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6900000025

第25章 清朝(5)

二十六年(1900),在中国处于被列国瓜分、民族危亡的关头,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革命运动。这位不懂政治的一介武夫,只知看“老佛爷”的眼色办法,曾与义和团相配合,在廊房共同阻击西摩尔带领的八国联军,此战“为庚子之役第一恶战”;甘军还大胆地杀死日本大使馆书记官杉山彬;更有甚者,竟与团民结为“兄弟”,合作围攻东交民巷的外国大使馆。但是,八国联军终于打败了中国的军队,于8月13日攻至北京城下。在这种非常时刻,京城内外神机、虎神和各地勤王之师“约六七万人,皆已散灭无踪”,唯董福祥率甘军和部分义和团舍命与外国侵略军顽强血战。“在北京失陷前的一分钟,董福祥的甘军还在东直门、朝阳门一带与联军肉搏,”直到京城完全失守后,甘军才从彰义门撤出北京。接着董福祥充当随扈大臣,率领甘军并节制满、汉各军,保护光绪皇帝和兹禧太后“西狩”直至西安。“两宫”于10月26日抵达西安,此时陪都防守和行宫的禁卫任务完全由董福祥的甘军负责。与此同时,庆亲王奕匡和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同为全权大臣,正在北京和侵略军进行议和谈判,而董福祥则成为中外争论的交点人物和谈判中最棘手的问题:德国带头照会各国,主张先惩凶,后议和。洋人们认为“董福祥最为首要”,并被视为“祸首”,必须严加惩办。清廷没有办法,将董革职。二十九年(1903),董福祥归养于灵州金积堡“董府”。张俊先他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病逝,谥“壮勤”。光绪三十四正月初九,董福祥病逝于金积堡府邸,享年七十岁。清廷对这位威震中外的一品大员,并未将其事迹宣付国史馆,也未按清律规格厚葬这位勋臣。9月,归葬于固原州南乡十里墩官山。同年,乡人为其建立“董少保故里碑”,立于南乡官道供路人景仰。李双良闲散安度晚年,直至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年),终老于家中,享年82岁。

张煦

张煦(?~1895),清朝大臣。字南浦。宁夏灵州(今宁夏灵武)人。自幼受父亲张松年“以德为重”的家学影响,养成“少笃学,目不窥园”的良好学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京察一等;后被放外任,先后担任过贵州镇远府(今贵州镇远)、贵阳府(今贵州贵阳)和贵东道(辖贵州东部府县地区)府道主官和陕西、广东、山西三省的藩、臬二司使;光绪十四年(1888年),升任陕西巡抚,次年改任湖南巡抚,十八年(1892年),调任山西巡抚等要职,进入封疆大吏行列。张煦在任职期间,“为治一本经术,诘奸武虎,安良懦。及任封疆,值公私凋瘵,涤除封靡,综核名实。革陋规,清积弊,上下肃然,廉静诚悫,不为赫赫名。所在事集而民和,有各得其所之乐”。他在担任湖南巡抚时,正值光绪光皇“亲政”,洋务运动在全国深入开展之际。光绪十五年(1889年)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统辖湖南、湖北2省,在辖境之内,大办洋务,进口机器,开办炼铁厂、枪炮厂,并设立织布、纺织、缫丝、制麻4局,筹修芦汉铁路等一系列工程,并创办两湖书院。张煦对张之洞的革新举措大不理解,十分反感,曾亲笔写《致鄂督张香涛书》,指责并训讽道:“公自命为国家理学名臣,才大望重,当为海内所钦佩,鄙人不敢不敬服。然而,好大喜功,惑于浸润,往往言不顾行,病在才优,于德无镇静工夫。以致遇事张皇,虎头蛇尾,言入即行,既行复悔,若再加以涵养,庶为完人。”在书信中,张煦还列举了张之洞的一些举措失宜之事和好大喜功、言不顾行的诸多所谓事实,在信的结尾部分又教训张之洞道:“公若恃才傲物,以势凌人,人纵甘而受之,是岂海内君子所望于公者欤?弟深愿公为良臣、纯臣,不愿公为才臣、能臣。”从张煦这封措词严厉的书信中人们可以看出,他豪不畏惧张之洞在当时朝野中外红级一时的权势和自己顶头上司的地位,大胆指责并教训了张之洞一通,同时也暴露出他思想守旧和反对改革的错误政见。但张煦的胆量与耿直个性,却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映象。1936年夏季,《大公报》著名名记范长江先生在采访宁夏的时候,于新闻文稿之中还饶有性趣的提到了这段历史故事。他写道:“灵武人有个叫张煦的,时适作湖南巡抚,他看不惯张之洞的举动……给了他一封毫不客气的信。……对于官高势显的人写这样的信,胆量确是不小!”文中还写道:“灵武在清代还出的一个胆大包身的人物,为本地生色不少。”

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煦调任山西巡抚。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病逝于山西巡抚任内。在葬宁夏途中,陕西各界进行隆重挽祭,被留葬于陕西。

洪寿林

洪寿林(1852~1937),中国伊斯兰教洪门门宦教臣。字海如,道号撒合卜·则玛尼。经名舍力夫·冯迪尼。祖籍甘肃省景泰县路塘洪家庄。幼年家境贫寒。同治之乱,家乡惨遭掳掠,跟随父亲流落到今同心县石圈村(洪岗子)。不久父亲过世,自己到庄头寺做杂工,一边干活,一边坚持聆听讲经,同时不还刻苦攻读阿拉伯文,渐渐在当地穆民中树起了很高的威信,走上讲经务教之路。后到化平(今宁夏泾源县)、固原和陕西等地名寺求学,终成博通《古兰经》的大阿訇。他严守教律,体恤教民,不贪钱财,誉满西北,被今青海梁州庄虎夫耶门宦教主马栋选为哈里法(替位者)之一。光绪二十三年(1892年),马栋归真,成为继承人,后被尊为虎夫耶洪门门宦教祖。他虔心办教,怜惜穷人,注重回汉团结。凡教下舍散的“乜贴”,皆分与穷人和孤寡老人,家中常寄养孤儿寡母。灾年常以家储粮食赈济饥民。民国十八年(1929年)西北遭遇特大旱灾,他将家中存粮全部分给灾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夏,西征红军驻防同心一带,洪寿林对前来宣传抗日主张和民族宗教政策的红军代表热情接待,并教育宗教上层人士和教民积极支持红军的革命行动。一次,两名红军代表到洪府被民团发现,洪寿林冒着生活危险将红军在自己的禁房内藏匿了7天7夜,后来把他们装扮成阿訇,派人护送回驻地。洪寿林常在教民中宣传:“红军是仁义之师,必定胜利”。还动员教民为红军送粮送草。红十五军团为感谢洪寿林对红军的帮助与支持,派政治部负责人唐天际和回民独立师师长马青年,代表红军给洪寿林赠送150只羊和“爱民如天”的锦幛一幅。洪寿林也向红军回赠了羊只、银员和绿锦幛,并亲笔用阿文写道:“红军好比太阳的光辉,将来要照亮各个地方”。洪寿林于1937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归真,享年85岁。

郑万福

郑万福(1864~1936),宁夏早期民营企业家。字海峰。原籍山西省榆次县,后落户宁夏,称为第二故乡。郑万福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随父亲走西口,先在内蒙古鄂托史旗、包头和磴口一带打工谋生,从精工渐渐上升到商号柜台售货员和记账先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郑万福的舅父张嘉荣在宁夏石嘴山十大洋行的英商仁记洋行主持业务时,把他召来做“司秤”,很快又提升做管账兼跑“外柜”。民国二年(1913年),他自己受到另一家英商新泰兴洋行聘请,担任该行外庄老板,掌握了购销大权,跻身于洋买办白领阶层。当时新旧军阀连年混战,时局动荡,洋行业务大受冲击。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时,石嘴山洋行仅乘下英资仁纪、新泰兴、平和3家大洋行也坚持不下去而撤离。3洋行天津总行作出决定,特委郑万福和另一刘姓老板,全权充当洋行的代理人,负责3洋行的收尾业务,郑万福通过接管洋行的结尾清欠工作,从中获取大笔财产,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暴发户,为他以后自己举办实业铺平了道路,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郑万福于民国5年~6年(1916年、1917年),在石嘴山镇(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大兴土木,建造占地6000多平方米的私人宅院,取名为“德荣堂”,石嘴山便成为郑氏产业的总部所在地,郑亦以石嘴山为桑梓。郑氏产业有:

1、办牧场。在鄂托克旗、布音高、太音高和铁格素等地先后兴办牧场多处,饲养大量牛、马、驼、羊。仅羊只一种每年存栏多达七八千只。

2、开垦荒地。在石嘴山黄河段东岸蒙地巴音陶亥一带有大量无主荒地。他在黄河岸边修建水库和灌溉设施,选择近河宜农荒地开垦种植。还在大后套(杭锦后旗)地方选择沃土,大规模连片开垦荒地,每一片大约为25顷。郑家所开垦的荒地总面积约万亩,每年产粮食一项约5000石。

3、经营碱湖。在鄂托克旗,从蒙古王爷手中承包左旗察汗淖、纳林淖两片碱湖,成立“大兴碱业公司”,加工土碱销售,年销售量高达300万~400万斤,年收入约四五万元。

4、开办煤窑。在石嘴子北、汝箕沟、大峰沟等处开办多处煤窑,不仅满足郑家碱场熬制土碱所需要的燃料,还大量向社会供应,收入颇丰。

郑万福成为二三十年代宁夏地区著名的实业家,也做了不少公益事业。如1932年,由他出资白银数千两,在惠农渠尾梢新修拦水渠一道,增灌荒地4000多亩,解决当地200多户农民的生产、生活用水;1931年还在自己的郑家大院独资创办高等小学1所,推行新式教育,开设国文、历史、英语、地理等新课程。同时也对国立石嘴山小学给予资助。至于对境内的清真寺、寺庙建筑和施放救济等慈善事业也是有求必应,慷慨解囊。另外,1926年前后,冯玉祥部宣布宣加北伐,国民军在“入甘援陕”的军事行动中,石嘴山一隅之地成为冯军入甘赴陕的必经之地。郑把自己的宅院一部分,让给冯军作为后勤供应站,大部队过往此地,他都尽力购办粮草、蔬菜等,并设法为官兵们安排好住宿,给予冯军很多支持。冯玉祥本人于1926年11月22日率总部路经石嘴山时,郑万福亲自恭迎冯玉祥,并款待冯等住在自己家中。冯玉祥在所著《我的生活》中对此事作了记载,夸讲“这位郑先生颇受地方人士爱戴,办了许多公益事业,乐善不倦,绝非那种为富不仁者可比,所以很佩服”。冯玉祥还特别委任郑万福为“国民军联军总司令部参议”。宁夏省建立之后,历届省政府都委任他为省政府参议。当地百姓尊称他为“郑参议”。1936年2月,病故于家中。

张袁氏

张袁氏(1867~1946),女。宁夏金积堡(今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人。她的丈夫张青林是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被征招为湘军士兵,跟随左宗棠大军来到宁夏。退伍后娶当地16岁的袁氏为妻,在金积堡定居下来,并以卖醪酒为生。几年后,张春林病故,张袁氏与儿子张永吉苦心经营酒铺,面对激烈的酒铺竞争,她放弃醪酒,改作黄酒。经过3年反复试验,终于酿出一种配方别致、工艺独特的上乘黄酒,当时人们都称此酒为“张寡妇黄酒”。这种酒具有滋补、舒筋、活血等健身功能。她自己每天早晨饮酒一杯,一直到60多岁仍然步履稳健、精神矍铄、面色红润白细。此酒一面市就受到欢迎,被人们当作最佳礼品,蜚声宁夏,名扬西北。在甘肃,至今还流传着“兰州的二益丹药,离不开张寡妇的黄酒”的说法。当时,宁夏省政府的高官们纷纷将“张寡妇黄酒”作为宁夏特产,带到南京和全国各地,敬献上峰或赠送同僚,甚至还传入沿海并输出到国外。张寡妇黄酒和她的“德生和”商号文明遐迩,她也成为富甲金积堡的名人。张袁氏于1946年去世,享年78岁。儿子张永吉继续经营酒坊,“张寡妇黄酒”至今仍是宁夏的地方名优产品。

李秉彝

李秉彝(1867~1925),教育家。字德生。宁夏平罗县人。出生农民家庭,少时家境贫寒。幼年入乡村私塾,潜心攻读四书五经,清末应试考取秀才,并名列榜首,享誉家乡。戊戍变法后,接受变法维新思想,考入甘肃省高等学堂深造,因为品学兼优,毕业后,应聘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任教。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他在兰州与师生员工一起响应辛亥革命,积极参加共和活动,被选为甘肃省议会会员。

民国建元以后,他回到家乡,在宁夏府中学堂任教。1918年,甘肃省教育厅拨银3000两资助宁夏办学,李秉彝积极倡导将宁夏道高等小学(即原宁夏府中学堂)改建为甘肃省立第八师范学校(今银川师范前身)。不久,经过他与宁夏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又增设甘肃省立第五中学校(今银川一中前身),并同第八师范学校合校办学,共同使用一个校址,所以当时宁夏人统称这两所学校为“五中八师”。李秉彝出任两校的校长,不仅是“五中八师”两校的共同创始人,而且也是宁夏现代中等教育和中等师范教育的拓荒者。为了办好这两所学校,他带领师生们积极捐款,还向社会发动募捐兴校,还想方设法动员宁夏籍在兰州就读的学生返回“五中八师”读书,为新生的宁夏中等学校增加了高质量的生源。在办学规划中,他具有前瞻思想,坚持一步到位,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设置课程,开设了修身、历史、国文、地理、数学、理科、化学、手工、博物、图画、体操、英语、乐歌等。学校还筹办了图书馆,并在民间搜求大量书籍,使馆藏中外文图书达到千余种、万余册。学校又自建实验室,置办器械、标本、试验仪器等500余种。他还发动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义务劳动,通过师生们的双手,开辟简易运动场1处。李校长对办学要求高,从严治校,学生实行全日制住宿封闭管理,教学质量在当时西北地区亦不落后。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在北平、天津读书的一些甘肃籍学生来往途经宁夏时,常应邀在学校举办演讲会、报告会,介绍全国革命运动的情况,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府的卖国罪行,在宁夏师生中和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李秉彝积极配合教师宣传革命思想,还支持学生同贪官、恶霸、豪绅作斗争。1922年前后,“五中八师”先后从北平聘请一些教师,如陈春刚、余晋义、唐筱舟等。这些教师经过“五四”洗礼,思想进步,知识面广,经常结合教学,宣传“五四”革命精神,启发学生爱国热忱,使学生在增长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爱国觉悟,开始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和社会进步,参与社会活动。“五中八师”的设立,既为高、初级小学教育培养了师资,也为不少中学生赴外地上大学深造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宁夏教育事业向更高阶段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925年3月,李秉彝因积劳而患肺病,治疗无效逝世,终年58岁。

马福祥

同类推荐
  • 改变中世纪

    改变中世纪

    假如你来到古代,你会怎么办?我觉得,站在众人之上,一定挺有趣的!
  • 南唐风华

    南唐风华

    “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现代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李玉穿越南唐后,南唐后主与周娥皇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还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吗?还会有亡国之君望江悲叹的声音吗?一个不一样的南唐将会崛起,历史也将因此而改变!
  • 大宋之侠义天下

    大宋之侠义天下

    本书有借鉴其他历史演义的情节,但以原创为主。并会不时夹杂一些其他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兵领天下

    兵领天下

    刘浩,一个来自21世纪的特种部队精英,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幸牺牲,却幸运的回到了东汉末年,在命运的安排下,卷入一场场激烈的斗争之中,为求生存,一步步成长为强者,且看他刘浩如何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那个世界。
  • 遗憾皆未了

    遗憾皆未了

    失去的记忆?不为人知的身世?扭曲的人格?背后真正的阴谋?这些都需要一层层剥开,不急,不急,和他玩,我们有的是时间……“时间?只有我知道什么才是正真的时间!”“你以为你很强吗?不不不,我才是王者!”“他,他他是妖怪啊!”“呵呵,我们的计划,要开始了!”“让他来到这个世界,我可真对不起他,唉!”“嘿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你都不知道?怕不是个傻子吧?”“在下不小心掀了姑娘的裙底,在下一定会对姑娘负责的!”“求求你,不要这样好不好,这样会被报应的!”“啊哈哈,你现在只不过是个没用的棋子而已,你以为我还会爱你?”想知道这都是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男主鬼逸之,无性恋,无女主)
热门推荐
  • 亲亲竹马很傲娇

    亲亲竹马很傲娇

    十年之后,我们会在哪里相见,那会是薰衣草花开的季节吗?你会牵着我的手走进薰衣草花海吗?辰哥哥,我想你了!真的好想你呀!哥哥。十年、、、、、、、安诺望着天上的白云自言自语道。
  • 重生名门暖婚

    重生名门暖婚

    前世被未婚夫杀害,重生归来的闫莹决定报复回去。闺蜜,重重打脸。未婚夫,要给他挖无数个坑,让他的职场生涯坎坎坷坷。她不会再过人善被人欺的日子,可想法很美好,现实却是……她提前辞职了,然后,好的坏的事情一个接一个降临到身上。那晚。“女人,既然有种敢带我的种跑,那么,你自然要补偿我。”“你胡说,你谁啊你,我根本不认识你。”奋力挣扎却是抵不过对方坚实的胸膛。咚!壁咚碰撞,“是不是认识,试试不就知道了?”男人玩味的一笑。命中注定的相遇,再遇,那么两个人注定彼此一生纠缠不清。1对1身心干净小宠文,字数不多,介意后期快节奏的小伙伴可以离开哟!
  • 西城如烟海

    西城如烟海

    高能大小姐和两个青梅竹马智斗白莲花的故事
  • 风花雪月的那点事

    风花雪月的那点事

    在南国长沙的一所高校,让很多男生仰慕膜拜的校花艾雪,享受着美好的校园青春。她在寻寻觅觅中,找到了自己认为可以托付一生的爱人。可惜,命运多舛,人生无常,加之自身的性格缺陷,她的生活变得越发悲凉......
  • 如意年华似火

    如意年华似火

    他是城市中赫赫有名的心理医生,她是时尚杂志著名编辑,两人相知多年,却在时光的逆旅中苦苦挣扎,试问像仓央嘉措那样的人依然会面临种种不期而遇的选择,而当爱情遇上友情,空间与时间的重重交错,记忆与内心深处的苦苦挣扎,这一切的一切终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时间流逝多年,他是否还会有所坚持?当他她在深夜醒来是否还会忆起昨日......
  • 源子精灵

    源子精灵

    地球进入源子时代,网络源子的开发让人类进入次元网络科技源子的开发让人类步入太空生物源子的开发让人类得以超寿而真正能实现这些的都是来自于地球中的源子动物于是就衍生出一种收服源子动物的御兽师
  • 美人祭

    美人祭

    参加一场同学聚会,目睹了女神被人侮辱,第二天晚上,她穿着性感衣服找上了我的门来……
  • 穗穗念时

    穗穗念时

    程穗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瞳孔发暗的眼睛,“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但是如果是为了拯救你,我,义不容辞。”
  • 莱华生

    莱华生

    有时候只需要抓住一个机会,便能改变自己一生。阿瑟·莱华生,我将展示他坎坷、传奇的一生,当然……在我准备构建的宇宙中,没有谁是完美的,也没有谁是正义的,还是那句话,作者只写书而已。
  • 当被坑人间体在崩坏

    当被坑人间体在崩坏

    “不是?这是个崩坏的世界咋还有这玩意?”夜落月拿着手中拿着一个类似小匕首的小玩意,闪闪发光的。作为穿越之前最喜欢的奈克赛斯变身器——————也就是被<进化信赖者>选中后,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将不再平凡。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玩意吃生命啊!!!!有谁知道咋不耗生命不?在线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