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7400000012

第12章 王者的激愤与颓伤

自20世纪80年代攀上流行音乐的巅峰之后,迈克尔·杰克逊一直深受各种丑闻困扰,人们不断从媒体上看到他越来越白的皮肤、塌陷的鼻子,以及总是带着口罩的脸、无休止的整容等等,这些让他陷入破产、乱性、违约等传闻和官司,形象一落千丈。

1984年开始,败坏迈克尔·杰克逊名声的行动更是通过媒体大肆展开。通过对他生活的高度关注,许多负面的故事开始浮现。

有些人不断地将迈克尔·杰克逊描述为一个同性恋者,以此来造成孤立,以求保守的、以圣经为信仰的美国人民抛弃他。有些人利用迈克尔的高音唱法来宣称他是个女孩,以此破坏他在青年人中的声望。有些人声称他服用雌性激素来维持声音的故事开始浮现。迈克尔·杰克逊整容的故事在坊间开始流传。随后,迈克尔仇恨自己种族的故事也开始出现……

这些编造的诽谤之辞在人们毫不觉察的情况下给迈克尔·杰克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许多人开始相信那些散播于媒体的谣言,认为迈克尔·杰克逊真的是一个怪胎怪物。

迈克尔·杰克逊曾解释说:“我知道我和大部分同龄人不同,因为我看到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但是我不是疯狂先生,我不是疯子,人们就是不理解。”

当迈克尔·杰克逊处于舆论漩涡的时候,他对媒体有着难以言说的抗拒。1993年,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终于说服迈克尔·杰克逊接受自己的专访,当时,关于整容、换肤以及梦幻庄园的各种谣言正在甚嚣尘上,那一次,他和他的梦幻岛第一次向媒体敞开大门。

在采访的过程中,迈克尔·杰克逊掩饰不住内心的真实感受,透露了他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迈克尔·杰克逊的原因。他认为,青春期是“非常伤心、非常伤感的几年”——父亲经常说他的相貌难看。“我每天都哭。”当奥普拉问,你的父亲打过你没有?迈克尔努力微笑,“有”。随后,他继续说:“对不起。请不要生我气。”9岁那年,当迈克尔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成为一个名人的时候,他因为那种孤独感而常常痛哭。在访谈的过程中,迈克尔看上去单纯而伤感。

迈克尔·杰克逊自那一次在梦幻庄园接受了奥普拉的采访之后,就再也没有敞开心扉去面对媒体。直到2006年,美国电视台主持人比利·布什攻克难关,成为继奥普拉之后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专访迈克尔·杰克逊的人。

在采访完迈克尔·杰克逊后,比利·布什在自己的博客上回忆了这一生难忘的经历。当时的迈克尔·杰克逊已经远离美国,幽居在爱尔兰的乡村,在他临时住所的狭小厨房里,迈克尔·杰克逊对比利·布什那款掌上摄像机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但是一谈到采访,他便焦灼不安地问:“5分钟可以吗?”

后来,迈克尔·杰克逊的采访在都柏林一处录音棚的室外进行,长达两个小时。当音乐响起的时候,迈克尔·杰克逊才如梦方醒,站起身随着节奏跳舞。比利·布什后来对媒体说:“我当时就在8英尺之外看着他,上帝,那种感觉,此生难忘。”

那是迈克尔·杰克逊平生最后一次接受专访,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他面对镜头最终也没有放松下来。看上去背负着痛苦,显得异常疲倦。

在2003年的纪录片《走进迈克尔·杰克逊的生活》中,主持人和他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你看上去一直都很寂寞,是这样吗?”

迈克尔·杰克逊回答说:“是的,我一直都寂寞,寂寞得要死,有时甚至想在街上找人倾谈。”

主持人接着问:“你曾经被家人、被音乐家、被很多想跟你做朋友的人包围,你是国际巨星,你怎能说你没有朋友呢?”

“因为他们用同一种语言跟我说话,他们只会跟我谈音乐,谈工作,但我想将自己从工作中抽离,去发掘生命中有趣的事。”

“你什么时候会感到孤单?”

“我什么时候会感到孤单?通常是在酒店里,当外面有数以千计的乐迷叫喊,他们大声说爱我,但我不能出去,我感到被困,我很想哭,我很孤单,虽然很多人爱我,可我仍然感到被困和寂寞。我去任何地方人们都会议论一番,所以我哪里都不能去,于是人们开始叫我怪人,我被迫要与别人不同,这种生活并不正常。”

“伤害你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他们说谎,他们完全是在说谎,谎言伤害了我。”

“你把最好的音乐带给世界,但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对你?”

“因为人们嫉妒成功的人,人们误解我,我很伤心,不论你怎么努力,总有人会评论你,违背事实。”

“有些人对你很感激,有些人却对你很贪心,甚至这连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了,你有时会对人性感到绝望吗?”

“我会,我当然会。”

“你能做点事让别人认同吗?”

“不,无论你做什么,总会有人说你不是。他们很顽固,无论你做什么,做得有多好,或是你的本意有多好,总有些卑鄙小人攻击你。”

在迈克尔·杰克逊的反驳中,有一句名言:“自从我打破唱片纪录开始——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我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然后呢?他们叫我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我知道,我是个黑人!”

在迈克尔·杰克逊的作品中充满着颓废与绝望,愤怒和失落,但不足以代表他的全部,他为呼吁种族平等、世界和平以及为慈善事业所创作的歌曲,一样投入了他真挚的情感。正因为这样一个在创作上多面化的迈克尔·杰克逊才会赢得了不同国别、不同人群的人们的喜爱。

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后,历史似乎被重新改写了———他的娈童案是假的,状告者自己承认撒谎;他没有漂白皮肤,其实他患有白癜风……回头想想,迈克尔·杰克逊当初为什么不站出来为自己辩白呢?只要他坚持说清真相,或许人们起码会给他一半的信任,而不是早早地就把他钉在道德审判的十字架上。

迈克尔·杰克逊是否仇恨媒体?当有人问他是否可以原谅媒体时,迈克尔·杰克逊的回答是:“我可以去原谅。”所以,他躲避外界的行为只能被解释为恐惧和不知所措。

演员尼古拉斯·凯奇说:“你问我迈克尔·杰克逊这个人如何?就我所知,他是个好人。”对于迈克尔·杰克逊的善良,很多人都一致赞同。但这并不能减轻外界的伤害在他身上产生的痛苦。

大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也说:“迈克尔·杰克逊作为一个明星,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我有幸认识长达13年的迈克尔·杰克逊是个毫不矫饰的人,也并不虚幻。但让他了解世界有多想了解他、模仿他和毁灭他是件困难的事。”即使遭受了那么多伤害,迈克尔·杰克逊还是“小心地保护了他最正直的内心,这正是他身上我们最喜爱的部分。”伊丽莎白·泰勒说:“迈克尔·杰克逊内心里充满着一种真挚的感情,这份感情使他成为一个超凡的、特别的、天真无瑕、孩子气并且智慧的男人。”

索非亚·罗兰说:“我想当你了解他时,你会明白他天然的魅力——他用孩子般天真的眼神去观察这个世界。”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则说:“他信念坚定,天真无邪,并且保持着这种珍贵的童真。迈克尔整天看卡通,从不沾染毒品。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如此纯真。”这些描述都把人们带向这样一个事实——迈克尔·杰克逊的内心就是个孩子,而你不能指望孩子在受到莫须有的伤害时会理解或坚强,甚至奋起作战,很多时候他只能躲起来暗暗流泪。

迈克尔·杰克逊自己对内心那个羞怯小孩的描述是这样说的:“许多人常常指责我隐藏得过深,的确如此。你一旦出了名,人们就要盯着你,他们处处观察着你,这可以理解,但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在公众面前我总是戴着墨镜,我会告诉你,原因很简单,我不想频繁地与每个人对视,这是一种隐藏我自己的办法。当我的智齿被拔掉以后,医生曾给了我一个外科面具,以防细菌感染。我特别喜欢那个面具,比起墨镜来它好得多,我戴着它高兴了好一阵子。我生活中的隐私太少了,我尽量隐藏一些,是想从压力中得到一些喘息的机会。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做太怪了,我明白,但我喜欢有点隐私。”

在一系列充满戏剧性的事件背后,不再“战栗”的迈克尔·杰克逊仿佛就像一纸自白书,随时任人查阅,同时也延续着他的激愤与颓伤——长期生活在透明的展馆中,被显微镜放大了个人的点点滴滴。

迈克尔·杰克逊是美国流行文化工业生产线的巅峰产品,是一个时代的流行文化标识。然而,当一道道商业的眩目光环投注到这位音乐天才身上的时候,却遮盖了他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正如《南方人物周刊》为他所作的回顾专题的名称——“半世纪的孤独”。

同类推荐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第一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文字和深挚的情感,引起全国无数读者的共鸣,掀起平反冤假错案的一个高峰。35年过去,在父亲陶铸逝世近半个世纪,母亲曾志也已离世多年后,陶斯亮重拾情思,追忆双亲,带读者走进陶铸一家的亲情世界。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明太祖朱元璋(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此书以朱元璋的苦难童年开笔,写他的曲折传奇的情爱故事,写他铁马金戈救民于水火,写他的辉煌政绩,写他政治家的谋略与风采,写他的肃贪风暴,写他礼贤下士和选贤任能的品格以及运用权谋的无奈……本书的看点在于从文章的点滴言辞中能够去真实的体会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升降沉浮,于是这些曲折起伏的事实显然搭建了一个鲜明的历史平台。朱元璋及他的亲人与仇人都在这一历史平台上演绎他们命运的悲欢离合,大喜大悲。本书的实质不在于让读者去通读历史事件,而在于让读者朋友廓清历史烟尘,通过起伏波折,大开大阖,震撼心灵的故事,把一个个真实的灵魂发掘出来,从而去探索昔日王朝兴衰、错综复杂的历史传奇……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热门推荐
  • 阿拉德之战

    阿拉德之战

    长久以来,很多让世界陷入黑暗的事,还有那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灾难前段,在谁都没有觉察的瞬间,以“命运”之名,自行联系起来。而那些被“命运”所指的人,可能会以为灾难是偶尔发生的悲剧。但,这其实是巨大的命运齿轮,按早已契合的轨道,开始慢慢旋转的信号。
  • 傲娇王爷,请自重!

    傲娇王爷,请自重!

    意外的被告知可以穿越,穿越啊!但临穿前还是不忘记把自己成天想着穿越的死党带着一起穿。吃喝玩乐,风流快活,没有朋友怎么能行?醒来时两人成为言丞相府中的三、四小姐。遇见皇后?好家伙这也是个穿越的主!三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起逛古代,啥?遇见强盗把人家的命根子毁了?还有人请求她们帮忙“调教”?汗!青楼够强悍彪悍的!直接把客人从房里踹出去!......
  • 我的书斋生活

    我的书斋生活

    《文化名家谈读书》所选的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美散文,如朱湘的《书》、丰子恺的《读书》、鲁迅的《读书杂谈》、何其芳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等,这些文章虽然都是描述书及读书的感受的,但各篇的观点又不尽相同。有的是写读书的甘苦,有的是写购书、藏书的体会。所有的这些甘苦和体会,都是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体会、经验,甚至性格、情趣中衍生而来的经验之谈。所以,这些观点都是积极的、向上的,都闪烁着真理的光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赤之章

    赤之章

    一个异世界的故事,一个曾经的王者,一个逝去但不老的传说(一)
  • 腹黑校花的秘密

    腹黑校花的秘密

    校园虐恋故事,主角为一女主,扫视天下英雄而无一入眼。那么,开启梦幻之旅吧。。。。。。。
  • 禅修聊天群

    禅修聊天群

    意外加入一个聊天群,让青竹踏上了修行之路。在这个聊天群之中,有浅显易懂的修行经验,也有修真高手分享的修练心得。且看青竹加入聊天群之后,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凡人修练成仙。
  • 穿越黑洞之奥秘

    穿越黑洞之奥秘

    龙羽带着龙飞雪从未来回到现在,寻找毁灭宇宙的罪魁祸首,但是对方太过强大,龙羽不得不寻找新的同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切秘密逐一揭晓。人类的出现和毁灭,其实都是一句话。
  • 证道成圣

    证道成圣

    星痕大陆,一片灵魂力量至上的大陆。实力为尊,适者生存。灵力分九阶,一阶为始,圣阶为尊。练气阶,聚灵期,结丹期,大乘期,完全体,无极体,究结体,魂圣,无上巅峰。一将功成万骨枯,无数人为追逐那更高的境界而身消道陨。也有不少人登峰造极,塑造一代传奇……
  • 血染月瑟

    血染月瑟

    她本是平凡命,却被人强行交换命格,江湖纷争诸事多,她要如何才能逃脱,如何才能置身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