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24200000023

第23章 边陲驼铃

从五代到南宋灭亡的300余年间,先后有沙陀、契丹、党项、女真等众多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西夏、金等政权。与此同时,周边各族也纷纷自立。回鹘人在西北建立了喀喇汗、于阗、高昌等政权;契丹人建立西辽政权;西南的藏族出现了长期分裂,但在青藏高原及川西、河西的吐蕃人建立了厮政权,云南的少数民族建立了大理国,壮族建立了大南国。这种分裂状况,一直到元朝建立后才告结束。这些民族对其辖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进步,都对中国历史乃至亚洲历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喀喇汗王朝与回鹘诸政权

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从漠北分四支外迁。其中一支由汗族成员庞特勤率领15部回鹘西奔葛逻禄(今阿尔泰山以西地区),并建牙帐于巴拉沙衮(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这个王朝,在中国史书中称为黑汗王朝或黑韩王朝,现在史学家通称喀喇(意为“伟大”、“最高”)汗王朝。

喀喇汗王朝的政治体制是“双王制”,即汗国分两部分:

由汗族中最长者任大可汗,次长者任副可汗,分别统治汗国的一部分。汗位的继承遵循传长制,而不是传嫡制。大可汗称为阿尔斯兰(突厥语意为“狮子”)喀喇汗,驻巴拉沙衮,后来随着王朝统治民族定居农业文化的发展,多驻喀什噶尔。副可汗称博格拉(意为“公驼”)喀喇汗,驻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

汗国建立后,势力不断扩张。公元999年,阿尔斯伊利克汗(意为“狮子王”)纳赛尔占领蒲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灭统治伊朗、阿富汗等中亚地区的萨曼王朝,势力进入河中地区。11世纪初,卡迪尔汗玉家甫攻占于阗(今新疆和田南),灭李氏王朝,把汗国东部边境扩大到昌城(今新疆若羌)以东,汗国进入鼎盛时期。

1040年,喀喇汗王朝在河中地区的统治者布里特勤伊卜拉欣脱离东部大可汗而独立,自称桃花石,意为“东方与中国之王”,成为西部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从此,统一的汗国分裂成为东西两个汗国。西部汗国首都初为乌兹根(今吉尔吉斯斯坦乌支根),后迁萨末犍(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

汗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后,贵族之间争权夺利,内战不已,使国力渐衰。l089年,突厥人在中亚建立的塞尔柱王朝,攻占蒲华和萨末犍,西喀喇汗王朝沦为塞尔柱王朝的附庸。1134年,东喀喇汗王朝因与境内的突厥族葛逻禄、康里部首领不和,发生冲突,请求西辽出兵帮助。西辽乘机占领巴拉沙衮,并作为西辽的首都,东喀喇汗朝成为西辽的附庸。I137年,西辽出兵击溃西喀喇汗朝军队,并大败塞尔柱王朝军队于萨末犍以北的卡特万。西辽皇帝耶律大石进驻萨末犍,派少监监督西喀喇汗朝。1211年,东喀喇汗朝贵族杀害大汗,东喀喇汗朝亡。

1212年花剌子模沙摩诃末出兵占领萨末犍,处死西喀喇汗朝大汗,西喀喇汗朝亡。

喀喇汗王朝疆域西起卡拉库姆沙漠,东至罗布泊,北达巴尔喀什湖,南尽阿姆河,地域相当辽阔。境内河中地区有发达的农业,完善的水利设施,广阔的园林,粮食产量很高,水果蔬菜丰富,盛产大豆、棉花、瓜、葡萄、石榴等。喀什噶尔、于阗(今和田)地区广泛植棉,桑蚕业也很发达。手工业品种繁多,玻璃生产已掌握吹气技术,产品有饮食器皿、日常用瓶、罐等,有绿、蓝、褐等色;织造、造纸、矿业也很发达。汗国地处中外交通要道,东与辽、宋,南与印度、波斯,西与西亚、南欧均有贸易关系。

伊斯兰教是喀喇汗王朝的国教。早在10世纪初,大汗巴兹尔的次子萨图克就皈依伊斯兰教,到其子木萨称汗时实现了汗国伊斯兰化。汗国在文化科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回鹘学者和诗人,他们写下了不朽的著作。如巴拉沙衮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于1069~1070年完成了他的劝诫性长诗《福乐智慧》,这既是一部哲学伦理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长诗。全书共6644节,13288行(或说13290行)。故事讲述一位国王求贤治国的经历。汗族马赫穆德·喀什噶里于1074年编成《突厥语词典》,这是一部11世纪中亚的百科全书和优秀的语言学著作。

公元840年回鹘西迁后,除庞特勤一支建立喀喇汗王朝外,还有于阗回鹘和甘州回鹘、高昌回鹘等几支。

西迁后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的一支回鹘,于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建立政权,首领自称唐朝宗属,故姓李。五代时受后晋册封,与北宋有朝贡关系。其疆域,西南抵葱岭,南接吐蕃,西北至疏勒。1001年被喀喇汗朝占领。

迁到甘州(今甘肃张掖)、沙州(今敦煌)、瓜州(今安西东南)等地的回鹘受吐蕃统治,后来沙州张义潮起兵驱逐吐蕃,回鹘人又受张氏管辖。约于公元9世纪末,甘州回鹘建立汗国,统辖河西各地回鹘人,一面臣服于辽,一面又与北宋建立舅甥关系。l028年西夏统治者李元昊统兵占领甘州、凉州等地,甘州回鹘汗国亡。退处沙州的回鹘人与当地回鹘人融合,称“黄头回鹘”,入元后称“撒里畏兀儿”,他们是今天裕固族的先民。

高昌回鹘势力最大,其疆域东抵沙州,南距于阗,西与喀喇汗朝接壤,以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东)为国都。初入高昌地区的回鹘人很可能是喀喇汗朝的一支。约于公元981年建立汗国,国主称“亦都护”,与宋建立舅甥关系,国内盛行佛教,农牧业、手工业很发达。12世纪30年代,辽耶律大石率部西迁,曾受到高昌汗国的资助。西辽建立后,派少监监督其国。1209年,高昌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杀西辽少监,投降蒙古。

西辽——辽朝的继续

女真兴起后,屡次出兵攻辽。1124年,辽天祚帝欲出兵燕云,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力谏当养兵待机,不可轻举,但没有被天祚帝采纳。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通汉文,善骑射,曾任翰林。翰林的契丹语为“林牙”,故人称大石林牙。耶律大石见辽大势已去,遂率骑兵200人北走可敦城(今蒙古鄂尔浑河上游古回鹘城),会7州18部首领,得精兵万余,设南北面官属,自立为王。耶律大石本拟东进,联合西夏、南宋抗击女真,但夏、宋对他防范甚严,且金朝灭辽和北宋后势不可挡。耶律大石审时度势,遂决意西进。

1130年,耶律大石率军西行至高昌,亦都护毕勒哥以牲畜相赠。此后,耶律大石又率军至叶密立(今新疆额敏),招抚当地突厥诸部,进攻喀喇汗朝。他所率军队在喀什噶尔被击败,退守叶密立,休养生息。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称帝,建年号延庆(汉文),上汉语尊号天皇帝。他又根据当地人民的习惯叫法,称菊儿汗(亦作葛儿罕,即“大汗”)。他追谥祖父为嗣元皇帝,祖母为宣义皇后,册立元妃萧氏为昭德皇后。哈剌契丹国史称“西辽”、“西契丹”或“后契丹”。哈剌,契丹语,黑之意,即“黑契丹”,既是国名,亦是族名。

西辽建立后,首先降服高昌回鹘,置少监监其国。当时,在喀喇汗朝边境有1.6万帐来自原辽朝的突厥—契丹人,获知耶律大石东来,全部投顺西辽。东喀喇汗朝的阿儿斯兰汗伊卜拉欣,因不堪境内突厥族葛逻禄、康里等部的欺凌和骚扰,于1134年初归附西辽,西辽封伊卜拉欣为“伊利克伊·土库曼”(土库曼王)。

1134年春,耶律大石迁都巴拉沙衮(又名虎思斡耳朵),派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为兵马都元帅,率7万骑东征金朝,半途而返。金熙宗也遣军西征西辽,大败而归。此后,西辽继续扩张。1137年在忽毡(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击败西喀喇汗军队。1141年,西喀喇汗王朝的大汗马合木与葛逻禄的矛盾加剧,求助于塞尔柱王朝苏丹桑贾尔,葛逻禄则求助于西辽。双方会战于卡特万,塞尔柱军队大败。耶律大石领兵进入萨末犍,封马合木弟伊卜拉欣为桃花石汗,设少监监其国。随后,大石又派大将额儿布思进军花剌子模。花剌子模是中亚古国,曾归属于萨曼王朝和喀喇汗王朝、塞尔柱王朝。西辽战胜塞尔柱王朝后,迫使花剌子模投降,每年向西辽纳贡,使之成为西辽的附庸国。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这时,西辽帝国最为强盛,其直辖地以巴拉沙衮为中心,北至伊犁河,南至锡尔河上游,西至塔拉斯河,东至伊塞克湖之东;其附庸国有东西喀喇汗朝、高昌回鹘、花剌子模,附庸部族有粘拔恩部、康里部、葛逻禄部等。

耶律大石死后,其子夷列年幼,皇后萧塔不烟称制,号感天皇后。她治国果断,保持了国家的稳定。1146年金使粘割韩奴抵西辽境,在野外遇感天皇后。感天皇后命其下跪,韩奴道:“我是上国使者,奉天子之命来招降,你应当下马听诏。”感天皇后派人将韩奴拉下马下跪,韩奴大骂:“反贼,天子不忍心发兵征讨,遣使来招降你。你纵不能面缚到金廷请罪,亦应当尽敬使臣,怎敢反加侮辱?”感天皇后大怒,杀了韩奴。1150年,夷列嗣位,是为仁宗。1163年,夷列死,其妹普速完称制,号承天太后。1178年,承天后处死丈夫萧朵鲁不,引起朵鲁不之父萧朴古只沙里的政变,射杀承天后,立仁宗次子直鲁古为帝。这时,花剌子模日益强大,其沙摩诃末力图摆脱附庸地位,征服河中地区,联合西喀喇汗朝起兵反抗西辽。西辽与花剌子模军交战70多次,屡遭失败,退出河中。其后西辽诸附庸国、属部纷纷自立。1208年,蒙古逐步强大,击灭乃蛮国,乃蛮王于屈出律逃到西辽。1211年,屈出律禁锢直鲁古,篡夺西辽政权。

西辽地处丝绸之路的要道,这里有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所产棉花鲜洁细软,瓜果味极甘香,品种繁多、工艺水平很高的玻璃制品享有盛誉。

西辽文化发达,境内通行汉文、契丹文,民间广泛使用突厥语,各附属国则操各自的语言文字。西辽改变了喀喇汗朝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做法,容许各种宗教传播,故境内以佛教和伊斯兰教最盛行。代表性的著作有苏非派晒赫(对伊斯兰教内有名望、有地位人士的尊称)、神学家、诗人阿赫马德·亚塞维的神学诗集《大智之书》和盲人阿赫马德·玉格乃克的劝诫性长诗《真理的入门》。

吐蕃分裂与厮政权

公元842年吐蕃赞普达磨被刺之后,吐蕃统治集团分裂成两大派,一派拥立达磨的养子永丹,据有乌如之池(今拉萨地区);另一派支持达磨的遗腹子奥松,据有约如之地(今山南地区)。两派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连年的混战。

吐蕃王朝分裂后,各属部相继叛离。今甘肃、青海地区屯垦的奴隶,首先于公元857年发动起义,势力从河西走廊发展至今青海、四川西北部。公元869年,康区(今昌都、甘孜一带)的韦·阔协列登率众起义。之后,逻些(今拉萨)附近、山南、秦瓦达则(今琼结)等地均爆发起义。公元895年,奥松之子贝考赞被起义军杀死,其子吉德尼玛衮逃乍布郎(今扎达),娶羊同地方官之女没卢氏为妻,生三子。至10世纪中叶逐渐形成三个小国:长子日巴衮据麻域(今拉达克地区),后来成为拉达克首领;次子扎什德衮据布让城(今阿里东南部普兰一带),成为首领;三子德祖衮占据乍布郎,形成古格王国。这3个小王国后来长期存在于原来的大小羊同地区,因而改称为“纳里速古鲁孙”,意为领域三部。奥松的另一支后裔退据后藏上部今拉孜—带。其后有一支迁入北方,一支迁到朵思麻(今青海东部和甘肃西南部),一支回到雅隆河谷地区。

永丹的后裔则分布于乌思(即前藏)和朵甘思(今四川西部和西藏昌都地区)一带。其他一些吐蕃贵族的后裔,则各自盘踞一块地盘,均成为割据的地方势力。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了几个世纪。

从10世纪开始,吐蕃社会开始由奴隶制向农奴制过渡。长达数十年的奴隶起义,使吐蕃的奴隶制逐渐瓦解,大批奴隶变为自耕农,原来的奴隶主有的成为自耕农,有的虽仍占有土地,但逐渐转变为封建领主。11世纪前期,古格首领拉德为了表彰仁钦桑布建寺译经的贡献,把乍布朗附近的谢尔等3处封地施与仁钦桑布,成为他私有的溪卡(庄园)。从此,溪卡一词广泛出现于吐蕃社会,标志着封建领主制的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此后,溪卡进一步普遍,并与寺院势力相结合。到13世纪初,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普遍确立。

从公元7世纪开始,佛教从印度传入吐蕃,直到公元9世纪中叶止发展很迅速。但达磨赞普时,大举禁佛,寺院被封闭,僧人被迫还俗,佛经佛像被焚。到10世纪中叶,吐蕃各地的统治者为了稳定社会秩序,需要利用宗教力量来巩固统治,佛教再次兴盛起来。为了区别佛教在吐蕃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人们一般把达磨禁佛以前称“前弘期”,10世纪下半叶开始称为“后弘期”。

公元978年,山南桑耶寺寺主也失坚藏(永丹六世孙)资助乌思藏地区10人北上到宗喀地方(今青海西宁一带)受戒学经,学成后返回建寺授徒,复兴佛教。是年被作为“后弘期”开始的标志。同时,古格地方首领意希沃(奥松四世孙)遣仁钦桑布等去印度、克什米尔学经。仁钦桑布三度赴印度学法,前后师事75位班智达(通晓五明的学者)。他精通梵文,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古格首领拉德(奥松五世孙)把他誉为大译师。拉德还于1042年迎请摩揭陀国超岩寺(建于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高僧阿底峡来译经讲学,为佛教在吐蕃再次复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佛教重新兴盛也是世俗封建主与僧侣集团逐步结合的过程。在世俗首领们的支持下,出现了许多占有大片耕地、拥有大量财产、广收徒众的大寺院,并逐斯形成了许多以大寺院为中心的由住持们统治的宗教小王国,到12世纪时更形成了许多教派集团:

噶当派。阿底峡的徒弟仲敦巴于1056年在热振建寺。“噶当”意思是“佛语是指导一切僧人修行的诚命”。他们十分重视戒律。这一派发展到明代就成了黄教的格鲁派。

萨斯迦派,俗称花教。1073年由款氏家族衮却杰布于萨斯迦(今萨迦)建寺传法,势力较大。由于这一派在13世纪40年代首先投靠蒙古,所以在元代政治地位最显赫。

噶举派。11世纪中叶创立。“噶举”意为“口授传承”。到12世纪时分成香巴噶举和塔布噶举。香巴噶举早衰。塔布噶举分成噶玛噶举、蔡巴噶举、拔戎噶举和帕竹噶举四大支派。

吐蕃诸多教派的形成,使得每个教派实际上就成为每个封建领主的势力集团,教派领袖(寺院住持)往往是由地方豪强转变过来的。

北宋建立以来,对散居于青藏高原及川西、河西一带的吐蕃人,基本上采取了安抚政策,使他们成为抵御西夏的缓冲势力。当时这一带的吐蕃各部中,以定居青唐(今青海西宁)地区的厮势力最大,宋人称其为“青唐羌”。该部首领厮(997~1065),原名欺南陵温,是吐蕃哦松赞普的后裔。他出生于高昌磨榆国,12岁时到河州(今甘肃临夏),取名“厮”,意为“佛子”。宗哥族首领李立遵、邈川族首领温逋奇以武力把他挟持到廓州(今青海化隆县科古镇),尊为赞普,后又被迁到宗哥城(今青海平安驿),以李立遵为论逋(宰相)。李立遵为人残暴,杀戮无辜,厮与他不和,遂移居邈川(今青海乐都),用温逋奇为论逋,政权日益巩固,拥兵达六七万人之多。不久,温逋奇发动政变失败,厮政权进一步巩固,原在凉州的六谷部也来投靠厮。

厮深知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宋、夏对抗中的地位,因而采取利用矛盾、联宋抗夏的政策。他多次派使臣入贡北宋,开展茶马贸易。北宋也利用他牵制西夏,授予他宁远大将军、保顺军节度使等职。厮以使聘往来、通婚联姻等方式与辽国保持友好关系。1035年,西夏李元昊进攻河湟地区,厮避实就虚,坚守鄯州(今西宁),终于在庄浪河大败夏军,元昊从此不敢再轻易来犯。

厮去世后,其子董毡嗣位。董毡与其兄瞎毡、磨毡角不睦,于是分为三部,各行其政。但宋廷只承认董毡为合法继承人。董毡对宋表示效忠,与夏对抗。1081年,董毡曾出兵12万从宋军攻夏,宋廷进封他为武威郡王。董毡死后,养子阿里骨继任,内乱不已。阿里骨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秘密与西夏立约,与北宋交战失败。到1103年,北宋遣兵占领河湟地区,吐蕃各部纷纷降宋。北宋亡后,西夏势力进入河湟,厮政权逐渐衰亡。

南诏和大理政权

唐朝时,中国云南和贵州、四川的部分地区曾建立了南诏国。南诏末年,国王年幼不主政事,境内奴隶、平民反抗不断。公元902年,权臣郑买嗣杀末帝及王族800余人,夺取权力。建立大长和国。到公元928年,白蛮首领杨干贞灭大长和国,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建立大天兴国。10个月后,又废赵善政,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这时,白蛮另一首领段思平暗中从事反抗杨氏活动,联络滇东37部乌蛮部落和反抗杨氏的白蛮势力,发动广大奴隶和下层民众,许诺“尔等协力,我得国必报之,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得到了各方支持。公元937年,段思平率众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推翻大义宁国,建立了以白蛮为主体的大理封建政权。

大理国的疆域与南诏大体相同,首府设于大理,政区分八节度(会川、通海、弄栋、银生、永昌、丽水、拓东、剑川),故有“云南八国”之称;统治机构也承袭南诏旧制,王称骠信,宰相称清平官,其下置“九爽”,分掌各部门行政事务。段思平努力推行新政:清除敌对势力,尽逐杨氏邪臣;严惩贪官污吏,提拔廉正官员;废除前朝苛政酷法;实行减租轻徭;建立新的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广大下层民众的愿望,使社会得到安定,以白蛮为主体融合其他民族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白族出现了。

大理的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发展。境内丰富的水利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梯田开辟、山泉灌溉方面有许多创造;大理马“为西南藩之最”,每年有数千匹转贩内地。手工业十分发达,所产刀、剑等兵器,工艺精致;毛织披、竹木漆器、象皮甲胄等为内地人民所喜爱。商业活动很活跃,大理城内每逢二、五、八日举行市易,每年三月十四、十五两天,大理城西门外教场有规模宏大的交易活动,名为“大街子”,四方客商云集,货物齐全。在鄯阐(今昆明南)、威楚(今楚雄)、永昌(今保山)等地也有规模不小的集市贸易。大理国内交通发达,与身毒(今印度)、交趾(今越南)、缅国(今缅甸)、马来亚、波斯等国均有交通通达;通过西川、邕州(今广西南宁)两条通道与中原有密切交往,大理的马、绵羊、长鸣鸡、刀剑、甲胄、毡毯、竹木漆器、鞍辔、麝香、牛黄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内地,换回缯帛、瓷器、图籍等物品。北宋每年在邕州横山寨、宜州(今广西宜山东南)置榷场市马,每年输入北宋的马匹达3500多匹。

大理国与中原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大理王室以汉裔自称,所以十分推崇汉文化。元初旅行家郭松年在《大理行纪》中写道:“宋兴,北有大敌,不暇远略,相与使传往来,通于中国。故其宫室、楼观、语言、书数,以至冠婚丧祭之礼,干戈战阵之法,虽不能尽善尽美,其规模、服色、动作、云为,略本于汉。自今观之,犹有故国(唐、宋)之遗风焉。”大理国推行科举,引进大批儒家典籍;境内绘画、雕刻等艺术风格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大理国使用的白文是以汉字为基础创制的。用白文撰写的著作主要有《白史》、《国史》等,还有许多诗歌、碑刻等作品。大理国崇信佛教,段思平年年建寺,铸佛万尊,故该国有“妙香国”之称。

大理国采取睦邻政策,故极少征战,堪称国泰民安。宋太宗时,大理国王乞请内附,宋封为“云南八国都王”,双方使臣互有来往。1116年,大理遣进奉使到北宋朝贡,宋廷正式册封大理王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到大理国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逐渐加剧。1080年,权臣杨义贞杀大理王段廉义,自立为王。不久,鄯阐侯高智升之子高升泰起兵灭杨氏,拥段寿辉为王。1094年,高升泰废大理王自立,改国号“大中国”。高升泰临终前,又遗嘱归还段氏王位。段氏复位后,史称“后理”。但大理政权已很难控制政局,各部纷纷自立,先后出现了罗殿国、自杞国、特磨道、罗孔道、白衣道、景龙金殿国等割据政权。13世纪初,蒙古崛起于漠北,1234年灭金国,对南宋采取大包围战略,终于在1253年由忽必烈率军攻入大理国,大理灭亡。

同类推荐
  • 伏魔断妖传

    伏魔断妖传

    北宋宣和年间,方腊起事,朝廷发兵征讨。南唐后主李煜玄孙李钰,与结义兄弟曹宝、徐良奋起响应,南征北伐,屡建战功,官拜统制。后遭蔡京、童贯陷害,逼上梁山,然忠君之心不改。靖康之变,二圣被掳,李钰率军往救,大战金兵,功败垂成。后高举义旗,群起响应,抗屡败金兵,立誓要迎回二圣,遭高宗猜忌,被下毒害死。
  • 水浒之悍匪荣耀

    水浒之悍匪荣耀

    发如韭~剪复生~小民从来不可轻。头如鸡~割腹鸣~吏贵不可与畏惧,欲难平……吾以吾血悍尊严,怒以匪身换青天铁血群豪,悍匪花荣。壮哉~花荣~
  • 穿越之三国篇

    穿越之三国篇

    穿越三国,身为武将,通读兵书,乱世枭雄,治世能臣,归三国于一统;鞭笞天下,指点河山,聚英雄于岱山,发迹于三国之末,力挽狂澜;昔为公孙瓒大将,后替孙伯符守川,曾归顺于孟德,后效力于蜀川,武力可据吕温侯,兵法详读十三篇,计谋可安天下,豪气可盖云天。身逢乱世听天命,一统三国新河山。
  • 回到明朝当县令

    回到明朝当县令

    ‘‘我去!这种比中彩票几率还低的操蛋事也能被我碰上.我特么上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王庆有些愤愤不平的自言自语道。
  • 三国之舞群英

    三国之舞群英

    追溯千年,生于乱世,想当个富家翁笑看这乱世潮起潮流……本无意心向权位,奈何尊位逼我来。为了生存,苦逼的八零后无限泪奔奋斗。且看刘轩在这皓月争辉的三国时代当中,智斗群雄,笑舞群英...飘起一幕金戈铁马,恩怨情仇,铁血柔情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给孩子一颗健康的心

    给孩子一颗健康的心

    本书通过大量富含哲理的故事和精练的点评,使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培养关爱他人之心,正确认识自我,摆正人生态度,树立积极进取精神,学会宽容豁达,提高品德修养,为拥有快乐、幸福、成功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茅山道士之灵异笔记

    茅山道士之灵异笔记

    结阴婚、过鬼市,驱邪煞、降鬼妖;百鬼夜行、阴兵过境、下阴过府;因因果果、善恶之报;一个现代茅山传人的故事……第一卷讲:人皮古画引出的一系列阴谋、鬼事;第二卷讲:“我”行走江湖的日子,下阴过府、驱邪镇煞、治病救人……
  • 拥抱你整个世界

    拥抱你整个世界

    西门苏苏是一个小资家庭的孩子,上面有一个姐姐西门晴晴是在道上有名的西门子,在父母帮助下开了一家咖啡厅,苏苏出国几年就开成连锁的几家。下面还有个妹妹西门晓晓,在家人的帮忙下开了一家广播电台西门电台,现在贷款也还请了。苏拉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网络写手,某天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平行时空,成为了法国的服装设计师西门苏苏。韩言的父亲曾经是国内的黑道,金盆洗手后带着家人开始经商,韩言到法国出差的韩言被法国的一个女人看上,给他下药后被他逃走了,闯入苏苏的房间,一夜迷情后就再没见到苏苏。之后一直在找苏苏
  • 快穿之寡妇很疯狂

    快穿之寡妇很疯狂

    天啊!为何她每到一个世界都是寡妇?生葬、祭祀、尼姑庵……为何受伤的总是她?没关系,她自带虐渣体质!谁对她不好都没有好下场!打得众人的脸啪啪响!重点还一波波小鲜肉小狼狗集体示爱要娶她?她不解,“寡妇门前是非多,你们不怕么?”众男子,摇头,“不怕!”某男自愿给她挡桃花,死死缠上她,“你救了我,我要报恩。”“喂喂喂!你报恩就报恩,你抱我做什么!”“宣誓主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抗日之陆战狂花

    抗日之陆战狂花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昔日侦察兵穿越成羸弱小少爷,为了生存,更为了彻底粉碎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带领小伙伴儿踏上铁血抗战之旅,与亿万中华儿女一同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 我们初恋的小日记

    我们初恋的小日记

    百万配音员时惜与数学天才陈江的网络甜蜜相恋这本书是写关于初恋之间的一些小碰撞。偶尔也会有点虐。初恋中酸酸甜甜的味道,你爱辽吗?没有太多的狗血剧情。男主简秦和女主时惜在网络中相恋。“惜惜,我们奔现吧。我愿意陪你走过一段一段的路程。”“可是……我不喜欢你了……”ps:本文是真实事例,有一些地方是有删改,并不是完全按照真实的初恋事件。
  • 古墓残书

    古墓残书

    一张由楚轩九留下的盗墓残页。引起了后代楚一凡的盗墓之旅。历经重重磨难。来到五安山。从村民口中,得知十三年前王狗子带领一群神秘人来到五安山的禁洞中寻找西国财宝。但是却无一生归。洞里到底有什么?王狗子写下的四个血字又代表什么?五棺停尸墓中到底隐藏了什么?探寻一张残页,寻找当年楚轩九还为告诉世人的密秘..。一场惊心动魄的盗墓之旅由此展开。
  • 明白点心理学

    明白点心理学

    生活就是与人打交道,明白点简单心理学,让我们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陌生人、各类突发事件。如果你愿意花一些时间来看看本书里的故事和内容,你会发现这些正是你所需要的。当你试着通过本书的方法去了解别人、去解决难题时,就会发现“天赋”其实是人人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