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5900000001

第1章

八識規矩者。初玄奘法師。糅成唯識論就。窺基法師。因見本論十卷。文廣義幽。乃請法師集此要義。將八識分為四章。每章作頌一十二句。將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識位下。有多寡之不同。條然不紊。故稱規矩。然論雖十卷。其義盡此四十八句。包括無遺。可謂最簡最要。為一大藏教之關鑰。不唯講者不明難通教綱。即參禪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滅頭數。所謂佛法之精髓也。但窺基舊解。以論釋之。學者難明。故但執相。不能會歸唯心之旨。予因居雙徑寂照。適澹居鎧公。請益性相二宗之旨。予不揣固陋。先依起信會通百法。復據論義以此方文勢消歸於頌。使學者一覽了然易見。而參禪之士不假廣涉教義。即此可以印心。以證悟入之淺深。至於日用見聞覺知。亦能洞察生滅心數。但此頌近解已多。皆得其宗。但就機宜。或以此為一助。以隨文難明。故先提大綱于前。使知綱要。則於頌文不勞細解。亦易會矣。

大綱者。謂一真法界圓明妙心。本無一物了無身。心世界之相。又何有根境對待。妄想分別之緣影乎。原此心境。皆因無明不覺。迷一心而為識。唯識變起見相二分。故見為心。相為境。故緣塵分別好醜取捨者。皆妄識耳。若了心境唯識。則分別不生。分別不生。則一心圓明。永離諸相矣。今以未悟一心。故須先了唯識心境。生滅心行則當下消亡。一心可入。故唯識必須先知大綱。方可安心入觀耳。此頌大綱單舉八識心王。緣境之時。境有好醜。故心所從之執取。起憎愛取捨。故作善作惡。善惡為因。故感苦樂二報。則業力牽引受苦受樂。眾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此中開列八識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造業有強弱之不一。分別皎然。使學者究心。了知起滅下落。易於調治。不致盲修瞎練。不是徒知名相而已。眾生日用見聞覺知。不離心境。其能緣之心。具有三量。量者量度。揀非真智。今妄識對境。便有量度。故心有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以第一念現前明了。不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如鏡現像名為現量。若同時率爾意識。隨見隨即分別。名為比量。比度不著名為非量。此三量。乃能緣之心也。而所緣之境。亦有三。謂性境。帶質境。獨影境。現量緣性境。性者。實也。謂根塵實法。本是真如妙性。無美無惡。以心無分別。故境無美惡。是為性境。帶質境者。比量所緣。若比度不著。則為非量。其帶質境。有真有似。以六七二識。各有所緣故。若六識外緣五塵比度長短方圓美惡等相。屬第二念意識分別。故為比量。此長短等相。是帶彼外境本質而起。名似帶質。以是假故。其意識緣五塵過去落謝影子。亦名有質獨影。乃意識所變。故云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謂單從能緣見分起故。若緣空華兔角等事。名無質獨影。若散心所緣。又有夢中境界。及病中狂亂所見。皆是非量。并定中觀魚米肉山等事皆現量。明了意識雖通三量。現多比非少也。若七識緣八識見分為我。中間相分兩頭生。以能所同一見分所變。故名真帶質境。此心境之辨也。以心境對待。境有逆順好醜則能緣心。依之而起憎愛取捨等見。故起惑造業。染成善惡二性。故感將來受苦樂二報。故心王有苦受樂受。若不起善惡。屬無記性。則平平受。因此受亦有三。所以三界眾生上下升沉輪迴苦樂不忘者。皆由唯識內習熏變。發起心境。故三量三境三性三受。由是不能出離生死。皆心意識之過也。故論云。眾生依心意意識轉。今唯識宗。因凡夫日用不知苦樂誰作誰受。外道妄立神我。二乘心外取法。故佛說萬法唯識。使知唯識。則知不出自心。以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故參禪做工夫。教人離心意識參。離妄想境界求。正是要人直達自心本無此事耳。今八識頌而稱規矩者。只是發明心境。其所作善作惡。皆是心所助成。以各具多寡之不一。故力有強弱之不等耳。此唯識之大綱也。其心所法。已見百法。今預列心境則臨文不必繁解。恐礙觀心耳。參禪若了妄心妄境皆唯識所現。則用功之時。內外根境一齊放下。不逐緣影。能所兩忘。絕無對待。單提一念。攝歸自心。則一切境量分別。皆剩法矣。

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此頌前五識。首句言五識與八同體。緣境之時。單屬現量。以前五識乃八識精明之體。映在五根門頭了境之用。以初映境時。當第一念。未起分別。不帶名言。無籌度心。故名為現量。境即性境。若起第二念分別。則是同時意識。相應而起則屬比量。故云性境現量。言三性者。乃善惡無記三性。由此五識體非恒審。故三性皆通。問曰。五識現量本無善惡。何以通三性耶。答曰。此約同時意識。而引自類種子。同時而起。則三性皆通。此指意識任運而言。非專五識也。問曰。若前與八同體。然八識畢竟無善無惡。而五識何獨通耶。答。八識畢竟不起分別。五識則有任運分別。約後分別位義說通耳。眼耳身三二地居者。此言三界五識行止之地也。二地者謂欲界五趣雜居地。****初禪離生喜樂地。以欲界五識全具。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離舌識。既不受食。則亦不聞香。故無鼻識。但有眼耳身三識而已。居者。止也。謂此三識亦止於初禪。若至二禪定生喜樂地。以入定中三識亦無。故云居止於此。徧行二句。頌相應心所也。其相應心所。通有五十一。而前五識。但具三十四心所法。餘不具者。互相違故。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隣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此頌初句言五識所依之根。次句言生識之緣。三句言了境之用。言依根者。謂八識精明之體。今映五根門頭。各了自境。不能圓通者。以被五色根之所籠罩。故各別區分。然五根乃四大所造。有浮塵。有勝義。今淨色根。乃清淨四大所造。為勝義根。則浮塵根不足依也。且如盲者見暗。與有眼處暗無異。足知根壞而見不壞。則所依乃淨色根耳。言淨色者舊解但云四大初成之淨色。此最難曉。唯天眼能見。愚謂淨色。即無明殼也。何以明之。且妙明真心本來圓明廣大。今變而為識。則被無明拘礙。及結色成根。而無明識體栖托其中。是為五蘊之眾生。且此妙心。非無明力。誰能裹此而入軀殼之中耶。故中陰身。亦有形狀。但輕薄耳。鬼神五通。乃淨色之用。足可徵矣。九緣等者。言生識之緣。謂八識生起共有九緣。但具緣多寡之不同耳。九緣者。謂空。明。根。境。作意。分別。染淨。種子。根本。此九通為生識之緣。以有為之法。非無緣而生。偈曰。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謂眼識必仗九緣方生。耳識八緣。除明緣。以暗中能聞故。鼻舌身三識除明空二緣。故唯七耳。相隣次第也。應云八七。後意識五緣者。謂除分別與根。以根乃七識染淨依故。七識三緣者。但有作意種子根本耳。八識四緣者。謂根。即末那。境。即種子根身器界。作意。即徧行一。種子。乃八識親生種子。此通言生識之緣。意取前五識。因便及後三也。鼻舌身。乃合中取境。以合方知故。眼耳離根取境。以合則壞根故。此言了境之用也。愚者難分一句。言小乘人。唯依六識三毒建立染淨根本。不知八識三分。以根乃相分色法。識乃見分心識。以不知此。只說根識相生。縱許五識依五根生。則六識依何為根耶。經云。根能照境。識能了別。二乘不知。故為愚者。此上八句頌有漏識。下四句頌無漏成智。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此四句頌轉識成智也。變。謂變帶。相。謂相分。以五識一向緣五塵相分境。以此識同八齊轉。今托彼相。變帶觀空。而此方成智。其相雖空。亦未離空相。以不能親緣真如無相理故。智有根本後得。根本智緣如。名真智。後得智緣俗。名為假智。果中不詮真者。正謂佛果位中尚名假智。此破異師計也。以安慧師宗言後得因中緣如。故此破之。圓明初發。謂八識轉大圓鏡智。初發之時。此前五識即成無漏。以同體故。所謂五八果上圓。若此五轉成所作智在佛果中則能現三類身。謂大化。小化。隨類化。以此三身。應機利物。以在因中有外作用。故果上亦成利生大用也。參禪無明一破。則五根門頭。皆光明智照。如鏡照物。不將不迎。終日應緣。了無一法當情矣。

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梦中的樱花路

    梦中的樱花路

    都说老天是公平的,我也开始相信老天的确是公平的。我提前得到的一切,我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遇见幸福,再用余下三分之二的时候来偿还这笔债。幸福来得太快,来得太浓烈,所以才让我迷失了方向,分不清是梦是醒。
  • 江山不及你一人

    江山不及你一人

    苏长歌的死和楚怀谨有关系一朝重生,她成了季菱。他顺利登上皇位,却独独失了她。她入宫成为他的妃子,他却毫不知情。命运将两人安排在一起,终归还是逃不掉了。
  • 神级无敌武道

    神级无敌武道

    神速升级,纵横无敌功法,血脉,神将,法宝,只要能想到,没有得不到
  • 凤凰劫:极品丑妃

    凤凰劫:极品丑妃

    人倒霉都是喊杯具,我倒霉就喊碗柜,里面摆满了杯具和餐具!过个成人礼也能穿越?虾米?她是长孙王朝有史以来最丑的妃子?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ty?她要反击糟糕,反的过头了。她以为自己只是过客,玩玩就走却没想到玩着玩着把自己卷了进来!她以为自己对爱无动于衷?可当她尝到爱情的甜蜜后,尽是赤裸裸的伤害。她承认伤不起,所以:“生亦何欢,死亦何惧!长孙云,我既休了你,所以,就算是死,我也不会把尸体留给你!永生永世都不会在爱你!你与我就算下至碧落黄泉都不要见面。”
  • 卡能时代

    卡能时代

    卡武大陆,一个卡能发展到极致的世界,修炼卡能的人被称为卡牌武者!卡武等级:卡徒、卡兵、卡士、卡尉……
  •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万物有灵的故事

    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万物有灵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神话故事全集》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神迹仙踪的故事》、《妖魔鬼怪的故事》、《鱼龙精灵的故事》、《荒诞不经的故事》、《奇异自然的故事》、《万物有灵的故事》、《鸟兽灵异的故事》、《英雄传说的故事》和《风俗源流的故事》10册,内容囊括了古今中外著名神话故事数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适合青少年学习和收藏。
  • 桃花灼灼烈焰悲歌

    桃花灼灼烈焰悲歌

    他与她,本该是两条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却因战争,有了交汇点。他率领雄兵攻城,她红衣飞扬,立于城墙之上拉弓出箭,一箭射穿他的胸膛。从此,他心中刻下城墙之上那抹红色的身影。因城池失守,父亲被俘。他们就此牵扯不断。他沦陷于她,对她百般讨好,她不屑于顾。生气,他踹翻座椅走人。生气,他与护卫比武揍人。生气,他朝堂大发雷霆,拿朝臣出气。他运筹帷幄,让她无匿可逃。他也重礼为聘,盛世红装,轰动各国。她告知他,她情深一人,便至死不渝。他若负她伤她,她便决然而去。她恨上一人,就绝不原谅。刻骨铭心,终是走上悲痛欲绝。他给她一句刺痛人心话语,甩脸重重一耳光,一碗绝情的堕胎药,一剑刺进她胸膛。纵身是崖,回身是岸。可她不想回身了,纵身一跃而下,从此与他两不相欠,永不相见。再遇,相逢陌路。可她终究还是没能逃离他的掌心,再次回到他身边,爱与怨被宿命牵扯,逃离不了的纠葛。
  • 唐门虎婿

    唐门虎婿

    唐门少主,遭人陷害,选择冲喜当上门女婿!当惊人武道、医术复苏觉醒,就是猛虎下山之时!
  • 傲世腹黑妃

    傲世腹黑妃

    前世集团千金兼杀手,一朝穿越成为落难公主。父皇不疼,母族被诛,原主更是无辜惨死。没关系,既然她来了,她便是自己的王!废柴,胆小,丑八怪?瞎啊,姑奶奶一路赚银子、斗敌人、开创新宫派,能文能武,谁敢说个“不”字?重活一世,她只想活的自我,却一不小心,惹上了自己的假“哥哥”。她腹黑、爱财、自信;他冷酷、散财、霸道。同样的狂傲,同样的惊世,当爱情、亲情、仇恨的碰撞,傲世腹黑的她又当如何抉择?
  • 亘古天际

    亘古天际

    自天地初开以来人类一直在灵兽压制下苦苦寻求生存空间,直到人类发现了元气。许多强大的修士横空出世,人类开始在元大陆上扩张。随着冲突的不断加深,人兽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在经过惨重的损失后达成共识,人类与灵兽和平共处,经过几百万年的发展,整个元大陆变得空前繁荣,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