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5000000024

第24章 管窥蠡测——唐宋诗歌书法论文集(8)

山谷同时还指出,诗、书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主体精神的“俗”与“不俗”,如《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其二中对李夫人所画墨竹进行评赏,但结语仍归为李夫人有如大丈夫般胸襟开阔,首先是缘自人之“不俗”,才至所画墨竹之“不俗”。山谷以主体精神之免“俗”为文艺思想核心的观点表达得十分清楚。

山谷在《论诗》中指出:

谢康乐、庾义城之于诗,炉锤之功不遗力也。然陶彭泽之墙数仞,谢、庾未能窥者,何哉?盖二子有意于俗人赞毁其工拙,渊明直寄焉耳。(《山谷集·外集》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山谷赞赏的是陶渊明不在意“俗人赞毁其工拙”,只是自然地表达己意、抒发真情实感,才取得如此成就。从中可以看出,黄庭坚认为诗、书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主体精神的“俗”与“不俗”。“不俗”首先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诗只有在表现这种人品和修养时,才能有不俗的风格。他一再强调艺事的精深华妙、风格的超迈流俗,归根结蒂取决于创作者的道德修养。有的学者对山谷所倡言的“不俗”作了归纳,指出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抒写个人情怀的抒情诗;其二是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其三是描述绘画、音乐、书法等艺事的诗。它们不仅再现了艺术的意境美,而且寄寓了诗人的精神怀抱。如题画马、画鹰寄托着人材际遇的感慨,题山水则蕴含着田园之思,题松竹则高扬着节操之美。这类诗还写出了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的精神风貌,表现他们惊世绝俗的才气和嵚奇磊落的情怀。这三个方面归结为一个总的主题,即表现所谓“不俗”的精神境界。黄宝华:《黄庭坚选集》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10页。

黄庭坚也以实际创作来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如《观王主簿家酴醿》:

肌肤冰雪薰沉水,百草千花莫比芳。

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炷炉香。

风流徹骨成春酒,梦寐宜人入枕囊。

输与能诗王主簿,瑶台影里据胡床。

古人常用美人与花互喻,山谷此诗别出心裁,用美男子与花互喻。《语林》曰:“何平叔(晏)美姿仪,而绝白。魏文帝疑其着粉,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随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山谷用何晏之汗出状比喻酴醿为露水打湿。又东汉荀彧为尚书令,其衣带上有香气,人称为“令君香”。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云“谢郎衣袖初翻雪,荀令熏炉更换香”。山谷用荀彧的香气比喻酴醿之香。不论此喻是否恰当,但山谷追求与众不同、力避流俗的态度非常明显。

2.“韵”为文艺品评标准的确立

黄庭坚所推重之“韵”已非单纯的字句、点画,他同时强调主体内在学识修养对诗、书创作的影响,在品评诗歌、书法时常常提及“韵”字,将字是否有“韵”作为一个重要标准。

(1)“韵”字辨析

“韵”字在黄庭坚的文、诗及词作正文中共出现83次,其中文中出现65次,诗中出现17次,词中出现1次。《说文新附》:“韵(韻),和也。从音,员声。”其本义指和谐的声音。《玉篇零卷·音部》:“韵,《声类》:‘音和曰韵也。’”魏晋时期“气”由最初之云气发展至人之精神本貌,进而引申至文章中。曹丕《典论·论文》中“文以气为主”使这一哲学名词正式进入文学领域。“韵”之演进与“气”类似,由最初的声音到人之情趣、风度,《洪武正韵·震韵》:“韵,风度也。”《抱朴子·刺骄》:“若夫伟人巨器,量逸韵远,高蹈独往,萧然自得。”《世说新语》中则更多地用“韵”品评人物,“韵”进而发展至艺术品的风格或神情。《颜氏家训·名宝》:“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言,面向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南齐谢赫《古画品录》中更明确提出“气韵生动”的观点,使“韵”字由品评人转化到品评书画作品。唐代一直延续这一提法,更多地在品评书画中使用“韵”字。至宋,艺术家们更多论及“韵”字,如苏轼《论沈辽米芾书》:“近日米芾行书、王鞏小草,亦颇有高韵。”黄庭坚在诗论与书论中对“韵”字作了更深入地阐释。

最早对黄庭坚的“韵”作出深入阐释的是他的后学范温,《初论》中已有所论及,此不赘述。

(2)诗、书以“韵”为主

“韵”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不俗”属于人格品位的价值判断。在山谷书论中,两个概念常有所交融互用,在文学与艺术之间寻求艺术思维体系的建立,两者不可混用,这是不错的;但“不俗”也是一种人格美,则与“韵”往往有相近、相通的一面。“雅”是“不俗”,“韵”也是一种“不俗”。

诗颂要得出尘拔俗,有远韵而语平易。(《与党伯舟帖七》,《山谷集·别集》卷十八)张志和《渔父词》雅有远韵。(《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第326页。

对于诗歌、书法作品的品评,最初接触的当然是字句、点画,进而攫升到内在的气韵。“曰‘气’曰‘神’,所以示别于形体,曰‘韵’,所以示别于声响。‘神’寓体中,非同形体之显实,‘韵’袅声外,非同声响之亮澈;然而神必托体方见,韵必随声得聆,非一亦非异,不即而不离。”钱锺书:《管锥编》,第1365页。钱锺书先生精妙的论述,指出“气”、“韵”首先都要依托外在的诗句、点画,既不能将外在形式等同于内在的气、韵,又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黄庭坚所推重之“韵”已非单纯的字句、点画,他同时强调主体内在学识修养对诗、书创作的影响,在品评书法时常常提及“韵”字,将字是否有“韵”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如他在《题东坡小字两轴卷尾》中评价苏轼书:

此一卷多东坡平时得意语,又是醉困已过后书,用李北海、徐季海法,虽有笔不到处,亦韵胜也。(《山谷题跋》卷五)山谷认为东坡的字,在点画方面纵有缺憾,“有笔不到处”,但只要有“韵”,能够将书家的主体精神充分表达出来,就是优秀的书法作品。

再如《跋常山公书》:

前翰林侍书王著书《乐毅论》、及周兴嗣《千字》,笔法圆劲,几似徐会稽,然病在无韵。(《山谷题跋》卷五)再如《跋崔公巽所藏石刻》:

《乐毅论》……完书者,是国初翰林侍书王著写,用笔圆熟,亦不易得。如富贵人家子,非无福气,但病在韵耳。(《山谷题跋》卷四)再如《跋周子发帖》:

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自胜李西台、林和靖矣。盖美而病韵者王劲而病韵者周越,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功也。(《山谷题跋》卷五)山谷批评王著、周越二人书“无韵”,原因是二人胸次不够宽广,并不是功夫不到或笔法不好。那么怎么能做到“书不病韵”呢?山谷认为应“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跋周子发帖》),此处所重之“韵”涉及到书家内在学识、修养等,而非点画等外在介质。

黄庭坚在《论书》中又进一步指出二者关系:“笔墨各系其人工拙,要须其韵胜耳。病在此处,笔墨虽工,终不近也。”山谷认为每个人字的“工拙”与否并不是最根本的,重要的是以“韵胜”,把内在之“韵”放在首要位置。他所追求的“韵”是指通过点画等外在媒介传达出来书家内在的修养、精神,是含蓄的,不一定能明确言说但能感受到,即范温所云“有余意”。

黄庭坚重“韵”思想在评论文艺作品时都是一致的,在《题北斋校书图后》中云:

往时在都下,驸马都尉王晋卿时时送书画来做题品,辄贬剥令一钱不直。晋卿以为过。某曰:“书画以韵为主。足下囊中物无不以千金购取,所病者韵耳!”收书画者,观予此语,三十年后当少识书画矣。(《山谷集·别集》卷十)在《题摹〈燕郭尚父图〉》又云:

凡书画当观韵。往时李伯时为余作《李广夺胡儿马》,挟儿南弛,取胡儿弓引满以拟追骑。观箭锋所直,发之,人马皆应弦也。伯时笑曰:“使俗子为之,当作中箭追骑矣。”余因此深悟画格。此与文章同一关纽,但难得人入神会耳。(《山谷题跋》卷三)山谷将书画中所倡导的“韵”,引申到文章中,以是否能达到“引而不发”之境界,是否具有内在回味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赋予了文学艺术以立体感觉,而非平面化的。欣赏者在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时,应着力揣摩其中蕴含之深意,去探求“言外之意,味外之旨”,去体味“韵”。不论是山谷还是东坡,都能够找到文学与艺术相通之处。东坡提倡“意”,山谷追寻“韵”,究其根源,都是作家主体精神在作品中之体现,至此才能够透过作品表面去探求创作主体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只有真正了解了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才能认识到其作品的真正价值。

黄庭坚以多读书、提高主体学识修养为获得和孕育“韵”的途径。前引“若使胸中有书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不病韵”,指出通过多读书可提升书家内在学识修养,那么展现在外在点画上就“不病韵”,也就“不俗”了。黄庭坚认为作诗同写字一样,只有多读书,才能“不俗”,通过山谷对他人诗作评价可以看出这点:

余尝评景文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书刘景文诗后》,《山谷题跋》卷二)“缺月挂疏桐……寂寞沙洲冷。”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跋东坡乐府》,《山谷题跋》卷二)所送新诗,皆兴寄高远,但语生硬不谐律吕,或词气不逮初造意时,此病亦只是读书未精博耳。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不虚语也。南阳刘勰尝论文章之难云:“意翻空而易奇,文征实而难工。”此语亦是。沈、谢辈为儒林宗主时,好作奇语,故后生立论如此。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观杜子美到夔州后诗、韩退之自潮州还朝后文章,皆不烦绳削而自合矣。往年尝请问东坡先生作文章之法,东坡云:“但熟读《礼记》、《檀弓》,当得之。”既而取《檀弓》二篇读数百过,然后知后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如观日月也。(《与王观复书三首》之一,《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四部丛刊》本。

予友生王观复作诗,有古人态度,虽气格已超俗,但未能从容中玉佩之音,左准绳、右规矩尔。意者读书未破万卷,观古人之文章未能尽得其规摹,及所总览笼络,但知玩其山龙黼黻成章耶。故手书柳子厚诗数篇遗之,欲知子厚如此学陶渊明,乃为能近之耳。如白乐天自云效陶渊明数十篇,终不近也。(《跋书柳子厚诗》,《山谷题跋》卷二)高子勉作诗,以杜子美为标准,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而充之以博学,行之以温恭,天下士也。(《跋高子勉诗》,《山谷题跋》卷二)龟父笔力可扛鼎,它日不无文章垂世。要须尽心于克己,不见人物臧否,全用其辉光以照本心。力学,有暇更精读千卷书,乃可毕兹能事。(《书旧诗与洪龟父跋其后》,《山谷题跋》卷六)如子苍之诗,今不易得,要是读书数千卷,以忠义、孝友为根本,更取六经之义味灌溉之耳。(《与韩纯翁宣义书二首》其二,《山谷集·外集》卷十)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论作诗文》,《山谷集·别集》卷六)从上引材料可以看出,山谷认为作诗要以学问为基础才能有“韵”,才能“不俗”。他一方面推崇陶渊明的“自然”,另一方面又强调学问修养,其实二者已形成了矛盾,陶诗往往不加修饰,任性而为,山谷也反对雕琢,但又强调学识,要进行不露痕迹的模仿和修饰,也试图掩盖模仿和修饰的痕迹。山谷又提出以“拙”来同流俗“巧”相区分,“拙”即不加雕饰,任性自然,但如何将“万卷书”、“学问”化为“拙”,同时在平淡自然的形式中彰显出来,则颇费思量了。

黄庭坚指出,诗人具有了深厚学识修养再发而为诗,则能应对自如。他在《答秦少章帖六》之六中云:

熟读前所惠诗卷,如公辟祭文,语气甚善,诗句极有风裁,可喜!合处便似吾少游语,然恨工在遣辞,病在骨气耳……文章虽末学,要须茂其根本,深其渊源,以身为度,以声为律,不加开凿之功而自闳深矣。公诚以此言为可,则犹有一物为公道之。二十年来,学士大夫有功于翰墨者为不少,求其卓然名家者则未多,盖尝深求其故,病在欲速成耳。夫四时之运,天德也,不能即春而为冬,断可识矣。(《山谷集·别集》卷十六)黄庭坚认为要想作好文章,一定要“茂其根本,深其渊源”,也就是多读书,提高学识修养,那么好的文章就会自然显现出来,就会“不加开凿之功而自闳深”。而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就像“四时之运”一样,自有其内在的规律,不能由春天直接到冬天。

另《答王子飞书》中云:

陈履常正字,天下士也。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络脉有开有塞,而至于九州涤源、四海会同者也。其作诗渊源,得老杜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至于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论事,救首救尾,如常山之蛇,时辈未见其比。(《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又《答洪驹父书三首》中云:

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终始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二、诗、词、书之三重互补

1.对文艺创作的反思

黄庭坚自被贬黔州以后,“句法尤高,笔势放纵,实天下之奇作,自宋兴以来一人而已矣”《山谷黄先生别传》,《适园丛书》本……后人亦有同感,如杜禧在《跋〈松风阁诗〉》中云:“山谷黔南之后,诗文字画尤为殊胜”水赉佑编:《黄庭坚书法史料集》,第384页……在书法方面,黄庭坚更是全面总结了自己前期作品,无论是在学习古人,还是在用笔、求韵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反思。如《自评元祐间字》:

往时王定国道余书不工,书工不工是不足计较事,然余未尝心服。由今日观之,定国之言诚不谬。盖用笔不知禽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山谷题跋》卷五)山谷对自己元祐间字“不知禽纵”进行了检讨,得出字中应有“笔”的结论,由是笔法大进,书风有所改变。表现在字形上,笔画尽量向外伸展,追求一种张扬的气势,即苏轼所谓“树梢挂蛇”字体。其晚年作品真正代表了山谷的书风。

随着生活境遇的变化,黄庭坚越发深思己书。山谷之反思已由点画深入到笔意,由外在的形深入到内在的神,追求一种心手相应感觉。正因为这样深入反思,山谷书法方得大进。

山谷在《书自作草后》中自称晚年“得草书三昧”:

绍圣甲戌,在黄龙山中,忽得草书三昧“昧”疑为“味”。,觉前所作太露芒角。若得明窗净几,笔墨调利,可作数千字不倦。但难得此时会尔。(《山谷题跋》卷五)明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六亦记载:

公(黄庭坚)尝自评元祐间书,笔意痴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又云:“绍圣甲戌,在黄龙山中,忽得草书三味,则晚年之笔与少时固异矣,安得以故我求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艺术上的顿悟,必然有其长期积累,黄庭坚不论是在黄龙山悟得“草书三味”,还是在三峡见荡桨而悟笔法,都是其常年勤学苦练、又不断思索之结果。对此清孙承泽《砚山斋杂记》卷二认为:

昔人云羲之五十书成,黄山谷亦自绍圣乙亥谪黔中,得藏真《自序》于石阳林宗,落笔顿觉超异,时五十余矣。老而好学,犹足名世。书此自箴,无以年自弃也。

“老而好学”是山谷晚年书艺精进的重要原因。一个人随年龄不断增长,阅历不断增加,书风必然会发生变化。山谷晚年多历磨难,见识、心境自不比早年,加之他常年勤学苦练,时时反思,书法大有长进自在情理之中。

同类推荐
  •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感悟人生——回味无穷的99个感动

    古今中外,但凡事业有建树者,无不都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靠别人的施舍是永远不会成功的。20年以前,一位在企业界非常成功的先生将他的两个儿子送到外地上学,其中的一个就读维吉尼亚大学,另一个就读纽约的一所学院。
  •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埋在花盆里的真情

    《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是从全国著名通俗文学作家叶雪松先生已发表的温暖故事作品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温暖的故事:埋在花盆里的真情》里这25篇故事,有数万字的中篇,有数千字的短篇,多角度,多侧面描绘了让人落泪的人间真情,读之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或掩卷深思,或催人泪下,无疑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
  •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情诗:<雅歌>赏析

    所罗门的《雅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诗歌集之一,作者是公元前960年登基的以色列王所罗门。历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文人雅士对《雅歌》进行了许多美好的解读,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但《雅歌》真的只是在讲所罗门与书拉密女的爱情吗?
  • 朱湘全集·译作卷(二)

    朱湘全集·译作卷(二)

    译作卷(二)收录了朱湘翻译的《番石榴集》(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 青春的序曲

    青春的序曲

    本系列丛书共三册,分别为:《飞翔的蒲公英》《青春的序曲》《遇见墨香》,是一位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深圳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习作精选,题材多样,包括散文、随笔、诗歌等;内容广泛,不仅有对大自然的观察、赞美,还有对生活小事的反思,对亲情的歌颂,对故乡的思念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感情细腻、真挚。
热门推荐
  • 柳枝记

    柳枝记

    养女好似亲生女儿,亲生儿子却还不如养子。在利益、权势面前,亲情也会变的丑陋;在真情、良善面前,陌生的心也会慢慢靠近。一场正义与丑恶的较量正在慢慢展开,是非对错在人性的贪婪与欲望面前显的如此重要。如果是你,能否在一切到来之后坚守原则,不失本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修炼系统

    至尊修炼系统

    穿越异世,成为万年难得一见的废物,丹田还被人废了。这都不是事,他拥有至尊修炼系统。系统在手,天下我有。杀怪升级?杀人也能升级。完成系统任务,还能够抽奖。抽到战技灵宝自然实力大增。万一要是抽中人物,绝对能够分分钟踏上人生的巅峰。
  • 穿越小女有点甜

    穿越小女有点甜

    女主沈衾通过魔镜看到自己前世,自己被渣男陈子安害得家破人亡。女主不甘如此,说通魔镜穿越到自己的前世与渣男相遇之时,誓要报复渣男陈子安,不料却与男主苏暮景意外相爱………
  • 缘分天注定:公主的使命

    缘分天注定:公主的使命

    灵界的二公主——灵千寒,因为使命而来到了人间界,她遇到了她最好的朋友,也遇到了她最爱的人,不过缘分天注定,每个人都是一条弧,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弧才能凑成一个整圆,才有了缘。两条弧在一起,成为的也许是亲情,也许是友情,也或者是爱情。或者找到的弧不是最美丽的弧,但至少是最适合的弧,是最难以忘怀的弧,是心悸的弧,是魂萦梦牵的弧…………
  • MC武道风云

    MC武道风云

    minecraft大陆,在某一天世界法则发生改变,从生存创造的世界变成了武道世界...一位武学天赋中等的少年横空出世,立志追求武道极致,然而因为竞争的激烈,世家弟子的阻扰,武学强者的借武欺人.....
  • 人品不太好

    人品不太好

    长得不丑,身材不差,还算有才,家境良好,这么好的姑娘去哪里找?除了人品有点差……不对,是非常的差!比如:提拉米苏:为什么我一上来就死了?还有,为什么我成男的了?再比如:(师父)七叶:你一直没入职不会就是因为点不了吧还有:提拉米苏:密码是ilovesxm==谢谢师父师父:你love……S`M??再比如:提拉米苏:妖精大婶请息怒……错了错了……是大神不是大婶……还有:提拉米苏:在绯闻前女性朋友的婚礼上,新娘不是我,新郎不是我,甚至神父都不是我,我只是一名小小的轿夫……啊!苍天无眼啊!比如:提拉米苏:师父师父~我娶了师祖你就要叫我师娘啦哇哈哈~还有:提拉米苏:为什么我的宠物是白猫柿子啊!难道不应该是白毛狮子吗?这是网游文,也是两只性别反穿文,还是校园青春励志文,还能当做伦理剧,总之,这是一篇集大成的小文章,博您一笑,顺便纪念一下我们欢乐的生活。
  • 星沙若梦

    星沙若梦

    世界予我灾厄!我予世界一个未来!欢迎加Q群:514394967
  • 暗帝心尖宠乖小情人

    暗帝心尖宠乖小情人

    她,晚上的恶魔,而白天她却是另一个身份,一个世人皆讨厌的一种身份“情人”……直到那天,男人将协议撕毁,甩下一份结婚协议……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