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58500000016

第16章 原子能的发现(2)

费米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于1925~1926年与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各自导出量子统计中的“费米—狄拉克统计”。1934年,费米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关于中子引起的核反应的研究,提出热中子的扩散理论。他在用中子轰击铀原子的核反应实验中,得到了一种“新元素”。当时他把这种元素起名为“超铀”元素,首创了β衰变的定量理论,为原子能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一开始用中子轰击原子核实验时,费米自己动手制成了粗糙的盖革计数器,然后叫人准备了一个以钋蒸发入铍这种形式的中子放射源,但是由于放射出的中子较少,该实验未取得进展。于是,费米改用氡气作中子源。经计算,这个放射源每秒钟可以提供10万个中子。他打算把周期表上绝大部分元素都辐照一遍。他从最轻的元素依次开始实验。他独自一个人先辐照水,这样就同时试验了氢和氧,然后又试验了锂、铍、硼和碳,但未能使它们具有放射性。但费米并不气馁,他又试验了氟化钙。经过几分钟的辐射后,他立即将氟化钙移到计数器附近,计数器刚开始跳动加快,以后很快慢了下来,约到10秒钟时减到一半。不久,他又试验了铝,同样取得了成功,不过测得的半衰期为12分钟,与约里奥夫妇的发现(半衰期约为3分钟)不一致。为了将实验工作继续下去,他找了几个助手帮忙,最后基本上把周期表上所有的元素都试了一遍。费米对观察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发现氢元素一般放出一个质子或一个α粒子而嬗变为更轻的元素。如铁经中子轰击后变成了具有放射性的锰。但是原子核四周的电屏障既阻碍粒子的进入,又阻碍它的排出,而且这道屏障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强度加大。因此,重元素不是变轻而是变得更重:它们捕获了轰击它们的中子,放射出γ射线以去掉中子的结合能,这样由于增加了质量而未增加或减少电荷,就成为比它们自己更重一点的同位素。经过一段延缓时间,这种同位素放射出β射线而衰变为一种新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上的位置比不放射β射线时的位置后移了一位,因为原子核中增加了一个正电荷,现在的原子序数为原来的原子序数加一。

费米到最后用铀做实验。他们用氡放射源照硝酸铀,结果发现其产物有几种不同的“半衰期”:一种是1分钟左右,一种是13分钟左右,还有尚未确切测定的更长的半衰期。所有这几种产物都放射出β粒子。而放射出β粒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应加一。看起来嬗变可沿着周期表向上发展到尚未为人所知的人造元素的新领域中去证实这一惊人的可能性,费米需要用化学分离法来证明中子轰击产生了比铀更重的元素。1分钟半衰期过短,难以进行研究。因此,他集中力量于那半衰期为13分钟的物质。他和助手经过一系列化学试验证明了这种物质不是已知的重元素,如镤(91)(括号内数字表示原子序数,下同)、钍(90)、锕(89)、镭(88)、铋(83),也不是铅(82)。他推测可能得到第93号元素,并把这种可能性报告给《自然》杂志:“由于已经证实这种半衰期为13分钟的物质不是很多种重元素,可以设想这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或许大于92的可能性。”

费米花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西拉德称之为“令人厌烦”的工作。尽管西拉德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却没有弄清铀经过氡照射后的产物到底是什么,结果错过了发现核裂变的机会。

科学研究中有人错失机会就有人会抓住机遇。费米实验小组在用中子轰击银的实验中发现:他们把银圆柱筒放在实验室中不同的地点则产生不同的放射性。中子源在木桌上辐照银会比在大理石桌上辐照银得到的放射性强得多。费米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就决定亲自动手。那一天,费米忽然觉得该试验一下在入射中子前面放入铅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但到开始放的时候,他又改变了主意,将一块石蜡放在原来打算放铅的位置上。结果奇迹出现了,产生的放射性强度剧增。显然,这种强烈的放射性是由于产生放射性的辐射为石蜡所过滤造成的。但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费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几个小时后,他想出了答案:是中子同石蜡中的氢核发生碰撞,使中子的速度减慢下来。过去大家一直认为,用速度快的中子轰击原子核更好一些,因为速度快的质子和α粒子一向是更好的,但是这种类推忽略了中子特有的中性。一个带正电荷的粒子需要能量来推动它穿过原子的电屏障,一个中子则不需要。事实是中子减慢,使它在其核附近有更多的时间,这就更易于被核捕获。

又经过一系列实验证实,有些元素,如硅、锌、磷等似乎不受慢中子的影响,而铜、碘、铝等则受其影响。于是费米决定重新做中子轰击每个元素的试验,看看慢中子的轰击是否会产生不同的蜕变产物。1938年,费米由于对中子轰击原子核的研究及发现与此有关的慢中子所致的核反应而获诺贝尔物理奖。

事实上费米得到的并不是“超铀”元素。1939年费米到了美国。当时德国科学家哈恩与斯特拉斯曼用化学方法检验了费米的实验,发现用中子轰击铀原子,只能得到地球上已存在的钡。从费米的错误结论出发,竟然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惊人成就。因为钡的重量略高于铀的一半,这是无法用“原子核的‘裂变’”理论解释的。因此,哈恩与斯特拉斯曼便大胆地提出一种新设想,认为铀原子核受到中子的轰击后,不是“衰变”,而是“分裂为大致相等的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这就是著名的“裂变理论”。

当费米得知核裂变诞生时,马上从外地返回哥伦比亚大学,一头扎进物理实验室。他用精密细致的实验验证了“裂变理论”的正确性,并致力于研究裂变的“链式反应”,进而建立了一整套“链式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费米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铀核反应的实验成功及其基础理论的产生,为后来原子弹的试制成功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基础和可靠的理论依据。这一重大成果,打开了长期封闭的原子核能宝库的巨锁,为人类找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宝藏。由于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费米成为原子能事业的先驱,成为世界上最有声望的科学家之一。

费米仍然沉湎于它的实验研究,有人认为费米辐照铀时所产生的是镤,而不是新的铀后元素。费米也认为这的确需要做进一步的实验来证实。德国威廉大帝化学研究所的哈恩和梅特涅于1917年发现了镤。他们了解它的化学特性,因此觉得自己有资格重复费米做过的轰击铀的实验。在柏林和巴黎,研究者发现,经过辐照的铀有许多不同的半衰期,这实在令人感到迷惑不解;哈恩认为他比世界上任何人更适合进行这种微妙的放射性化学实验。

1935年,哈恩和梅特涅一同寻找中子轰击铀的所有产物。到1938年初,被他们发现的不少于10种半衰期不同的放射性活动。他们假定这些物质是铀的同位素或铀后元素。哈恩对这些化学变化很感兴趣,没有注意到能量的变化,而梅特涅发现产生这些新元素所放出的能量巨大,而且越来越无法解释。

1938年7月,梅特涅逃往荷兰避难,后来来到哥本哈根。玻尔接待了他,并安排了他的工作。于是用中子轰击铀的实验只能由哈恩和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来做。哈恩和助手成功地找到了不少于16种不同的放射性物质。他们使用钡作载体将它们进行分离,找到了三种过去从来没有发现而他们相信是镭的同位素的产物,但几乎所有的核物理学家对这种可能都表示怀疑。

1938年12月,哈恩感到非常困惑:“镭的同位素”表现得极为奇特,化学性质和钡一样,无法与钡分离开来。他们采用了各种途径,几乎将所有东西都从钡分离出来了,唯独不能将“镭的同位素”与钡分开。现在他们开始相信所谓“镭的同位素”就是钡。哈恩把这一结论告诉了在丹麦的梅特涅,他非常吃惊,不过他并没有否定这种可能性。

哈恩为了证实“镭的同位素”就是钡,他不停地做实验,从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物中分离出了镧(57号元素)。他是由钡(56号元素)通过β衰变转化来的,这就更加肯定了受中子轰击后铀原子核分裂了,转化成钡和其他物质。1944年,哈恩因发现重原子核而获诺贝尔物理奖。

玻尔得知这一结论后,一下子就领悟了问题的实质:原子核分裂了。1939年1月,玻尔到美国华盛顿参加一个物理学会议。在会上,他宣布了物理学这一最新发现,整个世界为之震惊,许多著名的物理学家对裂变的结论感到不可思议。

哈恩与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斯特拉斯曼合作,又开始向新的研究进军。1938年末,当他们用一种慢中子来轰击铀核时,竟出人意料地发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情况:反应不仅迅速强烈、释放出很高的能量,而且铀核分裂成为一些原子序数小得多的、更轻的物质成分。刚开始哈奥本海默恩虽然意识到这不是一般的放射性嬗变,但也不敢肯定这就是裂变。他把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梅特涅,却得到了他的有力支持。她在复信中明确指出:“这种现象可能就是我们当初曾设想过的铀核的一种分裂。”后来,哈恩经过多次试验验证,终于肯定了这种反应就是铀-235的裂变。

奥本海默一开始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在看过示波器上显示的原子裂变后的能量释放的波形后,他立即改变了看法,不仅确认这是事实,而且还确定在反应中有些中子可能会放射出来,从而可以制造炸弹,产生动力。这一切都是在几分钟之内说出来的,而且都是正确的,可见他的头脑反应特别快。大约一个星期后,在奥本海默办公室的黑板上,就出现了一幅画得很概略的炸弹草图。无独有偶,费米也做了同样的推测。有一天,他望着狭长的曼哈顿岛将手握成一个拳头,自言自语地说,“只要像这样一颗小炸弹,这一切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核裂变意义不仅在于中子可以把一个重核打破,更重要的是在中子打破重核的过程中能释放出能量。核裂变的发现是释放原子能的一声春雷。在此之前,人们对原子核裂变释放能量一直持怀疑态度。而铀核裂变的发现,当时就被认为“以这项发现为基础的科学成就是十分惊人的,那是因为它是在没有任何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用纯化学的方法取得的。”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趣说无机化学

    探索未知-趣说无机化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探究式科普丛书-地球之肾:湿地

    探究式科普丛书-地球之肾:湿地

    本书从湿地基本含义、湿地分类、湿地生物、湿地功能等几大方面详细介绍了湿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湿地的现存状况。书中还对国际湿地科学、湿地公约等知识也作了大篇幅的解读。本书文字简洁生动,图片精彩纷呈;内容涵盖丰富,知识趣味浓重。对青少年学习湿地科学和树立湿地的保护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微科普

    微科普

    本书以寓教于乐为宗旨,采用当下最流行的“微博体”,将有趣的科普知识传播给广大读者,是第一本以“微科普”为概念的趣味科普读物。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宇宙洪荒、地球风云、动物世界、科学怪人、世相纷纭等五大板块。作者想象力丰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虽然本书的语言风格是轻松的,但所涉及的每一项科普知识,都能在国内外权威科普名著中找到佐证。本书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实乃居家旅游之必备良品。
  • 发现之旅-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

    发现之旅-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

    峨眉山自然景观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佛灯。其中,以佛光为魁。这佛光是怎么回事呢?真的就是佛祖发出来的光芒吗?让我们走近神奇的峨眉佛光。
  •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开发地球最后的处女地(科普知识大博览)

    要想成为一个有科学头脑的现代人,就要对你在这个世界上所见到的事物都问个“为什么”!科学的发展往往就始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好奇心。本丛书带你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通过这次旅行,你将了解这些伟大的发明、发现的诞生过程,以及这些辉煌成果背后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惊心时刻。
热门推荐
  • 灰姑娘寻金记

    灰姑娘寻金记

    转眼大学毕业,生在农村里的青春除了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求职还能干嘛呢?韩小夏就是众多农村毕业生中的一个,城里怎是那么好混的地方呢,想要扎下根更是难上加难、、、看灰姑娘是怎么一步一步完成寻金记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两种喜欢

    两种喜欢

    古倾在高中喜欢了洛时两年,为了和他去一所大学,拼了命的学。却发现他去了DAR做打野选手。……洛时高中时喜欢了古倾三年他的IDAllure是倾城女演员x电竞选手洛时退役后,古倾和洛时结婚没多久,洛时陪古倾参加一档夫妻恋爱综艺。古倾被骂蹭电竞选手热度。洛时:这节目不就是为了给你们吃狗粮的嘛?古倾:秀恩爱也是蹭热度?洛时是你得不到的男人,别酸了。
  • 可能修了个假仙

    可能修了个假仙

    修仙大佬千千万,浮白总能惹一半。还有一半怎么办?他说还要惹惹看。论一个修了假仙的浮白,是如何带歪了一整条修仙之路。
  • 极品收藏

    极品收藏

    收藏家的故事收藏的是美人美人的定义:美的东西。可以是,女人,男人,生物,事物,其他怎么才算美,美的具体定义男人的野心&女人的美丽是否能唤起你们心中珍藏的那份美?请留意本文《极品收藏》希望能够找到你们心中的美,并学会珍惜谢谢~
  • 辉煌-王者

    辉煌-王者

    演绎真魔幻星空,坐镇战神一飞龙,手持飘渺金血刃,看天下谁与争锋。六合大战显威名,辉煌怒吼荡豪情,风云雷电霜皆雾,红尘看破已无情。
  • 修炼从砸蛋开始

    修炼从砸蛋开始

    叮~您砸开了一个白蛋,获得咸豆腐脑一份。李炎:“我喜欢吃甜的。”叮~您砸开了一个银蛋,获得阴阳密录一本。李炎:“这是什么?鬼怪大百科吗?”叮~您砸开了一个金蛋,获得降龙十八掌一本。李炎:“这个我喜欢。”叮~您砸开了一个钻石蛋,获得天赋,五谷轮回术。李炎:“这是什么鬼天赋,我怎么没听说过?”砸完蛋的李炎,看着天空幽幽道:“世间外挂千千万,我的外挂是砸蛋!”
  • 龙魂魔界

    龙魂魔界

    与我为敌,定当这般生不如死。我天资平庸、受人耻笑,却有一群心之所向的族友,与你共勉。魔尊灿目当立,翱翔三界之外,永恒修炼次元,踏足六道轮回,论我是一族领袖,我笑而答之:“吾乃魔界之子魔尊矣,谁奈我何?”三界当中,唯我独尊,羽翼归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识人三经——人物志

    识人三经——人物志

    中国数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就是人的智力不断提高、智慧不断扩充的历史,是一部人才发展史。可以说,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是一个亘古不朽的话题。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有识之士都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尚书》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周书》中说:“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用。”《吕氏春秋》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唐太宗李世民说:“致安之本,惟在得人。”明太祖朱元璋说:“贤才,国之宝也。”所以,古人十分重视人才,讲究用人之道,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概括用人方略,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