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09300000034

第34章 修改律令,强化机构(1)

由于康熙帝后期为政过于宽纵,因而雍正帝执政主张务实与严猛,"矫枉须过正",修改过的大清律令便体现了这一点。雍正帝还大力提倡公平执法,他认为公平执法应贯穿于执法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法律对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具有相同的效力,不会因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这是雍正帝向当时的士大夫官僚集团扬起了大棒。雍正帝还想置维护官僚特权阶级的"八议"制度于不顾,这些无疑具有历史的超前性。为了让当时的下层农民都能知法守法进而不犯法,雍正帝还开展了广泛的法制教育,使得当时的殴人致死案件下降了很多,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求实避虚,以法代言

封建法律制度是皇帝统治人民的重要工具,是一切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法律制度是雍正帝执政后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进一步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的实施,雍正帝在即位不久就考虑重新修订大清律令。

入关之初,由于战事紧张,清廷暂以《大明律》断案。顺治三年(1646年),修订了《大清律》,它基本上是《大明律》的复制品。康熙年间有所变化,执行《现行则例》,但对律文未作正式变动。雍正元年,御史汤之旭指出,《现行则例》有拟罪轻重不一、事同而法异的毛病,建议重新修定律文和则例。他说:律例至关重要,如今依《现行则例》拟罪,有的应该重判的,则需从轻发落,有的应该从轻的,又则需从重处罚;有些案例情节相差不多,而处罚的规定却大相径庭,前后矛盾,未能划一。现请求皇上重新修订律令,以免参差不整与相互抵牾。雍正帝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命吏部尚书朱轼总理这件事。与此同时,雍正帝认为事关国体,须"一句一字,必亲加省览",并与诸臣会议讨论,加以裁定。雍正三年(1725年),改定完毕,雍正五年(1727年),重新修订的新法律问世。律文共有四百三十六条,附例八百二十四条,卷首有《六赃图》、《五刑图》、《狱具图》、《丧服图》、《纳赎诸例图》等图。律文有正文和注释,其文字比旧律多有改易。它删除了一些旧律,如婚姻门中的"蒙古、色目人婚姻"条,因为清朝已不像明朝存在这个问题,它已成为一具空文;新律还将旧律中一些琐碎的条文加以合并,如将"边远充军"条归入"充军地方"条内;新律对旧律中某些条文作了若干变动,又增添了一些针对当朝实际的新条文。这次律文制成之后,清代一直沿用,虽然有一些变化,但只是增加了附例,并没有改动律文。直到宣统年间,在西洋学说的影响下而制定的《现行刑律》,才对雍正年间修订的律法做了较大的更改。

雍正帝对律例所作的变动,以有关盗贼方面的较多。康熙年间的清律规定,对盗窃、窝主、逃人,处以割脚筋刑法。雍正帝认为,这条刑律将受刑人变成了残疾人,是不合乎人道的,同时以此刑受刑人数甚多,不能区分轻重,又起不到警戒作用,于是下令将其永远废止。康熙年间,清律规定,奴仆盗窃主人财物的,照平民犯此罪的量刑程度减等处理,免刺字,最多只处以流放。雍正六年(1728年)十一月,把这条律令改为:若奴仆自盗,依平民处理,不减等,仍刺字;若勾引他人伙同犯案,按所盗赃物递加一等论处;赃银在一百二十两以上的处以绞刑,三百两以上处以斩刑。一概不准援赦。

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刑部上奏请求制定盗贼家属处分例文,提议:凡盗贼同居的父兄伯叔,明知其为匪,或者还分受过财物,只要据实出首,均准免罪,连本犯亦照律减免;如不出首,不分赃而知情的,照知人谋害他人而不行首告律,处杖一百;若知情而又分赃,照本犯之罪减一等发落。雍正帝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有关宗族内成员之间的律例,雍正帝也有所改动。江西永新县朱宁三屡次偷盗,逼迫其兄朱伦三卖子鬻产代为赔偿,朱伦三心有不甘,与侄朱三杰将朱宁三淹死。案发后,刑部按照惯例将朱伦三拟为流徙,朱三杰徒刑。雍正帝不予批准,雍正帝认为,朱宁三赔累伯叔兄弟,虽不致死,朱伦三等为剪除凶恶,训诫子弟,以家法杀之,却是情非得已,于是将朱伦三、朱三杰免罪释放。并针对此类案例定律:合族公愤,以家法处死不肖子孙,如死者确有应死之罪,将为首者照罪人应死而擅杀律予杖;若罪不至死,将为首者照应得之罪减一等,免其抵偿。

雍正帝修改大清律令,在要求务实的同时,还主张严猛。严久必宽,宽久须严,一朝宽纵,一朝必然严厉,这是封建社会更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形。由于康熙帝后期相对宽纵,雍正帝登基后便采取了严厉手段。当时由于山东、直隶盗案频频发生,雍正帝为此指出:"从来法宽则愚民易犯,非刑期无刑事之意。"意思是说,法律太宽容了,老百姓就敢公然在律条中践踏法律,这样一来,法律就失去应有的约束力了。因此雍正帝决定加大打击力度,并命令将犯罪团伙不分首领或随从,一律正法,此举叫做"以辟止辟",是阶段性的严打措施。

由于雍正帝的严刑峻法,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盗案有所减少,雍正帝于是取消了上述做法,并指出:再有盗案,应按"法无可贷,情有可原"精神,依照具体情况拟定法案。雍正帝是以务实治天下的,他认识到康熙帝后期为政过于宽纵,因而主张务实与严猛结合,修改过的大清律令便体现了这一点。雍正帝登基后,将法治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就连一些贫民百姓的小案也要亲自督办,这更体现出雍正帝的务实与严猛精神。

法制教育,公平执法

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在法律面前,一切臣民都是平等的;认为法律高于一切,任何个人都不得枉法。他强调治国必须"奉法",即树立法律权威。"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能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还认为,官吏的公正执法是法不阿贵的根本保证。他说:"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失平也。""概"是古代平准量具的器械。官吏的职守是公平执法,就要像平准的量器那样公平,不可迎合权贵,不徇私情。同时,"法也者,官之所师也。"即官吏执法,只能因循,只能照办,不能任意释法,更不能以私害法。

雍正帝效法韩非子,提倡公平执法。他说:"执法惟一"平"字,治天下惟一"公"字,若不肯协赞,非朕之臣也。"只有公平执法,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普天下之臣民。这也是雍正帝每每告诫臣下的肺腑之言。

雍正帝是世人公认的勤政皇帝,这一点同样体现在他的亲自审案中。雍正帝作为一国之君,日理万机,并不轻松,然而他却乐在其中。在处理各类案件的实践过程中,他发现了许多执法过程中的不公正现象,逐渐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此,雍正帝提出了一些有益于健全法制的主张。

在长期的审案过程中,雍正帝发现了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在多数人命案中,故杀、谋杀的现象并不多,误杀人命的却比比皆是,起因多半是为一些小事而发生口角,打起架来就不顾性命了,等到杀人后,这些人又往往追悔莫及。雍正帝认为这些人的本质不坏,根本原因是他们愚昧无知,不懂法律,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说,法律在当时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措施,不能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对此,雍正帝决定大搞法制宣传,以达到整顿世风、标本兼治的效果。由于一般老百姓没受过什么教育,而法律条文甚多,让老百姓全部知晓这些法律条文也是不现实的,为此雍正帝命令刑部官员,把殴杀人命的律例逐条摘出,加以详细的讲解与说明,然后由地方政府刊刻,在大小村落张贴,使之家喻户晓,以期减少人命案件的发生。

当时,朝廷设置的监狱也存在很多弊病。凡各部院、八旗、步军统领及五城御史等衙门交送的人犯,不论案情轻重,刑部衙门一概收禁候审。结果是这些囚犯多无端地遭受狱吏的欺凌讹诈。等到定案时却发现,重案少而轻案多,甚至还有许多无辜者,无端遭受了囹圄之苦。

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学士张廷玉提出了区别情况分别收禁的条陈,雍正帝随即命九卿议奏,不许将轻罪人犯混行送部收禁。张廷玉还发现刑部在定案时,所引用的法律条文往往不当,很容易出现官吏舞弊的现象,使重罪轻判或轻罪重罚,于是他再次向雍正帝提出建议,并要求都察院和大理寺真正起到检察作用,雍正帝同样采纳了他的意见,又命九卿议定了具体的纠弊作法,并加以实施。

在司法行政方面,雍正帝还强调了复审制度。雍正朝以前,秋审人犯的时候,在京审为情实者,还要经三复奏,以定"予勾"(立决)或是"未勾"(缓决);而在地方,则是直接决定处理结果,没有三复奏的程序。对此,雍正帝表示要"慎重民命"。雍正二年四月,雍正帝下令,各地方秋审情实人犯也要经过三复奏的程序。每年秋天,雍正帝都要亲自决囚,雍正帝自言:"每年秋审、朝审时,朕招册细细披览,及至勾到之日,复而与大学士、刑部堂官等经复讲论,至再至三,然后降旨。"地方决囚采取三复奏制度,这是把处决权收归中央,是雍正朝加强司法权的表现,是重视百姓生命的表现。

由于清律沿袭的是唐、明历代的旧章,所以其中也沿袭了唐、明朝的赎刑一说。所谓赎刑,就是指当人犯了罪后,可以靠花钱来减轻或免予惩罚。顺治十八年(1661年),定官员犯流徙籍没认工赎罪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定死罪现监人犯输米边口赎罪例,康熙三十年,又定军流人犯赎罪例,康熙六十年,又有河工捐赎罪例等等。这些捐赎事例,都是因事需要而制定,事毕即停止实行。

雍正初年,仍沿袭了赎刑律令,如定西安驼捐例、营田赎罪例。此后西北两路用兵,急需军费开支,雍正帝更用上述办法筹措到许多钱粮。如具体规定:不论汉人旗人,凡犯死罪而又情有可原的,三品以上官员捐运粮银一万二千两,四品五千两,五六品四千两,七品以下两千五百两,贡监生两千两,平民百姓一千二百两,捐运之后俱准减去死罪;若犯充军流放刑的,各类人等则各自交足死刑捐银数的百分之六十;若犯有期徒刑以下各罪,则各自交足死刑银数的百分之四十,这些犯人就改行枷号杖责。

同类推荐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原来李鸿章

    原来李鸿章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隋炀大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他凶残弑兄杀父,登上皇位,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他的残暴统治最终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宣告结束。让我们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的上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
热门推荐
  • 大梦尘

    大梦尘

    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因一段平淡的开始而就此改变,是谁在操纵?还是命运使然!血在燃烧,他的疯狂是为了什么?“逆了你这天!让世界围绕我转!”
  • 乾隆巡幸江南记

    乾隆巡幸江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步步惊华:盛宠鬼王妃

    步步惊华:盛宠鬼王妃

    人有三魂七魄,七魄尽,三魂离,便成阴人。21世纪,阴阳师赵明月执行任务时遭暗杀,重生楚国。楚王第九子,天生阴体,招邪祟,绝世容颜,病于床久而不起。“你不怕吗?”他气若悬丝。“不怕。”身为阴阳道第二十九代传人,斩妖除邪乃为天职,怎能畏惧五阴之体?万魔共伏!急急如律令!然而,却不曾料想……裂开的鬼王面具下,唇角微勾,漾出好看的弧度,道,“明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光如你

    月光如你

    缘分就是如此的奇妙!一个是当朝将军府的大小姐,一个是前朝幸存的高冷王爷。如此毫无关系的两人,却在一场闹剧中相遇,在皎白的月光下定情。为寻赤血珠,从此携手共进,闯荡江湖……
  • 谬灾

    谬灾

    历史被重置了。一场被称为“谬力之变”的横祸席卷了世界,所有人都觉醒了超能力。而人类文明却从此被笼罩在超自然灾难的阴影之中。夏星鸣重生于此世,原本过着平凡安稳的日子,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了理谬者的道路。从此,他的人生变得波谲云诡。“愿宇宙获得新生,愿意义得以重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缠绵无声

    缠绵无声

    林楘尘是来自大漠的殿下,高高在上的君王,而,夏凝韵只是一个被夏国丢弃的公主,没名没分生活了十几年。从未想过会是这样的遇见他。只因皇后看上了林楘尘的权利,要把自己的闺女赐给他做妃子,对方没拒绝……谁知这背后的阴谋被打破,夏凝韵无辜失了身。随后,只能跟随他回了大漠,背负着勾引的罪名。
  • 浮生未尽雨未歇

    浮生未尽雨未歇

    浮生未尽雨未歇,红尘自有痴情劫,梦一场春花秋月,演一曲悲欢离合,道不尽的是江湖夜雨,剪不断的是恩怨情仇,渡不过的是红尘苦海,忘不掉的是那一生的荡气回肠。
  • 斗罗之仗剑天涯

    斗罗之仗剑天涯

    男儿生于世间当持三尺青峰,仗剑天涯。一代剑圣,重生于斗罗大陆,与史莱克七怪又会有怎样的故事
  • 史莱姆魔王

    史莱姆魔王

    少年穿越变成了史莱姆,圆滚滚的软乎乎的,超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