她从平行世界而来,立志登上娱乐圈峰顶。而我的人生轨迹,也因她变得不同。旧时青梅、流量小生、才华导演……纷纷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里。拨开迷雾我才发现,羁绊的形成,从不是偶然。
  • 邪王盛宠魅妃挥洒天下

    邪王盛宠魅妃挥洒天下

    21世纪的千金大小姐,狂妄的女特种兵,在家族企业衰败之时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的失宠三小姐身上。在这个看脸又看实力的时代,美丽无比的鹅蛋脸上有着高挺的鼻子,勾人心魂的紫瞳却是一双媚眼,长长的睫毛如蝶翼一般,嘴唇红似血,拥有牛奶般细腻光华的皮肤的她,左脸上却有一只蝴蝶模样的深紫色胎记使她屡屡遭到邪恶大姐的毒害,琴棋书画于一身的她同时又是天才炼药师;经过九死一生的特种兵训练的她成为能力最强的狂妄女特种兵,作为千金大小姐的她又怎能不了解官场上的险恶?从小对毒的认识使她变得更加妖孽!
  • 我和你的奇妙未来

    我和你的奇妙未来

    故事以2030年开始,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有背景的两个世家,门当户对。让人羡慕的爱情,到底会发生什么呢?会不会有意外?会不会有反转?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