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26100000029

第29章 心理问题的治疗(3)

用暗示疗法治疗心理疾病时,通常都是用催眠术来进行。因为患者在患病期间,高级神经活动已经处于比较衰弱的状态,经过催眠,就可以使患者的大脑皮质处于暂时的抑制状态,这时给他们各种暗示性的刺激,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新的兴奋中心,抑制旧有的因精神创伤所产生的症状,慢慢地会使病情好转,消除症状。

进行暗示疗法时,起码要具备两项条件:一、作为暗示者,应当在被暗示者心目中有能使他信赖的较高威望。这样,暗示者(医生等人)在询问过病史和进行检查后,便可以用简短有力、充满信心的语言,对病人进行鼓励和诱导,告诉病人,他的病情会很快好转,最终可以完全根除。这样做法,就可以造成病人迫切期望治疗的心情,从而打下坚信能够治愈的心理基础。二、被暗示者本人要有充分的信心,有了足够的信心,才可以和暗示者双方密切合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有些暗示由于内容和方法安排得欠妥善,其效果往往会和暗示者本人的主观愿望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常常从兴趣出发,对于他感到具体的新鲜的东西特别敏感,从而容易接受其消极影响的缘故。德国法律心理学家柏替在他写的《法律心理》这本书里写道:有些电影包含有犯罪的具体情节,它的目的虽然是告诫人们,不要犯罪,犯罪者最终会得到恶报等等。但是,这样的暗示对于青少年的作用很小,甚至不起什么作用。反过来,它倒会暗示给青少年怎样去犯罪,引起“无妨犯一次罪”的冲动等等。因为青少年们往往被电影所表现的生动具体、鲜明新颖的形象所吸引,从而着迷于犯罪本身的动作,以及对犯罪行为产生魔力般的跃跃欲试的想象。

法律心理学家柏替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在我国,《少林寺》影片放映后,奔赴河南少林寺出家学艺的青少年,一时之间络绎不绝,以致报刊上不得不刊登出劝阻的文章;《大西洋底来的人》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据说报考海运学院的青年剧增;《血疑》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有些女孩子怀疑自己也得了白血病,甚至殉情死去……所有这些,无不说明了暗示心理对青少年的作用。这能单纯责怪青少年幼稚吗?我说不能,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中,有一条就是:他们看电影、看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不注意思想性,吸取成人们认为有益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去“各取所需”,只注意电影或电视剧里面他们感兴趣的情节。人们常常强调,对青少年观众和读者来说,更应当注意“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道理也就在这里。

对于青年人本身来讲,当你了解到自己的这种弱点的时候,就应当有意识地抵制消极的暗示影响,冷静地理智地去分析和鉴别真假、善恶与美丑的界限。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你持有“自我暗示”这一武器。你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不跟着外界别人的暗示去瞎跑。暗示,包括暗示疗法,并不是万能的、威力无比的。有些心理健康专家认为,神经比较脆弱的人,最容易接受暗示,这从反面论证了这个道理。

“疏导疗法”

我这儿有一篇是从1988年5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剪下来的剪报,文章的题目是《一张诊断书》。这是一篇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文章。

作者讲到他的妻子在“文化大革命”时,因为曾任过外国专家的译员,又自愿由首都调去边疆小城教书,于是“造反派”们便十分荒谬地怀疑她是特务,并宣布孩子是搞特务活动的掩护,本人根本不会生孩子……结果妻子被隔离审查批斗,不许会见孩子。致使她精神受到极大打击,被逼成头发散乱、眼神痴呆的疯子(精神分裂症)。后来,找到了当时已被“造反派”勒令靠边站的妇科专家林巧稚大夫作证。林大夫基于革命人道主义的医德,不怕风险,经过检查后,毅然开出了如下内容的诊断书:“患者是正常女性,腹部有多条妊娠纹,证明患者曾有过正常分娩。”当这位女同志听到林大夫的诊断证明后,她脸上露出惨笑,继而沉默,然后“哇”地一声,伏在林大夫肩头上,放声大哭起来。从此以后,她的病情逐渐好转,能够正常地工作,并生了第二个孩子。

你看,这位女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起因,不正是因为“造反派”离奇地诬蔑她“你是个男扮女装的特务,你根本就不会生孩子”而引起的吗?而病情痊愈,也是由于有了“患者是正常女性,曾有过正常分娩”的专家诊断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疏导疗法”把她的病治好了。

那么,什么叫做“疏导疗法”?

疏导法也叫做“排泄法”,或者象通常所讲的“打扫烟筒法”,即把积存的心理郁闷打扫干净,使神经通路畅通无阻。当人们遭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性的精神打击后,别人往往劝他“你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不要憋在心里做病!”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排泄”情绪的方法;而别人的善意劝告也就是一种“疏导”。

医学心理学劝告人们:该哭的时候就哭,该笑的时候就笑;“喜怒不形于色”在日常生活里不该提倡,因为强行压抑自己情绪的表露,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我劝青年朋友们不要为了保持所谓的“尊严”和“体面”,而强行压抑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必被一些传统的旧礼教所束缚。

疏导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也是疗效十分显著的一种心理疗法。即使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用思想感情上的疏导、排泄,往往也可以治疗好。上面讲的那位女知识分子的病,就相当严重了;但她不是靠服药,而是用排泄法这种心理疗法,治好了她的病。这种方法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用它治好的病例很多,你甚至从中外古今的小说里,都可以找到真实动人的描述和介绍。

怎样去疏导排泄不健康的心理?总的原则是应当使自己的生活富有情趣,因为一个生活情趣丰富多样的人,总会有机会去排泄疏导他的情绪,不致因烦闷而使自己的心理不健康。

谈到这里,我愿向朋友们推荐我国当代美学家、同时也是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位老前辈朱光潜先生,在五十年前写给青年的《谈美》一书结尾中的一段话,作为考虑疏导法时的参考。他说:“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性情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找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这段话,我在解放前旧大学学心理学的时候,几次读它,很受教益。后来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周围人们的情况,我越发感到多读、多听、多看一些东西,丰富自己的情趣,的确可以促进发展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到的创造力,从而美化自己的心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心理更加健康并能预防心理疾病。比如说,我发觉习惯于用各种艺术情趣来充实自己的青年,很少是情绪忧闷的人,因为他们用各种有意义的兴趣活动,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相当紧凑,使自己感到在这个广大的世界上,有自己的天地、乐园和追求的目标,时时刻刻都会有充足感、满意感。

我们现在正在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精神生活内容也就更需要丰富充实,每个人的生活也就愈加需要富有情趣。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自然、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根据我的生活印象,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这段话说明了美化陶冶心灵的重要性。列宁在狱中给他妹妹写的信中讲道:“有时一个人的心情恶劣,是由于单调的印象或单调的工作所引起的疲劳造成的。”列宁的意思很明显,是指为了保持心理健康,生活应该富有情趣,而不要过分地单调刻板。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人格。”这最后一句,也就是说学习可以使一个人的人格,更加趋向于完美和谐。当然,在广泛的兴趣当中,你应该选择一个中心的兴趣。丹麦有句谚语说得好:“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但是他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

我想,不仅学社会科学的青年人,应该用文学艺术滋润自己的心田;学自然科学的青年人,更应该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我认识一位青年人,他整天摆弄计算机,天天忙于编程序,苦思结构如何如何,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也缺乏文学艺术的调剂。结果,他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情感枯燥乏味的人,后来他竟然变得性情烦躁而不能自制,脑筋也变得迟钝了。你看,文学艺术的甘露,对于学自然科学的年轻人讲来,该是多么需要。看来,文学艺术的业余爱好,不但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反而会使你的思想萌发出新的嫩芽。

日本一本新出版的《青年心理学》里,调查一批青年工人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用于:(1)长时期的闲聊;(2)看电视成瘾;(3)酗酒解“愁”;(4)逛街、串商店;(5)玩牌成癖好等。这些办法固然也能排泄无聊和烦闷,但它既白白地浪费掉时间,又危害身体健康,也消磨斗志。而且一旦成习惯,想要矫正过来也很困难,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我说,这些疏导排泄情绪的办法都不足取。对于青年人说来,正确的疏导排泄情绪的办法是:欣然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自觉地经受文明的洗礼,主动地争取艺术的熏陶,积极地提高理论的修养。这样做下去,你的气质会更加美好,你的人格会更加完善。

“运动疗法”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被人们公认为是典型的“古典美人”。可这位“古典美人”却是一位病恹恹的“病美人”。尽管贾宝玉对“多病多愁”的林妹妹,情深如海、终生不渝;无奈黛玉体质过弱,最终“香魂一缕随风散”,“魂归离恨天”。这一典型的爱情悲剧曾经赢得了多少青年男女的辛酸同情的热泪。小说毕竟是小说,酿成悲剧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但我们看罢《红楼梦》这部小说后,不能不联想到,若是林黛玉有一个健康的身子骨,那该是多好!

保持心理健康,当然不是单凭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就能办得到的。很多运动健将患有心理疾病,便足以驳斥这种“唯身体健康论”者的主张。所以“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句话,说的有点绝对化,不十分恰当。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烈士身陷囹圄,在敌人的监狱、集中营里、法庭上,以病弱的身躯坚持对敌斗争。他们人格高尚,正气凛然,尽管身体健康状况极差,可他们的心理却是健康的。

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来看,大量的生活实践证实,身体健康与否,的确会影响心理健康。无论是体力劳动者或是脑力劳动者,在劳动过度的情况下,都需要身心双方的休息和调剂。这是因为,生理和心理两者构成人的统一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的亏损,足以影响其他方面。好多病态心理或心理疾病的根子,都是身体方面出了问题。林黛玉这个“病美人”就患有多种病态心理的症状。她经常以泪洗面,抑郁寡欢,神经质地多愁善感,性格孤僻、内向、猜疑等等,这些都和她体弱多病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一个体弱多病的人,会经常感到精神上的痛苦,对于心理健康大有妨害。

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他的这句名言,现在已被公认为是一句真理。的确如此,坚持运动和锻炼,是可以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你看过《钟楼怪人》这部电影吧?这部电影是从小说《悲惨世界》改编过来的。小说的作者法国大文豪雨果,40岁时患心脏病,但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运动,一直活到80岁,并且坚持从事大量艰辛、繁重的文学创作,心理始终保持健康的状态。

从生理学上看,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体各脏器的侧枝循环,使关闭的血管网开放,使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加速进行。这样一来。肌体的各个内脏器官就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且能够及时地排出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人的肌体的新陈代谢就可以更加旺盛起来,各种内脏器官的功能也就更加充沛,并富有生机。

当然,虽说运动锻炼对于防治心理疾病和增进心理健康大有好处,可也并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样的运动和锻炼。运动的方式,应该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般正常的青年人,可以适当地做些长跑球类比赛等比较剧烈的活动,使身体处于无氧代谢状态,这样可以增强正在发育成长的体质。可是,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年人说来,还是暂时从比较温和的活动人手为好。比如,打太极拳、做体操、散步、慢跑等等,使身体处在正常有氧代谢状态。简而言之,(1)不要做力所不及的锻炼活动;(2)循序渐进,运动量和强度要由小渐大,逐渐的增强,符合每个人自己身体的条件。

在运动疗法当中,最简便易行的一个项目就是“跑步”。谈起跑步的好处来,我们的老祖宗原始人,就已经在生活实践中领悟到了。在远古时代,原始人靠跑动才能获得肉食和用以御寒蔽体的兽皮;另外,经常跑动也使原始人变得勇敢和有毅力。跑步的好处这么大,难怪相传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在峭壁上刻下了这样的话:“你想变得强壮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美丽吗?那你就跑吧!你想变得聪明吗?那你就跑吧!”至于怎样跑法更科学,我觉得也不必强求一律,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而定。有些医生说,开始的时候,每周跑两次就够了,经过一、两个月后才逐渐的增加次数等等,所有这些建议或主张,只能供参考而已。

我想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的詹姆斯·费赖斯博士的一句话,作为这次谈话的结束。他说:“我告诉病人们进行锻炼。跑跑步,别总休息,是心理学家对患者的新劝告。”

“休闲疗法”

你也许从来没有听到过“休闲疗法”或“闲暇疗法”吧?是不是觉得它很新鲜?“休闲”和“疗法”怎么能够连在一起呢?你也许会把“休闲疗法”理解成为“娱乐疗法”,可是这样的理解,是不太确切的。因为“休闲”的意义是积极的;而“娱乐”,却往往使人仅仅想到消遣解闷。

“休闲”,或者说“闲暇”,它的意思是指,使你从职务工作和给你指派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古希腊人把休闲理解为是“学习、做学问的时间”,自己做自身学问的意思。因而休闲不是单纯地消极的休息和玩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最好的财产是休闲”,休闲意味着为了追求学问的余闲。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咱们是为休闲而忙碌地工作着的。”他又说:“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知识、幸福和‘休闲’,休闲是获取知识与幸福的条件,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你看,从这两位古希腊的大哲学家对于休闲意义的解释,休闲不是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的吗?

同类推荐
  •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分8部分,包括:心理创伤概述、创伤与分离、心理创伤理论、儿童早期虐待与心理创伤、心理创伤与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等。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病,心理疾病尤其如此。你是否经常无意识重复同一行为?你是否每天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你是否总是认为自己身体有问题?难道得了绝症?你是否怎么吃都觉得不饱,还是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比自己胖?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他总是真诚地说着一个又一个谎言?你有没有发现原本熟悉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无比陌生?你已经身处危机边缘,请对号入座。
  • 服饰心理学

    服饰心理学

    服饰心理学的研究,当然要依托普通心理学。人的心理机制、心理反应和心理过程,都是服饰心理学所必然涉及的内容。但是,服饰心理学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必须限定在衣服、佩饰、着装者及其关系的范畴之内,在这里,普通心理学并不能完全具备解谜的作用。同时,服饰心理学也涉及审美心理活动诸问题,但因本人著作中有专门的《服装美学》,所以对于美的认知问题,不再作为服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 微表情心理学

    微表情心理学

    什么每次谈判,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却仍在不知不觉中被人看穿?为什么每次约会,你都无法走进TA的大脑、弄清TA在想什么,最终不欢而散?为什么你明明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回报,而那个比你“懒惰”的人却能步步高升?为什么你总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或者为什么那样?《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要告诉你的,就是关于这些“为什么”的真相,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真相,使事业更成功,使人生更幸福。《微表情心理学:读心识人准到骨子里》关键词:微表情。全书由七章组成,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从身体和情感的关系角度,全面解析了身体语言背后的微妙心理,让你在商场、职场、情场无往不利!
  •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见见内心的鬼朋友——了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鬼,是我们内心中各种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的象征,是这个象征以幻想形式的表现。柔弱的白衣女鬼、令人心酸的骷髅鬼、憋屈的吊死鬼、苍白的吸血鬼……走进它们,了解它们,才发现,原来它们正是我们自己并不曾认真考虑过的各种消极情绪的化身。本书适合心理学工作者、文化和神话学者以及所有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食霸天下

    食霸天下

    以前我除了做家务,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了,没想到后也能靠着这个安身立命,穿越之神真是设想周到!只是身在奴籍、、、这个,为了自由而奋斗吧!
  • 像蒲公英一样出发

    像蒲公英一样出发

    康翔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高考落榜之后,他踏上了一条外出求发展之路。经历过许多人、许多事,少年最终成长为一家装修公司的老板。小人物身上也有大故事,想知道发生在他身上的这些故事吗?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慢慢品味一番吧!
  • 虐杀原形之灾难

    虐杀原形之灾难

    一个大二的宅男,因体型肥胖,遭到各种排斥,嘲讽。一次在寝室玩游戏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人,不!他不是人。他是魔鬼!这个魔鬼改变了这个宅男的一生,也是末日的开端。
  • 书香墨家之书约一生

    书香墨家之书约一生

    问责淡淡的墨香,看着一本本精致的书,你可曾想过我?
  • 魔动九州

    魔动九州

    一头流传于神话中的‘神魂’,传言它具有附体灵物的能力,而得到这个灵物的人或兽,将会获取无限的能力……魔法历三三五年,晋升斯提斯迈德魔法中部的西蒙帝国平民子弟——雷诺,却在抵达碧空岛的第三个周末,初次看到了那枚充满神秘魔力的吊坠……
  • 听说我爱过你

    听说我爱过你

    年幼时他对她不理不睬,她娇声喊他:“二哥。”结果被他一眼瞪过来说:“二哥也是你喊得的!”少年时她是严晞宸的众女友之一,而他这些年来守着一朵花,死都不肯放手。那年他喝醉酒差点酿成大错,而她一棒子打晕他的珍宝,将自己献给他。不是不埋怨的,只是习惯于等待。惯于忍耐。
  • 我不当人了吧

    我不当人了吧

    马克转生成了一枚细胞,千年进化为原核生物,万年进化为真核生物……无数岁月过去,在这期间,他又进化为各种植物动物,因为本体是细胞,所以很难真正死亡……直到有一天,一名域外逃债的浪子碰巧路过此地……
  • 我的上司老婆

    我的上司老婆

    他一介布衣,无权无势无钱;她位高人权,是跨国集团的老总。他普普通通,没有很大的志向,只想简简单单的活着;她野心勃勃,从小发誓成为第一女强人!他和她是两个世界的人。然而,命运弄人,一次啼笑皆非、糊涂的同居之后,他们两个的世界,渐渐纠缠在了一起。
  • 锋将

    锋将

    作为开天混沌时期,最早一批上古神将,凤栖麟常为自己这排山倒海的强大力量而苦恼…哎,转世多年,活了也有那么个上千岁,自己的人格魅力还是只增不减啊!对此,她的筑灵表示,来神,拖出去打50大板!凤栖麟本以为这一世还是会和以往一样,游览天下,听世界奇闻,撩撩美男,享人间美食.但一朝意外,谁想到自己好歹以上古神将,竟拥有了现代小说女主剧情-穿越.不过,到底是有挂傍身的,穿到了一个俊秀的皇帝上。皇帝?他喵的竟然还是个女扮男装的!默默地问一句,可不可以收三千男宠,我内芯子是个货真价实的小女子,呸,老女子啊…___________我是分界线____________女·美艳·渣·撩完就跑·护短·爱装逼·主vs男·绝色·苏·温文尔雅·深情·白切黑·主___________我是分界线_____________女主虽渣,但是是万年单身狗1v1,双洁简介无能,请易驾正文,背景架空
  • 余生何以安

    余生何以安

    热搜,热搜,顶流明星许安然竟然隐婚多年。对方是谁,十八线黑红小明星还是豪门小姐,啥,名不见经传小编辑?“动心是什么东西?我只是在利用她,毕竟这么白痴好骗的人不多了。”辛余生:“我喜欢你啊,许安然。”许安然:“喜欢,是有多喜欢?你不知道这玩意儿很廉价吗?” 辛余生:“我们离婚吧!” 许安然:“不,求你。” 辛余生:“你要干什么去了,跪下唱征服。” 有温馨日常份狗粮,也有狗血狂呲型轻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