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12700000014

第14章 忆许地山(1)

许地山传略

许地山(1893—1941),名赞堃,号地山,笔名落华生。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893年2月14日生于台湾省台南府城延平郡。三岁随父定居漳州,四岁入私塾读书,由于好学聪慧,成绩优异,在漳州城内被誉为“神童”。此后,由于家道中落,开始自谋生活。曾在石码眉麓小学当教员,后来又到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1915年12月,回国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革命思想,发表新文学作品。

1921年1月,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周作人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新文学刊物。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涯。

1922年8月,与梁实秋、谢冰心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美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1921年到1926年是其创作的第一次高潮时期。这期间,他的12篇短篇小说结集为《缀网劳蛛》;44篇散文小品,由商务印书馆以《空山灵雨》为书名出版。

1927年学成回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宗教学院任助教、副教授、教授,担任《燕京学报》编委。同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兼课,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

与此同时,还写了不少宗教书。如《大藏经索引》、《道教思想与道教》、《中国道教史》(上卷)、《云笈七签校异》、《摩尼之二宗三际论》等,并着手编纂《道教辞典》。其学术成就,学界有口皆碑。

抗战期间,作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左翼作家,奔走呼号,声讨日寇罪行。后避居香港,被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在港大任教期间,在改革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社会教育和文化活动。他先后发起和组织了“香港新文学学会”、“中国文化协会”,积极提倡改良中小学课程,并担任“香港中小学教员暑期讨论班”主任以及多所中小学校董。对香港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不少贡献。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他走出书斋,奔波于香港、九龙等地,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演讲,帮助流亡青年补习文化课,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七·七感言》、《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等杂文,宣传抗战,反对投降。

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上,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任常务理事兼总务。他写了长篇论文《国粹与国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他还写了抗日小说《铁鱼的鳃》,作品通过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人民坚持抗战的意志和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文艺界的极大好评,被认为是“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的作品”。

由于积劳成疾,导致心脏病逐渐严重。1941年8月4日下午,他心脏病再次复发,英年早逝,年仅49岁。

敬悼许地山先生

老舍

纪念一位值得纪念的人是有许多不同的方法的:开追悼会,撰制墓碑等等都是方法之一。许地山先生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学者与文艺写家,大概有人给他开过追悼会,或用其他的方法去纪念他。因为没有机会参加他的追悼会与别种对于他的纪念的举动,我只写了一篇哀悼他的文字,刊登在大公报上。在那篇文字里,我述说了一些他的性格与才能,表明他是怎样的可敬与可爱。现在,我不愿重述那些,而想从他的逝世提出两件事来,引起文艺界友好的注意。我想,假若由一个已无可挽回与补救的死亡与损失中,能使还活着的同道得到一些自励自策,恐怕就不失为最好的纪念方法之一吧。

一、地山先生既是一位学者,又是一位文艺写家。不知道我的判断正确与否,我觉得他的学识胜于他的创作。在关于他的宗教学的研究与著述上,他的声望是流传到了国外的;在国内,似乎“落华生”是比“许地山”更响亮得很多。从一个以文艺写作为职业的人的立场上来看,我深愿地山先生的文艺创作也与他的学术上的著作等量齐名。但是,他已经把他的一切带到了坟墓里去,没法再满足我们这个希冀,那么,使我们的新文艺流传到国外去的责任应当责无旁贷的是我们的了。这是个重大的责任,而且也是必须尽到的责任。

我们的新文艺还缺乏伟大的作品,但是这可不能便把新文艺的成就一笔抹杀。从一发芽,中国新文艺的态度与趋向,据我看,是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地方。它要革命,它要作不平之鸣,它要追求真理与光明。这些,都是好样儿的文艺必须作的。我们的才能也许很薄弱,举不起这块文艺的千斤闸,但是我们并没有怕它沉重而放弃它。我们二十年来的成就,虽然还没有一鸣惊人的杰作,可是我们也干干净净,并没有去作像英美诸国那些专为卖钱而写出的侦探小说与大减价的罗曼司。所以,我们应当把我们的较比优秀的作品,介绍到国外去,使世界上知道我们的黄色皮肤下的血也是红的,热的,崇高的。在这种介绍工作而外,当然我们要更努力自策,生产出更好的作品,给世界人类的心灵一些新的,珍贵的精神食粮。这不是妄想,而是我们应有的志愿与应尽的责任。我们必须教世界上从文艺中知道,并且敬重新中国的灵魂,也必须把我们的心灵发展,提高,到与世界上最高伟明哲的心灵同一水准。要作到这个,我们就必须储蓄学识,然后好把我们的生活必应有的三个方面——学识,生活经验,写作——打成一片,从学识与生活经验的调协与互助,把我们的创作水准提高。

地山先生的学识,使我们感到自己的空虚。我们应当学他。我们不能专靠没有被学识滋润过的聪明与才力去支持写作。同时,我们知道地山先生的好学,减少了他的写作时间;他成为学者,可是耽误了他的更好的更多的文艺作品的产生。因此,我们虽然应努力去填满学识的空谷;可是我们求学的目的,是在有助于创作。我们不必成为学者,但必须有丰富的学识。地山先生在学问方面给了我们很好一个示范,我们应当以他的勤苦好学的榜样去充实自己,而且要以学者为创作的柱梁,正像生活经验那样的,去建造起文艺的美厦明堂来。

二、凡有机会与地山先生接触的,都能成为他的朋友。他有一颗爱朋友的心。可是,因为他一向作教授,没有时间去多参加文艺界的活动,所以文艺界友人认识他的就不很多。在抗战中,许多文艺写家在香港工作,他们有看到他的机会,他就成为大家的老大哥。他对香港文协分会的工作极为热情。他的死,不但是香港文协分会的损失,也是文协总会的损失,因为文协总会的工作有无发展,实在是要看各地分会的工作有无进展。说到这里,我们就应以地山先生爱友人爱文艺的精神与热诚去纪念地山先生——我们要用全力去支持文协!

文协在今天已成为文艺写家的精神家庭。今日文协的坚固,是明日文协发展的基础。我们既在抗战中建设起这个大家庭,我们就必须看到明日,使它继续的发展,成为永久的家庭。只有这样,文协才有它更重大的意义与使命。文协的兴衰是与我们每个人有最密切的关系的。我们不能看它已相当的牢靠而稍微放松我们的努力。今天静止,明天就衰废!我们不能教地山先生在地下斥责我们!

载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日《文学月刊》第三卷二、三期合刊号

许地山与老舍

许地山1920年在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由于他是基督教徒,所以经常在礼拜日到教堂做义工。此时的老舍是个小学教师,于1922年受洗入基督教,也常去做义工。这样他们彼此就有了接触的机会。可是,许地山是大学毕业生,大学的教师,与老舍这个高中毕业生,小学教师,显然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他们之所以成为好朋友,主要是因为许地山没有架子,说话直爽,尤其是爱说笑话,这使老舍感到他平易近人,成了他很好的朋友。

做义工期间,老舍为了提高英文水准,到燕京大学跟埃文斯教授学习英文。埃文斯是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校外考官,对老舍的印象颇佳,举荐老舍担任东方学院教师。于是,老舍于1924年9月来到伦敦任教。

许地山在老舍之前来到英国,他是来研究宗教比较学的。老舍到达英国伦敦后,投奔许地山,与他住在一起。两个人的交往就更密切了。他们经常在一起谈佛学,谈文学,许地山对老舍的启发很大。尤其是许地山早在1920年就发表了小说《命命鸟》,使老舍对这位作家朋友更加敬佩。

老舍在东方学院的酬金是每年250镑,每月仅有20镑,生活是较为艰苦的。他还要给母亲寄些生活费用,这就显得更为拮据了。因此,老舍的心情不好,就拼命地念小说,消除寂寞,同时也借此机会熟悉英文。老舍读了一段时间的英文名著之后,深受启发,觉得手痒痒的,也跃跃欲试。

此时到牛津大学从事研究的许地山经常来看望老舍,见他迷上了小说,就鼓励他写。在许地山的影响和鼓励下,1925年老舍用3便士一本的学生练习本写成了《老张的哲学》。在一次许地山来看老舍时,老舍拿出这部小说手稿,让许地山给提提意见。许地山读着小说,一直在笑。老舍问他笑什么,他说:“我真没有想到你会写得这么幽默。”事后,许地山将这部小说推荐给上海的郑振铎,两三个月后《小说月报》就发表了。从此老舍一发而不可收,接二连三地发表了长篇《赵子曰》、《二马》等作品。成为五四时期长篇小说创作最为光彩的明星。

善讲笑话

许地山是老舍先生“最好的朋友”。许地山有学问而没有架子,“他爱说笑话,村的雅的都有”。这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后回忆的印象。

1924年许地山和老舍都到了英国。许地山到牛津大学神学系学比较宗教学,此外还研究人类学、民俗学、文学、考古学,学过梵文和巴利文。老舍在伦敦大学教汉语,他们见面时,话很多,往往说个没完。老舍回忆说:“他闲扯,他就能——举个例说——由男女恋爱扯到中古的禁欲主义,再扯到原始时代的男女关系。他的故事及书本上的佐证也很丰富。他的话一会儿低降到贩夫走卒的俗野,一会儿高飞到学者的深刻高明。他谈一整天并无倦容,大家听一天也不感疲倦。”他们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是清贫的。许地山先写小说,又鼓励老舍写小说,老舍在写作中得到了他的很大鼓励和帮助,在言谈中常常提起。

回到北京以后,许地山在大学教书。结婚后,生活讲究起来了,“虽然由破夏布褂子换为整齐的绫罗大衫,他的脱口而出的笑话与戏谑还完全是他,一点也没改。”老舍如此赞美许地山的笑话,可见那确是很难得的“笑话与戏谑”了。

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

这年的夏天分外地热。街上的灯虽然亮了,胡同口那卖酸梅汤的还像唱梨花鼓的姑娘耍着他的铜碗。一个背着一大篓字纸的妇人从他面前走过,在破草帽底下虽看不清她的脸,当她与卖酸梅汤的打招呼时,却可以理会她有满口雪白的牙齿。她背上担负得很重,甚至不能把腰挺直,只如骆驼一样,庄严地一步一步踱到自己门口。

进门是个小院,妇人住的是塌剩下的两间厢房。院子一大部分是瓦砾。在她的门前种着一棚黄瓜,几行玉米。窗下还有十几棵晚香玉。几根朽坏的梁木横在瓜棚底下,大概是她家最高贵的坐处。她一到门前,屋里出来一个男子,忙帮着她卸下背上的重负。

“媳妇,今儿回来晚了。”

妇人望着他,像很诧异他的话。“什么意思?你想媳妇想疯啦?别叫我媳妇,我说。”她一面走进屋里,把破草帽脱下,顺手挂在门后,从水缸边取了一个小竹筒向缸里一连舀了好几次,喝得换不过气来,张了一会嘴,到瓜棚底下把篓子拖到一边,便自坐在朽梁上。

那男子名叫刘向高。妇人的年纪也和他差不多,在三十左右,娘家也姓刘。除掉向高以外,没人知道她的名字叫做春桃。街坊叫她做捡烂纸的刘大姑,因为她的职业是整天在街头巷尾垃圾堆里讨生活,有时沿途嚷着“烂字纸换取灯儿”。一天到晚在烈日冷风里吃尘土,可是生来爱干净,无论冬夏,每天回家,她总得净身洗脸。替她预备水的照例是向高。

向高是个乡间高小毕业生,四年前,乡里闹兵灾,全家逃散了,在道上遇见同是逃难的春桃,一同走了几百里,彼此又分开了。

同类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清廉之梦

    清廉之梦

    《清廉之梦》中,既有新体诗,也有旧体诗,还有一些词,甚至还有一些打油诗。不管哪种诗体,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就是清廉可敬,贪腐可恶,反腐倡廉,抑浊扬清。如果读者能从中品出悠悠历史岁月和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音韵,将是笔者之莫大欣慰!
  • 有意思的生活

    有意思的生活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要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本书精选76篇收录于《雨天的书》、《知堂文集》、《看云集》、《谈龙集》、《瓜豆集》、《木片集》等周作人知名文集内的散文、随笔,均是周作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喜怒哀乐。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且有意思的。苦茶苦竹、谈龙谈虎、看云看雨三辑内容看下来,让人更了解周作人生平的那些有趣的时光。
  •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诗书人生

    余光中是蜚声海峡两岸三地乃至全球的重量级作家,其创作生涯已超过半世纪,在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本书以余光中的“读书生活”为线索,探幽入胜,既引导读者一窥文学大家的风雅人生,同时亦从一侧面反映出传主余光中的创作和治学之路。
  • 胡适:容忍与自由

    胡适:容忍与自由

    《胡适:容忍与自由》是中国近代以来,盛名至极的文化学者之一——胡适先生作品,收录32篇胡适先生经典作品,涉及文化、民生、修身、历史、教育、社会改革、妇女问题等诸多领域,诸多实际问题。看胡适先生在六十年前的文章里是如何解答当代人的诸多困惑的……在复杂的社会里,我们如何做?
热门推荐
  • 颜王之土味爱情

    颜王之土味爱情

    邹甜甜和薛帅帅的土味爱情,一个忠贞不渝,一个死缠烂打,你期待吗?
  • 行师

    行师

    我之所以可以活这么久,并不是我有着所谓强大的力量,而是我对给予我力量的自然由衷的产生敬意与谦卑。
  • 醒醒吧,女人

    醒醒吧,女人

    被老公捉奸在床,可是奸夫雷诺是个GAY,于慧试图调查,可是局中套局,错综复杂,直到一天结束,也没有等到幕后黑手的电话。于慧恳求上帝,让自己回到昨天,上帝好像听到了于慧的呼喊,真的让于慧回到了昨天。于慧试图离开这个漩涡,重新做回老公林海的家庭主妇,但是发现出轨的竟然是老公,而经过调查,原来害自己的就是老公林海。报复,报复,除了报复,还是报复,老公林海和情妇艾达每天都被花样吊打,反正于慧已经在昨天停留,想怎么折磨林海,就怎么折磨,释怀了,就开始新的爱情……反正于慧一天是一个身份,一天换一种活法,可以活的刺激,也可以活的浪漫……过烦了,就打破它,破坏它……
  • 灵动仙途

    灵动仙途

    张骁本跟着师傅调查怪异的命案,却被卷入了修行大战之中。天地正派的覆灭,上古仙剑的遗失,妖魔鬼怪趁势袭扰人间,而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凡人本身,如何才能保留最后一丝正气。
  • 别动我心绪

    别动我心绪

    (初中篇剧情偏日常)敏感温柔理性的“小狐狸”南忻媛vs冷漠腹黑阴晴不定的“大灰狼”江序词。初中时期长达两年半的痴心等待都没能换到他一句“我也喜欢你”高中毫无预兆地再次相遇,谁也没有料到,她会将他忘得一干二净。某日她醉意上心头,不服输地答应了那个“大冒险”扬言道:“好啊,我就再追你三个月,就当是为之前喜欢你时的那场‘独角戏’做个谢幕。”
  • 陌神

    陌神

    少年雨夜奇遇,从此踏上了修道之途。此路凶险,便要心狠毒辣!否则何以长生!若这天地不许我辈长生飞仙,那我便打破桎梏自封为神!我若不长生,轻拂焦尾,笑问陌上可有花开?笑问世间可有他仙?是谓陌神。
  • 道皇九极天

    道皇九极天

    20世纪的一个名为陆承的上班族刚刚失业,悲伤过度的他买了一张彩票回到了家,可他不知道正是这张仅仅十多块彩票改变了他平庸的一生。废物四公子?漂亮的未婚妻?修仙?这都什么鬼啊!周身的一切冲击这陆承的世界观。。。。。。
  • 神奇宝贝变强之路

    神奇宝贝变强之路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神奇宝贝,他们有着不同的属性不同的能力,但是他们却和人类友好的相处,哪怕人类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在城市里还会发现神奇宝贝的影子,不论是被人类收服的,还是在城市中生活的野生神奇宝贝,同时人类给神奇宝贝们保存了很多的生存空间,在两个城市的中间会保留大片的森林,河流给神奇宝贝们舒适的环境,每个国家治理的方法都不一样,但所有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类和神奇宝贝的和平共处。
  • 快穿之我欠男配一个吻

    快穿之我欠男配一个吻

    白木娆是一个靠文笔吃饭的大佬,就是她的职业是一名作家,还是小有名气的作家。对于她的小说,读者又爱又恨,爱她笔下的男女主的甜蜜爱情故事,恨她对自己配角的狠心。白木娆笔下的配角一般都很惨,不是爱而不得,就是一生孤独终老。所以在众人的抱怨中,白木娆迎来了自己的报应,她被一个自称“恋爱99”的系统绑定了。进入书里,帮助系统,让男配获得属于自己的甜蜜爱情,赢的“真爱之吻”才能从书里出来。白木娆表示:终于轮到我穿书了,快来吧!我可以的。99:我的宿主脑回路有点不一样啊!
  • 奥特曼之黑暗羁绊

    奥特曼之黑暗羁绊

    这个世界,已经没救了。男人掏出进化信赖者,扔入火中。(不习惯前期剧情发展的可直接跳到95章观看。书友群:11870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