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4300000014

第14章 审美与社会(3)

我的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了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他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

摘自蔡元培《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1935年)《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页

现在中国没有美术真不得了,这才真是最致命的伤。社会没有美术,所以社会是干枯的;种种东西都没有美术的趣味,所以种种东西都是干枯的;又何从引起人的最高情感?中国这个地方若缺知识,还可以向西方去借;但若缺美术,那便非由这个地方的人自己创造不可。

摘自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19年

美在社会上的目的,大约可分两种:即一在灵性与宗教上,一则在经济上。我们有时听到强烈高度的音乐Strongor Uplifting Music可喜可赏的绘画,Rainting雕刻,Sculpture演剧Acted Drama与文学Literature或其他一切美的事物,都可以借着增高社会同情Social Sympathy的感觉。社会同情的力量,非常之大,能将人的理性,感觉,随与俱化,不能自己制上,或者有时以美的主观,无论在天然的或技术的里头,以真实安慰的力量,使人堕入宗教的生活,虽不是美育的终极目的,然也可见美在社会上的效力之一斑了!……所说经济的目的是:无论什么事物,不调和的痛苦,实在给我们留下许多不快的感觉,然欲使一切能够调和,便是美的最大作用。一有调和,而经济的目的也可达到。譬如将美的经济的道理引用到一般琐屑事务上,如悬挂画片,整饬家具,置放桌几,整洁盘餐,……皆处处与美相关。

摘自王统照《美育的目的》《曙光》第1卷第2号1919年12月

艺术的起源,就是由人类社会“同情心”的向外扩张到大宇宙自然里去。……因为自然中也有生命,有精神,有情绪,感觉意志,和我们的心理一样。……我们拿社会同情的眼光,运用到全宇宙里,觉得全宇宙就是一个大同情的社会组织,什么星呀,月呀,云呀,水呀,禽兽呀,草木呀,都是一个同情社会中间的眷属。这时候,不发生极高的美感么?这个大同情的自然,不就是一个纯洁的高尚的美术世界么?诗人、艺术家,在这个境界中,无有不发生艺术的冲动,或舞歌或绘画,或雕刻创造,皆由于对于自然,对于人生,起了极深厚的同情,深心中的冲动,想将这个宝爱的自然,宝爱的人生,由自己的能力再实现一遍。

摘自宗白华《艺术生活》(1920年)《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17页

我们常时作艺术的观察,又常同艺术接近,我们就会渐渐地得着一种超小己的艺术人生观。这种艺术人生观就是把“人生生活”当作一种“艺术”看待,使他优美、丰富、有条理、有意义。总之,就是把我们的一生生活,当作一个艺术品似的创造。这种“艺术式的人生”,也同一个艺术品一样,是个很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有人说,诗人歌德(Goethe)的“人生Life”,比他的诗还有价值,就是因为他的人生同一个高等艺术品一样,是很优美、很丰富、有意义、有价值的。

摘自宗白华《青年烦闷的解救法》(1920年)《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4页

每一个伟大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裕,或在社会的重要典礼,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表达这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北平天坛及祈年殿是象征中国古代宇宙观最伟大的建筑)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律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式,乃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

吾人借此返于“失去了的和谐,埋没了的节奏”,重新获得生命的中心,乃得真自由、真生命。

摘自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1934年)《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礼和乐是中国社会的两大柱石。“礼”构成社会生活里的秩序条理。礼好像画上的线文钩出事物的形象轮廓,使万象昭然有序。孔子曰:“绘事后素”。“乐”涵润着群体内心的和谐与团结力。……人生里面的礼乐负荷着形而上的光辉,使现实的人生启示着深一层的意义和美。礼乐使生活上最实用的、最物质的,衣食住行及日用品,升华进端庄流丽的艺术领域。……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能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微。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根据。……礼器里的三代彝鼎,是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的观摩对象。铜器的端庄流丽,是中国建筑风格,汉赋唐律,四六文体,以至于八股文的理想型范。它们都倾向于对称,比例,整齐,谐和之美。然而,玉质的坚贞而温润,它们的色泽的空灵幻美,却领导着中国的玄思,趋向精神人格之美的表现。它的影响,显示于中国伟大的文入画里。文人画的最高境界,是玉的境界。……社会生活的真精神在于亲爱精诚的团结,最能发扬和激励团结精神的是音乐!音乐使我们步调整齐,意志集中,团结的行动有力而美。中国人感到宇宙全体是大生命的流行,其本身就是节奏与和谐。人类社会生活里的礼和乐,是反射着天地的节奏与和谐。一切艺术境界都根基于此。

摘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1947年)《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240页

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

摘自宗白华《艺术与中国社会》(1947年)《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238页

人受天地的“真情”而来,浑是一片,美在其中。所谓“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脾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这种人体的美,善看直有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虽是形体很渺小的,一任真情,便即天地之神妙万物而天不在,因此我讲美育的第二步,是在反身认识人生内界的美,和本来美性的实现。从前程子再见周茂叔,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趣。每教人寻仲尼颜子乐处。白沙先生说:“舞雩三三两两,正在勿忘勿助之间”。似此“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孔门提倡美的态度,把人生弄得乾圆洁净,敦厚温柔,真是何等家风!何等滋味!美哉乎人生!私欲尽处,真情充塞流行,而一男一女之美——性美——尤使我赞叹不置。

摘自朱谦之《宇宙美育》《民铎杂志》第4卷第5号1923年7月1日

由上种种,便知弟讲宇宙美育,实从宇宙观为出发点,且应用到人生,伦理,政治,艺术各方面。包括德智体群诸育,广大悉备,这自和仅仅提倡“艺术教育”的大不同了。不过弟的话是有所本的,本于孔家之言“六艺”,所以宇宙美育换句话说,就是六艺之教,说来话长,且暂止于此。

摘自朱谦之《宇宙美育》《民铎杂志》第4卷第5号1923年7月1日

我知道宇宙万有的本体,决不从人的理智得来,是只能永远缄默去证会的,所以在一切的自然现象之前,仰观俯察,以直探到处皆有的本体,这不但使人们能够享受美的欢乐,实在使人们大开真情之眼,以与无方体无始终,绝对无比的“宇宙大神”融合为一。所以“神”的观念,实为教育究竟的大目的,而宇宙美育的方法,也不须别求,只是随处体认,便自与“无限”‘绝对”的本体——神——渗透,和谐。

摘自朱谦之《宇宙美育》《民铎杂志》第4卷第5号1923年7月1日

曰戾,曰妒,曰私;三者名虽不同,而其足以肇祸乱也则一。世界和平之所以常破,而太平大同之治所以难实现者,岂非以此三者为之梗耶?萃古今之哲人,立学说宗教法律以救之,既不能,且反为其假用,以逞其大戾大妒大私焉。于是乃茫然无措,傥然自失,补救几无法,而美术乃独能从容化除之,其为用顾不大耶?然犹有未尽也。曰化戾,曰祛妒,曰除私,三者为用虽大;然皆消极方面之功用耳。夫天地间灿然之美物,若天然者,若人为者其形色干差万别而不同;故其感人也,亦干变万化而无方,盖育然难言之哉。即言其崖略,则消极之功用,亦不限于前举三事。若言其全体,则消极之外,复有积极者焉。消极之功用,能去人之恶;而积极之功用,则又能令人奋兴。彼美感之能促进物质文明,固为其纯粹之积极功用矣,即其冲和之状亦不仅化戾也;又能使人宽宏博爱而兴仁。其超脱之状,又不仅除私也;又能起人幽情逸兴而豁志。至于随化之状,则因物兴怀,功用犹难枚举。然略而言之,亦可大别为二类:盖天地间之景物,有刚大之美,有优秀之美。其属于刚大之美者,如呆日,如迅雷,如巍严之像塔,如激荡之海波,必能奋起人豪迈之精神,成为光明磊落之英俊。其属于优秀之美者,如烟霞,如珠辉,如精雅之雕塑,如渊茂之诗文,必能兴起人温密之情思,变为宽平文秀之君子。故富于刚大之美感者,必恢宏庄伟。奋发敢为,无卑鄙阋茸之行。富于优秀之美感者,必文理密察,从容中道,有幽闲镇定之态。是以历史家推论雅典斯巴达二国民之异点者,皆谓雅典山阜绮秀,河水涟漪,故其人秀发而好文;斯巴达冈峦雄浑,海波浩荡,故其人勇敢而嗜武。此则因天然美术之异,遂启人文之差。又美术能感发人之明效大验矣。

摘自戴岳《美与人生》(1923年)《中国现代美学丝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303页

今请阐明美育之本义。美育之解释不一,然不离乎审美心之养成。进一步言之,即为美的情操之陶冶。情操有知的情操,意的情操,美的情操三者之别;然美育实摄是三者而陶冶之。如判断、想象,为知的情操之陶冶;创作、鉴赏,为意的情操之陶冶;至美的情操之陶冶,乃美育必守之领域,此义不待词费而自明。惟愚以为美育不当从狭义之解释,仅以教育方法之一手段目之;当进一步,从广义之解释,以立美育之标准。……据右图以观,知美之范围极广;即可知美育之意义,未可着眼于一部而遗其全体。吾人生活于此自然美人类美艺术美之中。岂能一刹那间不受美之刺激而生变化?如因美之刺激而生变化,是即美感足以潜移吾人之精神活动;换言之,即足以发展吾人之精神生活;更换言之,即为吾人人类本然之要求。盖人类本然性,乃时时欲为不绝地向上发展,但非有以刺激之,或刺激之而非由于美的刺激,则不容易使之发动。

摘自李石岑《美育论》《李石岑论文集》(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62—164页

美术家的生活就是超脱现实的生活;美术作品就是帮助我们超脱现实到理想界去求安慰的。换句话说,我们有美术的要求,就因为现实界待遇我们太刻薄,不肯让我们的意志推行无碍,于是我衍的意志就跑到理想界去求慰情的路径。美术作品之所以美,就美在它能够给我们很好的理想境界。所以我们可以说,美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就看它超脱现实的程度大小,就看它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是阔大还是窄狭。

摘自朱光潜《无言之美》《民铎杂志》第5卷第5期1924年7月

就社会说(读者在内),艺术的功用,像托尔斯泰所说的,在传染情感,打破人与人的界限。我们一般人都囿在习惯所划定的狭小世界里,对于此外的世界都是痴聋盲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艺术家比较常人优胜,就在他们的情感比较真挚,感觉比较锐敏,观察比较深刻,想象比较丰富。他们不但能见到比较广大的世界,而且引导我们一般人到较广大的世界里去观赏。象一位英国学者所说的,艺术家“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去看”(lend their eyes for us to see)。……艺术是启发人生自然秘奥的灵钥,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它指出“柳暗花明又一村”。

摘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1936年)《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卷第129—130页

任何艺术和人生绝缘,都不免由缺乏营养而枯死腐朽;任何美学把艺术看成和人生绝缘的,都不免像老鼠钻牛角,没有出路。

摘自朱光潜《文艺心理学》(1936年)《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卷第168页

西方人有一句恒言说:“艺术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Artisliberative)这句话最能见出艺术的功用,也最能见出美育的功用。

摘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读书通讯》第7期1940年8月

从历史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史诗悲剧时代的希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哥德和贝多芬时代的德国都可以为证。我们中国人古代对于诗乐舞的嗜好也极普遍。《诗经》、《礼记》、《左传》诸书所记载的歌乐舞的盛况常使人觉得仿佛是置身近代欧洲社会。孔子处周衰之际,特置慨于诗亡乐坏,也是见到美育与民族兴衰的关系密切。现在我们想要复兴民族,必须恢复周以前歌乐舞的盛况,这就是说,必须提倡普及的美感教育。

摘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读书通讯》第7期1940年8月

爱美是人类天性,凡是天性中所固有的必须趁适当时机去培养,否则像花草不及时下种、及时培植一样,就会凋残萎谢。……美没育必须从年轻时就下手,年纪愈大,外务愈纷繁,习惯的牢笼愈坚固,感觉愈迟钝,心理愈复杂,艺术欣赏力也就愈薄弱。我时常想,无论学哪一科专门学问,干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图画、雕刻的机会。

同类推荐
  • 孔子家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孔子家语全鉴(典藏诵读版)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对诘答和言谈行事,生动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儒家学派的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同时,由于该书保存了不少古书中的有关记载,对考证上古遗文,校勘先秦典籍,有着巨大的文献价值。该典藏诵读版对原典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对部分内容配有朗诵音频,便于读者全方位品读赏析。
  •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华夏黄帝:中华文化探源

    从历史渊源、民族血缘、文化根脉,证实黄帝的真实存在,他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从河图,洛书的视角,探究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 文学名家(上)

    文学名家(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创世记之邪帝前传

    创世记之邪帝前传

    前传中讲述的故事,是邪帝在成为玉面杀手之前的故事。
  • 弃少逍遥

    弃少逍遥

    山上的春夏秋冬,山下的尔虞我诈!且看弃少秦铮如何逍遥入世...
  • 甜婚攻略,我的蛇精病老公

    甜婚攻略,我的蛇精病老公

    犯罪心理学高材生苏晨曦被自己妹妹害死。滔天大火中保护她的竟是一直被她治疗的林沐琛!生命的最后一刻苏晨曦许诺下辈子报答林沐琛,谁知一睁眼她竟!然!重!生!了!她允诺去找林沐琛,谁知道林沐琛这个蛇精病想要的竟然是睡她!罢了罢了,从了他吧,为什么这个蛇精病还求抱抱求亲亲求抚摸求安慰…林沐琛:老婆你亲我一下。苏晨曦:没空。林沐琛:老婆你不亲我我的蛇精病又要犯了…苏晨曦:………#苏晨曦:林沐琛你穿那么少不怕感冒?林沐琛:老婆我都脱光了,你竟然不睡我只是在乎我穿的少不少?!#林沐琛:老婆,你要24小时守着我!苏晨曦:⊙▽⊙老公你怎么了林沐琛:你一不在我身边,我的心里好乱总觉得自己蛇精病犯了╭(╯ε╰)╮苏晨曦:=_=
  • 灌篮之核心球员

    灌篮之核心球员

    “花道,你见过凌晨四点的镰仓吗?”“花道!把你的天赋带到全国吧!”这是一本正经的灌篮同人,让那一年夏天的遗憾不再成为遗憾。新书:《我抱着雷电来到了忍界》正在连载,坑品有保障~
  • 可遇必可求

    可遇必可求

    时俊宇,南林远秦哲,钟子瑜还有许言青春时的故事
  • 青春校园之校草请接招

    青春校园之校草请接招

    两位美丽的少女母亲是最要好的闺蜜,因为一次事故她们的母亲在同一天失去了生命,然而父亲在不久后娶了别的女人并且还带回来一个女儿,本来可以好好的这样过日子,可是无奈继母和她女儿百般刁难人,后来女主们被送往了美国。三年后的某一天她们俩回国了。并且准备大干一番
  • 快穿大佬请善良

    快穿大佬请善良

    #害!大佬的切片又在祸乱世界了!#姒灼:手撕面位、强拆CP、碾压主角、吊打天地——朕,才是唯一的主角!天秀:敢问剧情崩向何方?QAQ这是一个大佬前往各个面位收集自己灵魂碎片,顺便宠美人儿的欢乐记。也是三千世界饱受蹂躏的血泪史……姒灼VS姬华·1v1,女宠男,搞笑爽,点击右下方【加书架】,你会发现这个坑是沙雕做的哦~-(¬?¬)σ
  • 雪无泪

    雪无泪

    雪无泪,魔族皇室之女,出生时大雪下了三天三夜,落地不哭反而笑,震惊整个魔族上下,族人纷纷想起当年巡大人临终的预言,不久,又一位百年不遇的天才少女降生,两个人一个魔族皇室之女,一个百年不遇的天才,又是女孩,难免族中人比较,小时,两人关系好,可却因家族比较关系越来越淡,6岁,两人一个封为雪护法,一个封为熏护法,竞争更为激烈!距离也越来越远,两个人友谊将何去何从?一日,雪儿在蓝矕山颠救下北辰筠,北辰筠留下雀翎作为日后相认的标志,哪知在他走后雪儿随手一扔,正好被西门熏捡去,后来雪无泪突然失踪,究竟何人所害,五年后,她的翩然归来,魔族又究竟有怎样翻天覆雨的变化!
  • 终局默示录

    终局默示录

    一次神秘的丧尸危机,让人类陷入泥潭,世界危在旦夕。一位名为周挺的青年挺身而出,试图拯救这个被丧尸所破坏的废土...
  • 商界40年系列(全集)

    商界40年系列(全集)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已走过40余年,中国经济腾飞受世界瞩目。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16%,仅次于美国。2017年,中国三产结构的比例分别为7.9%、40.5%和51.6%。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幅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这其中,中国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更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容小觑的中坚力量。这套丛书既是一部中国企业家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中国商业进化史。共四册:《先行者(1978—1988)》、《弄潮儿(1989—1998)》、《逐鹿人(1999—2008)》、《梦想家(2009—2018)》,包罗了众多民营企业家在其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商业头脑和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