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7700000013

第13章 中华民族姓氏溯源(7)

1.出自姜姓,是为避帝王名讳所改的姓氏。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他的儿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吴王将朱方(今江苏镇江市东)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史称“贺姓正宗。”是为江苏贺氏。

2.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等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将鲜卑族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贺赖氏、贺敦氏皆改为汉字单姓贺氏。是为河南贺氏。

罗luo

1.出自妘姓,为颛顼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妘”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姓氏之一。据《说文通训定声》记载,鄢、郐、路、逼阳、缧等姓,都是古时的妘姓国。祝融,名黎,为帝喾时的火官(掌管民事),后人尊为火神,能光融天下,帝喾便命日祝融。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坛、曹、斟、芈等,史书称为“祝融八姓。”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为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于原地另置鄢国,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

2.出自他族或他姓加入。一是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实行汉化,将原鲜卑族复姓多罗氏、叱罗氏皆改为汉字单姓罗。二是唐代,西突厥(游牧于今新疆大部分地区和中亚部分地区的少数民族)可汗斛瑟罗归附长安,留居中国,其子孙以“斛瑟罗”为氏,后简为罗氏。三是赖氏族人也有在春秋战国之时为楚灵王所害,改罗、傅二氏的。四是清代爱新觉罗氏中有的也改姓罗。

卢lu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后终于打败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西周时,有炎帝的后裔姜姓,字子牙的,因辅佐周武王兴周灭商有功,被周公(周武王之弟)封于齐,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名尚。春秋初期,齐文公赤子的儿子名高,高之孙侯因迎立齐桓公有功,食邑于卢(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其子孙以邑为氏,因侯字敬仲,故卢氏以敬仲为其始祖,此为卢氏正宗。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出自姜姓以“卢蒲”为姓的一支为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问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

方fang

1.出自姬姓,以字为氏,始祖方叔。西周后期宣王时有大夫方叔(姬姓,字方叔),因功受封于洛(今河南洛阳),他的子孙以他的字为氏称方氏。史称“方姓正宗。”

2.出自方雷氏及方相氏之后裔。传说神农有后裔开始得雷姓,传至八代孙炎帝榆冈之子雷,黄帝伐蚩尤时,因功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叶县南),其后子孙有以地为氏姓方。又有方相氏,黄帝时嫫母之后。亦为河南方氏。

3.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西周初年,昭王的支庶子孙受封于翁山(今浙江定海县东,一说广东翁源县东),后以邑名为氏姓“翁。”宋初有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有6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6姓。其中第4子分姓方,其子孙也姓方。

焦jiao

1.出自上古神农氏,以国为姓,其始祖为焦伯。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今河南陕县焦城),建立焦国,世称焦伯,其后以国为姓,遂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朝时,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后被晋国所灭,原焦国王族遂以国名焦为姓。

3.古代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中有焦姓。

金jin

1.出自少吴金天氏。相传少吴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巳姓子孙,少吴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吴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称金氏。史称“金氏正宗”,发源于今山东境内。

2.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之后。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从此他的子孙就以金为氏。

3.为刘姓改姓为金氏。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鄨的“鄨”与“刘”为同音字,为了避嫌,便将吴越国中的刘氏改为金氏。

4.除上述三支外,还有六个来源:一是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二是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王姓金;三是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四是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五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六是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侯hou

1.出自姒姓。是夏禹的后代,据《姓氏考略》及《姓氏急就篇》所载,相传夏后氏的后裔有的被封于侯,子孙以地为氏,称为侯氏。

2.直接传自黄帝至轩辕氏姬姓的后代。我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并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

3.来自叔段。春秋时,郑国的叔段因要谋反的动机被哥哥庄公发觉而讨伐,遂逃到共这个地方,被称做共叔段。他死后,郑庄公赐其子共仲为侯氏。

4.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将复姓改为侯姓。北魏代北鲜卑族复姓古口引氏、侯奴氏、古引氏等姓氏改姓为侯氏;北魏有侯植,先赐姓侯伏,继而姓贺屯,最后改姓侯;随魏文帝南迁洛阳的少数民族中,有侯莫陈氏改为单姓侯氏。

洪hong

1.为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的后代。共工本姓共氏,从黄帝时起就担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颛项帝时,共工起兵争天下,后失败。传说他失败后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到大禹时,共工氏又起了不安之心,大禹镇压了他们后,就把他们放逐到了江南蛮荒之地。共工氏的后人在江南定居后,为了让后世子孙记住他们的祖先做过水神,就给共字加上水旁,以此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样就形成了洪姓。

2.以国为姓。西周时,有人被封到共(今河南辉县),建立共国,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共伯的后代就用国名“共”作为自己的姓氏。后来因为避仇改为洪姓。

3。为避讳改姓洪。如豫章(今江西南昌)宏氏,为避唐明皇忌讳,改姓洪。五代时参知政事刘弘昌、刘弘果二人,为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之讳,遂改“弘”为“洪”,并改刘姓为洪姓。

4.少数民族改氏或改姓。如清代高丽族有共姓,清满洲洪佳氏后改为洪氏;蒙古弘吉剌氏、弘吉里氏改为洪氏等。

柯ke

1.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吴国有个叫柯虏(卢)的人,是吴王的儿子。他的后代就用他名字中的“柯”字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2.出自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为姜子牙的嫡系子孙,源出齐国。

3.北魏柯拔氏改姓柯,其后世子孙称柯氏。

4.古代羌族、鲜卑族中都有柯姓,其后代子孙亦称柯氏。

屈qu

1.夏代时有屈骜,曾经被夏王启讨伐。他是屈氏的祖先。

2.以封地命姓,出于芈姓,其始祖是春秋时楚国莫敖。春秋时,楚武王的儿子瑕,官至莫敖,位于令尹之下,楚武王封瑕于屈地(今湖北秭归),把屈作为瑕的食采之邑,故史称屈瑕,或莫敖瑕。屈瑕的后代以封地命姓,遂称屈氏。战国时,屈氏、景氏、昭氏成为楚国公族中有势力的大宗。

3.北魏孝文帝时,有代北复姓屈男氏、屈突氏改为屈姓。其后子孙亦称屈氏。

连lian

1.出自远古颛顼高辛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2.从官职而得来。出自春秋时期的芈姓。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一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3.出自姜姓。是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吕lu

1.出自姜姓。以国为氏,其始祖为吕侯,即吕尚,又称姜子牙。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后来姜姓羌人发展出四支胞族即“四岳”,吕部族就是其中一支。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春秋时,吕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吕氏,史称“吕姓正宗。”古时,在今河南新蔡,又有一吕国,史称东吕,实为南阳吕国分出的一支。春秋时,东吕为宋所灭,其后裔也以国为氏,称吕氏。

2.出自魏氏。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晋有大夫吕铸、吕相,皆出自魏氏,其子孙也为吕氏,是为山西吕氏。

3.出自少数民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原鲜卑族之复姓叱吕氏、叱丘氏改为汉字单姓吕氏。五代后周时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吕陵氏为汉字单姓吕氏。

任ren

1.由远古妊姓衍传。人之所以得生,在于母亲妊娠,因生得姓,从母从女,为妊姓,后传为任姓。可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古姓之一。

2.出自黄帝的后代,为天子赐姓。相传黄帝有25子,其得姓者14人,为12姓。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氏,即为任氏。

3.出自黄帝少子禹阳后裔,以国为氏。相传黄帝少子禹阳被封在任国,其后裔以国为氏,姓任。

4.出自风姓。周朝时有任国(今山东济宁东南),为风姓之国,实为太吴之后,任国旧址在今山东省济宁市一带,战国时灭亡,居者以国为氏。

5.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姓任的,其后代亦姓任氏。

6.元代王信之子宜,为避难改姓任,其后代亦称任氏。

邱qiu

1.出自姜姓(邱同丘),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鄫(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胡公满)有宛丘(河南淮阳),邾国(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有弱丘,两地居者皆以“丘”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

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清朝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近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本人姓名写做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结果现在的邱姓人士随处可见,而以丘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朱zhu

1.出自曹姓,是颛顼帝的后裔。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子叫吴回,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为妻,生有6个儿子。其中,第5个儿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东定陶县西南)。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振铎在曹国,称为曹叔振铎;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在邾国(今山东曲阜附近),称邾子挟,附庸于鲁国邹县。春秋时,传至仪父,见齐桓公称霸诸侯,便附从于齐,进为子爵之国,亦称邾娄。战国时,邾国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邾”为氏,后又有人去邑以朱为氏,称朱氏。

2.出自朱虎的后裔。朱虎是舜帝时的大臣,他的后代有以朱为姓的。

3.出自宋微子启的后裔。宋国的开国君主宋微子启(商纣王的庶兄)有裔孙朱晖,原以国名为氏,称宋氏。春秋时,诸侯灭宋,其后裔逃至砀(今安徽砀山县),改宋氏为朱氏。

4.出自外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浊浑氏、朱可浑氏改为汉字单姓朱氏,是为河南洛阳朱氏。

秦qin

1.出自赢姓,为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修,有一天,她捡到一个燕子蛋,吃下去后就怀孕了,生下了儿子大业。大业之子大费(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姓赢。伯益的后人有个叫大骆的,他的庶子非子被周孝王封在陇西秦亭(今甘肃张家川之东)为附庸国,并让他恢复赢姓,称为秦赢。秦国后来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进一步统一了全国。秦灭后,王族子孙以国名作为姓氏,称为秦氏。

2.出自姬姓,为文王的后裔,以邑为氏。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后裔食邑于秦,其后有以邑为姓,称秦氏,史称“秦姓正宗。”

3.古代大秦人来中国,有的就以秦为氏。古代大秦即罗马帝国。东汉、晋朝时大秦皆曾遣使来中国通好,有留居不归者,以秦姓传也。古时西域称中国为秦,后来西方国家通称中国为支那,即“秦”音之变。

汪wang

1.出自商代汪芒氏之后。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防风是夏朝诸侯之一。夏朝国君禹召集群神到会稽山,防风氏因为晚到,而被禹杀头。进入商朝,防风氏的后代就改为单字汪氏。汪氏子孙即是商代汪芒氏后代,而其祖先又是夏朝诸侯,所以汪氏的渊源可谓悠久异常,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同时汪氏也必是贵胄之后。

2.出自姬姓。周公旦之子伯禽之后,商、周后的春秋时代,又有一支汪氏子孙出现。鲁国国君成公的庶子被封到汪邑,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出自姬姓,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即山东汪氏。

3.亦出自姬姓。为翁氏所分,据史料记载,福建泉州有翁乾度,生有六子,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第六子处休分姓汪。这兄弟六人同列为进士,地位非常显贵,历史上有“六桂联芳”之誉。

上官shangguan

1.出自芈姓。春秋时,楚庄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

2.亦出自芈姓。战国时,楚国公族子弟靳尚任上官大夫,他的后代子孙以官职命姓,称上官氏。

唐tang

同类推荐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山河长吟

    山河长吟

    陈长吟写山水写遍了陕西,又写向了域外。从古城西安《长安风度》写到陕南《陕南风韵》,再写到陕北《黄土风物》,在陕西地域之外又写到了《青藏风情》。所写的山,大到名山,小到无人能知的无名山;所写的水,有黄河、汉江这样的母亲河,有村庄的小河小溪这样的流水。
  • 玛雅文明探寻

    玛雅文明探寻

    在世界远古文明中,玛雅无疑最富有浪漫色彩。古代玛雅人制造了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最引人惊奇的文明之一:它在气候并不宜人的热带雨林环境中萌芽、兴盛然后消亡,历经千载,遗留下数以百计的大型废墟,激起后人的惊叹和注意。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热门推荐
  • 警寤钟

    警寤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冬天里的温暖

    冬天里的温暖

    傻瓜少女遇到天才少年他们会发生什么…………
  • 薄荷味的初夏物语

    薄荷味的初夏物语

    她,清纯甜美。他,霸道腹黑却走到了一起,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灵能异闻录

    灵能异闻录

    钟缘颤巍巍的看着眼中杀意凌然的姐姐,他们可是相依为命的亲姐弟啊?她竟然要杀他?
  • 重生之庶女的华丽变身

    重生之庶女的华丽变身

    小姐,商队又因为赚的太多被投诉了。冷画屏:"这种小事情你们自己看着办。”小姐,国内又出现叛乱了。冷画屏:“这种小事情,去把反贼杀了。”小姐,您相公又不见啦。冷画屏:“小事情?快跟我去找啊。”我冷画屏这辈子一定要好好地活着,一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网络时代生活智慧短文妙语

    本书精选当代生活短文妙语,主要内容涉及:伦理与智慧、为人处事方法、正能量话题、男士与女士、搞笑的小段子、赞美与祝福、人间真情、蓝色幽默、真心交友、美德孝道等。
  • 独噬天下

    独噬天下

    苍穹动,人杰起,千宗齐鸣,万道争锋!苏阳因出生时天现‘金天黑地’异像遭灵鹤洲四圣下灵鹤圣令封杀,父母将其远送,身为【天妒者】,且看他如何走上最强大道,重现往日荣耀!......天宠者:上天的宠儿,天生具备灵根,修仙法,掌神通,悟大道,是为【灵仙】天遗者:被天道遗忘的人,不具备灵根,却以身融阵,走上强者之路。阵化山海,阵炼星空,是为【玄阵】天谴者:前世大恶,灵根天生被压制,一旦觉醒,潜力无穷,修行禁忌杀术,行走世间,是为【行者】天妒者:具备十灵根,掌十道,曾经世间最强大的存在,遭天道所嫉,被抽走灵源,泯然世间。还有琉金之体,神木之体,葵水之体......圣光之体等各种极致体质,争奇斗艳!
  • 欲天游

    欲天游

    欲为一切之本,万念之根。本来靠着大笔的遗产,林天以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么样啊,但却因为一盆神奇的盆栽发生了变化。且看本是一个纨绔子弟的林天游走在诸天万界之中如何走出一条不一样的欲望之道!
  • 末世游戏界线

    末世游戏界线

    ……人们从未想过……黑夜是如此的漫长,当阳光照向大地,世界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