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5000000018

第18章 管窥蠡测——唐宋诗歌书法论文集(2)

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内者,圣贤之高致也。(《题笔阵图》)书法虽然借助点画,即“笔墨之迹”来表达,但受“外物”有形之体所限制,不能完全而真实地展现书家主体精神。所以苏轼认为要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内”,在有形的点画之中突出内在的、无形的思想与精神。在作书时要使思想纯一,心无杂念,就可以达到书写之自由境界。“心忘其手手忘笔,笔自落纸非我使”(《小篆般若心经赞》),在这种“心手相忘”状态下字就会自由流淌而出,甚至不需要自己去驱使,其作品也自然飘逸,超出法度,达到自由的境界。

苏轼的任性而为首先表现在他在任何环境中只要兴起,便可挥毫泼墨,丝毫不为外物所束缚,他自己记述道: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书舟中作字》)后人亦有记载:

东坡先生虽天材卓逸,其于书画二事,乃性所笃嗜,到处无不以笔砚自随。海南老媪,见其擘灯心纸作字……其在黄州,偶途路间,见民家有丛竹老木,即鸡栖豕牢之侧,亦必就而图之。所以逸笔草草,动有生气,彼固一时天真发溢,非有求肖之念也。《六研斋笔记》卷二。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轼对书法的喜爱程度。东坡天真自由,毫不做作,兴致到了,即使用“灯心纸”也能作字;看到好的景致就去描绘,甚至在“鸡栖豕牢之侧”也毫不在意。“彼固一时天真发溢,非有求肖之念也”,这是苏轼本性的真实流露,所以自然真率,“动有生气”。苏轼还能保持镇定平稳的心境,丝毫不为外物所累,不为外物侵扰。在惊涛骇浪之中,在飘摇不定的小船上,他也能“作字不少衰”,这份定力非一般人所具有。“吾更变亦多矣”,苏轼经历了政治上的起起浮浮,最后心境趋于平淡,已处乱不惊,在这样的心态下作字自然会少些形体约束,多些真情流露。

文同和黄庭坚等人也曾记载苏轼这种任性而为的情形,文在《往年寄子平》《丹渊集》卷十七。诗中写道:

虽然对坐两寂寞,亦有大笑时相轰。

顾子心力苦末老,犹弄故态如狂生。

书窗画壁恣掀倒,脱帽褫带随纵横。

喧呶歌诗叫文字,荡突不管邻人惊。

黄庭坚亦在《题东坡字后》中记载:

元祐中锁试礼部,每来过见案上纸,不择精粗,书遍乃已。性喜酒,然不能四五龠已烂醉,不辞谢而就卧,鼻鼾如雷。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义味,真神仙中人,此岂与今世翰墨之士争衡哉!

东坡为人狂放自适,秉性天真自然,将自己的真实本性完全融入到翰墨丹青之中。从他笔下可以看到一个活脱脱的人,体悟到他那真率的性格和天真自然的本性。

苏轼对自己酒后作字也颇为得意,曾自诩道:“仆醉后,乘兴辄作草书十数行,觉酒气拂拂,从十指间出也”(《跋草书后》),“吾醉后能作大草,醒后自以为不及。然醉中亦能作小楷,此乃为奇耳”(《题醉草》)。后人对苏轼这种任性而为的书风大加赞赏,认为深得笔法之妙,楼钥《东坡醉中书〈对客醉眠〉诗》、钱泳《宋四家书》都有很高的评价。其实苏轼的“醉中醒”就是其“无意为书家”,并不刻意追求在书法方面有什么惊人造诣,而是真正把书法作为遣怀的手段,将自己的情感在笔端倾诉出来。只有这样的豁达情怀,才能在作字时心无旁骛,才是自己真实情感的表达。若把心思都放在点画之上,放在如何写好字上,反而写不出好字了。犹如庄子所云之“有所待”,则为外物所累,就不能达到自由的境界。苏轼深谙此理,所以他将书法重点放在对“意”的追求上,此乃“书家玄妙”!

苏轼自己常常表示并不刻意作书,乃是无意为之。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次韵子由论书》)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两行亦偶尔。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灵卉……洗墨无池笔无冢,聊尔作戏悦我神。(《戏书》)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试笔》)对于苏轼追求的自由创作状态如何理解?王水照先生指出:“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在苏轼的心目中,已不是一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而是一种对人类本体的根本追求。”王水照:《苏轼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3页。王运熙、顾易生二位先生指出:“他深感有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天职,其意见的发表也自然是真率而无所讳忌。这种精神,体现于文艺思想便是将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批判性与崇尚创作的自由,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45页。苏轼不单是在文学作品中,在他的书、画中都是倡导创作自由,张扬主体的人性,“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就形成了自己任性而为的创作态度。

其实苏轼并非不懂书、不善书,他只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作书、评书,以期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寻求对书法真谛的体悟。“苏轼书论中提出的‘法无定法’的观点显然受到了禅宗‘无住’思想的影响。佛教尤其是禅宗‘无住’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对万事万物的观察采取灵活万变、不主故常的态度。这种方法及‘流动’、‘不主故常’的思想,对苏轼书论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意义。”杨疾超:《苏轼书法思想成因初探》,《黄冈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第52—57页。从上引东坡诗句中可以看出他对书法之喜爱,甚至是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中了。东坡认为如果刻意追求点画形式,就会被束缚住手脚,为形所累,则难以真正展示书家的思想意蕴。所以他在这种极放松的状态下,让自己的审美观与情绪自然流淌在笔墨之中,这样点画之间也就有了灵性,“神”也就出来了。

苏轼这种任性而为的书风还表现在书写技巧上,“他具体的做法是:别人运笔骏快,他反而迟缓;别人结构精巧,他反而肥扁;别人强调中锋,他反而偃卧;别人用墨适中,他反而浓稠。于是创造出一种别开生面、颇具个性的书法形象”。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第117页。对于苏轼在书写姿势、用墨等方面的特点,前人均有所记载,郭畀在《题〈苏文忠公九辩帖〉》中云:“东坡先生中年爱用宣城诸葛丰鸡毛笔,故字画稍加肥壮。”张丑:《清河书画舫》卷八下。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前集卷十七亦云:“东坡每属词,研墨几如糊,方染笔,又握笔近下,而行之迟,然未尝停辍,涣涣如流水,逡巡盈纸。或思未尽,有续至十余纸不已。”

苏轼对执笔姿势也有自己的见解:“知书不在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其法度,乃为得之”(《书所作字后》),“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此语最妙”(《记欧公论把笔》),这是尽量弱化笔在手中的感觉,以使运笔自如,思想感情能充分融入到点画之中。如果这样作书,必然飘逸,有神韵。苏轼这种书风的形成同其任性而为的性格特点紧密相连,同其追求书法中的“意”、追求个体精神的体现密切相关。

但东坡一味追求不悬腕,使字不能完全舒展开,大大限制了这种神韵的展现,不能真正达到飘逸的感觉。就连多方维护苏轼之书的黄庭坚对此也经常流露出批评之意,在《跋东坡水陆赞》中云:

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又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子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

表面看来山谷似乎在维护东坡,但“西子捧心而颦,虽其病处乃自成妍”,无疑说东坡字乃是一种病态美,是有缺憾、非正常的。我们是欣赏健康的西施还是“捧心而颦”的西子?不言而喻,自是前者。不能因苏轼的地位高而盲目去追求一种畸形的、病态的美,这样的审美心理是不健康的。再如山谷如下的评价,亦可看出他对东坡书的态度:

公书字已佳,但疑是单钩。肘臂著纸,故尚有拘局,不敢浪意态耳。(《与党伯舟帖七》,《山谷集·别集》卷十八)古人虽颠倒,书亦四停八当。凡书字偏枯皆不成字,所谓失一点如美人眇一目,失一戈如壮士折一臂,不审信之否?(《与载熙书》,《山谷集·别集》卷二十)东坡不善双钩悬腕。(《跋东坡论笔》)

东坡尝自评作大字不若小字,以余观之,诚然。然大字多得颜鲁公《东方先生画赞》笔意,虽时有遣笔不工处,要是无秋毫流俗。(《题东坡大字》)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跋自所书与宗室景道》)黄庭坚对东坡执笔姿势、用墨、点画等均作了批评,“不善双钩悬腕”、“遣笔不工”、“用墨太丰”等都是东坡书法中的硬伤,尤其是“凡书字偏枯皆不成字”的批评更是尖锐。由于东坡在书写方法上有这样的缺点,所以其书“尚有拘局,不敢浪意态耳”。山谷时而说东坡字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时而说“书法娟秀”,如此自相矛盾的评价,乃是出于对东坡字的不满而作的掩饰之词。我们看山谷之书,点画尽量向外伸展,追求一种个性的张扬,同东坡的风格是不同的。苏、黄二人在艺术审美观和文学观上的差异很明显,比如苏轼一直力捧蔡襄,奉为“本朝第一”,而黄对蔡的评价则一直不是很高。苏、黄对彼此书法中的缺点也是很了解的,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记载:

东坡尝与山谷论书,东坡曰:“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大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虾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

此虽二人玩笑之言,但可看出山谷对东坡书风的不满,竟敢当面直陈,而东坡亦“以为深中其病”,但却终不见改意,反而自我辩解:“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历代对东坡之书赞誉者众多,批评者亦有之,大多从个人审美角度出发,也有因时代、审美价值观不同而形成争论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艺术欣赏来说,无所谓对或错,既不能因东坡字中的缺点而抹杀其书法的艺术成就,也不能因东坡的个人魅力而盲目抬高其书法,讳谈缺点。“字如其人”,点画之中尽显书家的思想性格与艺术价值观念。苏轼任性而为的性格表现在书法中是突破成法,风格自然飘逸,追求点画之外的“意”的体现,其价值在点画之外;表现在诗歌中是不注重格律、字句的推敲,不刻意雕琢,风格流畅自然,追求“言外之意”,其价值在文字之外。书法创作有一定规律,书法作品会将书家的情感有意无意地掩盖起来。而诗歌也是一样,由于格律、字数等限制,不可能充分表达出作家的全部情感,欣赏者只能借助有限的点画或语言载体来揣摩、理解创作主体的本意与思想。苏轼在书法中力求将隐性的思想感情显性化,将创作主体情感尽可能多地传递出来。

但苏轼并不是完全不讲“法”,其书与诗都是在一定限度之内的自由挥洒,并没有超出文学艺术允许的规律范畴。“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法度和自然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法度是指创作的具体规则,它是前人创作经验的总结,任何人在创作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但是文学艺术创作又不能完全受其控制,循规蹈矩,亦步亦趋,从而丧失自己的革新、创作精神。苏轼对此有深刻的体会。”“‘无法之法’也就是自然之法。任其自然而不违背艺术创作的规律,看似无法而又有法,这才是最高的法。”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27—28页。也正因为如此,苏轼那些自由挥洒之作品并不是信手涂鸦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才为后人所接受。

二、内在修养的重视

苏轼认为外在的书写技巧和内在的精神展现同样重要。“苏轼作为一位‘全能’作家,他是杰出的艺术技巧综合论者。他的‘体兼众妙’,既包括某一艺体内部的诸种技艺的综合,也包括了各种外部艺体的多项表现技巧的综合。但苏轼决不是一位纯艺术技巧综合论者,他特别强调‘技道两进’的命题,认为作家的思想性与技巧性应是紧密结合、统一而互进的。因而苏轼的‘兼百技’是包罗万象的,他甚至包括人生观、审美观、哲学观乃至作家的人品、气节、志趣、创造思维能力等。”朱靖华:《苏轼的综合论及综合研究苏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12—116页。所以苏轼对“技”的追求并不妨碍对“道”的表现;反之,对“道”的追求也并不否定对“技”的重视,应辩证、融合地看待这个命题。

1.“技道两进”——重视内在修养

苏轼虽然尚“意”,作书时任性而为,但他同样重视对书法基本功的训练。东坡认为若想写好字,必须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鹜远、盲目求新,他对此多有论述:

书法当自小楷出,岂有正未能而以行、草称也?(《跋君谟书赋》)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是道也。(《跋陈隐居书》)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书唐氏六家书后》)东坡指出,学习书法应从小楷入手,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行、草书。如果越过楷书,直接学习行、草书,就像“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未能行立而能走”一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苏轼还对字的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跋王晋卿所藏〈莲华经〉》)苏轼对字的结构的看法无疑是正确而辩证的。楷书最忌呆板,程序化,无生气,是以“难于飘扬”;草书又忌过于浮躁,无章法,是以“难于严重”,“患无法”。大字要写得“结密而无间”,方显得紧凑,给人以整体浑一的感觉;小字要写得“宽绰而有余”,才不显得“局促”,字才能生动。

作书光追求技法是不行的,还要有内涵。苏轼在《跋秦少游书》中指出:“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这里的“技”当指技法,技艺;“道”为何指?笔者尚不敢下确论。但从秦观书法进步、诗歌也随之进步来看,当指相关的知识、修养。具有了技法上的成熟,再辅以相关的知识、修养,书法和诗歌才能有所提高。

另据《乐静集》卷九载李昭玘《跋东坡真迹》:

昔东坡守彭门,尝语舒尧文曰:“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李福顺编:《苏轼论书画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210—211页。

这里的“识”、“见”、“学”当即为上文东坡所说之“道”,是辅以点画之中,同“意”一起展现出来,也同苏轼一贯提倡的展现书家内在精神一致。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苏轼虽提倡以“意”为主,但他深知好的基础对展现“意”之重要性。清人冯班在《钝吟书要》中一语道破了其中奥妙:“宋人作书多取新意,然意须从本领中来……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黄简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354—355页。苏轼作为一个诗、书、画俱佳的旷世奇才,对此应是领悟颇深的。

苏轼提倡“技道两进”,并不是指多读书才能写好字,很多学者对此产生误解,比如苏轼在《题二王书》中云:

同类推荐
  •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

    《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一书为我们展示了出自普通家庭的三代女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如何以一脉相承的理想追求,来完成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作者余德庄历时六年的倾力之作,为中国作协和重庆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生命的接力如此美丽》是一本中国女人书。书里的一家三代女人皆善良、坚强、聪颖,吴雅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女儿雷吟是加拿大的数学天才。书中记载了她们的奋斗历程,在战争动乱、家庭变动中她们始终以自身的奋斗来抗击外界的纷乱。而书中的历史背景和呈现出的价值观,皆有我们及长辈所走过的历史痕迹。
  • 萧红评传

    萧红评传

    萧红,以《生死场》《呼兰河传》等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萧红在世界上仅生活三十一个春秋,但她以炽热的生命之火,熔铸出了近百万生动清丽、富有民族精神的文字。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戏剧,萧红的笔端,始终闪动着现实主义的风采。这为她在国内外读者心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本书叙述了萧红那令人叹惋、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文字细腻、精致,对传主不同时期心理的体察精到、入微。同时,本书作者在全面占有大量而翔实的史料,以及丰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良好的学术训练,以独到的眼光予以观照,澄清了此前萧红研究中的诸多讹误。
  • 梦里天堂:一城一景一味

    梦里天堂:一城一景一味

    这是一部享受旅行的书,记录了一个人背着行囊游走的独特感悟。笔者带着相机、带着一颗流浪的心,一路走走拍拍,记录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描述了在路上的状态,那是对时间和生命的致敬,是一种熨烫灵魂的享受。本书主要讲述旅行途中所际遇的名山大川、古城名都和对逝去生活的怀想,以及行走中的点点滴滴,虽然不太成熟,却是心灵的真实反映。全书分为倾城之恋、梦里天堂、追踪前贤、跋山涉水、四方吃食五个部分,抒发了作者的人生感怀。一路行来,既完成了现实世界里的位置移动,又进行了历史时空中的思想驰骋。
  • 让生命燃如烈焰

    让生命燃如烈焰

    本书作者从小爱好诗歌诗词,这是作者十几年来的心血,本书选了作者近百首诗词,作者从不同角度的歌颂了人类的美好情感和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歌颂爱情。诗词从写作手法上很新颖、独到、成熟,是一本有学术价值的好书。
  • 长治大事记

    长治大事记

    五千多年前,炎帝在上党完成了中华民族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重大转折。炎帝之女女娃,随父治理水患,不幸溺水身亡,化作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发鸠山在长子县,山上的灵湫庙即为纪念女娃而建。
热门推荐
  • 竹马伴我行

    竹马伴我行

    沈清清从小身边就有一个竹马,这个竹马很宠自己,唯一一个缺点就是管的比她妈还多。陆鹤秋从小就有一个喜欢的人,那就是隔壁的小青梅,从小到大都看管着,以防万一被人勾走。
  • 一盒彩虹糖

    一盒彩虹糖

    【文案暂定/双向救赎/豪门私生子VS女团ACE】喻初是当红女团ace,公认的神颜和近乎完美的业务能力,让她有实力与一线明星比肩。近几年,喻初开始转型演员。站得越高,跌的越惨。不少人想要踩着喻初上位。几乎是同一时间,关于的喻初几条热搜登上首榜。#爆!当红偶像喻初深夜出入会所!##沸!喻初后台!#网络暴力向来残忍,不难想象是什么让一个爱笑眼睛带光的女孩子,变成这样,沉默不语,没有情绪波澜的模样。联系了远房亲戚,喻初被送到一个网络发展很慢的小县。而她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在这个小县度过的。因为她遇到了那个可以为了她不顾一切的人。喻初:一直忘了告诉你,我有多幸运,遇见的是你。江骤:我的女孩眼中的月亮坠落了,连带着那些星星尽数跌入黑暗,再无月暮温柔。不过没关系,我还是爱她。 又名《不期而遇见的你》【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很久之前就想写的一篇文,有些瞎扯淡。
  • 蜀山中兴计划

    蜀山中兴计划

    拜入蜀山的第一天,谢安就成了蜀山掌门。山门被人攻灭,弟子尽数惨死。开局一柄剑,一只猫,一个小萝莉。开启蜀山中兴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红飞过

    乱红飞过

    暗恋的俏学妹,送“货”上门了!妖娆的红粉情人,夜晚主动作陪了,龌蹉的蓝颜知己,熬夜研究的“泡女计划”,终于派上用场了!从此,诱惑,刺激,妹子应有尽有的小日子,将来势汹汹!他一初生小男人又如何,男女那点事儿,他一样玩得有“声”,又有“色”!
  • CEO老婆不易做

    CEO老婆不易做

    修真界天才楼小妖因缘际会到了现代,不仅没有被穿越的“后遗症”击倒,而且还得遇“良人”。难道现在流行救人一命就要以身相许吗?拜托他是男的好不好?“老婆,这是我们全部家当,你收好。”魏延一脸宠溺的看着楼小妖。后者,难道他又想双修吗?魏延:“老婆,我真的很爱你,你知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楼小妖:“知道,我也喜欢你”送来的玉石!
  • 夜先生和亦小姐

    夜先生和亦小姐

    夜烬绝曾是叱咤顶级拳市的头牌拳王,用五年时间回到(高中恋人)亦真身边,两人共同面临水深火热的集团内斗。神秘书信暗藏玄机,残酷真相伴随着危险悄然而至。夜父的意外死亡,陷害的接踵而至,火灾现场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历经磨难再度相逢的两人,能否重拾起最初的勇气?会有虐,结局甜。
  • 玄元剑歌

    玄元剑歌

    诸天万界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天道衰落,轮回崩坏。在这阴谋与诡计的罗网中,林宇轩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剑道,他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爱与恨的离歌,因与果的轮回。我只愿用三尺青锋,来斩断这世间一切虚妄!
  •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用忠臣掌权,按能力重用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忠诚”和“能力”为关键词,从企业人事管理的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企业领导识人、择人、用人、管人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熟悉各种性格人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重用和引导,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并进一步完善企业人事管理机制。
  • 梦色糕点师之星辰馨恋

    梦色糕点师之星辰馨恋

    天野莓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后,与樫野真到安利老师推荐他们去英国的伦敦,在伦敦,他们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