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21800000002

第2章 魏晋禅代与西晋的短期统一

魏晋南北朝注定是一个多变的动荡时代。经过从黄巾大起义到孙吴建国的近半个世纪的频繁征战之后,魏、蜀、吴三国各自建立政权,从此统一的中央政权不复存在了,但三国间相互的制衡和牵制也换来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三国各自为巩固政权,增强实力,先后都在本国内实施了一些发展生产、稳固边疆的措施,在动荡的年代里给凋敝的社会生产提供了发展的宝贵的机会,也让饱尝动乱之苦的人民得到了些许安慰。

但是继曹操、刘备、孙权以及曾经辅佐他们的那些贤士名将们相继谢世之后,迅速转入动乱的社会,清晰地证明了他们的后继者是多么的庸碌无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的稳定随着开创者们的离世而相继结束了,历史再次转回到了纷争和动乱之中。

■曹魏的统治与魏晋禅代

曹操以其雄才大略,开创了魏国霸业,不仅为曹魏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也对此后三国政局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生前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也不负其后继者给他太祖武皇帝的尊称。

但是魏国建立不久,政权就开始腐败了。曹魏政权的第一位皇帝曹丕,虽然在镇抚匈奴、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铲除部分地方豪强大族以及打开西域交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朝廷内也采取了一些加强中央皇权的措施,但是他在用人方面却与其父曹操大相径庭。虽然九品中正制在这一时期制度化,但同时,陈群、司马懿、曹真等不为曹操所重视的世家大族却成了曹丕政权的左右手,这种用人上的大变化对曹魏政权尔后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黄初七年(226)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立其子曹为皇太子,并以时任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等4人为辅政大臣,这些人的势力从此不可一世。不久之后,曹丕死,曹即位,是为魏明帝。此时,东吴孙权趁曹魏政权交接之机举兵进攻襄阳;次年,蜀汉也开始了北伐活动。此时曹真、陈群等人或病或死,危难之际,司马懿受到重用,战事几乎都由他来主持,而司马懿也借自己的军权和取得的胜利而提高了政治地位。此时的曹魏社会,不仅玄学之风渐盛,朝野清谈盛行,而且风气也渐趋奢靡腐化。景初三年(239)魏明帝病死,立年仅8岁的齐王曹芳为帝,以武卫将军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

此时司马懿已经功勋卓著、权倾朝野,而曹爽则年轻气盛、权轻势弱。曹爽好玄学,笼络和接纳了朝野间正在兴起的清谈浮华之士,与司马懿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马懿利用曹爽陪侍曹芳到魏明帝高平陵去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击垮了曹爽集团,史称高平陵事件。此后,司马懿与司马师、司马昭父子控制朝政,铲除异己,同时又笼络世家大族,政治野心日强一日,以至于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说。而此时,司马氏的篡位也指日可待了。

■蜀汉与孙吴的相继倾倒

刘备死后,由诸葛亮辅佐无能的刘禅,对西南地区进行了有效的治理。在平定了南中之后,诸葛亮于建兴六年(227)春上书刘禅,要求“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随即进军关中。诸葛亮指挥大军先后进行过6次路线不一的进攻,与曹魏司马懿指挥的军队有多次交锋,互有胜负。在建兴十二年(234)春诸葛亮进驻五丈原,与司马懿在渭河两岸对峙,司马懿采取拖延战术,双方还未交战而诸葛亮病逝军中,蜀军也人心涣散,反而陷入了内讧,这次进攻最终无功而返。

诸葛亮死后,蒋琬和费先后执掌蜀汉大权,二人采取保守防御政策,使蜀汉维持了暂短的安定。费之后姜维执掌了军事大权。姜维力主奉行诸葛亮的军事进攻政策,先后对曹魏陇西一带发动多次大规模军事进攻,这些进攻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却使蜀国元气大耗。而此时的蜀汉国内也因宦官专政、豪强兼并而朝政腐败、日渐虚弱了。蜀汉炎兴元年(263),执掌魏国实权的司马昭则瞅准蜀汉内部空虚、人才匮乏的时机发动了主动进攻,以三路大军直逼蜀汉。蜀军虽奋力抵抗,但还是节节败退,当成都被围,后主刘禅终于向魏国征西将军邓艾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与蜀汉相比,孙吴政权后期虽然没有频繁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战争,但是政局也非常混乱。孙权建国之时,多依靠江东大族,因此难免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使他们坐大分权。孙权晚年,朝廷内部又因为继承人的问题产生了尖锐的对立,并分为了两个派别,以诸葛恪为首的一派支持太子孙和,而将军步骘、大司马全琮等则拥护鲁王孙霸。史称当时“中外官僚将军大臣,举国中分”,这无疑给孙吴政权尔后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孙权最终采取不偏不倚、另择新主的方式,传位给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结束了皇权之争,但是新一轮的政治斗争又开始了。诸葛恪为诸葛亮之侄,他主张孙吴积极进取,不能坐以待毙,并对魏军发动了军事进攻。他的做法引起了江东豪族的不满,于是宗室将军孙峻联合皇帝孙亮谋杀了诸葛恪。此后,孙峻兄弟又与皇权发生了冲突,上演了一系列的宫廷斗争。而在孙吴政权内部进行着复杂交错的权利之争的时候,社会经济则日渐凋敝、军队也逐渐废弛,更重要的是司马氏掌控的魏军已经消灭了蜀汉政权,正觊觎着孙吴政权。永安七年(264),孙亮的后继者孙休死,庸庸无为而残暴专横的孙皓继位,此后国内形势更加严峻,大臣将相各图自保,虽然司马氏忙于代魏立晋而没有立即进攻,但孙吴已经难逃灭亡的命运。

■西晋的短期统一

司马昭灭蜀之后的第二年,便因“卓著”的功勋而晋升为晋王,虽然他没有来得及当上真正的皇帝就死了,但是自魏文帝曹丕以来,司马氏父子通过长期的偷梁换柱、明争暗夺,实质上已经逐渐取代了曹魏政权。而在孙吴政权大势已去之后,司马氏政权便开始操作真正的魏晋易代了。司马昭死后,其长子司马炎继承了王位。司马炎于延熙二年(265)十二月用“禅让”的办法登上了皇帝位,并将魏帝曹奂封作晋陈留王,改元泰始,历史由此转入了西晋时期。曹魏以“禅让”方式取代了东汉,而最终又“禅让”于司马氏,结束了自己的统治,这既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必然。

西晋建立之后,首先着手巩固政权。先后确立三省制度、实施宗室封国,并设立了地方都督制。为了防止曹魏代汉、西晋代魏的“禅让”重演,司马炎认为必须要将地方大权收归宗室手中,因此大封同姓诸侯宗室,封国分为王、侯两级,并仿照西周古制,设立爵位制度。这种分封制度虽然在短时期内对西晋政权的巩固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由于西晋封国诸王同时担任一方都督,掌控地方军政大权,所以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此后地方权重、割据一方的局面。

司马炎继位之时,蜀汉政权已经投降,西南地区已经处于西晋统治之下,但是东南的孙吴政权还没有正式归降。司马炎担心自己落得“有禅代之美而功业未著”的骂名,因此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就发动了对孙吴的进攻。咸宁五年(279)十一月,晋武帝司马炎正式下诏讨伐孙吴,采纳征南将军羊祜的建议,对孙吴开展全面进攻,并实施重点突击。而腐败的孙皓政权虽然也组织了全力抵抗,但已无法力挽狂澜,吴军节节败退,而晋军所向披靡,于次年三月就逼到了吴都建业(今南京)附近。穷途末路的孙皓放弃了抵抗,束手就擒,孙吴统辖的扬、荆、交、广四州,共43郡300多县全部并入了西晋的版图,西晋就此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西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但是不久之后,各种内忧外患又迅速袭来,使得西晋的统一犹如流星一般短暂,历史再次进入了更加纷繁混乱的东晋十六国时期。

■八王之乱与西晋的瓦解

晋武帝司马炎平吴之后,改元太康,西晋的历史也进入了一个统一、安定、发展的新时期。西晋的统治虽然短暂,但司马炎在位的25年中,社会还是相对安定、有一定发展的。太熙元年(290),晋武帝死时,诸子尚幼,继位的惠帝司马衷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白痴,因此权臣外戚开始争权夺利。以惠帝外祖父杨骏为一派,惠帝皇后贾氏为另一派,展开了激烈的宫廷斗争。贾皇后颇有政治野心,而且手段毒辣。武帝死后,杨骏和杨太后父女合谋,掌握着朝政。贾后则串通楚王司马玮发动军事政变,消灭杨氏势力夺取了政权。此后不久,贾皇后又借机除掉司马玮,独揽朝政,开始专权。

惠帝虽然是个白痴,但太子司马却聪明英武。司马非贾后所生,因而贾后深为畏忌,于永康元年(300)三月假借皇帝之命将太子杀害。四月,梁王司马彤、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为借口,起兵铲除了后党,次年,司马伦自己称帝,将惠帝尊为太上皇。而司马伦的篡位则引起了其他割据一方的宗王的不满,齐王、河间王、成都王颖等先后起兵讨伐司马伦,史称“八王之乱”。自此开始的16年间,西晋政权犹如烫手的山芋,虽然人人觊觎,但谁也拿不了多久,在诸宗王中传来传去,混乱不堪。直至惠帝永兴二年(305),东海王司马越将惠帝迎还洛阳,次年,惠帝中毒而死,东海王立皇太弟司马炽为怀帝,朝政大权落入东海王司马越之手,八王之乱也就此结束。

贾后专权和八王之乱对西晋的政治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战乱不仅使朝政混乱无序,也使社会生产蒙受重大损失,与此同时,天灾连年,使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因此产生了大量的流民,史称“流民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幼,不绝于路”,与规模庞大的流民相伴随,流民起义也此起彼伏,西晋的统治机能从此瘫痪,一蹶不振。

与流民起义相比,以匈奴为主的内迁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反晋行动,则对西晋统治形成了更为直接的威胁。匈奴人刘渊、刘聪父子和羯人石勒以反对民族和阶级压迫而起兵,在八王之乱中得以进一步壮大。他们不断出兵南下,并多次直逼洛阳,对西晋统治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到永嘉四年(310),石勒已经攻占了洛阳周边地区,刘聪也对洛阳发动了数次进攻。永嘉五年,司马越病死,刘聪便一举攻陷洛阳,俘虏了怀帝。此后晋人虽然又立愍帝于长安,但已经只是一个西晋灭亡之后残存的符号而已。

同类推荐
  • 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

    《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对十余部史书、古籍中所记载的春秋战国时代许多有影响的典型事件,从计谋和社会心理两个角度作了深透的分析。着重分析了事件中谋略活动得以成功的技巧和奥秘,在有关军事谋略中还涉及《孙子兵法》的某些理论渊源和应用;在许多地方,《东周时代国人的心性智识》还从当代人的眼光去发现和提出问题,着重揭示了事件当事人的活动心态及其对后世的文化意义。
  • 和书之帝国夙愿

    和书之帝国夙愿

    风云变动,天下大势一念之中,携夙愿之火,成燎原之势,于诸多选择中优胜劣汰,灿然铸权,浑不知天地为何物。但如果没有选择,就不会被放弃了吧,家事国事天下事,皆系于人心之上,何不放下黎祚,以仁爱之心教化九州?正是因为是一张白纸,所以最容易被抹黑,为王者,不可以心慈手软,不是因为君主所以一直手持刀柄,也并不是因为臣子所以始终手握刀刃,世间万物,唯制衡不破。抬眼望,这旭日与夕阳,竟分不清是黎明还是黄昏。
  • 商手

    商手

    青年创业者云海创业失败,负债累累……经受不住压力选择自杀,却意外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还是农业封建社会,云海的商业王朝就此建立。然而,穿越后的身世之谜,却让云海……
  • 亚特兰蒂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亚特兰蒂斯(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自公元前355年柏拉图首次提出亚特兰蒂斯之后,这座湮没在洪水、时间和历史长河中的岛屿引起了人们长达几个世纪的不懈研究与探索。数以千计的文章、著作探讨着亚特兰蒂斯的历史与命运。这座岛屿是否真的存在过?是柏拉图真实的历史反映还是想象中的奥兹王国?它到底在世界的哪个角落?现有的这些证据到底是历史还是伪历史?是什么激发了柏拉图创作出这样一座岛屿与文明?这一系列的问题推动着人们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渐渐揭开亚特兰蒂斯那神秘的面纱。
  • 忠臣良相

    忠臣良相

    圣历368年,大卬文帝登基,年号闰康。彼时年轻的大卬帝国风光无限,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史称“闰康盛世。”圣历767年,卬世文帝迫不得已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怯伊条约》。大卬往日的风光都成了过往的云烟,区区四百余年,这个古老的帝国就一分为二,可隐藏在它血脉中的活力,却会生生不息的等待着下一次光明时代的到来,再次绽放!!圣历893年,御史中丞韩流之子韩冷轩出生。韩冷轩这个被后世史学家成为“令浮朝的男主”的人第一次活跃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热门推荐
  • 普通的不普通

    普通的不普通

    这并不是校花校草轰轰烈烈爱情故事,只是两个不知名的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 夜梦鬼谈

    夜梦鬼谈

    远古有一奇书名叫《七星古扎》,一日,天上坠落一陨石,石落之处,生出一植物。根据《七星古扎》记载,此物名为“七星天蒲”,共分果、花、叶、茎、皮、根、汁七处。若得一处,便可得穿越生死、移山填海之术。公元前,221年秦皇灭齐,得《七星古扎》。遂命人寻之,寻蒲将军左紫同术士徐福踏入七星古刹,无归。从此,七星天蒲下落不明......但世间纷争不断,常有奇人异事发生。到了2016年,有个叫张清烟的日本留学生,无意间认识了一个叫做左浪的人......故事从此开始。
  • 禁符

    禁符

    千万年间修炼至破碎虚空的方法有很多种修斗气,修剑意,修灵魂,修肉体,修奇毒等等。看主角如何在无法破碎虚空的一方符纸之上,创造自己的修符之路
  • 快穿之我得继承神位

    快穿之我得继承神位

    神女“言”作为一个莫得感情的修炼机器,遇到了一件大事情。主神将要退位,作为唯一一个有继承资格的她,只因为实力过于强大,但却不知人世间的情感,被要求下凡历练。你说历练就历练吧,还给她弄个什么情感碎片收集器,不达到满格不让回来。就这样神女“言”变换着身份,游历着各个世界。为她所在身份的人找一个美好的归宿。[1v1,甜宠,女主穿越六个世界,每个的身份揭露世界的黑暗面。]
  • 穿越龙族救世主

    穿越龙族救世主

    什么!穿越了!逗逼女主穿越成龙族救世主!还是男的!
  • 一眼就看见你之看你往哪跑

    一眼就看见你之看你往哪跑

    原本我的学生时代就是每天上上课睡睡觉欺负一下同学但是知道那天那个人来了一身干净的白色衬衫破洞牛仔裤褐色的书包待着眼镜思思文文的却没想到眼镜没有镜片一切都是装的沈一水vs谢邪注意谢邪是攻
  • 末法枯荣道

    末法枯荣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末法时代,纪元破灭。远古诸圣,周天星宿,掌道天尊纷纷以无上修为化功,反哺天道。天道洒下末日余辉,照耀人间。诸圣贤集我人族气运,创天地大势,聚宇宙芳华,共迎末主降临......天道有时尽,人力有穷极。叶落,以平民之身,怀揣强者之梦。一朝梦圆,再创纪元……
  • 独立营1945

    独立营1945

    我,有为,怀赴死之心投笔从戎参加抗战,可一直溃败,从此消沉堕落,一度被胁成为奸细。突围反正后,被困于深山老林,过着非人的生活,并进行着艰难的抗战生涯。我们战功卓著,先后被两个国军部队收编成为独立营。最后又成为他们权利斗争的牺牲品。
  •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

    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度,用不分科的观念方法,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深入认识中华民族新的智能生成运作机制形成的进程、状态和局限,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的别样性及其对人类发展提供多样选择的价值,争取和保持对于世界文明发展日显重要的中国历史文化解释的主动和主导地位。“世界”“国际”“全球”这样的概念,今日几乎成了从官方到民间的口头禅,国人大都耳熟能详。可是,如果真的放到世界和国际的范围内考察,则不难发现,中国人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用法,与各国有别,于情理不合,于实事有异。不过,这样的形态,背后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近代以来“天朝”或“中华”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升降浮沉。
  • 汉血策

    汉血策

    <汉血策>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掊黄土一白骨。胡笳悲切声声黯,铁血丹心斩楼兰。黄沙百战穿金甲,将军至死终不还。千秋万世说功业,西风烈马它乡魂。孤,要用火与血来告诉世人,强大是怎么来的!孤,宁可流尽自己的血,流尽一代汉人的鲜血,也要为大汉的子孙铸就永不弯曲的脊梁。孤,不仅要荡平四海,更要让汉的文明,汉的血液一统天下!大汉天威,有汉无夷。群.青丘狐儿.54675900..开新书了《戏风流》。本书已完稿,不必担心太监,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