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55700000021

第21章 树立良好的心态

有一位游客在美国街头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太太,老人衣着破旧,一副很虚弱的样子,但依然是满脸笑容。游客拿起一束花,一边付钱一边对老太太说:“你看起来很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呢?一切都这么美好!”

“难道你都没有觉得烦恼苦闷的时候?”

只见老太太不疾不徐地回答:“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是世上最糟糕的一天,可是两天后就是复活节。所以,当我遇到不幸时,就会等待第三天,因为那时一切就会恢复正常了!”说完,老太太给了这位游客一个灿烂的微笑。

良好的心态是指人拥有的平和、宽容的主观内心世界,它不仅给予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也让我们面对生活更加乐观。

正如幽默大师马克·吐温(Mark Twain)所说:“快乐就像夕阳——人人都能看得见,但多数人的眼睛却望向别的地方,因而错过了机会。”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此一来,在面对社会和人生时,孩子才能有更加客观和正确的认识,采取适当的态度和行为反应。

斯摩尔(Sizemore)在《心态》这本书当中写到:“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的成功、健康、幸福、财富全靠你如何应用你看不见的法宝——积极心态。为了拥有平和的心,你必须努力培养舒畅自然的心态。”

所谓的成功与失败,区别往往就在于心态上的不同。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心态,就等于给了孩子驾驭人生和未来的魔法棒,因为心态决定一切。

信赖他人

故事

这天,小萱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从后面传来了一句“同学”。小萱转过头,只见一位阿姨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跑过来。

“同学,你是XX学校的学生吧?”阿姨走近小萱,一脸笑容地问。

“是的,干吗?”小萱心里的警钟顿时响了起来,语调冷淡而生硬。

“那你可以帮我把这个交给我女儿吗?她在X年X班。”阿姨递来一个装满证书的资料袋。

小萱心想:这些麻烦还是少惹为妙,于是顺手一指,对阿姨说:“你可以自己去啊!前面拐弯就到学校了。”

“不行啊!我还要赶飞机,这里面都是一些很重要的证书,她现在正急着要呢!麻烦你了!好不好?”一脸着急的阿姨看了看手表,抬起头急切地等待着小萱的回答。

“这……”正当小萱犹豫不决的时候,迎面开来一辆车,阿姨大声说:“哎呀!不行,真的来不及了!同学,谢谢了!拜托,一定要交给我女儿。”还没等小萱反应过来,阿姨就把资料袋硬塞到小萱手中,急急忙忙地上车走了。

既然东西都到手上了,小萱也只好帮忙完成这个突然出现的任务。当她把东西递到那位学姐的手上时,学姐高兴得给她一个拥抱,并且连声说“谢谢”,因为她正等着这些资料报名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比赛。

看着学姐脸上的笑容,小萱也是百感交集,原来这就是信赖的力量。

专家之言

在信赖训练中有这样的一个游戏:参与者双眼被蒙上,手搭在伙伴的肩上,跟着伙伴一直走。途中会有独木桥、急转弯等各种障碍,看能走多远,能否过关。这样的游戏,其实就是在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信赖。

妈妈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被蒙住双眼的参与者,你的心里会涌出什么想法?很多参与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给予伙伴足够的信赖。

其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会怀着各自的想法、带着不同的目的去完成某一件事情,但这个过程却又需要和不同的人进行合作。想要达成目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赖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生活中总是险象环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颇为复杂。但是,妈妈们应当给与孩子坚定的信念,让孩子懂得要诚实待人,更应该学会给他人一分信赖。越是信任,人生道路就能走得越远,与成功也就靠得越近。

小叮咛

信赖孩子,尊重孩子的各种权利。

试着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孩子完成。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做主。

鼓励孩子交朋友,通过与人交往学会信赖。

帮助孩子理智分析所遭遇到的欺骗。

让孩子学会信赖他人,妈妈首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赖。可惜的是在现实当中,妈妈们并没有做得太好。

有人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有3/4的家长表示会偷看孩子的日记、偷拆孩子的信件、偷听孩子的电话,对孩子持怀疑态度……试想,在不被信赖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又如何能信赖别人或者被别人信赖?

马克思(Karl Marx)说:“用信任教会信任,用爱教会爱。”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学会信赖,就先从信赖孩子开始吧!

妈妈说

信赖他人和获得他人的信赖,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女儿告诉我,接到东西的时候她也有过犹豫,毕竟不知道那个阿姨所说的是否属实。另外,阿姨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付给她这个陌生人,难道就不怕她拿着东西不转交,或者是干脆扔掉?女儿说,是阿姨的那份信赖让她决定要帮这个忙,而事实也证明了阿姨确实没有说谎。

两个陌生人对于彼此的信赖,不仅使事情得到完美的解决,同时也给孩子一次学会信赖他人的机会。

评论

美好的生活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信赖,信赖的光芒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爱和温暖。信赖他人是一种幸福,得到他人的信赖,更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克服恐惧

故事

小宁从小就和爸爸、妈妈分床睡觉,一直都很正常,很少黏人。可是,从前些日子开始,每天晚上临睡前,小宁都会用哀求的眼神看着妈妈说:“妈妈,我能不能不睡觉?”

妈妈刚开始以为是他贪玩不想睡觉,于是很严厉地说:“不行,太晚了,必须睡!”看见妈妈一脸严肃,小宁只好乖乖躺下。正当妈妈准备回房间休息,把灯关上时,小宁突然哭了起来。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躺在小宁身边,把他搂在怀里。没几分钟小宁就睡着了,小手还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不放。

后来,妈妈在小宁的房间装上一盏小灯,方便小宁开灯睡觉。渐渐地,小宁不太害怕一个人睡了。可是,又有新的状况发生。

这天洗漱完之后,妈妈蹑手蹑脚走到卧室,想要看看孩子睡了没。见儿子似乎已经睡着了,妈妈也就安心地准备离开。

“妈妈,窗户关好了吗?”黑暗中儿子突然问了一句,妈妈也被吓了一跳。

“我还以为你睡着了。窗户啊!好像关好了。”妈妈随便应答着。

“你再去看看吧!”拗不过儿子的要求,妈妈只好再去检查窗户有没有关好。

“好了,这下关好了。真搞不懂,你究竟在害怕什么?”妈妈忍不住问儿子。

“我害怕小偷从窗户爬进来。”小宁怯怯地说。

专家之言

恐惧是人的一种本能,这种情绪体验也是人们对周围客观事物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

科学研究发现,当孩子们还只是5~7个月大的婴儿时,就已经开始表现出恐惧反应了。

楼梯里的怪物、床底下的小偷、衣柜里的妖怪、黑夜里的鬼等,孩子的恐惧总是五花八门,而且他们在不同年龄所恐惧的事物也各有不同。不必担心,也不必嘲笑,因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现象。

尽管如此,身为妈妈,我们也不能对孩子的恐惧视而不见,应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地成长。

小叮咛

了解孩子恐惧的原因。

告诉孩子,妈妈也遇到过恐惧的事情。

不要嘲笑孩子胆小,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不要强迫孩子否认或掩饰恐惧。

避免让孩子接受不良刺激。

不要故意吓唬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恐惧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失去平静和平衡,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强烈的破坏。可以说,恐惧是人类诸多情感中最具潜在危险的,所以医生们才说:“恐惧是最具扰乱性和破坏性的。”当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妈妈们就包揽一切,因为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将孩子与他们所害怕的事物隔绝,而是要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然后逐步建立起坚强的信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恐惧会从对未知事物转移到学业、未来等方面。例如,怕考试失败、怕让父母失望、怕输掉比赛等,许多时候,这样的恐惧不仅来自于他们自身,更来自于父母过度的期望所产生的压力。

所以,妈妈们应该尽力寻求与孩子的沟通,鼓励孩子们说出心中的恐惧,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可以让孩子真正克服恐惧的方法。

妈妈说

孩子内心的恐惧,很多时候其实是来自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儿子平常喜欢看有妖魔鬼怪和打斗情节的图书,另外,他爸爸也喜欢拿新闻上那些暴力事件吓唬孩子。毕竟孩子的年龄还小,无法分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所以会不自觉地将现实的生活和故事中的情节混淆起来。后来,我替儿子分析了很多道理,并注意在睡前用音乐分散他的注意力,慢慢就消除了他的恐惧感。

评论

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恐惧。告诉孩子,恐惧感每个人都会有,但只要勇敢、自信地面对恐惧,就一定能够战胜它。

减少抱怨

故事

许太太原本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事业发展得很不错。结婚有了女儿后,她就辞去工作,在家当起全职太太和全职妈妈。

刚开始,许太太还能全心投入到家庭生活。可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家庭的琐事越来越多。看着周围朋友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想着自己每天围着老公和女儿打转,失去内心平衡的许太太开始在家里抱怨起来。

这天,吃过晚饭,女儿拿出考试卷让爸妈签字。许太太拿起试卷一看,立即火冒三丈。

“你是怎么考的,才考这么点分数。”许太太用充满怒气的眼神看着女儿。

“太紧张了,有一道题做错了。不过,好像也没有太差吧!我排第三名。”女儿悻悻地说,不敢抬头看妈妈。

“第三名了不起?你居然还敢顶嘴!我每天在家里那么辛苦,为了你连工作都不要了,你考这点分数不说,还敢跟我顶嘴,你对得起我吗?”许太太突然把声音提高分贝,吓得女儿缩在沙发里不敢动。

“好啦!女儿也不是故意的,以后考试认真点就是了。”在一旁看报纸的爸爸刚抬起头说完这句话,许太太就把矛头指向他。

“你就会说好话。你倒是天天在外头潇洒,家里的大小事情也不管,我又要照顾大的、又要照顾小的,到头来还里外不是人。这种日子我受够了!”说完,许太太冲进卧室,只听见重重的摔门声,剩下坐在沙发上对视的父女俩。

专家之言

不得不承认,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尽管每个人都在努力打拼,想让生活变得更好,可是现实跟理想却总是存在着一些差距。

尤其是可怜的妈妈们,每天在外面辛苦的工作,回到家还要面对繁琐的家庭事务,不但要操心老公的穿衣、健康,还要担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甚至还要操心父母和公婆,用“撑起半边天”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妈妈的确是家庭当中最辛苦的人,但这并不能成为在孩子面前抱怨的理由。每个人都会有抱怨,面对油盐酱醋的生活,妈妈们自然会有更多的情绪需要释放,但是最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虽然孩子年纪还小,妈妈的抱怨表面上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却会在无形当中在孩子的内心留下某种印象。时间一长,妈妈日积月累的抱怨就会对孩子的人格、性格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会让他们丧失对社会和人生的信心。

小叮咛

理智看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满意度。

用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孩子。

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可以避免抱怨。

忍不住要抱怨、发泄的时候,一定要避开孩子。

在一个家庭当中,妈妈一般都是可以依赖的脊梁。我们常说,良好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如果妈妈不断抱怨,家庭会变成一个让人害怕的地方,这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孩子有可能也染上喜欢抱怨的毛病。

其实我们都明白,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还会使心情变得更加糟糕。许多时候,家庭出现问题,最初就是因为不断的抱怨。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学会用健康的方式排解心中的不满,减少抱怨,多让孩子看到生活当中积极和美好的一面,为了家庭的幸福,更为了孩子未来。

妈妈说

同事太虚伪、老公太懒、孩子不听话、物价上涨太快,妈妈们总是有发泄不完的抱怨。生活中有太多妈妈和我一样,总是喜欢把自己假想成一个受害者,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吃亏的人,想要换来丈夫和孩子的同情和安慰。

后来冷静之后,我发现自己这样做其实有点傻,毕竟当初放弃工作是我自己的选择,又何苦要在孩子和丈夫面前抱怨呢?抱怨完之后,生活还是得继续。后来我为自己粗暴的态度向女儿道歉,并努力做一个开朗乐观的好妈妈。

评论

好的心态是父母送给儿女一生最珍贵的礼物。抱怨并不能改变现实,却会改变孩子对于世界的看法。如果不想你的今天变成孩子的将来,那么请立即停止抱怨。

不要比较

故事

萧太太有个很聪明的女儿,长得非常可爱,在幼儿园很受老师和同学的欢迎。眼看女儿的六周岁生日就要到了,这天,妈妈问她今年过生日想要怎么过。

“嗯!我要两个大大的蛋糕,一个放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吃,另外一个带到学校,请同学和老师吃。”还没等萧太太接话,女儿又补充说:“不能要普通的,两个蛋糕都必须要高级的。”

听完女儿的愿望,萧太太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如果按照女儿的要求,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最近手头比较紧,再加上孩子也还小,根本用不着花这么大笔钱在生日蛋糕上。

“宝贝,我们能不能不要买那么好的蛋糕。而且,蛋糕只要一个就可以了,好像也不用专程带一个到学校里去吧!”

萧太太试着跟女儿商量,看看有没有退让的余地。谁知道话刚出口,女儿就开始哭闹起来。

“别的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都是这样,如果我不带,会显得很没有面子。”

“宝贝乖,我们干嘛非要跟别人比呢?这样是不好的。”

“既然不好,那你昨天接我的时候看到小丽妈妈戴的项链,为什么还要让爸爸给你也买一条,而且还要更好看的?”

萧太太的脑子里“嗡”的一声,脸一下子就红了,愣在那里不知道该如何接女儿的话。

专家之言

大多数孩子的攀比心理源自家长,尤其是喜欢互相比较的妈妈们,她们更是对攀比这件事情乐此不疲,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的孩子成绩好、比谁的丈夫收入高……明着比,私底下还不忘记暗自较劲,有妈妈甚至以在攀比中求胜为人生乐趣。

可是,当妈妈们在这一场场明争暗斗中获得胜利喜悦的同时,可能也输掉了孩子健康的心态。

每个人都喜欢荣誉,所以每个人内心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比较心理。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希望比别人获得更多、过得更好,这样的比较原本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往往容易陷入相互比较的陷阱,把良性的竞争变成永不满足的攀比。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攀比容易影响心理健康,进而产生各种负面影响。

小叮咛

妈妈自己先要保持平常心。

将孩子的攀比引向积极的竞争。

帮助孩子把评比变成动力。

让孩子自己跟自己比。

不要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之间可以攀比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文具到着装,从书包到玩具,这些原本应该是学业以外的东西,但因为攀比已成为孩子脑子里的主要问题,所以他们成天想的不是如何提高成绩,而是如何才能让家长买一件比其他同学更好的东西。而妈妈们除了穿着打扮之外,则更喜欢拿孩子的成绩作为评比的筹码。且不说成绩并不能代表孩子的一切,单就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强项这点来说,评比其实就是很无趣的行为了,因为评比本身就没有客观性,所谓的胜败也不过是妈妈们的虚荣心作祟而已。当然,也不是说评比就一无是处,关键是不能盲目比,只要能够掌握好比的内容,评比一样也会有积极的作用。

妈妈说

女儿的话让我深恐不安,彻夜难眠,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作为,同时也开始为女儿的健康成长担忧。我没有料到,一个仅仅几岁大的孩子,居然开始跟同学相互比较,而这一切竟然是来自于我这个做妈妈的,这真是让我羞愧难当。对于孩子的要求,满足她,等于纵容了孩子,说不定以后她会更喜欢比较;如果拒绝她,又怕伤孩子的心,让孩子产生自卑感。

最后,再三权衡,我在孩子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讲了许多道理,女儿也接受了我的意见,放弃买蛋糕的念头。不要比较,用平常心面对生活,成了女儿在生日时送给我的礼物。

评论

我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调整心态,在能力范围内为自己和孩子选择最适合的生活及处事方式,是最利于身心健康的正常心态。

遵守秩序

故事

妈妈带着小嘉去百货公司买东西,为了方便,妈妈决定搭地铁前往。

因为是周末,地铁站里人特别多。车刚进站,人群就冲到门边。等车门一开,有人就想往上冲,只听见车上的人大声地喊:“不要挤,等我们先下了再上!”可是大声的喊叫并没有阻止人流往车上冲,上下的乘客挤成一团。

妈妈拉着小嘉的手,也拼命往车上挤。被夹在人群当中的小嘉非常害怕,紧紧抓住妈妈的手。

等小嘉和妈妈上车的时候,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衣服扣子也被挤掉了一粒。

“妈妈,大家为什么都不排队上车呢?”小嘉不解的问道。

“你是傻子啊!那么多人排队,要上车得排到什么时候?不往前挤行吗?”妈妈一边擦汗,一边得意地说。

到了百货公司之后,妈妈准备带小嘉去楼上买衣服。乘坐电扶梯的时候,小嘉看到告示上写着:“请靠右站,左侧通行”突然想起老师说过,应该站在右边,左边是留给后面有急事的人通行的。

“妈妈,我们站错位置了,应该站在右边才对。”小嘉拉着妈妈的手,小声地提醒着。

“哎呀!没关系。左边、右边还不是一样。”妈妈不在乎地回答。

“可是这样就挡住了后面的人了。”

“挡住就挡住了,有人要过的时候再让就行了。小孩子哪来那么多问题?闭嘴!”说完之后,妈妈狠狠瞪了小嘉一眼,小嘉只好乖乖闭嘴了。

专家之言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的言行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人和社会。

正因为如此,遵守秩序才显得更加重要,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才能得以正常进行。

很多时候,我们在大街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带着孩子站在人行道等着过马路,等路上车辆比较少的时候,妈妈就会拉起孩子的手,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冲到街对面。

对于妈妈来说,这是争分夺秒、节约时间,但是她们却忽略了自己还牵着孩子的小手,孩子下次过马路的时候就会想:妈妈都是这样过的,我也可以。

小叮咛

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举止。

遵守秩序要从日常生活开始。

及时告知孩子在各种公共场合所需的秩序。

游戏是培养孩子遵守秩序的好办法。

让孩子明白,遵守秩序并不妨碍自由。

据说在英国,即使车站只有两个人,他们也会排队上车,而且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因为已经习惯了。

要让孩子遵守秩序,妈妈们就应该以身作则,自己先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言传身教的效果要比对着孩子讲长篇大论好得多。

遵守秩序并不单单意味着过马路要看信号灯、上车下车要排队这样的简单问题,还可以延伸到生活的诸多层面中。

妈妈应该让孩子懂得,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不仅是衡量我们每个人修养的标准,也是社会面貌的综合表现。

所以,教会孩子遵守秩序,不仅是确保孩子的安全,更是为了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

妈妈说

身为妈妈,应该要懂得如何让孩子养成遵守秩序的好习惯。很多时候,妈妈们会因为太想照顾孩子,做出一些有违秩序的事情。例如,担心孩子站着太累,上车之后立即冲上去帮孩子抢座位;怕孩子上学迟到,开着车子闯红灯。妈妈的出发点无可厚非,但是行为实在需要改正。

孩子的世界是纯净的,他们天生就拥有秩序感。所以,后来我想起女儿的提醒时,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做妈妈的很失败,这么基本的东西还需要孩子来提醒。好在从现在开始改变,还不算太迟。

评论

好习惯和好心态总让人受益终身。让孩子懂得遵守秩序,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更能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同类推荐
  • 赞赏信任

    赞赏信任

    本书结合我国家庭中特有的教育问题,剖析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及表现。
  • 培养超级男孩的98个细节

    培养超级男孩的98个细节

    本书通过98个教子细节,从各个细微的侧面培养“超级”男孩,与家长们共同分享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快乐。
  • 爱是粒种子

    爱是粒种子

    《爱是粒种子:情感早教手册》的主题立足于“爱”。自人出生后就深深扎根于人的心灵,在成长过程中收到完美的爱,心就可以吸收这些爱的养分而茁壮成长。《爱是粒种子:情感早教手册》从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长环境入手,讲述了孩子早教如何全方位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健全孩子的心理,最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
  • 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在孩子面前,请别说……

    本书是我们自生活中家长常说的不该说的话语中,汇总出了的最为常见、最为重要、最让人忽视的50句禁语,让父母早些了解掌握,以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给孩子带来感情上的伤害,留下不好的记忆。
  •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普天下的父母最无私的时候就是爱孩子的时候。全天下的父母都一样。但是当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是否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呢?是否思考过:这些究竟是孩子的需要,还是父母的需要?宠爱和溺爱仅有一线之隔,除了物质,我们还有其他方法爱孩子吗?“圈养”还是“放养”,究竟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加完善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孩子的爱,如何给,给多少,都是应该细致讨论的问题。本书向父母说说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错误的爱,该怎样去爱孩子,该怎样让孩子去爱别人。我们都知道,能够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从来都不是什么技术性的工作技巧和生存技能,只有好的性格才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才是好的命运的基石。
热门推荐
  • 鬼墓道人

    鬼墓道人

    天下万般道法,皆殊途同归,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此乃人心所定,于道法何关?那些言我邪者,终究是因为我阻碍到你们的利益。你们想除掉我鬼墓,不必冠冕堂皇,凭实力说话。来,战。
  • 大侠上位

    大侠上位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为善即为佛,一念为恶即是魔。林沐鱼得系统加持,智慧升级,内力升级,武力升级,主宰佛魔系统,开启最强主角人生。
  • 黄明昊我的函数男友

    黄明昊我的函数男友

    准备好和一个函数一样难度的男友恋爱了吗(?°з°)-?
  • 极品坏公子

    极品坏公子

    一个巧合的机缘,一名无名小子,获得了天下第一东方不败的盖世神功,成就风流潇洒人生,再掀黑道狂潮,颠覆三界时空,玩转黑白两道,雄霸天下,唯我独尊!当绝世神功遇上身怀异能超术的人,谁主沉浮?
  • 剧透必须死

    剧透必须死

    加入了剧透群,李志获得了穿梭诸天的能力。被贝加庞克醍醐灌顶后,掌握了血统因子的技术。李志开始专注于血统因子移植。豹形态猫猫果实导入Mark50战甲,大喊一声疾豹铠甲合体就能着装。武器果实导入沙鹰里,打造出可以变成任意武器的百变神枪。城堡果实导入戒指里,空间戒指get。但诸天世界神奇力量太多了,远不止恶魔果实。所以……把怪兽拉顿做成恶魔果实怎么样?吃完以后吊打炎灾烬哦。凯多,我这里有颗幻兽种三头龙果实,你要8要?
  • 重生之异能民工

    重生之异能民工

    原方腊部下尚书王寅的公子敬容,穿越到现代时空为都市民工。敬容生有异秉,又有奇遇,学得奇门异术。因穿越前曾饮神仙醉,重生后奇秉特质得以保留,并因继续修炼而法力大长,成为一名异能民工,暗中匡正行善,以此为乐。敬容曾深爱着婉兰公主,婉兰出家后他极其痛苦。敬容来到现代世界,婉兰也穿越而至。千年穿越之后的重逢,他们的爱情之路,却又有着新的艰难曲折。最后,为救婉兰,他与未来邪教在不同时空交战,终直捣老巢黑狱……不一样的传奇故事,不一样的精彩!尽在《重生之异能民工》之中。
  • 杀手之王一朝重生:至尊公主

    杀手之王一朝重生:至尊公主

    杀手之王重生穿越成皇室公主,面对皇室的尔虞我诈,她早已厌倦,比起这些,她更贪恋外面的青山绿水。她背起行囊,与众人达成协议,决定用自己的一双脚,走遍万水千山。他,是凌国的太子,在年少时与四皇弟被同一少女相救。那少女如同冬日的一束阳光,照亮了他的心。他决定要找回她,将那束阳光留在自己身边。可是,他最后找到了她,却觉得她变了,他似乎更喜欢那个行走在青山绿水中的女子。面对当日的救命之恩和现在的心爱之人,他究竟会如何抉择?
  • 忍者里的大反派

    忍者里的大反派

    穿越到火影世界,林一表示他要成为火影里的大反派!
  • 妇科秘方

    妇科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海传说之大荒游侠传

    山海传说之大荒游侠传

    山海瑰丽,武功魔法,英雄儿女,尽在山海传说之大荒游侠传。——————————本书原名《山海传说》,于2003年-2004年在爬爬大陆首发,那时候笔名还是冷雨夜。我曾经许诺过,十年之后恢复更新。时过境迁,语言较以前更简洁,不会再学年少时堆砌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