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2200000006

第6章

论。是故三界至六尘境界 释曰。上显意转。次下结明依心之义。于中有二。先正结属心。后释疑广辨。此初也。文中二节。初顺结三界。言是故者。是前一心随无明动作五意故。是五种意依心成故。而此五意总摄三界。故说三界唯一心转。妄念似现曰虚。诈现实状曰伪。或相有体无名虚。体无似有名伪。虚伪之相虽有种种。能究其因唯心所作故。云佛子三界唯心离心等者。此反结六尘也。离彼现识即无六尘。反验六尘唯是一心。故云离心无六尘也

论。此义云何 释曰。次下释疑。于中有三。初问。次答。后结。此初也。现有尘境异心可见能取所取了然差别。三界六尘固在心外。此唯心者义云何耶

论。以一切法至无相可得 释曰。此答也。文有七句。总分三节。即初三句正答前问。以业相等皆因心起。缘彼无明妄念熏生。既五种识不离于心。故离一心无六尘也。或可。境界皆是此心。随熏所起更无异体。由汝妄念而生异相。故楞伽云。身资生住持如梦中生。若有能取所取相者。梦中所见应有二相。如梦中无二相也。既因此答转起。疑云。念不孤起。托境方生。若无异境。何所分别。故此二句释此难言。一切分别非外分别。如依于面自见其面。梦中所见自见其心。是故经云。无有少法能取少法。即其义也。故言分别分别自心。若尔便成能见所见。何故前言无二相耶。故后二句遣此疑云。为遣尘执说见自心。实非以心而见心也。心尚不起。何有见乎。以本真心无见相故。问。如集量论说诸心心所皆证自体名为现量。不尔于自心应不能境故。何故今说心不见心。答。二意异故亦不相违。彼约俗谛安立道理。于其妄心开为诸分。故说自证能见见分。此约真实证会道理。说本真心元非动念。既无见故非能所见。若唯俗谛所显亦殊。此显见分不能自见故。以指刀为同法喻。彼说自证能见见分故。以灯焰为同法喻。设唯就真所显亦别。彼说智如能所证别有见可证。以心见心。此说理智既无别体。无见可证。心不见心。此真俗举体通融。说无不当于无故不坏于有。说有不当于有故不乖于无。无不乖有故宛然有而即无。有不妨无故宛然无而即有。由是二论不相违也。即由此中心不见心无相义。故楞伽颂云。非他非自缘。分别分别事。五法及二心。寂静无如是。即前二句依识遣尘明唯识观。今此二句依真遣识明真如观。法门虽二所证是同。但一观成则证外观。故瑜伽论问此义言。诸观行者见遍计所执无相时。当言入何等性。应言入圆成实。若入圆成实性时。当言遣何等性。应言遣依他起。旧中边论亦显此义。由依唯识故境无体义成。以尘无有故。本识即不生。故唯识成即无有识。以识无故便证真如。故知二观同所证也

论。当知世间至而得住持 释曰。次下总结。于中有三。初显依妄有境。次显境体亦无。后结释所以。此初也。言无明者。根本无明。言妄心者。即业转现。世间境界杖此而成。依之而住。不失自体。故言依妄得住持等。若尔劫坏余残世界谁无明妄所住持耶。答。总详诸教有其四释。有义。众生本识妄心于所变境为二因力。一为生因。由种势力生近正果故。二为引因。引远残果令不顿绝故。内身既尔。外器亦然。故劫坏时虽无众生。无明妄心为正生因。由前识中种有引力故。世界不即顿空。此能引力既本是心故。所引果亦妄心也。有义前说其理不然。诸死时身器顿灭。彼时何无引因力耶。若生界法应顿灭者。此何不尔要色引因。设尔残界应心外有现。无妄心所住持故。由此应说妄心所变有共不共四种句义。故此世界共所变起。或共受用不共受用。虽不共用必共变起。是故设生他方自地彼无明妄亦得住持。如死无心余变骸骨他变残界。其理善成。有义。此说亦未应理。大千世界成坏必同。无有彼此住坏异故。若大千外世界隔远。彼识不能变此界。故不尔。残界应永不空。诸界众生常共变故。不应倒彼余骸为救。界地异同远近别故。应言世界将坏之时有得通者往来持用彼识亦得变此残界。如诸圣者往恶趣中必变彼趣而往来故。不尔残界圣应不见。既照见者必变而缘不变。便取外境。故通者变其理。善成有义。此说理亦未然。论说境界皆妄心持。得通圣者无妄心故。设许圣变非利益过变残世界无所用故。若由照见法尔变者。应同凡夫有所缘故。若由往来故所变者。界应不空。常往来故。若有为法自灭坏者。则因于果无力用故。不尔残界尚有众生往恶趣者不同倒故。应言残界虽无人等必有别类重罪众生彼识故得变此残界。如人骸骨本识虽无余鬼畜等所变住故。说前地狱亦杂人间不遮无间移处所故。说诸地狱处不移者。是小乘宗非大乘故。既彼劫坏不无众生。即彼妄心变残世界。彼众生尽世界方空。如灯炎灭光乃无故。故诸世界妄心持也

论。是故一切至唯心虚妄 释曰。此显境体亦无也。如镜中像无实体故镜内镜外皆不可得。境但是心虚妄现故。心外心内亦不可得。若尔诸境四义不成。无外境体。唯心妄故。二十唯识难起颂云。若识无实境。则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答。如梦中境。虽四义成实无别境故。寤时境虽有四义。亦不离心。亦如饿鬼同见脓河。又如地狱同见狱卒。虽无实境。四义亦成故。诸境界唯心虚妄。即二十论答难颂云。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通害事。故四义皆成。若尔善恶应不成。业如梦所见皆无实故。答。理实善恶无实自性。皆虚妄心之所起。故随自执心成彼业果。若如实知无所有。故依如义是故。经颂云。譬如灯破闇一念尽无余。诸业之闇冥多劫所熏聚牟尼智灯照刹那速灭除。如是等义诸经非一。故彼善恶亦是梦心。如其心妄业亦然故。若尔杀生不断彼命亦无怨等无外境故。答。见生杀命亦是妄心。无生及命无所杀故。谓有为法性自无常。于念念中无住性故。实无能杀所杀二相。但二妄心互相成故。由此念念妄熏习乃成决定怨业等。故二十唯识颂此义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长行广释广叙引之。如涅盘经。佛依此义破彼阇王杀父罪执。故说蕴空无能所杀。除彼妄心罪自无故

论。以心生至法灭故 释曰。此结释所以也。所言境界心妄现者。以无明力不觉心动。由此能现一切境故。故言心生种种法生。即心妄动而言生也。若妄心灭境随灭故。诸分别识皆灭无余。故言心灭种种法灭。即心源静故云灭也。既说此心妄现诸境。即验诸境唯心无体。问。上以九相结属无明。今此五识何归心耶。答。前显一心成彼生灭。九染相者。功由不觉故。以九相结属无明。今此因缘和合道理成辨。诸法唯属于心故。以五意结归心也。答。随义增影略而说。非于二处无心无明

论。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 释曰。次显意识。于中有二。初标。后释。此初也。明此生起虽粗细殊同是一识更无别体故。即指前第五识相故。言即此相续识也。前胜细分法执相应所止义门则说为意。此约能起见爱粗惑从前起门说名意识。意之识故名为意识。而新论言。一切凡夫依相续识执我等者。即是依前相续法执一切凡夫执我我所。论说我执我等者。即是依前相续法执。一切凡夫执我我所。论说我执依法执起如。要迷杌方谓人。故非谓迷于续本识。凡夫依此执我我所。有此说者皆为谬释

论。依诸凡夫取着转深 释曰。次下别释。于中有五。一约人辨粗。二其粗体。三明执所缘。四制立其名。五明识所依。此初也。简非二乘所起意识。以前智识及相续识通在二乘地前所起故。今约凡显其粗也。以彼凡夫无对治故。追着妄境转极粗显故。言取着转深也

论。计我我所种种妄执 释曰。此出惑体。非直心外计境为粗。亦复于身而计为我。于诸尘境计为我所。即蕴离蕴或执与蕴非离而计为我。乃至能起六十二见。皆是此中种种妄执

论。随事攀缘分别六尘 释曰。此明执所缘也。但缘倒境不了正理故皆名为随事攀缘。随事何谓。取六境故。分别六尘名随事攀缘也

论。名为意识至分别事识 释曰。此制立其名也。既缘六尘应名六识。而今就其一意识义故不别出眼等五识。故涅盘云。譬如一识分别说六。金光明经。心如幻化驰驶六尘而常妄起分别诸法。故缘六尘但名意识。即此意识依于六根别取六尘。故名分离。又能分别知来内外善恶因果种种事相故。复说名分别事识

论。此识依见至增长义故 释曰。此明识所依也。见谓五见。即见道断所有分别发业烦恼。发业惑中见最强故。举此亦摄分别贪等。即五住中见一处住地。爱谓贪爱。修道所断所有俱生润生烦恼。润生惑中爱最强故。举最强故举此亦摄俱生痴等。即欲色有爱三住地也。此能增长事识义者。有义。但增我等粗执说依凡夫取着等。故说二乘人断见爱惑。但离第一执相应故。二乘虽无见爱烦恼。未离分别事识心。故说相续识。亦是事识必非见爱所增长故。说由法执起我等惑。不许烦恼起法执故。言见爱熏成事识者。言说识中所有我执如事识熏起凡夫苦。岂二乘等亦有此耶。故增长者但是识中我等粗执非事识体。谓由境界资熏现识起彼智相及相续相。成事识中法执念相。复由见爱熏事识中法执念相起我等执故。说我执从诸执生。见爱既是凡夫所有熏起我执故。说依凡取着转深说意识等。由此二乘虽断见爱离我等相。而犹未离分别事识。非彼起故。若作此释。妙快理教。有义。此说其理不成。与论文义极乖返故。说见爱熏能成事识不说熏起我我等故。说六染相皆是事识。六染皆无我等义故。我见即是见爱所摄。能熏起他非自起故。诸识皆有依他之义。事识必依见爱生故。说见爱惑亦是无明必有熏真起识用故。既本无明熏起本识。未应如彼起事识故。不尔事识非无明起。不许见爱所熏起故。若谓事识但境熏起非见爱者。我见亦有境熏起义。宁不许然。境有增长取熏义故。若谓事识通法执故不许烦恼所熏起者。于起我执宁则许然。诸论不许惑生执故。应知事识理有法我二种相故。二执相应事识既非即二执体。见爱熏起于理何乖诸论。不说见爱烦恼起事识者。且随粗相。据实亦有起事识义。谓此事识相应心所必有助成心王之义。故说作意惊引心等。心所既多。见爱惑摄。熏起事识于理无违。彼有漏位非解脱分善根所摄。诸善心所从无明起皆此所摄。事识必与善相应故。此既粗动异。于本识必二缘生。一谓境界。二谓见爱相应心所。由此论文互举其一。或说境界之所熏起。或说见爱所增长生。合前后说义方具足。故二乘等虽离见爱有妄境故未离事识。若尔未离执相应染。以有能熏我相境故。答。境非实我得我空智。不为妄境之所熏故。而说依凡夫取着转深及事识熏起凡苦者。谓事识体在凡夫位。取着既深。复起我执发五趣业受凡夫苦。非谓熏起我等粗执。是故见爱所增长者但是事识。其理极成

论。复次依无明至唯佛穷了 释曰。上明生灭依因缘义。次下熏显因缘体相。于中有二。初略明缘起甚深之相。后广显缘起差别之义。初中亦二。先标叹甚深。后释甚深所以。此初也。前已直明缘起之义。此下重约甚深以显。故言复次无明熏等。无明熏习所起识者标缘起体。即本净心是缘起体。为无明熏习所起识者标缘起体即本净心是缘起体为无明熏起诸妄识总。名无明熏所起识。非谓偏取真及妄分。非凡夫能知等者。此凡小绝分。于此根本缘起之理。凡夫业信具彼五住二障碍故。而不能知。二乘虽证由无明住智障碍故亦不能觉。要由此理。是故经言阿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谓诸菩萨已下菩萨分知。菩萨从初正定信位而发意言比观观察。至地上分分证之。知因真如随缘成识。既能观证故佛为说经。依此义而有颂云。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以诸菩萨无明住地未断尽故。业识未亡。纵至第十究竟地中。亦未尽知缘起之理。唯佛穷了者。明佛能知。无明断尽觉道圆明。故能尽知一心缘起

论。何以故至唯佛能知 释曰。此释深所以义也。缘起妙理贯通凡圣唯佛穷了。何以故耶。下答文中有其三节。初明即净而常染。是心本来自性净者。谓即本觉缘起真心据本而言。自体无染非别净法可令净。故此即总显缘起因也。而有无明者。即依心体有此无明不觉缘也。此即显其缘起之缘。为无明染有染心者。心体为此无明所染。而净心体有染心也。此即显其缘起之相。总是释经不染而染。显有染心等者。次明即染而常净。谓本觉心虽被所染。常有染心性自真故。而不不失本净心性。是释经言染而不染。唯佛穷了者。明佛能知此理既深。非余尽了故。缘起理唯佛能知。故胜鬘云。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可了知。楞伽经云。如来藏是清净相。客尘烦恼垢染不净。我今与汝及诸菩萨甚深智者能了分别。今论释此显甚深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小白的恋爱手册

    小白的恋爱手册

    南宫白将白彤带进南宫家,白彤一直觉得这个男人是爱她的,最起码他的心里是有她的。只是当南宫白把一个女人带进别墅后,白彤突然觉得自己在对方的心里,其实没有任何的地位。发现这个事实的她不想再和南宫白耗下去,她决定离开南宫白……
  • 我的父亲是医生

    我的父亲是医生

    写一篇女儿和父亲的小说。女儿娇蛮,不懂事,父亲无条件爱女儿。女儿总觉得以后会对父亲好。而这以后变成无期,因为父亲走了。父亲走的前几天,女儿仍未想到父亲会从自己眼前消失。直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离开,才知道父亲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回想父亲生前自己种种不孝,泪流满面。为什么子欲孝而亲不在?因为父母在时,我们总难学会懂事和慈悲。父亲并非生来就是我们的父亲,他亦有他的人生故事,而且精彩。
  • 意动九天

    意动九天

    自古以来,修炼界之人皆认为神比仙强,但又有谁人知晓,远古有仙王临九天!世上有仙也有神,但那居住在九天之上的仙神不过伪仙伪神!传闻在这片极其广阔的天地间孕生有先天生灵,亦有后天神坻,他们不死不灭、永不入轮回,执掌天地规则,不受整片天地的限制,成为了彻底超脱一切的存在。异能组织、修真门派、黑暗联盟、国家部门还有古老的世家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势力。绚丽多姿的校园生活,千娇百媚的各色美女,让衍尘流连忘返……
  • 寒族修士

    寒族修士

    这是发生在某个未知世界,一块不知名大陆上的故事。寒族修士黎青山离开家族,踏上了漫漫修仙之路。道友交流群:397191941
  • 前世今生只为等你来相爱

    前世今生只为等你来相爱

    平凡女孩转生来到异世界,却因在地府未喝孟婆汤而记得前世的事。在异世界里的她,生在宰相家庭,这一世还要平凡度日?才不,好不容易重生,定要大展拳脚!平息国家动荡,破解生日宴会危机,小小女子也要打造一片天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undertale之重置bug

    undertale之重置bug

    很久以前,地球由两个种族均等统治着,分别为人类和怪物。一日,战鼓击碎了双方之间的和平;在人类近似屠杀式的侵略下,人类大获全胜。人类将怪物驱逐到地下世界,并由七位术士设下了相当强力的魔法结界,将怪物困在地下世界。直到很久以后,有个人类落入了地底世界。女主:frisk、chara、flaws
  • 神武之尊

    神武之尊

    这是一个魔法与剑的世界!修炼之路没有尽头,修炼需要有大毅力,大智慧!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新奇和神秘!在这个世界里,主角必然会站在巅峰,且看主角如何一步步走向这个众人仰慕的巅峰,成为万众瞩目的神武之尊!
  • 神谕之路

    神谕之路

    天生一炎,分而为九!布于六道,散于四界!历劫轮回,眠而不醒!神谕少年,寻火之路!九炎分,天地乱!九炎合,天地变!主人公三世身份,对生命真谛迷离,谁来解救,神灵吗,还是自己?当神灵都已经腐朽堕落,天地都已经陷入沉睡,那就让自己来给生命定义!当漫天神佛无视人世沧桑,那就用我的拳头惊醒他们,笑傲诸神。有些巅峰,是迫不得已的慢慢踏上,这就是命,你信,但你无法预知……
  • 你是我心内的所有时光

    你是我心内的所有时光

    白芊没料到自己会展开办公室恋情,对象还是她上司。而最初喜欢上他却是因为疼惜,他在她面前偶尔流露出的孩子气和呆萌,都让她不知不觉地沦陷了。什么前女友,三角恋,她决定爱他护他,只要他愿意和她在一起。“这些都不算什么,”她突然豪气地拍了拍他的肩,“我不怕,你还怕什么,从了我吧,苏世秀。”
  • 扫帚星不是传说是一种不幸命运

    扫帚星不是传说是一种不幸命运

    讲述了一个一生挫折磨烂连连的女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