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5000000013

第13章 从论书诗看唐宋文艺思想的嬗变(2)

因米芾另著有《书史》,所以在诗中对书法理论的阐述与书法作品的品评并不系统。米芾在书法方面推崇晋人,由兴波:《米芾的书法艺术观》,《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第191—193页。心慕魏晋风流,如《寄薛绍彭》一诗中对欧、褚、柳、张、怀素、智永等大加贬斥,对以二王为代表的晋书大加推崇,认为应以晋书为学习典范。究其深层,米芾乃是喜爱晋人及晋书那种自由挥洒的气度,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米芾还经常用诗的形式来品评书法作品,如《寄题薛绍彭新收钱氏子敬帖》、《刘泾收得子鸾字帖云是右军余恐是陈子鸾薛绍彭亦云六朝书又得像余时在涟漪答以诗云》诸诗,对书法作品予以品评、鉴定,起到了题跋的作用,扩大了诗歌的功用。可惜这类诗多是应请或题跋之作,艺术性不高,缺乏其山水诗中的清新之气。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宋诗中处处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形成了同唐诗迥异的审美情趣。在宋诗中的才学、议论等等,都是宋代文人苦心经营、多方求索才形成的独特面貌。在“晋尚韵、唐尚法”之后,宋书想要有所成就,一定要突破前人成法,要同诗歌一样,创造出有自己时代特色的书学风貌。有趣的是,宋诗在唐诗的重“情”之后开始了理性的思考,而宋书则在唐书尚“法”之后开始了任性抒情。两种不同形式的文学、艺术部类形成宋代文人在精神世界的互补:他们在用诗歌进行理性思考的同时,用书法来感性地抒发情绪,这样便在心理层面形成了互补与平衡。苏、黄、米三人的书学思想及论书诗构成了北宋书学理论的主体,并开创了宋代书学的新风貌。

二、南宋论书诗的发展——个性衰微与理论变迁南宋书学理论研究与论书诗创作远逊北宋。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号称诗歌领域“中兴四大家”,其中陆、范在书法方面成就颇高。书法方面的“中兴四大家”指陆游、范成大、朱熹、张孝祥,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同样有一定的成绩,这一时期的诗、书相结合问题值得关注。陆游为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书法和诗歌一样,寄托着饱受精神压抑而欲一吐为快的强烈感情,在诗歌史上和书法史上都以能提升精神为特征,殊为可贵,否则宋诗和宋书的精神早已衰落。陆游现存二十余首论书诗中,近半数是有关草书的。他将难以排遣的忧愁与苦闷通过酒、草书与诗歌抒发出来,不同的文艺部类都成为他宣泄情感的有力载体。陆游一腔爱国热情贯于诗歌之中,论书诗也不例外,如《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醉中作行草数纸》等,都是“醉”后作草,使情绪得到了充分释放,但与书学理论相去较远。

南宋书家有成就者多集中在爱国诗人身上,陆游、范成大、张孝祥等人,都属于诗不能尽达情,溢而为书,是以在书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朱熹对诗歌和书法的影响都不可忽视,理学思想对二者的影响都非常大。他追求一种中庸的创作,诗歌和书法的个性都显不足,但由于后期皇帝对理学的支持,对时代风气形成了一种指导性的影响。

南宋后期有成就的诗人和书法家则罕见,仅岳珂在唐、宋论书诗创作上占有特殊地位,其现存论书诗近二百首,从数量上看为唐、宋两朝最多者,但在书学理论上建树颇微。岳珂在书法品鉴及收藏、文献整理等方面成就卓然,他还创作了六十余篇赞,其中孕有较系统书学思想。南宋书法创作走向了低谷,在书论方面却取得一定的成就,如姜夔《续书谱》等著作,也可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了。

文艺思想嬗变溯源

梳理唐、宋论书诗可见两朝文艺思想嬗变有一明晰线索:由感性体悟至理性思考。究其原因如下:

1.唐型、宋型文化的特质不同,进而影响本时代文艺思想之走向。台湾学者傅乐成教授曾于1972年发表《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一文,指出唐、宋型文化的区别所在:“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进取的”,“到宋,各派思想主流如佛、道、儒诸家,已趋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产生,其文化精神及动态亦转趋单纯与收敛。南宋时,道统的思想既立,民族本位文化益形强固,其排据外来文化的成见,也日益加深”。见《国立编译馆馆刊》第一卷第四期,又收入其《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中国文化发展到宋代,已达到一个全面繁荣和高度成熟的新的质变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服胡麻赋〉注》中认为本朝文明“前世莫及”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00页。,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则云:“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上海书店,1983年,第70页。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亦认为华夏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5页。,当今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更断言“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第137—144页。对于“空前绝后”这样不免带有绝对化色彩的赞语,我们后辈学人或许可以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限制和补充,但也很难达到他们的直觉表达所蕴含的对表述对象的深层把握,“然则宋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成熟型的范式,应是没有疑义的”。王水照:《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见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页。

在唐、宋这样伟大的文化时代,产生了诸多“文化人”。所谓“文化人”是指在学术、文学、书法、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有突出成绩、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的复合型人才。唐代如贺知章、张旭、李白、王维等,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均为代表人物。诸多文学、艺术领域天才般人物是人类知识和才华发展到某方面极限的化身,对于这些“罕见的全才”王水照:《“祖宗家法”的“近代”指向与文学中的淑世精神——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之研究》,《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页。的研究不应只是单一性的,而应对其文艺思想做以综合性的研究,从而发现他内心深处隐藏的、未完全显现的观念与思想,并借此透视出时代的文艺思想脉络。蒋士铨《辩诗》云:“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蒋士铨:《忠雅堂诗集》卷十三,清咸丰蒋氏四种本。这两句评价宋诗之语亦可用于宋代文化。盛唐之音的代表艺术家李白、张旭等,多以不可遏止的激情来抒发对盛世的体悟,放旷豪迈构成这一时代文艺的主旋律。而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士人之身份有一与唐不同之特点,即多为集官员、学者、文士三位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知识结构比唐人更格局宏大、渊博精深。这一时代的文艺家具有浓重的知性反省的思辨色彩,对文艺思想之探求也更趋深入与理性。

2.文艺形态的差异使唐、宋两代文艺思想也呈现出不同风貌。首先探求唐、宋诗学思想的变迁。唐人重情,宋人重理;唐人重感悟,宋人重思辨;唐诗更多展现诗人对生命的体悟,宋诗更多表达对生命的思考。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先生认为:“唐诗充满了激情。我觉得,经过唐以前中国诗的种种探索,激情从唐代开始得到了完全的表现……但是宋诗却不同。激情的尽情表现,被作为孩子气的夸张而加以避免。因此,悲哀被抑制了。这是因为悲哀最容易成为表现激情的素材……宋诗中确实没有爆发的激情。但是另外有种东西也是可贵的,这就是在流转的人生中经常被保持着的平静的激情,尤其是人对人的激情。”[日]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章培恒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62页。可谓抓住了唐、宋诗歌中主导特征,激情的被抑制使唐诗的感性体悟至宋诗转为理性思考。其次,唐、宋书风的变化对文艺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晋韵”是唐人歆慕并孜孜以求的,在两晋书风影响下,唐人更多的突破在篆、楷上,重“法”是唐代书法的典型特色,而唐代论书诗则基本上歌颂草书与擅草书的书家,这是在文艺思想与文艺创作上产生了偏离现象。唐代论书诗更多地体现书家、书法作品的神韵,追求这种艺术活动带来的精神愉悦感,与大唐风度的自由精神相吻合。宋代书法更多追求对书法内在精神意蕴的理解,而非局限于点画之间,尚“意”是宋代书法的典型特色。宋代论书诗更具有理性特征,对书法作品的技法探讨明显增多,体现出宋代书家的复古与创新取向,既有书法方面尚“意”特征,又兼宋诗尚“理”风格。

在唐代论书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对书家、书法作品的主观感悟。唐代诗人与书家交往频繁,促进了诗歌、书法两大文艺部类的繁荣,一人兼而为诗人与书家的现象开始频繁出现,如张旭、李白、贺知章等,但更多的是进行书法创作而非书法艺术的深度思考与理论探索。宋代书法在“唐法”之后提出了“宋意”,力求开创属于自己的一代书风。以苏轼、黄庭坚、米芾为代表的书家更多地对书法内在的意蕴进行思考,对“晋韵”的追求与对晋、唐书法的批判共存。北宋以来,诗人、书家集于一身者明显增多,他们不但进行诗歌、书法创作,而且进行诗歌思想、书法理论的深度探索,力求诗、书都在唐人之后开辟新路。唐代论书诗多为描写草书之作,宋代论书诗在题材方面草、楷、篆皆有,且从外在点画、风格乃至内在神韵等均有探讨,宋诗“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使宋诗学理化,论书诗中融入对书法艺术的理论思考使诗歌更具艺术气息,形成颇具宋代风格的文艺思想,而唐人的艺术思想在理论阐释上则不及宋人。

同类推荐
  • 问道录(蠹鱼文丛)

    问道录(蠹鱼文丛)

    《问道录》为著名学者扬之水(赵丽雅)先生最新的一本随笔集,收录了:《绿窗下的旧风景》、《谷林先生的最后一通来书》、《今在我家》、《泗原先生》、《关于南星先生》、《尽情灯火走轻车》、《“应折柔条过千尺”——送别杨成凯》、《以“常识”打底的专深之研究——孙机先生治学散记》、《仰观与俯察》、《我与书》等作品。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

    《车行途中》主要内容包括:隐身术;你是我的唯一;水塔上的云;什么是音乐;在廊桥酒吧;失忆者的下午;我在寒风中跑;与同一条河流相遇等。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感悟爱情——难以释怀的108个思念

    其实爱情的距离并不是一个白天到夜晚的距离,也不是两小孩儿个校门之间的距离,而是心与心的距离。夜凉如水,灯光如豆,失眠的姚雪站在窗前久久凝视着这个仲夏夜的城市。原本以为高考过后可以和床有个美丽的约会,但是一张意外的纸条却拨乱了她的心弦。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声声愿

    声声愿

    “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少帅和乔小姐的喜讯?”(少帅表面冷漠,内心偷笑:快了)“沈忆楠你学变脸的?”“沈忆楠你有病吃药!”“乔小姐说我是衣冠禽兽,这词是这么用的吗?我可什么都没做呢,也太委屈了…不然你就从了我,等生米成熟饭,你怎么骂我都成!”(果断被掐)“如果给我们两个起个外号,那一定是变脸夫妇!”(再次被掐)“乔小姐是我沈忆楠心尖上的人,我都舍不得说她半句,更何况你们?”“这辈子我沈忆楠只娶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必须是乔梦竹!”——喜欢你是我的事,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不要把我推给别人——我喜欢谁,不喜欢谁,向来都是我自己决定,不需要别人的意见,懂吗?——人间是个好地方,但是下辈子,不想来了…(霸气少帅在线护妻,年少时的一见钟情,就是一辈子的对她忠诚!)可惜世事难料,有情人终难成眷属,余生太长,会走向何处?!
  • 白银星空

    白银星空

    妖怪最强和人类最强在强烈的战斗中为了争夺星空长剑,被卷入武侠世界……
  • 网游之战火雄心

    网游之战火雄心

    这似乎是网络游戏,但是怎么会有军队干预?这似乎不是网络游戏,但是无数直男却是热血沸腾。战争一触即发,战火映红天空。战车滚滚洪流,战鹰劲舞苍穹。当战争来临,一切都无需叶烽动员。民众:“支持前线,为了胜利。”士兵:“荣誉到最后一刻!”指挥官:“为了胜利的美酒,前进!”
  • 鼎煮江山

    鼎煮江山

    仙朝万物,昭昭而昏。登仙化虚,唯我独尊。寒空儿,一个爱赌,爱混,爱美人,把炼丹当作熬粥的市井小混混。
  • 红尘误道

    红尘误道

    深山归隐数甲子后,少年早已是苍颜华发,虽曾立誓一生向道,却终究未能放下心中执念,仙道漫漫,红尘莽莽,究竟是悟,还是误。
  • 史上最萌坑夫之旅

    史上最萌坑夫之旅

    五世轮回,她都把夫君给坑死了,关键那倒霉的家伙们竟然是同一个人。如今对方强势回归,不还清欠下的怨债,她这辈子注定光棍。于是她被迫缔结契约,开启为夫君改命之旅。他说:穿过去,集齐四魂一魄,你才能召唤夫君大人。秦暖:……对不起,我好像又把你给坑了。文分【将军篇】、【帝王篇】、【仙侠篇】、【近代篇】、【末世篇】。已有完结文《腹黑上校在隔壁》,一并拐走吧么么哒~
  • 神探太司懿

    神探太司懿

    一天深夜,因为家人睡得特别香沉,小男孩不忍心打扰,随着害怕黑暗的心理起床方便,来到了屋外,看见一群蒙面人闯进房子,对着自己的家人挥动大刀,从此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仇恨,开始长达二十二年的复仇之路。然而,正当无名无法自拔的时候,有神探之称的太司懿出现在眼前,带着看穿行为不轨的目光,暂时阻止了无名。接下来,无名为了完成复仇,只能装作一个武生呆在太司懿身边,帮忙侦破一些离奇古怪的案子,却在背地里想尽办法,来除掉最后的猎物。
  • 修真诀

    修真诀

    修真修真,修得世间真相,明晓世间真理才是修真。不是必然,是偶然的别样人生,打开另一段人生的大门钥匙就在你身边,看不见又摸不著,想要试着去改变,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得到了。有人靠毅力,有人靠实力,而有人……
  • 只顾旭日暖阳

    只顾旭日暖阳

    【其实爱一个人很容易,遇到对的人,就这样一见钟情,二见倾心,三见相伴不相离。】他们第一次见面在灾区,她是心理辅导的专家,他是灾区医生,他的目光停留在那个即使灰头土脸也笑容依旧的女孩身上,就此郁暖的名字写进了纪言旭的生命;第二次见面在医院,她是舍己救人的英雄,而他是替英雄包扎的医生,她爱上了他的字,古语有云“字如其人”,郁暖深以为然;第三次见面在餐厅,她在相亲求助于他,从此,那个叫郁暖的女孩缠上了叫纪言旭的男孩。很久很久以后,她问:如果郁暖爱纪言旭是命中注定,那纪言旭对郁暖呢?他轻抚她的脸颊,答:已深入骨髓,不可自拔。有一条路叫做余生,上面布满荆棘,风雨飘渺,而我希望和你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