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000000113

第113章 邢佺山乾嘉巨儒,着尤丰饱学经伦

清乾嘉年间,陇上有两个闻名海内的学者,一位是阶州邢澍,一位是武威张澍,号称“陇上二澍”。阶州即今陇南武都。邢澍官居浙江长兴知县时,张澍慕名拜访,留署三日,临别时赠邢澍五言诗二首,称誉邢澍为“观象”“寻源”“词流今代”,意折经神的“天下士”,以倾吐仰慕敬重之情。张澍,史称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以著述颇丰而显名于世。

史学界对邢澍评价很高。自汉以降,陇上人物,卓然成家者,盖不可胜数,邢澍、张澍可与陇上历代文学巨子相提并论。正如《守雅堂稿辑存》序言所称:

往读汉及诸家史,窃叹陇右文学,联肩接趾,承传弗替,抑何其郁郁然也!盖自汉侯瑾、覃思著述,征聘不起,作《传》《论》以讥当时。嗣是后魏的阚骃,志《十三州》,刘昞着《三史略》,辛子馥为《三传经说》,高谦之修《凉书》,隋辛德源注《法言》,宋绘注王隐《晋书》,胡方回、段承根均有造述,方策俱在,固未易一二数也。辽、金云扰,衣冠南迁,关、陇宗风,于焉扫地。清代鸿博设科,四库开馆,鸿儒硕学,云蒸江南,而陇上独阒寂寞闻。岂知当此之时,即有邢阶州其人,为孙渊如、洪北江畏友,承侯瑾、阚骃之遗徽,开武威、陇南之筚路,蔚然为朴学大师乎?

序者以邢澍与汉代的侯瑾,后魏的阚骃、刘昞、辛子馥、高谦之,隋代的辛德源、宋绘、胡方回、段承根等著名学者相比,以为宋代之后,陇上学者“于焉扫地”。清代,虽鸿儒硕学,云蒸江南,而陇上只邢澍、张澍。邢澍是江南大师孙渊如、洪北江所敬佩的挚友,承继了汉代侯瑾、后魏阚骃的风采,与张澍二人开创陇上文坛鸿儒博学的先声,堪称我国乾嘉学派的佼佼者。不愧为海内名士,陇上大家,陇南巨子。

邢澍,字雨民,号佺山。生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六月二十八日。“天资聪颖,年少成孤,家贫不继粗粝而未尝一日辍读”。四十四年(1779),赴西安乡试中举人。返家后潜心就读于龙山寺(今陇南市公路总段)。阶州地处偏壤,无师可求,鸿图大志无以施展。一二年后,随计吏进京,以图再造。

京城10年,有幸结交鸿硕宿儒,积学宏博。年丹崖,以诗兴关中,高爽有志,着有《雪堂诗集》。邢澍与年丹崖相识,颇得教益。由于年丹崖的推荐,两次于当朝学士和惠畴馆作家教。和惠畴先世为大僚,自其尊公为秦州牧。和氏书馆藏书很多,尽可博览,赡博资倚。本人文采风流,驰名京华。邢澍颇得和氏赏识,每日与他探讨书籍,切磋学问,激情勃发时,辄以诗歌唱和,交谊很深,为他以后的会试和仕途,奠定了深厚了根基。

五十五年(1790),邢澍参加京城会试,中进士第。是年32岁。

五十八年(1793),出任浙江永康知县。初入仕途,即锋芒毕露,一鸣惊人。他一面为官,一面作学问,勤于吏事,尤善治大狱,几于道不拾遗。博学工诗,尤精课士,所欣赏者多成名士。清光绪年间《永康县志·职官列传》载:邢澍“博学工诗,尤勤于课士,有就正者,虽案牍纷纶,先评文艺。所赏识者,多成名士。为政尚严肃,遇盗贼,必置重典,鼠究屏迹。几于道不拾遗,市井无赖,具有名籍,有犯必痛惩之。不少贷。承累任阘冗后,得此肃清,风气为之一变。寻以考最,迁长兴。”寻以考最,迁职长兴,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不解的是,永康两年,未见一诗半文。这大概与永康县多年未能修志有缘故吧。

嘉庆元年(1796),邢澍莅职长兴。长兴县濒临太湖,邑西北冈峦隐伏,胜迹迭出;东南碧波荡漾,千帆云涌,是浙江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浙北名士迭出的文运之邦,颇具文化大邑风范。为邢澍驰骋官场,纵横文坛提供了肥腴的土壤。

长兴十年,是他人生最辉煌的十年。政绩卓著,有“青天”之称。

清光绪年间《长兴县志·名臣传》载:

知长兴县,案无留牍。自奉俭约,无他嗜,见一善,辄表扬恐后。凡所治理,不屑因陋就简,重修文庙,修葺城垣,浚石塘港,以及同善、留婴诸善举,凡有益于民者,捐廉俸为之倡,以次兴复。前后十年,百废俱举。政暇,重修邑乘,嘉定钱大昕为之发凡起例,大昭任总编纂焉。书成时,称详备,论者以为不愧儒吏云。历官南安知府。”邢澍先后慷慨解囊,捐俸倡修不计其数。修署衙、城垣、城隍,以固斯邦;修文庙、鉴止亭、兰亭,以兴文教;疏浚石塘港,修建丰乐桥、平政桥,以通水陆;修同善堂、留婴堂,以收孤老;修造先农坛,开凿太湖水,以资灌溉。邢澍曰:“有司之禄,天子之禄也。天子之所以禄我者,小民之力也。今节其所余,以予我者还而图所以卫之之具,以此上报朝廷。

学问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一代风流,受到人们极大的尊重。

嗜书如癖,藏书三万。不惜囊中空涩,也要索书以购。清著名学者洪亮吉说:“官斋聚书呈三万卷,多有藏书家所无有。”又诗曰:“著名学者君驮万卷归秦阶,可作陇右藏书家。”清学者张廷济诗曰:“官橐维绕廿架书”。清著名学者钱大昕也在诗中说:“主人雅好事,贮书数万轴”,“自言和真味,不厌百回读”。书籍是邢澍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他攀登文学天堂的阶梯,所谓“博学”既指此也。

倾心著述,成书十五六种。十年间,著述十多种,可谓呕心沥血,不殚其苦。张廷济说:“先生博极郡书,既服官后,犹读书以资仕迹。着有《全秦艺文志》《金石文字辨异》《长兴县志》《寰宇访碑录》《两汉希姓录》《尸子》《孙子》《守雅堂文集》《守雅堂诗集》《旧雨诗谭》(皆已付刊)”又有《十三经释天》《宋会要》《金石札记》《司马法》《关右经籍录》。归纳起来,他在学术上的贡献可包括四个方面。

首推金石之学。《金石著述家考略传》称:邢澍,“博学洽闻,藏书万卷,精研碑版。”《金石学家列传》称:邢澍,“精天文舆地之学,兼嗜金石。东南素号繁剧,莅事数年,刑清政简,乃以其暇,裒《宋会要》及《金石札记》等书。”“《札记》之外,既偕孙星衍纂《寰宇访碑录》,复据所见唐、宋以前金石刻并宋元刻本《隶释》《隶续》等编字体不同者,撰《金石文字辩异》十二卷。”《清史列传》所记颇同。邢澍在金石学上的著述有《金石文字辩异》《金石札记》和《寰宇访碑记》三种。又有碑记十一篇。在考证学上,除《金石文字辨异》外,尚有《两汉希姓录》和《十三经释天》。《两汉希姓录》是考证我国姓氏源流的著述。又有记、考、跋、解、书等十一篇。方志学上的著述不及金石考据之学。然其贡献也为世人所推崇,称他为清代方志学家。《中国地方志辞典》,收进了他的传略。曰:“任长兴知县时与钱大昕同纂《长兴县志》。《守雅堂文集》中收入方志序文多篇,主要有《武阶备志序》《长兴县志序》等。”邢澍也是诗人。诗集有《南旋诗草》七十首和《长兴县志》所录数首。

在文论上也自成一体。文论之说,没有专着,散见于他的著述中,但多为真知灼见,是他在著述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概括,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考据学上,他提出了“求之以目验而信,证之以经文而合”的考证方法。强调要以经典为据,切忌采小说家言。在史志学上,他提出了“舆地之学,非多阅古今书不能也;阅书多矣,非身履其地,参互考验,仍不能也。”编写新志要“稽旧之失,汰旧之繁,增旧之阙,订旧之讹。”在金石学上,提出了“宏此远模,以垂永久,上扬圣世育物之仁,下殖兆姓生灵之命。”旨在存史,记勉后者。在诗歌创作上,主张作诗要“典雅流丽,不乏情韵”,“纵横开合,生气迥出”,不为世俗所左右。他的著述就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问世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广泛交游,酬唱不止。凡学术之士,邢澍皆交游之。上至当代巨儒,名臣重士,如钱大昕、钱大昭、阮元、洪亮吉、孙星衍、章学诚、谢蕴山、秦嬴,下至门生张廷济、何承华、何元锡、施希闰等学界新秀,都与他有较深的情谊。是海内者皆知邢澍,望之欲交。互相之间的交往、酬唱盛极一时,留下了大量酬唱诗草,令今人感叹不已。

其间,于嘉庆三年、五年,两次充任浙江省乡试同考官,《阶州直隶州续志》则称他历充壬子、戊午、庚申、辛酉乡试同考官。著名学者张廷济就是他推荐的。张氏在《桂馨堂集》中说:“戊午科乡试,先生得廷济文卷,欣赏击节。读《桂馨一山诗》至‘人到玉峰湾’之句,曰‘此必能作诗者。’”

嘉庆十二年(1807),邢澍迁江西饶州知府,寻迁南安府知府。南安的事迹未能见到。此时,他积劳已深,病魔在身。《章氏遗书》中有一封信,是章学诚写给邢澍的。信中说:“前日趋署叩辞,闻父台大人玉体违和,匆匆就道,不获展晤为歉。秋高气爽,敬想起居万安。”时在长兴十年,邢澍就在这时移居浙江嘉兴之秀水。张廷济有一首诗是写邢澍病中邀他举舟观荷的。诗名《立秋日,邢佺山师手书雅招观荷,以病未竟举棹》。此时的邢澍,仕途畅达,步步青云,颇得上游推荐:饱学经纶,踌躇满志,正向着文坛极顶攀登。而病魔也一天天向他袭来。扬州书局在期盼着刊藏他的《全秦人物表》。恩师年丹崖、和惠畴的诗集还未辑录,正在筹划中的《晋书辩惑》,颇得钱大昕赞同。钱氏回信说:“《晋书辨惑》之举,窃幸先得我心,书成,如曹子建所云,助我张目,真大快事!大昕虽衰朽,犹冀先睹以广固陋之见闻也。”然而,心怀书海,身已力不从心。邢澍于长兴之后不胜墨翰,南安中不得不暂搁著述之劳。大抵在南安只年许时间,因身体不支,告病回嘉兴寓舍养病。嘉兴一病就是十年,这是邢澍人生征途上的第三个十年。这十年,迫使他从文坛上隐退下来,再也没有见到一部著述问世。他的心仍向往着重返仕途,重返他须臾难离的文坛旧识。可以想象,他的心里承受着多么难熬的痛苦和无奈。

告别南安后,于嘉庆十三年(1808),他返回阶州省墓,也是为了调养心境,投医治病。在阶州故居,他和吴鹏翱修订《武阶备志》,并撰写了《序》。

病中的邢澍,一心想着早日返归仕途、文坛。寓居秀水期间,他写了两篇“记“:一曰《望益轩记》;一曰《砚耕堂记》,是他当时心理的极好印证。《望益轩记》中说:“因病赐告,寓家于此,若病良已,将仍以一职自效,非真退者也。”《砚耕堂记》说:“养疴无事,惟以书斋及文房之具为娱。”著作不成,而交往酬唱之欢屡见于书。张廷济所吟诗集《清仪阁杂咏》交邢澍披阅。邢澍披阅后,寄去回信《与张叔末书》,并附诗数首奉赠。60寿辰时,张廷济以所得洮石砚馈赠。《清仪阁题跋》曰:“得宋文绣院洮河石砚,不数月,又得此于吴兴书贾。房师邢佺山先生,家阶州,居近巩昌,为余言:‘曾渡洮石砚未获片石’。因奉此为先生六十寿,嘉庆戊寅冬日事也。”戊寅即嘉庆二十三年,嘉兴养病期间,邢澍的心思倾注在儿子身上。所谓《砚耕堂记》,是对儿子们的寄托。“名堂之义,儿子辈倘能顾而思之乎!”并托子清仪阁拜张廷济为师,又专程去西安拜访求师。待到病愈,邢澍已是花甲之年。就在他60岁的那年春天,携三儿寿恺回籍阶州。秋日返归途中,抵达京城,自通州乘船沿京杭大运河南旋而下,返回嘉兴。大运河两岸风光迷人,胜迹连绵。大病之后的邢澍,体力已经恢复,心境也特别的好,情不自禁地在船上吟唱了一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触景生情,纵横挥洒,短短几十天时间,成诗70首,这就是今人争相传阅的《南旋诗草》。沉闷了十年的邢澍,一旦甩掉病魔的折磨,其诗兴犹如江河之水,奔涌澎湃而不可止。

嘉庆二十四年(1819),邢澍告别了嘉兴,举家回到阶州故里。据后人考证所知,“途经西安,苦于道阻艰辛,遂将部分书籍赠与友人。回故里后,沉静淡交,访古寺,拓碑碣,以着书自娱。”所拓碑碣,汇集为《阶州金石录》,这是他集结的最后一本著述。还为他外祖父罗氏家佛殿撰写了《罗氏家佛殿记》。道光三年(1823)八月初八日谢世家中,终年65岁。令人遗憾的是,邢澍仙逝之后,藏书不传,著述也多有散佚。冯国瑞说:“奈陇上频经兵燹无十年安居者。阶州避处陇南,频经陷失。流传未知何所。据传家中藏书,多毁于同治间太平军。所存者述而未刊者,也不胫而去。”

邢澍生于阶州,葬于阶州,他的坟墓在距县城15公里的两水镇。父辈的坟墓在州城之东的大山沟“邢家大地”,他何以却要易葬两水?邢澍生前对白龙江情有独钟,桓水即白龙江,就是由他考证定论的,足以补《禹贡》《水经注》之所误。邢澍归籍后在两水置有田产。他嘱咐家人,死后将他葬于两水镇的白龙江畔。修筑桓上草堂是他的愿望,省亲时在阶州故居修建了“桓上草堂”。寓居嘉兴时,他曾绘“桓上草堂图”悬于书斋。江城如画,桑陌似烟。桓上草堂是他心系白龙江,暮年好归田的真实写照。

同类推荐
  • 踏雪问情

    踏雪问情

    一觉醒来,卫声变成“卫声”,从此世间少了个卫声,多了个“卫声”卫声该何去何从?
  • 带座北平到大明

    带座北平到大明

    意外穿越到大明末年,李子明发现脑海中竟然有座北平城,他可以从中提取到任何东西……书友裙号:六六三七八四八六三
  • 永历十五年

    永历十五年

    重生南明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煊,看看能不能挣扎出一条生路。
  • 三国之重振北疆

    三国之重振北疆

    从被吕布追杀开始!没系统,有写实的战斗,有地理考据,有明暗各路敌人。板楯蛮打不过陷阵营、先登营、丹阳兵!给主角和徐晃练练再上!湟中义从、白马义从、并州狼骑、乌桓突骑、西凉铁骑还有虎豹骑!够厉害,一起和主角的具装骑兵挣个高下吧!还有主角指挥的十次大战役,都让血脉喷张。但最让人称道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效仿那个人的道路,重振了北疆,兑现了自己的诺言!ps:略有洪荒色彩,除了后期一次战斗不影响剧情书友群:872841681
  • 英雄辈起

    英雄辈起

    宋安平身为英雄的后人,在那个乱世当中却处处遭到排挤和陷害,他在无奈之后走向了另一条曲线护国之路,他用自己的意志和精神感化了众多梁山后人们心中对于朝廷的仇视,带领大家踏上了护国抗金之路。
热门推荐
  • 转身之后的你

    转身之后的你

    本就经历过悲痛的她意外的得到了一个特殊的技能,而同样拥有特殊技能的他却偶然发现自己的技能是无法用在她身上的,而她也同样。本以为可以平凡的生活,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一场巨大的阴谋正在慢慢袭来。
  • 末世之冰雪世界

    末世之冰雪世界

    一道空间门打开异世界与地球的连接,末世降临,地球变成一个冰雪世界。沈立轩从末世归来,誓要保护这美好的一切。“总有一天我会穿过这道大门!”
  • 末世之魔龙之心

    末世之魔龙之心

    五月的一个周,五天气不错,太阳微微见光。卧室内,苏怒醒的很早,虽然才五点过半,但他已经迅速的从床铺上起身,伸了一个懒腰之后,摸着黑来到洗漱间。
  •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你的工资和奖金从哪里来

    本书客观实际出发,引用大量鲜活的事例,为逐步揭开工资和奖金来源的同时,更多地给出提升自身价值的思路与行动方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孽邪王冷艳妃

    妖孽邪王冷艳妃

    她,白冰,冷酷无情,六岁时,父母双亡,被世界首富收留,秘密认为干孙女,接受残酷训练,成为二十一世纪冥榜第一女杀手。终于卸下防备,却惨死他的手下。她,墨黛,将军府嫡女,身为将军府夫人的母亲在她三岁时意外中毒身亡。五岁时“意外”中毒,从此容貌尽毁。当现代的她意外穿越到古代,看她怎么玩。“黛儿,一生一世一双人。”邪王宠溺道。
  • 六道传

    六道传

    何为妖魔鬼怪,仅仅是人们的口头禅吗?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妖魔鬼怪的话,它们又在何处栖身?天宫、魔境、地府、妖域、怪界、人间,世称六道,天下事,皆为六道事!
  • 年年有岁岁

    年年有岁岁

    竹马文,奶甜女主与腹黑男主倾情上演~“岁岁,你喜欢什么样的男生啊?”“唔……喜欢朝哥这样的!”“岁岁,这种话可不能乱说哟,说了可得负责啊”羊入狼手,此生都逃不掉
  • 醉春阁纪事

    醉春阁纪事

    世人都说醉春阁有一书寓生的娉婷袅娜,却从不言笑。百姓皆知青域国内有一梧顷王统领三军,只手遮天她是他见过最美的女子,可惜活在青楼。面对家人离世,朋友背叛...为了生存,原本鄙夷献媚取宠的她渐渐也学会了口是心非麻木顺从。醉春阁一场火烧的片瓦不留,她随救了自己的梧顷王去了王府做婢女,想开始新的生活,却如何也甩不掉曾经不堪的阴影。后来他遭人陷害接连被贬,带她一路向南,从江南水乡到了边塞荒漠。正当她向他敞开心扉时,两人之间出现了无法逾越的鸿沟...再次相见时,她还是眉眼如初,只是见了谁,都只会痴痴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