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80600000040

第40章 语文老师

林高远踩着上课铃声走进初三(5)班教室的时候,他看见教室后排多了些人,随着班长清脆的“起立”声,他瞟到教室后排有学校的白校长、钱主任、语文组王夫之组长,还有几个语文老师。林高远这才想起这一节课是学校安排的一节公开课。学校要从公开课教得好的语文教师中挑选一名参加市里的教学比武。公开课就公开课呗,没什么大不了的,虽说只有六、七年教龄,我林高远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呢。该怎么教就怎么教吧,教育部长来听课我也这么教。这样的念头从林高远的心中闪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女作家叶文玲的散文《我的“长生果”》。林高远直入课题。其实他心里有数,对于这类抒情散文他有自己的教法。大致的思路是:品读文之“美”,试写“美”之文。这篇课文昨天三(1)班刘敏老师上过,她的课堂设计是王夫之组长指导设计的,大致是让学生按叶文玲写作的经历来给全文分层次,然后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林高远不管别人怎么设计,他不会去模仿。也根本不至于,他是师院中文系毕业的高才生呢。他的第一大块,让学生通读全文,再熟记雅词,细品丽句;第二大块,让学生用雅词造句,进行丽句仿写,再试写美文。学生气氛活跃,积极投入。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乐音符的乐章。语文成绩不大好的张文仿写道:在想象的望远镜里,我憧憬的青年生活恰似一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也似一支激动人心充满活力的进行曲。当即赢得大家一片掌声。

学校教导处办公室,学校领导正在确定参加全市语文教学比武的教师名单。

林高远老师的这堂课是一节什么课?不大像语文课的样子了呢。学生闹哄哄的,叽叽喳喳。我认为刘敏老师的那节课不错。刘敏老师能抓住字词,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严格落实每一个知识点。语文组组长王夫之先发言。教导处钱主任知道刘敏是王夫之指导的,王夫之他不这么说才怪呢。

不,林老师的课充分调动了学生,有些新意,也符合教学原则,而且有点创新意识呢。学校白校长开口了,他是特级教师,不过是教数学的。

王夫之不再说了。经过一番讨论,钱主任建议说,能不能采用林老师的教学思路,让刘老师参加教学比武。她的不足之处,我们明天请市教研室的专家余佳老师来指导。刘老师年轻,是个女老师,教学比武得分有优势呢。去年政治学科比教,市六中的派出个女老师,精雕细琢打扮一番后,上了一下讲台,讲得毫无特色,居然拿了个一等奖哩。

听了钱主任的经验之谈,大家欣然应允。现在得抓紧时间与市里的余老师联系,让他来讲一节示范课,给刘敏指导指导。

市教研室余佳老师应邀而来,指导刘敏说,上一堂语文课应该把它看作是写一首诗,或者是跳一曲舞。写诗也好,跳舞也罢,得美呀。要有美的结构,美的语言,美的动作。你上《我的“长生果”》这篇美文呀,就得在美点品析上下功夫。刘敏鸡啄米似的不停点头,一副大彻大悟的样子。不过刘敏从没看到过余老师的诗,倒陪他跳过一曲舞。接下来是余老师的示范课。学校在大会议室架了块黑板作为教室,教导处安排了一个班的学生听讲,另外要求全校教师听课取“经”。余老师教的是郭沫若先生的一首诗《天上的街市》。他深情地缓缓朗诵: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余老师的这节课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品读,读出诗中情,品出诗之美;第二板块拿******主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与《天上的街市》进行比较阅读。

余老师的这节课真是一首诗呢。刘敏说。

余老师现在有不少得意弟子。有一弟子用这种美点品析法上说明文《莺》这篇课文,真是美啊。刘敏又说。

说明文也能上得很美么?说明文也得用这种美点品析法?林高远不禁疑惑。

余老师的课上得好,可是这样来上课,期末考试、中考我们的学生能过关吗?王夫之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只管教呗,考试的时候再说嘛。有老师插话。

是的啊,应该怎样让教学和考试能统一呢?林高远又开始思考了。这个问题他从开始拿教鞭那天就在思考着,不少语文教师语文课教得好,可他的学生考试成绩却不理想。就说余老师教《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学生学完了会知道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会懂得作者在诗中表达的理想和愿望吗?应付考试肯定是一塌糊涂。他又记起一则报道,著名作家王蒙做高考语文试卷只得了60多分。这真可谓滑天下之大稽也。是不是高考、中考这些考试指挥棒有问题呢……语文啊,老师教得好的他的学生考试不一定好;而考得好的学生,不一定是他的语文老师教得好。我林高远不自夸吧,小学、中学到大学,语文成绩挺不错哩。而我的语文老师中印象最深的是中学时有位张老师,上语文课时教我们唱过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这首爱情歌,有一次课上完了他还为我们表演了一次气功呢,五块砖叠放着,他一掌下去,全给打碎了。总是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为我们教语文课?但正是那时我迷上了小说,之前读小学时爱背唐诗,更喜欢看连环画,一本接一本地看,家中一个破旧书箱内曾经藏过300多本连环画,这连环画至今还高束在我老家阁楼之上;中学时迷小说,看《三国演义》,看《水浒传》,也看《红与黑》、《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等,看小说也装模作样地写小说,不为发表,只在教室里同学中传阅,有篇《枪王》的小说还被班主任收了去,说“不务正业”……

林高远其实深深地爱着文学。爱着文学,作为一名教师,他又是多么想上好每一堂语文课。

教了六年语文课了,林高远所带班级语文考试在学校排名中不是太理想,当然从没有“做尾巴”,得“第一”只有过一次,是刚拿教鞭的那年。那一年刚下学,什么都得跟人学,他听王夫之老师的课比较多,于是那一年把王夫之老师的教法是“全盘搬进”,因此得了个第一。他还记得当年王夫之老师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的过程,教室里的那块大黑板,从左到右抄了满满的一黑板,既有对死海成因的科学解释,也有全文的结构层次,段落大意,以及全文的写作特点。还有教《苏州园林》,王夫之让学生把这篇2000多字的说明文给背诵下来,不能背的同学不让回家。不过,王夫之的学生考试常拿第一,也因此,王老师年年是先进,听说还额外加了一级工资呢。

但林高远从没有觉得王夫之的教法是高明的,他总认为学生学语文不应该这样学,可是他又没有能使得上的教学方法,于是他就这样不停地摸索着,总想找到能打开这把“锁”的钥匙。他也知道,这把钥匙是别人给予不了的,只能用自己的实践与反思来锻造。

林高远这几天心情特别舒畅,他的小说《中国筷子》在《短篇小说》杂志发表,散文《爬山虎》在市报副刊版发表。每一次发表,哪怕只是市级的豆腐块,他觉得对自己都是一种鼓励,比吃上一顿美餐或发上几百元奖金都好。他认为这就是他的教学之余的乐趣,用他自己的话说,借文学的眼光感悟生活,用生活的感悟提炼文学。他不想成为所谓的作家,只觉得平平淡淡一点过好些。刘心武不也曾说:当作家成为一种职业时,就没有什么乐趣了。他不由得哼起了走调的歌曲: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我知道你为了谁……

林老师,李飞和魏明山打架了。语文科代表王霞到办公室叫林高远。

什么原因?林高远疑惑了,李飞个子高大,魏明山显得瘦弱,他们怎么会打架?

您不是准备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吗?您大概会让学生表演吧。他们两个人都想做鲁提辖,先是争了一阵,后来不知是谁把谁叫了一声“镇关西”,于是打了起来。

林高远赶到教室时,李飞正和魏明山扭在一起。

我们还没开始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呢,你们先表演起来了。林老师说。李飞和魏明山赶快松了手。这样吧,呆会你们两人先后分别扮演鲁提辖、镇关西,不过这时要去看书,看书上的人物是怎样的语言、怎样的神情、怎样的动作。大家都别吵了,一会我们上课可以看到两个版本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呢,一个是“威武版”,一个是“温柔版”。林老师又说。

李飞、魏明山的脸红了,一会两人笑了,相互击掌后回到了座位。教室里同学们都笑了。

在同学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一节语文课又得下了,林老师也不想下课,但是他是个从不拖堂的老师。一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表演倒使饰演者李飞、魏明山成了好朋友。上语文课,有时真是一种享受。他又想起余老师的那句话,上一堂课就是写一首美的诗呢。我又写了一首诗呢。林老师心里美滋滋的。他一声不响地走进办公室。办公室里老师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好像根本没看见他似的。常常,老师们总是议论着昨天打麻将的手气,什么我和一四七条都没有,一个“硬镶五”让下家自摸了。还有就是低声窃语某某与某某的风流韵事,其实是生怕别人听不到的语调。

已经是晚上11点,林高远还在准备明天的语文课。其实,他的语文教案早就写好了,教案嘛,不过是应付学校来检查的呀,当然,这个观点是错的。林高远肯定知道教案就是为了教师课堂教学而写的教学方案,教案上怎么设计,上课时你就得按图索骥地来操作。前两年林高远就是这么做的。一节课,精心设计后写在备课本上,可每月底学校检查他教案时却说不规范,况且有涂改过的痕迹,于是多次对他进行点名批评。学校要求教师的教案啊,必须有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德育渗透点、教具使用、教学课时、教学过程、教后小记等10多个环节的清楚记录,而其实呢,大多数教师总是拿着特级教师教案一字不漏地抄在了备课本上。这就是不少教师的教案,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如果说有点作用的话,那就是在练字吧。这样,林高远不得不说一套做一套了,应付检查的教案依然是照抄不误,他上课时真正使用的教案呀,只有他自己心里有数,他有另外一个备课本,对某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他一经想出立即记下,龙飞凤舞几个字,只要他林高远看得懂就行。不过,教学后的感悟林高远倒写得详细了,这几年他有了好几本。

班里学生刚学完《孔乙已》、《范进中举》两篇小说,林高远觉得应该还来点“动作”,应该来研究研究“封建科举”这东西。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采取各种途径查找大量资料来认识“封建科举”的本质。想着想着,林高远给这次学习活动取了个名:腐朽的科举病态的社会——《孔乙已》、《范进中举》研究性学习活动。

林高远向学生布置好这两天的语文学习任务后,他就去市实验中学参加市里的语文教学比武活动,不过他只是听课,讲课的是刘敏,随行的还有语文组组长王夫之。林高远见到刘敏时,刘敏已经站在实验中学的讲台上,他几乎不敢相认了。平常不大起眼的平装版刘敏变成精装版了,脸上肯定擦了什么玉兰油隐形粉底什么的,嘴唇应该用过唇膏,眉毛细细描过,头发烫成了带酒红的什么日本或台湾的离子烫。美女呢,林高远的第一反应。市里教学比武内容得抽签,刘敏抽签内容居然是余老师指点的《我的“常生果”》,真是巧合!这下不拿一等奖才怪,林高远寻思。

听刘敏上《我的“长生果”》这篇课文已经5遍,不,应该6遍了——她在本校三年级6个班都试教过。林高远很不耐烦了,他看了看王夫之,王夫之也没听,正转过头看自己。看见林高远转过头,王夫之招了招手,两人从后门蹑手蹑脚地溜了出来。

告诉你我才得知的好消息哩。王夫之说,脸上从来没有的灿烂。

什么?林高远平淡地说。

你的论文《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获省教科所颁发的二等奖了,得请客哟。

您不也上交了一篇《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字词教学》的论文吗?该是一等奖吧。林高远有点狡黠,其实他看过王夫之的那篇论文,得罪人一点说那不应叫论文而叫教学建议。这还算是王组长的大作吧,如今好多人为了评职称,论文都是请人代写,或者干脆抄上一篇出几百元钱获个奖,不是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么?咱教师就不能抄?王组长比起那些人还只是“五十步,离“一百步”还有点远哩。

哪里哪里,只得了个市二等奖。年底我申报高级职称拿这东西去不知能否通过,唉……王夫之有点悲观。但马上又说,林老师呀,我们的论文都将编入《最新优秀教学专家论文集》,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呢。

那好啊,我们都是教育专家了,林高远应道。每人得交版面费220元,出版后每人须购买5本,每本190元。王夫之说。

这样划算?林高远又问。

怎么不好呢?王夫之说。其实到时出版了每人买10本都行,嘿,购买10本就成了这本集子的副主编哩。买了10本,你班上王文的爸爸不是市财政局局长吗?往那儿一放,10本嫌少呢。

这段时间太忙,到时再说吧。林高远其实是婉言谢绝。每学期他都会收到论文入选或应邀参会的通知不少于50次,每次他都是随手将来信扔到纸篓。没有一点价值,我不会去做。林高远心里说。

我校教师刘敏在市语文教学比武活动中获一等奖。

这条消息在林高远返校之前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校园里传开了。同时获一等奖的是市前进中学教朱自清先生《春》这篇课文的女老师,依然采用的是“美点教学”法,依然少不了曾和主评委余佳老师跳上一曲交谊舞。参加教学比武共12人,没有一人没获奖。获三等奖的是“清一色”男士,当然没有使用“美点教学法”,肯定更没有陪余老师跳舞。有三等奖获得者不服气提出疑问:朱自清先生的《春》可以进行“美句品读”,如果来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如何来选“美”呢?难道文中父亲蹒跚、肥胖的背影不美?难道父亲临别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的语言不美?《背影》是名篇呀!

这次听课林高远感受最深的其实是市一中一男教师教的公刘的《致黄浦江》的这首诗,教者借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造气氛,形象生动地再现情境,循循善诱,一环扣一环,教者轻松,学生轻松。听这节课,林高远感觉似乎是在看一个武功极高的人在进行着武术表演。

我还只会打字、上网,我得学会做教学课件。林高远给自己下了个决心。

走过学校文化长廊,林高远看到了省中语会组织的全省中学生“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结果通报,全省有21人获一等奖,三(5)班居然有杨桦、陈诚两人,本校学生获一、二、三等奖共17人,三(5)班居然达12人。林高远心中一喜,但是他又觉得也不反常,这个三(5)班语文从初一年级开始就由他带,三年快完了,学生每人至少读了30本课外书。他每周拿出一节课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每次语文课都有课前3分钟,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心得。这能算意外吗?

走进办公室,办公桌上赫然放着几篇文章……这是前几天布置的“封建科举”研究活动成果。看看题目:《写在长衫上的笑》、《含泪的笑……说说《孔乙已》中的笑》、《从范进中举前后看当时世态》……林高远也笑了,学生的研究水平非在我林某人之下哩。他不由又哼起“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林老师,你到政教处把你班违纪学生领回来。政教处张主任在办公室门口叫道。

违纪?我班?林高远迷惑了。

你班学生这几天有不少人在网吧上网,影响很坏。张主任又说。赶到政教处一问,林高远忙向张主任解释:他们这几天上网吧是我布置的,因为我要求他们去网上查关于“封建科举”的资料。

你在替他们受罪吧?语文试卷上有这样的题目?张主任反问。

林高远不想再说什么,因为这个问题他不能回答,也回答不了。他看着正在政教处写检讨书的学生,叹了口气,轻声地叫着他们的名字,带回了教室。他又能对学生说什么呢?

林高远回到办公室刚坐下,教导处钱主任就嚷:林老师,我和你交流一下本月教学情况,作业缺一次,有两次坐着上课,是吗?

大概是吧。林高远说。作业不缺啊,你看这不是一次作业?说着林高远把学生交来的一篇文章《写在长衫上的笑》递给钱主任。

这算作业?钱主任满脸疑惑。又问:那坐着上课是怎么回事?

一次是和学生一起作文,是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市报副刊上发表的《爬墙虎》就是那次写的;另一次是我和学生一起在做单元测试题。林高远解释。

我说林老师啊,老师就是老师,还用得着和学生一起写作文,一起做测试题吗?反正违反学校教学常规就不行。我们学校不少语文老师教了几十年语文,没有像你这样做,教学质量不是很好吗?林老师呀,你教的是毕业班,你得抓紧。你要认真反思反思你的教学方法呀。钱主任说完,向校长室走去,他要将这情况向白校长汇报。

得反思反思呀,林高远还在想着钱主任的话。他的心中似乎有一股怒火,却难以迸发;他的头脑中似乎有两股矛盾的力量千丝万缕般绞缠在一起,他分不清,他拿起手中钢笔,想写一首关于“怨恨”的诗,可怨恨什么呢?他隐约记起一首名叫“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诗,应该是风流才子徐志摩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叮——又上课了,林高远夹起备课本走进教室。这一堂课,他该怎么开讲?

同类推荐
  • 关东乱世

    关东乱世

    小说从“我”的家族秘史讲起,起因则是我爷爷被拜把子兄弟谋害,置办的码头也被奸人所霸占。我奶奶,一个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背着襁褓中的老叔,走上了申冤之路。我老姑为报父仇,上山嫁给了土匪,逐渐历练成手使双枪的女土匪头子。抗战爆发时,她为雪国耻,一跃成为威震东北的抗日勇士。作者用深沉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的虽然都是小人物的命运,却与国际国内大背景遥相呼应。读者于呼啸的“东北风”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鲜活生命气息以及大时代变革的洪流。
  • 低腰裤

    低腰裤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莽原传奇

    莽原传奇

    解放战争初期,中国正处于天翻地覆的历史变革前夜,中共B省省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派遣孔冬等汉族青年干部和巴特尔等蒙古族革命青年,到白音旗建立根据地。这些青年干部虽然缺乏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经验,但他们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坚定的革命意志及纯洁诚挚的同志之爱。他们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灵活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紧紧依靠以道尔吉、义和巴日、阿木冷古、巴达尔呼为代表的蒙古族贫苦农牧民,真诚团结以小王爷敖拉扎布为代表的开明士绅,发动群众迅速建立起民主政权、革命武装及党的组织和各种群众组织。
  • 水浒传

    水浒传

    《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塑造了宋江、吴用、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梁山英雄,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 女人

    女人

    这是一部解读女人的情感大全,以吴小娟的生活为主线,全新的角度来写爱情、婚姻、家庭。围绕着不同的男人,经历不同的曲折故事,每段发生的故事就好似发生在我们身边某个人身上,或者自己身上,在爱情与婚姻之间,吴小娟选择了做一个自由的人,过自由的生活;在历经多次人生坎坷,吴小娟依旧坚持相信人间的美好。伴着故事一起陪你哭、陪你笑、陪你温馨与美好。
热门推荐
  • NG在路上

    NG在路上

    一个年轻农民的都市行程和对人生/爱情等的风花雪月,在寂寞与空虚中寻找自我,却不断迷失,在现实与无奈中寻觅出口,却无从下手。如果要给他一个定义那就是:痛并快乐着!待到桃花盛开时,终荣归故里!方知一沙一世界,凡事看淡,风雨由它,心自强悍!·
  • 三生为一诺

    三生为一诺

    提个疑问,你说被抹去记忆的人痛苦还是将事情记得清楚的人痛苦?三生三世,也许有人记得,但有人却忘记了。这婆娑世界里,有人爱三生,有人恨三生。他为之一诺,苦寻三生,她信那一诺,苦等三世。剪不断的恩怨情仇,说不清的爱恨嗔痴,待且看她......
  • 一品皇太后

    一品皇太后

    穿越成为庶女,却不像其它庶女那般的受气。父亲宠爱,嫡姐疼爱,她是天下最幸福的穿越庶女了。不仅如此,还有两位完美王爷对她一往情深,让她左右为难。皇后姐姐突然暴毙,姐姐临终前希望她可以代替自己好好的服侍皇上,她便成为了两个王爷的庶母——皇后娘娘。大喜的日子,皇上驾崩,她还没有见到皇上一面便成为了十五岁的皇太后。刚入宫便踏入冷宫,她渐渐发现姐姐暴毙的阴谋,查下去更是不得了,最爱的人却是算计自己最深的人!夺权、宫斗、腹黑、复仇,她从一个冷宫皇太后渐渐成长为权倾天下的第一人......本文集王爷、宫斗、女强、复仇、种田、腹黑、虐恋、苦情为一体,不喜慎入!
  • 乞儿成长记

    乞儿成长记

    一个落魄乞儿,她迷茫无助时紧紧抓住的救命稻草,带她一步步走向强大······
  • 快穿之渣渣拯救之路

    快穿之渣渣拯救之路

    ”为什么要拯救渣渣,直接虐不就完了?”鹿果暴躁的对蠢系统发问。“嘤嘤嘤,小姐姐,其实,有的渣渣还是可以拯救一下滴……”蠢系统弱弱的回答。天啦,为什么小姐姐看着辣么温柔却说话这么暴躁呢,不敢惹不敢惹。鹿果心塞,别人家绑定的都是虐渣系统,虐就完事儿了,偏偏她得拯救“渣渣”。但是鹿果做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之后发现……这“渣渣”似乎不太一样……
  • 快穿之女主大人爱上我

    快穿之女主大人爱上我

    乐长安在死后莫名其妙绑定了一个系统。“宿主大人,我们绑定吧,好吗?”回应它的是一声“不要。”“你要什么愿望都可以的。真的!”“不要。”回答依然不变。……在系统说了好久之后,系统憋出了一句:“有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哟。可惜了。”乐长安沉默了一会儿,说:“好吧,看你这么恳求的份上,我同意了。”……后来的后来,乐长安被女主所惦记着……
  • 钱通

    钱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妃叹息:本王不愿做替身

    妃叹息:本王不愿做替身

    “我喜欢你,我也一定会让你喜欢上我的。”第一次见面的第一句话换来的,是他无情转身。“今天是我们的大喜之日,本王想送给你你一个终身难忘的礼物。”然后,她看见了他送的熊熊烈火。他终于用行动摧毁了,她对他的一切爱慕,当她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后。“本王要你做本王的王妃。”他的表白,换来的是她无情的嘲笑。“王爷,小女子不吃回头草。”她对着气若游丝的他,却是满心苦涩。幸福的爱情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可是折磨人的爱情却是在错误的时间,爱上对的人。欢迎支持潇雨的加入潇雨读书会,群号码:316335274
  • 人间如梦

    人间如梦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充满了不公,上位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用人民的血与汗建造起所谓的人间天堂。实则不然,他们建立的是一个地狱,一个人吃人的人间地狱。一个少年,从纯真无邪变成一个令世界震颤的恶魔......“我要将这世界踩在脚下,让这世界的蝼蚁们,匍匐在我的脚下,颤栗!!!”
  • 胖妹妹追夫日记

    胖妹妹追夫日记

    偷偷喜欢你两年,只因为太胖不敢向你表白,胖女孩是如何逆袭追到校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