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26100000003

第3章 求学问道的少年

司马迁是第一个为老子写传记的人,他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这是我们所知道的老子生平最可确信的资料了。老子的出生极富传奇,老子的母亲吃了个李子就怀上了老子,老子出生后就能够指着院子里的李树说:我姓李。同一时期,印度诞生了伟大的佛陀,佛陀出生后朝着东南西北各走七步,步步生莲,并且指着天地说:上天下地,唯我独尊。很显然这样的故事都是后人杜撰的,事实上,老子的出生是个谜,而老子少年求学的生活更是无迹可寻。

“曲仁里”这个老子的出生地,在两千多年前,只是一个乡野村落,我们或许可以推想,老子并非出生在名门世家,也没有显赫的身世,他的家庭顶多只是一个饱食无忧的富足人家,也就是当时贵族的最下等,下士阶层。和老子生活在一起的人多半都是些目不识丁的乡里人,老子的幼年或许无忧无虑,也和乡里的孩子一样在田间玩耍,和泥土、草虫、飞鸟打交道。不过和其他乡里小孩不一样的是老子幼年时期便极具智慧,并且受到了极好的启蒙教育,至于是谁引导老子走上求学之路,已经无法考究。年少的老子聪慧过人,善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他的老师来说是很头疼的事情,因为老师的才学已经无法满足老子富有天性的思想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年幼的老子慢慢地长大,胸怀大道的他渐渐地发现“曲仁里”这个地方太小,他希望可以到更大地方去。周朝的国都是老子首先考虑的地方,不过老子或许并没有直接去周朝的国都,走遍天下路,访遍名山大川,拜会奇人异士对老子来说或许更加具有吸引力。

虽然启蒙老子走上智慧之路的老师已经无法再解答老子的疑问了,但老子对于自然,对于人生,对于道的思考,或许在这个时期就已经有了一个朦胧的轮廓了。《道德经》的智慧之芽已经在老子心中萌发,只是此时年轻的老子还无法将这些隐逸在心中的伟大思想喷发出来,道的智慧还在酝酿,自然界的一切,老子的所见所闻还在时刻不停地冲击着老子的思绪,让老子走向更远的地方。于是有一天早晨,喜鹊飞上枝头,老子含着泪辞别了双亲,拜别了启蒙恩师,负剑远行,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游历。老子离开“曲仁里”这个小地方后,穿山越岭,历经坎坷,看见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领略了自然的博大,对于道,对于天,对于自然所孕育的一切,又有了更深刻的体悟。游历在外的老子或许做过小官,或许做过老师,或许做过宾客,不过老子总是很低调,显得默默无语。老子有着锐利的眼光、深邃的思想,可他却从不外露,这也正是《道德经》中守柔、守静的思想,或许也正是因为老子的不求外露,让他在历史中几乎无迹可寻。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常以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来处世。在春秋那样混乱的年代,这样的思想面对世俗,面对小人或许并不合适,游历在外,年轻的老子并不顺意,常常被人鄙视和嘲弄,过着落魄的生活。或许老子也曾经厌世过,想着逃离世俗的困顿,不过不屈的老子却成就了“柔弱胜刚强”的思想,以此战胜了自我的恐惧和不安。印度的佛陀原本是个王子,他出家后,为了悟道,在山上苦修七年,体念了生死寂寥,克服了恶魔的各种诱惑,最终参悟无上佛法。而老子,这个和佛陀一样富有智慧的人,一样对自然有着极深感悟的人,是不是也同样在自然界中进行了苦修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后来道家的修身养性、道士的练气修道等行为中推想,老子这个被封为道家老祖的人也曾经深居密林,在山泉边隐居清修,同样在自然界中参悟大道。不过人生的阅历往往来自于社会,面对社会的冷漠,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悟,而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更体现了老子对社会的关怀,《道德经》一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老子的治国之道,是老子写给当时的君王们用以治理天下的治国宝典;而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思想则是老子治国之道的精髓所在。

“周守藏室之史”老子做的是一个国家图书馆的史官,我们或许可以相信,老子的才学在年轻的时候就已负盛名,并被周王朝看中,成为这个国家最有智慧的人之一。不过在做这个图书馆史官之前,老子的生活是如何的呢?在春秋之前,天下的学问都在皇族,只有那些皇室相关的人才有学习的机会。而到了春秋,封建制使诸侯有了极大的势力,学问也从皇族走向每一个封地,在那一时期,士阶层开始形成,这些拥有才智的饱学之士,求显达,求富贵,四处游历,投靠诸侯。这些出卖自己的智慧,以谋略谋生的士人,常受人尊敬,他们或驾着马车带着追随者游历四方,或背着长剑独行天下。其中孔子就有很多弟子,四处游学,他曾经受困于陈蔡。孔子受困十多天,没有米吃,饿得半死,却用“君子固穷”展现了他博大精深的思想。比孔子大二十多岁的老子,身处同一个时代,同样拥有伟大的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子也同样受到推崇,在社会上一样富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同样是那个时代君王的座上宾,不过事实上或许恰恰相反,老子显得有些低调,关于他的行迹记载极少,特别是他求学问道的经历更是一片空白,很显然老子比孔子低调得多,这也正体现了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思想。在今天,在我们的印象中,老子只是一个骑着大青牛、富有智慧的老人,这个老人崇尚自然,神龙见首不见尾。

说到老子,人们总会不自觉地神化他,而事实上年轻时的老子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他崇尚自然,对自然有着深刻的体悟,而这些都是他善于观察事物,善于用朴素的辩证的思想进行思考的结果。这些朴素的辩证的思想,也并非只来源于老子一人,我们更应该相信,这样伟大的思想应该是一个时代的音符,年轻的老子是这个音符中的最强音,他是道的思想的集大成者,而大道早就存在那个时代无数的思想者心中。在那个时代,在崇尚道的群体里,思辨的精神无时不闪烁出智慧之光,年轻的老子深受影响,他和众多思想者进行了无数次的交流,吸纳了众人之长,并且最终将这些人的思想相互融通,最后汇聚成精华。一个时代的光芒也因此照耀后世,这就是《道德经》。老子作为《道德经》的作者,他所展现的智慧是那个时代的风貌,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不只是一种美好的期待,而是对礼乐崩塌,王室式微的一种强有力的响应,老子希望君王能够采纳他的治国思想,希望可以使天下归于淳朴,“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同一时期,孔子则推崇礼教,希望用仁义道德教化人,用礼法约束人。这是一个时代的两个巨人所选择的两个方向,一个向往上古时期,无为而大治天下的美好生活,另一个是希望教化万民而使天下太平。孔子四处碰壁,最后回家教书,成了大教育家,并以此将自己的思想传之后世,成为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儒家经典。老子的道家学说虽然是当时的显学,但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却早被四处杀伐的君王抛在脑后,中国从春秋进入了战国时期。这个博学、睿智的少年已经长大,这个被称为老子的图书馆史官,他在国家动荡不安的时候选择了离开,而《道德经》作为他最后的语言传诸后世。

同类推荐
  • 马云全传

    马云全传

    任何荣誉的背后必然是超群的智慧和品质。越来越理性的人们在惊讶于马云的成绩之后,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创业精英的过去和未来。任何一个了解马云过去的人总会陷入思考,马云的成功是上天所助,还是纯属偶然?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了马云的创业历程和管理精髓,其中,大量的事例让你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马云,本书内容范围涉及创业、管理、经营、营销、融资、团队等诸多方面,是解读马云最全面的精品读物。在一个全民解读马云的时代,让我们一起走进马云,走进阿里巴巴!
  • 黄飞鸿传略

    黄飞鸿传略

    本书对黄飞鸿的生平逸事、武学武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凡喜爱武术的人,多会对以七十二项绝艺名扬天下的少林派及武艺超群的张三丰真人产生兴趣。其实,少林武当之享有盛誉,除了历来本派门人弟子竭智殚虑地研究去光大武术和修德行仁外,还得拜妙笔生花、栩栩如生、绘影绘声的小说家所赐呢。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他的祖辈从明朝末年起定居湖南浏阳,世代为官。祖父谭学琴,是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父亲谭继洵,在进士考试中遥遥领先,获得一甲第二名,因此担任了户部主事,后升任户部郎中。父亲37岁那年(1865年),谭嗣同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外斓眠胡同一座大宅第中。这个小生命的诞生,给谭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然而,谭嗣同却生不逢时,大清王朝康熙乾隆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到这时已荡然无存,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却接踵而来,从士绅到百姓,他们都感到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

    邓小平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传奇色彩。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说:“邓的长期革命生涯一直使传记作者们觉得不可思议:有过在战争和革命中冲锋陷阵的辉煌经历;有过了不起的政治胜利;有过屈辱的下台;也有过个人的成就和家庭的不幸。运用保存实力的手法和足智多谋的恢复能力,这位身高4英尺11英寸、意志顽强的政治家不仅靠忍耐挺过了难关,而且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本书作者高屹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是邓小平研究专家,作者分别从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邓小平与毛泽东、邓小平与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邓小平与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邓小平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等方面详尽阐述了邓小平波澜壮阔伟大的一生。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热门推荐
  • 娃娃凯丽

    娃娃凯丽

    画鹤箩一行人,高考完,踏上了冒险之旅,他们究竟会遇到哪些困难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 伪神之域

    伪神之域

    第一次见面,帝皇天被猪队友坑了,逃之夭夭时只看到了对方呆懵的神情,一双眼睛尤其漂亮。第二次见面还是帝皇天狼狈,”小鬼!你越来越好看了!“月和毫不犹豫的夸赞却换来一句”可你的双眼皮被压成单眼皮了,是因为太胖了吗?“。其实只是外双变内双而已。虽然每次聊天总有一个被哽咽到脑仁疼却也乐此不彼,直到有一天月和神子学会了一项独门秘籍——娇弱的咬唇,从而迎娶魔王走向了人生顶峰
  • 臆想的汽车梦

    臆想的汽车梦

    曾经,民族汽车的希望转眼,转眼间成了民族汽车的败类。强烈的落差让他无法承受,他选择了懦弱的自杀。这样就结束了吗?老天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他重生了!带着前世的经验,怀着比前世更坚定的信念,他再一次,站上汽车这个舞台。凭借他国经济危机,他无耻的发起了国难财,他建立了强大的自主汽车品牌,扛起了自主汽车反击外敌的大旗。他兼并捷豹路虎,收购悍马,只为红旗!他是敌人严重的恶狼,却又是普通大众眼中的良心,他是否能走到最后?请大家同臆想一起,拭目以待。
  • 阴阳兽魂

    阴阳兽魂

    本是神兽幻化的四人,来到人间修行,却发现了几百年前那惊人的秘密,与自己的老对头相遇,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 金庸世界里的金庸迷

    金庸世界里的金庸迷

    李阳是一个资深金庸迷,在高考结束后,李阳一口气买了全套正版金庸全集,准备一口气干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 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

    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

    不是吧,顺路看个朋友,却遇上个乞丐婆,遇上了随便施舍点也就算了,可是还的一路抱着她上医院,“没病!“只是心理阴影”收留她?只是他堂堂大总裁是佣人还是她是啊,怎么每日还得伺候她吃早餐!
  • 异世界的咸鱼少年

    异世界的咸鱼少年

    平平无奇的李三明一脚踩进下水道后就来到了这个奇幻般的世界。现代的都市,奇幻的生物,城市外还有着传说中的怪物们。没有金手指的李三明只想当咸鱼。但是……事情总不会那么简单~总之是偏向日常向的欢乐故事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因为中药的主要来源是植物。最早系统记载中药知识的《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中国汉朝时期,收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明朝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已收集中药达1829种。
  • 极恶存在

    极恶存在

    狐妖抱住罗修的左臂:“罗修是我的,他要给我买零食!”除妖师少女:“狐妖,就应该被抓起来。”自从一只狐妖闯进罗修的生活,罗修发现这个世界跟他所了解的不一样,更加精彩……也更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