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28800000011

第11章 再造营销,粉丝经济不解之秘(3)

幸运的是,彼时社会化媒体正处在爆发前夜,小米借势而上,逐一引爆了微博、微信、QQ空间以及百度贴吧等平台的价值,继而成为粉丝经济运营的第一标杆。

这就是小米的直觉:对社会化媒体的节奏把控以及玩法创新,似乎有一种本能的嗅觉。

彼时,黎万强还面临一个两难选择:2012年6月时,微信刚刚起步,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黎万强就发现它可能是一个机会,就开始和团队讨论要不要做。再过了两个月,小米创始人雷军发现微信用户的增长势头很猛,也提醒要赶紧研究一下。

黎万强此时也有一种直觉,微信可能会开启“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但玩法可能会跟微博不一样,得研究透彻,不能贸然做营销。

于是,他让小米网的主管们停用了米聊,完全基于微信来沟通,并用了大约三四个月的时间,让团队做了各种小测试,来揣摩微信如何与企业新媒体运营相结合。

最终,证明小米的直觉是正确的。从2013年2月开始,小米下定决心要抢占微信阵地,仅用3个月,它就豪取了80万粉丝。到2014年2月,小米的微信公众号已拥有超过520万粉丝。

除了粉丝数量众多,你所不知道的另外一个数据是,小米微信公众号目前的微信支付月平均交易额已经破1000万元。

对于如此吨位的引爆能力,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小米对如何运营粉丝经济,已经到了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微博到微信,再到QQ空间与百度贴吧,它每站稳一个新媒体阵地,都能吸引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的拥趸。

有很多企业试着学小米,他们模仿甚至直接拷贝小米的营销玩法,包括它的海报与发布会PPT的风格,小米论坛与线下同城会的玩法等,结果少有人可以玩出小米范儿,更别提运营出一个个真正活跃的粉丝族群。

为什么它们会学得很“拧巴”?小米的粉丝经济运营到底有没有一些不传之秘,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答案是,很多人只学习了皮毛,只想讨巧赚短期的钱,却并未深究小米口碑营销背后的战略、思维以及战法。

成功秘诀1:口碑营销

故事1:雷军两本书与口碑的胜利

“小米手机的胜利是品类的胜利,小米公司的胜利是口碑的胜利。”——黎万强这要从小米内部一个“习惯”说起:每年,雷军都会给所有小米员工推荐他喜欢的书籍。

其中有两本书被提及的频率较高,一本是杰克·特劳特与艾·里斯合著的《定位》,另外一本则是《重来》,由美国人Jason Fried与丹麦人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合著。

这两本书是理解小米这家公司的一把钥匙。定位理论讲求“与众不同”、“成为第一”,通过抢占心智,让潜在顾客将你与其他公司区分开来。一个比较通俗的理解是另辟一个新的品类,而小米手机创造出了“互联网手机”的新品类,在多个方面实现了心智的抢占,这比较容易理解。

【小链接】

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定位》

“这在现实世界中完全行不通。”当你向人们介绍一个新创意时,人们总是这样说……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现实”的,但并不意味着你也要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世界中。——《重来》

《重来》顾名思义就是重新来过,践行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逻辑。两位作者极为推崇反传统的思维,甚至称“一个反对者是标新立异和吸引追随者的捷径”。小米同样带有反传统色彩,骨子里追求打破传统,重新制定规则,几乎可算是《重来》一书在国内的最佳实践案例。

现在看来,小米在3年前的这场死磕价值颇大,它让小米真正领悟到了口碑营销的威力。

借助社会化媒体,企业完全可以用颠覆传统的营销模式,以更低成本、更短时间以及更大规模,来获取自己的粉丝用户。

故事2:发生在798的故事:从微博到微信,一个员工的艰难选择

2012年下半年,钟雨飞受命“捣鼓”如何玩微信,他注册了好几个帐号,测试各种玩法。在正式决定开设“小米手机”这个微信公众号后,他们团队通过小米网、微博以及小米发布会活动等各种引流方式,加上已经成型的强运营能力,小米的微信运营在极短时间内就占据了业内最高点。

这并非钟雨飞第一次在社交账户上重新开始。早在2011年9月时,他被黎万强叫到了北京的艺术区某咖啡厅,被要求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黎万强告诉他,小米一定要实现营销突围,以及要将微博和论坛的运营分开做。

那时候,黎万强正琢磨一件事情:小米论坛毕竟是一个内部平台,更适合沉淀用户,但要引爆口碑传播,还需要“走出去”。

最后,黎万强留给他一个选择题:要么留在社区,要么去做微博。

钟雨飞选择了后者,在起步之初也只有两三个人,这算是小米社交媒体团队的一股星星之火,而他们的运气也很好。几乎每次大的新品发布,以及雷军自己的微博帐号推荐,都会带来大量的粉丝关注。

到2012年时,钟雨飞带领团队完成了增粉的第一阶段任务,小米微博矩阵以超过500多万的粉丝数开始傲视群雄。

初期,钟雨飞比较担心如何涨粉丝,没承想小米的公众号在3个月内就吸引了80万粉丝关注,这促使他慢慢将重心放在如何将企业号做出特色来,但随着粉丝数上涨到数百万级,钟雨飞关心更多的是如何服务好他们。

小米认识到,用户在哪里大量聚集,小米就应该将口碑传播做到哪里。此后,小米又发现很多年轻用户并不用微博,但却活跃在QQ空间上,并且已经开始议论小米手机,于是就顺势做起了空间的运营。2013年8月,小米联合QQ空间做了一次开放购买,创造了90秒10万台红米售罄的社会化电商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小米QQ空间的粉丝数已突破3000万,再次傲视群雄。

法则1:走群众路线:雷军是这么说口碑的

雷军在创业之初,就手绘过一张有关互联网思维的草稿图,“口碑”二字居于图片的中央核心位置,围绕着它,“专注、极致、快”是打造口碑的方法。

雷军经常说:走群众路线。这就是“口碑营销”或者“口碑传播”这个本身并不新鲜的词汇,在互联网尚未肆意吞噬传统商业世界的时候,它就一直存在的东在小米内部,实际上总结了口碑传播能够形成引爆的三个核心要素,即核心用户;精彩的故事和话题;以及高效的传播渠道西,能够被小米娴熟运用的秘籍。为何小米却要说自己其实是口碑营销,而不是外界给它贴上的“新营销”或“社会化媒体营销”等标签?通过跟用户交朋友,营造参与感,并借助社会化媒体进行口碑放大,在这个矩阵中,“粉丝经济”更像是果,而非因,但它与“口碑”互为支撑,确实营造出一种全新的品牌生态链条。

小米内部对口碑传播的经验是,口碑传播能够形成引爆的三个核心要素,即核心用户;精彩的故事和话题;以及高效的传播渠道。

其中,重要风口的存在很重要,小米的崛起恰逢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后者让口碑营销焕发了新的生机。

在过去,企业品牌往往不是借助互联网的口碑传播,更多是小圈子传播,这就造成了这些品牌要往更大的圈子扩散的时候,很容易中断。

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勃兴,却带来两大改变:一是信息传递的速度获得百倍、千倍的提升;二是用户参与口碑传播的成本在急剧下降。在近两三年中,为何有很多创业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或者倏然陨落,背后推手均在于此。

从表面上看,小米的口碑营销得益于借势风口,只是“新媒体营销”的胜利而已。但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时候做微博,什么时候做微信,以及用什么样的打法,其实很讲求顺势而为,需要极好的嗅觉与节奏把控,这只能在不断的实战中摸索。

这种全力押注社会化媒体的做法其实并无前车可鉴,初期经常遇到一些困难,雷军会经常过来给团队打气,说一定要靠口碑,要相信口碑是可以口口相传的。

从创业开始,雷军对口碑的打法早就想清楚了。某种程度上说,小米的口碑营销运营的成功,源于它没有停留在渠道视角,而是提升到了企业战略的层面,这又跟小米反传统的企业文化、互联网商业模式架构以及快速迭代能力,有着莫大关系。

法则2:社会化媒体是公司级战略,耐得住寂寞才能开花结果

黎万强称,企业花2000万元去投一个广告,可能立刻就看到效果了,但是你要建立一个有足够战斗能力的自媒体团队,却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如何衡量其中的投入产出比就非常关键。

小米口碑营销将社会化媒体定为主战场,绝不是试验田。按照惯例,很多传统公司更喜欢找广告公司,砸重金制造短期的眼球效应,而在社会化媒体投入上,它们要么找外包公司来做,要么从营销部门调出几个人来试试,这很难做深做透。

但是在小米,社交媒体部门是一项战略性投入,团队规模有70多人。仅以钟雨飞所带领的新媒体组而言,团队共有47人,其中新浪微博27人,腾讯平台(微信与QQ空间)16人,策划4人。这个部门由黎万强亲自带队,管理扁平化,讲求一步到位。

需要指出的是,要真正玩好社会化媒体运营,组建团队的周期非常长,成本的投入是非常高的,而效果可见性却又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小米的口碑营销之所以能大放异彩,它的公司级战略定位、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以及足够的耐心,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战略做法。

法则3:小餐馆模式:先做服务,后做营销

雷军经常在小米内部跟员工讲:小米的商业模式是小餐馆模式,就是做好服务然后收小费的模式。服务是小米的商业信条,而好服务才能有好口碑。这也让小米的社会化媒体运营带有强烈的服务属性。比如,它首先追求快速的服务响应速度,将互联思维的“快”字诀运用到社会化媒体运营商。小米在微博、微信等各个平台上都有专门开发的客服后台,也都有相应的响应时间指标,比如在微博上要在15分钟内响应,在微信上也要及时去响应,并设有很明细的客服考核指标。甚至,小米还形成了一种“全员客服”的协调机制,任何一个员工只要在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发现有用户的吐槽,他可以直接转发到客服或售后部门,以此快速解决用户的问题。

除了求快,小米还要求团队在发内容、做话题活动时,要保持克制营销的心态,不要乱做。很多企业都在抱怨微信给企业服务号的限制太多,一个月4次的图文消息统发次数太少,但钟雨飞说4条消息已经足够了,小米只发跟产品、促销活动相关的内容,并将主要精力放在做好微信客服上。

相比之下,很多企业总是希望将微博的运营方法照搬到微信运营上,甚至采用了类似“必转”、“疯传”之类的煽动性词汇,殊不知长此以往会严重掉粉,也无法做出粉丝族群。

法则4:让故事嵌入用户的脑海,做企业自媒体

小米口碑营销做法是做一家自媒体公司,不做高大上的广告,而是用潜入脑海的故事来做自媒体。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类似“不只是世界500强”的宣传语并没有太大意义。

用户更加关注的是每天都有一些点点滴滴的精彩故事,而不再是高大上的广告口号。

换句话说,只要是好的内容,用户自己会主动分享,这意味着企业首先要变成一家自媒体公司,放弃宏大叙事的方式,每天创造出用户喜欢的好内容。

在过去,企业传统的营销三板斧是要先定义一个新的品类,从红海中劈开一个市场,然后用广告去密集轰炸,集中爆破。比如加多宝定义了凉茶的品类,“怕上火喝加多宝”就是一个凉茶的新品类;“极草”定位于“冬虫夏草要研磨着吃”,以此定义出新的品类,在推荐的时候也是用了高密集度的广告来轰炸,最后完成品牌的口碑传播。

黎万强在多次场合中都提及一个观点:社会化媒体的矩阵只是有效的传播渠道,但如果缺乏针对核心用户群的聚焦定位,以及不能创造出能够天天上头条的故事,就无法将口碑营销发挥到淋漓尽致。

总之,小米的营销打法其实是用“重来”的思维,重新制定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新规则,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就是口碑营销,而绝不只是渠道层面的社会化媒体运营。

成功秘诀2:参与感

故事1:一万只羊驼引发的邻里关系紧张

2013年圣诞节前,黎万强和团队在讨论一个事情,如何尽可能利用微信的特性来做互动,启发用户的参与感。他们想到了微信的语音留言功能,与此同时,热门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刚好捧红了一种东北的动物,名字叫做傻狍子,小米的配件团队也很应景,推出了相应的羊驼米兔。他们就在想,能否设计一个趣味游戏,将两者结合起来呢?

于是,小米就尝试设计了一个趣味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只要语音回复“我爱小米手机”,每天吼声最响亮的1000位粉丝,就能够用9元包邮的价格购买原价39元的羊驼米兔。

活动上线以后,小米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了蜂拥而来的语音留言。很多用户吼了一遍还不过瘾,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贝排名,他会多次声嘶力竭地狂吼,以至于还有人引来了邻居的投诉。

为了保证游戏的公正性,小米还专门接入了声音分贝的分析工具,先判断用户是否喊对了参与的话语,然后根据分贝数进行排名。

同类推荐
  • 销售是个好职业

    销售是个好职业

    销售是个悬殊极大的职业,既是鸿毛,又是泰山;它小可做一针一线,大可做跨国集团;它是精英的诞生地聚集地,又是收留和出产“流浪汉”的家。顶尖销售人员不凡的魅力让人景仰膜拜,而低微的销售人员又让人无时无刻不鄙视。它让不少走近它的人很快尝到甜头,更让许多接近它的人吃尽无数苦果。销售是生死艺术,有人因此进入天堂,有人因此下了地狱。你想走哪一条道?我已经听到了,是天堂!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压力”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压力存在的必要性、压力的来源、如何减压、如何增压、如何调节压力等内容,以“压力”为关键词,讲述了我们如何能够一张一弛的利用压力,让身边的压力有益于我们的工作业绩提升,有利于我们轻松快乐的生活。
  •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解悟名家:与中联重科一起聆听

    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王忠明主任相识相交,是一种机缘。首先是久闻其名,待真正相识后,更加叹服其学识、才情与人格,再是荣幸约请其作中联重科的独立董事,继而促成了中外名家讲座全国首个企业分场在中联重科落户。于是,中外名家中联重科分场论道,一论三年多,场场爆满,数十位名家激荡思想,字字玑珠。一月一次的聆听成了中联人的心灵契约,成为中联人争相品评的精神盛宴。
  •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本书重新检阅了人力资源发展(HRD)领域,展示了HRD广阔的研究与应用范围。书中主要针对澳大利亚HRD领域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同时兼顾了国际上HRD的发展状况。本书中HRD的基本含义是“帮助”,帮助个人、小组、团队、部门,以及公共和私立组织机构开发它们的全部潜能。本书通过将“HRM选择”和“IR选择”定义为人力资源发展的主要方式,阐述了一种不同的HRD方法。在采用这种HRD方法时,本书利用了历史、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文献,涵盖了对公司战略、组织分析和人事管理的理解等诸多内容。
  • 车库咖啡——“中国硅谷”的创业梦

    车库咖啡——“中国硅谷”的创业梦

    本书通过“车库咖啡”创始人苏菂的口述,讲述了车库咖啡内年轻人的创业故事,讲述天使投资人如何寻找项目,讲述中关村新的创业生态圈以及逐渐形成的崭新的创新创业系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假如修仙有老板

    假如修仙有老板

    你见过修仙世界的交易系统吗?你讨厌大批资产被高高在上的修士拦截吗?如果是这样,和我一起来改变这个世界!
  • 被现实打破的梦想

    被现实打破的梦想

    每个人在梦想中都是美好的,在梦里可以做现实做不了的事,梦里的场景也都是符合自己心意的,而往往现实却是跟梦境相反,现实生活中很多事都做不到跟梦境中一样,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把现实称之为残酷的,你们觉得残酷的生活是什么呢?
  • 神魔地球

    神魔地球

    一阵血雾过后,神魔系统降临,地球被改造成为了神魔游戏场;地球人类,在神魔系统降临之前,因为是地球上的主人,所以获得了玩家资格;同时,地球人类的居住地,被改造成了,一座又一座村庄;地球上的动物,被改造成为了怪物,而怪物的巢穴,则是开启了加速生长的能力;地球上的植物,加快了生长的速度,并根据植物的特性,产生进化;更可怕的是,大量的异族生物降临地球,并和地球人类,地球怪物,争夺生存的空间!
  • 仙道弑天

    仙道弑天

    身高万丈的种族,竟然只是一道未结束的仙人法术召唤而出!继承了仙界传承的林霄,为找寻仙界使命,为父母血海深仇,踏上征战九霄的道路,尽请期待《仙道弑天》
  • 木叶之大蛇丸传人

    木叶之大蛇丸传人

    赌术传承于纲手姬的佐吾,在四代目的上忍投票中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随后,他便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火影之路。
  • 我有一台GBA

    我有一台GBA

    颜冲在整理父亲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台老旧的掌上游戏机,在通关游戏之后,能够获得里面的能力。而他本人为了寻找父亲的死因,也进入到了轮回世界之中。敌人,是武装到了牙齿的轮回者……但是!你说你能力强?我有《星之卡比》里的吞噬能力!你说你装备好?我有《恶魔城》里的魔导器!你说你改剧情?我有《逆转裁判》里的“异议阿里”!你说你宠物多?我有《口袋妖怪》里的驯兽系统!你说你地盘大?我有《牧场物语》里的一整个牧场!你说你小弟多?我有《高级战争》里的指挥官技能!颜冲:我就是喜欢看你打不过我,还骂不过我的样子!
  • 海市山濛

    海市山濛

    神族最呆萌的重生之神带着千年记忆转世,却没有任何法力。她的灵魂本体复原灵石是上古至宝,也是神族神力之源,被封印在她的体内,引来六界觊觎,因此风波不断。
  • 网游之傀儡神话

    网游之傀儡神话

    神话公司,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网游服务器,并开始运营传奇网游“第一帝国”!有着曲折身世的S城平民百姓古晨,却在“第一帝国”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强悍的傀儡术,无尽的神兽大战,在一开始,自己便走上了巅峰之路,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塑造了一个游戏界的傀儡神话!正如某些读者朋友说的,此书适合娱乐,因为太过于YY,而且有点狗血。呵呵,小弟此处先告罪了!※※※※※新人新书,第一次写网游,写得不好,还请大家多担待!
  • 我的青春天使

    我的青春天使

    在这冰冷的城市里地铁的某一天,凭一种男人的自觉,当和你四目相接,缘起缘灭,却让我承受着份残缺,我们的过去以不能重现。……………带着一点点城市的余温,忘记月光,忘记烟火,忘记那些烦躁。忘记那些浮夸,走进一段纯净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