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71000000090

第90章 城市文明与无土时代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感谢各位光临今天的演讲会。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城市文明与无土时代》。

用乡土小说和都市小说区分小说的类别,只是一种表述和研究的需要。而对作家来说,以题材和区域分隔,并没有实际意义。小说就是小说,不论乡村还是都市,不论本国还是别国,不论古代、当下和未来,在作家眼里,都不过是一种场景和载体。表现作家对天地人间的独特发现和思考,关注人和人类的生命状态、精神情感,才是最重要最本质的追求。因此在我的笔下,既有所谓的乡土小说,也有所谓的都市小说,还有其他类型的小说。

我在故乡的土地上生活了三十多年,曾因饥饿吃过树皮、树叶、草根;又在北京、南京这样的大都市生活了二十多年。我曾走遍中国所有的省份,到过西方几乎所有发达国家。这样互为补充的人生阅历,让我对乡村和城市有了更多的参照和认识。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有无数话题值得作家关注,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我所关注的是大地和人类的关系。即使写作都市小说,我仍然喜欢从大地的角度看待城市。因为我出生时降落在一座乡间小泥屋的土地上,而不是用钢筋水泥做成的现代化产房里。这很不一样。

我在二〇〇九年初出版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地母》,是我用二十三年时间思考、创作的一部系列小说,分别为:《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和《无土时代》,这三部书是我对人类社会的一次寓言式写作。

现在大家普遍认同一种观点,即全球化正在使我们当下的世界处在四大冲突之中,而这四大冲突又分别引发了四个层面的生态危机:一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引发自然生态危机:二是人与他人的冲突,引发社会生态危机;三是人与自我的冲突,引发精神生态危机;四是人与文明的冲突,引发文化生态危机。我的《地母》三部曲,对于这四种生态危机都予以了不同程度的呈现和批评。

《地母》的前两卷《黑蚂蚁蓝眼睛》和《天地月亮地》,较多地关注了现代化之前的人与自然关系。《无土时代》作为《地母》的第三卷,主要描写了都市生活,它更为关注当下我们所同时面临的社会生态危机与文化生态危机。因此,《地母》三卷,几乎囊括了历史上人类与土地的几种关系方式——土地——“万物之母”: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但她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决口和改道,都给两岸的百姓造成一场又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但也因此给我们留下了丰沃的土壤和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我的家乡就在黄泛区,黄河曾流经我的家乡近八百年。后来才改道走了。我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骑自行车沿着黄河故道进行了一次考察,行程一千多公里,那次的感受至今难忘。有一天,我坐在废弃的黄河大堤上休息,远远看到一个老人在高远的天空下劳作着,我久久凝望着,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老人脚下的这片土地,现在肯定属于老人,可它在五百年前属于谁?一千年前又属于谁?再过一千年,它又将属于谁?我被自己的问题震惊了。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深奥,可我们却从来没有真正去想过。土地浩渺无边,每一块土地都历经岁月的流转,经历过无数的主人,但它从来没有真正归属于谁,它只属于它自己。在《黑蚂蚁蓝眼睛》这本书里,我描写的就是黄河在十九世纪中期的一次大决口,它冲垮了我们祖先建立的秩序和文明,大地重回洪荒时代。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万物重新繁衍生息,生命呈现出一派汪洋恣肆的繁荣景象。在幸存者与狼共舞的挑战与冒险中,土地不再是引发无数次战争的财富,而成为人类的皈依和宗教,成为万物之母。人们在渴求生存的同时,也在寻找着迷失的本性。

土地——沦为财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文明正是从部落战争中获取土地和奴隶开始的。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上,发展的前奏,似乎永远都意味着疆土的战争和残酷的圈地运动。在民间社会,土地更加意味着财富,意味着梦想。但对于土地的激烈争夺,也引发了种种人间悲剧。文明重建之后发生了什么,这是我在《天地月亮地》一书里的描述重点。

土地——被疏远和抛弃: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城市化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中国正在加速这个进程。上亿的青年农民带着憧憬带着惶恐,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呼啸着涌进了城市,尽管他们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十分艰难,可他们已别无选择。可以说,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运动。这是整个人类走向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次大规模演示。城市的确太吸引人了。它们矗立在广袤的大地上,威严、高大,那里有繁华的商业街和摩天大楼,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政治权力的中心,有文化艺术的殿堂,有优厚的收入,有衣冠楚楚、彬彬有礼的绅士和淑女。

但城市文明疏远和抛弃了土地,而只在每家的阳台上还保留着几只花盆。花盆是什么?我在《无土时代》这部书的扉页有一句题记:“花盆是城里人对土地和祖先种植的残存记忆。”花盆是一个符号,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Hesiodos)在他的长诗《工作与时日》中,借用神话故事把人类社会划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现在我要说,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无土时代”!

在中国,女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这源于一个神话传说: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后来她觉得太慢了,便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泥浆洒在地上,就变成了无数的人。而在《圣经》故事中,也有上帝用泥土创造了男人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创造了女人的记述。大家可以看出,泥土,在东西方的这两个故事中走到了一起,它喻示着人来自土地,并将在土地上生生不息。土地才是人类真正的母亲!

“无土时代”最重要的表征,就是“一个人与自然对立的时代”,是一个“人与人失和的时代”,是一个“精神荒芜的时代”。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曾无数次目睹两种完全不同的场景:一个乞丐走进乡村,他会很容易得到一份食物,甚至会被主人邀请共进晚餐。在这个过程中,乞丐和主人可以平等地说一些家常话,却不会遭到任何令他尴尬的盘问。当乞丐转身离去时,目送他的会是真诚同情的目光。他不仅得到了一份食物、一些衣物和钱,同时还得到了一份温暖和尊严。而另一个场景是:一个乞丐走进城市,当然也会有人施舍,但在得到施舍之前,会有许多怀疑鄙视的目光,许多盘问呵斥,许多居高临下滔滔不绝的教导。乞丐终于得到了一份施舍,但同时也受到了羞辱,丢失了尊严。

城市病了,城市得了城市文明病:厌食、肥胖症、高血压、ED(性无能)、秃顶、癌变、哈欠连天、心浮气躁、焦虑失眠、疑神疑鬼、互相攻讦、窥视、告密、歇斯底里,等等等等。你可以把这些归因于城市竞争太多激烈,但更是因为城市远离了自然,远离了大地,远离了简单和质朴的生活方式,远离了人类传统的美德和情怀。大地是一个能吸纳、包容、消解万物的无与伦比的巨大磁场,但在城市里,一层厚厚的水泥地和一座座高楼,把人和大地隔开了,就像电流短路一样,所有污浊之气、不平之气、怨恨之气、邪恶之气、无名之气,都无法被大地吸收排解,它们一丝丝一缕缕一团团,在大街小巷漂浮、游荡、汇集、凝聚、发酵,瘴气一样熏得人昏头昏脑,吸进五脏六腑,进入血液,便有了上述种种城市文明病。

我们几乎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不管有多少烦恼,一旦走出城市,走到大地上,走进大自然,烦恼立刻就会烟消云散,甚至很多疾病也会不治而愈。在人类历史上,城市被视为高级文明的象征,但也许,我们错了,从建造第一座城市就错了。我们离开乡野已经太久了。

在我的《无土时代》里,木城出版社的总编石陀是一个迷失了自己,却对大地情有独钟的人。他和生活在城市里的一帮志同道合者,试图以各种方式,唤醒城里人对土地的记忆。终于有一天,他们使木城出现了三百六十一块麦田,所有的城市绿地、草坪都被种上了麦子,城市的所有角落也都长出了庄稼和蔬菜。人们重新闻到了麦田的清香,沐浴在久违的星光和来自旷野的和风之中。这一夜,所有失眠的人都睡得极为香甜。《无土时代》是荒诞的,却表达了另一种真实,那就是我们对土地由衷的怀念和对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

最近我很高兴地发现,在中国现在有一个“梦田族”正在日益壮大。“梦田族”大多是城市里的年轻人,他们喜欢在离城市不远的城郊租下一块菜地,利用周末或休假的时间,置身其中,种植、收获各种农作物。我的太太也在小区附近开辟了几小块荒地,零零碎碎,加起来也不超过半个篮球场大,全部使用有机肥料,我们收获的黄瓜、生菜、茄子、土豆、辣椒等等,竟根本吃不完,还可以分出来一部分送给邻居和朋友。我很高兴地看到,在《无土时代》出版一年后,白宫的草坪上也被奥巴马夫人种上了蔬菜。

我是一个喜欢在土地上行走的人。前年,我曾只身在中国的大西北走了几个月的时间。那里有高山峻岭,有沙漠草原,那里没有豪华宾馆。我不要任何人的陪同,我只想做一次纯粹个人的行走。我每天的行程都是漫无目的的,看到路就走,看到村庄就歇息,我经常住在窑洞里,在老乡家的饭桌上搭伙,和他们吃同样的粗朴饭菜。这种行走,完全不同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有时候,我一整天都看不到一个人,也说不上一句话。实在走得累了的时候,我就搭乘老乡的驴车。那是真正的自我放逐和漫游,也最为贴近大地和心灵,在那一刻,我时常感受到中国元曲里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的孤独意境。我在寻找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记忆,我相信,那也是人类的共同记忆。这一路上,我对人生、自然、物欲、价值、城市、乡村都有了许多新感受、新看法。现代化本来就是一项充满矛盾的事业,社会、历史、人生进程本就充满无奈,只不过,现在我们更要比任何时候都要在意一点:不要因此迷失了我们的自然与本性。这也是“无土时代”这个文学概念引起中国文学批评界普遍关注,并由此生发出许多社会、历史、哲学话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的,没有人能阻挡城市化、全球化。文学是无奈的,但文学不能没有理想,人类不能没有理想。对城市化、全球化的利与弊、得与失的分析,是一件世界性的复杂课题。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总喜欢用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判定一件事,实际上,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是非、对错,更多地只是无奈和选择。人类文明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秩序。人类社会的群居特征,决定了我们需要秩序。城市文明、现代文明有了更严密的秩序,但人又是生而自由的,任何秩序对人的生命个体都是一种束缚、扭曲、再造甚至是扼杀。我们创造了文明,却又在文明中挣扎。中国伟大的古典小说《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说得好:“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我不知道城市文明、现代文明会把我们最终引向天堂还是地狱,但我仍然要说,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人类都是生活在大地上。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森林才是人类真正的母亲。我们对大地应当永远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对大自然的崇拜,曾经是人类最原始的崇拜,也应当是人类的终极崇拜!

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蒙田哲理散文(感悟与求知书坊)

    本书辑录了蒙田的经典哲理散文,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有话要说:序跋和致辞(汤一介集)

    有话要说:序跋和致辞(汤一介集)

    本书收入了作者为自己和他人写的序跋,以及在一些会议上的致辞。是作者在特定情形下要说的话,展现出作者在许多问题上的独特视角与思考。
  • 情感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

    情感密码:情似菩提爱如佛

    爱是永远的话题,说不清,诉不尽。结婚前,爱是吸引,是卿卿我我,如胶似膝。结婚后,爱情更象用旧了的抹布,渐渐沧桑成令人失望的样子。于是,离婚、再婚、复婚……过尽千帆皆不是,红尘中那么多男女,一颗心依旧如同秋天的雨,清清冷冷,飘落无依。人生要拨开多少迷雾,才能抵达自己的幸福?本书作者用干净细腻的笔触,为读者献上一个又一个温暖感人的婚姻爱情故事。这是本对爱充满信念的书。它告诉我们,离婚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婚姻如同一棵树,只要根在,叶子掉了也会长出来。书中每一篇都是充满智慧的爱情宝典,令人感动,给人启迪。
  • 镇海楼拾遗

    镇海楼拾遗

    一个人与一座山楼的机缘,很像传奇,引来众人称赞,让人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但一座山楼从天而降,巍然矗立于福州北端越王山之后,八闽大地风调雨顺,众生惊呼之余,早已开始文化寻根,从信仰回归至风水造设,再到道德重建,我们赞叹说:道法自然,万物有序。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热门推荐
  • 何以念汐

    何以念汐

    清浅搁月,晨曦流转。好似冥冥之中注定要与你相见,欠下不可收拾的债。南城之下一口赌注命运从此改变,无法摆脱。惹来桃花三枝朵,只是为了见证更加完美的爱情。“如果,你哪一天赶我走。我绝对不会贪恋你一分一毫,我将从你的世界滚的远远的。”或许在别人的世界里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可那又怎样?我在我的世界里是主角,你也是主角,那就够了!哪怕来来回回伤人伤己,只是源于:我爱你!——《甜婚蜜宠:我的傲娇公主》
  • 神棍老公太难缠

    神棍老公太难缠

    “师父,你真厉害!”“小丫头说的是哪方面?”“我艹!封玄奕,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是多么的高冷,如今呢?请你捡起来!”男人转身把我压在身下,极具诱惑的声音在我耳边说道“对你,不需要!”从他出现以后,我的生活被打乱,蛮以为是一面之缘,却不料早已注定终身。
  • 快穿之大小姐的自我修养

    快穿之大小姐的自我修养

    ——不可以绝望。地狱之行艰难归来的大小姐,原以为会回到一如既往的和平日常,不想却被告知——家族一朝破产、父亲跳楼自杀、母亲重病不醒、亲哥意外失踪——剩下的只有二十四年只学过如何愉快地花钱的自己……——所以和我一起开始探索异世界的冒险吗?被寻回的系统如是询问。——听起来好像卖身……我允诺。毕竟,没有把被夺走的东西白白让人的习惯啊。纵使一日以荆棘王冠加冕女王,我的愿望也仅仅是能回到那个最初开始的地方。
  • 只剩下我和忧伤

    只剩下我和忧伤

    青春的忧伤像夏天的叶子一样,在我们心头跳动。在雨睛19岁的时候,好朋友欧阳毅送给她一只绿色的“密码乌龟”,作为她的生日礼物。而开启乌龟的密码,欧阳毅会在雨睛下一年的生日时送给她……就这样等啊等,怀着对下一个生日的期待,雨晴希望能开启乌龟,揭开这个浪漫的秘密。可是,这个极其简单的愿望,现在却有可能再也无法实现……
  • 无语苍天

    无语苍天

    中州大陆诸王噬血争霸,莫依依、凡远一干少年的成长与异化;云霄天界大造织神缝天护天网、除妖魔,命运多舛;四海之王泱泱吉陌与三任鳌王的恩怨情仇。海、天、地交织演绎一个宏大的仙侠世界。
  • 我要回家门

    我要回家门

    女主姑布兰出生时相貌丑陋,只因左边脸上有一块很大的胎记。在一个衣裳破烂的奇怪老头的帮助下除掉了,后发现这是一个通往任意时空的大门。女主却被吸入了这扇大门,她还能找到回来的路吗?
  • 最后的荒唐

    最后的荒唐

    爱情,就是在她需要你的时候,你正好需要她,而且这种需求太过短暂,然后带给你一身的伤痕。花费比需求区间更长的代价去填补创伤,我所经历的世界,没有爱情,相信爱情的人,我这可能是你最后的温柔,不相信爱情的人,我这是你最后的隐痛,但,极致的孤独,就是快乐。
  • 世界以南

    世界以南

    我这辈子最大的秘密就是不想让所有人知道我有病…——白南笙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她接受这个世界,但终归只是愿望……——沈辞州愿世界对对所有抑郁症的人温柔以待……——顾星辰我怕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曾经满眼星河的女孩,最后带着失望离开……——戴月
  • 宠妻无度,爱你一万年

    宠妻无度,爱你一万年

    月上柳树梢,伊人醉玲珑,但愿今生长久时,只羡鸳鸯不羡仙。初相见,他八岁,她还是个襁褓婴儿,她见他欢喜,他要带她回家,非她不娶!再见面,他身侧已有佳人相伴,她默默独守在他身边!负天负地负如来绝不负佳人!这句话是他在她十三岁的时候说的,她一直守望至今,从不敢忘记。可是在他口中,她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责任,她的存在只不过是府里多双筷子而已。少爷,你何时才会记得你曾经说过的这句话?没有失忆,没有穿越,没有虐心,有的只是万般的宠爱与陪伴。陌上花开,俊雅无双。京沧首富之子与落难公主的爱恨情仇!。他是京沧首富之子,地位显耀。她是他身边忠心的丫环,只是不知何时这份心变了质,并且深深的埋在他的心里。从今夕到何夕她一直爱慕着他,从不奢求有一日能和他在一起。他一直在寻找着她,却从来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那个人就在自己身边。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命运的齿轮随之流转。她说:少爷,他们都说我配不上你,我们不能在一起。我也从未有过奢求。可是今天,我能不能用我这条命求你给我一个留在你身边的机会。他说:你的人是我的,命是我的,没有我的允许谁敢让你走。负天负地亦不负佳人。他们处心积虑的反对,不惜要挟。可是该来的总会来,是你的怎么也溜不走。一场误会,两人共结连理,她以为他娶自己是因为责任,可是殊不知,早在往日的共处中,他不知不觉情根深重。她以为能够陪伴在他身侧已是今生之幸,却不知,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不是陪伴,而是与喜欢的人能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并且儿孙满堂
  • 我是你的我

    我是你的我

    因为年轻,所以会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抓着这颗跳动的心不断的向上爬向上爬,就一定能站在璀璨的聚光灯下吗?“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于是因为年少轻狂所以义无反顾,我手拎爱情和亲情,踉踉跄跄的跟着梦想横冲直撞,走进选秀的“黑洞”,在现实面前,友情和爱情究竟几斤几两,利益和良知究竟孰是孰非,到底是现实太过黑暗,还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光明。我的小说是个矛盾体,它有背叛,却给背叛找了一个最婉转的理由;它有失败,却给失败找了一个最温馨的解释。这里有虚幻、有同性恋、有背叛、有妥协,却只是想告诉你,有梦想不是错,能不能实现都不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