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68200000010

第10章 美丽忧伤的九妹

一个下雨的清晨她叫沈岳萌,是沈从文的妹妹,美丽忧伤的九妹。

这是一个从小被宠坏了的女孩子,上头有一个姐姐,七个哥哥,她是最小的一位,全家人拿她当个宝贝宠爱着,每晚像小猫一样睡在妈妈怀里,会在大月亮下面一个人跑到园子里对着玫瑰花说悄悄话。那么大的一个女孩子,从来都是让妈妈梳辫子穿衣裳。她确实被宠坏了,哪个哥哥回家不给她带礼物,她会又哭又闹,不让他进门。一直到得到满足后,才破涕为笑,在哥哥脸上亲一下,开心地离去。沈从文写过一篇文章,叫《玫瑰与九妹》,在那篇不长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会撩人又会撒娇的小女孩,全家人都爱死了她——当然,她也确实是一个惹人爱怜的小女孩,稚气、天真,而且还非常聪明、漂亮。

沈从文到北京几年后,总算站稳了脚跟,就迫不及待地将母亲与九妹接来,那一年九妹才 15岁, 15岁的小姑娘长得亭亭玉立娇媚可爱。其实沈从文当时靠卖文为生,手头根本没有什么余钱,他主要为了九妹的前途着想:在湘西大山里,一个没读过几年书的女孩子,除了嫁人哪有什么出路?只有到北京、上海、南京等新文化风起云涌的大都市,女孩子在受到文化教育后,才会有全新的人生。

他想让妹妹也像他那样成为一个作家,甚至想送她去国外留学,然后像他熟悉的那些才貌双全的才女凌叔华或林徽因那样名扬全国,九妹还小,有这样的潜质,一切也来得及。

一个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就用他柔弱的肩膀,给九妹铺垫起一块通向成功的台阶,无论在上海的中国公学、北平的北京大学还是在青岛的青岛大学,沈九妹一直跟在二哥沈从文身边读书。沈从文没有文凭,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就是靠给报刊撰稿挣生活费。那时候租住在上海霞飞路附近一处老弄堂里,与胡也频、丁玲创办了一家红黑出版社,还编一份《红黑》杂志。

沈从文工作过的《大公报》馆

杂志出版了几期总是收不回书款,家里常常揭不开锅,有一年春天,雨下得特别大,老房子的亭子间里到处漏雨,霉味在低低弥漫。沈从文埋头伏在小木桌上赶一篇稿子,家里的一应开销就靠他的稿费。天已经亮了,他浑然不觉,压着一片圆纸头的玻璃罩子灯盏,还在发出微微的光亮。九妹醒得早,是雨水漏到她脸上来了,她起床拿盆子接好雨水,在叮叮咚咚的雨声中来到桌前,沈从文说:“我要你写的那篇小说,你写了吗?”九妹就站在他面前不说话,沈从文抬起头来,说话声音高了一点,这表示他的不满:“你那篇小说写了吗?”九妹说:“我没写,我写不出来。”沈从文火了:

“我推荐你看了那么多法国小说英国文学,你怎么就不能写出一篇作品来?你天天在家,都做些什么?昨晚又睡一个大头觉?”沈九妹说:“我不能跟你比,我提起笔来就很空,觉得空空的,没什么东西可写。”沈从文说:“你要逼一逼自己,你看看我,一写就是一个通宵,我就是在逼自己。 ”

沈九妹坐在沈从文对面,不说话,看到二哥苍白发灰的脸,满头蓬乱的长发以及单薄瘦弱的背影,突然无声地哭了。沈从文听到低微的抽泣声,才发现九妹在哭。他停下笔,说:“九妹,你为什么难过?”九妹说:“我心里很乱,家里一分钱也没有,不能总问人家借,借也借不到,丁玲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没有钱。”沈从文说:

“有二哥呢,那不是你女孩子操心的事。”九妹哭出了声:“可是,二哥,你叫我如何安下心来?你放我回老家吧,上海这里费用太高,我们用不起,外面尽是车子,住着也不习惯,不如让我和母亲回凤凰老家。”沈从文凑近九妹:“九妹,你傻啊,你如此年轻,就像一朵花,还没来得及绽放,你怎么能在湘西那些大山终老此生?二哥就是想让你像林徽因那样,像凌叔华那样,你要明白二哥的苦心。 ”九妹哭着说:“可是,你看,我们全都靠着你一个人,这样下去如何是好?”沈从文说:“九妹,别哭,也别急,二哥会有办法,会有办法——你只要将我布置的任务完成就好。 ”

九妹继续留在沈从文身边读书,这一年的九月,经过徐志摩推荐,沈从文被胡适主持的上海公学聘为教师,经济状况立马改善。随后又接编了中小学教科书,同时兼任《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家里常常高朋满座,来来往往的全都是作家教授。每有客人来,九妹便出面敬茶待客,有时二哥不在家,她就负责接待客人,为他们安排食宿。可是时间一长,沈从文心里也着急,某天他对九妹说:

“二哥带你出来,不是让你做家庭主妇,是让你求学读书,将来做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新女性,以前二哥经济条件不好,没有办法,现在我可以负担你读书学习了,这几年你也断断续续插班读了一些书,但是从来不系统,现在我让你系统学习,你想学什么?”沈九妹沉默了半天,才摇摇头说:“我也说不上,反正就是喜欢读小说,要不二哥,你帮我选择吧。”沈从文在她面前坐下来:“你年纪不小了,从头开始也来不及,你自小聪明好学,我记得岳荃背书常常背到一半就忘了,你在一旁就接着往下背,还要嘲笑他,你是有才情的,也能读书,这样好吧,我为你选择法语专业。”九妹一愣:“法语?”沈从文点点头:“对,你一向喜欢读法国小说,巴黎又是一个浪漫之都,你法语学好了,我打算为你请一个法语系的学生来教你,将来你去法国留学,在那里从事写作、恋爱,那该是多么浪漫的事。”九妹好像已置身塞纳河畔,她满意地点点头:“行,二哥,听你安排。 ”

被宠坏了的大小姐

几年法语学下来,九妹已经 20岁,在那个年代, 20岁的姑娘已经是一个大龄姑娘了,迫切需要谈婚论嫁。可能因为没有一点基础,也可能因为太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九妹并没有像沈二哥所预期的那样能熟练自如地掌握法语。对她来说,法语会话半生不熟,法文书写半通不通,照这样下去,似乎很难有突飞猛进的长进。沈从文开始教她写作,她也写过几篇小说与散文,看看还不错,发表后却没有引起任何反响,九妹不像二哥,有丰富的经历可供写作,她一直拘泥于家庭,人生贫乏而苍白——最终,写作也没有坚持下去,倒是一直在阅读。沈从文不在上海,给她准备了一笔钱,让她一边读书一边学会照顾自己。但她是既没有好好读书,也不会照顾自己,手边一点钱很快就花光,然后也不去上课,就躲藏在上海弄堂小阁楼里夜以继日地读着法国小说。实在无聊时,会陪着当时失业在家的丁玲去霞飞路逛一逛。两个无业的文学女青年站在初春苍白的阳光下一筹莫展,丁玲说:“九妹,我好累呀。”九妹点点头,说:“人生太长太长了。 ”

春天其实并没有来临,那是 1931年的春天,胡也频被捕了,沈从文除了四处奔波营救胡也频,又陪同丁玲送她与胡也频的孩子回到常德。他们不敢将胡也频被害的消息告诉丁玲的母亲,早就写好七封信和三个电报,用的都是胡也频的名义,让九妹在他们出发后,不断地发往常德丁玲家,催促丁母早日放丁玲回上海。九妹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沈从文陪丁玲回到上海后,满意地说:“九妹还是挺能干的。 ”

九妹年纪越来越大,她无处可去,只能跟着二哥。可是,这时候二哥不再是一个人,他成了家,有了妻子张兆和——二哥从来都是一个单身男子,这么多年来,从北平到青岛,从香港再到上海,从来都是她和二哥在一起相依为命,二哥的爱只在她一个人身上。冬天天冷,她也会和二哥睡一个被窝,甚至在他怀里撒娇。现在,一个陌生的女人进了家门,她和二哥睡一张床,她和二哥说悄悄话,紧接着,孩子一个个出生,沈九妹开始觉得,她在这个家里成了多余的人——尽管张兆和是个很好很好的女人,是个从来只用 C调说话的女人,实在气极了,也只用降 D调说话的女人,但是九妹还是不习惯、不适应,不能接受。随着年龄一天天增大,一事无成的她变得痛苦而焦虑,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沈从文也开始替妹妹着急,看着家里出入的编辑记者、青年学生、作家教授,他开始为妹妹物青岛福山路 3号,是沈从文和沈九妹居住过的地方色理想的伴侣。那时候他们一家几口住在青岛,巴金来家里做客,沈从文和九妹陪他到海边散步。玩得很尽兴,九妹不肯回家,又到樱花林里来来回回走,樱花开得很美,有落英缤纷而下,沈从文和巴金一路谈着文学。九妹间惑也插上一嘴,插不上嘴她就猛地摇一下樱花树枝,让樱花落满他俩一头一身,然后她大笑着跑到远远的樱花深处。那时候她总是穿一身细格子或素花旗袍,面容清秀,宛若初绽的樱花一般。巴金后来写文章说:“我在他那里过得很愉快,我随便,他也随便,好像我们是有几十年交情的老朋友一样。他妹妹在山东大学念书,有时也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他对妹妹很友爱,很体贴,我早就听说,他是自学出身,因为很想在妹妹的教育上多下工夫,希望她熟悉他自己想知道却并不很了解的一些知识与事情。 ”

还有施蛰存,施蛰存也对沈九妹有很深的印象,那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 1938年,张兆和带着两个孩子和九妹在香港等船,准备取道越南回昆明。施蛰存正好从上海过来,也要到昆明去。沈从文委托施蛰存与妻子和妹妹同行,以便于途中照顾她们一行。施蛰存与沈从文是很好的文友,一路上细心照顾,后来他幽默地对朋友说:“这是我平生一大功勋。 ”

也许接触到太多大家,也许阅读了太多英法文学名著,九妹的心劲儿变得高傲,她被生活架空,她成了目中无人的理想家,任何世俗的男子很难进入她的眼界。沈从文曾给九妹介绍了一位先生——燕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夏云,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夏云向九妹求婚,九妹认为夏云仍不符合她对爱人的要求,拒绝了他。等到有一天她开始后悔时,已经无处购买后悔药了。

这时候一向好脾气的张兆和也忍不住开始抱怨九妹,你是读过几年书,但是也没有什么成就,你也长得很美,但也就是一个徒具美丽、并无多少真才实学的女子,你这样下去到底怎么办?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妹的性格开始自闭,沈从文也越来越焦急,他到这时才发现,这些年来对九妹的爱,到后来全变成一种害。

虚无缥缈的爱情

事情在 1934年似乎出现了转机——这一年,湘西凤凰一个乡下青年谈正文来到北平,他既写散文也写小说,而且对沈从文风格模仿得以假乱真。老家出了这样一个文学青年,沈从文当然鼎力相助。在沈从文的资助下,不久谈正文考取了北京大学,几乎每个周末,他都到沈家来,他喜欢沈家浓浓的书卷味与文学气氛,甚至他也喜欢那个安静的、文雅的、清秀的沈九妹。埋藏在他心里面的一个秘密就是:当年他还在湘西大山里不学无术地流浪时,偶然间看到大作家沈从文的一张全家福:照片上的沈九妹站在哥嫂旁边,美丽的眼睛含着一丝忧伤,深深打动了谈正文。对沈从文的迷恋,对沈九妹的渴望以及对北平的向往,终于让他只身一人走出湘西深深的大山,来到北平寻找同乡沈从文,寻找未来那个玫瑰色的梦。他第一次进入沈从文家,觉得九妹比照片上还要漂亮一些,她听到谈正文说话,迟疑了一下才从里间出来,挑起门帘那一刻,她没有说话,只是对着谈正文微笑。就是那一个会意的微笑,让忐忑不安的谈正文安静下来。

沈从文也看出这一点,对谈正文格外关心,终于看到时机成熟,他对妹妹说:“我看谈正文对你有意思,他又考入了北京大学,以后你们同在北平,我看这事情很好。”九妹用脚在地上划圈,过了片刻才说:“我觉得他还不错吧。”沈从文说:“他很好,有才情,又是同乡,你们俩处处看。”沈九妹认真地点点头。

在北大读书的那几年里,谈正文是沈从文家常客,几乎每个星期都来。他一来,沈从文和张兆和借故走开,把时间让给这对年轻人,让他们俩在一起读书、做饭,然后喝茶聊天,最好在一起恋爱。可是,事与愿违——春、夏、秋、冬轮回了一次又一次,谈正文不知到沈家来过多少次,两个人的关系却似乎阴晴不定。沈从文急了,和张兆和商量,决定来一次实质性的行动。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家人约了谈正文一起去游中山公园。公园里春光明媚花开烂漫,到处是成双成对的恋人,一家人说说笑笑坐在亭子里。张兆和突然沈从文旧居铭牌

说:“龙朱要去儿童乐园玩,我带他去吧。”沈从文马上接口:“不行,你一人不行,我们送你去。”他回头对谈正文与沈九妹说:“你俩人坐这里好好聊聊,我们去儿童乐园玩。”他们一家三口就走了,谈正文即便是傻子,也理解沈从文的一片苦心。可是他与沈九妹坐在一起,就是找不到话说。搜肠刮肚地找到一句,一说出口,下面又没话了。沈九妹似乎也很难堪,很紧张地和谈正文坐在一起,到后来俩人干脆都不再找话说了,就这样沉默着。这时,过来一大队游人,将小小的亭子站满了,沈九妹站起来说:“走吧。”谈正文默默地跟着她。

谈正文从北大毕业后,怀着一腔热血要奔赴延安参加革命,这一天他在沈家吃过晚饭后,沈九妹坚持要送他。谈正文没有拒绝,他也想给这个不明不白的爱情一个了断。两个人没有坐黄包车,一路沿着横跨北海与中南海的那座汉白玉雕栏石桥漫步。这一次他们不再沉默了,谈正文说:“日本人占领了东三省,华北也面临日本鬼子践踏,全国各地,抗日浪潮风起云涌,我也不隐瞒你,我想到山西去,去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九妹本来与他隔着一段距离,听到他这样说,马上走近了他:“我不怕,我什么也不怕,到哪里去我都不怕。”这时候天还没有黑,晚霞正在北海那座白塔后面层层叠叠铺排开来,将她的脸庞映得一片绯红,也使她变得坚强而淡定。谈正文后退了一步,迟疑了半天,才说:“你一直待在书斋里,不知道革命的残酷,革命不是小布尔乔亚的罗曼蒂克,革命意味着抛头颅洒热血,自己死了不足道,我不能连累一个没有任何精神准备的好姑娘,我没有这份权利,也没有这份勇气。”他这番话一说出口,沈九妹脸色苍白如纸,她是十分敏感的女孩子,她猜想谈正文不爱她,故意编排出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她伤心极了,掉头就走。她以为谈正文会追过来,但是他没有,他只是站在石桥上呆呆地望着她的背影——子虚乌有的归宿

1937年 7月 27日这天,谈正文最后一次出现在沈家。他的突然出现让九妹一时不知所措。她和谈正文坐在房间里一言不发,九妹只是不时地抬起头来看着谈正文,眼神里有惊慌、痛苦、怀疑与责备。谈正文始终不肯开口说话。最后连张兆和也十分奇怪,进来看他。谈正文看到师母进来,这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打算到延安去,手头连路费也没有 ……”张兆和不等他往下说,从口袋里取出 20块钱。谈正文接过来,就匆匆离去,自此便与九妹永远诀别。

谈正文这一走,沈九妹精神好像垮了一样,其实他们的爱情并没有真正热火起来,只是双方心知肚明的会意而已。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沈九妹第一次以恋爱的名义接触男子,从她的角度来说,她为这段感情付出了很多很多,今后不可能也再无机遇与时间遭遇到这沈家九妹——沈岳萌样的感情。随着谈正文的离去,她的这段感情将付于流水,敏感内向又清高自闭的女孩子无法承受这样的打击,她在痛哭几天之后,性情完全大变,变成了另外一个让人吃惊、也令二哥陌生的神经质的女子。她不再体谅二哥的难处,每月沈从文领了工资,很快被她挥霍一空。从前是他和九妹两个人生活,钱花掉了,两个人只好尽可能节省,或者熬夜赶稿子挣一点稿费补贴家用。可现在不行,现在他有一个妻子,两个孩子,这么一大家人,要吃要喝——沈从文第一次感到,这个年纪越来越大、性格越来越古怪的妹妹确实成了他的拖累,他想将她送回湘西,可是,谁愿意接收一个很难说话、脾气很坏、也没有收入的老姑娘?

1940年初,经香港、越南到达昆明的九妹已经 30多岁了,她的容颜开始憔悴苍老,生命却仍然没有依靠。这时沈从文帮她在西南联大图书馆找到一份工作,空闲时间她开始吃斋念佛,参加当地一些佛事活动。并且完全脱离实际,将沈从文家中的钱财与贵重物品拿去捐赠给寺院。这时候是战时,沈从文日子过得非常窘迫,九妹如此豪阔的行为让他大为生气,这时候他对九妹再没有疼爱,也没有抱怨,只剩下气愤——沈九妹看着一天天变得陌生的二哥,想到当年那个对他百依百顺的二哥,想到自己的辛酸与心灵的疼痛,有一天突然之间神经错乱——这时候正好又一次拉响空袭警报,敌机来轰炸昆明,将图书馆炸得一片焦土。敌机飞走后,沈九妹只顾帮别人挖掘埋在废墟下的物品,等晚上赶到自己宿舍时,发现宿舍里贵重物品全被小偷洗劫一空。她再也无法承受生活的磨难与压力,突然脱掉鞋子,披头散发奔跑出去。众人醒悟过来回头去追她,她在前面又哭又笑。

这个时候九妹完全成了沈从文的累赘,他就是想留她也无法挽留,她喜怒无常的行为无法再在城市生活下去,也没有人来专门照顾她。无奈之际,沈从文写信给兄弟,让他们接收九妹,但是没有人敢接收一个神经错乱的女子。最后实在无法,几个兄弟在一起商议,在沅陵的江边,给九妹盖一座漂亮的房子,取名为“芸庐”,让她在青山绿水的家乡生活几年,看看是不是可以让她痛苦的心平静下来。“芸庐”很快就在沅陵盖好了,是一幢相当漂亮的房子,沈从文将妹妹送回家。行伍出身的沈家兄弟巴鲁一见九妹头发蓬乱眼神涣散的疯癫模样,心都碎了,他突然拔出手枪对准了沈从文:“老子一枪毙了你。”众人一阵慌乱,一拥而上抓住他的手腕夺下枪支。巴鲁不依不饶,拍着桌子大骂:“你个狗东西,九妹 15岁跟你出门时,是个多么漂亮多么活泼的九妹啊,她就是一朵花呀,你看看,你睁漂亮的老房子“芸庐”,后来被地方政府强行拆除开眼睛看看,她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湘西杀人不眨眼的硬汉子巴鲁说到这里泣不成声,沈从文也失声痛哭。巴鲁泪流满面说:“你是名扬全国的大作家,你是文化人,我们指望九妹跟着你,会比跟着我们好,会有出息,有出路,谁知道你将她带上一条绝路!”一家人都在哭泣,只有九妹在笑,笑得十分开心。

“芸庐”就成了沈家人心理的家园,逢年过节回到湘西,就会在“芸庐”团聚。湘西安静秀丽的山水并没有治好九妹的心病,她没有白天与黑夜的概念,想出去的时候,不管月黑风高还是大雨倾盆,她就无声无息地跑掉。沈家人多了一件事,就是满城寻找沈九妹,她或者是在沅水边洗脚,或者是在街巷里吃甘蔗渣。白天还好找,她后面总是跟着一群毛头小孩子,往她身上扔毛栗子,或者拉拉她的辫子转身跑掉。一到晚上就没法找,她无声无息地走在黑洞洞的老街上,就像一条鬼影子,不走到跟前,根本看不到。

终于有一年在端午节河里划龙船以后,沈家人找遍了沅陵城里里外外,再也没有发现九妹——九妹就这样神秘地失踪了,就像沈从文在他的著名小说《边城》结尾写得那样:“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远不回来。”找了几年,沈家人也不找了,大家怀疑沅水暴涨时,九妹失足跌到水里淹死了。

一直到几年后,有人在沅水上游 40里一个叫乌宿的破旧乌篷船上发现了她——那条泊在乌宿江滩上的乌篷船就是她的家,她的男人是一个相貌粗蛮的打鱼佬,原来是烧砖瓦的匠人,后来破了产,就改行在水上打鱼,她的孩子已经两三岁了。至于她如何与那个到处漂流的打鱼佬成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时候她面容苍老头发花白衣着破烂,完全成了一个渔妇。

沈九妹生活了多年的乌宿江滩

沈家人当时逃的逃,亡的亡,也没人顾得上她。等到大家想起她时,乌宿江滩上早消失了那只破旧的打鱼船。多年以后当地村民告诉沈家人,那个叫九妹的女人早死了,她死于“文革”前那场大饥荒。

同类推荐
  • 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本书是著名学者夏晓虹将其2006年以后写作有关梁启超的文章(十三篇)汇成一册,这是夏晓虹自2006年后首次以专著的形式出版自己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为五辑,大多是围绕着近年来出现的有关梁启超的新史料而撰写的文章,集中展现了梁启超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彷徨。
  • 想爱:留日青年的抗战生死恋

    想爱:留日青年的抗战生死恋

    这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1937年春,留日学习绘画的中国青年丝竹与他的老师西功的妹妹樱子想爱。丝竹的同学、日本青年吉次和知木也喜欢樱子,而樱子只爱丝竹。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丝竹完成学业回国,樱子因怀上了丝竹的孩子被父母留在日本。抗日战争爆发后,丝竹留学美国和与樱子团聚的愿望遥遥无期。东北女孩红秀在逃难中流落惠州,被丝竹父母收留,并做主让红秀与丝竹成婚。丝竹目睹了母亲被日军轰炸广州的飞机炸死的一幕,悲愤之情油然而生,决心参加抗战,成为国军66军160师(独九旅)的军官和第14航空队情报官。南京大屠杀时,丝竹被已成为日军第18军团军官的知木追杀,知木在追杀途中捡到了丝竹与樱子的定情物,便回国向樱子出示该物及中国阵亡名单,证明丝竹已死,并向樱子求爱,遭到樱子拒绝。樱子在极度痛苦之中生下了她与丝竹的女儿白梅。1938年5月,丝竹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爱上中国人并生下中国人的孩子的樱子备受邻居歧视,樱子无奈嫁给了吉次。战乱之时,红秀与丝竹的儿子木棉出生了。之后不久,上海、武汉相继沦陷,已升为日军中佐的知木在进攻惠州时杀死了丝竹的父亲。红秀和木棉被土匪海上飞所救。知木再次登陆大亚湾后,对丝竹的家乡黄村进行了毁灭性的杀戮,红秀和土匪武装救出了丝竹哥哥的女儿香雪儿,海上飞战死,红秀和木棉被俘。日军侵占惠州时,知木欲玷污红秀,却发现红秀就是几年前他在大连生活时救过他性命的中国女孩,而此时,木棉已经被作为细菌试验而死。知木退出惠州。红秀未死,跟随地下党唐寒松远赴江西,参加抗日。樱子的丈夫吉次也被日军征兵到中国战场,原本善良、温和的吉次到了中国后也被日军腐蚀,成了一个疯狂杀害中国百姓、到处玷污中国妇女的兽兵。吉次到中国后不久,樱子被自己的国家所害,作为日军慰安妇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中国,而她却屡遭日本高级军官木乃花及知木的侮辱。在一次战役中,丝竹受伤被俘虏,知木特意安排樱子与他相见,诱使吉次亲手刺杀丝竹。樱子不堪丈夫的羞辱,自杀。吉次战败回家,因饥饿而生病的白梅听到母亲死去的消息后也死在了吉次的怀里。丝竹被吉次刺杀后被一位医生所救。而他的父母、儿子、女儿、恋人都已经不在人间。战争毁了他的家园,让他失去了亲人……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醉花阴:张爱玲传

    醉花阴:张爱玲传

    张爱玲就像一阵迷离的风,虽然沧桑,却恣意舞动着仅属于自己的绚丽多彩,她生于乱世,受尽苦楚,最终凭着天才梦赢来属于自己的舞台,演绎极致,那里有着花香,有着雪舞,可世俗终究残酷,当张爱玲开出最艳丽的花朵时,便是她坠落之日,就好像昙花,美得夺目,落得惊魂。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宋元学案

    宋元学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业

    恶业

    每个人都有一杆秤,称量着欲望与人性。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黑暗,罪恶便在那里滋长起来,有罪的并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制造黑暗的人。——雨果
  • 快穿之我是虐文女主

    快穿之我是虐文女主

    我,温清,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虐文中。男主,我求你做个人吧!!!
  • tfboys之你是我的小精灵

    tfboys之你是我的小精灵

    姐,我会守护你一辈子——王源喜欢你,也许是从小时候开始——王俊凯同桌,我不会让你不开心——易烊千玺
  • 校园异能:重生豪门大小姐

    校园异能:重生豪门大小姐

    她虽是豪门之女,却胆小无能,他娶她,不过是因为她的身份。她嫁他,也只是因为爷爷要求。当她再次醒来,弱女变强主,天赋的异能,他们残她,害她,还看不起她,珍珠蒙尘那是暂时,她要他们尝尝被玩弄鼓掌之中的滋味!
  • 转角重生:我爱你

    转角重生:我爱你

    上一世,遇人不淑,被陷害失去了生命。阴差阳错失去了生命。这一世,解决了渣男,斗完了白莲花,说好做个米虫的她,为什么会看到这一大只冷酷傲然的家伙。
  • 关于她的历程

    关于她的历程

    “你相信世界上有前世吗?”“应该不会有吧”叶词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却发现自己有一天来到了未来世界,本以为是穿越了,没想到是回到了前世,前世竟然比今世更繁华,这个世界有很多异能人员,她能从这些人中出类拔萃吗?!女主:叶词男主:江赐女主成长型,男主强大型
  • 诸天大殖民时代

    诸天大殖民时代

    墨者们凭借着无穷的机关兽和傀儡,开启了诸天大殖民时代!以前:单人闯荡诸天,偷点战利品就跑。现在:军团征服万界,将整个位面都变成自己的后花园!黄逸峰穿越到墨者世界后,能够从别人的正面和负面情绪中获取力量,便走上了一条在诸天搞事的愉悦之旅:在仙侠世界当昏君迫害修仙者,在武侠世界传播辟邪剑谱建立人妖江湖,在海贼世界成立海贼联军推翻陆上帝国,在魔法世界发展蒸汽科技炮打魔法塔,在道心世界拍VR电影批量顿悟强者……别人只是征服位面,他却要搞坏诸天!虾仁,还要猪心?【十分搞笑】【绝对爽快】书名:《诸天大殖民时代》《墨路狂徒》以及《在每个位面都无敌是什么样的体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或许命运

    或许命运

    李大成的闺女由于生二胎需要人伺候月子,而月子期间正好过年,于是就也跟着妻子常桂花从河北来到了昆山。但却没想到闹了疫情。李大成曾经暗恋常桂兰,常桂兰和常桂花是亲姐妹。李大成和陈来宝是亲家,与常桂兰他们三个是同学。常桂兰和陈来宝无奈分手后去了武汉,在后来遇到了医生何靖安。现实人间,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