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65300000019

第19章 恪尽职守,“会做事”乃抗压之不二法门(2)

早在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进攻南京时,两江总督杨文定等人就曾提出请求英、美、法派海军进入长江,帮助阻止太平军前进。咸丰四年(1854),美国驻华公使麦莲也主动表示,愿意出兵帮助镇压太平军,但咸丰帝明确拒绝了麦莲的好意。

后来,“小刀会”起义军占领了上海,清军邀请法国海军陆战队协同作战,成功夺回上海县城,这是清王朝第一次“借师助剿”。不过,咸丰帝并不欣赏这种做法,所以在之后的谈判中,咸丰帝拒绝了英国的“助剿”好意。

等到咸丰十年(1860),国内战争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两淮盐运使乔松年上奏建议向英军“借师助剿”,咸丰帝十分不爽,在奏折上批云:“若藉资夷力,后患无穷。”之后,英法侵略者终于坐不住了,再次主动表示愿意帮助剿灭太平军。咸丰帝虽然表示可以考虑,但却始终没有行动,所以,直到咸丰帝驾鹤西去,“借师助剿”也没有被清王朝正式批准。

慈禧太后掌权以后,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和奕都十分赞同借助外国势力剿灭太平军,于是,在同治元年(1862)发布了一道上谕,正式批准“借师助剿”。

上海的一些官员、乡绅等本来就十分推崇借助外国势力消灭太平军,得到上谕以后,简直欣喜若狂。以道员吴熙和杨坊为首,与美国人华尔合作,拼凑了一支四千五百人的洋枪队,后来改名为“常胜军”。这支军队是一支中外混合军,主要由中国人组成,但由一百多名外国领队官训练和指挥。

此外,英法两国还派出军舰和陆军,开始直接参与镇压太平军的军事行动。与此同时,“常安军”、“定胜军”、“常捷军”等五花八门的中外混合部队也纷纷成立,“借师助剿”政策开始如火如荼地展开。

左宗棠对此始终持有异议,他认为“虽借外国兵力暂保孤城,主弱客强,终非长久之计”,并在奏折中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沿海各郡自五口通商之后,士民嗜利忘义,习尚日非。又自海上用兵以来,至今未睹战胜之利。于是妄自菲薄,争附洋人。其黠者,且以通洋语、悉洋情,致富贵。趋利如鹜,举国若狂。自洋将教练洋兵之后,桀骜者多投入其中,挟洋人之势以横行乡井,官司莫敢诘治。近闻宁波提标兵丁,多弃武籍投洋将,以图厚饷。此常胜一军所以增至四千五百人也。若不稍加裁抑,予以限制,则客日强而主日弱,费中土至艰之饷,贻海疆积弱之忧,人心风俗,日就颓靡,终恐非计。

左宗棠认为,利用洋兵,从长远来看,有极大的害处。因为耗费巨额军饷养洋兵,只会让洋兵日强,华兵日弱,这无异于养虎为患,必然后患无穷。

左宗棠的奏折之意,马上引起了清王朝高层的重视和认可。

然而,迫于当时的形势,急切希望尽快剿灭太平军的慈禧等人,也只能委曲求全,继续执行“借兵助剿”的政策。

左宗棠力争之后,看到上司们心意已决,不好再继续抗争,但仍然坚守立场。慈禧命令他派兵前往宁波,协同“常胜军”作战时,他不好过分顶撞慈禧,就和颜悦色地表示宁波远在海边,路途遥远,暂时没法派兵前去。即便被迫与洋兵协同作战,他也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尽可能地限制洋兵,时刻准备着遣散他们。

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左宗棠命令魏喻义攻克严州后,沿钱塘江东下,同时另派一军攻取金华、诸暨、萧山一线,直指杭州。在此期间,攻克宁波的中外混合军也渡过曹娥江,向绍兴进攻。第二年正月,楚军一路攻城略地,拿下了汤溪、金华、龙游、兰溪、浦江、诸暨诸城。绍兴太平军陆顺德看到形势十分不利,仓皇地弃城而逃,法将德克碑率领混合军进入绍兴城。

混合军进入绍兴城以后,酗酒闹事,大肆抢掠,洗劫居户、库银,甚至对先入城的清军遍身搜查。抢到财物以后,他们又强迫卖给当地百姓,当地百姓拿不出现钱,就必须立下借据,结果,当地居民共“欠”混合军十余万两银子。左宗棠得知以后,气得暴跳如雷,马上写奏折向总理衙门报告详情,请求“乘我军声势正盛,将洋兵陆续遣散”。当然,由于此时的清王朝高层仍然希望借助洋兵剿灭太平军,所以左宗棠的奏请最终石沉大海,但不可否认的是,左宗棠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奏请,充分显示了他对清王朝未来的担忧和忠诚,所以,虽然他不断地跟上司们抗争,却始终被重用!

上司往往都喜欢认真做事,肯为整个集体殚精竭虑、筹划未来的部下,所以,哪怕你与他意见相左,只要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让他看到你的态度,他们就会对你另眼相看。左宗棠就是抓住了上司的这一特点。

世人往往认为左宗棠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狂傲得有些非人类,肯定把上司得罪了很多遍,事实上,细细研究左宗棠对上司的态度,你就会发现,他很有分寸。

就拿“借师助剿”这件事来说,左宗棠的确不满上司的决定,但是他始终很尊重上司,没有大肆批评指责,而是用详细真诚的语言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表达出来,让上司了解到他为何反对。

于是,左宗棠“唱反调”不但没有引起上司的反感,反而让他们更加敬佩他、更加信任他。与此同时,左宗棠虽然反对上司的政策,但是他并没有拒绝执行上司的命令,而是始终以大局为重。毕竟没有哪个上司会喜欢不务实、不服从命令的部下。

“敢于抗争,却绝对服从命令”,这是左宗棠教会我们的搞定“高气压上司”的一大铁律!

4.注重细节,才能让自己无往不胜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就是说,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的事情做起,天下大事都是从细节做起。

可以说,这句话非常完美地总结了左宗棠做事的原则,升职的秘密!

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率湘军出兵湖北,在武汉、田家镇等地接连大败太平军,不久又进入江西。这一路打下来,简直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这让曾国藩十分得意,不知不觉间就露出了几分骄气。

这时候,左宗棠正给曾国藩担任总后勤部长,时刻关注着湘军省外作战的动向。心细如发的他很快就发现了湘军的虚骄之风,于是,他连续写了几封信给曾国藩,劝他要慎重,不要轻易冒进。但曾国藩根本没有意识到军中逐渐盛行起来的虚骄之风,甚至他本人也正洋洋得意,所以完全没把左宗棠的话放在心上。

所谓骄兵必败,若是曾国藩也像左宗棠一样再三运筹,不放过一个细枝末节,将军中的骄纵之风扼杀在摇篮里,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了。但曾国藩显然是当局者迷。所以,这年年底,他带领的湘军在江西湖口受到重创,他辛苦建起的水师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曾国藩本人甚至都产生了寻死的念头。这件事让曾国藩更加看好左宗棠了,在他回家丁忧以后,就把入赣湘军的遥控指挥权交给了左宗棠。

左宗棠这样一个做事认真细心、运筹帷幄的人才,简直是千载难逢!所以,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不断向朝廷保荐左宗棠,终于,在咸丰十年(1860),咸丰帝决定起用左宗棠,左宗棠正式登上了政治舞台,开始在曾国藩麾下效力。

同年,太平军开始东征,连克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建立了以苏州为首府的苏褔省。咸丰帝连忙命曾国藩督军救援苏杭,保全东南大局。但曾国藩却认为长江中游重镇安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得失关系着天下安危,所以把重点放在了争夺安庆上。所以,曾国藩对咸丰帝的命令一拖再拖,反而带领一队人马来到祁门,在这里设下总督衙门。祁门是安徽的一个县城,更是三省交会之地,贯通三省全局,曾国藩选择这里,就是看重这一点。在此地,既可以顾及皖南、江西,必要时还可以应援江浙等地。此外,这里可以通向湘军的总粮台南昌,距离较近,运输便利,实在是皖南和赣北的战略要地。

曾国藩到达祁门以后,就命左宗棠率楚军进入江西,力保祁门大营的后路,确保补给线的安全。左宗棠进入江西以后,就赶上了皖南大战,太平军各路大军南北配合,以解安庆之围,南路军侍王李世贤占领了徽州,继而攻克休宁,石埭的太平军攻取羊栈岭、桐林岭,忠王李秀成的大军距离曾国藩的祁门大营只有六十里。曾国藩以为这次必死无疑,连遗嘱都写好了。形势万分紧迫!

左宗棠得知这一消息以后,震惊不已,但他毕竟不是莽夫,而是一个善于运筹帷幄的帅才,他没有火急火燎地带兵赶去解祁门之围,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形势,梳理任何可能扭转乾坤的蛛丝马迹。

他发现,祁门虽然战略地位重要,但却在丛山包围之中,只有一条官道从县城穿过,东连休宁、徽州,南通江西北部的景德镇。

此外,就剩下通向两边小镇的一条羊肠小道,而城前虽然有河,河水却很浅,根本没法运输军需物品。所以,一旦太平军封锁官道,曾国藩必然会成为瓮中之鳖,必死无疑。

左宗棠考虑再三,最终决定改变计划,暂时不去祁门与曾国藩会合,而是从南昌经过乐平,进驻景德镇——景德镇正是湘军军需物资从南昌运往祁门大营的中转站,一旦丢失,就会切断湘军对外联络和军需物资供应的通道!

保住了祁门大营的后路,左宗棠和曾国藩就开始了强势大反攻,对太平军发动反击,大败黄金文的太平军,将其逼退至芜湖。祁门之围总算解了!这一战,曾国藩对左宗棠这名部下的深思熟虑和缜密心思佩服不已,就为左宗棠上奏请赏,于是,左宗棠从四品京堂升为了三品京堂候补!

不过,事态并没有因此而缓和下来,此战之后,景德镇顿时成了两军争夺之地。太平军派出大部队进攻景德镇及其周围地区,几次交锋,左宗棠终于被迫放弃景德镇,退到了乐平。

景德镇落入太平军手中,粮草运输线路被切断,难道只能坐以待毙了吗?左宗棠明显不会这么轻易认输。他知道,乐平是一座小城,不得不多费点心思加强防御。所以,左宗棠细心观察乐平周围地势,仔细研究乐平防御工事,最终决定凭借乐平背山面河的有利地形在城外挖筑掩壕,并引水塞堰,让太平军的骑兵寸步难行!

乐平争夺战是一场惨烈的斗争,左宗棠以五千楚军抵抗李世贤十万大军。李世贤铁了心要拿下乐平,一次又一次发动猛烈进攻,乐平城墙终于逐渐坍塌,眼看就要守不住了面对如此困境,左宗棠决定来个背水一战。他果断下令反击,开始与太平军短兵相接。太平军没料到眼看就要困死于城中的楚军会突然反击,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纷纷溃退。李世贤被迫领兵东撤。此后,清军趁机收复鄱河、景德镇等重要城镇,重新巩固了祁门后路。

这一战,让刚刚打了败仗的曾国藩欣喜异常,他很快上奏朝廷,为左宗棠请赏,清王朝下令将左宗棠从襄办军务改为帮办军务,不久又授左宗棠为大常寺卿,左宗棠的官位升至了正三品!

不得不说,这几次战争,既是用兵才能的较量,更是对做事态度的考验。湘军刚刚入赣时,曾国藩因没能及时发现军士态度的细小变化,结果吃了败仗。

而在祁门之围、安庆之围时,左宗棠凭借对整个局势的认真分析和全面把握,把最细枝末节的地方也加以考虑,所以能够深谋远虑,接连取胜。最终,左宗棠凭借这一秘密武器,成功地拿出了“业绩”,开始步步高升。

这就是细节的重要性。成功和失败的差别,有时候并不一定取决于天壤之别的实力差距,而在于那一点点细节。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里之堤,尚能溃于蚁穴,抵抗“高气压”这一千里之行,自然也要始于足下,从细节着手。

左宗棠不就是以此为基准,在强大压力下,细心考虑,再三运筹,才顶住了压力,连跳数级吗?

5.坚守原则,让自己的分量变得一言九鼎

虽然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文化层次以及所追求的目标和理想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绝对相同的,那就是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程度的做人、做事的原则。像左宗棠这样刚烈正直的人,其原则更是铁一般的坚定!

左宗棠进入官场以后,坚持的一大原则就是清正廉明。

晚清时期的官场,基本是“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论证范本。虽然清王朝为了防治腐败风气盛行,特别制定了一项“养廉金”政策,奖金丰厚,但仍然满足不了贪婪的腐败官员们的胃口。

于是,整个清王朝中,从上到下,从南到北,贪污受贿、化公为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各种“生财之道”纵横交错,善于敛财的官员们硬生生把这些歪门邪道开成了康庄大道,一路走来,毫无心虚之色。

在这乌烟瘴气的晚清官场中,左宗棠就是个奇葩。他相信做人不能没有原则,否则,就会被各种高压低压的“潜规则”所左右,甚至可能因此去做坏人,去偷、去抢、去贪污受贿,不择手段地做出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这是他无法忍受的。

所以,左宗棠坚守着内心的原则,无论遭受多少高压、低压,都不肯丢掉内心衡量对与错的尺度,明确地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对于别人“孝敬”给他的财物,他一概完璧归赵;对于想要他贿赂的人,他完全置之不理。为官数十载,左宗棠把清正廉明这一原则贯彻得淋漓尽致。

在他西征之时,曾为了饷银之事跟朝中一些大臣展开辩论,最终他成功地击败了不断施压的反对派,说服了清王朝高层,借洋款支援西征。但是很快,朝中大臣就开始纷纷告他的御状,其中最致命的一条指控说他袒护浙江富商胡雪岩套购军火,向洋行借款,从中渔利,让国家背负了沉重的外债。

言外之意,自然就是说左宗棠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贪污了巨额公款。如果这条指控属实的话,那么左宗棠借助战争贪污受贿,简直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贪官,千刀万剐都不足以消除民愤!

这马上引起了慈禧太后的警觉。国内局势不稳,刚刚镇压了太平军,又要西征,还要加强海防,处处都需要钱,而且都需要大把大把的钱。尤其是陕西、甘肃和新疆那边,局势迟迟难以稳定,用钱简直成了个无底洞,让她不能不怀疑左宗棠中饱私囊。现在,既然大家都提出了质疑,干脆趁机查个水落石出。

于是,她命令户部和吏部抽出要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路前往陕西和甘肃,一路前往浙江和福建,暗中联合调查左宗棠到底有无贪渎的罪行。

前往甘肃的调查组来到部队以后,看到士兵们有的在屯垦,有的在帮回民刨地、挑粮、种庄稼,有的在全力修复毁弃的农田水利设施。在宁夏黄河两岸的新设回民聚居区,士兵们正忙着修葺房屋,安置回民。

整个陕甘地区,完全处于战争创伤的迅速恢复期,因战争变得生灵涂炭的陕甘地区正在朝着“塞上江南”的目标前进!再看部队待遇,军粮匮乏,士兵饮食粗糙,衣服单薄,但就在这样饥寒交迫之下,士兵们仍然济贫帮困,拿出相当一部分军粮送给回民,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在各省军饷尚未到达时,军队所需的一切费用,都是由胡雪岩的钱庄支持的,如果没有胡雪岩和他的钱庄支援,恐怕西征之事早就胎死腹中了!

同类推荐
  •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她们是爱情与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爱里挣扎迂回。林徽因、王映霞、孙多慈、高君曼、蓝妮、何蕙珍,徐志摩、郁达夫、徐悲鸿、陈独秀、梁启超……才子与佳人,阴谋与爱情。她们的故事或悲痛或哀伤,或热烈或倾力,用毕生写一个情字。当爱情败给世俗,当激情输给岁月,谁来为爱情买单,谁来为佳人嗟叹?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希特勒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本书里收进了毛泽东对终生难忘的世界友人的评点及其这些友人的传记。毛泽东是一位具有崇高民族气节和革命正义立场的人,他受憎分明,对支援过中国革命的白求恩、柯棣华等世界友人,他的评述饱含着无产阶段的深情厚谊,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团结一致、和平共处、睦邻友好的意愿和真实写照。本书作者全面地反映毛泽东对历代巾帼红颜的评价并将她们的生平传记予以介绍,以便读者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女政治家、女革命家、女文学家及杰出的巾帼英雄。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热门推荐
  • 《鬼畜》

    《鬼畜》

    洛青无意中了解到世界中存在着二十四域,而是自己之前生活的凡间域只是二十四中最下等的领域。阴差阳错中他穿梭到了凡间域之上的鬼血域,成为了一只被圈养的鬼畜。他该如果逃离生天,实现自己征服二十四域的愿望!男人如果不能名垂青史,就要臭名昭著。宁愿让后人记得你的凶残,也不愿被淹没在无尽的时光中!欢迎关注《鬼畜》!
  • 陌上公主本如玉

    陌上公主本如玉

    当倾心以付的儿女情长巧遇了石破天惊的江山动荡,身为公主,她们的抉择应当如何?PS:此文短小,为作者闲来无事时随笔所作。新建书友群:144694088欢迎加入!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半路湛南

    半路湛南

    我们总是在很多年后才会记起那些年后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回忆有时是折磨人的开始,时间过后又在不停对着你喧嚣。难过吗?难过的,真真实实的难过的。你是否还记得我们曾经相诺却不会想到事情的变化,往往使人痛苦。我心中曾经使之余命的爱,那个刻在心里的名字,我是否该去触碰还是封闭;当一切随之发生,多年后的我们还是会在不期而遇,即便封闭还是要触碰。你不是你,他不是他,我不是我,一切都将在变!
  • 放逐之人间

    放逐之人间

    有人说,人间就是地狱的第十八层,存在便是种不幸。?此话并非胡言,佛说:“人从出生便要受尽世间磨难。”其实远不止如此,既然是第十八层地狱,那便有狱卒,也有放逐在此的恶鬼。???????????????????????????????????????—《白龙日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千星光不如你

    万千星光不如你

    <喜欢扮猪吃老虎的狼系男主vs感情迟钝的学霸女主>这是一个腹黑男主套牢乖乖小白兔的故事……初见时,他被一群小萝卜头围在墙角欺负,彼时,她像一道光从天而降,救他与水火之中,也照进了他黑暗的人生,在那一刻,未知的情愫就已在心底悄悄发芽。对林迟晚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件微小的事,转眼她就给忘了。多年后,再重逢,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她却早就忘记了当年那个被她救过的小男孩。不过,没关系,反正他已经找到了她,她就注定跑不掉了……林迟晚一直以为自己救的是一只软绵绵的小羊,直至某天被高大帅气的男生按在课桌上强吻时,才惊觉她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男强女强,女主软萌可爱,男主腹黑霸道)在这个樱花飘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恋爱吧!
  • 尸如潮水

    尸如潮水

    修士,视他为异类。科技,视他如蝼蚁。在这一个排斥他的世界之中,只有吞噬,才能为他带来力量,只有同化,才能为他带来属于自己的军队!“我要告诉这个世界,生物!并不是渣滓!”这,是一个科技与修真并存的世界!而要在这个世界里生存下去,罗尘要做的,就是变强!(作者的咆哮:TM这本书不是恐怖的啊!这真的不是恐怖的啊!!)
  • 凡人仙界记

    凡人仙界记

    凡人韩力从灵界飞升到仙界,且看不一样的凡人仙界……这里有不一样的仙界,不一样的故事……
  • 我想让世界在你身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我想让世界在你身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80后普通妈妈一枚,生命因为他的到来变得丰盈,我们的灵魂在相互照见中一起成长。世事残酷,为你,我变得坚强。新手妈妈,边走边学。