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73900000009

第9章 神话篇(9)

日头渐高,亦渐晒得烫,若到中午,只恐牧童会被晒坏。农民便回村,众告村人以牧童落洞之事,众村人携备铁锹之类工具,前来营救小孩。

村人们围着小孩落洞处,想挖开洞口,呀挖,可是挖着挖着,大家觉得情况不妙,有人大叫:“棺材!”大家一看,果然是有棺木露了出来,大家不及多想,继续往下挖。好不容易挖到牧童处。

突然又“嘣!”的一声,锄头又挖着什么,这次是金属的响声。大家把牧童抱开,牧童脚下有一块圆圆的铜的东西,大家继续往下挖,竟挖出了一只巨大的铜鼓。那铜鼓口径有五尺左右,鼓面中间是太阳纹,四周有六只金色的青蛙。

牧童说:“就是刚才在外面跳的青蛙。”大人一听牧童这么说,更觉得这面铜鼓并非凡物。大家根据这墓穴的棺木推断,可能是古时峒主的墓。于是把这只铜鼓抬出来后,将墓仍然封好。

村民们将铜鼓抬回村后,觉得是件大事,便抬着铜鼓到祠堂祭拜列祖列宗,高州太守林霭听闻此事,半信半疑,于是坐着官轿,鸣锣开道,来到这村子。

村民们也不隐瞒,即将铜鼓抬出来让太守看,林霭仔细察看一番,连声说道:“好鼓!好鼓!”这只铜鼓的鼓面鼓身都很有特色,以云雷纹为饰,铜钱纹和水纹线间隔其中,工艺极之精美,暗生据为己有之心。

于是把村长叫来,说:“这铜鼓,非比寻常,放在村里能保存好吗?”村民们一听太守之言,就听出其意。

村长也明白,这只铜鼓放在村里,树大招风,确实不好保管,若把铜鼓交官府,或许会好保存些。然而他不知道村民们会怎么想。

林霭再仔细察看这只铜鼓,发现铜鼓内壁有“汉伏波将军铸”等字样,很感震撼,这可是汉代的宝贝啊,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他感到这只铜鼓的价值不菲。

他看村长不语,便又说:“村长,这只铜鼓可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征岭南时所铸,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村长说:“太守大人,可是汉武帝时征岭南的伏波将军,这铜鼓是他所铸的吗?”

林霭心中暗自吃惊,村野中竟也有深谙历史之人,林霭捻一捻胡须,说:“村长好眼力!”

村长说:“太守大人,说老实话,挖到铜鼓,村民都为之高兴一阵,但确感到吃力,每天要派八个后生仔日夜看守,怕丢了。我们商量了一下,如果大人愿意,我们就将此宝献给官府,只请官府免本村三年税即可,也算是宝物带给本村的福祉。”

林霭一听,哈哈大笑。高州有数万个村庄纳税,免此一村三年税,只九牛一毛,于是答应这要求。

广州节度使郑因很快知道林霭获得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铸铜鼓。有一次,林霭到广州拜访郑因,郑因问道:“听闻林太守近来获得宝物,可喜可贺!”

林霭一听,出了一身冷汗,马上说:“没什么,没什么,只是村民献了一个破铜鼓而已。”

郑因说:“铜鼓?是献给你,还是献给官府?”

林霭说:“回大人的话,是献给官府的,并非送给林某本人。”

郑因说:“如此看来,皆顺民也。”林霭说:“所以在下免了这村三年的税。”

郑因一听,故意说:“我看,某些人还不如村野之人呢!”

林霭一听,又吓了一身冷汗,忙说道:“其实那只铜鼓放在高州官府也不妥,还是抬来广州,交给节度使大人更为恰当。”

郑因说:“林太守,本官可没如此说,不过既是伏波将军之物,放到广州来也无不可。”

当林霭把铜鼓送到广州之时,郑因非常高兴,在官府摆了一席铜鼓宴,向广州城内士绅炫耀这只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大铜鼓。

节度使衙门因有了大铜鼓显得神异起来,郑因也常到铜鼓前转转,得意洋洋,沾沾自喜。

一晚,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他在看铜鼓,发现有个黄袍客也在看铜鼓,郑因暗自一惊,以为是当今皇帝,但一看又不是皇帝。便壮着胆子问:“阁下何人?何事至此?”

黄袍客捻须而笑,说:“在下南海神广利王,与君共理岭南,你管人间的百姓,我领水中众神,平日里相安无事,所以不曾与阁下见面。今日偶过贵衙,看到大铜鼓,故驻足而观,得遇阁下,幸甚幸甚!”

郑因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他万万没想到南海神也会看上这只铜鼓。人不可与神斗,第二天他立即派人将铜鼓抬到广州东郊的南海神庙里。就这样,这只铜鼓就在南海海庙里摆了一千多年。

据史料记载,其实庙中还有一只小铜鼓,小铜鼓当年与大铜鼓分别摆在庙堂的东西两厅。还过这只小铜鼓不是一只,而是两只。

传说在广州南海神庙里的这对铜鼓分公母,公的在庙里,母的飞入了狮子洋。每有大潮,公铜鼓在庙里“铛铛铛!”作响,母的在狮子洋中“嗡嗡嗡!”发出回响。

相传在明朝时,浔州府有一处铜鼓滩,一年冬天,河涌干涸,有人夜间发现河床低洼处隐隐有亮光,一连几天如是,有人循光找去,发现有两个铜鼓,河床水贯注铜鼓时,“咚咚”作响,声传数里之外,人们不知是凶是吉,立即报知浔州太守。

太守想起史书有关唐朝高州发现铜鼓的记载,认为是好事,于是带人到铜鼓滩,把埋在河床中的铜鼓挖出。用水把铜鼓上的泥泞洗干净,只见这两只铜鼓精美绝伦,四周有鹧鸪斑的铜绿,鼓面有五只金色的青蛙,神态活灵活现。太守很高兴,命人抬回衙中,把它用综绳穿起来,吊四穿楼。四穿楼其实是楼上的亭子,四面通风。每当风起,风在铜鼓内鼓荡,不断地发出“轰隆隆”响声。

浔州太守获得一对铜鼓的消息惊动了南海神。有一天,浔州太守正在午睡,忽觉天上有几声闷雷,他披衣起视,只见一位神人由神兵簇拥踏云而至,太守赶忙揖拜,说道:“不知大神驾到,万望恕罪!不知尊神为何方神圣?”

神兵出班道:“浔州太守,这位是南海神广利王!”太守又拜了几拜说:“真不知神王光临,恕罪恕罪,神王有何命卑职效力?”

南海神告浔州太守说此铜鼓本是宋朝时一峒主之物,峒主曾击铜鼓号令族人抗击南侵的元兵。在一次渡河作战,这对铜鼓沉入水中,峒主亦落水殉国,故地称铜鼓滩。峒主也因此做了铜鼓滩水神。岂料数百年后,铜鼓被你挖走。峒主再也做不成铜鼓滩水神了,他来到南海向我投诉。我就是这此事而来的,你就看着办吧?

浔州太守一听,吓出冷汗浆,惊醒过来,竟是白日做梦。连忙派人敲锣打鼓把这对铜鼓送到南海神庙。后来人们发觉两只铜鼓响声不同,总是一只先响,另一只跟着再响,有如“夫唱妇随”,故人们认为有雌雄之分。

后来有小偷夜间来庙中偷这对铜鼓,用铁索要拉走铜鼓,可就是拉不动,众小偷一齐上,一起用力,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铜鼓没有拉动,小偷们都摔倒地上,个个摔得鼻青脸肿。

小偷们想,可能触犯神灵,吓得一个个跑了。再有小偷光顾,也都偷不走这对铜鼓。其实是公母铜鼓有神灵,因为老有小偷来偷,因而它们决定分开,不呆在一起。

在一次狂风暴雨中,雌铜鼓趁一声雷电响起,顺珠江飞入虎门的狮子洋中。从此后,雌铜鼓在狮子洋,雄铜鼓在南海神庙,每当潮起之时,雌铜鼓先闻讯发出响声传到庙里,庙里的雄鼓则发出回响。其响声从近而远,越远声音越大。

八、雷祖陈文玉

1、雷震王

在南海沿海的雷州半岛大地上,雷、风、雨、水、火、咸、旱、虫、盗为患。于是先民望着漫天鬼眼诡谲的星斗,猜度着这一场场灾难,是不是其中有作祟者?这些人着起辟邪的黄袍,一手持着桃木剑,一手摇着铜铃,口中念念有词,煞有介事地掐指一算,彗星入轸,荧惑犯斗云云。

雷,发自天空的巨声,随之而来的是天眼怒睁的电。这恍惚予人一种神威的震慑,发自冥冥中的咆哮,阴森沉闷,阴鸷的目光诡谲而狰狞。这是可怖的组合,令人不寒而慄。先民们被至高无上的天容震怒并为之惊骇,惶惶然地匍伏着,颤颤抖抖乞求上天的饶恕。然而,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犯了天怒,谁也茫然,不甚了了。只以为自己受尽欺凌,是上天的旨意,理所当然地要接受天的惩罚。

唐代沈既济的《雷民传》云:“尝有雷民畜畎犬,其耳十二,每将猎必笞狗,以耳动为获数,未尝五动。一日,诸耳毕动,既猎,不复逐兽。至海旁,是中嗥呜。郡人视之,得十二大卵以归。置于室中,后忽风雨若出自室。既霁就视,卵破而遗甲存焉。后郡人分其卵甲,岁时祀奠,至今以获得卵甲为豪族”。

宋代丁谓《雷州显震庙记》记载:“旧记云:州南七里有擎雷水,今南渡也。始者,北里居民姓陈氏者家无子,因射猎中获一大卵,围及尺余,携归家,不知其何名,置之。忽一日,霹雳而开,遽生一子,鞠育抚养,遂承其家。乡俗异之,曰雷种。陈太建二年也。”

雷州半岛的先民认为雷神就是陈文玉,宋吴千仞《英山雷庙记》说雷祖就是雷州刺史的陈文玉:“州之二里英灵村,有居民陈氏,无子,曾为捕猎。家有异犬,九耳而灵。凡将猎,卜其犬耳动者,所获数亦如之。偶一日,九耳齐动。陈氏曰:今日必大获矣!召集邻里共猎,既抵原野间,有丛棘深密,犬围绕惊匝不出。猎首相与伐木,偶获一卵,围尺馀,携而归,置之仓屋。良久,片云忽作,四野阴沅,迅雷震电将欲击其家。陈氏畏惧,抱其卵置之庭中。雷乃霹雳而开,得一男子,两手皆有异文,左曰“雷”,右曰“州”。雨止后,陈氏祷天而养之。既长,乡人谓之‘雷种’。至太建二年领乡举,继登黄甲,赋性聪明,功业冠世,授州守刺史之职,陈文玉是也。”

陈文玉司雷每年二月必作蔚响,雷州历届太守一定要到雷祖祠为雷神开印。而八月则是雷神闭藏,太守定要祠中为雷祖封印。每年六月二十四日,雷州子民必去祠中以雷鼓酬神。雷鼓髹以新漆,光洁莹亮,足以震慑鬼魅,辟治邪佞。

明崇祯年间庄元贞所纂《雷祖志》增加了一些内容,如“文玉貌相超常,武力绝伦,叱声霆震;资质聪明,勤学不缀;严气正性,不仕非君,侍亲至孝”;“唐贞观五年(613年)出就荐辟,即本州刺史”;“唐贞观十二年正月十五日,率文武僚属具题城工告竣,彼时即生两翼,白日升天”,等等。嘉庆《雷州府志》载:陈文玉61岁临危受命,任东合州刺史。在职期间,“精察吏治,巡访境内,甦民疾苦,怀集峒落,诸酋相继输款”。同时,奏请朝廷改东合州为雷州,还捐奉修雷州郡城,巩固地方政权;剿抚并施,分化打击了谈殿等叛乱势力,“诸贼皆惧,遂相率归峒远去矣”,“猺老獞老复来贡献方物,求勿捕剿。自是雷无贼患”;他教养并行,致力传播中原文化,使“猺獞向化,民俗丕变”;他引进先进的农耕技术,“丰吾田谷、荣我冠裳”,为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于贞观十二年(638年)仙逝后,“雷民德之,遍立庙祀”,尊其为“雷祖”。贞观十六年(624年),唐太宗褒封雷祖为“雷震王”,特遣礼部侍郎吴从殷督郡官于郡城西南隅建祠奉祀。此后,历代王朝对雷祖的褒封多达14次。这么一来,陈文玉就成为亦人亦神的一位英雄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懿掌乾坤

    三国之懿掌乾坤

    穿越到三国成了吴懿,是随波逐流等着做未来蜀国皇帝的大舅子,还是掌握命运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吴懿拔剑而起高声大呼:“我要尽会群雄逐鹿天下,从此一掌乾坤!”
  • 三国后传之河南霸战

    三国后传之河南霸战

    史可议本是大晋征虏将军与长安公主之子,乃是皇亲国戚他曾经是个纨绔子弟,放荡不羁,出入妓院、酒馆,与自己的一帮兄弟谈天说地
  • 重返前世

    重返前世

    一个癌症晚期之人发现了三生石,带着前世的记忆,重新回到了前世,展开了精彩的人生。
  • 宋奴

    宋奴

    一个受到墨刑被永世为奴的阿全如何在风雨飘扬的北宋末年力挽狂澜……靖康耻又如何?四周强敌有何惧?“踏碎江山,吾将铸就盛世大宋!”——阿全
  • 大鼎崛起攻略

    大鼎崛起攻略

    一场十国乱战,民生凋零。鼎定江山,武虽可定国,却不能安邦!百学争鸣在即,乱兆隐现,索性文太子舍身成仁,谋逆篡位带着一大批不安分之人陪葬,却治标不治本。
热门推荐
  • 如果,我变成回忆

    如果,我变成回忆

    没有什么故事会完美得像童话,但是最害怕的就是在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被打破。林启轩,即使现在的你已经不会再记起我了,但是因为有你,让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两年。十八岁这个花一样的年纪,他们经历了最美好最开心的时光,尽管结局已经不完美。
  • 冷王求妻:鬼医毒仙四小姐

    冷王求妻:鬼医毒仙四小姐

    她是妖女,一双紫眸,杀人于无形,偏偏懦弱又废材。嫡母虐待,姐妹毒打。亲父不爱,哥哥厌恶。好好好,你们毁她容颜,断其灵根,绝世废材又如何!没有灵根?抱歉,她全系灵根吓死你!无颜丑女?呵呵,露露真容甩你千百条街!正待出手虐渣,可是为毛突然冒出来一个自称是她“夫君”的男的?!“媳妇儿,别跑!”某男笑的一脸欠揍。妈蛋!她不跑,难道还要被他拖回去生娃?简直笑话!哎呀呀!又追上来了,赶紧溜!
  • 仙君降临D

    仙君降临D

    一个有着仙君级别却没有仙君实力的仙君,意外被大能打斗时溅射的能量打下来凡间。
  • 血色江湖怨

    血色江湖怨

    一场殊死搏命的豪门争斗,一场剪不断的爱恨情仇,主人公在一系列阴谋与追杀之后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疯狂的报复计划,在权利与道德,金钱与诱惑,爱恨与情仇之间将展开一场血雨腥风的苦难历程。但是在一场疯狂的报复之后主人公是否能真正完成人生的救赎呢?
  • 末日之生存本能

    末日之生存本能

    一场空前的危机席卷全球。死者复生,生者失心。文明不在,人性何去何从?求生之路,怎样激发本能?
  • 猛兽动物园

    猛兽动物园

    金汉林有一家野生动物园,全球闻名。动物园里有狮子、老虎、大象、犀牛、河马、虎鲸…………还有精彩的表演和欢乐的气氛。
  • 绿茶弟弟

    绿茶弟弟

    苏蓼蓼竟然一直没有看出来,她可可爱的小学弟竟然是个绿茶。而左念祈没想到自己在苏蓼蓼心里有了个绿茶的标签,他只是想在她面前刷刷存在感。她不是一直都喜欢小奶狗嘛,性格和小奶狗不沾边的左念祈只好出此下策,他装得容易嘛他。
  • 怕死有什么错

    怕死有什么错

    大学生王小颜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一片石田荒野之中,与他情况相同的有数百人,不远处悬崖之上,高高站立一人,“如果想活着,就杀掉我!”只见那人大喊,身处异境中的众人当如何选择?
  • 神秘樱花八公主

    神秘樱花八公主

    她们是神秘的八位公主,有一个人人羡慕的家世,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有让人倾国倾城的样貌,有逆天的能力,有个个都是冷血无情的杀手,世界上无人能敌。当她们遇上了比她们差一点,也有逆天的能力的八位王子,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我是漫威的复刻王者

    我是漫威的复刻王者

    他拿起一本书,扔个小白片,书里的内容被他紧紧记住。他握住药剂,扔个小白片,药剂的成分被他了解。他拿着电脑,扔个小白片,电脑的构造被他熟知。他手触能量,扔个小白片,竟引能上身,化身强人。他碰中人,选择复制他人超能力。要问他什么来头?很简单,他是二代绿魔,奥斯本工业的继承人,哈利·奥斯本。“通通滚开,我是山寨大……呃,复刻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