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76200000030

第30章 任“陆军上将”的次子蒋纬国(4)

“湖口兵变”之前,蒋纬国除与装甲兵关系密切外,与赵志华的关系更亲密,两人合作长达20余年,蒋纬国对这位西点军校毕业生的信任程度,远远超过对黄埔系、中央军校系学生的信任。赵志华在“总司令”的栽培下,稳且快地上升。特别是在1950年间,作为淮海战场上共产党俘虏的赵,能够到台湾官复装甲兵上校旅长,则完全是蒋纬国在起作用。惟一给两人友谊留下的遗憾,是1963年蒋纬国离开装甲兵总部时,在蒋介石、蒋经国精心安排下,赵志华没有能够成为蒋纬国的接班人,而是让郭东旸领先。湖口事发,蒋纬国不顾自己的困境,尽可能地为赵辩护,认为当事人行动属于莫名其妙的精神不正常行为,不必送军事法庭,关进精神病院即可。赵入狱后,蒋纬国经常去看望,亲自安排赵的妻室儿女赴美定居。安排赵保释出狱就医。赵病故后,当时身为台湾“联勤总司令”的蒋纬国还亲自出面料理丧事。

有以上两层关系,尽管蒋纬国离开装甲兵已经一年有余,但“子弟兵”闹事,作为“老长官”的他难逃其咎。“湖口兵变”发生,蒋纬国立即向国防部长俞大维“自请处分”。俞部长虽为蒋介石所信任的重臣,连任11年的国防部长,可也不敢处分蒋纬国,只是上报蒋介石,由“总裁、总统”裁决。

由于宋美龄出面为蒋纬国后援,蒋介石没有公开处分蒋纬国,而且也缘宋美龄的力保,主事者赵志华这位蒋纬国的老部下,由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所牵涉的30余位将领,也个个都在“原职待退”。但是,蒋纬国就此失信、失宠于蒋介石。疑心极重的蒋介石决定剥夺蒋纬国的带兵权。这样,蒋纬国在蒋介石的最后10年间,实际的部队指挥权已不复存在,只能是拿着笔杆教鞭,在军校里纸上谈兵,并且一直得不到提升,在中将阶衔上的一滞又是14年。

三、没有作为的政治家

“湖口兵变”后,蒋纬国从军事指挥系统转到军事教育、军事研究系统,整整远离兵权十八年,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成为军学系首领。

蒋介石的早期计划是大儿子接班,小儿子掌握军队撑腰,一文一武,武为文用。可他为何改变计划,放弃了让蒋纬国执掌军队的打算?

一是湖口事变后,蒋介石觉得小儿子思想偏激,情绪奔放,稳重不足,轻浮有余,虽说不至于背叛蒋家,可成事之才逊于败事之能,不堪重任,放在一线位置容易出乱子,还不如早作安排。

二是在旧中国的政治舞台,向来是枪杆子说话最响。蒋纬国如果独掌军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会打乱大儿子蒋经国的接班步骤,还不如早作防范。

三是蒋经国的接班意图明显后,父传子、家天下,令天下人耻笑。蒋介石为减少人们的议论,故意让蒋纬国放弃一些权力,不再担任作战部队主官,以美化自己的形象,淡化蒋记色彩,以蒋纬国的损失来换取蒋记政权得以延续。

四是蒋介石所看到的无可否认的现实是:家人儿子有限,可奴才不少。蒋家人士放弃的职位,可以用听话的下属来代替,况且下属比儿子便于管理,更能理解和执行蒋介石、蒋经国的旨意,对蒋氏政权有益无害,特别是不易造成军权落入一人之手的被动局面。当然为防止军事主官拥兵自重,蒋介石、蒋经国还采取了加强政战系统的监督、强化军事主官任期制等预防措施。

五是对蒋纬国的自我发展,蒋介石则根据自己办黄埔的经验和蒋经国从政接班的经验,希望蒋纬国自己寻找机会表现自己,提高自己。最好的办法无疑是办教育,通过执教办校,以扩大自己的影响,这种威信来得容易,也来得迅速。再说蒋纬国具备到军校任教的条件,他口才上乘,风度不俗,看过不少书,大学毕业后又三度出洋专攻军事,见多识广,文的武的洋的土的齐全。

自愿也罢,不自愿也罢,被冷落的蒋纬国只能是接受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安排,在湖口兵变后,彻底地从军事指挥系统转到军事教育、军事研究系统,整整18年远离兵权。

国民党军界的指挥参谋学校一共有3所,分别设在陆、海、空三军,负责培训参谋人员,与陆、海、空三军军官学校相配套。“陆指参大学”规模虽不大,但是因为蒋纬国一是内行,二也喜欢教育,所以军校办得有声有色,短短几年间,就在军事教育界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在“陆指参大学”毕业的学生中,就像蒋介石当年在黄埔军校学生中的地位一样,“蒋校长”名声鹊起。1969年11月,分属“陆、海、空三军”的“指挥参谋大学”合并为“三军大学”,并增设了由蒋纬国一手筹办的“战争学院”。“战争学院”主要培训高级军事将领,并负责进行国民党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理论研究工作。蒋纬国任三军大学副校长兼战争学院院长,这样就在蒋经国于1972年出掌行政院被称为“蒋院长”的前3年,蒋纬国也被他的学生称之为“蒋院长”,从而使得对蒋家向来关心的台湾舆论界出现“兄弟蒋院长”之说。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蒋纬国在50年代台湾国民党国防部任职时,结识了国民党的所谓“战略泰斗”余伯泉,开始萌生出对军事战略研究和军事教育的兴趣,但那时毕竟只是业余爱好而已。孰料若干年后,竟会以此为职业消度时日。客观地评价,蒋家并没有亏待蒋纬国,自幼失怙的蒋纬国能有其时国民党军界中之尊崇地位,均系蒋介石之倾心倾力相持。因此,当他明白了蒋介石着意培植其兄长蒋经国日后“接班”之时,他只好与世无争,潜心军事教育,从“陆军指参大学”到“三军大学”,一干就是18年,直到晚年才应其兄蒋经国之召,重返部队,“以军监国”。故蒋纬国之所以安于守成,原因无他,只是蒋家待他之厚,他无以回报而已。

18年的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生涯,蒋纬国对蒋家王朝的最大贡献,就是继蒋介石的“黄埔系”、蒋经国的“凤山系统”之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又培育起效忠于蒋家的“军学系”。18年间,师从过蒋纬国的将校级军官逾万名,蒋纬国的门生遍布国民党陆、海、空三军,且不少为军中重臣。这也成为日后蒋纬国出山重掌兵权的最大的政治资本。当然,此乃为蒋纬国当初所未料及到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耶!

18年间,蒋纬国对蒋家王朝的第二大贡献,就是从事反共、蒋介石的指挥、国民党的军事作战、建立台湾顽抗基地的“四则运算”,加以拼凑,填补了国民党的军事理论和实践结合研究方面的空白,并在“研究”的过程中,成为蒋介石军事理论的合适的解释者、虔诚的崇拜者,还是出类拔萃的宣传者。

18年间,蒋纬国对蒋家王朝的第三个贡献,是作为“台湾战略学会副理事长”,负责主编《国民革命军战史》和《中国历代战争史》。通过编史,他把自己的观点完整地搬进国民党的军史之中。“两史”篇幅不小,资料丰富,因受政治的影响,夸大了蒋介石在军事史上的作用,指责、攻击人民革命力量,避而不谈或少谈国民党的败绩,更没有找出南京政府为何失败的原因。只因“两史”不符历史史实,所以大大降低了两书的价值。

从蒋纬国从事国民党的军事教育、军事理研究、编写国民党军史三方面看,其虽遭其父的冷落,被剥夺了兵权,被赶出其称为“第二生命”的装甲兵部,可他的小太子的身份并没有变。

当然,就蒋纬国“好动不好静”的性格而言,执掌教鞭的“校长”一职比起叱咤千军的“司令”之职,其间风光,何异天壤之别!蒋纬国对于自己“无过”而被踢出军事一线位置,始终是“颇有微词”的。

好多年前,台湾流传着的关于他的几个幽默小品,说的就是蒋纬国心中的怨言和苦闷。

一个小品说的是蒋纬国一次对父亲讲:“在中华民国的军事将领中,有两位是一直没有升迁的。其一是你(蒋介石是五星特级上将,为台湾军界最高衔),其二是我(蒋纬国自1961年当上中将后一直没动)。”以此表达自己对应该晋升而未晋升的不满。

另一个小品说的是在一次社交场合,一位属龙的年轻女歌星在唱完一曲《龙的传人》后,端起酒杯向同为属龙的蒋纬国祝寿,祝词是“龙的传人向龙的传人敬酒”。蒋“幽默而感伤”地回答:“龙的传人算什么,这年头龙是连猪(蒋介石属相)狗(蒋经国属相)都不如了。”以发泄对自己不受重用的不满。

第三个小品说的是蒋纬国在演说时,常用的开场白是“我的国语虽然讲得不标准,却是我们蒋家成员中讲得最标准的一个”。此话虽然说的是口音问题,可音外有音,话中有话。是以“话”喻“才”,隐喻自己“才”过父兄,可只能充当蒋府里的“二等公民”矣。

以上政治笑话不足为信,但有一点却是事实,即蒋纬国深懂太极、柔性攻势,并出过专著,更精通阴阳五行说,相信阴抱阳,阳抱阴;阴逐阳,阳逐阴;相互取与,而互依生存。再说他进入著书立说和上台执教的境界后,言必称“军事战略”,对不顺心的事谈得也少,只是经常借机申叙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向其父其兄发动迂回进攻。蒋纬国的柔性攻势,对蒋介石来说不起什么作用,对蒋经国来说则起到了时刻提醒哥哥别忘了弟弟的作用。

在蒋纬国即将离开军队之时,由于宋美龄的干预,在60岁时才升为上将,实行“以军监国”。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北“士林”官邸过世。蒋介石弥留之际,蒋纬国一直随侍在侧。4月6日,蒋纬国亲撰悼词,以示哀念。

蒋介石过世后,按照他生前的预定安排,由蒋经国“承继父业”,出任国民党主席和台湾总统,由“老蒋天下”变成了“小蒋天下”。蒋纬国曾戏谑地说:“我原来是‘总统’的儿子,现在是‘总统’的弟弟了!”然而,蒋纬国备受冷落、抑制的命运并没有因为“决定权”的“主人”改换而有所改变。蒋经国上台后下达的第一道军政人事升迁命令为:“联勤总司令”郑为元转任“警备总司令”、“空军副总司令”司徒福晋升“空军总司令”、“总政战部主任”罗友伦转调“联勤总司令”、“总政战部副主任”王升升任“总政战部主任”……惟有蒋纬国依旧是“三军大学”副校长兼“战争学院”院长,不见有任何升迁之希望。

后来,许多国民党元老看不过去,迭向宋美龄进言,并向蒋经国暗示蒋纬国的“出处”,应有合理的安排,不料,却遭蒋经国“婉拒”,理由是“没有适当位置安插”。直到“三军大学”校长余伯泉上将主动向蒋经国提出“退役”辞呈,并力荐蒋纬国接替他的校长遗缺,又经宋美龄说情,蒋纬国才得以出任“三军大学”校长,并晋升为上将。

关于蒋纬国“升迁”的这一曲折过程,台湾尚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外人莫辨虚实:

1975年8月,蒋介石丧事已告一段落。宋美龄决定离台赴美静养,“士林”官邸的秘书、侍卫自都集中帮着收拾行李和恭送,蒋家长幼两房也被通知前往送行。这一天,蒋纬国比送行启程的时间早一两小时先到,而不同于往昔的则是,这一天他穿着军常服,佩带勋章勋标前往。在以前,蒋氏家族聚会每年总有几次,如蒋介石、宋美龄生日家宴;阴历新年、除夕团圆饭;端阳、中秋等节日,王太夫人的宴诞和忌辰等,都有家庭团聚的场合。所有的人自都是着便衣前往。这天,蒋夫人看到蒋纬国全副戎装出现,并先行了一下军礼,难免有些怪怪的。端详了他一下说:“你穿军装的确很有精神,啥事情今天给我送行又穿军装,又行军礼?”

“因为再过不久,我就没有资格再穿军装了!所以今天给妈送行,特别让妈看看穿军装的印象。”蒋纬国回答。

宋美龄绝没有想过蒋纬国会有“没有资格再穿军装”的事,经这么一说,更加奇怪了!就问:“为什么?”蒋纬国便把台湾军中强制限龄退役的制度,大略的说了一遍。“今天已到了我中将限龄退役的年龄,我已在报请退役了,妈回来时,我退了役自然不能再穿军装看妈了”!这一限龄强迫退役的事,对宋美龄来说,无疑是从来没听过的新鲜事。在她的印象里,自己的丈夫一辈子穿军装,她常见到的军人,像何应钦、薛岳、顾祝同等等,到了拿拐杖、坐轮椅了还在穿。于是禁不住再问:“何敬之(何应钦)为什么可以继续穿?”

“那是一级上将,功在国家,终身职的。”蒋纬国回答。

这才算使闻所未闻的宋美龄弄明白了。说着说着,蒋经国一家也来给宋美龄送行。蒋纬国站起来向哥哥行了一个军礼,蒋经国说:“在家里干什么来这一套?”宋美龄远行未定归期,蒋经国必须和宋美龄有所请示。在往常,都是到宋美龄单独的会客室中谈,可是今天情形特殊,行李已在整装待发,侍卫人员进进出出在搬运,大家都在大客厅坐着谈话。宋美龄忽然指着蒋纬国问蒋经国:“纬国做军人还行吗?”

“他本人就是干军人,干得很出色。”蒋经国一时还不能过进情况,所以只能这么答。

“既然他干军人很出色,为什么听说他的报请退役,要脱掉军装?”宋美龄步步紧逼。

“纬国中将年龄到了,也听说他报请退役,不过我已经交代给他办升级上将的事体。”终于,蒋经国不得不如此回复。

这样,在“中将”阶级上整整滞留了14年的蒋纬国,方得以晋升“上将”军衔,年届60矣!

蒋经国晚年体弱多病,上台不久就开始着手布置“接班”事宜。虽然蒋经国对外界所传“传子是既定方针”的说法一再予以否认,但他精心安排蒋家三代放手抓权则是不争的事实。无奈儿辈们不争气在第三代政治行情最看好的蒋孝武因“江南命案”事发而接班无望之后,蒋经国不得不公开表示:“将来国家元首一职,由蒋家人继位一节,本人从未有此考虑。”台湾下届“总统的选举经由宪法选举产生”,他的家人“不能也不竞选下任总统”。这样蒋家第三代将无缘承继大统,而且事实上也封杀了“蛰伏”加余年的蒋纬国的“政治前途”。

同类推荐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国内首部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左宗棠传记!终生不败的谋略全解,大器晚成的悲喜人生!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中央帝国最后的不败大将!
  •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爱因斯坦

    《相对论之父和新思维首倡者:爱因斯坦》记录了爱因斯坦这位天才科学家不凡的一生,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他对于物理学的飞跃式贡献就是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这一理论至今仍令科学界获益良多。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原姓阿列克赛耶夫。1863年1月5日生在莫斯科一个富商家庭,1938年8月7日卒于莫斯科。1877年在家庭业余剧团舞台开始演员生涯。1885年取艺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88年末与莫斯科一些文艺界名流创办艺术文学协会及附属剧团,逐渐完成了从业余演员向专业演员的过渡。1897年6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同聂米罗维奇-丹钦科举行了历史性的会见,决定创建新型的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1898年10月莫斯科艺术剧院以首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执导的历史悲剧《沙皇费多尔·伊凡维奇》宣告成立。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热门推荐
  • 侠路欢歌

    侠路欢歌

    师姐失踪,成欢奉命下山寻找,却在不经意间陷入武林纷争之中。江湖道阻,辗转沉浮,越行越是扑朔迷离;儿女情长,对酒当歌,点滴偏又侠骨柔肠。且看男儿仗剑江湖,一路欢歌,挥洒人生……
  • 娘娘她成了团宠

    娘娘她成了团宠

    听闻江州皇帝慵懒无比无人见过其真容。端州君上素来爱宫中美人,无人敢想,他竟为了一江湖女子舍弃宫中一切。滁州端侯,品貌兼具,是滁州女子心中的国民好男人。却因一做事随性的女子而痴迷。海洲本隐居避世,却因海洲皇帝最宠爱的小儿丢失而大肆寻找,未曾想,她的手中刚救下一名小娃娃。江州皇帝:她乃吾妻,尔等还请回。端州君上:本君甚是喜欢人妻,尤其是如此娇美的女子。滁州端侯:帝王女子甚多,何须在意一女子,我甚是欢喜她,若她愿意,此生唯她。海洲小太子:在下可是姑娘所救,虽年纪尚小,但若姑娘不弃,在下定然愿意以身相许。江州楚霸王楚长歌:尔等乃宫中人,小女不过江湖之人,实属不合。却没想到一日,被一个伪装成乞丐的江州皇帝给娶了当媳妇。
  • 用法术还要讲良心

    用法术还要讲良心

    第一批噬神族族人白和赤通过他们游山玩水、逍遥自在,哦不,是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拐到了人类的古代的第一位皇帝来做噬神族的第一任族长,为的就是落得轻松,哦不,为的是发展和壮大噬神族。魔的力量正在不断的增强,噬神族的九代族长都被这种强大的力量魔化了,妄想借魔之力统治噬神族,然后在人类圈称霸。庆幸的是九代族长的阴谋失败了,但牺牲了噬神族两代圣女来化解危机。到了21世纪,此时才醒来的十代圣女失去记忆,却莫名其妙地被人类召唤而去。为了找回记忆她尽心尽责地帮助人类,与噬神族的使命不谋而合。将仇人绳之於法、找回失散的家人、摆脱可怕的夫家、丑女翻身仗、为剩女找爱情……十代圣女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随着帮助人类摆脱困境继而脱离魔的控制,三百年前同归于尽的两个噬神族人没有灰飞烟灭的原因以及十代圣女为何会被人类召唤的原因都渐渐浮出水面。噬神族彻底打败九代族长后,以为能迎来一片祥和,十代族长和十代圣女终于能够迎来百年好合的幸福快乐大结局时,却发现原来还有人类参与到这场阴谋当中……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精神力”哦!
  • 武尊

    武尊

    古老的阵法延续至今,已经繁衍到了巅峰。阵基随处可见,阵图无处不在,阵纹深入地基,阵奴凶焰滔天。阵法融入兵器,融入丹药,融入识海。阵法,无处不在。繁衍至巅峰,才可拨开天日,直上云霄!借阵法,达巅峰。相信会给你一个全新的异界之旅。
  • 赵戚,赵戚

    赵戚,赵戚

    她是神界的公主,被秘密安排以人的姿态存在于人世。她失去所有记忆,却被人世皇族的王爷捧在心尖。一场预谋的出行,卫国宫廷的后花园,莫名出现的神秘白发男子带着灼灼的笑并对她说:"夫人,可愿与我回家?"
  • 我的同桌是恶魔

    我的同桌是恶魔

    他是临湖高校的“传奇”,在她眼里却是恶魔;她是重点示范班级的优等生,在拯救行动中却是他的终结目标;他因为她而转校,因为她而玩起了幼稚的恶作剧,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当虚假的表面被一层层剥开,露出震撼的真实表情时,他才发现,最初的心动就在身边。当往事已风轻云淡,记忆仍然鲜明时,她却开始逃避,只为心底那份深沉的爱。他们,究竟何去何从?
  • 快穿之宿主太难管

    快穿之宿主太难管

    元初九本来咸鱼当的好好的,谁知道管理局突然出了事,她就被迫上岗执行任务了
  •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栽二首

    花栽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宫先生的首席娇妻

    宫先生的首席娇妻

    谁说爱情只有一见钟情的?!宫啻缪这个人尤其的讲究,他只相信日久生情;爱情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忘记砸到苏谦浅的头顶!“宫少,夫人又喝醉酒了,把你的糗事全供出来了!”“随她喜欢。”“宫少,夫人她又喝醉了,在台上跳钢管舞!”“备机!”“宫少!夫人她偷你酒了!”“把她给我抓回来!算了!我自己来。”……男人弹了弹烟灰,“让夫人来我书房。”事后,宫啻缪抱着披着外套,把头埋进他胸口的苏谦浅,从书房出来。“夫人要喝红茶五分钟送到房间里。”他低头吻了吻她的耳朵,苏谦浅躲开,“走开!…”“乖,别闹~”……“到底谁才是你的宝贝!大缪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