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97200000025

第25章 进发还是守成

成王迁都之谜

上回我们讲到周王姬诵的迁都,那么我们要看一看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迁都的发生:

其一政治因素,殷商初亡,天下初定,宅此洛邑,便于治民。如果一个国家只有一个都城,在封建社会是很危险的。首要的因素就是要保证战争之时有退守的地方,所以为了战争上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周朝开创营建两都的先例,这也为后来的盛世王朝做了典范,以后的汉、唐、宋、明四朝都有自己的两都;就连少数民族统治的大清也仿造这样建了两都,但是,清朝时期再建两都已经作用不大了。

其二是地理位置,按照周公的话说,洛邑为天下之中。看一看地图,大家就会明白这个道理:陕西所在的是中国偏西的部分,中国的龙兴之地在东方,况且山东省的威海市还在夷人手中,所以周国对于这一点很头痛。而洛邑这个地方正好是河南省的地界,河南省是中国的腹地,也就是中国的中心地区,所以这里天时地利人和都好。古代的河南市场一直是一个很好的退守之地。曾经被汉、魏、隋、唐等王朝作为陪都使用。

其三是历史因素,洛邑为夏商旧邦,帝喾故墟,华夏宗地,迁宅于此,利于王化。前面的一讲我们说的“三监之乱”,就是因为陕西和河南两个省原来不接壤,所以说让三监和武庚产生了天高皇帝远的思想。洛邑与商丘离得很近,所以说可以好好地管一管商朝的遗老遗少。

那么说得这么冠冕堂皇,真实历史上真有这种事么?其实这件事在考古学上也是有记载的。20世纪60年代,在陕西出土的“何尊”铭文,对成王迁宅洛邑有明确记载,其“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自之乂民”语,言之凿凿,记载了成王迁宅于成周(洛邑)的历史。

古人称洛阳为中国,意为天下之中,周王朝在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对民众的统治。

周王自治后,周公仍然居于二号大臣的位置。他对于这个经验不足的侄儿也是有所告诫的,只不过这时候还没有成文的记载。可以根据“二哥”整理的《尚书》中的有关篇章可以看出来: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其惟弗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弗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弗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弗知稼穑之艰难,弗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弗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诪张为幻。’此厥弗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弗啻弗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弗永念厥辟,弗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

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这便是《尚书·无逸》篇的内容,这一篇就极富代表的周工劝谏篇。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公为成王尽了最后一份力量。这时的周公不得不服老了。

周公死后,成王立即进发,这个时候周境仍然没有获得扩大。所以,周成王立即向外征战,一年多的征战历练了成王,成王慢慢变得成熟起来。借着原来周公和召公征服淮夷及在淮夷之北的奄国的势头,成王又歼灭了几座城池。可就在成王成功之时,死神降临到他的身上,成王在位的第二十二年,成王驾崩,享年三十五岁。而他身后,给儿孙们留下了一个盛世。

姬钊的信仰

成王的继任者就是他的儿子姬钊,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康王。姬钊的志向很远大,但是现实是很残酷的:十几位叔祖父当时只剩下九叔祖父召公、十五叔祖父毕公高、十六子原叔丰、十七子丰叔、十八子郇叔、十九子姬颍,所以说康王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权衡一下他们的权利,这时候他想到了四叔祖父所编的《周礼》,这样有了根据,就能够和平的分配权力的大小的事了。

康王这样想是不错,但是有三个人的权利是无论如何不知道如何划分的,第一个就是灭商的总司令姜尚,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别是老九和十五。姜尚非常能活,在姬钊在位的前四年,几乎年年都在为周朝发光发热。到了第五年才感觉力不从心交回了权利,在当时他是最劳苦功高的,所以姬钊给了他无上的权力。

再说另两位,也就是周王族的支裔。两人同样都有拥立之功,所以很难将他们的权力细细划分。所以两人同为一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随着权利划分的结束,姬钊举行了即位大典。召公、毕公还率领诸侯,陪姬钊来到祖庙,把文王、武王创业的艰辛告诉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诫姬钊要节俭寡欲,勤理国事,守住祖先的基业。

随着自己的即位大典的结束,康王便开始了拓土工程。姬钊在位时,不断攻伐鬼方(今陕西省西北部)和东南各地,掠夺奴隶和土地,分赏给诸侯、大夫。

在一次大战中,周军俘虏了犬戎兵士13000多人,为了庆祝胜利,姬钊赏给参战的贵族孟以1700多俘虏,作为奴隶使用,并将此事用文字铸在鼎上。

在这次大战以后,姬钊立即奖励士卒,这体现出了姬钊与他的父亲一样只不过是一庸碌之君,虽然有着将打下的天下守成的志向,但他与他的父亲不同的是他的父亲在位后期,仍能开拓疆土;而他在位后期,则不能在开拓了。

当然成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姬钊在即位前并没显示出过人的能力和资质。为此,周成王自然有些担心他不能继承大业,更怕儿子会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昏君而把祖宗打下来的江山败在手里。他想到自己虽然资质平平,但由于有了周公的尽力辅佐,国家还是治理井井有条,取得令人满意的政绩。因此,周成王自然想到要给儿子安排周公式的人物来辅佐他。思前想后,他心中已经有了不二人选,那就是召公和毕公。正是这两个人和周公同心协力,共同辅佐自己,才有这个大好局面,让他们来辅佐自己的儿子,周成王自然是很放心了。但是他忽略了自己的品质,过于谦和了。

成王是位好国王,他注意到了别人的辅佐,但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也忽略了自己的继承人姬钊的不为人知的才能,他不知道姬钊是为了避免太露锋芒而假装平庸。

成王临终前的训导其实是一个父亲对那些大臣的告诫,但是他的话中具有局限性。如果康王真的完全按照他的思想做了,那么周国将会快点灭亡。所以周康网在那时候的思想就是恪守文武成三代的经验和天下,行;守着他们的经验而不变通,万万做不到。

周康王作了《康王之诰》,除了用大量篇幅来叙述登基事项,更有不少关于加强法律法规和治理整顿军队等治国政策。登基伊始,周康王就已经制订出一套比较合理的计划。之后在他在位的十六年间,他一直孜孜不倦地按着既定的方针政策履行着他的治国安邦的理念。

由于周文王、周武王在位期间,周朝就已经比较强盛,后来再经过周公、周成王的努力,周朝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周康王即位后,继续推行周成王在位期间所实行的国策,再接再厉,使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国库丰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到处呈现一派升平盛世的景象。生活好了,犯罪案件也少了,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用和平的方法治理国家,用变通的方法治理社会的好国王。

那么周朝的康王又是用什么办法来治军的呢?他的执政晚年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他的继位者又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呢?

请看下讲:变通到下落

同类推荐
  • 大明厂督

    大明厂督

    大明天启三年,大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东林党人和魏忠贤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而我则变成了魏忠贤的侄孙……
  • 南唐

    南唐

    “我管不了啊,”梁良向着那老和尚就是一刀狠狠劈去,“你知道吗?我管不了了!我已经管不了什么家国大义,什么黎民百姓!你这老秃驴为了这个天下愿意牺牲为江湖守路的江东流,愿意牺牲为文人挺脊梁的耿星火,可是我做不到,我不能为了这个狗屁天下牺牲我南唐五十万将士!”老和尚双手合十,接住了刀锋,叫了声佛号,“施主,还放不下吗?”“放你娘的狗屁,”梁良红了眼,脸色狰狞怒吼道,“这世间任他洪水滔天与我何干!我要守着这南唐,不是为她东武守国门,老子是在守着自己的家!犯我南唐者,杀无赦!”“南唐,五十万将士何在!”“在!”“拔刀!”
  • 齐天之下

    齐天之下

    一个人的成长总会伴随这样那样的坎坷与艰辛,最终被磨砺成一颗顽石或者一捧碎沙...年少时总是快乐的,包括我们的男主角齐三少爷。多金、聪慧、顽劣、不以为是、惹是生非等等等等汇集与悠悠之口成为了三少爷少年时身份的代名词。但人总归是要经历成长并伴随苦痛。一瞬之间,家没了,国亡了!面对这样的打击我们期待主角会有所作为,当然也会尊重他自己的决定!让我们拭目以待这未知的变数把。
  • 金陵梦——大陈帝国

    金陵梦——大陈帝国

    《大陈帝国》讲述了南北时代的陈国第一皇子陈叔宝经历政风情雨,而由弱转强,在皇权斗争中脱颖而出,北出与诸国争霸进而一统天下的过程。是一部以陈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南北朝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
  • 古代地理与农学

    古代地理与农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莫一兮

    莫一兮

    我莫一兮,只争天下第一!道有何用?不减哀愁。如果入道要忘情,我宁可平庸至死!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 神话之隋唐风云

    神话之隋唐风云

    挖墓,挖到一块刻有自己名字的墓碑,更有甚者石棺之中躺着的千年古尸也与自己一个模样。诡异的巧合还是命运的安排。21世纪衰男魏易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在盗挖一座宋墓的时候居然让他穿越到了隋朝时期的运河挖掘现场。挖运河、泄天机、遇战神!瘟疫始、红颜病、药王至!魏易、李靖和孙思邈邯沟三结义,至此魏易的故事慢慢展开,甚至被一代谏臣魏征误认为弟弟。中华民族抗日第一人是谁,是魏易。又是谁叫三藏法师西去取经的,还是魏易。总之魏易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新人创作,求收藏支持]
  • 迷糊狐妖拐魔尊

    迷糊狐妖拐魔尊

    她因前世罪孽深重,害了许多良善之人,不得入人界与他再续前缘!生狐身,百年修得人身,却被告知与他人妖殊途……炼狱修行,五百年退妖性,仍不得与他相守。再次相遇,已是千年,他忘记前尘往事,却还能伤她最深。魔尊羽傲,从前的莫以涵,还能重新爱上她么?
  •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告诉我们濒危,濒危,为什么我们要等到某些物种濒危了才去采取保护措施?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也许有一天,洪水暴发,沙尘暴暴发,人类即将灭绝,那时你还能犹豫吗?也许有一天,动植物将全部死亡,那时你才想到现在不该不植树造林吗?要是植物全部灭绝时,你还能呼吸到现在的新鲜空气吗?我们都不会想过这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动起手来吧,一起美化我们的绿色家园,创造美好环境,保护动植物!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创造出未来的美好环境。
  • 养生咏玄集

    养生咏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道王朝

    仙道王朝

    仙道无常、路途遥远。天惊变,地动荡!手持仙道玉玺,杀尽天下负我之人。我为天断众生命运!我为地执掌尔等生死!仙道王朝、唯我独尊!
  • 《创世印》

    《创世印》

    【你找到属于你的创世印了吗?】你可知道?世间万物身上,都有着神秘的创世印,但每一单个个体,仅仅是拥有着半片的创世印。包含未知,包含幸福,包含着神秘……
  • tfboys之因为遇见你们

    tfboys之因为遇见你们

    三位男神与三位女神,不同时间,却在同一地点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期待柔柔与思烊一起写的故事吧!
  • 迷糊校花,赖定你

    迷糊校花,赖定你

    一场乌龙,他夺走了她的初吻!咳咳,他可不是个随便的人,既然占了便宜,那当然要负责了。“别逃了,来我的怀里吧。”他笑嘻嘻地望着她!丫头,这一次,我赖定你了。
  • 魔魂界1

    魔魂界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热血梦,本作品讲述了大多数人心中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