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87200000034

第34章

基撰

二十七贤圣章

略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出体。三依身地。四废立。五问答决择

释名义者。于中有二。一者列名。二者释名。言列名者。总有二类。一者因位。二者果位。就因之中有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种。因十八者。即四向三果即成七种。八者信解。九者见至。十者身证。十一极七返。十二家家。十三一间。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无行般。十七有行般。十八上流般。此即有学之中十八名。言无学中九。一者阿罗汉。二者慧解脱。三者俱解脱。四者退。五者思。六者护。七者住。八者堪达。九者不动。此约大乘列名。若约小乘其名少异。小乘之中即无信解见至。遂立随信行。随法行替前二名。若无学中无罗汉。别开不退。上来即是列名讫。言释名者。言初果者。名为预流。预者入也。流者类也。即入圣之流类故名预流。言第二果者。名一往来。即断六品惑从人生天名之为往。从天还人名之为来。言第三果。名为不还。欲界九品悉皆并尽。唯有一生更不还生欲界。名为不还。言四向者。即进趣之义名为向也。四向法更无别义。言信解者。随他言音而生信解。名为信解。言见至者。曾见之法能至于果。名为见至。言身证者。信解。见至二种圣人。至不还果身中。证得灭尽定故。转名身证。此但转名而不转体。理说应云身证灭定。由得灭定。得灭定者必具前七。故瑜伽说得八解脱。所以者何。前七解脱共异生故。异生唯得前七解脱。不名身证。灭定无心。唯身证得似涅槃法。由身证得得身证名。身谓积聚。或复依止证谓成显。身之与证。依主。相违二释俱得。言七返有者。人。天七返名为七返有。言家家者。从家至家故名家家。于中有四。一者从人至人。二者从天至天。三者从人至天。四者从天至人。皆名家家。其义不定。或言初果之人不重生二家。从张家死流生王家者。故言家家也。言一间者。一生或半生在名为一间。即是间隔之义。亦名一间。间者隔也。即由此生堪能障隔圣果之道。名之为间。若断三品即三生在。若断四品即二生在。若断五品之时必断六品。圣道力合如此。若断七八品即半生在。问如何得知。答初品润二生。中下二品各润一生。中上品润一生。中下二品共润一生。下上品润半生。下中。下二品共润半生。问何因唯有七生。不至八。不减六。答以圣道力故。不增八不减六者业力强故。如蛇毒损人之时。行不过七步。以毒力势故不减至六。七步者四大力故。言中般者。谓处中有而般涅槃。言生般者。谓处生有及本有中而般涅槃。言有行般者。谓加行精勤而般涅槃。言无行般者。谓速疾道不假加行而般涅槃。言上流者。从下向上而往受生故名上流。问云何名般涅槃。答言般涅槃者。谓得果义。谓般命而得罗汉故。名般涅槃。上来有学讫。言罗汉者即是应义。有其三种。如论广释。言慧解脱。能断慧障未断定障。名慧解脱。言俱解脱者。定。慧二障全俱能尽。名俱解脱。言退者。退有二义。小乘之中退失于果。名之为退。大乘之中退失禅定现法乐住。名之为退。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退失故名为退言思者。若不思惟即便退。若思惟已便不退失名之为思。言护者。若作意防护故不退失。故名为护。言住者。在平等位亦不练根。亦不退住平等位。故名为住。言堪达者。即是练根堪能进达故名堪达。不动性。是利根不进不退。名为不动。上来即是大乘释讫。就小乘中。随信行。随法行。随他言音而生信解。名为随信行。言随法行者。是利根自能依教而生于解。名为随法行

二总别出体。言总者。若有学无学。总用有为。无为为自性。言别相。于中有二。一者向。二者果。言向者。初预流向。即取四善根及见道十五心已来总是向。言斯陀含向者。总六无间道。五解脱道。六加行道。而为体性。言那含向者。总用九无间九加行八解脱而为自性。言罗汉向者。总用九地八十一无间道。八十一加行道。八十解脱道。而为自性。此约有为出体性。若取无为于理无违。上来出向体讫。言四果体者。初果总用八十一品无为。第二果总用见道八十一无为。及取修道六品无为。并取六品解脱道中顿修八智。十六行。而为体性。第三果者总用见道八十一无为。及取修道九品无为。并取第九品解脱道中顿修八智。十六行。而为体性。第四果者。总用见道八十一无为。及取修道八十一无为。并取非想第九解脱道中顿修八智十六行。而为体性。上来即是出体性讫

第三依身地门者。于中有二。一者依身。二者依地。言依身者。四果四向于三界中何界初起。九地之中于何初起。答前之三果。三向。唯于欲界身初证初起。第四果通三界身。第四果向初起唯欲。色。若约地论前之三果向唯一地起。谓欲界地。其第四果通九地。第四果向准果应知。释依身讫。言依地者。前之二果唯初未至心。若那含果初未至。及根本。若罗汉果通九地心。八根本及初未至即九地成。即出依身地讫

言第四废立者。问于何果中。而立信解。见至。及身证耶。答信解。见至。即是随信行。随法行。转至前三果中若向若果。立为信解。见至。若第三果中为身证。问信解。见至此二何别。答信解是钝。见至是利。由随信解转名信解。由随法行转成见至。故二差别。问于几品惑尽建立四果。答要断三界见所断惑尽故立初果。谓断欲六品建立第二。若断欲界九品皆尽而立第三。三界见。修总尽而立第四。问何处建立七返。答约业而立。谓七生之业而立七返。此约多而言。非无四。三等生数不遮止。问于何处而立家家。答约生约惑而立家家。言约生者。谓二生。三生。言约惑者。若断三。四品。彼对治余二。三。是说名家家。问何故但于三生。二生而立家家。答夫论于业还皆由惑润。润生之义略有二种。一者总。二者别。言总者。前之三品以润四生。中之三品共润二生。下之三品共润一生。言别者。就初三中。初之一品以润二生。次有二品各润一生。中。上品润一生。中。下二品共润一生。后下三品共润一生。于中有异。初之一品独润半生。次有二品共润半生。约此义边。即有损生之义。若断三品即有三生。即损四生业也。余有三生在。若断四品即有二生。谓第四品独润一生故。若约四生立家家者。即逆流生之失。若断三品即尽四生之业。是故不得约于四生。若断四品即损五生之业。若断五品必断第六。问何故如是。答以近果故更无迟住。问何故但于三。四品而立家家。不依断一。二品而立家家。答惑品力等。圣道齐同。若断二品必断第三。同上品故。一入断尽无出观义。问上之三品齐不出即断。中品三品齐亦应入断。问于何处建立一间。答那含向中断七。八品。唯一来生而立一间。问于何处而立五种般。答于那含中立。问上流有几种。答有其三种。一者全超。二者半超。三者遍没。言全超者有其二类。一者乐慧上流。为初禅死直生五净居。是乐慧全超。二者乐定全超。为初禅死生于非想。皆于初禅死。随其诸地而断受生。言遍没者次第而生不得超隔名遍没。其余那含如释名中述。问何故建立罗汉。答对四果说

问何故建立慧。俱解脱。答由除定。慧二障亦立二种云何慧解脱。谓已能证得诸漏永尽。于八解脱未能身证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脱。此义意说。障有二种。一烦恼障。能障圣慧不得应果。二者事障。就胜而说。唯异熟生喜。乐。舍受有下劣障。于上等至不肯进求。所知障摄。此人唯能断初障故慧缚得脱。慧谓简择。离缚故名解脱。慧所有脱名慧解脱。又诸阿罗汉得灭定者名俱解脱。由慧定力解脱烦恼解脱障故。问何故建立余六种罗汉。答约种姓别立六有别

第五问答决择。问九地之中俱有其惑。何故但于欲界之中而立三果。答欲界具三性三受。烦杂多生立多果。上界唯定地。无多烦杂。不立于多果。问四果中有其二种。一取有为。二取无为。此二何胜。答取有为胜。以彼者是其进取之义。无为之法义何有进取。以无为无进取故。前解为胜。问无间。解脱何道立果。答但于解脱道中而立果。以解脱道得果周圆而立于果。问何故但取解脱耶。答得果舍向得胜舍劣。唯有解脱道。又解脱道能证无为。是以取之。问向中何故不取见道无为。果中即取斯何意。问立果之中。云何名入八智十六行。答取上下八谛智。言十六行者。即取苦。空。无常等问欲经生那含将命终。得果之义不。以彼经生必不生上。以断惑尽。无由生欲界。答有其二解。一解云。约那含身上必定得果。必无命终。第二解云。问何故圣人不生中间禅。及不依彼而得圣道。答无多胜用。不依彼心。又多障难故不生彼。问初未至何界所摄。问身证与俱解脱何别。答因果二殊。身证者是因所摄。俱解脱者。是果所收。问且如初果即是第二果向。此有何别。答虽得初果而未进断修所断惑。但名住果不名向。若得果已进断修所断惑。随其所应是向所摄。问颇有是向亦是果耶。颇有是果亦向耶。答有其四句。有果而非向。谓中间二果不进断位是。有向非果。谓初果向是。亦向亦果。谓中间二果进断位是。非果非向。反上应知。问润生下上一品独润半生。中下二品共润一半生。如何断欲第八品而立一间。问中般那含取何中有。答但取欲界死生于****。取此中有不取余者。问何故如是。答欲界还生欲界。二性烦杂故。****生色界。一性无厌。****生无色。无其中有故。问贤圣有二十七。何故诸处但说四果。答有五义。一者舍已曾得。二者得未曾得。三集断行故。谓集诸无为断诸烦恼。四者顿得八智。五者顿修十六行。具此五义故立四果。亦无妨难

大乘蕴界处义

蕴界处义。五门分别。一辨名。二出体。三废立。四百法相摄。五十性等分别

释名者。初释新旧名。后释义名。梵云塞建陀。唐言蕴。旧译名阴(于禁反)。此阴是荫覆义。若言荫者梵本应云钵罗婆陀。案阴音应以于今反。阴阳之阴也。近代诸师竞作异释。或云淡聚名淡阴。此释不然。然依医方说淡饮不言阴。更有异释不能具述。若言阴气是万物所藏。即是聚义借喻为名。粗可通途。然非正目。今名蕴。或翻为众。故法华云五众之生灭。此亦不然。若言众者。梵本应云僧伽。或翻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应云曷罗陀。又言处者。梵云阿野怛那。旧翻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者梵云钵罗吠舍。旧经亦有译为处者。如空无边处等。阿练若处。并与今同。梵云驮都。唐云界。有译为持。偏据一义非尽理也。释义名者。俱舍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蕴是聚义。可聚十一种义。故中边云。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彼论释云。一非一义。如契经云。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由此聚义蕴义得成。俱舍释云。于此经中。无常已灭名过去。若未已生名未来。已生未谢名现在。自身名内。所余名外。或约处辨。有对名粗。无对名细。苦集染污名劣。不染名胜。去来名远。现在名近。乃至识蕴当知亦然。二总略义。如经言。如是一切略为总聚。三分段义。如经言。说名色蕴等。各别安立色蕴等相故。由斯聚义蕴义得成。俱舍云。和合聚义是蕴义。此依内明释。二云荷负重担义。如世间说肩名蕴。物所聚故(此依俗释)。三云可分段义是蕴义故。世间有言。汝三蕴还我当与汝(此依声论释)。案俱舍三解。与中边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其意同也。又释蕴有二义。一是聚义。二是灭义。故毗昙云。阴是聚义。旧云十二入者。是杀义。今云处者是出生义。出生六识之门处故。十八界者。俱舍云。种族义是界义。大乘释名。种子义名界。故中边云。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能受。所了境用门义名处

二辨体者。其五蕴性唯是有为。以积聚故。俱舍论云。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又毗昙云。阴是死法。唯摄有为。三性之中依他性。谈有法故非遍计所执。通无漏故亦圆成实。五法之内。体即前四。唯除如如。十二处。十八界。通以有为无为为体。总摄五法及以二性。除遍计所执性。以无体故

三废立者。有二门。一总废立三科。二别废立五十二等。总者俱舍云。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彼自释云。或愚心所总执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又根亦有三。谓利。中。钝。乐亦三种。谓乐略。中及。广文故。如其次第世尊说为蕴。处。界三。瑜伽第九废立离合三科颂云。随增说我事。为依。此所行。生。持。分广略。无别根。所缘。以上总废立讫。释此颂文下自当悉

同类推荐
  • 咏史诗·杀子谷

    咏史诗·杀子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丁晋公谈录

    丁晋公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经要解

    华严经要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州县须知

    州县须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亲爱的猫咪先生

    亲爱的猫咪先生

    欠债三千万,限期一年还清,不然我老子还有我要被喂鲨鱼……豪门中的豪门白家寻找离家多年的大小姐,跟我同名同姓,为了小命,果断冒名顶替。怎么还有个傲娇暴躁的便宜哥哥,只想搞钱的我,怎么才能让他中我的迷魂计……拜金+冷血女主VS病娇+暴躁男主
  • 盲眼剑师

    盲眼剑师

    天下第一剑庄——翠竹剑庄,庄主之女骨骼奇巧,经脉畅通,是罕见的练武奇才。剑庄一朝被灭,那时的她年仅6岁,被山庄之人护出,却伤了双眼,成为了瞎子。被江湖刺客门——暗夜收留,从此成为了一名刺客。可是为什么她的第一个任务是襄助草包王爷夺得皇位?说好的复仇呢?待他成就霸业,一件件陈年旧事被翻出,一桩桩惨案浮上水面,到底,谁爱错了谁?“时间真是个可怕的东西,有时候,一些真相会永远尘封,也有时候,一些真相,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身边。”
  • 诛神记:狂傲天下女神

    诛神记:狂傲天下女神

    【完结】千年前的那次背叛,让她恨得牙痒痒地,看着他一步步堕入魔道,她有种恨钢不是铁的感觉。无奈,对方剔除神籍时说了句,根本没有爱过自己。那刚才还抱着自己哭,贱!狠狠甩了他几巴掌后,从此恩断义绝,心彻底死去。原本以为今生再不会相见,可谁知神族人的身体消失后,灵识还可以活这么长。是呀!自从被那小三暗算后,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千年了,自己终于出“山”了!可变数却相继出现,那个贱男也现世了!还好自己有云成,抱着亲一个,气死贱男!
  • 纯黑之境

    纯黑之境

    这个世界最仁慈的地方,莫过于人类思维,无法融会贯通它的全部内容,就仿佛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名的小岛上,被无穷无尽的黑暗海洋所包围,而我们本不该远航。
  • 极品太子爷

    极品太子爷

    谁说富、帅多败家?身为爷,当然要有爷的手段!且看国民老公,胡乱怎么搅活一池池的浑水。
  • 这儿混进一个假巫师

    这儿混进一个假巫师

    昨天,陈学碰见了他转世前的老祖。然后,他转世前的老祖一脸严肃地告诉他。如果他不帮她拯救她的部落,那他的前世可能就出生不了。而他的前世,如果没法子出生的话,那他就可能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了!陈学看了看自己电脑上还在玩着的游戏,顿时摇了摇头,拒绝了!结果,他转世前的老祖恨铁不成刚地甩出了一记巫术。于是今天太阳刚出来的时候,陈学就一脸惊恐地坐在了满是尘土的山洞里,继承了这个老破旧小、频临灭族的部落,和外面一群嗷嗷待哺、且数量不足五十的族人。
  • 梦见白驹

    梦见白驹

    当我再一次做梦的时候,当我再一次梦见你的时候,我知道,我该为你写上一本正正经经的口述、亲笔、亲力亲为,一本可爱的笑话
  • 二十四诗品(古典文库)

    二十四诗品(古典文库)

    《二十四诗品》,唐末诗人司空图作,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貌的诗歌理论著作。以二十四首小诗对唐诗的各种风格和流派进行了汇集、整理和分类。
  • 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

    有趣的灵魂写的书,作家是抑郁症患者,尝试还原我的心理。 夏季的风吹到了冬季,咋一恍惚,我以为那个活于夏花绚烂的你又回来了。世间种种待我,我都不曾奢望过光明,不,是我不信有光存在,但你知道吗,季携,临死前,我竟奢望过你,我想你要是拉我一把,我也会将那当作世间最后的温柔。你是我的光啊,裴清,使我夜不能寐的人是你,使我如痴如醉的也是你,但最后,兜兜转转,我怎么亲手将你给弄丢了啊?年少时的欢喜终是我们心中的一场空。不,是我们的爱太纯洁,老天爷看不惯才将它随手一丢的。
  • 地球之难:困境与选择

    地球之难:困境与选择

    本书对人类认识与实践、心理和行为的种种误区、偏见、迷惘和当代人所面临的人口、自然、经济、社会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跨越过往的局限,颠覆执迷的信条,为当代人类协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和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