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10700000023

第23章 自为:人生现想的归宿(5)

尔时,须菩提联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如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静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这伟大的经典,如电光划亮人生之懵懂。听到这部经中传出的微妙法音,产生无限的信心,并猛然发现自我清净的佛性(灵性),看到自己的真如实相。慧眼,即是洞见真如实相的智慧。眼、意即见地。佛法说有五眼:一、肉眼(二元对立的凡夫之见;二、天眼(即明见自然并回归自然的超然智慧);三、慧眼(明见自我不过是理智的虚妄的无我智慧);四、(明见自我是虚构,意识也是虚妄的人法二空的智慧);五、佛眼(大彻大悟超越一切的无上智慧,明见非空与非不空的微妙见地)。如见到这部经典,不骇其言之过(不惊),不恐其道之高(不怖),不畏其行之难(不畏),那么他的智慧就已到圆融的“彼岸”境界,是第一波罗蜜,就是智慧的超越。而心灵上没有执着智慧之超越的意念,所以才叫般若波罗蜜。忍辱波罗蜜,佛法六度之一。内能容一切是非谓忍,外所受一切横逆谓辱,在忍辱中达到精神的升华和超越,而心灵却不执着有忍辱超越的意念,如此才能叫忍辱波罗蜜。佛法讲忍辱有三种:一、生忍,即忍受外人对我的无礼相加;二、法忍,即普度一切众生永不生厌烦之心;三、无生法忍,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中忍受一切而内心无有忍受之执念。佛陀曾在歌利王的暴虐面前,心静如水,不著一念。佛陀忍辱而超脱,无我、人、众生、寿者之相。无有自我,他人又怎能加害于我呢?在无我的超度境界中,他人的加害无损于自我之本体。所以佛陀被节节肢解之后又马上恢复原状。歌利王,即暴君,实指后来成为佛陀弟子之一的陈如。佛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教,告诫弟子应舍离一切执碍之相,发无所住的菩提之心。佛陀所说的是真实不变、不欺不二的佛法,然而佛陀又说,如来所说的佛法,无所谓实也无所谓虚,乃是告诫人们要超越一切矛盾,矛盾即是二元的对立,即是一切虚幻的根源,以至于佛法也是心灵的虚构,要实践佛法就必须扬弃佛法,弘扬佛法的终极便是扬弃佛法。如果菩萨的心灵沉溺于佛法之中,就好象进入黑暗之中而不得光明。正确的做法是依止于佛法而又超越于佛法。如果后来之人从这部经中体悟到生命的至灵真性,就会为如来的智慧所证并于生命之中焕发无限的光明。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竺,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那是为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忍辱舍身,在于破除我执,倘若在忍辱舍身的品性之上,又能依止于无上的智慧,彻悟二执对生命本性的迷障,所得的精神力量(法性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一日三次以相当于恒河沙数的身命去奉献,其所得的精神力量,还不如依止经典而生坚定的信念并弘扬无上的真理指明众生的迷途。初日分,梵语,早晨的意思;中日分,中午的意思;后日分,晚上的意思。这部经典含蕴的真理,有着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限的精神力量,如来是为那些发广大无边之心的人所说,为那些发至高无上之心的人所说。大乘即广大无边的菩萨乘,最上乘,即至高无上的佛乘。那些心灵能冥契佛法智慧(受),勇猛精进地依照佛法智慧修行(持),内心依止无上菩提而不散乱(读),走向圆融的自性而不回首(诵)的人,如来“悉知”“悉见”。这些人能真正证木得不生不灭的如来妙果,成就无限的精神力量。他们担负着如来所指示的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他们就是真理的负荷者。而那些耽乐于小乘佛法的人,执着有我、人、众生、寿者的见地,就不能明白这部经典所暗示的伟大真理,乃至曲解真理,他们不能成为伟大真理的传播者。因此,佛陀强调必须尊重经典,经典所在之处,就好像有佛塔一样,必须恭敬以待。华香,即是花香。佛教在家弟子,必带香花供佛。中国则是以插花于瓶或焚香于炉来表示恭敬。花香和焚香的意义究竟在哪呢?花香的无影无踪乃至无边无际,象征着生命至真的灵性。佛教除以花香和焚檀香来暗示生命灵性之外,还以钟声来象征。只可惜这些生动的象征意义都被后世之人忽视了,而徒具仪节。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务,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即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由于某种灿烂的机缘,生命沐浴于佛法的光辉之中。然而为什么却得不到人们的尊敬呢?这是因为他前世所作的罪业尚未消除。佛陀所说的前世与今世、来世,流入中土后被中国人的思维倾向所改造,而成了另一种语境。佛陀所说的前世是从前的意思,是过去式,而并非如中国世俗所理解的那样意指出生之前。同样,来世是指将来,而并非特指死亡以后。这在语境语态上是需要特别澄清的,否则就难以理解佛陀的真正妙理。罪业之业,熊十力先生解释为有二种含义,一是造作之意,二是作用之意。由于心灵所造作,因而生种种相,以致掩盖了心灵的真如实相,这种情况称为业障。业障分为宿业(前世所造之业)和现业(现在所造之业)二种。所有业障,均是遇缘而生,六道转还,没有休止。而所有业障,都是心灵之虚妄,只要持经读诵,深入般若,了悟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生无限觉悟之心,超脱生死轮回,就能消灭业障。“阿僧祗”和“那由他”都是梵语,都是无数的意思,佛陀告诉菩萨,佛陀在追求真理和智慧和过程中,至诚恭敬,所以菩萨,佛陀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至诚恭敬,所以后来之人,如能同样地至诚薛敬,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乃至达到不可思议的本体境界。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镄所说度,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梁中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即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佛陀说,证明某些真理是不是真正的佛法有三条标准(三法印)其中一条便是“一切法无我”就是说,最高真理,就是无我的真理。如果有一丝自我的观念,就会成为通向无限的障碍,就不是最高无上的真理。既要发无上的觉悟之心,又要离一切诸相,处二元境界中的人,不免会认为这是一对矛盾,既要发心,则心必有所寄托,有所依止,那么佛陀究竟是怎样超越这个矛盾的呢?佛陀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发无上的觉悟之心,此觉悟之心应如此寄托,如此依止——一切众生都因心灵的无限而融汇于无限中,此所谓“灭度一切众生”。当我的心灵彻底突破自我的禁锢而走进无限时,宇宙中的一切一切也都融汇于心灵的无限之中。所以说,“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有一众得灭度者。”不是自我灭度了一切众生,而是自我灭度了自我从而不再有与自我对立的众生。当镜子上呈现出参差的污点时,灭度方法不等于是擦去污点(从决定论的角度讲根本就不可能擦去),怎么办呢?灭度自我又不等于打碎镜子就可以了(佛法无我并不是说自我的实体都不存在了)。最好的方法是将镜子放置于无限的黑暗之中,这样镜子自身的形影看不见了,自然镜子上的参差的污点也就看不见了。佛陀讲的灭度决不是要消灭某一方,而是在共存的基础上统一于无限。释迦牟尼,即佛的名号。约于西历纪元前五百六十处四月八日,释迦牟尼降生于印度迦毗卫国,称悉达多太子,你为净饭王,太子十二岁萌生出家的念头,十九岁时开始出家,先修苦行,十年后,在尼边禅河旁的一个册头上,趺坐于毕钵罗树(菩提树)下达四下八天,于十二月八日子时,豁然大悟,得成无上正等正觉时年三十岁。西历经元前四百八十六年二月十五日中诳,自娑罗树下入灭。“如来者,诸法如义”意即通过智慧证得不生不灭的真如境界。真如,实即一心。真则不妄,如则不变。真如本性,充满无限的光明,湛然如同虚空。“一切法皆是佛法”如同善财童子所说“百草皆是药”。只要心灵无有挂碍,寂然不动,任何意念都可导向无限。所以佛说,明白了无我的智慧,才是真正的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心灵的见地各有不同,然而佛陀说所有的见地如来都有。这是什么意思呢?佛陀肯定自己具足五眼,乃是告诉人们,佛并非人世外的存在境界,而是人世间的存在境界。心、佛与众生三者本是一体。众生的心灵皆有佛性,只是众生之惑于妄心,辗转于六度回,随业所转,被心灵中的迷妄遮掩了本体。智慧的层次各不相同,精神的境界凡圣有别,然而本体则是同一个实在。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清净的本性,然而每一个人在各自的主性上做的注释却不尽相同。“尔所国土”意即如许世界,在如此广阔的世界里,所有的众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清净的本心,然而每一个人的现实的精神世界又各不相同,所以佛陀说:“若干种心”,这些不同的精神世界都是以自我的设计为基础,是自我的精神造型,是与本来清净的无我之心对立的,故统统称之为妄心。人的精神世界之所以有如此种种差异(诸心),乃是因为它们背离清净的本性,而随七情六欲缘生出种种诸相,所以说不再是它们本性本心(非心)。过去心是已起之心,已起之心已过矣。现在心是正起之心,正起之心又不住。未来心是当起之心,当起之心尚未来。在不生不灭的真如本心上,这些一切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妄心都本来就没有,如此才是菩提的真心。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同类推荐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释义

    《道德经》是我国古老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一个知识的宝库。它不仅包含着宏奥的哲理,而且蕴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系统科学诸多方面的基本素材,犹如汪洋大海,内容包罗万象。它以罕见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而著称於世。不仅驱使着古代万千的学问家为之作注,探其玄秘,释其奥义,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西方科学家步入这一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学奥秘,寻求人类文明的源头,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蕴。
  •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心领神悟:星云大师谈佛学

    心领神悟:星云大师谈佛学

    “智慧人生系列”之一。本书以睿智语录形式解读佛学,分思想体系、法门修持、佛光宗风、实践净土等几个专题。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琅琊榜同人之穿越去琅琊榜

    琅琊榜同人之穿越去琅琊榜

    实习小医生穿越琅琊榜,能不能拯救她心念念的苏哥哥?
  • 天地法道

    天地法道

    天开混沌盘古身,地乱怎知何为真?法传四脉至今存,道尽极宙星与辰。什么真实,什么是虚幻,远古到底发生了什么?道是什么?神话从那里来?传说是不是真?请跟着王远的目光进入这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吧!注:本人新人开书,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能够多多支持!多多推荐!多多收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猛男的我穿成书中恶毒女配怎么破

    猛男的我穿成书中恶毒女配怎么破

    一个女装大佬在偶然中穿到某坑人总裁小说变成恶毒女二并展开一系列非常规操作……
  • 悦之于你心照不轩

    悦之于你心照不轩

    本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两人,却因一场阴谋,身与心都交织在一起,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同了……
  • 月影仙子做女神

    月影仙子做女神

    高考的失利,最终选择了一个知名大学读自考。居然不点名,让懒虫越来越猖狂。最后大学成为了无聊的地方,不得不转战,最终选择的目标是一款新游戏!结果,进来以后,因为......居然让我有机会成为了神!这个游戏有些玄乎!!!“什么?这样就要一百金币?有没有搞错?”月影傻了,看见手里这件破衣服,居然是这个价格!买吧!身上只有30几个铜板。不买吧,一大群人都看着呢!江湖人称第三美女的月影仙子居然没钱买一件中等时装!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这是钱,衣服给月影吧!”一个酷酷的声音响起,月影回头,居然只感觉一阵微风吹过,根本没见到人!这个人是谁?这钱,咱不能白要不是,就是白要,也得让咱知道是谁不是......
  • 唐煜本纪

    唐煜本纪

    后现代时期,黑暗势力的龙首——战皇李煜因熬不住自身无敌的空虚而选择服毒自杀,恰巧附身到了酒醉死去的南唐吴王李从嘉的身上。由此他踏上了拯救大唐,逆转历史上原主悲惨命运的道路。在南唐称帝后,他立下誓言:“必叫这四方臣服,万国来贺,铸他万世帝名。”欢迎加入唐煜本纪书友群,群聊号码:724849953.
  • 梦里暖棠

    梦里暖棠

    "嗳,那个白知年同学,吃一颗糖吧!心情会变好"”白知年,你怎么啦,要不要吃一颗糖“”白知年同学......吃糖吗“”来来来,我来派喜糖了“
  • 我的24岁老板娘

    我的24岁老板娘

    看这里,看这里,这里才是简介,胸弟们可不要被书名误导哦^_^此书并不是纯种的都市暧昧,反而暧昧的桥段不是很多,是典型的奇葩流巨作,小二的口号就是“搞笑,我是认真的!”
  • 求欢

    求欢

    她真是最倒霉、最可怜、也最苦命的格格了!只不过是负气小小的离家出走结果却莫名其妙地流落在外受罪还成了被人论斤计两买卖的女奴!为了不让自己就此含冤凄惨客死蒙古大漠她硬是咽下所有骄傲,甘愿成为这个男人的玩物──认真说起来,这个男人的容貌算是挺入她的眼可惜就配了副欠人修理的性格老惹得她像只猫儿对他张牙舞爪!不过他对「驯兽」倒是有一套居然能让她从泼辣野猫变成温驯爱撒娇的小猫咪只是……这样的热情能持续多久?她只能和他约定,当他对她这个「宠物」不再眷宠也就是放她回京城独自舔舐伤口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