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0100000017

第17章 从古语里觅得真趣(1)

东窗事犯

想挟人捉将,相持厮杀数千场,则落得披枷带锁,枉了俺展土开疆。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俺与你扫除妖气,洗荡妖氛,不能够名标簿上,划地屈问厅前!想儿曹反谋帝王前,不由英雄泪滴枷梢上。想着俺掌师府将军一令,倒不出的坐都堂约法三章。

——孔文卿《混江龙》

孔文卿,平阳人,约元世祖至元前后在世,卒年82岁。是元代着名的杂剧作家,以杂剧《地藏王证东窗事犯》(也称《秦太师东窗事犯》或《东窗事犯》)传世。

该剧取材于南宋洪迈所作的《夷坚志》,演述了南宋时奸臣秦桧东窗定计害死抗金名将岳飞父子,终于在阴司受到惩罚的故事。全剧四折二楔子,剧情大致如下:

当时的宋朝对外兵力积弱已久,北方女真部落逐渐强大,建立国号“金”,不断侵扰中国边疆,要求割地。公元1126年,钦宗亲赴金国京城求和,却遭软禁。翌年,金人攻入中国京城,大肆掳掠,将已退位的徽宗连同皇室大臣、后宫等3000多人,劫掳至北方充当官奴,数十万百姓被迫迁徙北方为奴。家园残破,二帝蒙尘,历史上称为“靖康之耻”。

随着宋高宗南迁,宋朝形成偏安局面,史称“南宋”。南宋大将岳飞、韩世忠等精通兵法,知人善任,接连挥兵北上,意欲恢复大宋河山,救出徽、钦二帝。当时,岳家军在前线势如破竹。

岳飞在朱仙镇大破金兵后,金人此刻慌了手脚,私下找了南宋宰相秦桧,设法陷害岳飞,除掉自己军事上的强劲对手,并表示愿意以丰厚的赏金交换岳飞。于是,秦桧便与其妻东窗密谋:在皇帝面前诬告岳飞积草屯粮企图谋反;并假传圣旨,将捷报频传、渡河北上的岳飞召回,当地百姓知道后团团围住岳飞大哭。秦桧发急,一天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召令岳飞撤兵。岳飞迫于无奈,班师回朝,结果遭秦桧陷害。岳飞遇害于风波亭,其子岳云亦同日被斩。

秦桧自知难逃罪责,心神不宁,遂去灵隐寺进香,求神佛保佑。哪知地藏王暗中化为呆行者(疯僧),巧妙地揭露秦桧陷害忠良的罪恶阴谋,并劝他早日悔悟。秦桧恼羞成怒,派何宗立去西山拘拿呆行者回朝治罪。

何宗立一去二十年未归,这时,岳飞的冤魂向宋高宗托梦,痛诉冤情,指控秦桧通敌为奸的卖国罪行,要求宋高宗诛杀秦桧以报其仇。

秦桧及其妻最终受到惩处并在阴司被冥诛,岳飞的冤案也得到昭雪。

后来,宋帝为嘉奖岳飞之忠,还追封其为鄂国武穆王,立庙祭祀。

岳飞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抗金英雄。提起岳飞,我们的眼前立刻会漫卷起一片马蹄,一片烽烟,进而便是他精忠报国却被奸人陷害的负屈背影。

他的形象已经成了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其形象所蕴含的内容,也成了历代文人常常谈论的话题。这个形象能够被塑造出来,当然与戏曲、小说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岳飞故事的读解大不相同:宋元时期的岳飞故事大多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事件相关联,包含虚构、夸张和想象的成分,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孔文卿的《东窗事犯》。

《东窗事犯》中,第一、二折是现实情境的展现。第三、四折中以非现实情境的展现为主,交织着真与幻的画面:岳飞死后,冤魂不散,反复向宋高宗倾诉冤情,以求昭雪,诛灭奸臣;何宗立奉秦桧命去西山捉拿疯僧(地藏王),恰被引导去阴司中见秦桧已遭恶报,这个过程长达20年。

值得注意的是,岳飞被害后恰好20年才得到宋孝宗平反,这个数字是暗合宋代史实的。现实情境中的岳飞,精忠报国,英勇善战,但面对奸臣的陷害却束手无策,他把惩治奸臣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宋高宗身上,结果却大失所望。幽冥世界的岳飞,反而对秦桧的本质有了一些认识,复仇的愿望更趋强烈。他戴枷而上,满腔积愤诘问、埋怨宋高宗:

“您寻思试想,向杀场战场;您寻思试想,俺安邦定邦;您寻思试想,立朝纲纪纲。我不合保护的山河壮,我不合整顿的地老天荒。”“你道我把朝廷乱,不合把社稷匡。我不合降戚方劫寨施心量,我不合捉李成贼到中军帐,我不合破金国扶立的高宗王。待将我签头号令市曹中,却甚功劳写在凌烟上!”“则那逆天的神灵不报,顺天的受遭殃。”

这是岳飞在文学作品中首次向九五之尊发泄强烈不满情绪,是一代叱咤风云的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怒号,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把岳飞成功地塑造成一个正气磅礴、忠孝两全、壮志难酬、负屈含冤的英雄形象。

在第一折曲词《混江龙》大理寺申辩中,作者更是将岳飞死前的怨愤、不满与赤胆忠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想挟人捉将,相持厮杀数千场,则落得披枷带锁,枉了俺展土开疆。”这是对君王的埋怨与讽刺,是对自己赤胆忠心却落得披枷带锁的结局的怨愤。“想儿曹反谋帝王前,不由英雄泪滴枷梢上。想着俺掌师府将军一令,倒不出的坐都堂约法三章。”岳飞含屈的泪水浸湿了枷梢,也浸湿了整个南宋王朝。

岳飞的整套唱词抒发满腔怨愤,悲壮动人,孔文卿在充满激情和悲愤的文字中,让英雄浴火重生,光芒再世。他笔下的岳飞,大音稀声,慷慨当歌,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随时敢于把头颅抛掷出去。

在南宋150余年的黯淡岁月里,岳飞如流星刹那划过,仅仅一瞬间,便陨落了。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那些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的人们的悲哀,更是南宋这个偏安朝廷的悲哀!岳飞的含冤而死,是南宋的耻辱,也是中国历史的耻辱。他的死唤起了后人不尽的思考。岳飞的痛也引起了人们长久的共鸣。他为此滴下的鲜血,染红了整整一个南宋王朝,也照亮了一个民族的心灵。

叹西风卷尽豪华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冯子振《鹦鹉曲·赤壁怀古》

诸葛亮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他是三国蜀汉琅琊郡南阳人。少年时父母双亡,遂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统、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幕僚,向刘推荐诸葛亮。刘备三访其庐,诸葛亮才与其相见,并立刻提出了着名的《隆中对》,即占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天下,深得刘备的赞赏,自此成了刘备的主要辅臣。后助刘备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曹丕代汉为帝后,刘备也称帝,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关羽镇守荆州。章武三年(公元221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嘱托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助,便给以辅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建兴五年3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

建兴六年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20余日不下,粮尽而退。建兴七年,诸葛亮第三次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建兴九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

诸葛亮退兵后,李严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贬为庶人,流放到梓潼。建兴十二年2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至5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口),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8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54岁。蜀军全线撤军。

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由此看来,诸葛亮一生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在历代文学作品或是在现实中,诸葛亮一直是人们歌颂的对象。人们赞美他的赤胆忠心的情怀,赞美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智。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的光芒:

以忠孝为本,以仁义为怀,积极入世、建功立业。杜甫也评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对这为人们所乐道的君臣之情,冯子振却用一个带有商业味的“赚”(买卖赢利)字,让人玩味。元曲中的“赚”

字多使用为“诓骗”一意,作者认为刘备是将诸葛亮骗出来的。何以聪明的诸葛亮竟会上当受骗,心甘情愿地去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中嘲笑和非议之情可想而知。诸葛亮尽管有非凡的才智,“笑谈间汉鼎三分”,却已完全卷入了世俗的斗争,身不由己,将隐士生活忘却无余,确是令人遗憾。

作者接着写道:“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岁月无情,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将成为东逝水,被时间的浪花所吞没。但身为英雄的诸葛亮,他的业绩、才智,如同雁过留下的回声,已在渔父、樵夫中流传开去,这也算是对英雄人物的一种安慰和回报吧。冯子振的这支散曲,在创作思想上已跳出儒家的框框,在立意、构思上独具一格。

这种独具一格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元代统治黑暗,知识分子不被重视,这使得许多文人仕途失意,理想破灭,所以他们用老庄的出世态度来非议了儒家的功名忠孝。

这支曲子在表现手法上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既肯定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罕见的政治军事才能,又采取非议的态度,表现出作者崇道非儒的思想,感情基调深沉,对诸葛亮的处世态度进行了否定。

其实,这些评价无非都是作者自己的揣度罢了,真正能了解诸葛亮的,古今能有几人呢?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唐人认为,国家雍容华贵、大方得体,因此彰显世人美丽的女子也应丰腴才对。加之唐朝流行高耸发髻、花纱长袍彩衣,女子多袒胸露背,如果瘦骨嶙峋,看起来就像个骷髅,当然不适合唐时大方的装束。正是这种美学观念,唐朝第一美人杨玉环顺利选秀入朝,成为唐明皇之子寿王的王妃。

种种历史资料显示,杨玉环身高一米六四,体重一百三十余斤,应是中等身材偏胖。她能歌善舞,当然不会是个水桶腰,否则也不容易被朝廷选秀者看上。此外,玉环精通音律,聪颖非常,机智过人,善解人意,不但寿王喜欢,老皇帝唐玄宗也很喜欢这个“媳妇”,找了种种借口将她送去做了女道士,将她和寿王的关系割裂开;几年后唐玄宗又找了个理由将玉环招入宫中,但这一回则是做了自己的妃子。

唐玄宗不顾人伦,夺子所爱,在那时并没有遭到道德上的谴责。而玉环受宠,杨家借女人上位,反而成了天下人的笑柄。是以当安禄山逼宫时,杨贵妃成了最大的替罪羔羊:淫乱祸主,其罪当诛。

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患。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马致远《四块玉》

马致远在写这首形容杨贵妃的《四块玉》时,不知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多少对这个美女持的是鄙视态度的。他笔下的杨贵妃美则美矣,却并不招人待见:暮春时节,海棠春睡的杨贵妃姿容娇艳,玄宗恨不得把她当做掌中明珠,然而偏偏就是这个美女成了中土大唐的祸患。玄宗与她终日在宫中轻歌曼舞、饮酒作乐,不顾朝政,节度使生出异心,在地方起兵造反,祸国殃民。最终安禄山叛变,攻入潼关,玄宗带着杨玉环及残兵逃亡蜀中。逃亡大队路过马嵬驿时,扈从的禁卫军哗变,要求玄宗诛杀杨玉环以谢天下,重拾明君姿态。对玉环视若心头肉的玄宗悲痛不已,但为了稳定军心保命在先,仍是牺牲了曾经引以为精神支柱的胖美人。马致远的曲子讲的就是这段故事,他明说唐明皇无道,其实是说杨玉环红颜祸水。

然而,真正该受到谴责的是这二人吗?唐明皇倾国之后舍不得江山和性命,将心爱的女人送上刑场,他的内心也是备受煎熬的。真正可恨的,不应该是背负祸国罪名的杨玉环,也不是自私保命的唐玄宗,因为他们只是相爱,相爱又有什么错呢?一切皆怪他们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明智的皇帝和混乱的朝廷接纳了一个生错时代的女人,便乱了天下。所以,后人还是认为,白居易对二人情感的中肯评价是最能让人接受的。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唯愿在天成了比翼鸟,在地连理枝纠缠。唐明皇与杨玉环也不想成为一个昏君、一个祸水,他们只想厮守到老而已。然而这点愿望也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而未能实现。此时再看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对唐明皇与杨贵妃不免生出同情,才知相爱不能相见的滋味,那等心酸,怎一个“愁”字了得。

【滚绣球】长生殿那一宵,转回廊,说誓约,不合对梧桐并肩斜靠,尽言词絮絮叨叨。沉香亭那一朝,按霓裳,舞六幺,红牙箸击成腔调,乱宫商闹闹炒炒。是兀那当时欢会栽排下,今日凄凉厮辏着,暗地量度。

【三煞】润蒙蒙杨柳雨,凄凄院字侵帘幕。细丝丝梅子雨,装点江干满楼阁。杏花雨红湿阑干,梨花雨玉容寂寞。荷花雨翠盖翩翩,豆花雨绿叶潇条。都不似你惊魂破梦,助恨添愁,彻夜连宵。莫不是水仙弄娇,蘸杨柳洒风飘?

【黄钟煞】顺西风低把纱窗哨,送寒气频将绣户敲。莫不是天故半人愁闷搅?前度铃声响栈道。似花奴羯鼓调,如伯牙《水仙操》。洗黄花润篱落,渍苍苔倒墙角。渲湖山漱石窍,浸枯荷溢池沼。沾残蝶粉渐消。洒流萤焰不着。绿窗前促织叫,声相近雁影高。催邻砧处处捣,助新凉分外早。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

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四折

这段唱腔摘自《梧桐雨》的第四折,讲的是唐明皇马嵬坡杀死杨国忠、逼杨玉环自缢之后回宫时的情景。那时安史之乱渐渐平定,回到长安的玄宗不问世事,退居西宫颐养天年。可是痛失挚爱,他如同丧失了魂魄,而爱情沦丧之后他的权力又被架空,爱情与事业皆无好结果的玄宗凄凉不已。面对着西宫内杨玉环的画像,他更加心痛欲死。

同类推荐
  • 生活旁观者

    生活旁观者

    本书共有六篇,前五篇写的是游历美国、印度、摩洛哥等国家的游记,第六篇写的是作者生活中的随感。作者在写事的同时穿插了自己对这些身边事和人生的感悟。有种置身于纷繁世界之外,旁观生活,审视内心的感觉。这是一本充满趣味又引人思考的一本书。
  • 元曲之美

    元曲之美

    本书作者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并附有原作欣赏及曲人小传。
  •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世界经典散文集(散文书系)

    本书选取了世界经典散文,如蒙田的《热爱生命》、川端康成的《我的伊豆》、《花未眠》,纪伯伦的《笑与泪》、高尔基的《鹰之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等,这些都是文学史以及思想哲学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散文是大文学家、大思想家们哲理玄思的精华所在,是他们思想足迹的重要体现。每篇散文之后有鉴赏,帮助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 玄奘瓜州历险之谜

    玄奘瓜州历险之谜

    瓜州是玄奘西行路上唯一独身孤征的地方,是玄奘险被弟子刺杀的地方,是玄奘偷渡取水时被捕的地方,是玄奘得到一批豪情侠胆之士鼎力相助的地方,是玄奘四天五夜滴水未进,是玄奘跋涉八百里莫贺延碛,最能体现坚强意志的地方。
  • 操纵美国命运的犹太人

    操纵美国命运的犹太人

    这是一本介绍美国犹太人的纪实文学。书中人物的生平不仅再现了美国犹太人的奋斗历程,而且折射出美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希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能让读者既对美国各个领域的杰出犹太人有一个全景式的概观了解,也对美国历史和美国社会有深一层的感悟。
热门推荐
  • 穿越只为爱

    穿越只为爱

    一次偶尔地车祸让平庸的她灵魂意外穿越,另类重生的她姿容绝世却身世堪怜,身不由己的婚嫁,使她和他相遇并开始了一段波折的感情历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争发动篇》阐述了法西斯极权统治相继建立的详细过程,二战前夕的国际格局,以及日本法西斯首开战端等等,告知读者导致二战爆发的种种因素和不为人知的战争秘史,使读者了解战争发动的大致状况,以便对二战的爆发有了全面认识和详尽掌握,以此增加战争历史知识,进一步掌握历史的真相!
  • 做自己想做的人全集

    做自己想做的人全集

    在生活中,有这样三种人:一种是只想不做,另一种是只做不想,还有一种是善想会做。三者何为上?第一种人是空想家,这种人可以把所有的梦想和目标都放在脑中,就是看不到一点行动的痕迹,结果终于使那些美丽的梦想和目标枯萎至死;第二种人是苦干家,这种人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精神可嘉,但思路不灵,不能寻找成功的捷径;第三种人是聪明人,一边思考一边行动,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思考,能够修补自己的人生方案,确定适合自己的最巧人生战术。那么,你是哪一种人呢?
  • 笑逐颜开

    笑逐颜开

    穿越就穿越了,还得代嫁,代嫁就代嫁,还露馅了。露馅就露馅,还成了庶女。庶女就庶女,还得做小。做小就做小,还得和姐姐共侍一夫。神马都是浮云,爱自己,靠自己,守住阵地,是千古不变的硬道理。貌似这些都得有他做靠山,守住这座靠山不是件容易的事,那得有些经历。不过就算是背靠大山,也得自力更生排除万难才能生活的笑逐颜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混迹都市闯仙涯

    混迹都市闯仙涯

    修士,藏身于社会的暗面。在人所不知的世界各自为主,为所欲为。因为强大,他们相互追逐、攻击、厮杀……卷起层层密密的涟漪,蔓延至凡生,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历史,那些阴影的深处总有神秘的身影。直至现代。高中生姜书涯,经过一次莫名的偶遇,世界表面温情的面纱被拉掉,露出凶蛮深沉的黑暗,激荡凶险的修道世界从此拉开帷幕。
  • 青蛙的逆袭

    青蛙的逆袭

    逆袭,这两个字总是充满激情与热血。青蛙,这两个字却是代表底层与艰辛。当两个字组结合,将会是一篇怎样的华丽诗歌?周俞,这个典型的山村青蛙,辞了工作,毅然投入新型网游战歌里,将会掀起一场怎么样的江湖风暴?华丽逆转的背后,又是如何的孤独与悲凉,一个小人物,一个悲愤逆袭的故事,人生不过长百年,问君能否陪我大醉三万六千场?你我绕床弄青梅,捧心肝。
  • 风落黎轩

    风落黎轩

    出身豪门的她,和父亲老友的儿子结婚,却惨遭背叛,失去记忆的她,被暗恋的人追到手,到底是跟着父亲老友之子,还是大学同学,一切,都因为离婚事件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洛入凡尘

    洛入凡尘

    单纯的像一张白纸的女主,恋上一个断七情六欲的上仙,纳尼?这不是自掘坟墓吗?话说丫头已经十六岁了还每日和一个老男人同床共枕,这如何了的?别人的爱你也能随便送人,丫头以为这是送礼攒人品啊!一念为善,苍生起,一念为恶,万物灭,断恶念,扬善念,看小小女子如何度情劫,趟爱河,顺便把三界和平也保了。有点搞笑有点虐,不过还是求宠幸,专宠更是萌萌哒!小小这厢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