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76200000008

第8章 前三位妻子(4)

陈洁如与蒋介石结识时,年纪尚幼,她对蒋介石与其说是爱慕,不如说是崇拜。蒋介石当时对陈洁如倒是真心相爱,一往情深。1925年陈洁如去广州,4月18日清早,蒋介石亲自到码头迎接,没有接到,非常懊恼。次日早晨又去接,接到了自己的爱妻,内心十分高兴,丝毫没有责怪陈洁如头一天的失约。1925年11月27日,姚冶诚带蒋纬国去广东,陈洁如正好在汕头,蒋介石陪姚氏母子路过该地时,生怕两妾相遇,引起陈洁如不快,他在日记中写道:“上午同冶诚将经汕,心殊怦怦,恐洁如不悦也。”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陈洁如为人敦厚,与蒋介石结合后,对于蒋介石原来的两个儿子,均加以善待,尤其是对于遭遇不幸的毛福梅母子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并多方面予以帮助。陈洁如在上海、广州或南昌时,总是尽可能地省下费用,接济远在乡下的毛福梅。蒋经国1922年离开奉化进上海万竹小学和浦东中学就读期间,一直在陈洁如身边,由她照顾,称她为“上海姆妈”。

1925年蒋经国欲赴苏联留学,蒋介石起初并不赞成,经陈洁如一再说情,方予放行。蒋经国到苏联后,生活拮据,陈洁如曾将私蓄2000元委托陈果夫汇给蒋经国,鼓励他坚持学习。对于称她为“庶母”的蒋纬国,陈洁出同样视若己出。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广州期间,陈洁如也都是倾其爱心,关怀备至,从而受到蒋经国、蒋纬国两兄弟的敬重,也深化了与蒋介石的夫妻感情。由于陈洁如与蒋介石结婚后,一直没有生育,在广州期间,经何香凝的介绍,领养了一个女婴,征得蒋介石的同意后,取名“陪陪”,既与英语“婴儿(baby)”同音,又希望她能带来一个弟弟作陪伴。“陪陪”后来由蒋石取名瑶光。

1927年蒋介石又看上了宋美龄,他在九江正式向陈洁如提出离婚,陈洁如由杜月笙“安排”出国考察。陈获美国哥伦比亚教育学硕士学位。

1927年,是蒋介石政治生命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重要年代,几经沉浮,蒋介石终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掌握了全国的最高统治权。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蒋介石可谓用尽心机,不择手段,其中包括为了得到江浙财阀和亲美势力的支持,而与宋美龄进行的政治婚姻。“中”、“美”合作,牺牲者则是3个不幸的女人: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

蒋介石追求宋美龄,正是在他与陈洁如结婚后不久的1922年,由此可见,蒋介石从来没有把陈洁如视为自己的终身伴侣,陈氏充其量只是他感情生活中的一个较为亮丽的泡沫。而泡沫迟早是要破碎的。

1926年底到1927年初,围绕着“国民政府”的迁都问题,设在南昌的北伐军总司令部与设在汉口的国民党中央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此过程中,为了拖垮“汉口政府”,蒋介石听从了孔祥熙、宋蔼龄的劝告,开始筹划与宋美龄的政治联姻,以换取宋氏家族的财力支持。在九江,蒋首次向陈洁如披露了他的这桩“政治婚姻”的计划。蒋要求陈从他的长远前途考虑,做出自我牺牲,赴美留学,退让5年给宋美龄——俟中国统一大业完成,蒋介石执掌国柄,即恢复与陈洁如的夫妻关系。

陈洁如深为震惊,愤而离开蒋介石返回上海家中。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以退为进。为了尽快地东山再起,蒋介石加紧“蒋宋联姻”的步伐。下野前夕,蒋介石亲赴上海陈宅,做陈洁如及其母吴氏的工作,劝说陈氏出国,并发出重誓:“自今日起5年之内,必定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如果违反誓言没有将她接回,祈求我佛将我殛毙,将我的南京政府打成粉碎。如果10年20年之内,我不对她履行我的责任,祈求我佛推翻我的政府,将我放逐于中国国外,永不许回来。”陈洁如看到蒋介石此事蓄谋已久,势无更改,只得“相信”并“服从”蒋介石的“安排”,同意赴美留学。

1927年8月19日,蒋介石委托杜月笙安排陈洁如出洋“考察”,临行前给了陈洁如10万元旅行费,叮嘱陈:“要好好学习,回国后可以更好地尽到总司令夫人的职责。”陈洁如在蒋介石的侍从秘书陈舜耕以及张静江的两个女儿张荔英、张倩英的陪同下,乘坐美国大来公司杰克逊总统号轮船起程赴美。在浩渺的太平洋航程中,陈洁如听到了无线电播放的上海各报所载《蒋中正家事启示》。直到此时,陈洁如才明白了蒋介石的真实企图!她痛不欲生,几次欲跳海自杀,幸为护送人员劝阻未遂。同年12月1日,蒋介石如愿以偿,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不久蒋介石复出,重新掌权。

蒋介石在“启事”中说他与陈洁如“没有正式结婚”,显然是谎话,说他已与陈“脱离关系”,也不符合事实。陈洁如赴美前,蒋从未提过离婚的事。直到与宋美龄结婚几个月后,即1928年春天,才派出江一平律师与陈洁如洽谈离婚条件,经虞洽卿从中劝解,陈洁如看木已成舟,才被迫同意与蒋分手,正式离婚。

陈洁如回国之后,据说在重庆又一度与蒋介石故情萌发。全国解放后陈先滞留上海,改名陈璐,为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周恩来曾在北京亲自招待过她,后移居香港,由蒋介石接济生活。

陈洁如出国时,年方20出头。由于遭此感情悲剧,矢志终身不再嫁人。留美5年多,以全副精力深造,苦修英文、养蜂和园艺,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得硕士学位。1933年,陈洁如返回上海。养女瑶光,在蒋陈离异后改从母姓,与陈洁如生活在一起。在上海期间,陈洁如闭门谢客,悄然隐居。她曾给蒋介石去过几封信,蒋未回复,只是派人送来几万元钱。但蒋经国则一直与“庶母”陈洁如有联系。1937年,蒋经国由苏联返国后,曾与夫人蒋方良一起去上海看望过她。以后蒋经国在江西以及上海等地任上,也时常去陈洁如寓所探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上海沦陷,租界成为孤岛。隐居在法租界巴黎新村(今重庆南路169弄8号)的陈洁如,犹如临渊履薄冰,更是深居简出。然而,1941年12月中旬的一天,陈洁如外出购物时,被汪精卫夫人陈璧君发现。陈璧君在广州时即与陈洁如相熟,她也知晓蒋介石与陈洁如“悲欢离合”的种种内幕,因此力邀陈洁如“抛头露面”,“服被蒋介石遗弃之仇”,参与“曲线救国”,出任汪伪政府的侨务委员会副主席。陈洁如以民族大义为重,抛却个人是非恩怨,婉言相拒。他为了摆脱陈璧君的纠缠,只身秘密潜离上海,经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安排,奔赴重庆。

陈洁如抵渝后,被秘密安置在离陆军大学蒋介石官邸不远的吴忠信公馆里。蒋介石旧情复炽,经常去吴公馆与陈氏幽会。虽然行踪秘密,但终究未逃出宋美龄的耳目,一时醋海兴波,闹得沸沸扬扬。传说蒋介石被宋美龄打了一个耳光,又一说蒋的脸都被宋抓破了,致使蒋无法接见外国来客。内情究竟如何,外人不得详知。1942年11月,宋美龄离开战时的中国,去美国疗养和访问,有人推测其中也有负气出走的因素。而这样一来蒋介石和陈洁如之间的活动也就方便自在多了。

据传有一段日子陆军大学的游泳池常有陈洁如的身影,而蒋介石则坐在池边观看。当时蒋介石演出的这桩风流故事不胫而走,人言啧啧,盛传“委员长另有新欢”,人皆称之谓“陈小姐”,在山城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然而人言言殊,以讹传讹。有的说蒋介石宠爱的这位“陈小姐”是陈布雷的女儿,有的又说是陈立夫的侄女,多少年来神秘莫测,殊不知乃是当年“校长夫人”鸳梦重温而已。

但是,宋美龄毕竟非寻常女子,她在美国滞留半年有余,于1943年6月回到重庆,继续与蒋介石并肩出人种种重要场合,展现她的非凡的风采和魅力,陈洁如自是难以望其项背,只得隐退于吴公馆蛰居。

抗战胜利,陈洁如返回上海。1946年,养女陈瑶光与国民党第三方面军少将参议陆久之结婚。陈洁如送给陆久之的见面礼是一块金怀表。这块表表壳上刻着“敬赠蒋介石总司令”,下款具名:“鲍罗廷赠”,为陈洁如多年珍藏之物。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陈洁如在与共产党有着密切联系的女婿陆久之的帮助下,决意留在上海,开始新的生活。陈洁如的明智选择,受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尊重和欢迎,她被推选为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每月领有200元的生活补助费。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政治、经济形势日趋紧张,陈洁如感到压力甚大,于是提出了移居香港的请求。

1961年12月7日,陈洁如应中共中央统战部的邀请北上北京。12月26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在西花厅设宴招待陈洁如,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徐冰及廖承志夫妇等作陪。周恩来在大革命时期,就与当时的“蒋校长夫人”陈洁如相识,一直颇为敬重,以“师母”尊称。陈洁如1949年后在上海的生活,也是由周恩来亲自过问,妥善安排的。在这次谈话中,周恩来明确表态:陈洁如若愿意,可以去香港居住,并对她讲:“你来去自由,如在香港住不习惯,随时可以回来。”

经周恩来亲自批准,陈洁如于1962年只身一人移居香港,住在铜锣湾百德新街,改名陈璐,闭门隐居。平日的消遣仅是搓几圈麻将牌,对于往事则绝口不提。因此,她在香港所结识的一些女友,直到她死之前,几乎无人知晓她是曾在北伐时期出尽风头的“蒋总司令夫人”。

陈洁如到香港后,蒋介石、蒋经国赠了一笔10万美金的巨款,为陈洁如在九龙太子道买子一层大楼,但陈洁如并未去住,而是用来出租,收取租金,自己仍住在百德新街按月付房租的房子里。蒋氏父子通过戴季陶之子戴安国,每月接济她酬500美元。同时始终派人跟踪,可以说是“保护”,也可以说是监视。

1962年,蒋介石经由戴安国转给陈洁如一封亲笔信。信中称道她“为人一向温良敦厚”,又说:“囊昔日风雨同舟的日子里,所受照拂,未尝须臾去怀。”这也许是眷恋之情的一点流露吧!然而与他给陈洁如一生造成的痛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陈洁如在香港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又年老多病,心灵上和生活上的艰难是不难想见的。

1971年2月11日女友去看望她时,再三叫门不应,喊人来一起破门而人,发现她横卧地下,已经溘然长逝,终年65岁。周恩来得悉陈洁如在香港病逝的消息后,亲自批准陈洁如的养女陈瑶光赴港奔丧,料理后事。

陈洁如临终前,最后一次致信蒋介石,道出了心中长期的积郁之情“三十多年来,我的委屈唯君知之。然而,为保持君等家国名誉,我一直忍受最大的自我牺牲,至死不肯为人利用”。

陈洁如与蒋介石共同生活在一起的7年,不仅是蒋介石个人政治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大起大落”的非凡年代,同时也正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大动荡、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陈洁如把一生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蒋介石,然而,却遭致被遗弃的命运。更为不堪的是,蒋陈离异后,为了维护“权威人士”蒋介石的形象,陈洁如蒙受了来自各方面的种种不实之词的诬蔑和侮辱。

移居香港后,孤身一人,不仅要应付生活艰辛的磨难,还要承受外部的压力和折磨。陈洁如当年在蒋介石身边,受蒋的影响和鼓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留下了那一段沧桑岁月的详实记录。在朋友们的鼓励下,陈洁如决定以此为素材,撰写一部回忆录,客观地记述她为“蒋夫人”的真实情况,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样,从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初,历时十数载寒暑,先是中文自传手稿成型,后是英文回忆录定稿,陈洁如完成了这部“心酸史”。

后来公开发表的陈洁如的回忆录,系用英文写成,是李荫生、李时敏两兄弟与陈洁如共同完成的。陈洁如提供口述、日记和中文的自传手稿,李荫生主要执笔,李时敏负责编制人名与地名的注释表。撰写的时间,是在1961年陈洁如移居香港以后。李氏兄弟是蒋介石的老朋友,20年代初蒋介石、陈洁如曾到香港游玩,就是由李氏兄弟招待的。他们世居香港,父亲李博是爱国华侨,曾大力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颇受孙中山、蒋介石的敬重。李荫生从医,曾经在上海经商,晚年移居纽约。李时敏曾在香港一家银行任职,据说曾教过蒋介石和陈洁如英文。

1991年12月,台湾《传记文学》月刊在收到一位“神秘”的“提供者”写的陈洁如回忆录的英文原稿和署名“金忠立”的中文译稿部分稿件之后,于1992年1月份开始分期连载,标题是《蒋介石陈洁如的婚姻故事》,副题是《改变民国历史的陈洁如回忆录》,并于连载完毕后,出版了陈洁如回忆录的全译本,约21万字。与此同时,台湾的《新新闻》周刊亦不甘落后,1992年二三月间以《我做了七年的蒋介石夫人》的醒目标题,分4次登完了陈洁如回忆录的摘要,并抢先出节译本,11万字。

陈洁如回忆录的公开发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的震动。对于它的历史价值,各界贬褒不一,反应各异。一种认为,陈的回忆录是“改变民国历史的书”,是“还历史本来面目”的“一部真史、信史”。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陈洁如回忆录揭露了大量蒋介石的私德秘闻,当年让国民党大为恐慌,不得不以高价收购,但回忆录对民国初年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或者语焉不详,或者描述失实,破绽百出,甚至歪曲史实,难逃编造历史之责。回忆录还美化自己,攻击别人,自揽功劳等等,其可靠性和历史价值实在值得商榷。两种见解几乎针锋相对,孰是孰非当然有待于史学家们去进一步研究。

陈洁如回忆录的命运,同陈洁如本人的命运一样,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几近尘封。然而,历史毕竟不会被永远掩埋!在陈洁如身后二十多年,回忆录的公开,对她的在天之灵应是一大告慰吧!

同类推荐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MarkTwain),美国著名作家和演说家,真实姓名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LanghorneClemens)。“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
  • 青楼有才女

    青楼有才女

    本书记述了历史上一些青楼女子的故事,包括李小小、李季兰、李娃、柳摇金、关盼盼、杜秋娘等。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热门推荐
  • 我是檐上三寸雪

    我是檐上三寸雪

    开满曼陀罗的皇城花园,一位蹁跹的公子坐在中间,旁边侍女在沏茶,另一个匆匆跑来的侍女递上一封信,信上还有一副女子的妙龄画像,落笔点在贞观三年。虽然时间过了二十多年,但记忆中的样子跃然脑海,脸色苍白,他是看了什么?这三十年发生了什么?这位身处御花园的公子到底是谁?
  • 冰火灵皇

    冰火灵皇

    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不断变化,变得越来越强。在一个叫希沙的小村子里,一个穿着粗布衣裙的小女孩遥望着远处山上的一座塔——凤帝塔。冰火极致,无人能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回80当女神

    重回80当女神

    重生前,楚南曦错认恩人,把恶毒继姐当最亲近的人。重生后,带着金戒指闯娱乐圈,被誉为国民女神,虐打白莲花,斗极品男,本以为就这样过余生。没想到随手救个人,竟是未来的商界大佬。慕先生对楚南曦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宠、宠、宠!“慕先生,好痛,轻点。”“看你,都说了叫你小心点小心点,你还不听,现在扭到脚了,知道错了吧!”慕先生一脸心痛的看着楚南曦肿了的脚踝。“慕先生,看,我帮你选的礼物,好看吧!”“嗯,好看,只要是你选的都好看。”慕先生宠溺的看着楚南曦。
  • 原来我是一个NPC

    原来我是一个NPC

    不想成为最终BOSS的NPC不是好NPC。徐箬横一早醒来,却成为虚拟网游的一枚NPC。NPC都很强,但都固定在原地;徐箬横能自由行动,却又很弱。嘿嘿,既然你们都是工具人,那就不要怪我欺负你们了啊。
  • 第一战舰

    第一战舰

    南宸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股票砸手里,一穷二白。不说了,该驾驶战舰了。哎,太空垃圾让让路啊。这冥王星可真冷啊。太阳系外怎么出现生命现象!极其爱护将士的指挥官,怎会确定铤而走险。佛与长官的对峙,使战舰出现分离。绵羊饿狼两大将军,能否挽回战局。兰姐的占卜是否有些许道理。优若斯,一介士兵,怎会手握重要情报?九儿的判断,难道应验了吗?人类难道从此被外星文明扼住了咽喉?先驱者,即为奉献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千渡浮世

    三千渡浮世

    三千世界,一花一树木,一叶一菩提。或许,你和我都在其中。本文共三千个故事,愿喜?
  • 读心术

    读心术

    教您读心术看穿别人的性格,更了解自己的性格,顺便看看作者讲的离奇案件听听作者吐槽的心声。
  • 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