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2200000002

第2章

唐玄奘法師八識規矩母頌

清金陵西天禪寺元峯法師 性起 論釋

嗣法門人 善漳等錄

歸敬請加

稽首慈氏佛  如尊在目前  如來已涅槃  今日無請益  故祈冥加力  命筆成此論  搜盡八識旨  言言投祖意  普利諸異生  同證唯識性  以斯淨妙善  回向於淨土  速見阿彌陀  頓捨異熟盡

今云八識者。以一本。散為萬殊。故云。唯識者。萬殊為一本。今云唯識者。即黎耶識也。以心外而無法也。又唯者。非他人之所成也。唯我黎耶藏識之所生耳。又唯者。成也。即根塵器界及轉識。并心所法者。總在藏識。獨自成耳。故問。何以自成。非他力也。答。如人墮餓鬼道。見水成膿血。或變成火。故目連救母送飯。變成火炭。天人見水是琉璃。魚成窟宅。又善財。參大光明王。眾生在城中。或見此城。似琉璃。或見此城中。俱七寶成。或見此城中。是沙土木屋。豈非是唯心業力。各人之所現也。是故自心業力強故。者見種種各異。非心外有色可見。隨自心故。何則。以各人自心業力種強。如餓鬼。共一處住。彼此不見。似同一室。成各夢故。即為心也。此通凡情唯心。若佛果中。成大光明藏。是白淨識名曰。毗盧遮那佛也。

所云。八識者。俱在心數。非心所故。云八識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黎耶識。今識本無異名。因用處各別。故識帶數量。謂帶數釋名。今云五識者。依根得名。依眼得名。故云眼識。乃至依身得名。故云身識。名隣近釋也。又眼不是耳。乃至耳不是身識。即相違釋也。又名依士。釋以根劣仗識方見。故名依士釋也。如父仗子名力故。又名依主釋。識為能依。根為所依。故名依主釋。又名持業。有財。六七八識中。釋耳。因玄祖始出八識母頌共四十八句。分為四科解釋。

第一科五識轉成所作智頌十二句

第二科六識轉妙觀察智頌十二句

第三科七識轉平等性智頌十二句

第四科八識轉大圓鏡智頌十二句

四科中先論五識章十二句云。

第一五識頌中又分為二

(前八句凡情章。後四句聖果章)。

初頌凡情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隣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今論八句中初句云。

性境現量通三性

論曰云何性境現量而通三性耶。答。所云性境者。不改易。為之性。所對五塵。為之境。此之以性為境者。謂地水火風。以四大而為之性也。境也。問。云何不改易性耶。答。地以堅固為性。水以濕為性。火以熱為性。風以動為性。以四大。各云性者。如火欲凉。決不可得故。風欲靜者。不可得故。下二義可知。故云性不可易也。又四大各徧。無欠無餘。故名四大。又能生。聲香味觸為之四微。即能所八法。共名為色聲香味觸由對四大。故名四微。色言色。與四微。即為之五塵性境。收盡內之根身。外之器界。以至明暗顯色等。方圓形色等。行住坐臥有表色等。總為第八識親疎相分。是果報識性持也。總以五識所緣性境而成現量境故。是見相二分種子之所生也。若未破無明迷性。是徧計性所收。若破迷性。即依他起性。相似雖有。性是無也。似依他性即圓成故。現量者。現謂顯現。非過未故。又如鏡光故。量謂度量。是率爾心如鏡照像。不留情故。現如影像。量如鏡光耳。又見相二分。各有自種。在八識種內。一齊生者。無前後際故。

云通三性者。一善性。二惡性。三無記性。所云性者。種也。以藏識中。無始已來。所熏善性種子。惡性種子。及無記性種子。各性種子。決不能改。似若栴檀香與臭蒜。決是各性。是故觸境中。或如惡人打鳥。率爾心起即成現量。一剎那際。落意識中即成比量。引善性種子。即生慈念。成善現行。惡性種子。觸五塵性境。成現量。落比量意識中。生惡現行。起隨喜善念惡念亦復然。也故云性境。以成現量。而又成比量。通善性惡性無記性。各種生現行者。乃至性境中觸十善境。通現比二量。或十惡境。通現比二量。若本無善惡種子。故觸善境不生善。惡境不生惡。既無善惡現行種子。名無記種也。今七識中。善惡現行。熏在藏識內。即成八識中引業種。遷至當來。必成善惡苦果樂果也。是為當來異熱果耳。故云通三性因果。決無差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論曰。云何眼耳身三識。只通初禪及二禪天耶。即不通上界三禪四禪天耶。答。下欲界。五趣雜居地中。八識全俱。初禪二禪天。無欲界。鼻舌二識。捨段食故。無香味塵。今二地者。只六識。一眼識。二耳識。三身識。四意識。五末那識。六即黎耶識。又初禪具六識者。由捨離欲界生得初禪喜。又得淨妙樂故。況有覺觀二心。以常出定。說法利益諸梵天眾。二禪光音天眾。雖無覺觀。亦有喜心。名定生喜樂地以得深定。喜樂心故。雖不常出定。以光中示說法音。故諸梵眾。亦有眼耳身三識之境。故云眼耳身三二地居者。信矣。又問。初禪二禪。可有尋伺二心所耶。答。初禪未入定前。有尋有伺。已入定後。有伺無尋。二禪唯伺無尋。以有喜樂心。豈無伺矣。又問三禪可有眼耳身三識耶。答。唯在定中。得受靜妙之樂。故無三識。伺心雖有。細不現故。四禪捨樂。無想念。滅意識。全無伺所心故。唯七識緣第八識成有覆無記性。有真帶境。以心緣心故。以見分成影作境故。若四空天。以滅七識見分無真帶質故。以無內外境故。名四空天耳。唯留第八藏識。及五心所故。若至非非天。即無五心所。以定入者。止息心故。只有計存我種。未破無覆無明識性。是故報盡還入輪迴。若能斷我種。即捨生死。成阿羅漢者。此矣。

徧行別境善十一

論曰徧行。以八個識中。與何識相應。又別境。云何不與徧行。五心所同耶。又善十一心所。亦與何識相應耶。答云。五心所云徧行者。以周徧行履。一切地。一切性。一切心。一切時。循環來往無休息故。又如微波。亦如瀑流性。名現識等流性故。即觸作意受想思等。五心所也。以內外皆應酬故。乃至四空天處尚相應故。常無斷也。故名徧行。即有四義。為之徧行。所云四義者。一徧一切地。乃至四空天處。常相應故。名徧一切地。下界則可知耳。二徧一切性種。以善惡種子觸境時。即作意觸受想思五心所等。常相應故。無記性等。即可知耳。是故善惡無記三性。盡皆應故。名徧一切性。三徧一切心。即八個諸識心王。內外應故。如前作意觸境等。生諸善惡無記心故。名徧一切心耳。四徧一切時。即如水瀑流。應時無休息故。名徧一切時耳。由此四義。故名徧行也。今云五心所者。謂心王為能使。心所為所使。如父使子不相違故。故名心所。更有餘四十六個心所。亦此義耳。問。五心所義。即今知也。但五心所各性。各業作用。其義云何。答夫性者。其各體種性。不可改也。其業用力。各有能也。其餘心所。亦準例義均知。今一一分開。略為論釋。

問。云何名觸心所耶。

答。所云觸者。謂有根塵識和合。不帶名言。得法自相。故名曰觸。又觸者。以令心。心所觸境為自性故。受想思等。為觸自業故。名曰觸。如眼識等觸。即耳鼻舌身識觸等。亦復然也。成五觸耳。

問。云何名作意心所耶。

答。所云作意者。謂能警諸心所。如受想思等。為自性故。引起諸心所等。為自業故。名作意心。如共一室。以一人先惺。驚惺眾心故。所以作意最比餘力心所強故。

云何名受。

答。所云受者。謂領觸等。作意心起。故領納違順等境。順者是樂境。違者逆也。是苦境也。以領納。違順等境。為自性故。起憎愛等心。為自業故。又不順不違等境。即不苦不樂受為自性故。不起憎愛等心。為自業故。名為受耳。

云何名想。

答云想者。由前領受心所之境。故于領受境上。取像專繫為自性故。復於所受境上。施設名言。為是有耶無耶。善耶。惡耶。苦耶。樂耶。種種名。種種言句。為自業故。即名為想。即尋心為體耳。

云何名思。

答。所云思者。謂想心所希于境上。由未定故。故于想境上。重又細察故名思耳。以令餘心所緣境。成善成惡等心所故。故以伺心所為體耳。以上想思尋伺。是散位獨頭在後文中辨也。若在八正道中。即正見。正思惟了明第一義。故通聖心。又如來三七思惟如是事。恐先說最上乘。眾生不信。反招墮落也。故名思耳。以上釋五徧行心所。各性各業力竟。

次釋五別境。即欲勝解三摩地念慧等。是五別境。

問。云何各別境耶。

答。與前五徧行心所性業不同。如前五心所等。由觸等。故有作意受想思境起。是故能徧一切諸善惡無記心故。今此別境者。以各別境起。不通餘境緣故。故為之別境耳。

問。云何是五別境。各有性耶。業耶。

答。一一示之。

云何名欲。

答。欲者。謂於所緣善等境。希望為自性故。惡境亦同心勤依善惡等境。不改為業。有欲者。由愛即受。不欲者。即捨故非徧行。是別境攝耳。

云何名勝解耶。

答。勝解者。於決定境上。印持無謬故不改者。為自性故。或文義境中印持毫不錯謬。他人不能惑亂為自性故。以不可引轉。轉于他境為自業故。若猶豫者。不成勝解別境。若不猶豫。故名別境。非徧行者。隨諸心故。

是別境攝云何得名念耶。

答。所云念者。於先所習之境。令心明記。不忘失故為自性耳。定依所習之境不捨為自業故。若受餘境。即不成念。故非徧行。是別境攝。

云何名慧。

答。所云觀境上。以簡擇決斷分明。為自性故。以斷疑決信解。為自業故。或外道邪解。雖不錯境。著五蘊等。斷常二見者是邪慧攝故。非正見也。既慧決擇不謬。不轉餘法。故非徧行。是別境攝。

問。在何識所收。

答。雖在五識頌論。此別境者。通意識中收者。亦非分外。何則欲境可通五識。是六識中成勝解。雖或一見明了。或五識。亦六識中成。何則。非有決定思者。何能印定者乎。念若無意識持。云何得成定。若無意識云何專法一境。慧若無意。思量決擇。故慧論不成。亦通七識。成邪慧故。斯之不敢自專。請高哲者究之。無拘一定耳。

次論十一個善心所也。

問。佛有無量大善。豈可十一個心所而能成就者乎。

答。在後文中辨。夫善者美也。故老子云。尊言可以市。加行可以人。若不計其功者。則為出世之善。合此善云。通漏無漏者。淨妙果故。

問。善十一法中。云何通五識耶。又云何各有自性。各有業用者耶。

答。十一善者。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念。五無嗔。六無痴。

問。六善心所。通五識耶。

答。往昔中熏過善種。故眼見耳聞觸生信。八三寶故。故知前所造過非見諸聖德。即生慚愧。不教而自懺故。由向昔無貪無嗔無痴。是故眼見耳聞觸境。而無貪也。嗔也。痴也。若有貪等種。故無解脫性耳。又五善心所者。決定亦同五識相應。亦通意識耳。何則。若勤精進。有二一。身不疾懈。故屬身識。二心不疲懈。即兼意識。若身心俱不疲懈。故名精進。不放逸者。亦二。一身不放逸。如戒身口。屬身識故。二意不放逸者。屬意識故。十行捨者。向日行捨。觸境自捨。不教自成。故亦屬眼。耳。見聞行捨。亦兼屬意。十一不害。向日由慈心益物習成。故觸境生慈即不害也。以上十一善心所。古云。屬五識論從多分中說。以余論之。亦兼意識。無定準也。

問。云各自性。各自業當何義耶。

答。一一示之。

問。何謂為信。

答。夫信者。於實德深忍樂欲心淨。為自己性。對治不信。斷疑為業。故不信者。是障聖道之根本。信者。謂八聖道之源由。又生疑者。有三。一。人天外道仙等。執著我人等四相之蘊。若聞深法。即生疑謗。故佛云。破法不信故。墮于三惡道也。以不信力。而障于道也。二。小乘聲聞。及二乘獨覺。不信大乘。不得入佛智海力故。三菩薩不信。非不信也。有疑網也。如見道分。不得入修道分疑網。又修道分菩薩。不得入證道分疑網。又十地。不見如來勝妙境者。即為疑網。以要重加精進力故。始斷疑網得八法界。故云。信為道源功德母。又云。信能必到如來地者。信矣。

問。諸善中。云何以信為首耶。

答。前不云乎。信為道源功德母。由信力故。而發起菩提之心。故善財。至參彌勒大士。尚以信力。菩提心為主。始入普賢道場。故信者。如息塵珠而能息盡諸塵。不障道法故。如如意珠以隨心所求。無不得故。如利刀。一切煩惱盡穿通故。故十一善中。以信而為首也。

二慚。云何為慚耶。

答。云慚者恥也。以自向前。有諸過非皆是無知而作。今已知故。即生慚也。恥也。故初地菩薩。以慚愧二心。乃為莊嚴。故慚字。是領善之首。始生善法。論云。依自法力。崇重賢聖。為自性故。止息惡行。為自業故。如一無垢比丘。而犯婬戒。凡見一切持戒諸沙彌等盡皆禮拜。云我犯淫戒。必墮地獄。求諸眾僧。與我懺罪。慚也。止息惡行也。

同类推荐
  • The Malefactor

    The Malefac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四品法门经

    佛说四品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放光般若经

    放光般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泰泉集

    泰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峡中行

    峡中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黑与白的青春幻想

    黑与白的青春幻想

    王昭龙扬是一对好朋友,王昭喜欢玩游戏,游戏世界里,主角与伙伴们一路闯荡,发现许多奇事。
  • 通鬼师的私密日记

    通鬼师的私密日记

    老家院子半夜出现灵异水声,出门查看我竟然得知了爷爷隐藏了十几年的秘密,爷爷的意外死亡,车祸现场遗落的可疑皮毛,老鸦山上的奇人吴老三,发生的一切都在悄然改变着我的命运,它一步步将我引向了阴阳相师这条道路。承阳之命、先天道骨、阴冥之瞳、修罗之刃、五精之血……我们的相遇到底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天通阁里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惊天秘密,我们是否又能够破解危机?
  • 遮天圣魔

    遮天圣魔

    “我活过来了,囡囡你在哪,你...还记得我吗?”上穷碧落下黄泉,横纵烟云九十州,只为寻到你。我名夜雨,他们叫我圣魔,最爱的她叫我雨公子。
  • 补天物语

    补天物语

    身怀魔心,是被魔化,还是褪去魔性,是阴谋还是机遇
  • 猎心行动之迎卿入怀

    猎心行动之迎卿入怀

    都说男人是天生的狩猎者,而薛祁无疑是狩猎者中的佼佼者,他想要的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唯这个敏感的小女人对她避之不及,但那又何防,作为一个优秀的猎人,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除了耐心还有一颗赤诚真心,卿卿佳人迟早入怀。
  • 映入暖阳

    映入暖阳

    沈暖暖生前没有珍惜爱自己的非血缘关系的哥哥沈映晨,她死后重生,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空间手指,一枚摘不掉的隐形戒指里面居然是一间商店……
  • 带着精灵球闯异界

    带着精灵球闯异界

    pokemongo异界版,圣兽?神兽?吃我一发精灵球!
  • 穿越要排队

    穿越要排队

    寇涅被迫成为穿越局办事员,本以为这一生稳了。却又被迫绑定系统。奥,原来是系统流开局,很熟悉嘛!这回稳了!什么?系统要修复?什么?系统竟然是盘古一缕神念所化!这次应该真稳了啥,宇宙要再次归于混沌。可这和我有毛线关系?啥,《仙魔妖灵决》竟是开天斧碎片。奥,买噶,竟然要我拯救全宇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资本圈内幕:白手套

    中国资本圈内幕:白手套

    平民子弟陈晓成爱情受挫,因结识高干子弟王为民而跻身京城权贵阶层“公子圈”。他人生吊诡,站在权力肩上,走在法律边缘,玩转明、潜规则,巧取豪夺、利益输送,做VC、PE争抢项目、粉饰上市、惊天套现、洗钱转移,操盘“最赚钱的生意”,染指“最划算的标的”,十年间成为京城显赫的“白手套”。孑然一身的陈晓成因复仇心切,苦寻初恋,以过桥贷款、可转债、融资担保、股权质押等高超“财技”及人脉协助假释犯老梁拿下大项目,不期身陷资本市场上最错综复杂的,也是最匪夷所思的一场豪赌。多米诺骨牌被触发,一干大佬接连陷入,遂成六方角力,局中有局,尔虞我诈,胜负几度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