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1700000041

第41章 比较文学原理的创新性建构(4)

北大孟华教授的发言则强调比较文学中的文学关系研究应从实例出发,而不是从问题出发,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回避理论的枯燥性,做到以例服人,教学才会有更好的收获。福建师大的孙绍振教授则从文本细读的比较性视野入手,探讨比较文学具体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他认为比较和还原的方法是文学课教学的一大法宝,只有运用各种还原法,才能有自己独到的收获和体会。暨南大学饶芃子教授就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和比较文学教学的相辅相生关系作了详尽的论述。她认为一个学科的成熟必须走入大学课堂,做到课堂教学与学科发展间的互动。以课堂教学来丰富学理,以学理来规范课堂教学。上外谢天振教授则从教材入手探讨比较文学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是他在新近出版的《比较文学学科地图》中阐述的选题、搜集材料、如何作论文等内容对我国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教师和学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刘献彪教授的发言侧重于编写教材的要求。他认为编写教材要注意目的性、科学性、前沿性、创造性、启迪性、适用性、学科个性等七个方面的要求。北大陈跃红教授强调的是学科的主体性建构,对比较文学是本体论而不是方法论再次进行一种概念领域的清理。深圳大学郁龙余教授对中国学术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一番梳理与预测。北师大教授王向远则从“宏观比较文学”概念的引入着手,强调对比较文学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更新。福建师范大学苏文菁教授以比较文学的视野来探讨外国文学史的编写观问题。

比较文学的教学不能是纯理论的探讨,必须有足够的实例来做论据,论证学科的合理性。人大教授杨慧林从宗教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入手,探讨两种学科的交叉意义。厦门大学周宁教授的发言题目为《超越后殖民主义,走向间性研究——比较文学的中国方法》,他认为,在当下比较文学对话精神的指引下,如何超越后殖民理论的偏见,是在跨文化语境下重新建构比较诗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研究注重的影响其实和世界性因素是相矛盾的,影响本身就是逻各斯中心,在互补互识互为主观的语境中,如何推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其学理性的基础会不会遭到质疑,是学者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的陈建华教授就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作了简要地阐述。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的报告围绕海外汉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展开,指出比较文学的海外汉学研究本质上必然受母体文化的影响,在具体的研究中应该注重国学与海外汉学研究的互动,为海外汉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围绕比较文学教学尤其是本科教学的主题,就相关问题分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共分九组,围绕比较文学本科生、研究生教学探索,比较文学学科史、学科理论的建构,比较文学教材研究,比较文学学术与教学实践四个大的主题展开。每组成员积极阐发自己的观点,互相学习,互相研究,互相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收获。有些代表未能与会,在他们提交的论文(或提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比较文学教学探索方面,陈惇、陈晓兰、刘介民、王福和、蒋芳、李晓辉、杨世海、陈雅谦、王雨海、陈俐、刘燕、佟晓萍、侯林梅、仇红等围绕本科生的比较文学教学展开讨论,北师大陈惇教授的发言颇有启发性。他认为在本科教学中,比较文学作为众多基础课程中的一门,应该把它定性为基础性、普及性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单纯讲学科原理、偏向理论阐述的做法,应结合中文系的实际,加强文学交流、中外文类比较方面的内容,变成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教学的方法上,应注意理论讲授、个案分析和参与实践三结合。他还就在这次会议上提交的两份草案《比较文学教学大纲》和《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意见》作了详细的介绍,该组人员就陈惇教授的草案展开热烈的讨论,认为这两份草案不仅是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规范化的一个探索,而且是一个初期成果。北师大王向远教授提出了“宏观比较文学”的概念,主张以“世界文学宏观比较论”及“各民族文学特性”、“区域文学”、“东西方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全面更新本科生的教学体系,简化原来的以讲授“学科原理”、“概论”为主的适合于研究生教学的“微观比较文学”的内容,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使本科生的比较文学课真正起到整合中外文学的作用,成为高年级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这一教学改革的主张和建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陈晓兰的《回归原典与本科“比较文学概论”课的教学》、刘介民的《对比较文学教学内容的建议》、王福和的《从定义的多元性看教学规范的迫切性——关于比较文学本科上教学的再思考》、蒋芳的《对接: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之举》、李晓辉的《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的困惑与解决对策》、孙亦平的《〈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刍议》等在这方面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为本科阶段的比较文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意见。

另外,张铁夫、林建华、蔡春华、黄晖、张翠萍、田鹰、季进、高鸿、吴锡民、肖霞、张志庆、韩洪举、邱佳岭、詹乔、吕超、蔡榕滨、黄肖嘉等老师,围绕比较文学的研究生教学展开讨论,张铁夫的发言《关于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几点思考》、林建华的《关于少数民族比较文学研究生的培养》、蔡春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对比较文学学科硕士阶段教学的几点思考》、季进的《关于比较文学教学的点滴感想》、高鸿的《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学的相关性问题》等对研究生教学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岳峰和何林的发言则主要围绕中学比较文学教学展开,黄燕尤的发言以《比较文学视野中的中外名篇》为例,侧重探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比较文学学科史方面,陈义海的发言《欧洲比较文学:从“史前阶段”到“早期阶段”》、孟庆枢的《东西文化场域间的探索——日本当代比较文学研究之一》、吴泽霖的《影响研究中的困境和出路》、刘蜀贝《中国比较文学的独特性及其对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贡献》、王诺的《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和难题》、陈涵平的《论生态批评对比较文学的理论启示》、夏光武的《比较文学在中国学科建设上的问题探索》、肖淑芬的《从八篇序言管窥季羡林与中国比较文学》、明明的《论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的逻辑必然性》、李渝凤的《解构主义批评与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王燕的《比较文学教学研究视域中的一个盲区——19世纪后期的法兰西历史文化语境透视》等代表的文章,对世界和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历程及某个类型的发展予以不同层面的研究。

比较文学教学的难点在于对教材的选取和处理,教材研究成为本次教学研究会的一个亮点,孙亦平的《〈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刍议》、冯羽的《从“可读的”到“可教的”比较文学——对〈比较文学概论〉的教学设想》、钱志富的《关于建立比较文学教材学的理论思考》、吴家荣的《原创性的理论建构——评曹顺庆教授的〈比较文学教程〉》、李红梅的《会当凌绝顶——谈〈比较文学高等原理〉对高级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等对教材选取和运用的得失作了详尽的分析,为日后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比较文学的视野不仅是比较文学学者所需具备的,研究世界文学的学者也必须具备这种眼光。围绕比较文学观念与世界文学史研究的关系,许多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苏文菁教授的发言《时代精神、文学观念与文学史》就体现了这种关系,魏丽明的《关于中国东方文学学科及文学史书写的思考》、关立丹的《日文版〈日本文学史〉教科书编写中的比较文学视点设想》、刘洪涛的《世界文学:学科整合与历史承担》等都在探讨文学史的编写中的比较文学视域问题。

在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上,刘耘华的《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与未来发展刍议》、魏崇新的《外语院校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徐扬尚的《三阶段比较文学原理类课程设置刍议》、曾思艺的《当代世界文化对比较文学的利弊》、吴格非的《超越“伟大的欧洲传统”——面向21世纪的英美比较文学观述评》、朱利民的《“输出东方”与比较诗学研究》、葛桂录的《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科属性、现状展望及教学实践》等对学科的定位、学科的属性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讨。

比较文学教学实践是教学的终极标靶,就比较文学而言,可以分出许多分支,形象学和比较诗学的讨论主要由杨乃乔、曾艳兵、黄汉平主持。其中杨乃乔的发言《路经与窗口——论刘若愚及在美国学界崛起的华裔比较诗学研究族群》以严谨的学理逻辑和深刻而准确的表述赢得其他学者的认同,曾艳兵的《全球化与比较诗学》、黄汉平的《主体的颠覆与欲望的辩证法——论拉康的主体理论与欲望学说》、陈秋红的《打破疆界与伦理建构》主要讨论比较诗学,王丽丽的《对形象学研究与中国的国际形象关系的思考》、孙良好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异国形象研究大纲》、汪建峰的《西方修辞与西方的中国形象塑造》、温娟的《〈金山歌集〉之华人形象研究》、易永谊的《唐诗中的天竺僧形象》主要围绕形象学研究展开。

在文学与文化交流方面,黎跃进的《梅娘对夏目漱石的借鉴与超越》、郝岚的《将错就错的经典——中国近代读者眼中的西方经典》、李伟昉的《论梁实秋与莎士比亚的亲缘关系及其理论意义》、梁燕丽的《全球化语境下的跨文化戏剧》都是文学交流方面成功的个案分析,彭建华、李群、马宏伟、杨秀媚、张宗蓝、黄伟、王芳、邢莉君、冀爱莲等也把自己的研究个案和其他代表作了交流。

平行研究的论题是比较文学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杨挺、朱红素、罗明洲主持的文学比较研究讨论收获很大,杨挺的《奥尼尔与斯特林堡》和朱红素的《中外影视剧作比较探索》主要在戏剧这个文类上展开比较,孟湘、解英兰、孔建平、吴梅芳、韩燕红、翟江月、陆雁云、刘春慧等的发言主要围绕中西文学中的形象比较展开,罗明洲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字学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李会学的发言从个体文学出发,探讨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栾慧、王庆、柴艺颖、关惠梅也作了积极的发言。

会议期间,选举产生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新一届的理事名单,组织机构的成员也作了相应的调整,11月3日,召开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新一届理事会工作会议,对下一步的工作做了安排。

这次大会在中国比较文学史上堪称一场盛会,其参会人员之多,学术成果之丰富、讨论程度之热烈是历届比较文学教学年会中少有的,而其学术视野的前瞻性、学术成果的前沿性,尤其是青年一代学术队伍的蓬勃成长,让与会的所有代表感到欣喜。这次会议上关于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展开的探讨最为集中,由陈惇教授、刘献彪教授、孟昭毅教授、杨乃乔教授、鹿国治教授、王福和教授、葛贵录教授、刘蜀贝教授、黄燕尤教授、朱红素教授倡议,陈惇和王福和起草的《关于提高比较文学本科教学质量的两个提议》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由陈惇任主编,王福和、葛桂录任副主编的配套教材《比较文学基础教程》基本完成,这是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向规范化迈出的一大步,与会代表真诚地祝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欣欣向荣。

同类推荐
  • 禅意心画

    禅意心画

    自古至今,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我们的前哲对“禅意”、“心画”“、篆刻”都有精辟的论述,谨抄录几则,作为本书引论。
  • 午梦斋题画

    午梦斋题画

    刘二刚是新文化的代表,他的画均为文人画,具有自已独特的风格,而且很成熟,他不但在技巧上不同于前人,而且又以文学、哲学重铸了传统艺术。本书为他的文画集,他擅长于以画上题跋、题诗,其精神气质闲散、淡泊、休闲的状态,对当下人有教化的意义。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 谷雨诗选(一)

    谷雨诗选(一)

    《谷雨诗选(套装全3册)》包括:《谷雨诗选(第1卷)》、《谷雨诗选(第2卷)》和《谷雨诗选(第3卷)》。《谷雨诗选(套装全5册)》主要包括:武丁、森林、大地、高山、湖海、余昭安、夜渡(外一首)、蒋天佐、献给八十年代第一个“谷雨诗会”、熊述隆、关于一只古老的谜、刘华、我拾到一双眼睛、李一痕、幸存者之歌(外一首)、王一民中年恋情(组诗)、陈小平、春天,一切都在萌动、肖麦青、端午,在故乡、刘晓宇、劳动者的歌(二首)、谢亦森、修路、陈良运和生命的密码等等。
  • 风云大玉商

    风云大玉商

    该作品描述了三个玉商家族“郑家”、“马家”、“王家”的恩怨情仇,以及主人公顾玉鹤与三个女人的传奇情感经历,再现了真实战争环境下小人物的坎坷命运。书中主角顾玉鹤的养父是一位闻名遐迩的玉雕高手,不料他在雨夜离奇被害。顾玉鹤为寻找真凶,带着妹妹月亮来到翠龙谷,随即两人的命运发生了离奇转变。误打误撞、李代桃僵、暗度陈仓、声东击西的怪事频频发生。随着顾玉鹤命运的起伏颠簸,《风云大玉商》中每个人身上都展开了一场真诚与丑恶,忠诚与背叛,放弃与坚守的博弈,在悬念叠生的布局中,最终引发出一幕幕爱恨情仇。
热门推荐
  • 彩云之间

    彩云之间

    爱情就是悄然而至的一种东西,或许途经坎坷,或许走过很多地方,拥有过很多回忆,但依旧是爱情里的美好。任璇和顾宇两人的一路走来,就像是曾经看过的最美的风景,彩云之间。有过离别,有过欢笑,有过伤痛,经历过破茧成蝶的岁月,成为了彼此最美好的一起。
  • 穿书后我成了暴君的独宠小甜妻

    穿书后我成了暴君的独宠小甜妻

    凤轻语作为二十一世纪女生,不但可以战场,还可以撕白莲。一天看到一部女主白莲小说,看了五章就睡着了。醒来之后就穿书了???就很莫名其妙。风轻语撕白莲,撕原女主。身后的男主看着原女主没了,还对她说:“糖糖,撒气了吗?要不再撕几个?”风轻语呆了。——婚后天天待在皇宫里的风轻语不禁呐喊:“作为一只咸鱼,这就是最好的生活啊。”可惜某只大灰狼天天来她宫里,某只咸鱼再次呐喊:“累啊!”前(流落他乡霸道质子VS酷爱美男娇媚公主)后(暴君独宠我一人)「1v1,甜文」架空文,若有相似纯属巧合。
  • 将军不要太妖孽

    将军不要太妖孽

    孟如歌,一生遇到过两个男人前半生的一半被渣,剩下的时间不再宠另一个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探唐

    探唐

    二级警员穿越武周与大唐的交替之际,在这个宫廷变动最为剧烈的时代,看他怎么靠着那有限的历史知识,还有独有的推理手法,在大唐建立一番事业。要扶持一个比阿斗还要窝囊的皇帝,真的很难,就这样放弃吗?依靠一个比唐太宗还有雄心的皇帝,也很难,还要继续坚持吗?一代女皇老矣,但雌威仍在;太平、韦氏、安乐三分宫廷,谁能只手遮天?勾心斗角、口蜜腹剑,又哪能比得上君王的出口成宪。李三郎真的是最佳选择?但是没有他就没有安史之乱。大唐不会落败,只因为个小小的二级警员而一切改变……。【觉得可以,点左侧收藏推荐一下,好吗?您的支持是作者继续下去的动力。】
  • 剑帝倾天

    剑帝倾天

    一个经脉全断的少年,偶然吃下九品丹药,使身体再次恢复经脉修炼,以剑!以拳,以气修炼称帝。让我们看着一位少年成为剑帝的故事吧!(本人乃是十三岁目前,小说嘛,还要看有没有时间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尘一世

    倾尘一世

    五百年前的凰倾言身死于涅槃之中,亏得神器五彩翎玉保一丝真灵,五百年后变成白梧桐身负血海深仇,一路查找真相,东方尘寻找凰倾言五百年后,终于相遇白梧桐,一路倾情相助。又一次相遇,又一次错过,时间如梭……漫漫一世且蹉跎。生死怎能两相忘,倾倾红尘泪如歌!那一年桐花漫天,那一年心手相牵!
  • 邻家竹马太暖心

    邻家竹马太暖心

    【养成系宠文】“秦慕言,我作业没写完。”白浅浅表情委屈,眼底尽是可怜之色。秦慕言看了她一眼,然后认命的帮她做作业。“秦慕言,我的巧克力吃完了。”白浅浅脸鼓成包子,嘴巴也嘟起。秦慕言叹了口气,然后从书包里掏出巧克力递给她。“秦慕言,我不会写情书。”白浅浅拿着一张粉色的卡片走到他面前。秦慕言点点头,刚想帮她写就发觉不对,“情书?给谁的?”白浅浅凑近在他耳边低语,“当然是给你的。”【青梅竹马文】
  • 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

    父皇:儿臣真不能当太子

    一代赌王穿越到唐朝,获得超级霸主系统,开启他妖孽的大唐人生。程咬金,秦叔宝,燕云十八骑……统统成了他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